求江金权《怎样正确开展批评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全文的电子版

正确开展批评的十大要领(上)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次数: 92
&&& 批评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开口批评之前应慎重考虑:怎样表达批评意见?怎样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既能使对方获益,又能增进双方的感情?考虑的要点包括批评内容和批评过程。&&& 在确定批评内容时,你首先必须检查一下自己的批评观念:是为了“挑毛病”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是前者,请免开尊口;如果是后者,那就请进入实质性程序:解决什么?同样的意见,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意见,也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批评者在确定批评内容之后,一定要同时考虑选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更准确,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积极的建设性的批评包括以下十个要领:&&& 要领一:&&& 批评哪种行为&&& “你工作怎么老是这么马虎?”“你根本不把我的建议当回事!”这类批评虽然使用频率很高,但很少能奏效,原因是这些批评过于笼统,并未指出某种确应受到批评的具体行为,对方除从中可以听出你的不满与愤怒之外,并不能明白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办。这就极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是在故意“找茬儿”,除了因反感而无视你的批评意图外,常常会予以申辩、反驳。&&& 人们常说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这确实指出了批评的一个要点:批评是针对对方的某种行为表现的,而不是针对对方的所有行为。批评者在决定批评内容之前,应该静心自问:“我想批评的是对方的哪一种行为?”有了明确的批评目标,就不至于把话说得含糊不清,也不至于将对方的所有行为都笼统地囊括到批评之中。在批评中也不会像上述几例批评那样常用“总是”“从来”“根本”之类笼统、绝对而又不公平的词句。指明了被批评的具体行为,被批评者就不会怀疑你故意挑刺,也就无法回避批评。以下两例批评内容具体,对方比较乐意接受:&&& “稿子脱手前,如果反复核对一下所引用的事实,这次报道失实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多征求一下专家的意见,就可能避免这次决策的失误。”&&& 要领二:&&& 是否可以改善&&& 批评是为了让对方改进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你所批评的事情是对方根本无法改善的,那批评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我们在明确了批评目标之后,还必须考虑清楚:这件事是能够改善的吗?他有这种能力吗?他具备所需的客观条件吗?他能够按照你的意见去做并达到你要求的标准吗?如果结论都是否定的,那就说明你所要进行的批评是不客观、不公平或毫无意义的。比如,如果批评你的职工不能在体育比赛中战胜世界冠军,或批评普通职工没有工程师那样多的技术发明,那只能是徒劳无益的抱怨,不会有任何结果。&&& 要领三:&&& 应该怎样改善&&& 如果你所要批评的行为确实是应该和可以改善的,那就请你在批评之前想清楚:你要对方怎样改善?改善到什么程度?&&& 负责的批评,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还应提出建议,为对方提供一个改进行为的方案――一个你认为是最好的方案,也是对方完全有能力办得到的方案。对批评者来说,批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意的、脱口而出的。对被批评者来说,由于受对方诚恳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的感染,会更加重视批评,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认真考虑对方的建议。这样的批评无疑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许多人的批评常常以后悔而结束。他们的批评只把重点放在对方的错处上,并不指明对方应该怎么去改善,这种半截子批评当然难以收到积极效果。&&& 要领四:&&& 对谁有益&&& 批评应有益于相互沟通,改善相互关系。因而,在一个批评作出之前,批评者应该再三权衡:我是为谁而批评?批评对他有益处吗?&&& “如果你总是疑心重重,我们就无法共事了。”“你再不改掉迟到早退的毛病,只好另请高就。”有的人常常这样以威胁、命令、指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这类批评,目的在于强迫对方改进自己的行为。但它给被批评者的感觉是:你是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要求他改正缺点,这就很自然地激起一种逆反心理。&&& 千万不能单纯出自本人的利益而批评对方,也不能给对方造成这种错觉。要使对方明白:改正错误、改善行为首先会给他自己带来好处。(当然,这种好处也不单纯是有益于对方,而是可以反过来影响到批评者自己,即批评对双方共同有益;如果你所批评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对方也可能会认为你“多管闲事”。)人们的行为都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不外乎是期望行为之后能得到报偿。积极的批评之中应含有报偿的承诺,使被批评者相信按批评的要求努力改进之后,会得到有益于自身的报偿。批评确实对被批评者有益,而对方也确实理解了这一点,就会乐意采纳你的意见,也就不会产生为自己申辩的抵触心理。&&& 要领五:&&& 他是否理解&&& 我们的语言是十分丰富的,同样一句话,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交际中,有些人可能更注意弦外之音,接收到的是非说话者本意的语言信息。在批评时,被批评者对弦外之音异常敏感,因而常常不能准确理解批评者的本意。&&& 批评的本意不被理解,就难以达到批评的目的。因而,批评者必须考虑到:对方懂了我的意思没有?他同意我的看法吗?如果被批评者不能正确理解批评者的本意,他就会把批评当作耳旁风,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反感。&&& 判断对方是否理解了自己的本意,从对方的表情或言谈中可以得到答案。但如果对方不动声色或不置可否时,那就必须采取其他办法来找到答案,最简便的方法是问一句:“你听懂了我的意思吗?”或“你同意我的看法吗?”然后听听对方说出的是否是你的本意。&&& (作者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江金权。摘自《怎样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主办单位:中共晋中市委组织部  电话: 2636660    E-mail:
备案号:晋ICP备号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白条分期:
在线客服:
服务支持:
组织工作基本丛书:怎样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怎样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 
  图书简介:
  不敢批评,不会批评,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在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不少党员都有这样的困惑。
  近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所著《怎样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书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及论述,总结吸收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融入作者多年对党内批评问题的研究心得,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祛病强身的武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尤为吸引人的是,作者在这本短短8万字的小书中,以朋友谈心式的口吻,将需要克服的一些错误批评观念,批评领导、同级、下级的技巧,怎样自我亮丑,如何对待不能接受的批评等读者关心的难点问题逐一剖析,给出了具有操作性、令人信服的建议。
  图书目录:
  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一)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二)富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是我们党区别其他政党的一大显著特点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加强党内政治生活、保持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
  (四)恢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本色
  (五)党内批评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树立正确的批评观念
  (一)党内批评中的一些不正确现象
  (二)需要克服的一些错误批评观念
  (三)必须确立的几种批评观念
  (四)纠正几种模糊认识
  三、正确开展批评
  (一)正确开展批评的十大要领
  (二)批评领导的技巧
  (三)批评同级的技巧
  (四)批评下级的技巧
  四、善于开展自我批评
  (一)我们需要积极的自我批评
  (二)自我解剖的形式
  (三)怎样自我&亮丑&
  五、勇于接受批评
  (一)不要排斥批评
  (二)正确认识批评
  (三)积极反应
  (四)付诸行动
  (五)如何对待不能接受的批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我批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