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矮小的女明星小

身高-恐矮时代父母的焦虑-矮小合并多尿的孩子要警惕颅内肿瘤当前位置: >>
小孩个子矮小怎么办
现代人特别是男性对自己的身体一般是看得很重,确实,现在有些工作对人的身高是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太矮只能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虽然是这样,但是一般进入中年期的人们是很难再长高的,如果要自己的身体可以修长一点,那么我们必需在年少的时候就要进行锻炼。
我国青少年身高标准表明,5岁男童身高低于1.01米,5岁女童身高不低于1米;10岁男童身高不低于1.27米,10岁女童不低于1.26米,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可以说是矮小。引起小孩矮小的原因很多,下面,我们来大概了解一下。
1、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症、骨形成不全等。
2、内分泌性矮小: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3、营养、代谢性障碍矮小:个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等。
4、精神社会性矮小: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医学家最近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5、伴有异常的矮小: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6、其他原因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以上就是引起小孩个子矮小的原因,在平常我们作为家长的,可以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处理,除了先天因素以外,如果是因为内分泌的原因引起的,我们可以适当的用药;如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我们可以为小孩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生活氛围;如营养引起的,我们可以加强小孩的营养吸入等等。
4814阅读3464阅读4914阅读4152阅读4707阅读3023阅读3526阅读
4969阅读3372阅读4702阅读3053阅读4917阅读3500阅读4406阅读
14:59:08 09:01:42 10:53:18 10:24:17 17:51:44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对照一下,你的孩子属个子矮小型吗?
萧山有位儿科专家对10所中小学7000余名孩子进行了10年的身高跟踪调查
  中国儿童身高对照表
  父母高,孩子的身高一定会高吗?孩子如果晚一点长高,是不是就会比别人长得高呢?
  孩子们的身高问题,家长们都很关心。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汤书晶,对萧山10所中小学7000余名孩子进行了十余年的跟踪调查。日前,调查结果公布,对这两个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暑假已过去一半,汤主任的门诊还是非常忙。昨天,她刚刚接待了一些矮小孩子的家长,其中有一名是从河南赶过来的女孩。
  “这位女孩很可惜,如果早一点来的话,可能就不是这样的结果。”汤主任说,家人以为这孩子是晚长个,一直对身高没有特别关注。直到17岁了,不但个子矮,胸部也没有发育,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检查发现女孩身高仅132厘米,没有子宫和卵巢,因为性激素的缺乏,导致无法长个,以后也没有办法生育了。“如果早一点来,还可以通过人工替代激素等办法,让她长高和发育第二性征。虽然也无法生育,但是可以结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汤主任说。
  汤主任碰到更多的来就诊的孩子,则是准备报警校或者军校的高考学子,希望能够趁暑假治疗一下,增加点身高。
  “来的家长都说,长一公分就可以了。但我只能遗憾地说,来得太晚了,已经发育完成,没有办法长高。”汤主任说。
  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民间晚长理论的信任者,认为孩子之所以比别的孩子矮,是因为发育得比较晚,以后会赶上甚至超过别的孩子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汤主任为了让家长们对晚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1997年开始,和同事一起对萧山10所中小学的孩子,进行身高跟踪调查。
  “遗传靶身高,就是基于遗传性的父母身高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父母个子高的,孩子个子也高。”汤主任提供了一个遗传靶身高的计算公式。
  如果是男孩子,遗传靶身高等于父母身高(以厘米为单位)之和除以2,然后加上6.5厘米。如果是女孩子,遗传靶身高等于父母身高之和除以2,然后减去6.5厘米。
  比如父亲身高180厘米,母亲身高172厘米,儿子的遗传靶身高就是182.5厘米左右,女儿的遗传靶身高就是169.5厘米左右。
  “父母身高不是绝对影响因素,21名特发性矮小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家长身高都在人群平均身高以上,为什么会矮小,目前还没有确定的原因。对于这些孩子,可以采取生长激素的治疗办法。”汤主任说。
  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矮小的孩子,关键都是要早发现。
  汤主任建议三类孩子要及早进行身高筛选。一类是生下来个子就比别的孩子矮小的,第二类是比同龄人矮一个头的学龄前孩子,第三类是上学后总是坐在第一排的孩子。
  这三类孩子,可以到医院专科做一个B超筛查和骨龄检查,排除各类疾病因素。
  从1997年9月开始,汤主任和她的同事,对萧山三镇一乡的10所中小学7444例外观正常的儿童,进行身高的监测,学生年龄范围6至15岁。在7444例儿童中,发现52例属身材矮小。
  随后,对这52例矮小的儿童进行跟踪随访。到2010年12月,共随访到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随访发现,仅4例孩子属于体质性青春发育迟缓,即民间大家所说的“晚长”。
  “在随访中,我们发现这41例孩子的家长,大多认为自己的孩子属于晚长,以后会长高,其实仅4例也就是仅9.8%的人属于真正的晚长,90%以上的人是疾病性矮小。”汤主任遗憾地说。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晚长其实就是青春期发育迟缓,一般情况下,女孩子的青春期启动于10-11岁,男孩子始于12-13岁。而有的孩子因为发育比较晚,启动时间会延迟一至两年,这就给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误区,以为比同龄人矮的孩子,就属于晚长。
  37例疾病性矮小的孩子,2人是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1人是甲状腺功能减退,4人是小于胎龄儿,9人是营养性矮小,21人是特发性矮小。
  “从这些类型分类,你就会发现影响身高的因素非常多,有的因素很容易发现,有的因素不容易发现。”汤主任说,营养性矮小家长比较容易发现,这些孩子都是比较瘦小的,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性激素及生长激素缺乏就不容易发现。
  营养性矮小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经过饮食调整,补充微量元素,给予甲状腺素片等病因治疗后,最终成人身高可以接近或达到遗传靶身高的范围。
  九成孩子属疾病性矮小
  “排除疾病等因素,孩子长个子主要决定于四类因素,家长可以从这些方面多注意。”汤主任介绍。
  首先是营养,现在的孩子营养普遍都比较好,以前的孩子是营养不足,现在的孩子是营养过剩,不要给孩子过度进补,以免早发育。
  其次是睡眠,学龄前的孩子至少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这9个小时是指晚上的睡眠时间,因为孩子的生长激素都是在晚上深睡眠的时候分泌的。现在许多家长因为自己夜生活比较丰富,也把孩子睡眠的时间延迟到深夜,然后早上很晚起床,虽然也有9个小时,但是没有早睡的孩子效果好。
  第三就是要多运动。汤主任建议家长可以多让孩子做纵向伸展运动,如游泳和摸高运动。
  最后,就是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在对各个学校的调查过程中,汤主任曾经对同在一个城市的两所学校的孩子进行身高比照,发现城中心学校孩子的平均身高略低于郊区;进一步调查发现,城里孩子的课业负担太重,缺乏户外活动,精神压力也比较大,抑制了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孩子要长高可多做伸展运动
  17岁女孩身高132厘米
  三类孩子要及时筛查
通讯员 单华娟 实习生 柴萌 记者 黄淼君
&&相关稿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