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给我说一下有人说黄家驹还活着是真的吗没死这是真的吗?

谁说一下黄家驹到底死没死啊??
谁说一下黄家驹到底死没死啊??
有人说他没死
去了日本啊 !!
的感言:怎么死了呢
其他回答 (7)
日,Beyond四子到东京富士电视台拍摄一个游戏节目。这是日本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戏节目。而这个节目的两位主持--内村光良和Nanbara在日本十分出名(Nanbara又叫做Nanami南南见,是黑色饼干的成员之一)。此节目是富士电视一个极受欢迎的制作,由1990年10月开始启播,收视率很高,当时每逢星期六,安排在黄金时段播放。 

Beyond乐队近年锐意进军日本乐坛,日,先推出细碟《THEWALL》(长城),日,则准备发行第三张细碟《想要夺取你的唇》。出事当天,Beyond参与的这个游戏节目,就是作为这张新碟的宣传活动。 

Beyond原定将于7月1日,在新宿的TOWERRECORD公司,以EM广播进行公开录音。同月18日,将于八王子区举行歌迷聚会。同月22日,则前往大阪进行宣传活动。 

当时电视台正在录制一个综合性节目,并邀请了一批嘉宾参与演出,其中包括香港Beyond的四名成员(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 

日本凌晨1时(香港时间半夜12时),录制开始,在一个名为&对决CORNER&的游戏环节中,当天12名嘉宾分成两组,在一个舞台上进行比赛。 

舞台高约3米,台的中央有一个水槽,上空悬缀&宝物&,由两组人争夺。比赛进行了15分钟,两队人集中到台的一方,由于台上湿滑,有些人滑倒并撞向台后的背景板,由于冲力大,背景板后的支架脱落,而节目主持人内村光良(28岁)及Beyond的黄家驹(31岁),分别坠落地上,黄家驹不幸头先坠地,陷入了昏迷状态,而内村光良却仅受轻伤,并无大碍。 

在日本时间凌晨1时25分及30分,两辆救护车分别赶到,把二人送往就近的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证实黄家驹为急性内出血及脑挫伤,一直未能苏醒。黄家驹所住的东京女子医大,位于新宿区川田町,为6层高建筑物。家驹被安排在顶楼一独立病房留院观察。当日在日本,只有一份晚报报导了这宗意外。 

事发后,该院发言人称黄家驹仍然昏迷,情况严重。由于仍未确定脑部受损程度,故不能马上进行手术,一切待进一步检查才作决定。 

至于Beyond其他成员,亦多次前往医院探望黄家驹,在医院等候进一步消息。 

东京女子医大加强了守卫,一切闲杂人等拒于门外,除了黄家驹的亲友外,就只准富士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进出。 

闻风而至的Beyond歌迷,不能进入探望,只好怀着忧伤的心情,在医院外面等候,有些女歌迷守在一家食店折纸鹤,打算连夜折好一千只送给家驹,望他早日康复。 

日本艺能界发生过的演出事故,以12年前的日,河合奈保子在NHK电视台作演唱彩排时的一宗意外最为严重。当时河合奈保子年仅18岁,在舞台上不慎踩进洞口,跌落4米高的台下地面,导致腰椎骨折断。 

日,家驹的家人去了日本。另外商业二台DJ郭启华亦去到日本。他从日本一位友人口中得知此事,而香港的传媒对于此宗意外非常关注,但由于台风和签证的关系,他们被迫延迟出发到日本。意外发生后,Beyond的日本经理人并没提及这件意外。这反映出他们和富士电视台有意把事情隐瞒。大部分的日本报章均有报导这宗新闻,但是篇幅却相当小。而大幅报导这次意外的报纸,亦只提及内村光良,并没有怎样去报导家驹的情况。相反在香港,所有报章均以头版和大篇幅去报导这次意外。 
日晚,家驹的情况一度危殆。后来他吃了一名气功师的药。此名气功师乃北京人,名叫辛勇,从电台工作人员处得知家驹之事,立即从大坂乘车连夜赶赴东京,诊断家驹病情。随即使用三种中药配合发功,为家驹治病。他所用的三种中药为&安宫牛黄丸&、&苏合丸&、&至宝丹&,据熟悉中医的人士指出,此三种药是解穴之用,对于瘫痪、脑血栓有疗效,但对昏迷、积聚淤血似乎并不合用。香港一名脑科专家指出,如果脑部受重击,伤者可能立刻陷入昏迷,而脑部肿胀会令脑部压力增加,如压力超出可控制范围,伤者会因脑缺血而死。他指出治疗脑出血的标准是立刻替病人进行脑扫描,如发现瘀血就要进行开脑手术、清除瘀血及放入仪器测量脑压或用药物降低脑压。 

这位脑科专家表示:&据外电报道,黄家驹受伤后未进行过手术,此举有点令人奇怪!&但另外一方面消息是:嘉禾公司曾请人去找南斯拉夫两位出色的脑外科圣手准备来治家驹的病,这两位专家,当年曾治疗在南斯拉夫拍&龙虎兄弟&受伤的成龙,十分成功。但当时,他们的国家正处在战乱中,两位脑科圣手一位下落不明、另一位叫积奇的,则被塞而维亚方面招入军中做军医,很难来日本。 

在香港,商业二台为家驹举行了一个祈祷会,希望家驹能早日痊愈。在这次祈祷会中,太极的邓建明以及商台的DJ作了《爱的力量》,祈求家驹能够闯过这一个难关。 

香港的报章继续报导家驹的情况,但由于日本方面的新闻封锁,香港的报章只能得到很有限的消息,大部份报章只说家驹情况尚可。 

27日,香港的报章报导了那一个祈祷晚会和家驹的治疗情况。而大部份的报章指出家驹的日文名字&Koma&与英文昏迷&Coma&的发音相似是非常不吉利。 

日富士电视台设立热线给香港。同日,富士电视台举行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家强希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并抱头痛哭。 

29日香港报章已没有什么有关家驹的消息可报导,他们主要报导了记者会的情况。在日本,可能由于家强的一番话令到他们开始增加对家驹的报导。 

无力回天,家驹黯然离去日,东京正下着雨。 

传媒的报导大概是说&家驹的情况稳定&,&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为他祈祷&,富士电视台亦指出他们不会停播这个危险的游戏,而Beyond的日本经理人亦继续否认有关新闻封锁的事。 

就在这一天,香港乐坛天才--黄家驹于日本时间下午4时15分在日本东京逝世,享年31岁。 

同日黄昏,富士电视台举行了记者会。以下是由记者会中抽出的:&黄家驹先生,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成员之一,不幸在游戏节目中由台上跌下,其后被送到东京女子医院救治,但由于头部受到重伤,于6月30日下午4时15分与世长辞。& 

&我们希望黄家驹先生得到安息。在此,我们亦向黄家驹先生的家人表示深切慰问。这次意外对于黄家驹的家人以及他的乐迷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对于这次不幸的事件表示遗憾。我们在此保证,同样的意外将不会再次发生。&但是,1998年又有同样的意外发生。一名富士电视台的职员在节目中由大厦跌下,但该名职员并没有死亡。 

&他的家人和Beyond的成员都在医院陪伴他到最后一刻。&&我们认为这次意外是在我们意料之外,但无可否认,意外是在我们的录影厂发生。我们将会展开全面的调查,并会商讨有关赔偿的安排。& 

Murakami先生对于传媒的问题有以下的答复;(问)我听说当内村光良和Nanbara知道噩耗后,他们都有去医院探望黄家驹先生的家人,是否真的? 

(答)是的。他们两人都去过医院,他们都非常震惊。他们对于黄家驹的逝世表示哀悼。 

(问)为何富士电视台迟迟未将有关消息向香港报导? 

(答)这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我们头一次遇上意外涉及两个不同地方的人。第二,我们在语言上的不同。我们对于未能及早向香港各位发出消息感到抱歉。 

(问)我们听闻在台旁边并没有护垫,是否有此事?如果是真的,为何会这样? 

(答)是的。我们并没有预备护垫。我已说过,由于我们在此之前未遇过同类意外,所以我们并没有预备护垫。 

(问)事前有没有预先在这环境下做过预备工作? 

(答)有。由副导演安排。 

(问)你们会否暂停这个节目一段时间?(答)这个节目因播映棒球和足球比赛而会暂停。在这段暂停播映期间我们会做中一个适当的决定。 

以下是内村光良和Nanbara说过的话: 

我们一直期与在香港很有名的摇滚乐队Beyond一同演出。但很不幸,发生了这次令人难过的事情。我们觉得很遗憾,亦为他祈祷。我们希望黄家驹先生能得到安息。 

家驹之死 
日 
这次意外在凌晨一时发生,家驹和日本仔Uchimura从2.7米(8.9尺)的台上失足跌下。 

左图片是在意外前拍摄,在图中可见到家驹 (举起右手那一位)。 
根据一位在录影厂的工作人员透露,Beyond四子玩得非常投入。意外就在此情况下发生,由於那一个台非常湿滑,家驹和Uchimura一时滑倒并从台上跌下。 
右面这幅是那一个台的图画。(1)是家驹和 Uchimura所在的位置, (2)是一个背景板,而上面的图片就是在(3)那里拍摄,由於那一块背景板非常单薄,所以当意外发生时,那块板未能把家驹和Uchimura托住,当时录影厂并没有在地上铺上任何东西,家驹的头部首先着地,他亦立刻昏迷。不久家驹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日在日本,只有一份晚报有报导这宗意外。 
日 
家驹的家人去到日本,另外商业二台DJ郭启华亦去到日本,他从日本一位友人口中得知此事。而香港的传媒对於此宗意外非常关心,但由於台风和签证的关系,他们被迫延迟出发到日本。意外发生后,BEYOND的日本经理人并没提及这件意外,这反映出他们和富士电视台有意把事情隐瞒。 
日文版的《海阔天空》在同一日发售。 
及27日 
(26日)在那晚,家驹的情况一度危殆,后来他吃了一名气功师的药。 
在香港,商业二台为家驹举行了一个祝祷会,希望家驹能早日痊愈。在这次祝祷会中,太极的邓建明以及商台的DJ作了“爱的力量”,祈求家驹能够闯过这一个难关。 
香港的报章继续报导家驹的情况,但由於日本方面的新闻封锁,香港的报章只能得到很有限的消息,大部份报章只说家驹情况尚可。 
第二日,香港的报章报导了那一个祝祷晚会和家驹的治疗情况。而大部份的报章指出家驹的日文名字&Koma&与英文昏迷&Coma&的发音相似是非常不吉利。 
及29日 
(28日)富士电视台设立热线给香港。同日,富士电视台举行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家强说他希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并抱头痛哭。 
(29日)香港报章已没有什么有关家驹的消息可报导,他们主要报导了记者会的情况。在日本,可能由于家强的一番话令到他们开始增加对家驹的报导。 
日 
当日,东京正下着雨。 
传媒的报导大概是说“家驹的情况稳定”,“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为他祈祷”,富士电视台亦指出他们不会停播“Ucchan- nanchan no yarunara yaraneba”,而 BEYOND 的日本经理人亦继续否认有关新闻封锁的事。 
就在这一天,香港乐坛天才??黄家驹于日本时间下午4时15分在日本东京逝世,享年31岁。
這個是個好問題嗎?
當然我的答案也不是好答案...

他在天堂應該過得蠻好吧...
祝福...
已经去世了
在日本开演唱会的时候
不幸摔下舞台
观众都往前跑
喜欢他的话
不要太伤心
默默喜欢就好了
“一度听说日本光本村有个叫马句的人是家驹的再生,他唱了那首在日本并不流行的《海阔天空》日文版。我听到了,那正是他……”近日,看到一篇《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家驹没有死,这是真的!》的文章,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个故事却也值得一读。家驹是被歹人陷害? 

证据1:当年家驹得罪了不少圈中人物 
证据2:出事时家驹冲破的那块挡板,竟然是道具木板 

12年前,一个歌坛英才由于受到香港演艺圈黑道的迫害,被迫“离开”;12年后,某位当年参与迫害行动的黑道中人爆出内幕———黄家驹当年并没有死,只是身受重伤后被转移到日本乡下。5年前,在日本北海道一个华人开的歌厅里出现了一个跛脚的歌手,自称马句,专唱日文歌,声线与家驹极相似。这个人有可能就是黄家驹…… 

据传当初BEYOND赴日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家驹对当时香港乐坛的现状十分不满,而且由于家驹的直言,还得罪了不少圈中人物,于是有人搬出歹人来对付家驹!歹人出手是家驹始料不及的,为了达到置家驹于死地的目的,他们收买日本电视台的人员,故意在安全设置方面布下陷阱。家驹发生意外后,日本警方曾怀疑电视台方面有与歹徒勾结的嫌疑,但后来调查却无故停止。当时最大的疑点就是,据现场勘察,被家驹冲破的那块挡板,竟然是一块用于电影拍摄的道具木板,其硬度与泡沫塑料无异。 

忠勇歌迷出手相救? 

证据1:一则莫名的BP机留言 
证据2:昏迷6天后,家驹已明显好转 

事实上,家驹尚活人间,这连BEYOND的其他3人都不知情。因为当初对家驹实施迫害的人中,竟有两人是BEYOND的铁杆歌迷,为救出家驹,其中一人自愿替家驹死。 

该歌迷是偷渡到中国香港的越南贫民,名叫阮忠元,只比家驹小一岁。当初为了生存阮忠元迫不得已加入黑道,身在江湖漂泊,阮忠元最爱的就是听家驹的歌。 

1993年初,阮忠元所在的组织接了一单“生意”,听说组织要对自己的偶像下手,阮忠元非常苦恼,为了拯救偶像,阮忠元进行了一系列的计划与努力。首先,他给家驹的BP机留言,提醒家驹注意日本之行,而在家驹事发后,家强也证实曾收到过一则莫名的留言,内容是:“表哥,日本的天气很糟糕,暂不要过来!” 

家驹入院昏迷了6天,其实在第6天时家驹已明显好转,这一点家强可以证明。但有谁知道,好转对家驹而言,就意味着将要再次受袭。关键时刻,阮忠元挺身而出,他和一位铁哥们一起将家驹秘密转移。接着,按照忠元的遗命,那位铁哥们将忠元“牺牲”,做了家驹的替身,同时家驹被秘密转往日本乡下。 

为救家驹提前整容? 

家驹从有意到日本发展及至真正成行,中间有3个多月的时间,阮忠元在这期间,为了能在必要时候为偶像捐躯,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易容。本来阮、黄两人年龄相仿,身材相当,只是在脸型上有点差别。据说,当初家驹入院期间,家强就曾见到过电台的工作人员之中有一人与家驹长相极为相似,其实那人就是阮忠元。 

另一方面,家驹入院后,为便于治疗将头发全部剃光,这样一来,长相给人的视觉有了很大的改变。还有家驹入院后,整个头部都处于肿痛状态,脸型也因此有所改变。有了这几个变化,让阮的替代行动得以顺利进行,于是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阮忠元当作家驹。而家驹在被秘密送往日本乡下之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恢复,但由于头部受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忆。 

家驹一直隐居日本? 

就在家驹逐渐恢复记忆后,当时配合阮忠元救下家驹的那位仁兄偷偷来到日本,秘密与家驹见面,将整个事件的真相向家驹说明。他还向家驹出示了阮忠元的遗言,雪白的白布上写着:“答应我,为了安全不要再出来!阮绝笔血书。”怀着对恩人的尊重,家驹一隐居就是7年。其间他虽然3次到过越南,2次回到中国香港,但每一次都不以真面目示人,只在暗地里关注着朋友和亲人。 

一度听说日本光本村有个叫马句的人是家驹的再生,他唱了那首在日本并不流行的《海阔天空》日文版。曾有歌迷呼喊出:“BEYOND,家驹”时,他的眼神里有了一丝哀伤,很快就不唱了。1996年3月香港红馆BEYOND演唱会,家驹就曾回来看过。当演唱会临近结束时,家强曾说道:“说真的,我真不习惯3个人站在台上……”PAUL接着说:“家强,我们在,他也在!你感觉不到他在这里吗?”隐身观众中的家驹闻听此言,差一点就冲上台去与家强他们相认…… 

你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黄家驹到底死没死,黄家驹隐居,黄家驹是怎么死的,黄家驹怎么死的,黄家驹的死,黄家驹死现场mtv,黄家驹死,黄家驹什么时候死的,黄家驹是如何死的,黄家驹死的原因,黄家驹的生与死,黄家驹未死,黄家驹有没有死,黄家驹怎样死的,黄家驹在哪死的,黄家驹怎么死,黄家驹到底怎么死的,黄家驹死的图片,黄家驹死的时候,黄家驹死前的照片,黄家驹死之迷。 
真希望这是真的,希望他真的没SI ,呜
是了呀
是意外受伤了呀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明星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谁能给我说黄家驹真的没死吗?_百度知道
谁能给我说黄家驹真的没死吗?
提问者采纳
我跟你看到的一样 说家驹在日本 改名马句 等等 其实家驹没死是几乎没人信的 我信家驹没死 因为葬礼视频有疑点 盖棺时 窗户用白布遮住 还把记者挡在门外 如果死掉了不会这样做的 至少还可以给我们留念家驹遗容 还有家驹墓碑被人恶意图染 也许在告诉我们家驹没死 家驹是神话 我喜欢他的时间也不比你少多少 我敢说喜欢他比你疯狂 其实光相信没有用 要的是亲眼目睹 世界上没有长的一模一样的 双胞胎还有一些区别呢 声音可有一样的 要是有一样的相貌除非是他自己 或者是整容 其实我们看到的也许是那个人炒作 我写一个新闻 去发表 说我见过家驹 他再写一个说我见到家驹 这新闻 多翻新几个人 那就成真的了 假变真 谁知到真假 那么现实 还是个谜 如果真见过家驹 就具体地说在哪个地点 什么时间 如果他不承认自己是家驹 可以求他和自己照个像 或者拿磁碟录个音 最起码是证据 连证据都没有谁信呢 还他一个人讲 要是56十人都讲的话那还算过得去 这算什么 我不信他的 我信自己的推理 光说是没用的 楼上的说得这么生动 如果真是这样 家驹就危险了 如果是我见到家驹 我不会在网络里发表 那也许会给家驹带来麻烦 家驹确实是有人陷害 不一定就是 哪个明星 也许是哪个唱片公司 也说不定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黄家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不存在或被隐藏.
您可以试试:黄家驹是谁?哪个可以给我介绍一下?
黄家驹是谁?哪个可以给我介绍一下? 5
职业,什么样的.有什么事迹
属相:虎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个人愿望:自己的理想能实现、成功;Beyond能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推动原创音乐 家庭成员:父母、一兄、两姐、一弟(黄家强) 擅长的乐器:吉他、贝斯、笛子、架子鼓 在Beyond任职:主唱、吉他手 喜爱的音乐人物:The Beatles、The Velvet Underground、Bob Dylan、Jimi Hendrix、King Crimson、David Bowie、T.Rex、Roxy Music、Jethro Tull、Pink Floyd、Yes、Rush、Gong、Genesis、Bruce Springsteen、Paco de Lucia、Pat Metheny、John Mclaughlin、Lyle Mays、Chick Corea、Stanley Clarke、Al Di Meola、Frank Zappa、Johnny Winter、Wishbone Ash、Yngwie Malmsteen、Van Halen、Iron Maiden、Kiss、Sex Pistols、Dregs、U2、Queen、Vinnie Moore 喜爱的书籍:推理小说 喜爱的颜色:黑、白、灰、红 喜爱的电影:搞笑片、恐怖片、悬疑片 喜爱的动物:狗 喜爱的地方:屋企(家里) 喜爱的季节:秋 喜爱的香烟:万宝路 喜爱的饰品:充满个性的戒指、项链、耳环、十字架 最欣赏自己:眼睛 最害怕的事:没钱 最满意的事:拥有自己的乐队 初吻年龄:16岁
其他回答 (1)
以前只知道BEYOND的歌,其他基本一无所知,直到97年张雨生车祸而逝,偶尔在BBS上看到一篇写张雨生和黄家驹对比的文章,才开始慢慢了解。过去一直以为黄家驹另类,看过很多视频资料后才知完全错了。 黄家驹没有明星气质,华丽浪漫这样的字眼无法用在他身上,更不是苗乔伟吴岱融(我觉得两人是香港帅哥的代表) 那种玉树临风小生,但却是越看越舒服的人。 我解读出来的黄家驹认真质朴爱笑,很有主见,也很有趣,随和亲切得象邻家哥哥。 家驹骨子里有种朴素的传统执着,令他的歌和他所带领的BEYOND都有这样气质,他离世后,BEYOND的质朴也随之消减。 他进歌坛前做过很多工作,进歌坛后前三年仍兼职,后来红了,财产也寥寥,富士电视台的补偿比他一生挣的钱多,真是唏嘘。 曾有很多人开出各种诱惑条件企图令BEYOND分开发展,家驹说:“不要期望我解散BEYOND,不是BEYOND需要我,是我需要BEYOND,失去BEYOND,我无法承受这个打击,BEYOND失去我,找个人补上就行了。”但用刘卓辉的话来说,补人容易,可去哪里再找一个家驹? 在香港,打造一个乐队比打造一个明星要花费多几倍的钱财人力,所以唱片公司极少起用乐队,条件也较苛刻。 作为创作编曲等工作都包揽了的乐队,BEYOND的付出和收入绝对不成正比,四人分一份工资,除了宣传,大半时间都花在创作和练习上,他们不可能也无意去参加更多活动以得到更丰厚的收入,所以前十年发展,都处在一个很辛苦,收入一般的状态。
香港不少明星出了位就变得非常奢华,家驹一直依旧,不管红或不红,也不象其他明星那样衣光鲜艳,精心装扮,镜头拉近,你还可以清晰看到他不光滑的脸无任何修饰。当年有媒体评BEYOND成员是娱乐圈衣着品位最差之一,因为他们就是牛仔裤T恤之类。对此评论家驹觉得很无谓,他表示收入本来就不多,而且每年个人吉他维护费就高达四五十万,买乐器和BAND房设置更要花一大笔钱,根本没多少钱去衣服。家驹朋友都说,家驹宁愿把钱都花在音乐上,也不肯花钱去多买一件衣服。 其实以家驹的条件做个人发展,肯定成赚千百万天皇巨星级人物,风光无限。 香港象他那样曲词弹唱编样样出色的人极其少有,多少人想把他收为已用,但很多诱惑被他推开了。 家驹更极力淡化在BEYOND的突出位置,队友演唱时,常有意无意退后或走开,让灯光不聚焦他。歌迷叫他名字,他偶而笑笑却从无回应,有时还说些“这是我们的吉他手PAUL”之类的话转移注意。 家驹的光芒实在太强烈,无法忽视,但他从来没向任何人摆过一丝架子,不能感觉到任何明星气息。 闪光灯下始终不迷失,家驹一直保持到生命结束,这是我最敬佩的一点。 除了工作,家驹的生活游离娱乐圈外,他站在这个圈子的边缘,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再见理想》,家驹85年写的歌,第一次唱时他说,这是我写后几天几夜睡不着的歌。88年刘志远离队,他也唱了这首歌说,我们的远仔有更大的理想要进行,我期待他理想的实现。 在91年生命接触演唱会,家驹说: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从没机会到有机会,有开心也有不开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一起弹吉他弹到手指不会动为止,这首很老的歌,记载着我们当年玩音乐的感触,虽然今天那么多人分享我们的音乐,但很多时候还是孤独落寞,我要多谢一位朋友,八年来他和我们一起笑一起落泪,他就是我们的经纪人。 家驹料不到当年真心感谢的陈建添后来会做伤害他的事。拥有多首家驹遗作版权的陈建添卖了一首给某个乐队后,给家驹父亲的支票赫然写的是黄家驹收,使BEYOND火冒三丈,陈建添却说是笔误。 他还趁着20周年出了张BEYOND早年演唱会VCD,付上家驹生气歌迷乱扔东西骂了句“扑街”的镜头。 前些时候香港某周刊把家驹遗容登出来,更令BEYOND在媒体前骂人。 家驹去世十年仍不安宁,也难怪当年BYOEND到日本寻找另外天地,却为此失去家驹。 罗大佑写《家驹为什么会死?》中提道:人死了,是谁害死家驹?冲动之后,骂骂日本人骂骂记者是可以理解的。 日本人没有害死家驹,上电视是需要的,但不幸出了意外。我要问的是,为什么家驹会死在日本,而不是死在香港。 很简单,因为家驹觉得在香港搞音乐没有什么前途,所以转往日本发展。家驹及beyond一
直坚持一点,就是创作自己的音乐,很不幸的是,香港乐坛是一个及其不尊重音乐的地方! 日本是一个及其尊重原创音乐的市场,排行榜一百名内,原创音乐超过90%以上。 在日本改编歌曲或抄歌,是乐坛及社会最看不起的一种行为。beyond坚持原创,因为他们知道这不只是自己风格的问题,更是一个尊严问题。beyond肯定无法生存,因为做原创音乐,起码要消耗乐队一半以上的时间和精力,而别人只要抄抄歌,张张嘴就行。在这种完全不公平的竞争之下,beyond如何在香港生存?” 90年去非洲后家驹得到灵感做了一张非洲音乐为主的唱片样板,但被公司全部否决,最后出的是《Deliberate 犹豫》。 我觉得这张唱片也不错,但对家驹来说,一直被牵制的郁闷难排解,也为他们去日本埋下伏笔。 《谁伴我闯荡》一曲就出自这专辑,冷寂孤独,里面的《系要听ROCK N‘ ROLL》,《坚持信念》,《谁来主宰》也预示着什么。 91年是BEYOND最鼎盛时期,香港第一个进红馆开唱的乐队,更大诱惑在前面,BEYOND却就在此时放弃这些,转向日本。 新艺宝的老板陈小宝希望家驹不要去,家驹说在香港不开心,决意离去,他又怎知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BEYOND和日本公司也有冲突,但在富士山下住的日子是他们感觉很快乐的一段时光。 看那些打雪仗,四个人在家里做饭,家驹赖床不愿起,家强蹲在马桶上刷牙被世荣偷拍下的情形,确实很开心。 92年,BEYOND带了风格冷峻的《继续革命》回港发行,这是一张充满离乡别井感觉,每首歌都值得玩味的唱片,主打歌是《长城》和《农民》。 在异国他乡的家驹,漂泊感会令他希望有种依*,而作为中国香港居民来说,祖国太遥远陌生,缺乏实质了解。 家驹远远审视着这陌生国度,长城是中国文化象征,农民是中国最大群体,凭着对两者的感觉,他的曲和刘卓辉的词天衣无缝结合,造出悠远深沉意境。 好曲一定要好词才能完美,黄家驹和刘卓辉这对搭档是完美的。他们总是心有灵犀,合作十五首歌全是精品。 家驹去世后,刘卓辉渐渐不再填词,说找不到好曲。 他和家驹相呼应的质朴沉稳在越来越充满沉沦情欲的香港已无用武之地,沉寂是无奈也是必然的。 驹生命最后两年写的曲多带冷清悲凉,比如《无语问苍天》《遥望》《无尽空虚》等,还有那么熟悉的《海阔天空》。 在日本飘泊,虽然有了些自由,但无法合拍,孤立无助,前路在哪里? 家驹漠然地唱着《继续沉醉》:冷眼望,望四周人已变化,繁荣湛清的海港,已变得世俗与冷漠。 而《可否冲破》中有他们的期望: “不想每天争斗,真假我已经看透,世界已越变越糊涂,太多欲望逼压,我已厌倦了象从前受骗,可否冲破眼前这装扮,可否冲破以前那颤抖的岁月,道别旧日落寞坚守我自信。” 《不可一世》中更有家驹的强硬:从不信要屈膝面对生命,终使没人帮,一生只*我双手,让我放声疯狂叫嚷。 这是〈继续革命〉里最高昂放肆的歌,看家驹现场唱,声音神态异常坚定。 93年的〈乐与怒〉,快乐与愤怒,是家驹生命的终结,我们永远看不到后面会有什么样的灿烂。 〈乐与怒〉比〈继续革命〉明朗很多,充满希望和积极。 狂野的〈我是愤怒〉〈狂人山庄〉激昂豪气,《狂人山庄》是我极其喜欢的一首歌,家驹写的好词,一改以往的唱腔,令人如回到一个热血悲壮的侠客世界,而家驹就是那个始终抱着热情和信仰的大侠。 暗喻97回归的〈爸爸妈妈〉则有着他们的迷惘和期待。 〈走不开的快乐〉里,家驹告诉我们:“世界终然冷冰充满压抑,繁华都市里,人群失去感觉。平凡中的你,平凡中的我都不错,不须抱怨跌倒了,快乐在暴风内寻,不要苦恼自缚,只要懂得胸襟变深海……” 很多人说〈命运是你家〉是家驹的写照:“天生你是个不屈不挠的男子,不须修饰的面孔都不错”。 可是这个无论多不屈不挠的男子,也无法抵挡死亡。 据说他昏迷前对抱着自己的家强说了一生最后三个字:“疼,保重……”。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的《海阔天空》是如此离奇巧合地成了家驹的绝唱,以致家强唱到这句失声痛哭。 家驹对家强的疼惜是很明显,众所周知的,每次演出总有意无意地望向家强笑,带着笑意的眼里充满宠溺,或者走近他身边,可能是鼓励,可能是兄弟间一种交流。 家驹去世那天下着冷雨,有些日本的和从香港赶来的歌迷挤在大门外哭泣,不少工作人员坐在走廊里哭,家驹父母的悲痛哭声传得很远,与家驹一起掉下,却有帽子保护大难不死的主持人也在抱头痛哭,或许有很多愧疚,BEYOND三个成员则被隔离起来。 对家强,那是相伴依赖三十年的哥哥,对世荣,那是十七岁就认识,一起玩一起工作的死党,对PAUL,那是他的老师和好友,该如何面对这个无法接受的事实? 后来的记者招待会,PAUL沉默,面容浮肿的家强对着别人的示意,不知所措。世荣低头坐着,长长的头发遮住了眼睛和脸说:“我希望歌迷们冷静下来,家驹只是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以后,我们每个音符都是给他听的。” 面对死亡人极端无力,眼睁睁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是完全的绝望。如果你曾直面死亡,就会有这种刻心的感觉。 日本警方和富士电视台的处理令BEYOND不满,交涉几度破裂,家强激动地说:“我不要钱!把哥哥还给我!”
这些是是非非随着岁月流逝被很多人淡忘,唯有家强多年后还会忿忿说句:“我真的很憎恨他们。” 虽然他不再象以前一提就哭,长长一段时间怕黑怕孤独,要人日夜陪着,更不能听家驹以前的声音,但悲伤可以被时间埋葬得很深,不忿和遗憾无法轻易消散。只是生命逝去了,无论怎么不忿,怎么伸手想抓回,都是徒劳无功。 如果可以,我宁愿家强是永远在哥哥庇护下的孩子,宁愿BEYOND还在艰难地探索前路。 出名又如何?成功又如何?艰难又如何?都抵不过一个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的生命,一个给朋友家人带来温馨的生命,一个写出很好音乐的生命。 江湖夜雨十年灯,人事浮沉几番新,是也,非也,化为蝴蝶。 家驹对音乐很执着,对吉他更到了痴迷地步,也是香港公认的吉他顶尖高手。 曾经在TVB一个大型晚会上,家驹和好友,太极的邓建明即兴吉他大斗法,整整玩了20多分钟(有点奇怪,当时怎么被允许了?!),看到台下的人目瞪口呆。 PAUL的技术有八成学自家驹,香港有不少人也是家驹的学生或受过点拨,比如后来出现在BEYOND演唱会上的吉他手黄仲贤,而当年玩乐队的少年起码有九成是受家驹影响,一直追随他。 除了吉他,很多乐器家驹也拿得起放得下,如贝斯,鼓,萨克斯,笛,键盘等,少年家驹最喜欢吹萨克斯,但买不起,他捡回邻居遗弃的一把吉他,从此步入音乐生涯。看过一次家驹吹萨克斯,我一直认为吹萨克斯很优雅,家驹当时的风度大约倒了不少人,至少我这么觉得。也见过一次家驹吹笛,86年的剖析演出,家驹用笛伴奏〈旧日的 足迹〉,长达三分钟,吹错一下,羞涩地笑了,唱的时候把笛象宝剑一样抗在肩上,让我想起少年剑客,那样意气风发。 〈沙丘魔女〉里的笛声是家驹吹的,应该是他公开发表唯一一次不是吉他的乐器声。 家驹一生中写下至少七八百首曲,只有廖廖一百多发表,没发表的也有少量流传出来,有些类似圣歌,有些以七大洲或一些城市做主题,表达对这些地方的感觉等等,各种各样的风格题材都有。 听过的DEMO,我最喜欢《Southern All Stars》,感觉如在晚风中,满天星光下,轻弹吉他,落寞但恬静。 这些未发表作品跟家驹发表的作品比,就象藏在海底的根基和露出海面的一角,让你由衷地感叹他的才华。 很可惜,这些深海下的东西永远不能看到了。 家驹发表的作品除了十几首情歌外,大致可分为励志,BEYOND式怨曲,和平与爱,家国情思四类。 他的作品没有隐晦嗳味故弄玄虚,也没有学院派的华丽精致,鲜明简朴无修饰。看着家驹从一个羞涩稚气轻狂的少年慢慢变沉稳冷静,就象看着很多人的生命历程。 年少的家驹站在台上,紧张拘谨,忘记歌词会楞一阵,说话还会说错词语,笑起来极其不好意思,弹吉他很自然,唱歌时手却不知怎么放,后来才慢慢变得自在,能轻松投入地演唱。 如果选一个词语形容家驹,我选善良,不了解之前,我会选另类。中学那时,照片里他的耳
环,长发对我来说并不顺眼。 我不喜欢男子留长发戴耳环,而家驹,这个戴着耳环的男子在我心中却如孩子般的纯朴。 我很奇怪他有如此真挚的笑容,他一笑,好象整个世界笼罩阳光,灿烂无比,跟我对他的最初感觉有太大出入。 他的笑容从小到大没有过一丝改变,纯粹得令人心折。看到他笑,也会不由自主地笑,有一种温暖从心而生。 他有一颗善意的心,很自然地流露在平时的一举一动,待人接物。 香港媒体把家驹列为“香港年轻一代的典范”,电影人黄百鸣对家驹的评论是:“他是一个很乖的人。” 家驹拍的电影《笼民》是一部反映香港低下层生活的社会片,获几项金像奖。 当时导演张之亮要找个口碑好,长在逆境,形象反叛却令人有好感的年轻人演类似角色,放眼香港娱乐圈,张之亮选了 大家不看好但他觉得是唯一人选的家驹,成就了这部片的一个亮点。 家驹的音乐和他本人从来没有戾气,那怕唱多狂的歌也没有半点暴戾,如他所唱“年轻不是借口,放纵不是理由”。 这是我喜欢家驹及他的音乐的最主要原因。 BEYOND给香港歌迷的影响一是健康积极,二是让很多人迷上吉他和创作。 那时歌迷里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时期,行为狂热,部分人常和BEYOND的工作人员甚至包括BEYOND成员起冲突。 这种疯狂,甚至令到BEYOND被列入不得在大会堂举办演出的黑名单,因为有些歌迷会搞破坏,弄烂设备。 家驹多次在媒体前为歌迷的行为道歉,也常软硬兼施地对付年少气盛的歌迷,有时甚至非常严厉。 家驹墓前曾有歌迷哭诉:“我已经答应你变乖了,为什么你答应我们回来却不回来?” 或许他们听不进长辈的话,但家驹的话是听进了。 对有些人来说家驹可能只是个抽象名字,但在我心里他很亲切得象一个身边的朋友,没有任何神秘感。 音乐其实是人生的浓缩,脱离了音乐,家驹也过着平常生活,一如我们有着平凡的喜怒哀乐。 他喜欢随意地上街溜达,喜欢一帮人天马行空笑谈,也常约上朋友露营,游泳,钓鱼,自由开心。 简陋的二楼后座是露宿者之家,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上来,笑声骂声吵架声音乐声,还有家驹滔滔不绝的说话声交织, 令人怀念。失去家驹后,BEYOND三子很长时间不敢到二楼后座,不愿面对没有家驹。 除了音乐,家驹还有五大爱好:睡觉,吃东西,看书,聊天,沉思。 他在工作繁重的日子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怎么也叫不醒,所以常睡懒觉迟到,被同伴们埋怨惩罚,有时记者也会问家驹你还迟到吗?让他不好意思。 家驹走后,PAUL说不会再埋怨了,是家驹就是爱迟到。只是家驹这一睡不仅会迟到,还是永远不起来。 家驹很喜欢拿着吉他一边弹一边想事情,很安静,但一说话就不停地大侃,别人都怕被他缠着。 和BEYOND最好关系的媒体要数香港电台,除了谈音乐,常会一大群人天南地北地乱吹,听那些录音,纯属朋友闲谈,常笑到前仰后翻,令人怀念的单纯岁月。 看着这些影象听着这些声音经常突然醒起,这样一个有着温暖笑容,出众才华的人永远只能在屏幕上展现他往日的音容笑貌,再也没有未来……有时我想假如没有陈建添游说BEYOND加入乐坛,家驹的未来会是什么? 他应该过着正常生活,结婚生子,工作后才和一帮朋友玩玩音乐,而且肯定不会发生日本的意外。 如果这样,也绝对是一种幸福。 十年前的葬礼轰动全城,但形式简朴,没有珠光宝气,也没有一个个明星走秀似走入那条星光大道般的路的情景,圈内圈外的人都是一身便装静静而来,最多的还是歌迷和朋友的守侯。 家驹昏迷期间,一群群歌迷长跪庙里希望神灵庇护,香港电台也与邓建明开了个临时节目,为家驹祈祷。 面对死亡,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只有神灵了。 把家驹从日本带回香港时,歌迷情绪非常激动,在机场发生了极度混乱。到出殡,警方加大了人手,仍被歌迷冲破拦住 灵车不放行。灵车去将军澳途中,后面跟着一条长长车龙,全是歌迷追着叫着家驹快回来。 但家驹终是带着那把伴他多年的木吉他而去,白头人送黑头人,一杯净土掩风流,令人扼腕沮丧,万分痛惜。 在香港电台组织的没有任何歌星,只有歌迷和家驹学生的纪念会上,一律黑衣白衣,手腕上扎着黑带,挥着家驹常用的手势, 流着泪唱他往日的歌。 十年来,歌迷很多人已经结婚生子,那段年少时光还在记忆永不老去。 而这个打击对BEYOND几乎是致命的,过了几年才慢慢缓过,他们绝迹于游乐节目不再去。 有家驹的BEYOND永远成为一个传奇,那是我最钟爱的。 我们和BEYOND在不同的轨道运行,一刹那有了相交点,然后分开,继续各自旅程,或许会走得越来越远, 但相交点永恒存在,多年后回头看,还在身后发着光芒。 这是人与人的一种奇妙交流,在生活没有任何交集,但能在心灵上进行共鸣,音乐的美好就在这 家驹三十一年生命,是一出很完整的人生,欢笑,泪水,成功,失落,迷惘,追寻……最后是死亡。 他的一生充满争斗,不甘于捆绑,但对每个人来说,不羁放纵爱自由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苦满人生。 家驹属于香港整体上还有着社会责任感和精神追求的最后一代,所以他会唱出“常望见理想在前面,心中已破落都市, 重令这里再发光”,也询问“平凡人的理想是否叫妄想”。 人生之苦在于执着,家驹很执着,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带着BEYOND走向遥远的彼岸,虽然还走不到。 那么多人读着年表式的BEYOND简历又如何了解这种惨淡和不甘? 不同性格的人一起做事,需要一个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领袖带领,否则很难成事。 家驹就是BEYOND的领袖,他在的时候,他的人领导BEYOND,他不在的时候,他的灵魂引导BEYOND。 不管BEYOND的以前还是未来,家驹是不可超越的,各方面的出色使他能成为一种典范,影响不少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社会/人文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家驹假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