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本分数线是多少学为何不设三本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请不要将我原先的问题描述恢复回来,我知错了。如同各位一样,我也很讨厌我自己。如果真的就个体而言,就我本身的能力而言,我能上目前的学校和专业对我而言已是万幸,我也承认我在目前即将录取的学校中能不能学好没有定数。如果这个问题囿于我个体考虑最为妥当,我会在四年后取消匿名,争取为这个绝望的自己交一份答案。最后谢谢各位,我很害怕,也很感动。诚心感激下面每一个答案,谢谢浏览过这个问题的每一个人。
按投票排序
1466 个回答
在这个社会上,存在两套评价人的标准。一套按照学校,一套按照能力。按照【学校】来评价人的标准(称为 A 标准)大约是这样的:而在按照【能力】来评价人的标准(称为 B 标准)中,学校的分布大约是这样的:平均来讲,从好学校出来的人,会拥有更高的能力,但个体差异却很大。(在极端情况下,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优秀的人,也会比一个糟糕的 985 学生有着更强的能力)仅仅按照 A 标准来评价人的用人单位,不是懒,就是没有什么判断力;理论上说,按照 B 标准来评价人的用人单位,是更理性和有判断力的。但是,人不是充分理性的,大部分人,多多少少会受到对方学校的影响,并且,即使自己不在乎学校,也要考虑其他人可能的偏见。于是,大部分用人单位实际上采用的是这样的标准:,x,就是用人单位对学校的重视程度。对于真正优秀的用人单位来说,这个 x 其实并不高。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当然是,在它下面,还有三本、大专、三校生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的人呢。这些人,可是超过总人口一半的。你读的学校,比他们好多了。二本学校的人就不如一本学校的人吗?不是啊,你可以努力成为【五角星】这里的人,这样你就比大部分一本学校的人更出色啦。然后,再选一个 x 比较低的用人单位,你不会过得比他们差的。题主加油!
讲几个实用的1)10年前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和现在不大一样,所以马云或者500强高管那些已经35岁甚至40岁以上的精英前辈们的case对现在的新生职业规划的借鉴意义不大;2)对于目前就业情况,二本最大的问题是本科出身变为原罪,不以最高学历改变、工作年限增加为转移。尤其在金融行业传统职能岗位较为突出。这是高考失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已经身在二本,就目前的情况,有没有套利空间?空间有限,但仍然存在:3)绝大部分情况下,北上广深的较好的二本就业好于偏远地区一本。地缘优势可以造就很多“例外情况”。然后再通过好公司的平台择机继续教育。4)原罪基本对二本同学无伤害的是在国外就业。如果不在国内混,二本在国外找工作原罪基本无影响,主要靠名校硕博和networking打天下。虽然一定有人担心二本申请到国外名校并国外知名企业就业的难度高于一本同学,但坦率说,这已经是相对最容易的一条路径了,只要路径设计得当,并足够努力(不仅指学习),基本可以做到。5)如果在国内,原罪或多或少会有影响,但,热门行业中偏技术性的工作、创业公司、新兴行业,硕士名校本科二本的同学原罪的影响较小。行业越成熟,就越拼爹和拼本科出身。可以看到普通本科的同学不管选哪条路,一个名校的继续教育学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建议选择国内四大名校和海外名校。6) 若无以上加成,本科毕业直接进入社会,只靠勤奋,则大概率会进入hard模式。类似玩游戏,即便跑得快,但所在的赛道本身的加速度不一样,且每条赛道的networking加成不一样,捡到的掉落也不同。慎选。人生如打牌,起手牌不好就要靠打法。起手牌会决定一些上限,但上限之内还是有套利空间的。好好出牌选择曲线救国是明智之选。当然前提是这条曲线可以救国,即确定做成事情的关键驱动因素没有被原罪一杆子打死。7) 中国的变化太快,10年后和现在又会很不一样,现在的标准可能不是以后的标准。回顾过去10年,甚至5年,好公司,好行业,对人的要求,一直在变。所以,路径设计的时候要有前瞻思维。同理,由于一直在变,即便现在比较被动,也不要完全失去希望。大家加油!
七月十六更新,见文章底部。-二本是个学校,三本也是,专科也是。我们先不谈这个,我们来说说正在看这个问题的二本三本专科的同学们,不,就当是说我自己吧。据说知乎上大部分都是211985,还有一大群名校海归,每天讨论着你不但看不懂,可能听都没听过的学术问题;交流着海外旅行与生活的心得。国外的月亮就他妈是圆,天蓝水清,自来水直接灌,看得你心驰神往。“家父资产大概两个亿左右”“我母亲从小就培养我对钢琴的兴趣”你想,我要有这样的父母就好了,然而你的父母不过是普通工人,甚至没有余钱让你报个会计班。你这么想想,心里甚至有很深的怨气,回想起了父母的种种不好。“中路快推!磨叽啥呢!”你的神游被一声高喊惊醒,你从床上爬起来一看,满屋烟雾缭绕,键盘劈啪作响。你心生一丝厌恶,竟不清楚是对他们还是对自己。这时你关注的某某大V回答了个问题“面试官如何看待非一本的学生”答:“看都不看”。你彻底绝望了。你拿起书本走出寝室,决心要跟他们划清界限,证明自己。然而你刚看了十五分钟的书,你就坐不住了。你又打开了知乎,你的时间线上琳琅满目,看得你入神。这一看,就是一小时。你一看天色已晚,拎起书包返回寝室。“明天再学。”这时你又想到了某个大V推的一个电影,你在网上找到了资源,就着烟雾和战斗的呐喊,看到了后半夜。你很后悔,想着明天早起跑步,练出人鱼线。然而你又想到了一个答案“人的睡眠必须满足八小时,不然影响效率。”于是你第二天十点才起。你看到室友还在迷糊着。你的厌恶又从心底泛起。你又打开了知乎。-----------------------------------------------你的生活,你的思维,其实正在被知乎一点点绑架。其实不光题主,很多初来乍到的同学,包括我,都被知乎惊艳到。羡慕着他人的生活,不断地刷来刷去。我们心里开始困惑,我们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我们这些烂学校的普通人,以后只能去富士康吗?有一部分人认了,认为知乎的否定就是全社会的否定,于是把自己否定了。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不一样,只是环境不好,都是家庭都是学校的错,看看我的老师,我的同学,那水平,啧啧,还不如刷知乎。可能有人认为我跑题,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并没有。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学校,而在于大学生们进入知乎后,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存在巨大的落差,这让我们产生了错觉,以为知乎的世界才是这个社会的常态。事实上,知乎才寥寥几人?活跃的答题用户,你去看看你的Timeline,是不是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蹦哒?这些人里面,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不过二三的体验楞是写出十分精彩的?你的不安,其实并无卵用,而且没有必要。我也曾以为知乎太棒了,扩大了我的世界,丰富了我的认知。而当我走出去后,我才发现,这个圈子其实比你想的小多了。一大半程序员,整得我有一阵以为这个世界就是程序员构成的,看谁都像程序员,就我不是。就如你现在,看谁都像211985,就你不是。回到问题上来,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确有差距,主要体现在环境和资源上,然而绝大部分人,并不能充分地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很少存在资源不足的状况。有答主认为本科的段位决定了XXXX,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真正能决定一切的,只有你自己。在不走歪路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付出多大努力,拿多大成就。我也是个野鸡二本,名字跟技校一样“山东工商学院”,你可能没听过。我身边存在好多比我优秀的人,他们都有共同特点:努力,脚踏实地,不用知乎(汗)。有考上公务员好岗位的,有白手起家资产千万的,有做职业经理的。他们没有一个人认为二本身份坑了自己什么。伙计,当你担忧自己未来的时候,放下知乎,出去走走,做自己的事情,创造“我的世界”,不要去看“别人的世界”。有人定义知乎是社交型社区,有人定义是学习型社区。在我看来,它更是一个体验分享的地方。大家在分享自己工作,生活。那是别人的,跟咱们没关系。他的担忧,他的倒霉,他的落魄,他的平凡日常,不会给你看,然而那才是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伙计,美好的未来跟一本与否没啥关系,这个世界也不只是代码和程序员,211和985。我们不可耻,人生赛跑刚过了四分之一罢了,还不是你该笑,或者我该哭的时候呢。------------------------------------有同学表示要卸载知乎,或者骂了知乎一通,那是不可取的。我刚提醒完,不要被知乎绑架,转眼间,你又被我绑架了。知乎是药的话,早注意吃法正确,药是好药,滥用中毒哦。----------------------------------------七月十六更新先感谢下大家的赞,如果我能让一些比较迷茫的伙计振作起来,那我很高兴。但是我现在需要泼点冷水。因为评论里出现大量会错意的同志。为什么大家挤破了头往名校里挤?因为环境对于普通人来讲,太重要了。我举个例子,你前一阵看知乎,看到全是高富帅白富美,觉得人生无望,颓废不安。这会看到我的答案,又觉得知乎都是假的,知乎有害,我还是有希望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你目前为止,是一个太容易被环境,被他人的思路左右的普通人。这个情况下,处于层次低的环境中,你很容易就被带跑偏了。如果想要站起来,必须养成独立思考分辨的能力,不论大环境怎么样,不论某个答案说的多么好。想不随波逐流,必然要有逆水行舟的胆识和思考。如果你在我的答案里仅仅只是找认同感,那我的答案对你来说也不过是一碗鸡汤,喝完就忘了。我的重点并非对知乎的诸位大V真实性表示存疑,而是期望大家带着怀疑与分辨的眼睛去看网络,多吸收干货,见贤思齐。不要盯着别人的宝马法拉利,哈佛通知书。知乎这么多人才,相当于为你本来单一而落后的环境打开了一个小的突破口,对它产生恨意是为何呢?没有人可以否定你的未来,大部分在于你的掌控。真心期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实地度过自己的大学,大家常说,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更喜欢说的一句是: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加油。
前段时间参加高中同学聚会,一桌子清华北大医学/物理博士在读,只有我是二本学校也没读研究生。他们说着要做学术出国还是留国内就业,我说着电影圈有的没的八卦和自己的创作基础离不开和他们一起度过的高中生活。和他们的错过缘起于高三的任性。我拿到武大的自主招生名额后觉得高考非常无所谓,闭着眼睛都能过了一本去武大文学系,遂积极参与“革命派”罢免班主任活动和临近高考要求换班。想想真是酷炫啊,搬着桌子就从最好的班去了极普通的班,因为我想和当时喜欢的女生坐同桌。心里觉得高考什么的没有和她一起最后两个月的友谊重要。高考滑铁卢,我也还是非常无所谓地去了后来的母校。但是妈妈知道我的成绩差了几分与武大失之交臂,哭了很久。高中时期我一直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天之骄子,起码也是帅霸狂炫屌炸天,走路自带出场音效的中二少年。到了大学才发现奇葩遍地走,并且和原来的我并不在一个次元。在高中我有个同学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并且在每个作业本上写上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自然极了,然而我在大学里说“我想拯救中国电影”就容易被嘲笑。(这个同学后来在研究核弹。)在高中我有个同学给我写同学录写的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觉得好的小伙伴我们一定要加油,然而在大学里我看到任何能力不赚钱就容易被嘲笑。(这个同学后来在做中国经济学学术研究。)在高中我有个同学说我们做文学网站吧然后我们一群小白真的就去做了,说写诗吧然后就真的坚持写了,我说“三毛很厉害我也想成为三毛四处流浪”,他就说“你不会成为三毛你会成为你自己然后四处流浪”,然而在大学里我说我喜欢三毛容易被人觉得很“装逼”或者“low”。(这个同学后来去了非洲。)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二本学校的关系。但是说实话我在离开高中前从未如此频繁地听到“某某是个傻逼”这句话。在大学里很多人互相瞧不起对方,也非常容易判断谁谁是个傻逼。他们嘲笑因为他们并不相信你真的可以做到。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绝大部分人并不会拯救中国文坛,或者拯救中华民族。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而我也并不是一个人格构建足够强大的人。除了周围的人,对我的自信伤害最大的应该是大学时候的EX。“当编剧很难的。去北京很难的。写一部电影很难的。你不行的。你太幼稚了。”这大概就是他的日常语录。顺便一提他是三本学校的毕业生。但我并不认为三本学校就难以成为优秀的人。我只是在讲我的经历和感受。清北的学生或许也存在他们的问题和自傲,但是平心而论在那些去了清北的同学那里,我说出任何自己真实的理想,他们都会鼓励我并相信我能够做到。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学术理想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没人觉得“理想”是个鸡汤词汇。“理想”就像日常生活里的必需品一样正常。而我在大学时候,说起“理想”,总会不自觉地感到羞愧,仿佛这是一个奢侈品,而我在假装一个白富美。除了这条,我还是很爱自己的母校和大学朋友的。母校的优点和特色毋庸赘述,并且也不是普通二本学校会有的东西。只是如果说起学校的不同,我总能想起,高中时候,一个女生对我说,“我们要让21世纪记住我们的名字”时,她的眼神。她相信的,我也相信,但是我在大学里,很少再看到那种眼神了。这个女生现在在美国,刚念完杜克的研究生,和她联系,她仍然过得充实和优秀,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忱。而我在北京,挣扎着写了三部并没有被拍出来的剧本,现在准备写第四部第五部。我和她,究竟能不能被21世纪记住名字?我不知道。即使能,二本学校也仍然不会因为某个特例也被众人称赞,被众人认可。被称赞和认可的,只有你。不过这就够了。【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包括知乎日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
——无锡梅园联 左宗棠撰
今天勇敢下,不匿名了。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极力在对自己回避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也是二本毕业出来的。我是浙江04年考的,本来的想去的学校是同济大学,高中班主任当时说我努力下是可以试试的,但最后连一本线都差一点了。前三门都是正常的,考理综的时候分心了,白白丢掉60分,电话查分查到理综那项的时候那难受劲现在还非常清楚的。纵使有人说,就算二本出来也是可以翻盘的,考研啊,出国啊等等。当然我自己觉得我现在也算是翻盘的。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遇到一个当我当人才的好上司,有一个家庭,收入尚可,生活自由,事业上还不时可以学习到新东西满足我的求知欲。但是当你“翻盘”了之后,你再去看看当年和你,同样是一流重点高中出来,平起平坐,后来可能只是运气比你好一些,或者拼爹(比如改户口什么的)上了一本或者985的同学,你会发现你丢掉的机会还是对你有影响的。而且我确实不喜欢原本那个学校的环境,很多二本学校都是本省人,眼界小,真的眼界小。当时我们学校几千号人外省的学生可能就一两百多,你想想吧。我觉得人往高处走,对更好的环境的向往,有什么错?那些给人喂鸡汤,麻痹心灵的话,才是毒药。尤其是如果你本来是一个比较好的重点高中过来的,突然去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大学,失去了那种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呢?周围人都很厉害,好让人佩服,我也要加把劲和你们一样好,我们要比拼比拼。没有那种环境,自己心里都会觉得不自在。我高中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里面写过注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她上课也说过,大多数人别说改变环境了,能够抵抗环境就不错了,通常是被环境改变。我觉得我大学的那四年就是在践行这两句话的,个中辛苦委屈,一言难尽。我高中数学老师喜欢说,和别人比较没意思,要和自己比。要没一直记得这句话,我觉得我大学时候可能就随波逐流了。举个例子,在学校的时候,我要找一个和我一起和我准备出国的,学语言的,好好学习的人都找不到,这样的同学,在985很容易找吧。最后我拉了个同乡会,现在反过来看,同乡会里面不服命的出国或者读研的比例反而倒挺高。去一个好的地方被改变得和他们都一样,还是去一个差的地方被改变得和他们都一样,这个我想谁都很明白。
这么多答案都是卖鸡汤啊,我给你点可以执行的干货:1,天天泡着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原因就俩,干净和凉快,还能远离各种SB。2,同学聚会四年去个3,4场就行,该给的面子就给。3,具体专业怎么努力可以多翻翻知乎,作为一个码畜我的建议就是多写多看。4,不管啥专业实习很重要。5,挑几个小伙伴一起认真做事,没有就不用挑了,正常社交就好。6,最重要的一点: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时时刻刻把自己和985,甚至TOP5的学生去比。如果自己做不到就要反思哪里出了问题,是主观原因就提升自己的能力,客观原因就去绕开不利因素。如果能绷住这根弦不放松,那么你是三本甚至专科,你也是顶尖的水平!正所谓见贤思齐,见SB而内自省也。反正四年啥的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二本好不好这事不用想太多了,我告诉你它不好也没啥用,只要记住自己拼命去弥补这四年亏空就可以了。当然也别像其它答案去说二本好,那完全就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孟子说,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社会上的人只有两种,有能力的和没能力的。二本出身,很多情况下的确意味输在起跑线上。学校名次与教学质量也能决定人在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轨迹,可一个人如果因为二本的头衔就郁郁不得志最后人生惨淡,那也只能说那人本身就弱。既然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不跑的快一些呢。我是二本出身。最近几年建筑行业惨淡,全班30人有三个人从事本行。我是三人之一,毕业前3个月进入国内最好的设计院之一工作至今。工作室里我是学历背景最差的。同事中有一本的有211的,也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还有外籍设计师,但现在的情况就是我和他们在同一个屋檐和平台下工作。差距肯定是有的,但不至于像上面很多答案说的那样不可逾越。若是能力差他们太多,我不会被聘用。在社会上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能力强的固然有,但强弱对比如筷子和金条样的反而不多。以学校背景为由来解释自身缺点和个人能力不足的人,你们本身就弱。就我的领域来说,名校生的确资源好眼界高,但不代表二本的人就不能接触行业内一线资源。iTunes U, 网络上的名校的公开课,名校每年的作业评图和毕业设计,这些都可以说是触手可及。iTunes U 和国外公开课看不懂?为什么不去学英语?作图不好看为什么不去看教程自学,理念不行卫生么不去看图册做案例分析?心思不定为什么不去画画藻井?突破一个平庸的环境的确不易,但是没有人困住你不让你前行。二本里同学不学习老师不认真?好的,离开那些傻{哔}搬出寝室作业混混拿到学分就好,一个人耐心泡图书馆描图分析方案自我提升是正道。二本里没人学英语没有语言环境,可你拿出英语书没人拿刀砍人吧。二本毕业找不到好工作? 谁让你傻{哔}一样和其他人一起在毕业季找工作,明知要吃亏还不笨鸟先飞。我毕业三个月前就进入现在的单位实习后来顺利转正工作,那时私下早早做好了毕设和作品集,面试时我可以中英双语的介绍作品,考了托福分数一般,但我可以和外籍设计师流畅沟通谈笑风声。毕业前最后一个寒假,我一个人在图书馆做毕设作品集看英语,那会稔知自己的学历背景毕业了估计要吃亏。既然都知道要吃亏,为什么不去提前做好准备迎接现实呢?就像一个人明知道一会打架要被殴,但平时还是勤学加苦练功,哪怕挨打也要还手几下,起码老子还手了尽力抗争了。而不是腆着个{哔}脸说:“我二本我学历低没能力找不到好工作,我弱阿我被歧视阿社会不公平阿。就像上面奶爸说的那样:“不论你出身何处,能够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且在大学里利用身边资源来最大限度的去实现目标,基本就不用担心未来了。”很多人思维僵化不肯改变,人云亦云随大流,又懒又馋还傻{哔},大脑麻木不进取。像那些公交上挤成酸梨也抓紧时间玩游戏的人,他们肯抽时间玩也不愿找个办法多赚钱买车,就那些看pua的男生,不去想提升自己靠实力吸引人就知道耍嘴皮子,就像做毕设时因为我进度太快而恶语中伤我的同学,他们宁愿骂人也不去多画图纸。就像社会上那些平庸而市侩拉帮结伙排斥异己的人一样,他们宁愿泥沼中作恶也不愿改变自己fuck up 的人生。二本怎么了,学校背景不好可以继续教育,美国名校申不到可以曲线救国,香港的学校新加坡的学校统统可以做跳板,无非是时间跨度略长。身边有人已经实现了,自己也打算再工作几年申香港的学校。知道我想法的朋友:兼顾工作和申请,好像有点难。像往上爬当然不易。不要被圈子和环境,也不要被未知的没做过的事束缚。不要降低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大学四年只是人生中一段不短不长的路,以后怎样,都不好说。
是个人都能上985,毕业后月薪1w+,全世界只有码农这一个职业,家具都买宜家,衣服都买优衣库XD,……这是知乎上多了给你的错觉少刷知乎,多看书
我看了截至目前的全部164个答案,非常失望。其中不乏真正认真回答的,甚至有人用数据说话有理有据。可是,大家全都在说的是二本也有好出路,国家是设立二本自有其道理的的。可是,为什么没人肯承认呢?考上二本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以下是恢复高考后历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伴随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录取规模继续增长,高考录取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6%,创历史新高。2014年高考录取率约74.3%。2013年是最高的,为76%。看起来还挺高的对吧?请注意,这里说的录取是指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那普通高等学校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有:全日制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所以这录取率中很多是指被专科、职业学校、学院、三本、二本录取的。那我们来看看考上二本的难度。以2014年为例:那么一本录取率如何呢?排名
2014年一本录取率1北京
24.81%2天津
24.25%3上海
21.92%4青海
17.97%5宁夏
18.74%6山东
12.2%7福建
14.1%8内蒙古16.38%9浙江
13.61%10陕西
13.33%11新疆
12.80%12吉林
10.33%13云南
8.9%14安徽
11.38%15贵州
7.45%16海南
9.49%17湖南
10.37%18江苏
9.38%19河北
10.23%20黑龙江 9.17%21湖北
8.74%23江西
8.92%24广西
9.2%25甘肃
6.3%26河南
7.6%27广东
8.07%28山西
6.17%29辽宁
6.30%30西藏
6.45%31四川
5.46%这里面还缺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各省人数。大家自己搜搜看吧。贴图好他妈累啊。大家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录取率低的地方很多都是高考人数大省。看看,连最easy的北京高考,考上一本也是5里挑1的事情吧,四川省的话20里挑1...考上二本录取率是不是也很低!总之,有些省份,高考是easy模式,有些事average模式,有些是hard模式,有些TMD就是hell模式了!还有一个问题,所谓考上一二本的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好学校大城市出来的?是享受着优秀教育资源的那些人?现在教育资源越来越被集中在大城市、好高中、明星学校里面。那些农村考生有几个走得出来?更不要说那些没有既没有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没有享受到政策优惠的那些苦逼小县城考生了。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我生在一个18线小县城,从小学开始念书就一直是第一名,高考也是。然后考上了武汉大学。这几乎是小县城教育的最好结果了。我们那里没有考上top5的,历史上没有过,今后也不一定能出现。我亲眼目睹了我们学习,一旦有优秀的老师,就会被市级高中挖走。无一例外。所以我们缺老师。我有一门高考100分分值的课程没有老师,完全靠自学,你们能想象吗?我身边也有非常聪明的同学,他们不能说是没有天赋的。但是,缺乏教育资源。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是上一个二本或者比较差的一本。他们就一定比那些在好学校里面成绩一般然后上个武大的学生差吗?据我观察,恰恰相反。我高中时代在这些人身上学到的拼搏精神、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等等,是我今后受用一生的财富。参考这个回答:我说个政治不正确的话:清华北大存在的目的之一是给那些一路享受最优质教育资源的人准备的。如果我们恰好在高考很难的省份、恰好没有机会上好学校,那我们这种不是天才又具备一点天赋经过努力之后,上一个二本,也是我们的光荣。这也是一种对我们能力的证明。至于将来的路,我们已经经过高考,跟他们来到了同样的大城市。如果题主你和我见过的那些最终考入二本的同学一样优秀的话,那学历绝对不是束缚你的东西。或许短期有影响,可是人生的路还长。但如果你真的能力就那样,那学历确实会束缚你的前途吧。说完了,就酱。
叔也算不错大学毕业的,现在屌丝一枚…去看我其他答案就知道了。身边同学有的牛逼的不行…有大学同学,也有高中毕业后辍学同学,也有高中毕业考了非常普通大学的同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起跑线在哪里?幼儿园?高中?本科?博士?你先自己画一道吧。一个大学同学,读研博,工作,年薪一两百万,然后又去美国读MBA…现在还在实习。你说啥?人家的目标是以目前情况赚一两个亿就够了。我呢…日子过得凄凄惨惨戚戚…不提啦!别说人家俗,思想境界,人文造诣比一般人都高的多。人家35岁出国留学,你才多大呀…一个大学没考好就否定自己将来,你咋没怪自己没生在王健林家呢?!其实叔虽然屌丝,其实挺自得其乐的,呵呵。这个世界唯一无法改变的是过去!
谢邀。我知道因为邀请全部是因为我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我用真实的例子回答你,看完之后绝对会对你有启发。我哥们2009年考上了西安的一个二本学校,专业也是上了计算机,是西安石油大学。他们的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就好像一个农林院校开设核动力工程专业一样让人诧异。总之就是很弱很弱,根本就没有人会觉得他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会有什么前途。就连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当初他自己也是随便填写的专业,因为他还有一个弟弟,如果补习,家里的负担会更重,所以就上了那个学校。大一那一年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如此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大二上学期,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觉得自己再不努力就真的这辈子完蛋了。所以把高考的尽头拿了出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他拿了奖学金。可是他又开始迷茫了。他告诉我说:虽然自己成绩很好,拿了奖学金好,可是总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考过之后,脑子里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如果在这么下去,也是没有用的。什么真本事也没有,将来怎么找工作啊?所以他开始留心周围的学长,从他们那里找经验。后来他下了一个决心。就是逃课。因为他根本就不想考研。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考研是很纠结的一件事。因为父母等不起,再考研父母就老了。我妈今年已经50多岁,所以我也放弃了考研,直接工作。我那哥们说,他觉得成绩好不代表什么,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人家要的就是你的真才实学。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份成绩单,能有什么用。不管你是交大的还是二本院校的。所以他开始逃课,开始自学。成绩当然下来了,不过没有挂科。还有一个是,他的四级一次性过得,六级直接就放弃不考了。他说,六级考过一次,没有过。他发现如果想过,必须踏踏实实学习两个月,过不过还不一定。还不如直接放弃,努力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大学的六级。这简直就是鸡肋。感觉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学习工科的学生课程繁重,根本没有大把的时间学习英语。我们专业四六级一次性过的都是山东及沿海的同学。陕西的英语本来就差,更别说榆林,延安等地方的同学。妈的,尤其是听力。妈的!自从开始自学之后,他开始购买专业书籍,三年下来他说一共花了快3000块钱。这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多钱的。他就是认准了这条路,觉得自己的真本事会给自己换来回报的。大二我去他学校找他玩,他们班的同学都说他是他们专业编程第一人,大神一样的人物。他寒暑假也没有在家里好好待着。开学前一段时间就回到自己学校开始学习了。他说暑假,宿舍很热,他就一个人穿着裤衩坐在宿舍里看书。其中有一本书,特别特别厚的那种,他来回看了有10遍,书都翻烂了。那些专业的书籍,最开始一个月也看不了一本,可是他就是硬着头皮看,看不懂也看,问老师,上网查。后来就慢慢的懂了,再后来一本新书,很快就能消化。找工作的时候,他直接就把简历投给了百度。百度有笔试题。他说和他一块参加笔试的人都是西安交大的研究生。考完之后,他的分数是50+。他说人家阅卷只阅了他的正面卷子,就50多分了,而没有学生的分数比他高了。就这样进行下一轮群面。群面时,他说的方法在最后总结的时候,面试官也说了,和他说的差不多。最后就被录取了。他说当他接到通知的时候,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西安地区就录了他一个本科生。还有西安交大的一个研究生和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个研究生。他说他们全院都轰动了。可是由于长时间坐着编程,他的腰不好。他说,这没有什么,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而且因为他的成功,他觉得自己也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尊重。牺牲一些是必须的。他的年薪是16+。说完这个,再给你说一下我们学校。也就是我们班的。我们是985院校,全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家可以查。但是我们是机械电子专业。是不是也很诧异。我们班有一个家伙来自山东。第一次班会,自我介绍时就对全班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来这里就是拿第一的,很高兴和你们竞争。你知道我们多么震惊吗?但是,四年过去了!人家做到了。现在已经保送中科院。为什么?人家没有睡过懒觉。对的,一次也没有。反正我是没有见过。他从来上课都坐第一排。他每天10:30以后回宿舍。是的,每天,星期六,星期天也是。是的,就是这样。但是他不是书呆子。他1.85的身高,我们专业的篮球赛他也参加。最重要的是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把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抄在本子上,然后交给我们学委,每人复印一份。有时候还会把我们聚集在一个宿舍,给我们答疑解惑。你们以为网上的照片是摆拍吗?真正的学霸就在我们身边。还有我的那个哥们,他也不是书呆子。他有标准的6块腹肌。他大二是他们院队的控球后卫,拿过一次MVP。所以说不管是985还是二本院校,真正决定你水平的还是你。当你自己想要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且为之有所行动时,不管你在哪里,你都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你自己不主动出击时,不管你是在985还是二本你都会一事无成。把你自己放在二本也不会有什么成绩。希望这两个例子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割-----------PS,以上这两个哥们现在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百度的已经在今年初辞职创业,问他为什么辞职,他说很简单,就是为了多挣钱,想将来生活自由些;学霸在中科院搞学术,准备出国深造,他就是喜欢这个。以上
碰巧刚收到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一名普通二本学校毕业的同学,觉得太有必要回答。先讲提神小故事:我考上大学那年,听说校门口坐着一家老小抱头痛哭,死去活来。问其详细,原来是第一年滑档,被调剂到某某师专。来学校看过后,大不满,决心回家复读。第二次高考后如愿上线,报了同城的某师范学院,也顺利录取,报到时却发现是之前那所师专升本后改名为师范学院。于是就有了校门口那一幕。道听途说的故事,无从考证真假,甚至像个笑话。但我真真是念了这所刚升本的二本大学。后来读研,去美帝和台湾交换,顺利拿到博士OFFER……一路走来,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校,而是你自己想走多远。Glass ceiling is mostly in your mind —— Yu jin------以-下-为-个-人-经-历------大概是父母高估了我智商的原因,太早送我上学(五周岁),我从小学习就不好,学不会知识也就罢了,还经常连作业是什么都记不住,甚至有三次丢过书包的经历(对的,我就是完全没理解去学校是干什么的,所以才会忘记书包的存在)。念到中学以后,成绩依然没有起色,索性把在兴趣班学的乐器当做了主业,走了艺术生的道路。直到高考前的摸底考试,我才迎来了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第一次摸底考试后,家长们围着班主任畅想未来,几乎每个人都在问:“我家孩子该报哪个学校?” 老师都逐个分析优劣势,并帮助制定冲刺方案。轮到家母时,老师却露出不屑的神情,说:“你家周某还想上大学?最后三个月还是调换下座位别影响其他同学冲刺了吧。”母亲大人咬着唇呵呵,微笑着带我离开,我辍学3个月,请全科家教补课,压着二本线考上了这所普通大学。所以我是带着十二分的荣耀,昂首挺胸的去念这所二本学校。入学之后,我紧随着成功爬过独木桥的自信,第一次开始主动的学习,第一次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顺利考级考证拿国奖顺利毕业。从普通二本毕业,从刚升本的普通二本毕业,考上硕士的同学都被上了光荣榜,在全校巡回展览。硕士的学校是某地区最好的学校。虽然也只是211,但软硬件条件都比本科学校强太多了。(直观地说,学校美的像大公园,校内有五个人工湖,路边的景观树盛产可以食用的水果,研究生就住两人间,独立卫浴……不是郑大喔)更重要的是好学校会有更多的资源,比如说接近真正的学术,比如说出国交换的机会。最近以博士生的身份参加更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才发现985的本科生早就在那里和211的硕士同台竞技了,坦白的说,他们做学术的水平甚至高于某些普通二本学校的教授。回想这些经历,我自己能力的逐级提升与我所处的环境是相符的,在二本学校读本,更好的学校读研,更更好的学校读博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如果把突击3个月考上本科的我送去顶尖的高校上学,无异于揠苗助长。那样的话,毕业季的图书馆前一定又会多出一具年轻美丽的尸体。同理,如果我在三观稳定前就太早的得到去美帝和台湾交换的机会,大概也会像那些迷失了方向的parachute kids,我才不要。大概体会到了古人所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结-论-请-看-这-里------任何能利用好现有资源的人,都可以走好人生的下一步。只要你相信前方有路,只要你不停歇。任何能利用好现有资源的人,都可以走好人生的下一步。只要你相信前方有路,只要你不停歇。任何能利用好现有资源的人,都可以走好人生的下一步。只要你相信前方有路,只要你不停歇。附赠头像大图一张,祝所有愿意利用好现有资源,不停努力向前的知友硕果累累,红红火火!知乎首答,特别感谢下所有点击“感谢”的知友,因为我看别人的答案时也是一样喜欢点击感谢。发自内心的感谢证明答案给您带来了更多实在的触动,希望这种触动能为您带来些许改变!
关于二本学校存在的意义,这个我来现身说法一下我老公说他是那种认真学习但是学不好的那一类型的学生,最后还是因为学了美术,以艺术生的身份进了一个专科学校,是专科啊,跟二本还差两个档呢(有人纠正说是一个档,就当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好了),学校很差,身处的学习环境真是一点不如人意,老师上课讲的不好,学生也不愿意学,所以他都是自学一些设计软件,正常毕业,正常工作,但是没有像励志故事里那样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只是在一个镇子上的企业碰到了我,然后一起回了他的家乡的省会城市,过着普通小夫妻的奋斗生活。如果大学设置里只有一本,只有985,那他肯定上不了大学,之后的情况会是怎样没法预测,也许当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是去当个货车司机,等等,你也许会说上了大学的人也有做这个的,是啊,是有,但是上了大学去了新的环境见识到更多的东西,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个真是得自己把握的,毕竟上大学的门槛低了不应该是好事情吗?大家都觉得大学生数量很多,但是没上大学的更多,就我们整个大家七个孩子,就只有俩上了大学,其他的都是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我们一个班上一本的就是那前几名,上二本的就是中上等,父母一直觉得上了大学就应该完全是另一种人生,去年过年聊天跟父母有说:阶层的流动一般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每一代人往前一步是一步。只有少数 英雄去创造历史,绝大部分人只是负责繁衍种族,加油啊。突然想起我当时简历页脚上的一句话:不能改变现实,但是可以改变面对现实的态度,励志吗?~~~~~~~~~~~~~~~~再说点别的(比较啰嗦,介意也没用的):这几年跟父母矛盾以前增加很多,父母总说我上了大学就变了,工作了就变了,结婚了就变了,难过完之后我就开始反驳:你们让我们读书,却不知道读书是读什么,不知道读完书会给人什么变化,既觉得读完书就能明白世间所有,又想让这个明白世间所有的人还保持小时候乖顺听话的样子,对我来说我目前真做不到两者兼得,以后慢慢看吧,谁让我不管跟谁都想讲道理呢。每一次进入新的环境,一开始是冲击,到后面开始被同化,再回到旧的环境,冲突有点在所难免。作为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因为家庭甚至是没有此类冲突的先例,导致两个冲突的两方都没有退让和借鉴的现实经验或理论。我觉得这点也可以推到整个社会这个层面,试想一下,当上一代的人大部分都上过了大学,再次面对下一代人的时候还会不会出现各种像现在这种迷茫又剧烈的观念或言论(特如女的上了好大学就能嫁入富贵人家),可以预见的一个情况就是面对大学生的问题,整个社会的态度肯定会越来越成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可是开拓者呢。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吧。。 高考的时候数学没有发挥好,只考了80+,由于数学是第二门,整个高考全线溃败,去了一个很一般的一本。(直到我快毕业了才申211而且未遂——此处多谢@dawson fish 指正)整个学校都没有太浓厚的学习氛围。你在看英语,就会有人过来告诉你英语没什么卵用。你在看高数,就会有人过来告诉你数学没什么卵用。甚至你早上起床去上课,都会有人告诉你没什么卵用,反正不点名。我坚持不搭理他们,他们就会在嘲笑完我的南方普通话后,很不屑的骂你傻逼。(所以我在半年内区分了lnr,并且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嗯哼,但是也不过如此而已。真正改变我,让我有危机意识的是我一个高中同学,他在大二的时候给我发了一篇论文,洋洋洒洒一百多页,大抵是提供一个数学模型,用来提出和推论改变宇宙大爆炸的6个数字。(主要他不是学物理的,这只是他的爱好)记得当时我在玩暗黑2,然后我就把游戏卸载,关了电脑去自习室。我相信再破落的学校也一定有勤奋向上的人,你一定要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圈子,你要做的只是坚持你自己。
我就是二本毕业生,我工作5年,现在在一家跨国日企和一帮985、211,以及一些有海外求学经历的强人共事,上一个东家也是跨国美资公司。我想我应该可以回答你二本是不是学校这个问题。首先要承认二本与名校有差距。现实一点说,名校学历自带光环,很多名校生在实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的大外企,我这样的学校学历,在工作一两年后,拿着不错的作品与工作经验背景,才能刚刚摸到这些企业的门槛。平心而论,我不得不承认,名校生有高考筛选出来的更好的学习基础,以及大学四年所享受到更好的学校师资环境,让二本和一本毕业生,从宏观上是有差距的。我认为的宏观差距,从单个看可以是学识水平,也可以是眼界与见识;从整体看可以是优秀学生的数量与质量。这种宏观差距,不是大学四年造成的,二是贯穿你整个学习经历的十多年里的时间,长期形成的。我那些考清北的高中同学,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小学时期就养成的,我们小学时放学后玩过家家的时间,他们已经知道主动复习今天的功课,预习明天的功课,这种长达十几年的差距积累,你别告诉我你努力一两年就能赶齐。很多童鞋说,我是高考失利后才去二本的!曾经我也这么想过,我高考前在班上考个五六名,按照高考后我们班前十五名都上重本的比例,按理我应该也能考上,但是高考时我就是只考了二本,在班级排名到25名了。我当时也愤怒,也悲伤,也悔恨,但是想想清楚,你就明白,所谓的“考场失利”难道真的只是运气嘛?确定不是实力问题?在学校里,名校读起来更有面儿,毕业时,名校生也绝对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从企业来看,名校生有比二本生更好的学校口碑,就像是货架上同时出现两个商品,一个知名品牌,一个你连听到没听过,你别告诉我你不选看似更有保障的品牌,而选那个不著名商品。再次,我还是要说名校和二本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工作后的。我在工作后第二年进入名企工作,后面一直在外企工作,遇见各路牛人,据我观察,名企里大部分都是名校生,当然,也有我这样的二本学渣出没,但是……这比例,我就不说了。学校是敲门砖,学校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身份标签,我曾经对我的名校朋友说,我即便现在在大外企工作,我还是会因为我的学校而自卑,但是随着年纪增长,我会更坦然面对这种自卑,同时慢慢去接受生命中其它的完满与不完满。说了那么多差距,接下来也安利一些鸡汤。就譬如我虽然是二本生,我也能因为我优秀的工作能力和大牛一起工作,我现在还记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和一个国内广告学No.1的名校毕业生(现在是朋友)竞争获得的,我们俩一同进入一个月的实习期,但是只7天时间,那姑娘就被我秒了,你看,名校与二本有先天差距,但是当你的能力和名校生看齐时,这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你平等对待。最后,我想说,二本不是我的耻辱柱,而是我的鼓励石,它时刻提醒我的先天不足,让我时刻铭记后天努力的价值,不断学习,同时对自己常怀危机感。有评论说:二本也有好学生,一本也有差生!答主的回答是:你要是觉得这个题目的目的是要这些二本生拼了老命与一本的渣生比,那我觉得我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就拿我自己为例,我们班70多个人,本科毕业后,除了后面考上研究生的,回家拼爹妈当公务员的,如我这样能进大外企的,呃…好像真就我一个。而那些名校生一个班毕业生靠能力和光环留在名企的比例之大二本生能想象嘛?个案不能代表整体,不能说一个清华生没工作,就“呵呵,清华也就这样了”,更不能说马云成中国首富,杭州师院就天下第一。就如,我即便秒了我那个名校朋友,就不能说她念的大一本比我读的小二本差。呵呵,我当时要遇上人家班上一个稍微小牛的人,别说7天,分分钟被他秒成渣。
陈总身价亿万,酒桌上谈起他的母校,是三流大学,饭桌上的人纷纷附和:“陈总牛逼!英雄不问出处!”
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包厢。身价亿万的张总也在酒桌上谈起他的母校,是常春藤名校,饭桌上的人纷纷附和:“张总牛逼,系出名门!”
二本毕业的不乏风云人物,但如果重新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一本。(其实一本又算个毛呢?)
这是我们的错误。把知乎玩到了让人们开始怀疑二本不是学校的地步。如果看到别人的生活,没有让你上进而是陷入自厌的泥潭。我看不出那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放下手机,把手腾出来打造自己的生活。一本二本三本之间的差距,不是灌几碗鸡汤能改变的。更不是叹气埋怨颓丧能改变的。你可以睁眼看看身边有没有和你一样渴望杰出的人。总不会真那么孤立无援。没有人会拦着你进步。你可以上网课看书实习打工,考更好的学校的研究生。你只能往前走了。回头痛恨过去的自己和仰视艳羡别人,根本没有用。Ok,最后一句。少刷点知乎,别那么信网友。
我去,先占坑,我是二本,我下班回来,把这题给答了。---我来更新了---先贴一下奶爸的回答:读书不求实学,只求品牌响亮,真是斯文扫地再来一段最近另外一个回答:大约,别人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证明自己。但是很多时候,很可能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你不曾察觉或习以为常的便利,其实有时候已经是别人无法逾越的鸿沟。上面也说了,我是一个二本学生。为嘛来了二本不外乎自己高中水平不够,智力不算超长,勤奋不够别人努力,高考华丽丽退居二本咯。当年选志愿的时候就想过要不要回去复读一年,最后还是放弃了。照着我乎的理论,还有一部分是家庭出身的缘故。出身论我就不评价了,这不是主观能动性的事情就算了。高考说完了继续说说学校,二本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中的二流学院。反正一般我自己说的是:二本中的二本咯。待续。D顶着电脑屏幕挂了悲伤的心情继续更一下了。在二本这个环境下,很恼火的一件事情是,你所在的平台里面,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实在太难了。这个事情是我长久以来烦恼的一件事情,特别是两年前想一起做点东西到处找人都没有。你身边的同学大多没什么自己的想法,见步行步的一群人。这样的环境,很多事情就你一个人在想一个人在做,没有同伴不被人理解。举个例子: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寝室熬夜写代码,旁边四个人熬夜开黑……不过还好就是我们寝室还是各自为政,没太多的什么争议。这样的情况过了近两年吧,然后…当我开始接触他们的游戏的时候,不得不感慨啊,相比之下,游戏确实轻松愉快。不过完了游戏之后我陷入的沉思,如果只是把时间和精力都去玩游戏了,那么究竟一个二本院校学生可以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呢?我没有答案。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基本不玩游戏,忙着投简历和各种事情去了。这个时候,又可以进入下一个问题。二本院校来说,信息也是不对等的。当年大一的时候就有老师和我们扯过,为什么我们学校差呢?原因很简单,你们的学长学姐不争气啊。当年笑笑就过去了。后来便是不断回想不断验证。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互联网公司都流行内推提前招人。今年二月份阿里开始内推的时候,我们学校这边基本没人知道这样的消息和途径,别人武大华科早早就有人在宣传了。这样的情况,能说什么呢?接着正式内推的时候确实很难过(心情难过),找不到自己学校的学长学姐给你内推给你建议。环境的问题永远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我上面扯了一大段废话的总结。主观的事情永远只能靠自己,不要去埋怨什么学历什么学校环境。再续一下。回答正题。二本院校是不是大学呢?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西南联大之后,国内就只有一所教育部大学了。然后浑浑噩噩过了这么多年,大学又扩展,又各种改革…到了现在,都开始说大学不过是换个地方打游戏而已。区别在于有空调还是没有空调咯。而二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是哭晕在厕所算了。靠学历的路走不通之后,到底你我还剩下什么呢?再说,要是靠学历走的通的话,你我又会有哪些东西呢。不用想太多,这就是一碗鸡汤,有点热,小心烫嘴。所以呢,二本不是大学,一本也不是。被大学上了的都不是大学,自己上了的才是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有三本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