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搞民主测评,对工作态度、团队测评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这种测评有意

关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理论探讨- 根在中原
您现在的位置:理论政策
关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理论探讨――新乡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 9:29:14
&&& 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民主党派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合作、友好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是巩固多党合作制度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的重心。&&& 参政议政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也是衡量各民主党派政治价值、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参政议政工作业已上升为各民主党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形势之下,如何切实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各民主党派正在思考和践行的重大课题。只有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才不会辜负多党合作赋予参政党的地位;只有充分调动各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整体职能和作用。&&& 一、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基本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指民主党派在我国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并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的参政议政渠道,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大政方针及其有关重大问题协商与决策的政治行为。&&& 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明确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地位,既点明了参政议政作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并确定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了更深入阐述,除了指出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外,还指出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安排和作用;要求“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同民主党派的联系”;“健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制度”;“健全民主党派考察调研制度”;“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的渠道”,包括社会服务、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海外联谊等。“一个参加,三个参与”这个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认为事实上很难严格地加以区分,也没有必要区分得太清楚。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是在用词上是“参加”和“参与”,不是决策,这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派的地位即参政党,而不是执政党。 &&& 由此看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直接到各级政府任职。二是民主党派领导及其成员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或成为各级政协委员。三是民主党派“以本党派的名义在政协大会上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代表本党派组织的提案,自主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以及在“反映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对以上几种参政议政形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其实有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即“参政”与“议政”。&&& 从狭义上来讲,参政指直接参加国家政权以及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等,也就是说,主要是参加、参与“政府之政”。例如,民主党派成员在“一府两院”(政府、检察院、法院)中任职,这主要是“参政”,其主体是民主党派在政府中任职的成员。&&& 议政,则主要是指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从维护大局出发,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政府工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例如,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以及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在政协的活动,从事提案、调研、社情民意工作,很明显主要是“议政”。其主体主要是民主党派机关及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 在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它们的参政议政活动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集中各界人士的智慧,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参政党的灵魂,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乡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近两年,我们做了详细一个调研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乡市各民主党派所提的提案、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被及时采纳,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提案、建议的数量。让各家党派自己总结归纳并上报统战部有关数量及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有些年代较长的,已无从考证),民革有7件,民盟7件,民建6件,民进5件,农工5件,九三5件。这些引起重视、有较大影响力的提案和建议,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和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就新乡市各民主党派来说,成立最晚的是民进新乡市委,1992年成立民进市级组织,按照这个统计数字,民进平均每4年才提出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提案和建议。其他党派几乎也是如此。例如,民盟早在1951年就成立了小组,到1980年成立市委,属于新乡市较早成立的市级组织。市级组织成立以来,也是平均每4年提出一份有较高价值和较大影响力的提案或者建议。所谓影响力的标准,我们并没有严格的界定,重要程度也让党派自己把握,但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被采纳这是一个必须的条件。在报上来的提案建议当中,我们发现凡是被及时采纳的建议,正好符合当年市政府预定的规划范围。总的来看,作为民主党派平均每4年才能提出一个重要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建议和提案,且不说建议和提案质量上的重要性有多高(影响力的标准不一),仅从数量上来说,这种效率是很低的。关键的原因是,有很多建议和提案,并没有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大局来开展。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也是民主党派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不少民主党派成员在刚刚担任政协委员的时候,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涨,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撰写了不少提案和建议。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调研和社会考察活动,能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提出相关建议。但是,作为政协委员的社会监督,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往往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事实上,并不了解有关社会热点、焦点现象的真实和本质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有时候,虽然很辛苦地撰写了调研报告、提案和相关建议,却提不到关键点上,提不到关键处,甚至,有些还是过时的看法,或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存在着“外行向内行提建议”的情况。事实上,不仅仅是部分党派成员面临这样的问题,整个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都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回顾历史,解放初期,民主党派成员中知识分子精英荟萃,这是不夸张的,但是,新中国成立60年了,有大批的优秀年轻成员已经成长起来了。查阅网上,据有关部门在大型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管理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顶尖级的科技人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等,可以说广泛的云集在中共党内。事实上,在我们现实社会、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状是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民主党派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优势正在逐步相对弱化。民主党派要想更好的参政议政,参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做到“参政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真正体现出党派特有的优势,看来,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实,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要本着“拾遗补缺”的原则,从新角度、新思路、新方位,从侧面,在冷僻处、在盲点区中去探寻,这无疑是艰巨的课题,因为没有那么多“遗漏”和“缺陷”让人可以去拾到。&&&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减弱,还反映出一个较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基础建设薄弱。实际上,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政治交接问题。在两年省市级民主党派换届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选择党派的代表性人物时,往往爱将目光盯在行政官员身上,致使党派代表性人物行政化的趋势明显。有些时候,为了“引进”人才,对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无党派人士,各民主党派争相做工作,邀请加入其党派。这就造成党派代表人物的界别特色不明显,党派代表人物行政化思维较浓。这些行政官员作为党派代表人物,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过程中,他们(她们)讲话、提建议难以从政党的角度出发,往往从上下级隶属关系去考虑问题,很难体现党派的特色优势,反映党派的政治诉求。&&& 此外,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党派的整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这也是民主党派基础建设薄弱的一个表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呈松散化状态,各党派基层组织不健全,由于缺乏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一些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开展不起来,基层党派成员与党派组织的联系不密切。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缺乏制度保证,相对不规范,致使基层民主党派成员很少有参政议政的机会,影响了党派整体功能的发挥。还有一点,党派成员“思想统一难”时,提到的部分成员加入民主党派动机不明,他们不可能完全明白自己所要代表的内涵,代表性也就无从说起。由于利益的出发点不一样,在集体参政议政时,意见就很难统一,这也是民主党派整体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减弱概况起来,有六个方面的主要因素,一是知情不足;二是对口联系工作不深入、不规范、没有形成制度化;三是集体参政议政能力不强;四是党派成员中的部分“两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弱;五是实职干部少,作用得不充分发挥;六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与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形势不适应。&&& 三、关于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存在“参政者不议政,议政者不参政”现象,党派的真正作用难以体现出来。&&& 虽然民主党派在政府任职中的成员,与其成员的政协委员等存在一定交叉,但是前者远小于后者,而且民主党派提案调研等工作主要由机关工作人员组织协调,显而易见,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实践中,民主党派“参政”与“议政”的主体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当前参政议政的这两个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割裂,即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中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参政者不议政,议政者不参政”。&&& 一是参政者不(善)议政。第一,民主党派成员中的参政者,因处于政府部门之中,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其不能随意以个人名义发表意见,如果在政府部门中直接提出意见,更可能影响其政治生涯,即使民主党派成员既在政府中任职,又兼任政协委员或者当选人大代表,限于其在政府中任实职的特殊地位,他的言论也必然相当谨慎,有真知灼见,可能也隐忍不发。第二,同理,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大会提出的提案、大会发言等,比较难吸收在政府任职的党派成员的真实意见。&&& 二是议政者不参政。一方面,多数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并不在政府机关中任职,而是各自有专业岗位,或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或者任职于公司,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很有发言权,但是对于政府管理、政府运作流程,很难谈得上熟悉,而且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大都是业务骨干,任务重、业务多,缺乏时间与精力自己去摸索政府运作情况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民主党派的提案、大会发言、调研,主要由党派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组织协调,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的经历和水平,对于党派提案、发言能否“一语中的”具有重要影响,而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也并不曾在政府中担任过职务,对于政府职能的实际运转也并不了解,甚至难免“缘木求鱼”,这实际上对于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不利。&&& 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实践来看,“参政者不议政,议政者不参政”目前已经一定程度影响到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因此,民主党派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发挥党派机关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参政者”与“议政者”建立正常的沟通机制与渠道,促进参政与议政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达到“参政者善议政,议政者常知政”(议政者能参政当然更好,但是,限于条件,不可能所有党派委员、党派机关工作人员等都能在政府中任职,因此让他们常“知政”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 (二)各党派成员中70%的主体界别参政议政能力普遍弱于30%的非主体界别,党派整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根据《座谈会纪要》精神,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以共同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民革的发展对象是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和其他中上层人士;民盟的发展对象是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民建的发展对象是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民进的发展对象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以及科技等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农工党的发展对象是从事医药卫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九三学社的发展对象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在坚持重点分工的前提下,可适当发展一些其他方面有代表性的中高级知识分子。这部分人士一般掌握在发展成员总数的30%以内。&&& 就新乡市六家党派来说,民盟、民建、农工、九三等四家民主党派在发展各自主体对象上,把握的比较好,主体对象成员占70%以上,农工甚至达到了85%。民革由于历史原因,其主体对象所占比例不到40%。民进目前的成员界别比例如下,其主体比例(指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界)为58.9%,其中普通教育占到总数的35.4%;另外,医药卫生界为8.2%;国有企业界人士为9.7%;党政机关、事业团体为17.9%;新的社会阶层(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法律中介组织、自由职业者)为5.3%。民进发展的主体对象不到70%,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成立的时间比较晚(民进省委成立于1994年1月,民进新乡市委成立于1992年12月),发展初期主体比例由民进省委在全省范围内掌握,各地市并不一定严格按主体比例要求发展,只要全省确保主体比例就行。二是在民进新乡市委成立的头10年,其主体比例基本接近70%(其中教育界成员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幼儿园等基础教育中),但是,在后来的党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这部分主体成员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主要界别成员70%几乎没有提案,30%的成员提的提案、建议不但数量多,而且范围广泛,质量较高。事实上,正是那30%(指党政机关、事业团体、非公有制经济、医疗卫生、法律界等),在提案的撰写、有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关建议的提出、社会服务工作中的表现、日常会务工作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教育界成员,包括高等教育,由于会员在学校本职工作课时安排的比较紧张,参与党派会务工作的时间大多数没有保障。出现了30%的成员作用大于70%主体成员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近几年来,民进发展成员侧重点偏向于发展主体之外的30%。调研显示,除了民进之外,民革、民盟、民建、九三等党派,普遍也存在主体之外的30%的成员,其作用在很多方面大于主体成员70%的现象。&&& 事实上,近些年来,各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的界别交叉现象增多。由于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需要,有的民主党派感到原来的界别规定似乎过于狭窄,想突破原先划定的范围,而比较注重发展其他类别的成员,并且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就拿新乡市来说,例如,以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界人士特别是普教系统的知识分子为主的民进,现在在医卫、科技、法律、高教系统发展成员,而且还发展了一些经济界人士和民营企业家。民盟在重点吸收文教科技界有代表性人士入盟的同时,也适当发展了一些法律、金融、管理及其他非重点界别的盟员。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但近年来,已发展了一些医卫、艺术等方面有代表性的人士入会。民革在发展文化艺术、法律、医卫、教育等方面的非重点界别代表性人士入党,相对来说,更为突出。这些做法对于增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内部结构的活力,扩大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类别交叉现象增多,民主党派内部结构的多样化,党派自身特色的减弱,民主党派之间的趋同。&&& 这就带来了里一个问题,那就是:民主党派功能同化,特色消减,功能不明确。举个简单的例子,2009年,新乡市政协常委会确定了一个有关民生的调研课题,要求六家党派分别开展调研,围绕“关注民生”这一主题,自定发言题目。结果一个月后,六家党派有四家调研的内容都是关于文化教育的问题,虽然出发点不同,调研范围相异,但是,题目类同,内容接近,建议相似。市政协最后采取合四家材料为一体,由一家代表发言。&&& 由于民主党派对党对政府工作的知情度不够,开展调研活动的条件相对不足,所以,有时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时,较难提出带有综合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建议,有的意见和建议浮于表面,难以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依据和参考,难以得到党委和政府的采纳,既使发表意见,也有所选择和保留,难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影响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党派代表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党派成员中70%的主体不能较好发挥作用,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我们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方面,在新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第一关,也就是入会(党、盟、社)关的把握上,并不是很科学严谨,同时也不灵活。党派在发展新成员时,考虑了数量,而质量考虑的不够,也不全面。新成员“质量”究竟怎么把握?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加入民主党派需要“三高”,即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但是,有“三高”的党派成员是否就一定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呢?事实上,并非如此。一味地要求“三高”,这是吸纳新党派成员不够灵活的一种表现。当然,如果不要求“三高”,显然又丧失了基本的标准和原则,更不可想象。发展党派成员,应该是在“三高”的前提下,注重新成员参政议政能力的考察。然而,对这种参政议政能力的考察,就很难有一个定性、定量的标准,大多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或者趋向性、前瞻性的评价。这样一来,就缺少了严谨的科学基础作保证,在发展党派新成员上就容易吸收那些庸碌无为的所谓“三高”人员,而错失了优秀的、务实的、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才。就拿新乡民进来说,主体成员是文化教育界,其中教育界主体又多是中小学教师,他们(她们)全是中高级以上职称,分布在新乡市各个重点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市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这些成员都符合“三高”标准,但是,自新乡民进成立以来,他们(她们)几乎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和提案,也很少开展有效的社会调研,没有撰写出任何被政府采纳的调研报告。这种现象在各家党派均有明显的体现。&&& 另一方面,同行业往往在公开场合不说同行业的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说,本行业、本系统内部的人在公开场合忌讳谈论本行业、本系统内部的事情。比如,就拿新乡民进举例子,民进的主体成员是中小学教师,这些成员,他们(她们)对教学的弊端、教改的问题、教师的待遇、教育管理模式、教育运作体系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认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刻的,而且是很有切身体会的。但是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方面,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去谈论这些问题,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便去说某些问题。甚至,他们(她们)整理好有关教师待遇、教学弊端、教育管理漏洞等方面的材料,让非教育界的人士在适当场合提出,或者让其他党派人士改写成提案的形式在两会上提出。再如,民进中的一些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他们针对司法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撰写出有关建议材料,希望以党派的名义,或者非业内人士的名义在适当场合提出,而不愿意直接面对问题,以业内人士的身份和角度去谈论这些问题,避讳直接去提出建议和看法。这种状况,在各家党派均普遍存在。就民进而言,这些主体成员在自己了解和熟悉的教育领域,不愿意提出有针对性的热点问题和建议,那么,他们(她们)的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只能去谈论其他领域,谈论他们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领域。这样建议和提案只能是轻描淡写、空洞无实的大道理,因为他们(她们)是外行在谈论内行。这样的建议怎么可能提到点子上呢?这样的参政怎么可能参到关键处呢?当然,就教育界广大党派成员而言,很多人并没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条件,也许没有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那些教育界的党外精英人士、代表人士,或者具有一定行政职务的教育官员,往往又从官本位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顺应政府的要求提出建议。这样的建议自然受到政府部门的欢迎,但是,也同时会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轻视,这会给民主党派的自身形象和自我价值上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民主党派的自身特色丧失了,民主党派的特有价值淡化了。&&& 虽然我们提出“各党派发展对象70%与30%的现象思考”这个问题,但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各党派原来的界别特色趋于淡化,各党派的自身特点越来越模糊,民主党派功能同化,发挥的作用趋向一致。拿新乡市来说,以经济界为主的新乡民建,近几年深入开展的文化、教育方面的社会调研,提出不少教育弊端、呼吁教师待遇、倡导加强文化建设等等内容,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民建中的文化教育界人士;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以及高等教育为主的新乡九三学社,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组织起跨省市的大型经贸洽谈会,两天就达成合作意向118项,项目转让金额400余万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9980万元,这里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是九三学社中的经济界人士;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为主的新乡民进,广泛开展医疗下乡、卫生宣传、扶贫助教活动,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民进中的医务界和经济界人士……等等。30%的非主体界别发挥的作用大于70%的主题界别,这一现象普遍和大量的存在于各家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过程中。&&& 我们认为:各民主党派功能和作用上的趋同是社会发展和密切协作的历史必然;各民主党派保持自身特色则是存在的基础、政治的前提和社会分工的需要。&&& (三)激励机制欠缺造成党派成员思想迷茫,党派成员的个人作用难以激发出来。&&&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党派成员,在刚刚加入民主党派的初期,热情性很高,参加各类活动也很积极,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兼职也积极踊跃要求参与,但是,参加过社会活动之后,发现要想取得成绩并不是那么容易,或者个人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关注与认可的时候,其热情度很快就退缩下去了。可以说,加入党派,第一年很有热情,第二年就平淡了,第三年就不想再参与什么活动了,第四年甚至有的成员能联系上就不错了,逐步与党派组织关系趋于淡化。这种情况,在各家党派都很普遍。有些已经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士当中,头一年积极撰写提案议案,质量、数量都有保证,到了第四年,很多人,全年连一篇提案和议案也写不出来了,甚至根本就不想再写了。相比而言,第一年刚刚当上两会代表的那种热情劲完全没有了。例如,2003年,新乡市两会换届,仅在市政协会召开期间,就收到各类提案600余件;到了2008年初,两会期间,在市政协会提案截止时间,收到的各类提案不到300件,时间延长到闭幕式召开,提案数量总算突破300件,仅为2003年的一半。再如民进,在2003年两会期间,民进中的市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45件,到了年底,陆续又提出一些提案,全年提了68件提案。到2008年两会期间,民进市级政协委员提出提案14件,截至年底,提案总数27件。当然,还有一些党派中青年代表人士,由于常年得不到政治上的安排,思想比较消极,就连正常的党派生活会都不愿意参加。甚至,有些成员为了“进步”,欲退出党派,重新申请加入中共。&&& 在近几年的调研中,我们对党派成员(包括驻会工作人员)的思想状况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摸底。先后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问卷调查、“非中共人士思想状况调查问卷”活动以及六个“为什么”有奖征答问卷活动。通过对这些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党派成员一些新的思想动态,并能看出一些问题。一是绝大多数党派成员由于经济原因对自身现状和现实是不满意的。二是一半以上的成员对参政议政的效果并不认可,对参政途径和渠道也不认同,并且不愿意或者不考虑担任相应的社会职务,更注重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参政议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和群体的利益,并没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到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公民意识淡泊。三是绝大多数成员认为党派自身建设需要加强,尤其党派自身特色和优势趋于淡化,务必加强。这反映出党派成员有了一定的危机感。四是大多数成员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富有效果的,但是,有三分之一的人,一年来,没有参加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所有的人一年来,没有一次与中共领导同志谈心交流过。反映出培训与沟通机制中存在着薄弱环节。五是绝大多数成员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自我学习和了解事实来验证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听别人的讲解。这反映出党派成员很有自信心,有自己的主见,不愿意轻易吸纳别人的建议。六是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热点难点,诸如反腐败和社会保障问题,持不乐观态度,对政府处理这些问题的信心不足。七是绝大多数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时事政治方面的学习上是非常欠缺的。&&& 总的来说,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社会思潮也不断地被带入和影响着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意识。加上民主党派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及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缺乏相应的主动性,激励和培养党派成员的新办法也不多。致使近年来党派成员思想建设工作滞后,甚至在党派成员中形成了一种说法:“没加入组织前有一种神秘感,刚加入组织时有种新鲜感,时间长了有一种失落感”。&&& 党派成员中思想上的复杂性、特殊性,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关键的问题,是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所以,如何促进党派成员长期保持工作热情,不断调动积极性,这是一个全社会需要关注的课题。当然,一些民主党派成员缺乏持久的激情,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除了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外,就党派成员个人而言,其作用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以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后备干部选拔等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影响和制约了民主党派成员的热情。&&& (四)民主党派要体现价值、发挥作用,除了在原有的职能基础上挖掘潜力,提升水平之外,还要思考新的工作侧重点和突破口。&&& 在从事有关民主党派工作的各类人士中,说起党派的作用和价值,总是围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等方面进行阐述,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忽略了民主党派还有一项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职能,那就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环境”。&&& 举几个例子,以抛砖引玉。2007年,新乡市郊区西杨村在土地征用补偿金的分配上引起了矛盾和纠纷,导致一些农民群众赴京上访。其中有两个上访钉子户,多方劝解数月不成。后来了解到这两户人家是民进新乡市委夕阳红支部主任王琳的直系亲属,经民进新乡市委出面协调做工作,年逾七旬老会员王琳深明大义,力劝亲属不要越级上访,通过两次谈心协调,三天就平息了矛盾。1999年,民进会员张其相得知延津县老家有亲属练法轮功,即刻赶回老家劝解亲属停止有关法轮功的一切活动,良言相劝收到了显著的成效。2008年,民进红旗区支部主任朱相俊,得知朋友当中有人从事传销活动,多次劝告,终使朋友放弃了传销活动。2009年,民进许昌市委春节期间慰问老会员,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会员,要求全家老少一律着装整洁,隆重迎接民进市委会领导的到来。他说:“今天是我的组织上来看望我,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其他事情先放放。”听到老人这句话,让人感动!这说明民主党派有着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足可以转化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维护多党合作,为稳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和谐而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这样说,民主党派的所有成员及其所联系的方方面面各界人士,在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恐怕要比多年提不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或者提出一大堆不疼不痒、参不到点子上的提案和建议的作用和贡献要大得多。&&& 民主党派是政协的组成单位,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民主党派在维护稳定、构建和谐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本是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题中之意。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永恒不变的主题。&&& 民主党派是一个多层次的载体,历史上民主党派成立时就是多阶级、多阶层的政治联盟组织。目前民主党派仍是具有统战性的政治团体。民主党派长期以来就有协助中国共产党做好非党人员工作、起到共产党所起不到的作用。调动党派成员更大的积极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社会发展了,统战工作向前进了,民主党派工作也应该进行调整, 民主党派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四、切实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一些建议&&& (一)各民主党派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拓展参政议政平台。&&& 具体来说,为更好地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民主党派需要进一步拓展“议政”与“知政”两大平台:&&& 1、为“参政者”拓展“议政”平台,高效汇聚党派成员中在政府任职同志的意见建议。&&& 一是多开专题座谈会,就相关问题征求意见,为党派成员中的“参政者”提供党派内部的“议政”渠道。参政者在政府中不宜提意见,但是在党派中则不同,若有合适渠道例如座谈会,在宽松的氛围与正确引导下,这些干部作为党派成员,可以说出平时想说不能说的话,提出在政府中想提不能提的意见,而且,还有利于促进他们跳出在政府工作的具体岗位来看问题,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的思维理性思考相关工作,并在座谈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为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提供更好的积累和素材。&&& 二是加大党派名义的提案、发言对党派“参政者”者意见建议的吸收和转化。党派的形象,主要是党派集体声音的体现。例如,有些党派提出的“党小,声音不能小”,主要就是从党派名义角度而言的。但是,党派的声音,必须是对党派成员集体智慧的有效吸纳和反映,否则党派发出的声音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花,就失去了其代表性和存在意义与价值,其中党派“参政者”因直接从事政府工作,其意见建议更值得参与。因此,党派提案、发言提出之前,宜加强与党派成员中政府工作同志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将其某方面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及时通过党派等名义反映上去,既反映了好的意见建议,又不影响其个人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征求其对拟提提案的看法,提高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为“议政者”拓展“知政”平台,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对于政府运作的认知水平。&&& 一是建立起民主党派内部“参政者”与“议政者”良性沟通的机制。例如,可尝试定期邀请党派内在政府任职的同志为党派中的代表、委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以其亲身体验,让党派成员等从更多的角度深化对我国政治制度以及政府运作的了解、理解。事实上,民主党派中央等领导中,在政府任职的不乏高层次官员,这一群体是一可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例如到各地为党派成员讲课,对于提高党派成员的“知政”水平、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大有裨益。&&& 二是落实五号文件“加强民主党派与政府的联系”等精神,发挥能动性,根据各民主党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些合适的工作范围,主动拓宽与政府联系的渠道,为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提供更多与政府直接对话的机会。另外还可搞一些体验活动,让党派成员短期体验政府工作实际,根据党派成员自身工作繁忙等实际情况,“一日、一周或一月”皆可,通过类似在政府中的实践和体会,提高其对政府运作的直观感受和认知。&&& 三是继续努力,争取在统战部门的支持下,为党派成员(及党派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到政府任职机会,在直接参政中深化对政府工作的认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与水平。&&& (二)民主党派要以人才为核心,努力培养参政参政议政队伍。&&& 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对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来说,人才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关键,民主党派如何吸引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管理人才是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素质,发挥参政党整体参政能力的前提。&&& 在人才的选拔上,各民主党派明确参政议政人才的科学标准,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和程序,选拔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人参加民主党派,并有目的地通过内外联合,重点发展一些经济、法律、社会、人文、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充实政议政人才队伍。每年组织召开参政议政工作研讨会,交流经验,努力营造参政议政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并依托信息网络系统,整合本党派内外人才资源,形成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同时把参政议政工作成绩作为干部考核、确定后备干部的重要条件和向中共党组织、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其他方面推荐。&&&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民主党派要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基层组织的能量,整合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发挥广大成员的整体作用;要加强自身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参政党的内部力量,充分利用人才库、知识库的优势,凝聚智慧,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发现人才,选拨人才和使用人才应要求有能与执政党合作的能力和基础,也就是得到执政党的认同,在任用上,除了公务员按法律规定程序办理外,要和执政党充分协商,多方争取,力求体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大量推荐选拔那些有特长、有参政议政能力和一定领导能力的会员任职,在一些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领导职位中保证民主党派成员的职数,甚至个别部门实行正职安排。通过以上安排,实现新时期执政与参政的良性互动,开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局面。&&& (三)民主党派要发挥组织的整体优势,与时俱进,建言献策。&&& 民主党派只有认真研究和深入地思考参政议政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在积极拓宽新渠道和整合各方面资源上下工夫,处理好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特点和热点的关系、集中和分散的关系、自力和借力的关系,在履行职能中,注重“建言”与“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我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民主党派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参政议政有效机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充满活力和生机。民主党派要整合资源,建立各级组织联动机制,切实发挥组织整体优势,努力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责,逐步完善和发展参政议政机制,由个体独立调研向群体调研转变,加强由少数人参与向多数人参与转变,由党派独立完成向社会各界联合完成的三个根本转变,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开创新的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近些年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在政协通过会议、视察、专题调研、提案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中,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新时期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复杂性、综合性的问题给民主党派提案工作带来巨大困难。要掌握宏观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况和问题,这无疑给民主党派提出了更新、更严、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活动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各部门、各行业、各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项领导决策,都会涉及到众多的部门、行业的利益和不同学科的知识,具有很高的综合性。面对这些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功能综合的“大科学”、“大经济”、“大工程”,就必须依靠和利用由各类专家组成的指导咨询和协调机构来为决策者当参谋和顾问。特别是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都是各单位的工作骨干,工作任务重,自身业务忙,很难有条件深入细致地考虑提案工作和从事社会调查,同时民主党派受地位、环境、能力、阅历和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提案分寸很难把握到位,因而影响参政议政的效果。民主党派还存在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了解不深,知情不多,这就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完善和发展有效的指导咨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指导咨询作用,对加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指导咨询机制的完善和发展程度是衡量发挥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参政议政民主化的现实体现。为了保证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科学化和民主化,要完善和发展现代化的指导咨询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指导咨询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并进一步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反复出现的“新”字,凸现了一个重要亮点――创新。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进程。&&& (四)统战部门要引导和支持民主党派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行职能。&&&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民主党派服务发展大局的主要方式就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责。一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健全一系列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就政治协商计划的拟定、会议的组织和运行、党外人士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反馈等程序作更加详尽的规定。要逐步完善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双月座谈会等同党外人士进行民主协商的制度。二是进一步畅通参政议政渠道。要积极推动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和全省“两会”上建言献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与民主党派负责人联系交友和谈心制度;坚持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内、外事活动;坚持民主党派负责人年度外出考察学习制度。三是坚持把政治协商列入重大决策程序中。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措施在决策阶段就要把政协协商作为一项重要议程,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使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更加规范,民主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要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除继续坚持“特邀四员”工作制度外,还要把邀请党外人士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作为一项制度逐步健全。通过努力,不断提高民主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服务发展大局的积极性,为民主党派服务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工作方法。在当今社会利益结构不断调整的情况下,照顾统一战线成员利益显得更为重要。一是要加强同民主党派人士的联系。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各级统战部门作为党委职能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各民主党派的联系,主动沟通,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扩大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参与权。党委、政府在制定有关政策时,与他们及时进行沟通协商,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民主党派优秀干部任职安排的力度。在民主党派政治和实职安排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人士最大限度地使用和安排。推荐党外后备干部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任职,对到政府任职条件尚未成熟的党外干部先安排到人大、政协任职,或下派挂职锻炼,或担任特约人员。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把上级规定的安排范围、岗位职数、享受的待遇等政策要求落到实处,为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创造条件,积极研究解决民主党派机关在人员编制、办公条件、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证民主党派人士必要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六)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谋求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多党合作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多党合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央文件明确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明确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个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时,在工作中要真正做到支持、依靠和尊重民主党派。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充分发扬民主的关系。党管干部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我们在干部问题上要尊重民主党派组织和多数成员的意见。在一定范围内搞民主推荐,广泛征求意见,保持党派组织的和谐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市委会就干部安排问题沟通商量,达成原则一致的意见,然后由各民主党派自主安排。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加强引导、积极协助与支持民主党派自觉、自主、自为地开展工作的关系。民主党派自觉、自主、自为地开展工作,并不是说各级统战部就无所作为,而是要加强引导,要协助支持。我们要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和党委政府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与民主党派的交流沟通,通过事前交流的方式,协助支持民主党派自主开展工作。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备与用的关系。协助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多党合作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要下大力气切实搞好民主党派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细致的工作把人选准,又采取得力的措施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到下一次换届选配班子时,尽量在后备名单中挑选人才,真正做到备用结合。来源:民建新乡市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队发展阶段测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