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显微镜镜都有集光镜吗?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可判断污点是在: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玻片标本上_百度作业帮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可判断污点是在: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玻片标本上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可判断污点是在: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玻片标本上
答案B试题分析: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不在载玻片和目镜上,那么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物镜上.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便可解答此题.如何操作显微镜_百度知道
如何操作显微镜
包括普通实验室用显微镜使用,构造,常见问题与处理如果附有图片最好了光圈,反光镜,等等都是什么?
可追加分,多谢
提问者采纳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 机械部分
是整个显微镜的基座。通常为马蹄形或长方形,用以支持整个镜体的平稳。有的显微镜在镜座内装有照明装置。
是镜座上方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和支持镜臂。3 .镜臂
是镜柱向上的弯曲部分,取用显微镜时握持的有的显微镜在镜臂与镜住之间有一活动关节,称为倾斜关节。可使镜简向后倾斜,使于观察。
连在镜臂前方的圆筒,一般简长为160mm。有的镜筒是固定不动的,有的可上下移动,在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
是装在镜臂或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转动时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上下移动,以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即调节焦距。粗调螺旋转动时上下移动范围较大,能迅速调节物镜与标本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细调螺旋转动时升降幅度小.一般在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或在使用高倍镜时,用它作比较精确的调节,从而得到完全清晰的物像,并能观察标本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6.物镜转换器(旋转盘)
接在镜筒下端可自由旋转的圆盘,具有3—4个圆孔,物镜即装在这些圆孔里,转动旋转盘可调换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当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时(即与光轴合轴),一定要将旋转盘边缘的缺刻和基座上的固定扣相扣合,否则无法观察标本。
在镜筒下方的方形或圆形平台,用以放置玻片标本。平台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来自下方的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载物台上装有标本片推进器,其左侧弯形的弹簧夹是用来固定标本片的,转动右侧两个螺旋能向前后左右移动标本。有的推进器上还有刻度,可以计算标本移动的距离和确定标本的位置。
(二)照明部分
在载物台下方装有一套照明装置,由聚光器、虹彩光闻和反光镜三者组成:
是一个一面平另一面凹的双面镜,装在镜座基部,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其作用是改变光源的方向反射到集光镜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反光镜的凹面聚光力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在光线较强时,宜用平面镜。2.集光器
又称聚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的支架上,由集光镜和虹彩光圈组成。利用镜台下方的调节螺旋可控制其升降,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一船由两个或三个透镜构成,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具有会集光线成束以增强照明度的功能。
(2)虹彩光圈
位于集光镜下方,也叫光圈,有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此柄可改变光阑孔径的大小,以调节通光量。有些显微镜的虹彩光阑下还装有滤光玻片支持框,可安放不同颜色的滤光玻片。
(三)光学部分
又称接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由两个透镜组成。在上下透镜之间或在下透镜的下面装有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光阑,由它决定视野的大小,故称现场光阑。在光阑的面上还可安装目镜测微尺和用人发粘贴在光阑上作为指针,用以指示观察目标。一架显微镜常备有2—3个目镜,上面刻有5x、10 x、15×等符号以示其放大倍数,可选择使用,一般常用的目镜倍数为10 x。
又称接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是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严格组合起来的一组镜片,它是显微镜分辨性能高低的关键部件。通常在物镜上标有主要性能指标——放大倍数和镜口率(如10/o.25、40/o.65和100/1.25),镜筒长度和所要求的盖玻片厚度(如160/0.17)。根据放大倍数不同,习惯上把10倍以下的叫低倍镜,把40倍的叫高倍镜,把90或100倍的油浸物镜叫油镜。为便于区别,在高倍镜和油镜上常用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作为特殊标志。
镜口率 (数值孔径numerial
,简写为N.A.)可以反映该物镜分辨力的大小,数字愈大,表示分辨力愈高。
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像调节清晰)时,物镜最下面透镜的表面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工作距离愈小表1—I。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在使用前,应先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和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然后将显微镜放置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离桌子边缘3—6cm为宜,以便观察。
倍镜的使用方法
用左手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或载物台下降,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的通光孔(转动时应注意使物镜上方的缺刻与基座的固定扣相扣合),打开光圈,旋转集光镜升降螺旋,使集光镜上端透镜平面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两眼同时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中为止。
2.放置玻片标本
取一张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固定在推进器上,然后用手转动推进器螺旋,把要观察的标本部位对准通光孔的中心。
3.调节焦距
用手转动粗调螺旋,使低倍镜距玻片标本<6mm(调节时必须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的距离,切勿用眼在目镜上观察的同时就转动粗调螺旋,以防镜头碰撞玻片造成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当视野中出观物像时,再调节细调螺旋,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为止。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心,可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位置(注意:破片移动方向与观察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头和标本片的距离已超过工作距离而未见到物像,则应严格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
(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一定要先和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物像后,再把需要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
2.转动物镜转换器
直接转换高倍物镜即可见到视野中有不太清晰的物像,此时只要再慢慢向上或向下转动细调螺旋,即可得到清晰的物像。如果发生高倍镜头碰到玻片不能转换时,应检查原因(如低估镜的焦距是否调好,标本片有否放反或物镜是否松动等),再重新操作。
(三)油镜的使用方法
1.在高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标本后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心。2.把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阑开到最大。3.转动物镜转换器。移开高倍镜,在要观察的部位的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作为介质(因香柏的折射率和玻璃的折射率大致相问)。 4.稍稍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转动物镜转换器使油镜对准通光孔,然后从侧面观察油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油镜与油滴接触,再小心地使它贴近盖玻片表面。这步操作要特别注意,调节时速度不要过快。一般显微镜也可不上升镜简直接转换上镜油,油镜即可浸在油滴中。
5.用眼观察目镜,同时小心地转动细调螺旋使镜头微微上升或下降载物台,直到出现清晰的物像。如果是直接转换油镜.则只要转动细调螺旋,稍微下降镜头或上升载物台,即能清楚观察到物像。切忌使用粗调螺旋,或在视野中看不到模糊的像时,一直单方向转动细调燎旋使镜头下降,这样会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镜头。
6.油镜使用完毕,必须把镜头和玻片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净。先用拭镜纸蘸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的大部分油去掉,再用干拭镜纸擦拭。擦拭时要顺镜头的直径方向,不要沿镜头的圆周擦。三、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拿显微镜时,要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不要单手提拿,以防目镜或其他零件滑落。
2.显微镜不可放置在实验台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3.不要随意取下目镜或拆卸显微镜的各种部件,以防灰尘落入内部或发生丢失损坏等意外事故。
4.使用显微镜时,操作要正规,养成两眼同睁、两手并用的习惯,边观察边计数和绘图等。
5.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发现有灰尘或操作中不慎使镜头和载物台沾上染料、水滴等,应及时擦去。光学和照明部分的镜面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绸布等擦摸,以免磨损镜面。机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6.显微镜使用完毕,转动粗调螺旋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标本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离开通光孔,然后再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使接近物镜,垂直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虹彩光阑,复原倾斜关节和报片器位里,最后填写使用登记,把显微镜放回镜箱。四、操作练习
提问者评价
放置显微镜:右手托镜架,左手握镜臂,把显微镜放在偏左方,离桌边约7cm
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习台,采取端正的姿态,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载物台不可倾斜,因为当在五套载物台倾斜时,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利用自...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显微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导读: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其性能,2、掌握低倍镜及高倍镜的使用方法,3、初步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4、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维护方法,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scope)是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是研究人体及其他生物机体组织和细胞结构强有力的工具,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目前使用的光镜种类繁多,外形和结构差别较大,如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目的要求 】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其性能。2、掌握低倍镜及高倍镜的使用方法。3、初步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4、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是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它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是研究人体及其他生物机体组织和细胞结构强有力的工具。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光线照明使微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仪器。目前使用的光镜种类繁多,外形和结构差别较大,有些类型的光镜有其特殊的用途,如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但其基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一台普通光镜主要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构成,而光学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源、反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镜等部件。光镜是如何使微小物体放大的呢?物镜和目镜的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被检标本是放在物镜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的,上方形成一倒立的放大实相,该实相正好位于目镜的下焦点(焦平面)之内,目镜进一步将它放大成一个虚像,通过调焦可使虚像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直立的实像。显微镜中被放大的倒立虚像与视网膜上直立的实像是相吻合的,该虚像看起来好像在离眼睛25cm处。分辨力是光镜的主要性能指示。所谓分辨力(resolving power)也称为辨率或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即分辨出标本上相互接近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据测定,人眼的分辨力约为100 μm。显微镜的分辨力由物镜的分辨力决定,物镜的分辨力就是显微镜的分辨力,而目镜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无关。光镜的分辨力(R)(R值越小,分辨率越高)可以下式计算: 这里n为聚光镜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 为标本对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sin的最大值为1;? 为照明光源的波长(白光约为0.5m)。放大率或放大倍数是光镜性能的另一重要参数,一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 3的乘积。 【 器材与试剂 】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或液体石蜡(石蜡油)、羊毛交叉装片、英文字母或数字的装片、清洁剂(乙醚7份 + 无水乙醇3份)、二甲苯。【 内容与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或双筒式两类。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而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的。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度角,在其镜筒中装有能使光线折转45度的棱镜。2、物镜转换器:又称物镜转换盘。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可以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自由旋转。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物镜转换盘可使不同的物镜到达工作位置(即与光路合轴)。使用时注意凭手感使所需物镜准确到位。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度,否则显微镜则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倒。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4、调焦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螺旋(大螺旋)和细调螺旋(小螺旋)两种。粗调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而细调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和油镜的聚焦或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有些类型的光镜,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重合在一起,安装在镜柱的两侧。左右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窄环,称为粗调松紧调节轮, 4其功能是调节粗调螺旋的松紧度(向外转偏松,向内转偏紧)。另外,在左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粗调限位环凸柄,当用粗调螺旋调准焦距后向上推紧该柄,可使粗调螺旋限位,此时镜台不能继续上升但细调旋仍可调节。5、载物台:也称镜台,是位于物镜转换器下方的方形平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在载物台上通常装有标本移动器(也称标本推进器),移动器上安装的弹簧夹可用于固定玻片标本,另外,转动与移动器相连的两个螺旋可使玻片标本前后左右地移动,这样寻找物像时较为方便。在标本移动器上一般还附有纵横游标尺,可以计算标本移动的距离和确定标本的位置。游标尺一般由主标尺(A)和副标尺(B)组成。副标尺的分度为主标尺的9/10。使用时先看到标尺的0点位置,再看主副标尺刻度线的重合点即可读出准确的数值. 图1-2 游标尺的使用方法示意图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有的显微镜在镜座内装有照明光源等构造。(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每个目镜一般由两个透镜组成,在上下两透镜(即接目透镜和会聚透镜)之间安装有能决定视野大小的金属光阑――视场光阑,此光阑的位置即是物镜所放大实像的位置,故可将一小段头发粘附在光阑上作为指针,用以指示视野中的某一部分供他人观察。另外,还可在光阑的上面安装目镜测微尺。每台显微镜通常配置2~3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每台光镜一般有3~4之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每个物镜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是显微镜最主要的光学部件,决定着光镜分辨力的高低。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一般将8×或10×的物镜称为低倍镜(而将5×以下的叫做放大镜);将40×或45×的称为高倍镜;将90×或100×的称为油镜(这种镜头在使用时需浸在镜油中)。在每个物镜上通常都刻有能反映其主要性能的参数,主要有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如10/0.25、40/0.65和100/1.25),该物镜所要求的镜筒长度和标本上的盖玻片厚度(160/0.17,单位 mm)等,另外,在油镜上还常标有“油”或“Oil”的字样。油镜在使用时需要用香柏油或石蜡油作为介质,这是因为油镜的透镜和镜孔较小,而光线要通过载玻片和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玻璃与空气的折光率不同,使部分光线产生折射而损失掉,导致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而使视野暗淡,物像不清。在玻片标本和油镜之间填充折射率与玻璃近似的香柏油或石蜡油时(玻璃、香柏油和石蜡油的折射率分别为1.52、1.51、1.46,空气为1),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增加视野亮度,提高分辨率。物镜分辨力的大小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numerial aperture,N.A.),N.A.又称为镜口率,其数值越大,则表示分辨力越高。5 图1-3 物镜的性能参数及工作距离C 线为盖玻片的的上表面,1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7.63mm;4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198mm;10/0.25、40/0.65、100/1.25表示镜头的放大倍数和数字孔径。160/0.17表示显微镜的机械镜筒长度(标本至目镜的距离)和盖玻片的厚度。即镜筒长度为160mm,盖玻片厚度为0.17mm。3、聚光器:位于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下方,由聚光镜和光圈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聚光镜由2~3个透镜组合而成,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将光线汇集成束。在聚光器的左下方有一调节螺旋可使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光线的强弱,升高聚光器可使光线增强,反之则光线变弱。光圈也称为彩虹阑或孔径光阑,位于聚光器的下端,是一种能控制进入聚光器的光束大小的可变光阑。它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合排列而成,其外侧有一小柄,可使光圈的孔径开大或缩小,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在光圈的下方常装有滤光片框,可放置不同颜色的滤光片。4、反光镜:位于聚光镜的下方,可向各方向转动,能将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中。反光镜有两个面,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适于较弱光和散射光下使用,光线较强时则选用平面镜(现在有些新型的光学显微镜都有自带光源,而没有反光镜;有的二者都配置)。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准备将显微镜小心地从镜箱中取出(移动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实验台的偏左侧,以镜座的后端离实验台边缘约6~10cm为宜。首先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和正常。如果是镜筒直立式光镜,可使镜筒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不应超过45度)以方便观察(观察临时装片时禁止倾斜镜臂)。6(二)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对光:打开实验台上的工作灯(如果是自带光源显微镜,这时应该打开显微镜上的电源开关),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略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调节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即对准通光孔),当镜头完全到位时,可听到轻微的扣碰声。打开光圈并使聚光器上升到适当位置(以聚光镜上端透镜平面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为宜)。然后用左眼向着目镜内观察(注意两眼应同时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自带光源显微镜,调节亮度旋钮),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中。2、放置玻片标本:将玻片标本放置到载物台上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弹簧夹固定好(注意:使有盖玻片或有标本的一面朝上),然后转动标本移动器的螺旋,使需要观察的标本部位对准通光孔的中央。3、调节焦距:用眼睛从侧面注视低倍镜,同时用粗调螺旋使镜头下降(或载物台上升),直至低倍镜头距玻片标本的距离小于0.6cm(注意操作时必须从侧面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以避免镜头碰破玻片)。然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用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再转动细调螺旋,使视野中的物像最清晰。如果需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甚至不在视野内,可用标本移动器前后、左右移动标本的位置,使物像进入视野并移至中央。在调焦时如果镜头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已超过了1cm还未见到物像时,应严格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三)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前,应先用低倍镜寻找到需观察的物像,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同时调准焦距,使被观察的物像最清晰。2、转动物镜转换器,直接使高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对准通光孔),此时,视野中一般可见到不太清晰的物像,只需调节细调焦螺旋,一般都可使物像清晰。请注意:(1)在从低倍镜准焦的状态下直接转换到高倍镜时,有时会发生高倍物镜碰擦玻片而不能转换到位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高倍镜、低倍镜不配套,即不是同一型号的显微镜上的镜头),此时不能硬转,应检查玻片是否放反、低倍镜的焦距是否调好以及物镜是否松动等情况后重新操作。如果调整后仍不能转换,则应将镜筒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后再转换,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使高倍镜贴近盖玻片,再一边观察目镜视野,一边用粗调螺旋使镜头极其缓慢地上升(或载物台下降),看到物像后再用细调螺旋准焦。(2)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许多显微镜的低倍镜视野中心与高倍镜的视野中心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光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在从低倍镜转换高倍镜观察标本时常会给观察者迅速寻找标本造成一定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帮助观察者在高倍镜下能较快找到所需放大部分的物像,可事先利用羊毛交叉装片标本来测定所用光镜的偏心情况,并绘图记录制成偏心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用在高倍镜下找到羊毛交叉点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② 换低倍镜观察羊毛交叉点是否还位于视野中央,如果偏离视野中央,其所在的位置就是偏心位置;③ 将前面两个步骤反复操作几次,以找出准确的偏心位置,并绘出偏心图。当光镜的偏心点找出之后,在使用该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标本时,事先可在低倍镜下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至偏心位置处,再转换高倍镜观察时,所需的观察目标就正好在视野中央。(四)油镜的使用方法1、用高倍镜找到所需观察的标本物像,并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2、将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将光圈开至最大(因油镜所需光线较强)。3、转动物镜转换盘,移开高倍镜,往玻片标本上需观察的部位(载玻片的正面,相当于通光孔的位置)滴一滴香柏油(折光率1.51)或石蜡油(折光率1.47)作为介质,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使油镜转至工作状态。此时油镜的下端镜面一般应正好浸在油滴中。4、左眼注视目镜中,同时小心而缓慢地转动细调螺旋(注意:这时只能使用微调节螺旋,千万不要使用粗调节螺旋)使镜头微微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操作时不要反方向转动细调节螺旋,以免镜头下降压碎标本或损坏镜头。5、油镜使用完后,必须及时将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操作时先将油镜升高1cm,并将其转离通光孔,先用干擦镜纸揩擦一次,把大部分的油去掉,再用沾有少许清洁剂或二甲苯的擦镜纸擦一次,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揩擦一次。至于玻片标本上的油,如果是有盖玻片的永久 7制片,可直接用上述方法擦干净;如果是无盖玻片的标本,则盖玻片上的油可用拉纸法揩擦,即先把一小张擦镜纸盖在油滴上,再往纸上滴几滴清洁剂或二甲苯。趁湿将纸往外拉,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干净。三、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1、取用显微镜时,应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不要用单手提拿,以避免目镜或其它零部件滑落。2、在使用镜简直立式显微镜时,镜筒倾斜的角度不能超过45,以免重心后移使显微镜倾倒。在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装片时,不要使用倾斜关节,以避免由于载物台的倾斜而使液体流到显微镜上。3、不可随意拆卸显微镜上的零部件,以免发生丢失损坏或使灰尘落入镜内。4、显微镜的光学部件不可用纱布、手帕、普通纸张或手指揩擦,以免磨损镜面,需要时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机械部分可用纱布等擦拭。5、在任何时候,特别是使用高倍镜或油镜时,都不要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以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损坏镜头或玻片标本。6、显微镜使用完后应及时复原。先升高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玻片标本,使物镜转离通光孔。如镜筒、载物台是倾斜的,应恢复直立或水平状态。然后下降镜(或上升载物台),使物镜与载物台相接近。垂直反光镜,下降聚光器,关小光圈,最后放回镜箱中锁好。7、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双手并用(左手操纵调焦螺旋,右手操纵标本移动器)的习惯,必要时应一边观察一边计数或绘图记录。 0【 作业与思考 】1、填图,注明普通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2、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为什么必须按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顺序进行?3、在调焦时为什么要先将低倍镜与标本表面的距离调节到6mm之内?4、如果标本片放反了,可用高倍镜或油镜找到标本吗?为什么?5、怎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在高倍镜或油镜下找到目标?6、如果细调焦螺旋已转至极限而物像仍不清晰时,应该怎么办?7、如何判断视野中所见到的污点是在目镜上?8、在对低倍镜进行准焦时,如果视野中出现了随标本片移动而移动的颗粒或斑纹,是否将标本移至物镜中央,就一定能找到标本的物像?为什么8包含总结汇报、出国留学、外语学习、经管营销、IT计算机、农林牧渔、表格模板、高中教育、工程科技以及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光显微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