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情感教育情感社会化的发展特点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第一部分
婴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 第二部分
情绪的社会化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 婴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一)婴儿情绪的发生(二)婴儿情绪的发展
(三)婴儿高级情感的发生(四)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一)婴儿情绪的发生
人类婴儿的感情性反应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从降生到人类社会环境中的第一个刹那间开始的。&&&
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如,新生儿或哭、或静,这就是原始的情绪反应。而且初生婴儿的情绪反应就已是分化的。
伊扎德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部表情: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婴儿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2)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二)婴儿情绪的发展
在成熟和后天环境作用下,婴儿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愤怒和悲伤;6-8个月时,婴儿出现对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和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时,婴儿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同情等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性情感。
同时,最初的情绪反应也不断分化,如哭逐渐分化为因饥饿、寒冷、疼痛、困倦、玩具被拿走、成人离开、恐惧、惊吓、成人批评、焦虑等引起的哭。
(三)婴儿高级情感的发生
(四)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发展的三个阶段 :
1、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婴儿最初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可以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它通常发生在婴儿的睡眠中或困倦时,并且是突然出现,低强度的。此时这些微笑,无论是内源的还是诱发的,都是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有趣的是,即使在新生儿期微笑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自发微笑的次数比男婴多。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
婴儿能够区分社会的和非社会的刺激,对人脸、人说话的声音开始有特别的选择,明显对社会刺激笑得更多,出现了最初的社会性微笑。但还不能区分不同人。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以后)
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强,他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它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第二部分 情绪社会化发展趋势
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社会化
补充:婴儿的依恋
(一)什么是依恋
(二)依恋的发展
(三)婴儿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四)依恋的影响因素
(五)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什么是依恋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婴儿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
& 依恋具有以下特点:
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个体倾向于依恋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和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非依恋所有的人。
&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如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
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上,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如果依恋遭到破坏,则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1、依恋建立的前提
社会环境尤其是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发生的首要前提,如母亲对婴儿的关注。
此外,个体自身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已有的发展也构成了其继续发展的前提。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日益成熟和与之相关的某些基本心理品质的初步发展外,特定依恋关系的建立还需要一定的认知前提。
两个认知前提:
(1)识别记忆。识别记忆是将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这种认知能力使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从而有可能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依恋。
(2)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客体永久性;人的永久性则是以人为客体的永久性。识别记忆只能使婴儿从在场的人们中辨别、分化出熟人的再认记忆,而人的永久性则可使特定个体的核心特征得以重现,从而意识到该个体的持续存在。这种能力约在婴儿8个月时出现。
&2、依恋形成的标志
科学地确立依恋形成的标志在依恋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依恋标志的确定须符合以下三个原则(Schaffer):
(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
(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
(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依恋现象的普遍存在。
3、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
&&&&&&&&&&&
这个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对一个精致的面具也会表示微笑。他们喜欢所有的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就会微笑,以后还会咿呀“说话”。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婴儿还未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到6个月)
这时婴儿对母亲和和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要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就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第三阶段:积极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3岁)
从6、7个月起,婴儿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别人不能代替依恋对象使其高兴,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会显得十分高兴。只要依恋对象在身边,他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围的环境,仿佛依恋对象是婴儿的安全基地。婴儿出现明显的依恋,形成了分离焦虑
——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
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咿呀学语、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婴儿产生怯生。
(三)婴儿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1、依恋的测量
安斯沃斯等人设计的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是测量婴儿气质的经典方法。它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婴儿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陌生情境,观察婴儿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婴儿依恋的类型。陌生情境由一组7个3分钟的情节组成。
对陌生情境的分析
陌生情境法包括:
3个主要的行为主体变量:母亲、婴儿和陌生人;
2种主要的人际关系变量:与母亲的相互作用和与陌生人的相互作用;
3种焦虑源:陌生的物理情境、与养护者的分离和与陌生人的联系;
4种主要情境:亲子分离、亲子团聚、陌生人在场、陌生人退场。其中亲子分离和亲子团聚是两个主要情境。可见,情节3、4和5、7是测量的关键场景。&
陌生情境法使依恋的测定得以标准化,大大推进了有关依恋的研究。但它也存在局限:
陌生情境法的使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最适用于1-1.5岁的儿童,只能测定特定人际关系中的具体行为特征,而不能测量依恋的长期稳定性。
陌生情境法低估了婴儿自身的特点对亲子依恋关系的影响。
陌生情境法的实施受文化的影响。
3、依恋类型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稳定性:依恋类型有明显的稳定性。Waters(1977)的研究。但依恋的具体表现会有所变化。
可塑性:如果婴儿的家庭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如父母离婚、失业或迁居等,母婴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依恋类型也可能发生变化。
(五)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总之,对于父母的健康依恋将会促进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奥秘的探索和好奇。同时,早期依恋增加了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信任,并使儿童以后能对同伴发展起成熟的情感关系。显然,早期依恋对于日后发展确实产生了影响。
1、原始情绪反应及其特点
2、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3、依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等级:书童 |
您现在的位置:&>>&&>>&&>>&&>>&知识点内容
一、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6:34:03来源:233网校
进入教师资格证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配套习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学前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幼儿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引起幼儿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喝足、尿布干净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1―3岁的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但总的来说,在引起3岁前幼儿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动因。
  (3)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幼儿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1)丰富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①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这一点在前面的情绪的分化中已经涉及,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少数的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分化、增加。
  ② 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有些先前不引起幼儿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
  (2)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发展过程看,情绪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
对本知识点:&
进入教师资格证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配套习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800 / ¥400
¥800 / ¥400
¥800 / ¥40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4061062的个人博客 - 好育园博客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10:39:16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各种社会规范、社会技能、价值体系等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品质和技能,从而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家庭是儿童最早和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是影响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家庭作为一个动因系统,其所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作用,其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2][3]
& &[4]儿童社会化受家庭教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
根据研究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孩子社会化能力间的相关关系,把父母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专制的父母、权威的父母和放任的父母。
(一)专制的父母。父母把孩子作为附庸,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订的规则,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及主动做事。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这种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对父母而言,可能更省事,但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思考的训练,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在人际关系方面,如与其他幼儿交往,可能会碰到较多困难,他们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没有竞争意识,表现出焦虑和喜怒无常等。
(二)放任的父母。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足轻重,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只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情,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父母忽略了教导孩子尊重,不能适时提供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父母若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那么,孩子有如独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所以,给孩子这种自主,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这种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会处处将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胜斗强,经常出现攻击行为。
(三)权威的父母。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这类孩子易形成稳定的依恋,与同伴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专制的父母为孩子规划所有事,将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并不能帮孩子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放任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往往使孩子面对挫折无法适应。唯有权威的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
二、常用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父母最常用的教养方式主要有:限制和宽容、惩罚和奖励、引导和温暖。第一,限制与宽容:宽容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宽容家庭中的儿童性格活跃、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具有创造性,在其所属的团体中常处领导地位并具有爱憎分明的行为。而在限制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则表现出相反的特点:缺少好奇心,创造性和幽默感。然而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是不同的,一种是“严格合理的限制”,一种是“惩罚性的限制”。权威型家庭中的限制明确合理,它给予儿童行为的适当自由和对独立性的奖励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责任感成就感、自尊、语言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而专制型家庭的限制往往是无目的的、不合理的或者是身体上的强制,则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相反结果。第二,惩罚:这是家庭教养中常用的方法。虽然父母都力图避免使用,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得不用。惩罚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强制和爱的收回,强制会阻碍儿童道德内化、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爱的收回也是一种心理惩罚。常听父母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我们称之为爱的收回。爱的收回,在使用时必须是适度的,过多地无区别地使用爱的收回易使儿童内疚感过重,对社会行为规则只是刻板而不是灵活地变通遵守,并且只能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在权威型家庭中,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社会化起积极作用,相反,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会起消极作用。第三,引导:引导方式就是平常所说的说理疏导。有效的引导必须是富有情感又苛刻严厉的,这样的引导能使儿童了解“不允许行为”的一套规则,并把它看成为自己应该执行的。这样使用引导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更稳定、持久、有效。第四,奖励:奖励通常包括精神上的奖励,比如鼓励、赞扬以及物质上的奖励两种形式。父母适时的精神奖励,以及对良好行为的明确要求,会促进儿童社会责任感发展。反而过多的物质奖励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尤其是滥用物质奖励。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发展。”第五,温暖:温暖被公认为是家庭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儿童社会化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难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提供帮助,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温暖的教养方式还能使儿童具有高水平的自尊。因此,多使用“温暖”这种家庭教养方式是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的。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那么,家庭是人类的首属群体,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儿童时期在家庭中进行的社会化,有着早期性、教育和生活的一致性、施教者和被教化者关系的密切性等特点。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起重要作用。
(一)关于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结论
首先,父母愈多使用惩罚、限制,儿童对道德规则的内化及道德形成愈慢。尤其当父母对儿童既惩罚、限制又冷漠地拒绝时,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和其它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然,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或许这种影响首先来自儿童,如他们缺乏内部自我控制而导致父母惩罚,但无论如何,使用强制的惩罚限制,不会改变儿童外在不良行为,只会生产不良结果。其次,精神鼓励优于物质奖励,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举足轻重。第三,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温情与慈爱的关系,对儿童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但请注意引导方式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十分确定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引导方式才会发生积极的影响。第四,父母不宜孤立地使用某一种教养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养方式。第五,同一种教养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对儿童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同样是限制,在专制型家庭中,其作用是消极的,而在权威型家庭中的左右是积极有效的。
(二)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 &1.专制型。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并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监管,孩子稍稍有不服从的表现,就对孩子实行体罚和言语上的侵犯,这样的亲子关系是很不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只是单纯的管与被管的关系。这样的教养方式不但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使儿童产生了道德内化(儿童的道德内化是通过父母的教导策略得以加强的),从而降低了对内部动机的归因,使儿童对他所做的行为作出外部归因,影响了儿童的认知发展,发展了“斗争-逃避”反应系统,影响了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研究发现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降低了儿童的自信心和果断性,增加了他们的羞辱感和无助感,而且与孩子成年后的抑郁症和忧伤、缺少社会责任感有密切相关。
&&& 2.权威型。受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儿童更多的采用理智的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处理情感问题,较少地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形成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成熟型情绪调节方式。而且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长大后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3.放任型。放任型的家长虽然给予孩子较多的自由,对孩子的限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但由于他们接受父母的影响较少,在对社会认知,对道德规则的遵守的意识上比较薄弱,这类儿童很容易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此外,他们在处理情感、情绪、同伴关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教养环境十分重要。家庭教育的教养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是家庭各种生活活动的空间载体,孩子能从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影响。首先,寻求一种有效的管教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的有效模式决不是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和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尽相同。如果你的孩子对你存有强烈的恐怖感,没有你的命令不敢行动,办事缩手缩脚,这说明你犯了专制的毛病,侵害了孩子应有的自主和独立,而在今后,应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自由。如果你的孩子已习惯于你的打骂,各种毛病仍不少见,甚至说谎成僻,这说明你的管教手段过于简单粗暴,既缺乏管教知识,又固执僵化,今后应提高自身素质,多涉猎家教方面的知识。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前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家长应自觉地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教育者的品格往往会在被教育者的品格中烙下深深的印记。无论孩子的性格是与父母的相同或相异,同样折射出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的严厉、冷漠、虚伪、专制、自私,就容易养成孩子胆怯、顺从、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另外,家长要合理地表达情感,掌握爱和严的分寸。热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尚的情感。真正的爱与无原则的娇惯、溺爱、放纵是不同的。爱应当表现得有节制,有分寸,有理智。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孩子正当的需要,又要抵制孩子不当的要求,培养孩子文明的行为、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严也应当适度。不要动辄就训斥、打骂、惩罚孩子,应允许孩子在一定的行为范围内有选择和决策的权利。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愿望,重视锻炼孩子动手动脑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鼓励孩子积极上进的勇气和信心。最后,建立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初接触的是父母,在所有早期生活经验中,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小体验不安全感的人很难从自身内部获得平衡的自我意识,也难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在体验愤怒的情绪时,非安全感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对他人的意图更容易做敌意的解释。
人都有尊重的需要,父母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感情沟通,有利于孩子从心理上作好准备,以应对来自家庭和外界的压力和挑战。但是如果家长一意孤行,硬要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儿童,儿童会产生疏离感和逆反心理。作为父母应对子女多加关注、爱护、理解,信任和鼓励,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培养孩子独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避免“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养方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父母应当科学地、理智地爱孩子,关心和理解他们,成为孩子的朋友和顾问。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将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只有我们父母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交往的机会,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养方式,相信孩子们会健康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担负起明天的重任。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4.
[2]关颖,刘春芬.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55.
[3]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43.
[4]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03.
参考文献:
[1]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2]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
[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4]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5]石绍华,郑钢,唐洪,张梅玲.育儿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3).
[6]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7]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
[8]方晓义.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9]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3).
[10]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
[11]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12]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3]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14] Sears R R, Maccoby E E, Levin H.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Oxford, England: Row, Peterson, 1957.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下载积分:980
内容提示: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第七章 学前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8:33: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