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w-zpw2000aa横向连接与贯通地线连接应满足何种要求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ZPW-2000A电缆安装工程(暂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要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综合接地监理实施细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综合接地监理实施细则
接​地​ ​ ​ ​监​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ZPW-2000A型自动闭塞系统(已处理),移频自动闭塞系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ZPW-2000A型自动闭塞系统(已处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第三章ZPW2000A移频自动
第三章ZPW2000A移频自动
&&&&&&&&&&&&
第三章ZPW2000A移频自动闭塞&&&&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ZPW2000A闭塞系统概述发送设备接收设备衰耗盘站防雷和电缆模拟网络盘&&&&&&&& 第一节ZPW2000A型自动闭塞系统概述&&&&一、概述1.载频、频偏的选择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法国高速铁路的UM71移频自动闭塞设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制了更加适应我国铁路的区间移频自动闭塞设备,该设备即为目前铁道部推广使用的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设备。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低频、载频延用了UM71技术。载频分别为四种:1700HZ、2000HZ、2300HZ、2600HZ。其中上行线使用2000HZ和2600HZ交替排列,下行线用l700HZ和2300Hz交替排列。UM71轨道电路的频偏?f为11HZ。UM7]低频调制信号Fc(低频信息)从10.3HZ至29HZ按1.1HZ递增共18种。即这18种低频信息分别为:10.3HZ、11.4HZ、12.5HZ、13.6HZ、14.7HZ、15.8HZ、16.9Hz、18HZ,19.1HZ、20.2HZ、21.1H2、22.4HZ、23.5HZ、24.6HZ、25.7HZ、26.8HZ、27.9HZ、29HZ。在低频调制信号作用下,一个周期内,信号频率发生f1、f2来回变化。其中f1=f0-?f,f2=f0+?f。载频fo选得较高(1700HZ-2600HZ)。在这些频段上,牵引回归电流的强度已经很弱。因此,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在电气化区段的抗于扰能力比较强。频偏?f选为11HZ。由于频偏较小,信号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附近,远离邻线和邻区段的干扰。在每个闭塞分区的钢轨中传输的移频信息,实际上是频率为中心载频的下边频f1和上边频f2的两个交替变换的正弦交流信息,即f1、f2在单位时间内频率变换的次数由低频调制信号Fc决定。&&&&&&&& 2.18信息的显示&&&&&&&&示通过或出站信号机&&&&&&&&发送的低频码(HZ)HU码26.8&&&&&&&&信号显示含义前方闭塞分区有车占用&&&&&&&&U码16.9(次架信号机显示H)U2码14.7(次架信号机显示UU)U2S码20.2(次架信号机显示USU)LU码13.6&&&&&&&&前方只有1个闭塞分区空闲次架为进站信号机开放双黄信号次架为进站信号机开放黄、闪黄信号前方只有2个闭塞分区空闲&&&&&&&&L码11.4&&&&&&&&前方有2以上闭塞分区空闲&&&&&&&&进站信号机&&&&&&&&HU码26.8&&&&&&&&进站信号关闭&&&&&&&&HB码24.6&&&&&&&&进站开放引导信号&&&&&&&&UU码18&&&&&&&&进站开放侧线停车信号&&&&&&&&U码16.9U2码14.7(出站信号开放)UUS码19.1&&&&&&&&进站开放正线停车信号列车“直进”“弯出”通过经18号道岔侧线通过&&&&&&&&LU码13.6&&&&&&&&出站信号开放黄灯信号&&&&&&&&L码11.4&&&&&&&&正线通过信号&&&&&&&& 3.基本工作原理&&&&在移频自动闭塞区段,移频信息的传输,是按照运行列车占用闭塞分区的状态,迎着列车的运行方向,自动地向各闭塞分区传递信息的。如图3-1-1所示,若下行线有两列列车A、B运行,A列车运行在1G分区,B列车运行在5G分区。由于1G有车占用,防护该闭塞分区的通过信号机7显示红灯,这时7信号点的发送设备自动向闭塞分区2G发送以26.8Hz调制的中心载频为2300Hz的移频信号。当5信号点的接收设备接收到该移频信号后,使通过信号机5显示黄灯。此时5信号点的发送设备自动地向闭塞分区3G发送以16.9Hz调制的中心载频为17000Hz的移频信号。当3信号点的接收设备接收到该移频信号后,使通过信号机3显示绿黄灯。同理,3信号点的发送设备又自动地向闭塞分区4G发送以13.6Hz调制的中心载频为2300的移频信号,当1信号点的接收设备接收到此移频信号后,使通过信号机1显示绿灯。1信号点的发送设备会自动向5G发送11.4HZ调制1700HZ的移频信号。由于续行列车B已进入5G分区,该区段的接收设备接收不到11.4HZ调制1700HZ的移频信号,防护后续区段的信号机点红灯。道理同1G区段。此时B车司机可按绿灯显示定速运行。如果列车A由于某种原因停在1G分区续行列车B进入3G分区时,司机见到5信号机显示黄灯,则应注意减速运行。当续行列车B进入2G分区时,由于信号机7显示红灯,司机使用常用制动措施,使列车B能停在显示红灯的信号机的前方。这样,就可根据列车占用闭塞分区的状态,自动改变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准确地指挥列车的运行,实现自动闭塞。&&&&&&&& 图3-1-1ZPW2000A移频自动闭塞的工作原理&&&&&&&& 二、ZPW2000A型自动闭塞系统特点&&&&(I)在解决调谐区断轨检查后,实现了对轨道电路全程断轨的检查,大幅度减少了调协区死区长度(20m减小到5m以内),实现了对调谐单元的断线检查和对拍频信号干扰的防护,大大提高了传输的安全性。(2)利用新开发的轨道电路计算软件实现了轨道电路参数的优化,大大提高了轨道电路的传输长度,将1.0kmΩ道碴电阻的轨道电路传输长度提高了44%(从900m提高到1300m),将电气-机械绝缘节的轨道电路长度提高了62.5%(800m提到1300m),改善了低道床电阻轨道电路工作的适应性。(3)用SPT国产铁路信号数字电缆取代法国的ZCO3型电缆,线径由1.13mm降至1.0mm,减少了备用芯组,加大了传输距离(从7.5km提高到10km),使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大幅度提高,显著降低了工程造价。调谐区设备的70mm2铜引接线用钢包铜线取代,方便了维修。(4)用单片微机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代替晶体管分立元件和小规模集成电路,提高了发送移频信号频率的精度和接收移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5)系统中发送器采用“n+1冗余,接收器采用成对双机并联运用,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了系统无故障工作时间。&&&&&&&& 三、ZPW2000A型自动闭塞系统构成&&&&ZPW-2000A型无绝缘自动闭塞系统有电气一电气绝缘节(JES-JES)和电气绝缘节一机械绝缘节(JES-BA//SVA’)两种结构,其电气性能相同。以后者为例,系统构成如图3-1-1&&&&&&&&图3-1-2ZPW2000A型自动闭塞系统构成图&&&&&&&& 发送器采用“n+1”冗余方式,接收器采用“0·5+0·5”冗余方式,以保证接收系统的高可靠运用。ZPW一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将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两个部分,并将短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发送器同时向线路两侧主轨道电路、小轨道电路发送信号。接收器除接收本主轨道电路频率信号外,还同时接收相邻区段小轨道电路的频率信号。接收器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接收到的两种频率信号进行快速傅氏变换(FFT),获得两种信号能量谱的分布。上述“延续段”信号由运行前方相邻轨道电路接收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形成小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执行条件(XG.XGH)送本轨道电路接收器,作为轨道继电器(GJ)励磁的必要检查条件(XGJ、XGJH)之一。这样,接收器用于接收主轨道电路信号,并在检查所属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状态(XGJ、XGJH)条件下,动作本轨道电路的轨道继电器(GJ)。另外,接收器还同时接受邻段所属调协区小轨道电路信号,向相邻区段提供小轨道电路状态(XGJ、XGJH)条件。&&&&&&&& 四、室外设备1、调谐区(电气绝缘节)调谐区既电气绝缘节,除车站进出站口交界点外,各闭塞分区分界点均设电气绝缘节。调谐区按29m长设计,它由调谐单元(称BA)及空心线圈(称SVA)组成。其参数保持原“UM71”参数,功能是实现两相邻轨道电路电气隔离。空芯线圈非电气绝缘节的必须元件,该系统在每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亦设置一个空芯线圈目的是对50Hz形成较低的阻抗,对不平衡电流电势起到短路、平衡作用。另外,该线圈若设在调谐区中间,适当确定参数,可起到改善调谐区阻抗作用。该线圈也可用作复线区段,上下行线路间等电位连接、渡线绝缘两端牵引电流平衡以及防雷接地等作用。&&&&&&&& SVA设在调谐区,归纳起来有以下作用:(1)平衡牵引电流回流SVA设置在29米长调谐区两个调谐单元的中间,由于它对于50Hz牵引电流呈现甚小的交流阻抗(约lOm),故能起到对不平衡牵引电流电动势的短路作用,见下图:&&&&&&&&(2)对于上、下行线路间的两个SVA中心线可做等电位连接。一方面平衡电路间牵引电流,一方面可保证维修人员及设备安全(起纵向防雷作用)。等电位连接图如下:&&&&&&&&简单横向连接:两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时不直接接地(用防雷元件接地)。完全横向连接:两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3)SVA作抗流变压器用SVA作抗流变压器时,其总电流≤200安(长时间)&&&&&&&&如在道岔斜股绝缘两侧各装一台SVA,二中心线连接。(4)可为谐振槽路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Q值SVA对1700Hz感抗值有0.35,对2600Hz也有0.54。在调谐区中,不能把它单作为一个低阻值分路电抗进行分析,应将其作为并联谐振槽路的组成部分。SVA参数的适当选择,能保证调谐区工作的稳定性。(5)为调谐区两端设备纵向防雷提供方便A、当复线区段设有完全横向连接线时,通过SVA中心点直接接入地线。B、当设有简单横向连接或无横向连接的SVA中心点,则经过防雷元件接地。&&&&&&&& 2、机械绝缘节在车站的进出站口交界处设机械绝缘节,由“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称SVA’)与调谐单元并接而成,其节特性与电气绝缘节相同。在车站进出站口交界处的原绝缘节上再并联BA、SVA’目的是使该轨道电路与电气绝缘节轨道电路有相同的传输参数和传输长度。根据29m调谐区四种载频的综合阻抗值,设计SVA’并将该SVA’与BA并联,能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的结构特征与空心线圈一致。机械绝缘空心线圈按频率(1700Hz、2000HZ、2300Hz、2600一z)分为四种,安装在机械绝缘节轨道边的基础桩上与相应频率调谐单元相并联,使电气绝缘节-机械绝缘节间轨道电路的传输长度与电气绝缘节-电气绝缘节间轨道电路的传输长度相同。&&&&&&&& 3、匹配变压器一般条件下,按0.3—1.0·km道碴电阻设计,用于实现轨道电路(钢轨)与SPT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匹配连接。电路见下图:(1)V1V2:经调谐单元端子接至轨道,E1E2经SPT电缆接至室内。(2)考虑到1.0/km道碴电阻,并兼顾低道碴电阻道床,该变压器变比优选为9:1(3)钢轨侧电路中,串联接入二个16V,4700uF电解电容(Cl、C2)该二电容按相反极性串接,构成无极性联结,起到隔直及交连作用。保证该设备在直流电力牵引区段运用中,不致因直流成分造成匹配变压器磁路饱和。(4)F为匹配变压器的雷电横向防护元件。(5)10mH的电感L1用作SPT电缆表现出容性的补偿。同时,与匹配变压器相对应处轨道被列车分路时,它可作为一个阻抗(1700Hz时约为6.8)。该电感阻抗的降低将造成接收器电平的增高,故电感由富于弹性物质灌封,以防止振动或撞击造成电感损坏,使电感值降低或丧失。&&&&&&&&图3-1-3匹配变压器原理&&&&&&&& 4、补偿电容由于60kg重1435mm轨距的钢轨电感为1.3Μh/m,同时每米约有几个pf电容。对于Hz的移频信号,钢轨呈现较高的感抗值。该值大大高于道碴电阻时,对轨道电路信号的传输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需在两钢轨间等距离加补偿电容。采取分段加补偿电容的方法,减弱电感的影响。其补偿原理可理解为将每补偿段钢轨L与电容C视为串联谐振,见下图&&&&&&&&3-1-4补偿电容原理图&&&&&&&&补偿电容设置密度加大,有利于改善列车分路,减少轨道电路中列车分路电流的波动范围,有利于延长轨道电路传输长度,过密设置又增加了成本,带来维修的不便,要适当考虑。补偿电容的没置方式宜采用“等间距法”,即将无绝缘轨道电路两端BA间的距离L按补偿电容总量N等分,其步长△=L/N。轨道电路两端按半步长△/2,中间按全步长△设置电容,以获得最佳传输效果&&&&&&&& 5、传输电缆采用SPT型铁路信号数字电缆,线径为1.0mm,总长10km。SPT数字电缆能实现1MHz(模拟信号)、2Mbit/s(数字信号)以及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及以下铁路信号系统中有关设备和控制装置之间的联接,传输系统控制信息及电能。可在铁路电气化和非电气化区段使用。6、调谐区设备与钢轨间的引接线调谐区设备与钢轨间连接由3700mm、2000mm钢包铜引接线各两根构成。分别用于调谐单元、空心线圈、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等设备与钢轨间的连接。7、室外防雷防雷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室外防雷、室内防雷。室外横向防雷设在匹配变压器内,为压敏电阻。纵向防雷设在空心线圈处,通过中心抽头接地。&&&&&&&& 五、室内设备&&&&1、发送器用于产生、高精度高稳定移频信号。系统采用发送“N+1”冗余方式。故障时,通过FBJ接点转至“+l”FS设备。2、接收器接收器用于接收主轨道电路信号,并在检查所属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状态(XGJ、XGJH)条件下动作本轨道电路的轨道继电器(GJ)。同时接收器还接收相邻区段所属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信号,向相邻区段输出小轨道电路状态(XG、XGH)条件。由此可见在ZPW2000系统中,一个闭塞分区由两段轨道电路组成:主轨道电路+小轨道电路,且小轨道电路信息交由次区段接收器接收处理。&&&&&&&&图3-1-5本轨道区段JS与邻轨道区段JS间关系&&&&&&&& 3、衰耗盘用于实现主轨道电路、小轨道电路的凋整。给出发送和接收器故障、轨道占用表示及其它有关发送、接收用+24V电源电压、发送功出电压、接收GJ、XGJ测试条件等。4、电缆模拟网络电缆模拟网络设在室内,按0.5km、0.5km、1km、2km、2km、2x2km六节设计,用于对SPT电缆长度的补偿,电缆与电缆模拟网络补偿长度之和为10km。电缆模拟网络框图如下:5、室内防雷室内防雷采用纵向与横向雷电防护。防雷设备设在电缆模拟网络盒内,纵向为低转移系数的防雷变压器,横向为带劣化显示的压敏电阻。&&&&&&&&图3-1-6防雷和电缆模拟网络原理框图&&&&&&&& 6、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机柜室内的发送器、接收器、衰耗盘均放置在机柜上。为便于维修,移频柜上的设备布置需按区间闭塞分区编号顺序进行。设备位置排列应考虑与线路状态相对应,便于根据设备表示及测试数据,分析设备运用及故障状态。闭塞分区编号示意见图1-2-6。每台机柜可放置10套轨道电路设备,纵向5路组合,每路组合可装两个轨道电路的设备,包括发送器、接收器、衰耗盘各两台及发送、接收断路器、3x18柱端子各两个。发送断路器保险为10A,接收断路器保险为5A。具体布置时,将移频柜设备按区间闭塞分区顺序布置。按3-1-7闭塞分区示意图应将上行端A1G-A5G、B1G-B5G,共计10套设备放在第一个移频架上,其顺序为:1-A5G、3-A4G、5-A3G、7-A2G、9-A1G2-B5G、4-B4G、6-B3G、8-B2G、10-B1G&&&&&&&&图3-1-7闭塞分区编号示图&&&&&&&& 3-1-8图&&&&&&&&移频柜布置图(从配线侧看)&&&&&&&& 第二节发送设备&&&&一、发送器的作用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发送器,在区间适用于非电化和电化区段的多信息无绝缘轨道电路区段,在车站适用于非电化和电化区段站内移频电码化发送。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发送器在使用中产生18种低频信号8种载频(上下行各四种)的高精度、高稳定的移频信号;供自动闭塞、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使用。有足够的输出功率,且能根据需要调节发送电平;能对移频信号特征实现自检,故障时给出报警“N+1”冗余运用的转换条件。&&&&&&&& 二、发送器原理&&&&1.发送器结构图同一载频编码条件,低频编码条件源,以反码形式分别送入两套微处理器CPUl,CPU2中,其中CPU1控制移频发生器产生低频控制信号为Fc的移频信号。移频键控信号FSK分别送至CPUl,CPU2进行频率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后,即产生控制输出信号,经“控制与门”使“FSK”信号送至“滤波”环节,实现方波——正弦波变换。功放输出的FSK信号,送至两处理器进行功出电压检测。两处理器对FSK信号的低频,载频和幅度特征检,测符合要求后,使发送报警继电器FBJ励磁,并使经过功放的FSK信号输出至轨道。当发送输出端短路时,经检测使“控制与门”有10S的关闭(装死或称休眠保护)。&&&&&&&&图3-2-1通用型发送器原理框图&&&&&&&& 2、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作用:(1)采用双处理器,双软件,双套检测电路,闭环检查(2)处理器采用80C196,其中CPU1控制产生移频信号。CPU1、CPU2还担负着移频输出信号的低频,载频及幅度特征的检测等功能;(3)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由它构成移频发生器,并行输入/输出扩展接口,频率计数器等。3、低频和载频编码条件的读取低频和载频编码条件读取时,为了消除配线干扰采用“功率型”电路,考虑到“故障一安全”原则,应将24V直流电源变换成交流,呈动态检测方式,并将外部编码控制电路与处理器等数字电路有效隔离,如下图:&&&&&&&&图3-2-2低频编码条件的读取&&&&&&&& 依“编码继电器接点”接入“编码条件电源”(+24V),为消除配线干扰,采用+24V电源及电阻R构成“功率型电路。考虑故障一安全,电路中设置了读取光耦、控制光耦。由B点送入方波信号,当+24V编码条件电源构通时,即可从“读取光耦”受光器一点获得与B点相位相同的方波信号,送至处理器,实现编码条件的读取。“控制光耦”与“读取光耦”的设置,实现了对电路元件故障的动态检查。任一光耦的发光源,受光器发生短线或击穿等故障时,“读取光耦”一点都得不到动态的交流信号。以此实现故障-安全,电路详细分析略。另外,采用光电耦合2S也实现了外部编码控制电路与处理器数字电路的隔离。对于18路低频选择电路,该电路分别设置,共18个。对于载频电路则接四种频率及1、2型设置,共6个。4、移频信号产生低频,载频编码条件通过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分别送到两个处理器后,首先判断该条件是否有,仅有一路。满足条件后,CPU1通过查表得到该编码条件所对应的上下边频数值,控制移频发生器,产生相应FSK信号。并由CPU1进行自检,由CPU2进行互检,条件不满足,将由两个处理器构成故障报警。为保证“故障一安全”,CPUl,CPU2及用于“移频发生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时钟源。经检测后,两处理器各产生一个控制信号,经过“控制与门”,将FSK信号送至&&&&&&&& 5、激励放大器为满足“故障一安全”要求,激励放大器采用射极输出器。为提高输入阻抗,提高射极输出器信号的直线性,减少波形失真,免除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以及电源电压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激励放大器采用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采用+5V-5V电源。如下图。&&&&&&&&图3-2-3激励放大器6、功率放大器从故障-安全及提高功出电压稳定性考虑,功率放大器采用射极输出器,其简化电路如下图FSK信号经过B5输入至共集电极乙类推挽放大器,V30,V18分别对输入信号正负半波进行放大&&&&&&&&图3-2-4功率放大器&&&&&&&& 7、安全与门电路数字电路中,为保证“故障一安全”,往往采用相互独立的两路非“故障一安全”数字电路,该电路由统一外控条件控制,每路数字电路对信息执行结果判断符合要求后,各自送出一组连续方波动态信号。另外,专门设计一个有两个分立元件构成的具有“故障一安全”保证的“安全与门”,对两组连续方波动态信号进行检查。方波l,方波2分别表示由CPUl,CPU2单独送出的方波动态信号。“光耦1”、“光耦2”用于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间的隔离。变压器B1将“方波1”信号变化读出,经“整流桥1”整流及电容C1滤波,在负载R0上产生一个独立的直流电源U0。该独立电源反映了方波1的存在,并作为执行电路开关三级管的基级偏置电源。“方波2”信号通过“光耦2”控制开关三级管偏置电路。在“方波1”、“方波2”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变压器B2,“整流桥2”整流及电容滤波使发送报警继电器(FBJ)励磁。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BJ吸起反映“方波1”、“方波2”的同时存在。电路中Rl用于限流。C1采用四端头,为检查电容断线,防止独立电源U0出现较大的交流纹波。Rb1为上偏置电阻,Rb2作为漏泄电阻,保证无“方波2”信号时,三级&&&&&&&& 图3-2-5安全与门”电路&&&&&&&& 8、表示灯设置及故障检测(1)“工作”表示灯设在衰耗盘内,与FBJ线圈条件相并联,如下图3-2-6。&&&&&&&&3-2-6发送报警灯电路&&&&&&&&R用作限流,“N”为工作指示灯,光耦提供发送报警接点。发送工作正常:工作表示灯亮,报警接点通。发送故障:工作表示灯灭,报警接点切断车站移频报警继电器YBJ电路。(2)故障表示灯为便于检修所对复杂数字电路的维修,盒内针对每一套处理器设置了一个指导维修人员查找设备故障的“故障表示灯”。用其闪动状况,表示它可能出现的故障点。&&&&&&&& 三、发送器“N+1”冗余系统原理在ZPW-2000系统中,为使“+1”发送盘FS随时能顶替任一发生故障的发送盘工作,它必须考虑解决以下问题。载频选择:各主用发送盘FS用在不同的闭塞分区,各自均有固定的使用载载频选择频。上行线路按交叉配置;下行线路按交叉配置使用。当某一闭塞分区发送盘FS故障时,“+1”FS应自动选择在该闭塞分区所用载频上。低频编码条件选择:各闭塞分区发送盘FS的编码条件应是该闭塞分区的次低频编码条件选择三个闭塞区段空闲状态条件。当某一闭塞分区发送盘FS故障后,“+1”发送盘FS也应该按该分区所用编码条件去控制“+1”发送盘FS编码,产生相应移频信号,并代替原主发送盘FS(已故障的FS盘)将移频信号送往故障盘所对应的股道。发送通道选择:如何将所产生的移频信号送往故障发送盘FS所对应的闭发送通道选择塞区段,这就是“+1”发送盘FS发送通道处理问题。“+1”发送盘FS在任一个主用发送盘故障时,均能准确无误地将移频信号送往故障盘所在的区段。闭塞分区有长有短,股道环境也不一样,各分区的发送盘FS在工作时均&&&&&&&& 第三节接收设备&&&&一、作用接收器接收端及输出端均按双机并联运用设计,与另一台接收器构成相互热机并联运用系统(或称0.5+0.5),保证接收系统的高可靠运用。1、用于对主轨道电路移频信号的解调,并配合与送电端相连接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的检查条件,动作轨道继电器。2、实现对与受电端相连接调谐区短小轨道电路移频信号的解调,给出短小轨道电路执行条件送至相邻轨道电路接收器。3、检查轨道电路完好,减少分路死区长度,还用接收门限控制实现对BA断线的检查。&&&&&&&& 二、原理框图及原理说明(一)、发送器双机并联运用原理框图.接收器由本接收“主机”及另一接收“并机”两部分构成(如下图)&&&&&&&&图3-3-1:双机并联运用原理框图&&&&&&&& (二)、接收器工作原理1、接收器工作原理框图其中主轨道A/D、小轨道A/D为模数转换器,并机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号。CPUl、CPU2:是微机系统,完成主机,并机载频判决,信号采样,信息判决和输出驱动等功能。安全与门:将两路处理器输出的动态信号变成驱动继电器(或执行条件)的直流输出。载频选择电路:根据要求,利用外部的接点,设定主机,并机载频信号,由处理器进行判决,确定接收盒的接收频率。接收盒根据外部所确定载频条件,送至两处理器,通过各自识别,并通信,比较确认—致,视为正常,不—致时,视为故障并报警。外部送进来的信号,分别经过主机、并机两路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两套处理器对外部四路信号进行单独的运算,判决处理。表明接收信号符合幅度、载频、低频要求时,就输出3kHz的方波,驱动安全与门。安全与门收到两路方波后,就转换成直流电压带动继电器。&&&&&&&& 如果双处理器的结果不一致,安全与门输出不能构成,且同时报警。电路中增加了安全与门的反馈检查,如果处理器有动态输出,那么安全与门就应该有直流输出,否则就认为安全与门故障,接收盒也报警。如果接收盒收到的信号电压过低,就认为是列车分路。&&&&&&&&图3-3-2&&&&&&&&接收器工作原理框图&&&&&&&& 3、载频读取电路&&&&&&&&图3-3-3栽频选择电路接收器载频读取与发送器的低频载频电路类似,载频通过相应端子接通24V电源确定,通过光电耦合器将静态的直流信号转换成动态的交流信号,由双处理器进行识别和处理,并实现外界电路与数字电路的隔离&&&&&&&& 4、微机处理器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采用双处理器,双软件。两套软件硬件对信号单独处理,把结果相互校核,实现故障-安全。其原理框图见上图。处理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2。(1)处理器完成信号的采样,运算判决和控制功能。该处理器每秒钟能完成1千万次加法减法或乘法运算。(2)数据存储器(随机存取储存器):用于存放采集的数据和运算的结果。数据存储器供电后可以对其进行读写处理,断电后其内部数据就消失不保存。(3)程序存储器(EPROM):是程序的载体,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和运算需要的常数存储在其中。ROM中的信息通过编程写入,断电后数据仍能保持。如果需要擦除其中的信息,可通过紫外线照射擦除。可反复使用。(4)译码器:完成CPU与EPROM、RAM、A/D及输入输出接口(I/O)等之间的逻辑关系。(5)输出电路:根据处理器对输入信号分析的结果,经过通信相互校核后,输出动作相应的继电器。(6)报警电路:处理器定时对随机存取储存器,EPROM和处理器中的存储器进行检查,也对载频电路和安全与门电路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和双处理器进行通信相互校核的结果,决定给出相应告警条件。&&&&&&&& 图3-3-4:微处理器电路&&&&&&&&图3-3-5报警电路&&&&&&&& 来自两个处理器的信号,经过一个与非门后,控制报警电路。如果正常,处理器CPU就输出一个高电平1,与非门输出一个低电平0,这时衰耗盘接收工作表示灯点亮,光耦导通。给外部提供一个导通的条件,构成总移频报警电路。如果发现故障,处理器就输出低电平0,与非门输出高电平,工作表示灯灭,光耦断开,构成报警电路。(7)辅助电路:主要有时钟电路、通讯时钟电路等。,时钟是处理器工作的动力,其大小也反映了处理器的工作速度,现在处理器时钟电路采用的是40MHz的晶振。通讯时钟电路是双处理器通讯时的外部时钟,该时钟通过对处理器的输出频率分频后,再提供给处理器通讯用。通讯时钟约200KHz。(8)上电复位及“看门狗”的电路:该电路主要是由微处理监督定时器MAX705和与非门组成。刚开机时,CPU处理器需要一个约几百毫秒的低电位使处理器能进行复位。正常工作后,为了保证程序按照设计的流程循环运行,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定时给MAX705一个信号,使其持高电平输出。如果程序的运行出了问题或接收盒出现了“死机”,MAX705没有收到处理器的定时信号,就输出一个低电平,使处理器重新复位,使其重新开始执行。&&&&&&&& 5.安全与门电路安全与门电路有四个,分别带动主机轨道继电器,并机轨道继电器以及提供主机小轨道继电器、并机小轨道继电器的执行条件。其电路原理与发送器FBJ电路类似,故不详述。光耦5用于对安全与门电路故障的检测。当方波“1”方波“2”存在,安全与门没有输出时通过C点电位回送至CPU处理器电路,构成报警。&&&&&&&&图3-3-6:安全与门电路&&&&&&&& 第四节衰耗盘&&&&衰耗盘在使用中有两种类型,ZPW·PS型与ZPW·PS1型。无论是ZPW·PS型还是ZPW·PS1型,其作用、原理都基本一样。两者仅在测试塞孔引出方面有差异。一、衰耗盘作用1、对主轨道电路的接收端输入电平调整。2、对小轨道电路正反向的调整。3、给出有关发送、接收用电源电压、发送功出电压、轨道输入输出GJ,XGJ测试条件。4、给出发送、接收故障报警和轨道占用指示灯等。5、在“N+1”冗余运用中实现接收器故障转换时主轨道继电器和小轨道继电器的落下延时。&&&&&&&& l闭&&&&&&&&二、衰耗盘电路原理说明衰耗盘内设有衰耗调整电路与工作指示灯及报警电路。衰耗调整电路用于对主轨道电路的接收端输入电平以及小轨道电路正反向的调整。工作指示灯及报警电路用于给出发送、接收故障报警和轨道占用指示灯等。同时在衰耗盘内还设有相应测试端,以便给出有关发送、接收用电源电压、发送功出电压、轨道输入输出GJ,XGJ测试条件。1、轨道输入电路主轨道信号V1
V2自C1C2变压器B1输入,B1变压器其阻抗约为36~55(Hz)稳定接收器输入阻抗,阻抗选择较低,以便抗干扰。变压器B1其匝比为116:(1~146)。次级通过变压器抽头连接,可构成1~146共146级变化,按调整表调整接收电平。2、小轨道电路输入电路根据方向电路变化,接收端将接至不同的两端短小轨道电路。故短小轨道电路的调整按正、反两方向进行。正方向调整用a11~a23端子,反方向调整用C11~C23端子,负载阻抗为3.3k。为提高A/D模数转换器的采样精度,短小轨道电路信号经过1:3升压变压器B2输出至接收器。&&&&&&&& 图3-4-1ZPW·PS型衰耗盘调整电路原理&&&&&&&& (二)工作指示灯及报警电路&&&&&&&&图2-3-2&&&&&&&&ZPW·PS型工作指示灯及移频报警电路&&&&&&&& 1、表示灯电路(1)“发送工作”灯,即为发送故障报警指示。“发送工作”灯控制条件通过发送器FBJ--1、FBJ—2将FBJ发送报警继电器条件接入,正常时“光耦1”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导通,“发送工作灯”点亮。并通过“光耦1”输出端(BJ-1、BJ-2)控制移频总报警继电器YBJ。故障时“光耦1”无输出,“发送工作”灯灭灯。(2)“接收工作”灯,即为接收故障报警指示。“接收工作”灯控制条件通过JB+、JB-端接入,正常时“光耦2”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导通,“接收工作灯”点亮。同时也通过“光耦2”输出端(BJ-3、BJ-2)控制移频总报警继电器YBJ。故障时“光耦2”无输出,“接收工作”灯灭灯。YBJ电路仅设于移频柜第一位置的衰耗盘。报警电路将所有“接收工作”、“发送工作”报警“光耦”的输出端串接后控制移频总报警继电器YBJ。正常时YBJ保持吸起,其中接收、发送设备任一故&&&&&&&& 接收故障条件(BJ-2、BJ-3)串接然后再将其它区段轨道电路“接收工作”、“发送工作”报警条件依次串接,接收、发送设备均正常时使“光耦5”受光器导通控制三级管V7导通,并使YBJ励磁。只要接收、发送有一设备故障则YPJ落下报警。电容C1起到缓放作用,防止各报警条件瞬间中断,造成YBJ跳动。在站内电码化及“+1发送”只有发送没有接收设备时仅接入BJ-1、BJ-2条件。在车站接收设置总数为奇数,单独设置并机备用时,仅接入BJ-2、BJ3条件。(3)“轨道占用”灯反映轨道电路是否有车占用。空闲:灭灯列车占用:红灯其控制条件由(G)、(GH)端输入。轨道占用时“光耦4”的受光器关闭,使“轨道占用灯”点亮。轨道空闲时“光耦4”导通,其输出端发光二极管被短路“轨道占用”灯灭灯。在ZPW·PS1型衰耗盘中轨道空闲时显示绿灯,轨道占用时显示红灯。&&&&&&&& 2、ZPW·PS型衰耗盘面板布置衰耗盘面板布置示意如下图&&&&&&&&图2-3-3ZPW·PS型衰耗盘面板布置衰耗盘面板布置示意&&&&&&&& 其面板设有三个工作指示灯,八个测试插孔。以便维修工作人员观察设备状态、测试相关信息。(1)表示灯“发送工作”灯:绿色。点灯表示工作正常;灭灯表示故障。“接收工作”灯:为绿色。点灯表示工作正常;灭灯表示故障。(2)测试插孔SKl:“发送电源”接FS+24V、024V,测发送器用24V电压。约23.524.5VSK2:“发送功出”接发送器功出,测试发送器功出电平。与调整表一致SK3:“接收电源”接JS+24V、024V,测接收器用24V电压。约23.524.5VSK4:“接收输入”接来自轨道的UV1V2,测试接收输入电压,主轨道≥240mV,主小道≥33mVSK5:“主轨道输出”测试主轨道经B1变压器电平级调整后的输出电平,≥240mVSK6:“小轨道输出”测试经过衰耗电阻分压后的输出电平,约38mVSK7:“GJ”测试轨道继电器的电压,≥20V(并机时高)。SK8:“XG”测试小轨道继电器(或执行条件)电压,≥20V开路>30V(并机时高)&&&&&&&& 第五节站防雷和电缆模拟网络盘&&&&防雷电缆模拟网络盘设于网络接口柜内或设于无绝缘防雷电缆模拟网络组匣内。一、作用用作对通过传输电缆引入室内雷电冲击的防护(横向、纵向)。通过0.5、0.5、1、2、2、2*2km六节电缆模拟网络,补偿实际SPT数字信号电缆,使补偿电缆和实际电缆总距离为10km,以便于轨道电路的调整和构成改变列车运行方向电路。&&&&&&&&图3-5-1&&&&&&&&站防雷和电缆模拟网络原理框图&&&&&&&& 1、站防雷电路原理简要说明室外电缆会带来雷电冲击信号,为保护模拟网络及室内发送、接收设备,采用横向与纵向雷电护。(1)、横向雷电防:采用~280V左右防护等级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应具有模块化、阻燃、有劣化指示、可带电插及可靠性较高的特点。(2)、纵向雷电防护;对于线对地间的纵向雷电信号目前采用加三极放电管保护,加低转移系数防雷变压器防护和室外加站间贯通地线防护。&&&&&&&& 2、电缆模拟网络电路原理简要说明“电缆模拟网络”可视为室外电缆的一个延续。电原理图(如下图)&&&&&&&&3-5-2电缆模拟网络电路原理&&&&&&&&电缆模拟网络按0.5、0.5、1、2、2、2*2km六节对称π型网络以便串接构成0-10km按0.5km间隔任意设置补偿模拟电缆值。&&&&&&&& (4)通过信号机及轨道电路通过信号机采用三显示色灯信号机。轨道电路为传输移频信号的通道,闭塞分区长度不应大于移频轨道电路的极限长度,若大于其极限长度时,应将轨道电路进行分隔,实行移频信息的中继。(5)执行单元执行单元由黄灯继电器、绿灯继电器及灯丝继电器组成,用它们的接点电路来控制发送设备编码及构成通过信号机的显示。(6)检测盒及报警盒检测盒用来检测移频电源设备及发送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当电源设备、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工作不正常及通过信号机灯泡主灯丝断丝时,由报警盒自动向站内报警总机报警,以便得到及时的修复。报警盒只在分散方式的移频自动闭塞中才使用。&&&&&&&& 第六节双线双向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一、系统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已将部分旅客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140~160km/h,货物列车速度也提高到85~90km/h。客、货列车共线运行,列车运行速度差别大,制动距离不同,三显示自动闭塞已不能满足要求。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特别是列车速超过120km/h,应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将列车运行速度分级,并明确信号显示的速度含义,根据信号显示,列车按规定的人口和出口速度运行,以确保行车安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列车从140km/h以上速度制动到0,是由两个以上闭塞分区来完成的。这样可缩短闭塞分区长度,从而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运输效率。但由于货物列车在技术站启动和进站停车时受道岔限速,一般追踪间隔为6min或7min。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列车从最高速度制动到停车,需要由两个闭塞分区才能满足制动距离要求,对每个闭塞分区的人口速度和出口速度都有明确规定。例如,旅客列车160(140)~110(100)~0km/h,货物列车90~80(75)~0km/h,需满足160km/h紧急制动距离1400m,140km/h紧急制动距离1100m,及货车90km/h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 在站内,列车侧向通过道岔的允许速度也不同,如12号道岔允许侧向过岔速度为45km/h,18号道岔为80km/h。如果司机疏忽,容易产生“两冒一超”及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所以应设超速防护设备。四显示自动闭塞是在现有三显示自动闭塞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绿黄显示。这样,绿灯显示为运行信号,绿黄灯显示为警惕信号,黄灯显示为减速信号,红灯显示为停车信号。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灯位排列不同于三显示区段,自上而下依次是绿、红、黄。因绿、黄两灯位有时需同时点亮,故将红灯位夹在两者之中。出站信号机也要相应改为四显示,和区间通过信号机相一致。进站信号机也要增加绿黄显示。四显示自动闭塞示灯位及显示如图3-6-1所示。如X进站信号机关闭,则5通过信号机显示黄灯,3通过信号机显示绿黄灯,1通过信号机显示绿灯。&&&&&&&& 图3-6-1四显示自动闭塞示灯位及显示示意&&&&&&&& 二、系统电路原理&&&&采用ZPW-2000设备构成双线双向四显示的移频自动闭塞系统时,应根据设备特点,按照区间行车原则及需要设相关电路,完成指挥列车在区间安全有效运行的任务。相关电路包括:执行电路、站间分界点联系电路、车站与区间联系电路。执行电路主要考虑不同发送设备的编码条件构成、双向运行时的接收端、发送端倒换与红灯转移以及各信号点的点灯控制。站间分界点联系电路主要考虑分界点处发送设备编码及点灯条件问题。因分界点处的设备分设在两站的信号楼内,相关编码、点灯条件就需由联系电路来解决。区间与车站的结合电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区间应向车站提供的接近、离去区段有无车占用的条件。以便车站信号根据这些条件判断解决车站联锁、安全等相关问题。二是车站应向区间提供正反向运行时接近区段的编码条件。接近区段的运行前方是车站,该区段如何编码应根据进站信号机显示状态进行。&&&&&&&& (一)执行电路1、不同信号点的编码电路编码电路按发送设备所需编码条件不同可分为一般信号点编码电路、三接近、二接近、一接近及一离去区段编码电路(1)GJ、GJF、1GJ、2GJ、3GJ、4GJ、5GJ电路GJ、GJF、1GJ、2GJ、3GJ、4GJ、5GJ电路主要用于构成编码、点灯电路。对应各闭塞分区均应设一套。具体电路见图3-6-2。其中轨道继电器GJ受区段轨道继电器QGJ控制,相当于QGJ的复示继电器。为防止QGJ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因轻车跳动或分路不良造成瞬间失去分路而错误吸起的现象,在GJ电路中并接了R、C缓吸电路。保证了GJ的工作稳定性。&&&&&&&& 图3-6-2GJ、GJF、1GJ、2GJ、3GJ、4GJ、5GJ电路&&&&&&&& 1GJ、2GJ、3GJ、4GJ、5GJ轨道继电器为A1G所设继电器,它们分别受次一区段的GJ、DJ、1GJ、2GJ、3GJ、4GJ轨道继电器控制。当次一区段无车且灯丝完好时,次一区段即A2G的轨道继电器GJ、灯丝继电器DJ吸起,控制本区段即A1G的1GJ吸起,当次二区段无车,次一区段(A2G)的1轨道继电器1GJ吸起,控制本区段(A1G)的2GJ吸起。同理,本区段(A1G)的3GJ、4GJ、5GJ轨道继电器则分别由次一区段(A2G)的2GJ、3GJ、4GJ条件控制,有车吸起无车落下。由此可见,本区段(A1G)1GJ、2GJ、3GJ、4GJ、5GJ的吸起、落下分别反映了次一、二、三、四、五个区段的空闲状态。各闭塞分区发送盘FS即可根据本区段的1GJ、2GJ、3GJ、4GJ、5GJ状态进行编码,各区间信号点即可根据1GJ、2GJ、3GJ、4GJ、5GJ状态控制点灯电路,开放相应信号。&&&&&&&& (2)一般信号点编码电路&&&&一般信号点编码电路由次五个闭塞分区空闲状态条件构成。次五个闭塞分区空闲状态可分别用1GJ、2GJ、3GJ、4GJ、5GJ轨道继电器接点反映;也可用与闭塞分区空闲状态相对应的信息码继电器条件反映。如次一个区段有车时用红黄码继电器(HUMJ)吸起表示,次一个区段空闲时用黄码继电器(UMJ)吸起表示,有次两个区段空闲时用绿黄码继电器(LUMJ)吸起表示,次三个区段空闲时用绿码继电器(LMJ)吸起表示,然后用这些码继电器接点构成发送盘编码电路。下面介绍以轨道继电器条件构成的一般信号点FS盘编码电路。电路见图3-6-3区间信号点电路。图3-6-2中1GJ、2GJ、3GJ、4GJ、5GJ分别为反映次一区段、次二区段、次三区段、次四区段、次五区段灯丝完好及区段空闲的轨道继电器。其中4GJ、5GJ用于列车超速防护设备。1GJ、2GJ、3GJ用于提供信号机显示信息。当次一区段有车时,1GJ落下,+24-1与HU码端相连。FS盘产生由H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送往轨道,次一区段无车时,1GJ吸起,此时若次二区段有车,则2GJ落下,+24-1与U码端相连,FS盘产生由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送往轨道,表明列车运行前方只有一个区段空闲。&&&&&&&& 依次类推,当次二区段无车时,2GJ吸起,次三区段有车3GJ落下时,+24-1与LU码端相连,FS盘向轨道发送由L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当次三区段无车时,3GJ吸起将+24-1与L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L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同理,若次四区段、次五区段空闲时,FS盘则分别向轨道发送L2、L3码调制的移频信号。L2码、L3码不是用于信号显示的,而是为列车超防设备提供的相关速度信息。图3-2-1中4GJ、5GJ条件未接,表明暂未使用该信息,为预留条件。区间一般信号点编码电路,在双线双向且反向按自动站间运行时,当QZJ方向继电器落下,应向区间发送固定低频码移频信号。所以编码电路中由QZJ落下接点将+24-1与F端连线,在反向运行时向轨道发送27.9HZ移频信号。机车收到此信号点机车信号白灯。&&&&&&&& 图3-6-3区间信号点电路&&&&&&&& 3)三接近区段编码电路三接近区段编码电路不同于区间一般信号点编码电路,该区段的前方信号机为进站信号机,前方区段为车站。所以根据进站信号机显示状态进行编码。进站信号机关闭时,LXJF落下。+24-1端经QZJ落下、YXJF落下与HU码端相连,向三接近区段发送H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进站信号机开放引导信号时,LXJF落下、YXJF吸起,则+24-1端HB码端相连,FS盘输出HB码调制的移频信号。进站信号机开一个黄灯信号,LXJF吸起、ZXJF吸起、X1LXJF落下+24-1与U码端相连。进站信号机开放两个黄灯信号时,LXJF吸起、ZXJF落下、X1LXJF落下+24-1与UU码端相连。进站信号机开放绿黄灯信号时,LXJF吸起、ZXJF吸起、X1LXJF吸起、TXJF落下、LUJF吸起,+24-1与LU码端相连(此时出站信号开放黄灯)。进站信号机开放绿灯信号时,LXJF吸起、ZXJF吸起、X1LXJF吸起、TXJF吸起,+24-1与L码端相连;FS盘的+24-1分别与相应码端相连时就会产生相应低频码调制的移频信号送往轨道。进站信号机开放一个黄灯信号且出站信号也在开放状态时,则继电器状态为:LXJF吸起、ZXJF吸起、X1LXJF吸起、TXJF落下、LUJF落下,此时+24-1与U2码端相连,FS盘向三接近区段发送U2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在ZPW-2000设备构成的双线双向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中,当列车“进弯”或“出弯”时,均提前一个区段发U2码信息,以便预告司机列车运行前方的进路为弯股,提醒司机注意列车运行速度。如进站信号开放UU信号时,即为“进弯”:侧线停&&&&&&&& 图3-6-4三接近区段FS盘编码电路&&&&&&&& (4)二接近区段编码电路二接近区段编码电路如下图3-6-5:&&&&&&&&图3-6-5二接近区段编码电路&&&&&&&& 二接近区段编码电路在次一区段有车时,由QZJ吸起、1GJ落下构通+24-1与HU码连线,向二接近区段发送H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次一区段无车,且进站信号关闭时,则1GJ吸起、进站的列车信号继电器LXJF落下,+24-1与U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若进站信号机开放单黄灯信号时,LXJF吸起、ZXJF吸起、X1LXJF落下,+24-1与LU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L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若进站信号机开放双黄灯信号,则LXJF吸起、ZXJF落下、+24-1与U2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U2码调制的移频信号。表明前方进站为弯股侧线进站。若进站信号机开放绿黄灯或绿灯信号时,均说明列车正线通过,前者说明出站开放黄灯,后者说明出站开放绿灯。此时,LXJF吸起、ZXJF吸起、TXJF吸起、X1LXJF吸起,则,+24-1与L码端相连,FS盘则向二接近区段发送L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当该区段反向运行时,QZJ落下,+24-1与F端构通,FS盘则向轨道发送固定移频信号,即27.9HZ低频码调制的移频信号。&&&&&&&& (5)一接近区段编码电路&&&&一接近区段编码电路见下图3-6-6&&&&&&&&图3-6-6一接近区段编码电路&&&&&&&& 一接近区段编码电路在次一区段有车时,由QZJ吸起、1GJ落下构通+24-1与HU码连线,向一接近区段发送H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告知列车运行前方有车占用。次一区段无车,且次二区段有车时,则1GJ吸起,2GJ落下,+24-1与U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告知列车运行前方只有一个闭塞分区空闲。当次一区段、次二区段均无车,且进站信号关闭时,则1GJ吸起、2GJ吸起,进站的列车信号继电器LXJF落下,则+24-1与LU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L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告知列车运行前方只有两个闭塞分区空闲。若次一、次二区段无车,进站信号机开放,此时无论进站开放和种灯光则由1GJ吸起、2GJ吸起、LXJF吸起将+24-1与L码端相连;FS盘则向轨道发送L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告知列车运行前方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闭塞分区空闲。&&&&&&&& (6)一离去区段发送编码电路一离去区段即为反向运行时的三接近区段,该区段FS盘正向运行时按错误链接无效。反向运行时应反向进站信号机显示状态进行编码。所以一离去区段FS盘应有两套编码电路,一套正向运行用,一套反向运行用,两套编码电路由QZJ接点来区分。QZJ吸起接通正向编码电路,QZJ落下接通反向编码电路。正向编码电路原理同一般信号点FS盘编码电路原理。即次一区段有车时1GJ落下构通HU码电路,FS盘产生由H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送往轨道,次一区段无车时,1GJ吸起,次1GJ二区段有车,2GJ落下,+24-1与U码端相连,FS盘产生由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送往轨道。依次类推,当次二区段无车时,次三区段有车,构通LU码电路,FS盘向轨道发送由LU码调制的移频信号。次三区段无车,则FS盘则向轨道发送L码调制的移频信号。反向编码电路原理同三接近区段FS盘编码电路原理。根据反向进站信号机的显示状态进行编码。具体电路见下图:&&&&&&&& 图3-6-7一离去区段发送编码电路&&&&&&&& 2、接发端通道转换及红灯转移电路处理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用于双向运行时,由于运行方向的改变,系统接发设备通道也随之改变,才能保证迎着列车发码原则的实现。所以区间各信号点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电路均需考虑系统接发设备通道转换问题,同时也应考虑红灯灭灯时的红灯转移电路处理。具体处理见图3-6-3区间信号点电路。图中QZJ、QFJ接点用于接发通道转换,正向运行时QZJQZJ吸起,QFJ落下,FS盘输出的移频信号接入轨道右端,QFJFSJS盘则在轨道左端接收。当QZJ落下,QFJ吸起时,FS盘经QZJ落下,QFJ吸起条件转接至轨道左端,而JS盘则转接至轨道右端。从而满足迎着列车发码原则的需要。图中GJ与DJF接点相并条件,即为实现红灯转移条件。当次一区段有车GJ落下,此时次一区段DJF也落下时,说明防护该区段的信号机红灯灭灯,则切断本区段的发送通道,使FS盘输出的移频信号不能送往轨道,JS盘接收不到任何信息而点红灯。&&&&&&&& 3、信号点点灯电路(1)三接近信号点点灯电路三接近信号点即为进站信号前方的信号点,相当于预告信号机位置。该信号点的信号开放,应根据三接近区段的空闲状态及进站信号机显示状态不同,显示相应灯光。电路见图3-2-7。三接近区段有车时,JS设备接收不到任何信息,(无论此时区段内发送的是哪种移频信号)QGJ落下,则GJF落下,接通红灯灯位点灯变压器电路,开放红灯信号。三接近区段无车,进站信号关闭时,则三接近区段GJF吸起,LXJF落下,电路接通黄灯灯位信号变压器电路,三接近信号点信号机开放黄灯信号。当进站信号机开放单黄信号时,三接近信号点信号机开放绿黄灯信号。此时点灯电路中的绿灯灯位及黄灯灯位信号变压器电路先后接通,首先经2DJ线圈、GJF吸起,LXJF吸起LUXJF落下、ZXJF吸起、LXJF吸起接通黄灯信号变压器电路,2DJ因黄灯灯位点灯电路接通而吸起,然后绿灯灯位经DJ线圈、GJF吸起、LXJF吸起、ZXJF吸起、LUXJF落下、2DJ吸起条件接通电路,三接近信号点开放绿黄信号。当进站信号机开放双黄信号或黄闪黄信号时,三接近信号点均开放黄灯信号。进站的黄闪黄信号为经18号道岔进侧线,此时ZXJF均为落下,电路经GJF吸起、LXJF吸起、ZXJF落下只构通黄灯电路,开放黄灯信号。当进站信号机开放绿黄信号时,三接近信号点应开放绿灯信号。此时GJF、LXJF、ZXJF、LUXJF均在吸起接通绿灯灯位电路,开放绿灯信号。&&&&&&&& 图3-6-8三接近信号点点灯电路&&&&&&&& (2)二接近信号点点电路该信号点点灯电路由本区段GJ、反映次一区段空闲状态的1GJ条件以及进站信号是否开放条件控制。电路见图3-6-9&&&&&&&&图3-6-9二接近信号点点灯电路&&&&&&&& (3)一接近信号点点电路一接近信号点点电路由次三个闭塞分区空闲状态条件构成。电路如下:&&&&&&&&图3-6-10一接近信号点点灯电路&&&&&&&& 4、“N+1”故障转换电路“N+1”冗余系统,在多台设备故障时,只能倒换其中一台故障设备。所以“+1”发送盘FS,在用于区间各信号点发送盘FS故障倒换时,应按优先级别进行。优先级由工程设计时确定。一般可按先下行、后上行、先离去、后接近、再一般闭塞分区的顺序进行倒换。由于“+1”发送盘FS随时需要“顶替”不同区段、不同信号点处的发送盘FS进行工作,同时还需满足不同区段、不同信号点对发送盘的不同要求。因此“+1”发送盘FS必须有相应的故障倒换电路来保证这些要求的实现。故障倒换电路见图3-6-11。“N+1”故障转换电路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发送通道的选择,即决定“+1”发送盘产生的移频信号送往哪个闭塞分区;二是编码条件选择,决定“+1”发送盘应该选用哪个区段的编码条件进行编码;三是载频选择,决定“+1”发送盘此时采用何种载频进行移频信号调制。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选择,均由故障倒换电路完成。当某发送盘FS的发送报警继电器FBJ落下时,则通过FBJ落下接点自动将通道转接至发生故障的区段,自动接入该区段的编码条件,自动选通相应载频电路。&&&&&&&& 图3-6-11“N+1”故障转换电路&&&&&&&& (二)站间分界点联系电路站间分界点处的接、发设备分设在两个站内。为实现两站接发设备间或其他必要的联系,设站间分界点联系电路。站间分界点联系电路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正向运行时分界点处的接收盘所在车站应向邻站送出编码条件与小轨道继电器(XGJ)条件。二是反向运行时分界点处的接收盘所在车站(原发送盘所在站)应向邻站送出小轨道继电器(XGJ)条件。因反向为自动站间闭塞,各闭塞分区内只发固定低频调制的移频信号,所以无需编码条件的联系。间分界点联系电路因分界点位置不同会有差异,但主要联系内容是一样的。为节省电缆,两继电器合用一对电缆传输线。图中邻站1GJ、2GJ、3GJ、4GJ、5GJ轨道继电器分别受本站的1GJ2GJ3GJ4GJ5GJ1GJ、2GJ、3GJ、4GJ轨道继电器控制,邻站1GJ轨道继电器是由本站GJF、DJ条件先控制邻站GJ、DJ继电器,再用邻站自身GJ、DJ条件控制其1GJ吸起。以此完成所需编码条件的联系。图中小轨道继电器(XGJ)电路则为正反向运行时分界点两区段互送有无车占用信息的联系电路。因一个区段的有无车占用必须有主轨道条件、小轨道条件共同参与判断。反向运行时不设编码条件联系电路,是因为反向以自动站间闭塞方式运行,区间所有闭塞分区只发固定低频(29.7HZ)调制的移频信号,此时无需编码。29.7HZ的移频供机车信号用,机车受此信号后点白灯。&&&&&&&& 图3-6-12站间分界点联系电路&&&&&&&& (三)移频自动闭塞与车站的结合电路&&&&1、结合电路主要考虑的问题结合电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考虑区间应向车站提供哪些必要条件;二是考虑车站应向区间提供哪些必要条件。区间应向车站提供的必要条件是:反映接近、离去区段有无车占用的信息条件。车站应向区间提供的必要条件是:接近区段发送编码及点灯控制的信息条件。反映接近、离去区段有无车占用的信息条件由接近区段继电器JGJ与离去继电器LQJ电路提供。接近区段发送编码及点灯控制的信息条件由反映进站信号机显示状态的相关信号复示继电器提供。其电路原理介绍如下。&&&&&&&& (1)接近轨道继电器、离去继电器电路该电路用于反映接近、离去区段有无车占用。双线双向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在每一接车方向设有三个接近区段,在每一发车方向设有三个离去区段。接近、离去区段如图3-2-12。对应三个接近区段、三个离去区段分别设有1JGJ、2JGJ、3JG、及1LQJ、2LQJ、3LQJ。这些接近、离去继电器分别受本区段移频接收盘JS的输出执行条件控制。区段无车时,接收盘控制的区段轨道继电器QGJ首先使轨道继电QGJ器GJ吸起,QGJ控制GJ吸起的电路见3-6-2图。轨道继电器GJ吸起后控制相应接近轨道继电器JGJ吸起,或控制相应离去继电器吸起。如图3-13所示,A1GJ吸起控制1JGJ吸起,A2GJ吸起控制2JGJ吸起,A3GJ吸起控制3JGJ吸起。B1GJ吸起控制1LQJ吸起,B2GJ吸起控制2LQJ吸起,B3GJ吸起控制3LQJ吸起。&&&&&&&& 图3-6-13接近、离去继电器电路&&&&&&&& (2)反映进站信号显示状态的信号复示继电器电路该电路条件用于接近区段发送编码及点灯控制。反映进站信号显示状态的信号复示继电器有:进站列车信号复示继电器LXJF、引导信号复示继电器YXJF、正线信号复示继电器ZXJF、通过信号复示继电器TXJF、出站信号复示继电器X1LXJFJ及绿黄信号复示继电器LUXJF。其电路原理如图3-6-14信号复示继电器电路。相应信号继电器吸起带动对应信号复示继电器吸起。&&&&&&&&图3-6-14信号复示继电器电路&&&&&&&& 2.结合条件的应用&&&&(1)JGJ条件的应用接近轨道继电器条件反映接近区段有无车占用。此条件由区间提供给车站,目的在于为车站解决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其一,车站可根据接近区段有无车占用情况区别站内进路性质。如三接近有车占用,则接车进路为接近锁闭状态,此时若为正线通过,则出发进路也进入接近锁闭状态。若三接近无车占用,则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均为预先锁闭状态,从而可以慎重对待接近锁闭状态下的进路解锁,保证行车安全。其二,车站可根据接近区段有无车占用情况给出视觉、音响表示,以及时通知车站列车已接近。其次,车站也可根据需要利用接近区段有无占用条件解决相关问题。如跳信号报警、进出站端口的三点检查等。为此车站6502电气集中电路中设有进、出站接近预告继电器JYJ电路,用于区别进路性质。设有接近电铃、接近表示灯电路,用于及时通知列车已接近。进、出站接近预告继电器JYJ电路见图3-6-15&&&&&&&& 图3-2-15进、出站接近预告继电器JYJ电路&&&&&&&& 在进站信号机接近预告继电器JYJ电路中,接入2JGJ、3JGJ前接点,如图3-6-15的进站信号机JYJ电路所示。当第二、第三接近区段都空闲时,2JGJ、3JGJ吸起才构成JYJ的励磁条件,即延长了进站信号机的接近区段,列车运行在第二接近区段时即构成接近锁闭,以满足列车制动距离的要求。正线出站信号机的接近区段,在办理通过进路时,延长至同方向进站信号机外方的第三接近区段,以满足列车制动距离的要求。也就是说,此时列车进入第三接近区段,即构成正线发车进路的接近锁闭在其JYJ电路中接人3JGJ前接点,如图3-6-15的出站信号机JYJ电路所示。当办理通过进路时,照查继电器ZCJ落下,股道检查继电器GJJ吸起,此时接入三接轨道近继电器3JGJ条件。即车入三接近区段,3JGJ落下切断出站信号机JYJ电路,使之落下,发车进路进入接近锁闭状态。调车时,接近区段仍为股道。接近电铃、接近表示灯电路见图3-6-16&&&&&&&& 图3-6-16接近电铃、接近表示灯电路&&&&&&&& 控制台上设三个接近表示灯,分别通过1JGJ、2JGJ、3JGJ后接点点亮,表示列车接近车站的情况。设接近电铃,以通知车站列车接近。平时,1JGJ、2JGJ、3JGJ都吸起,通过它们的前接点分别接通C1、C2、C3的充电电路。列车进入第一接近区段,1JGJ落下,C1向电铃继电器DLJ放电,使之吸起,接近电铃DL鸣响。列车进入第二接近区段,2JGJ落下,C2向DLJ放电,使之吸起,DL鸣响。列车进入第三接近区段,3JGJ落下,C3向DLJ放电,使之吸起,DL鸣响。当列车出清一、二、三接近区段后铃停响,并在各接近轨道继电器吸起条件控制下C1、C2、C3相继充电,为后续列车进入响铃作准备。&&&&&&&& (2)LQJ离去继电器条件应用LQJ条件反映离去区段有无车占用。车站信号根据离去区段的列车占用状态,决定出站信号机能否开放、开放何种灯光。出站信号机作为双方向出站,需设2LXF组合,各出站信号机13线终端处设主方向继电器ZXJ,正反向出口设信号辅助继电器XFJ。正方向发车,11线端部发车口处接入1LQJ前接点,以检查一离去区段空闲。只有一离去区段空闲,才能开放出站信号机。电路见图3-6-17(A)反方向发车时11线端部发车口处接入3JGJ前接点,只有该区段空闲,才能开放出站信号机。电路见图3-6-17(B)出站信号机开放何种灯光取决于离去区段空闲状态。正方向运行时,主方向继电器ZXJ吸起。由2LQJ、3LQJ接点条件绿灯、绿黄灯、和黄灯显示。开放出站信号机,LXJ吸起后,若2LQJ、3LQJ吸起,说明运行前方有三个闭塞分区空闲,点绿灯;若2LQJ吸起,3LQJ落下,说明运行前方有两个闭塞分区空闲,点绿黄灯;若2LQJ落下,说明运行前方只有一个闭塞分区空闲,点黄。双方向运行时,出站信号机增设进路表示器BB电路,反方向运行时,反方向为自动站间闭塞,只有绿灯显示。此时主方向继电器ZXJ落下,点亮BB灯,三灯丝继电器3DJ吸起,点亮绿灯。主方向发车时,ZXJ吸起,按运行前方离去区段的状况点亮相应灯光,此时BB不点亮。出站信号机点灯电路见图3-6-18&&&&&&&& A&&&&&&&&B&&&&图3-6-171LQJ、3JGJ条件在11线应用电路&&&&&&&& 图3-6-18出站信号机点灯电路&&&&&&&& 复习思考题1、述ZPW-2000型移频自动闭塞的系统构成和系统设置。2、述ZPW-2000型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冗余方式。3、PW-2000型移频自动闭塞室外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4、电缆模拟网络?如何使用?5、PW-2000型发送盘、接收盘、衰耗盘各由哪几部分电路组成?起什么作用?6、ZPW-2000型发送盘如何产生低频和移频信号?7、ZPW-2000型接收盘如何从移频信号中解调出低频信息?8、何谓安全与门?何谓受控电源?9、反方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运行的四显示自动闭塞执行电路包括哪些部分?简述它们的工作原理。10、反方向接自动站间闭塞运行的四显示自动闭塞正方向如何编码?反方向如何编码?11、反方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运行的四显示自动闭塞电路中与电气集中电路有哪些结合?12、四显示自动闭塞反方向接近区段的信号&&&&&&&&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贯通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