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探古刹的意思什么意思

热门搜索:
  今天,砖叔将离开张掖,告别“塞上”,面对西北漫天的风,和苍茫的戈壁荒漠,踏上征程,向着天下第一雄关!离别之际,砖叔跟随脚步,参观了有“塞上名刹 佛国胜境”之称的大佛寺庙。
  你或许参观过很多古寺名刹,但西夏大佛寺带来的感觉却是不同的。它从西厦王朝走来,藏居于“塞北”,900年间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衰落,也见证了佛教的东进历程。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
  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这也是大佛寺的“镇店之宝”!
  卧佛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涅像,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庞大,相当值得一看。
  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除了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还有世所罕见的张掖大佛寺张掖大佛寺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所以这是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隐藏技能――长途自驾毫不费力
  长距离的高速开车难免会枯燥无味,而高速上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驾驶人分散注意力、甚至是打盹。不过,对于砖叔来说,开着这台,却能让我异常放心,为什么?听我一一道来。
  其实这主要归功于丰富的配置,而当中的智慧安全系统对于长途高速行驶,则是非常友善。该系统包括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和等主动安全配置,28T车型除了最低配的精英型之外,另外三款都带。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
  LKA系统在车速80km/h至180km/h这个区间时,车头的摄像头会探测两侧的车道线,当车辆行驶轨迹出现偏差,且驾驶者没有及时纠正的情况下,系统就会轻轻推一下,帮助车辆回到车道线以内,这种感觉就像有双无形的大手时刻帮助着你,感觉相当奇妙。如果你正常并线,打转向灯的话,系统就不会工作。
  侧面盲区报警系统(SBZA)
  就常见很多了,高速时如果两侧后方有车辆靠近时,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会亮起,此时打转向灯的话,指示灯就会连续闪烁几下,提醒驾驶员注意。据我观察,只有后车距离本车超过大约一个车身的距离,指示灯才会熄灭。
  控制系统()
  比普通的巡航更高级,会检测本车与前车的车距,如果前方有慢车,系统会自动减速,维持与前车相同的速度,甚至可以完全停车;当前方无车或前车开始加速时,本车就会自动加速恢复到之前预设的巡航速度。
  有三种跟车距离,如果车速快的话,距离就会适当拉长,车速慢的话就会相对接近一些,保证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这套系统在车速25km/h就可以启动了,在长距离的高速驾驶就会变的很有用了,几乎可以做到解放双脚,轻扶就可以,大大减少旅途劳累。
  前方预告(FCA)系统
  FCA也是一个诺墓δ埽馓紫低吃诔邓俪40km/h时开始运行,可监测前方110米远处的车辆,如果本车以过快的速度接近前车,系统认为可能有追尾的危险,那么正前方风挡处的红色警示灯就会闪烁,并且发出比较大的哔哔声,提醒你该刹车减速。
  主动式紧急制动系统
  这套系统包括智能制动辅助系统(IBA)和自动预警系统(ACP)。当车速超过40km/h以上,如果系统检测到本车即将与前车发生,并且驾驶员还没有制动,那么系统就会主动施加一定的制动力,帮助减小损失。它可以算是前防预告系统之后的更高一级主动安全措施。砖叔觉得这个系统在市区行驶更加有用,冷不丁出来的行人和五类车恐怕大家都受够了吧,这个系统可能帮大忙了!
  有了以上这几套系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砖叔在高速开车的安全问题啦!
  砖叔有话说
  明天砖叔将会到达“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想知道明天又会有什么新感悟和用车新分享给大家?那就记得留意接下来更新的“寰行中国”涨见识之旅了!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有车以后”,阅读量第一的搜狐汽车新媒体。买车,怕被4S店...
选车、保养、修车老被黑,就问有车以后!权威汽车专家24小时真人在线。
专业关注于汽车导购分析
客观、专业、有态度的汽车新媒体。
深度关注新能源、车联网、后市场、汽车电商、创业投资五大产业。
综合高端汽车品牌全资讯、高品质汽车生活,车主移动社交的平台。
精选最实用的用车知识,最新鲜的车型导购,最麻辣的行业评论。公司近郊秋游活动方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公司近郊秋游活动方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闻动态News当前位置:& > 杂文
深秋层林尽染 古刹禅风依旧――漫谈韩国及韩国佛教的渊源与特色
作者:陈星桥
  深秋层林尽染 古刹禅风依旧――漫谈韩国及韩国佛教的渊源与特色
  陈星桥
  笔者在2000年和2005年的秋天两次参加在韩国召开的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并参访了韩国佛教的一些宗派和名山胜地,感到非常亲切,这是因为,中韩文化和佛教同质同源,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其次,韩国的环境保护得好,几乎看不到荒山,到处郁郁葱葱,尤其是金秋,树木呈现红、黄、紫、褐、绿等色,可谓万紫千红;名山古刹更是精美典雅,古色古香,与周边环境十分的协调,其建筑、雕塑、汉字匾额,让人感到时空倒流,仿佛回到中国古代寺院之中。参访日本的佛教名山古刹也有类似的感受。三是韩国为我国的友好邻邦,韩国民众和佛教徒对我们热情友好;韩国佛教的发展确有许多值得中国佛教界学习借鉴的地方。
  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关系日益密切。中韩佛教界更是交往不断,仅据笔者所知,从今年9月以来已是胜事连连。如9月5日至14日,第四届中国佛教赴韩修行体验团访问了韩国;9月19日,中韩禅茶界于河北柏林禅寺举行了禅茶文化学术交流会,韩国共有五支茶道代表队参加表演;10月24日,第八次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在韩国釜山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了108人的代表团与随喜团参加会议;10月30日,第三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于厦门南普陀寺讲堂开幕。特别是11月11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的请求,我国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以及数十件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将赴韩国,分别在首都首尔市和釜山市供奉、展出共42天。为此,韩国举国上下将举行历史上最为盛大的法事活动。这不仅是两国佛教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中韩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增进读者对中韩佛教界这一大事因缘的理解,笔者特查阅有关资料,拟对韩国及韩国佛教作一简略的介绍,并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谈点认识。
  一、韩国概况
  国名: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简称“韩国”
  国庆日:8月15日(1945年)
  国旗:太极旗,1883年曾被定为李氏朝鲜王朝的国旗。日,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它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国徽:为圆形。圆面为五瓣的木槿花,中间为阴阳图案。绶带上写着“大韩民国”。
  人口:4838.7万(韩国行政自治部根据日),全国为单一民族,通用韩国语。宗教以佛教、基督教为主。
  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人口1027.7万(2003年)。
  行政区划:现有1个特别市:首尔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
  简史: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在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公元10世纪初,高丽取代新罗。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1910年8月沦为日本殖民地。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和南半部。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李承晚当选首任总统。1960年李承晚在全国性学生运动中下台。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开始长达18年的统治,期间韩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发动政变,并于1980年出任总统。1987年韩国实行总统直选,同年卢泰愚当选第13届总统。第14至16届总统分别为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2002年12月当选)。韩国于日同朝鲜一起加入联合国。
  文化: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从三国时代至李氏王朝,韩国不断在学习、引进中国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等等,通过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大韩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在三国、新罗和高丽时代被奉为国教,宋明理学被李氏王朝奉为治国圭臬,影响至深,以至人们形容韩国人的思想和处世之道有外儒内佛之说。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著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近代,韩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基督教发展迅速,成为与佛教分庭抗礼的第二大宗教。同时韩国还产生了不少新兴宗教或教派。
  二、韩国佛教的历史沿革
  公元四世纪,佛教从中国向东传入韩国,时当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足而立的时期。据《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中国前秦王苻坚遣顺道法师及使者赍来经书、佛像;四年,秦僧阿道亦前来传教;翌年,王为二僧建肖门寺和伊弗兰寺,这是韩国佛寺创建的开始,佛教乃正式传入韩国。至枕流王元年(384),佛教由东晋的梵僧摩罗难陀传入百济;而新罗则迟至公元417年以后,才由高句丽僧传入。佛教传入前,朝鲜半岛人民崇拜鬼神,信奉巫教,因此佛教初传时期亦被视同民间信仰一般,以王室贵族为中心,进而形成护国祈福的国家信仰。
  高句丽因国土和中国北方相接,又时值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此,佛教的发展受北朝影响较大。帝王多信佛,更有不少高僧渡海至日本传教,其中惠慈被日本圣德太子礼请为师;尔后慧灌则任僧正之职,并为日本三论宗始祖,佛教因此广为传扬。直到荣留王七年(625),王遣使入唐传回道教后,佛教才受到迫害。当时道教虽兴,高句丽却也走上灭国之途(675)。
  百济佛教受中国南朝影响较大,诸王亦崇信佛教,阿莘王、圣王(又称圣明王)、威德王、法王、武王等,都是有名的护法仁王。至六世纪初,高僧辈出,其中以谦益盛弘律宗,推为百济律宗之祖,最为有名。百济佛教对隔海的日本也有深远影响,圣王二十四年(546)致赠佛像、经书等予日本,是为佛教传入日本之始;此后至日本弘法的百济僧侣遽增,主要以弘传三论和成实二宗为主。
  朝鲜半岛三国中,佛教虽最晚传入新罗,但发展却最为兴盛。到了真兴王时代(540-575在位),佛教的发展,如丽日中天。新罗在统一朝鲜半岛前,高僧圆光和慈藏都曾前来中国参学,回国后不仅大弘佛法,且受朝廷重视,辅佐国政。七世纪中叶,新罗统一王朝后,佛教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大乘各宗传入,元晓、义湘大师弘传华严;圆测、太贤大师宣扬法相,因此,华严、法相两宗最为盛行。另外净、律、密等宗派也日渐弘传,禅宗在新罗后期至高丽初期已发展为九派之多。概言之,新罗佛教因受到王室的支持,寺院遍布,硕德辈出,著作丰富,为后继的高丽佛教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十四世纪末叶,新罗王朝被高丽王朝(918-1392)所取代。高丽的创国者太祖,是有名的佛教护法仁王,他深信高丽的建国是凭仗佛力之故,因此发愿保护佛教,订定信佛事佛的训要。信佛护教,祈求国泰民安,便成为高丽王室的一大传统。其中,为了攘敌救国而雕印的《高丽大藏经》,最具历史意义。高丽时代常遇外敌入侵的窘局,因此常以建寺、举行法会等各种佛事为国祈福消灾,这是“祈福禳灾,镇护邦国”的国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另外,对僧尼的统理政策,除承继新罗时期的僧官制度外,还仿照进士科举制度,遴选优秀僧侣授予僧阶。
  高丽佛教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高祖至肃宗时期(918-1105)。此时中国佛教仍继续传入朝鲜,同时深入普及于社会,华严、法相、禅宗法脉持续,国师大觉义天由宋回国后,成立天台宗。中后期:自睿宗即位后形成的民族佛教。主要是指智讷所创的曹溪宗禅法,该宗成立后,广为高丽人民所接受,不仅超过禅门九山,后来由中国再传入的临济禅,也用曹溪宗的名义弘扬,成为民族化的大宗派。绵延至今,在韩国佛教中,仍最具代表性。
  高丽佛教的发展极为辉煌,直到末期,兴起儒学,逐渐形成一股排佛的思潮,为李朝的排佛崇儒种下了远因。
  公元1392年,李朝太祖推翻了高丽,建立朝鲜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称为“李朝”。初期仍延续高丽时期以佛教治国的风范,自太宗登基后,立即表明崇儒排佛的方针。故自太宗至显宗()两百多年期间,颁行毁寺、迫僧还俗、禁止僧侣进城等种种措施,使得佛教走向衰颓的境地,理论上多强调佛儒融会,实践上禅、教、净兼习,佛教在民间仍是绵延不绝。
  近代,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朝鲜受到西方列强与日本的入侵,佛教也有了转变。首先,政府解除对佛教的种种限制与禁令,并逐渐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以掌理僧政。政府在国家行政范围内开始保护佛教,从而全国寺院和僧侣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改善。在佛教复兴的同时,结构、型态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日本于1910年强占朝鲜并使之成为殖民地之后,曾试图用日本的佛教来同化韩国各佛教派别。但是这些企图多以失败告终,反而导致韩国人对本国的佛教重新产生了兴趣。但在佛教教团里也出现了日本似的带妻僧。
  韩国1962年的新宪法规定:“一切国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不承认国教,宗教与政治分离。”据1975年10月文化公报部发表的教徒数字,佛教寺庙和传教所有5926座,信徒有人,占全体宗教信徒人的50%多。两年后,佛教信徒数字又有增长,达1300多万人,占韩国总人口的35.3%。佛教最大的宗派为曹溪宗,该宗于1945年战争结束后设立中央机构“朝鲜佛教总务院”,在各地置“教务院”。1954年曹溪宗内部兴起所谓“净化运动”,坚守戒律的独身僧批判蓄发带有妻室的僧人违犯佛戒,不符合传统,要求把他们驱逐出教团和寺院。当时的总统李承晚站在独身比丘僧一边,激化了两派的斗争。独身比丘僧占领了佛教总务院所在地汉城的太古寺,改名曹溪寺,推选薜石友和尚担任宗正,建立“曹溪宗总务院”施行教务。蓄发带妻僧在汉城法轮寺也挂出“总务院”的牌子,推出宗正施行教务。两派斗争了7、8年,到1962年双方联合成立了“曹溪宗佛教再建非常宗会”,着手重建教团,并派代表进行国际佛教交流活动。不久,两派又发生纠纷,甚至上诉法院由法官裁决。1970年以蓄发带妻僧为中心正式成立太古宗,从曹溪宗中分离了出去。
  1975年,政府在佛教徒极力的请愿下,明定四月八日佛诞日为国定假日。
  据了解,当代韩国政府对佛教的态度非常宽容友好,凡是历史上归属寺院的地产,只要有一定的依据,政府都将无条件划归寺院,对于佛教方面提出的合理要求,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复,这是当今韩国佛教之所以发展迅速、气势宏大的重要原因。
  三、韩国佛教的现状及其特点
  韩国原也是佛教文化为主体的地方,但随着西化的影响,基督教成为主要的信仰价值之一,西方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在首尔,基督教堂随处可见。韩国佛教在时代的遽变下及基督教的强势压力下,为了适应此瞬息万变的社会,正进入另一波的改革,从一连串的改革应变,如佛教的组织化与宗团走入社会,更可发现韩国佛教复兴的一道曙光。据了解,韩国的宗教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3.9%(2003年)。其中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宗教人口占宗教人口总数的97.5%。佛教的信徒最多(约1200万名,占宗教人口总数的47%,2003年)。在正式登记的1800个寺院中(若将禅学院、大觉会等未登记的寺院包括在内,则有2800多个),有870个是国家承认其历史性并给予支援、保存的传统寺院,而其中90%以上是曹溪宗寺院。国家指定的国宝和宝物中65%以上是佛教文化遗产。佛教僧尼有37000多人,有佛学院25所,佛教大学3所。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韩国的佛教经历了一种力求使其自身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发展过程。有一些和尚来到城市中传播佛教,但绝大多数僧人仍在深山之中严守戒律,坐禅修炼。目前有一大批僧人在国内外的大学中从事佛教学术研究。韩国佛教的坐禅入定的修炼方法逐渐兴起,很多外国人在全罗南道的松广寺和汉城以及其它城市的寺院中跟随韩国僧人学习坐禅入定。目前韩国的佛教已深入民间社会各个层面,藉着佛教电影、佛教管弦乐团、佛教合唱团、佛教艺术展等各项媒介,引领社会大众提升生活境界。韩国佛教徒近年来在“三化”(实行人类福祉化、佛教生活化、佛国净土化)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投入了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工作。大乘佛教的利他主义在这里得到了活生生的体现,韩国经济也靠着这样的精神而发展。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韩国佛教形成了韩国民族文化的基础,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韩国佛教有许多特点,值得中国佛教界借鉴。
  1、韩国佛教具有宗派特色,组织严密,弘法功能强。这种宗派不仅是一个理论、修行的体系,更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管理体系。这一点与日本的佛教宗派相似。韩国佛教共有86个宗派,其中已参加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的宗派有26个。曹溪宗、太古宗、天台宗、真觉宗、总指宗为韩国佛教的五大宗派。此外,韩国佛教有宗教法人36个,法人团体44个。韩国佛教的宗派虽然很多,但发展形式可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保持传统佛教的法脉及传统佛教僧人的修道生活,如曹溪宗、天台宗等。
  二、娶有妻室,但着僧装,过着僧俗并容的修道生活,如太古宗、法轮宗、三论宗等。
  三、娶有妻室,不着僧装,接近于居士佛教的生活佛教,如真觉宗、总指宗等。
  在这三种形式中,曹溪宗和天台宗是宗团势力最大并保持着传统佛教特色的宗派。现以最大的曹溪宗和复兴中的天台宗为例作一介绍。
  曹溪宗:尊最先将中国的祖师禅传入韩半岛的新罗时代“禅门九山”之一的迦智山派创始人道义国师(8-9世纪)为宗祖,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法度生”为宗旨,所依经典为《金刚经》和传灯法语。该宗主要进行参禅修行,以看话禅为最殊胜的修行方法,但也允许进行诵经、念佛、念真言等其他修行。现曹溪宗本部设在汉城(首尔)内的曹溪寺。最高首领称宗正,其下设总务院、教育院、布教院,立法机关中央宗会和司法机关护戒院。另外在全国设有25个教区本山(本寺),其下还有3000多个下属寺院(末寺)和布教堂。拥有90多个禅院,每次安居法师有2000余名。拥有17个僧伽大学(佛学院),学习人数有1500余名。还设有三个律院。该宗有僧人13000人,信徒450万人(此为1971年的统计)。出版报纸有《大韩佛教》。1990年还成立了韩国第一家佛教广播电台,1995年成立了佛教卫星电视台。
  曹溪宗办有东国大学,简称“东大”,在汉城市内,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私立大学中负有盛誉的一所名牌大学。始创于1906年,其前身是民进学校。现有8所研究生院(佛教、行政、经营、教育、舆论信息、产业技术环境、文学艺术、国际信息);11个单科学院(佛教、文科、理科、法科、社会科学、经商、生命资源科学、工科、信息产业、师范、艺术),60多个专业;12个研究所;在校学生近两万名。另外,在庆州还建有分校,目前已有7个单科学院和一所研究生院,近万名学生。此外,曹溪宗还办有光东山林高校(杨州)、普文高等学校(大田)、金山商业高校(金堤)、净光高等学校(光州)、能仁高等学校(大邱)、海东高等学校(釜山)、忠武商业学校(镇海)、大东商业高等学校(桂洞)等,还办有l0多所中学、职工学校。
  曹溪宗的信徒组织有曹溪宗全国信徒会、佛教青年会、大学生佛教联合会等。曹溪宗社会福利财团共开设了84个福利设施,包括儿童、青少年、老人、残疾人、露宿者、妇女等社会福利设施。
  天台宗:1945年,上月圆觉法师在忠清北道丹阳郡小白山间创建救仁寺。1966年天台宗重建救仁寺,第二年向政府登记成立天台宗,上月圆觉法师就任首任宗正,从而恢复了中断长达500年的韩国天台宗。1982年,韩国天台宗创建金刚学院并内设金刚佛教大学;1985年创办了《金刚》月刊。目前小白山救仁寺已成为天台宗的总本山,下有分寺及布教所等350所,主要寺院有首尔观门寺、釜山三光寺。信徒达200多万人。该宗提出的三大目标是:一、建立爱国佛教,内容包括:献身于民族中兴事业、为建设福利社会做贡献、积极参与社会净化运动、为重建国民道义尽力;二、提倡生活佛教,内容包括:提倡由祈福佛教走向享福佛教,提倡由游闲佛教走向生产佛教,提倡由偶像佛教走向实践佛教,提倡实践生活,即实践佛教的理想;三、体现大众佛教,内容包括:提倡由伽蓝佛教走向民众佛教,提倡由出家佛教走向在家佛教,提倡救世主义佛教而不是厌世主义佛教。
  2、韩国佛教重视素质教育,寺院管理井然有序,修行要求严格。韩国早在高丽时代就开始设置僧侣的考试制度,一般称此为“僧科”,旨在选拔高级僧人指导传教和管理僧尼事务,成为“僧官”。当时僧科是以进士的科举考试作为模拟对象的,每三年选一次。高丽末年以至李朝时期,禅宗僧人的考试内容是《景德传灯录》及《禅门拈颂集》;而教宗僧人的考试范围就在《华严经》及《十地经论》里面。通过僧科考试,僧人可以得到不同的阶位。禅宗的法阶有大选、大德、大师、重大师、三重大师、禅师、大禅师;教宗的法阶有大选、大德、大师、重大师、三重大师、首座、僧统。全国最高的僧官是“王师”和“国师”,相当于君王的顾问,常常直接参与政事,权势很大。
  这一重视教育的传统在当代有了新的发展。例如曹溪宗的僧伽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基本教育、专业教育、特殊教育和再教育。其中基础教育和基本教育是义务教育,所有曹溪宗的法师都必须接受的。接受基本教育后又受过具足戒的法师10年之后,若能通过3级僧伽考试,才可以收徒弟并出任住持。除基本教育以外,曹溪宗还有很多其他专业教育课程(研究经、律、论三藏及禅门修行,并培养译经人才和讲师等专业人才)和特殊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布教人才和佛教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现将上述内容列表如下:
  到过韩国佛教宗团组织及寺院参访或修行体验过的人普遍反映,韩国佛教宗团的组织管理十分严密。每座寺院的组织管理更是井然有序,人员素质较高。在曹溪宗的禅院,僧人修行的要求更是严格。禅院是进行看话禅修行的曹溪宗的修行道场。在这里禅僧们为寻找本来面目,放下牵挂世间、忙乱不定的心,专心参禅精进。
  目前共有包括曹溪宗宗立特别禅院凤岩寺太古禅院在内的90多所禅院在开放,有2000多名修行者定期进行冬、夏安居。禅院每年冬、夏之际都会分别进行一次为期三个月的修禅精进活动,期间禁止修行者出入山门,谓之安居。安居结束后,禅僧们如云水般踏上行脚之旅。近来,也有不少禅院在此期间参禅精进。安居是曹溪宗最引以为豪的传统。
  禅院内,法师每日凌晨2点或3点在香板(竹篦)声中起床,然后应和着竹篦声三拜,是为早课。之后除了吃饭和出坡以外,剩余的时间都要根据各个禅院的清规修禅精进,直到晚上9点或11点。
  禅院的修禅精进方式有多种。有1天修禅8-10个小时的一般精进、1天12-14个小时的加行精进和1天18个小时以上的勇猛精进。某些禅院还有一个月的勇猛精进。此外还有3个月乃至3个月以上长坐不卧的精进和将自己锁在屋内几个月甚至几年足不出户独自参禅精进的无门关修行。
  又如韩国的天台宗也十分重视僧人的教育培养工作。要成为天台宗的僧人,须经过各种考验和考试,达到一定要求之后才被许可出家。入山是成为天台宗僧人的第一步。入救仁寺后,从赐予法名到受戒这段时期的生活,韩国佛教界普遍称为“行者”。在受十戒之前,要学习佛教教理和思想,熟悉天台止观的实践和修行方法。天台宗行者的期限原则上是三年。在救仁寺出家的人并非全部都能成为僧人,到行者生活期满时,寺方要观察其在行者期间的生活和表现,是否有坚定的信仰,能否作一个终生独身的比丘,再决定是否许可其出家为僧。
  行者首先要熟悉救仁寺僧人生活的基本规律和常识,以及学习天台宗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韩国天台宗为初发心的行者在救仁寺开设了讲院(相当于我国的佛学院),循序渐进地讲授天台宗根本经典《法华经》和相关典籍,完成讲院的课程之后,再到金刚佛教大学佛教学科进修。讲院教育必须在行者期间完成。但是到讲院学习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即在三年的行者生活中,先要在救仁寺农场干一年以上的农活,再到讲院学习二年。白天完成自己负责的事务,晚上8―10点参加讲院学习,学习结束后进入禅房,精进修习止观,以体现昼耕夜禅、农禅并重的家风。
  讲院主要学习天台宗所依经典《法华经》和《佛学概论》、《初发心者经文》、《沙弥律仪》、《六妙门》等。在行者期间要深入学习圆顿止观中的四种三昧和掌握四种三昧的修行方法。
  从讲院毕业的行者,一定要到金刚佛教大学佛教学科学习。其中天台学科是对佛教进行全面的研究,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在金刚佛教大学两年的学习期间,主要学习原始佛教、佛学概论、印度佛教史、天台四教仪、佛教伦理、宗教学、佛教社会福祉、佛典概说、净土、祖师语录、密教、唯识、各国佛教史、华严学、寺院经济论、大乘佛教经论等。
  从天台学科毕业后,天台宗行者即可受十善戒(沙弥戒),正式成为天台宗僧侣。另外,僧人一定要参加每年两次的冬夏安居,并且一年之内至少要定期参加两次以上的僧伽专门教育培训班的学习。
  受具足戒之前要经过五年的僧侣生活,并通过这个阶段的法阶考试。一旦通过了宗团的法阶考试,将被授予相应的法阶。韩国天台宗僧人的法阶有七级:
  比丘分戒法僧、正法僧、大德、大师、明师、大宗师、大禅师;比丘尼分戒僧、定僧、慧僧、尽僧、明师、德师。
  韩国天台宗在法阶上有严密的规定,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和考试。从出家到真正成为一个僧人,约需5―6年的考验期。在此期间,不仅要参加宗团的各项活动及农场劳动,而且要深入细致地学习本宗教规、教理及佛学理论、佛教史等主要课程,最后通过宗团的法阶考试,才能成为天台宗僧人。由于韩国天台宗对僧人资格的要求比较严,成为天台宗僧人相对来说也就比较难,但这也是韩国僧人教育素质普遍较高的原因。
  此外,韩国佛教信众的素质也较高。例如在韩国寺院大型法会中,服务的义工很多,十分的敬业,信众秩序井然。根本看不到我们国内寺院在法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拥挤、混乱,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甚至公安人员维持秩序的情况。今年在釜山梵鱼寺举行的三国佛教界祈祷世界和平的大型法会中,我注意到许多韩国信众在不同的殿堂中专注的诵经或礼佛,没有人到法会现场来看热闹,或求什么感应。在我们参观的寺院中也看不到乱烧香烛、烧“高香”的现象。
  3、韩国佛教寺院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开阔实用,既保持庄严古朴的特色,又有现代化设施。在传统的名山古寺,殿堂多是木结构,特别朴实,佛像不大,但很精美,背后或两边多绘有壁画,法器陈设也很精致;其建筑布局多依地势而建,不破坏环境,因而不同于我国当代寺院多数沿特定的中轴线来布局;多数建有佛塔,但都不高,旨在供人礼敬。寺院地面或铺沙石、或植草,让人感到整洁、自然,例如著名的佛国寺、通度寺、梵鱼寺、云门寺等等。而新建或在城市中建的寺院,殿堂往往建成多层的或多功能的,地下室也宽敞明亮,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宝贵的建筑面积,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寺院僧人及信众的吃、住、办公、修行和参加各种法事活动的需要。例如首尔的曹溪寺、观门寺,釜山的三光寺,以及小白山救仁寺、济州药泉寺等。韩国人对生态失衡的担忧和对环境的保护达到很高的境界,佛教“身土不二”的名言常常可见,已成为他们的基本信条。韩国全国山川的植被丰富,名山胜地在开发、开放过程中获得很好的保护,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韩国佛教可说的还很多,以上只是概要性的介绍。我在韩国参访的过程中,注意到韩国许多寺院建有与中国寺院相似的殿堂,供有相同的佛菩萨像,如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天王殿、伽蓝殿、大雄宝殿等,殿堂结构都与我国古代丛林相似。寺院内的抱柱对联、横匾以及供奉的大量经籍,至今还保留着汉字。其宗派的传承、僧人的许多行持均可窥见中国佛教的影响,使人真实地感受到,中韩两国佛教有着一脉相承的法缘关系。在与韩国各宗派、各寺院的交流座谈过程中,韩国的法师们常以感恩的心情高度赞扬中国古代高僧对韩国佛教作出的贡献,他们真切的希望中韩日佛教徒团结起来,希望中国佛教能再度辉煌,在将大乘佛教精神传向世界的过程中起到核心的领头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探索发现古刹秘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