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点是死亡,死亡又是新生命的开始,何不一切cad怎么回到原点点,为毛要有我们,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搞不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意识存在。人的肉身只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我们死亡之后就会进入六道轮回,就会_百度知道
搞不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意识存在。人的肉身只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我们死亡之后就会进入六道轮回,就会
搞不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意识存在。人的肉身只是我们居住的房子,我们死亡之后就会进入六道轮回,就会不停换房子,如果说人死后都是意识存在,那么以前国家只有那么点人,现在十几亿,到底是是我们不灭的意识创造了我们。还是什么?而且我们不停进入轮回,我们周围有多了那么多动物,那些动物也可以轮回成人吗?
提问者采纳
有关生命和生命轮回的八个小秘密雪峰一、
生命的总数是个定数
在地球宇宙内,生命的总数是个定数,不是变数,也就是说,生命的总数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生命轮回现象,这就像地球上水的总量,水的总量是定数,如果某个地方干旱,并不是地球上的水减少了,如果某个地方发生洪涝,并不是地球上增加了水。一碗水,让其在太阳下蒸发,最后碗里的水不见了,是不是说这些水都“死”掉了?当然不是,它们轮回转化了,云飘来,从云中降下雨,是不是说多“生”出了水?当然不是,它们只是轮回到大地而已,除非地球的整个体系发生变化,否则,地球上水的总量永远不变,不会消失,也不会增加,只是在轮回变化而已,它们或许轮回到了冰山上,或许轮回到了大海里,或许轮回到了大地中,或许轮回到了云雾中,千载如斯,生生不息。地球上人的数量增加了,是不是说诞生了新的生命?当然不是,新的生命并没有诞生,这些所谓的“新生命”只是从其他空间轮回转化到地球人间而已,地球上的人数增加了,那么,动物界生命的数量可能减少了,动物界生命增加了,人类的数量可能减少了,地狱里的生命减少了,动物界生命可能增加了。如果某段时期地球上人的数量突然大幅度减少了,那么,那些生命上哪去了?是“死”了吗?当然没有消失,他们或许去了天堂,或许去了地狱,或许去了植物层,或许去了动物层,或许去了家畜界,总之,地球宇宙内生命的数量就像地球上水的总量那样保持不变。
生命的层次越低 数量越庞大
昆虫的数量肯定比飞鸟的数量庞大,草的数量肯定比食草动物的数量庞大,食草动物的数量肯定比食肉动物的数量庞大,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数量肯定比人类的数量庞大,地狱的生命肯定比天堂的生命数量庞大,人的数量肯定比仙界仙的数量庞大。此处引出一个问题,仙岛群岛洲天仙的数量比人间人的数量庞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目前而言,仙岛群岛洲天仙的数量是两百亿,而地球上人的数量仅仅是七十亿,这个现象怎么违背了“生命的层次越低,数量越庞大”这个法则呢?其实,这个现象并没有违背基本法则,从静态看,天仙的数量比人的数量庞大,从动态看,依然是人的数量比天仙的数量庞大,在几亿年的时光里,天仙的数量基本没有变化,而几亿年间,人的数量是几千亿上万亿。“物以稀为贵,”生命同样以“稀”为贵。所以基督耶稣告诉我们众人所走的路通向死亡(下界),唯有少数人所走的路通向永生(上界),从这个道理而言,当一个人的观点与大众相同,那么,他走的路通往下界,大众向西走,你也向西走,那么,肯定通往下界,只有“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的人才有希望走向上界。
三、“坏人”肯定比“好人”多
根据生命的层次越低其数量越庞大原理,可以推算,“坏人”的数量肯定比“好人”多,也就是说,浑人的数量比俗人多,俗人的数量比凡人多,凡人的数量比贤人多,贤人的数量比仙人多,这就像人类社会,群众的数量比镇长多,镇长的数量比县长多,县长的数量比市长多,市长的数量比省长多,省长的数量比部长多,部长的数量比总理多,总理的数量比总统多。如果不是这样,必然混乱无序。
生命轮回到下界容易,升华到上界难
人类社会中,容易犯罪的人多,容易成为“楷模”“标兵”的人少,因为犯罪容易,成仙难。人都喜欢迎合大众价值观,而大众的价值观属于数量庞大而生命层次低的一类,所以,向下界轮回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向了下界,所以,当大众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人生观是天经地义的,你也去迎合这个天经地义的人生观时,结果可想而知。当大众忙于赚钱忙于办公司做生意而你也亦步亦趋时,轮回的后果可想而知。当大众练气功修仙修佛而你也去仿效时,肯定达不到目的。由于去上界的人数量稀少,加之人都有惰性,不愿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新观念,喜欢守旧不愿改变传统,所以升华到上界不容易。
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牡丹千载如斯,荷花千载如斯,杨柳千载如斯,牛羊千载如斯,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或不同结构的渗透,物质会保持原状不变,人,如果没有神佛仙或魔妖怪的引导,人将永远是人。所以,在生命的轮回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接近靠近具有神、佛、仙意识的人,若能聆听他们的教诲并行之,将福莫大焉,同理,如果遇上具有迷幻思维的人,那麻烦就大了。如果想使生命升华到上界,同类者的话不能听,同类者的做法不能仿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改变一个人是非常的困难。因此,每一个修行修炼者当醒悟,如果没有脱胎换骨的体验,自己的生命是难以升华的。
生命的去向由“死”时的意识决定
人离开人间那一刻的意识状况决定了“死”后的去向,我们已经知道生命的本质由其生命的反物质结构决定,而反物质结构主要由其意识决定,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生命反物质结构,有什么样的反物质结构,就呈现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所以,人离开人间的那一刻的意识若是动物的意识,那他“死”后必然去动物层,如果人离开人间的那一刻的意识是仙的意识,那他“死”后必然去仙界,其他以此类推。这里生发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一生始终是人的意识,在离开人间的那一刻会不会突然会成为佛的意识然后前往佛土?答案是,没有这个可能性,一点也没有,因为没有量变的积累绝无可能发生质变的可能性,也无法克服生命的万有引力,加之若没有积累财宝在天国,人的意识必然向财宝处发展,天国里没有自己的财宝,就不可能具备天国生命的品质,“人的财宝在哪里,人的心就在哪里。”人的心在哪里,他就去往哪里。
生命轮回的印记
基因科学家们发现,人的基因带有遗传信息,上辈子身体某处受过伤的人,转世成人后会发现同处有受伤的印记。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所言所行就能追溯出此人的前世,这就像地质学家通过观察地貌和地质结构得知此地以前发生的地质变化那样,也像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相貌基本能推断出这个人的年龄那样。如果我们接触过足够多的形形色色的人,那么从中可以发现,有些人前世是某种动物,有些人前世一定还是人,有些人来自天界。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我们可以获悉,福尔摩斯的能力来自他对细节的掌握和判断,他能从作案现场的蛛丝马迹判断出罪犯来自何方和罪犯的基本特征,因为凡事有印记,生命轮回也有印记。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想使自己的生命上升到天界,必须消除作为人的所有印记。
八、“孟婆汤”的奥妙
《阎王经》中说阴曹地府里具备条件再投生的鬼魂先让他们喝一碗迷魂汤,即孟婆汤,使其忘却前世,重新以一个崭新的生命出现,这是一种极大的慈悲,同时也是使各类生命秩序井然以维护生命动态平衡的法则,如果不消除前世的记忆,那么,人类社会将不堪设想,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儿女是前世的仇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媳妇是前前世的奶奶,当一个人看见某人正是自己前世的仇敌,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养的宠物是自己前世的儿女,那将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将乱成一锅粥,思维会混乱。所以,越是低级的生命,越要清除他们对前世的记忆,否则,不仅天下会大乱,天上也会大乱。每一个生命前世前前世的信息是一个个密码,不能随便揭破解说,这就是天机,天机一旦泄漏,必然会带来麻烦和灾难。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糊里糊涂不明不白地活着,不能让人们明白天机,这也是为什么耶稣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生命奥妙无穷,探究起来很有意思。
来自生命禅院大学网 生命篇
提问者评价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完全可能的。畜生道的众生。也可能投生到人道的。一共有六道呢。都可能会投生到人道。有的人死了又投到天道。或者其他道去了。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轮回是胡诌的,根本是迷惑人的。你当信耶稣基督,就会明白这些了。因为只有属灵的人才能够参透万事。信耶稣基督的人是圣灵重生的人,就是属灵的人了。
阿弥陀佛!师兄,人死后不一定再生为人的,也不一定还来这个世界。这个要看过去生的业力,当生的造作,以及临终前成熟的因缘,而决定下一次轮转的去处,六道皆有可能!轮回于何道之中,是因为我们的心感招到的!一切众生只要不能证得解脱,都是免不了要六道轮回的。
人死了就是烧成一堆灰。地、水、火、风四大分散,各归各界。但是人的灵性之体并不会因为烧成灰的身体就消失了。一切生命的开始,无一不是先有妄识,妄识入胎,进而生出眼耳鼻舌身意六入之根。此世因缘结束之时,阴阳分离,阳性身体分散归于地水火风界。而人的灵性之体,则会循下一因缘而进入下一个果报载体身,进入下一轮的生灭。
六道轮回主要是指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人临终之时,会根据此人的业力习气,也当下显现的因缘...
人若不修(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长的元素)死后变成鬼需轮回;自然的生老病死,自然的会有地狱使者/黑白无常来带走的。。。鬼狱阴森鬼界鬼王提审判来生。。。人身只是应对因果关系的需要!死后火化骨灰撒大海,功德圆满。所以“悟本勤修因果无来世”是人生既有重大的意义!
这些都是方便说,要读诵经典,发菩提心。自然能看破、放下。阿弥陀佛。
人不会六道轮回,大脑的思维即“意识存在”,干时说的死亡即脑死亡,人死了身上的原子也会分解,就什么也没有了
轮回不仅局限于地球,也不局限于人类。
多想无益,越想越烦躁,越想越难受,想那么多干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大毕业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电大毕业论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是我执博取,还是感恩生命?——从泰伦斯&马利克的《生命之树》谈起
是我执博取,还是感恩生命?
——从泰伦斯&马利克的《生命之树》谈起
崔文一¹&卞粤²
(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17)
电影《生命之树》中充满了隐晦的叙事风格、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广博的宗教命题,也包含了编剧兼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对生命、对宇宙带有敬畏性的拷问和严肃的总结,激发了众多观影者的哲思和评论。但多数影评如此直白和单薄,甚至是对电影主题还没有入门或是曲解。原因在于这些影评缺乏一些清晰的哲学和宗教神学的理论背景,去针对电影剧情本身来做一个完整的解析和演绎过程。本文以一定的哲学和神学理论为铺垫,对《生命之树》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解读,为读者理清剧情、解读主题提供一种完整思路。
泰伦斯&马利克&生命之树&人生之路&现代性批判&后现代科学
“是生,还是死?”如果这是一个从中世纪基督教阴霾中走出来,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雷特”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的话,那么,在基督教教义里,或者在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学里,“生死抉择问题”即不再是问题,探讨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生存在生的世界——或是海德尔所说的天地神人的世界,即成为了在现代性问题域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在生的世界,是进行一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执博取的本性人生,还是度过一次沐浴恩典、顺服生命、恬然自安的感恩人生?在两种生存之路中如何选择,这是观影者需要直面的生命主题。《生命之树》的编剧兼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在120分钟的影像世界里构建起他对于生命宗教的哲学沉思,所预设的结果既是如此,而且他也毫不隐晦近似宣教式的直抒己见来直指人心。
正如影评《生命&爱&信仰——影片&生命之树&》中所说的:“在肯定本片在视听语言上有实验性的突破并在宏观层面扩展了电影外延的同时,对于个人来说,本片在某些方面突破得还是显得用力过猛。”在剧情设置,镜头切换、叙述手法,镜头语音,隐喻和暗喻符号,蕴藏着驳杂繁复的生命奥义。文章作者韩艳认为“这可以看做马利克对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中那被省略的数千年的补充”。由于电影中充满了隐晦的叙事风格、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广博的宗教命题,也包含了导演自己对生命、对宇宙带有敬畏性的拷问和严肃的总结,以至于激发众多观影者的哲思和评论。但是,多数影评如此直白和单薄,以至于探讨的起点和结论的终点只是从思维起始的原点出发,绕了几个圈后便以某种结论的形式重新回到原点,结果是仍在电影本身所圈定和明示的主题里;甚至是对电影主题还没有入门,甚至是曲解。原因在于,基督教在西方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想要深刻理解西方文学及文艺作品内涵的人而言,了解一定的基督教文化就显得尤为必要。正如一位网络影评人所说:影片的主题其实并不晦涩,相信在正规教会里受过主日学教育的少年,应该就能说得比较明白。可惜国内的宗教教育实在是一穷二白,有些评论恨不能扯上三千年西方哲学史,却对基本的主题语焉不详,实在是南辕北辙。因此这些影评大多缺乏一些清晰的哲学和宗教神学的理论背景,去针对电影剧情本身来做一个完整的解析和演绎过程。所以,本文就以一定的哲学和神学理论为铺垫,对《生命之树》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解读,努力为读者提供一种对剧情理解的完整思路,浅陋贻误之处,只求看客们不吝赐教。
有影评称惟一能和这部电影相提并论的另一部影片就是库布里克(Kubrick)的《2001太空漫游记》(2001:A&Space&Odyssey),但是后者却缺少前者精湛细腻的表现技法和灵动多层次的情感表达。34年前的库布里克也想过同样的事:“我试图创造一场视觉盛宴,超越所有文字上的条条框框,以充满情感和哲学的内容直抵潜意识……我打算把电影拍成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经历,使观众在内心意识的层面上理解它,就像音乐一样……你可以尽情推测影片的哲理和寓意。”笔者在《天启与回归&——从新时代运动哲学的角度解读&2001:太空奥德赛&》中关于《2001:太空奥德赛》的影评中所提出的:“由于电影本身已经超出了科幻电影的范畴,因此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解读这部电影需要克服的诸多文化与思维的难题。首先,库式电影经常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广泛的哲学意蕴,我们只有站在某种接近库布里克思想的哲学角度或者是具有一定的与之比肩的哲学高度,才能接近库布里克的答案。其次,我们还要注意电影文本和电影创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电影文本反映的是它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与反思,电影创作者所表达的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化经历与预设。因此,把这两者放到更为宏大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有助于我们揭示电影和创作者本身所受时代文化的影响。”
“导演马利克作为一名主教派教会成员并且作为一个熟读圣经的人,宗教思想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这样的思想毫无保留的映射到了他的作品中。”同样,在面对《生命之树》这种自传成份极强的个人化电影,如果要想真实理解创作者和解读作品本身,就要考察作者的知识背景、哲学理念和宗教信仰,体察和分析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对世界的感知和生命感悟,这些工作做得充分程度与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的真实程度和深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只有解决了这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才能在介绍相关哲学背景、阐释相关神学教义的基础上,最终理清电影剧情,与导演产生共鸣,得出有实质内容的探讨成果。
二、智慧树和生命树的神学隐喻
(一)神议论中的两条人生之路
“我立于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约38:&4-7)影片一开始,就引用了《圣经-约伯记》中上帝对约伯说的这几句话为开篇,这是上帝对约伯质问的“答复”,可谓全片的基石。《约伯记》是《旧约》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探讨的核心主题是神义论中“世上的痛苦由何而来”?与佛教精深广博的理性思辨不同,基督信仰所谓的“因信称义,信者得救”信心式的信仰,教理本身称不上深邃,而神义论的问题已经是其中最有思辨性的内容。人皆有苦,基督徒认为痛苦表面上看是人间的不幸,其实是来自人与神的分离。人都有罪,罪孽会导致痛苦,但这链条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正如《约伯记》中约伯的遭遇一般。按照世俗的观点,约伯的为人堪称完美,却无端受难,亲朋好友的劝解都不能慰藉他,绝望中,他指天质问上帝。这时,神出现了,说了影片开始的那段话,这话并非对他的遭遇和困惑的回答,因为神不需要回答,神只是展现自己的威力就足够了。在神议论里,人的痛苦是神的计划中的一部分,面对苦难,人无需推究因果,自以为义,只要确认自己时刻按照主的教导而活,得救便是预订了的。
可是面对这人间的诸多不平和苦难,在逆境和困惑中,不甘于庸庸碌碌的人有两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在影评《&生命之树&:爱的萌芽》里这样说:“影片开头有一段独白很重要,可以说是我们理解影片主旨的一把密钥:&The&nuns&taught&us&there&two&ways&through&life:&the&way&of&nature,and&the&way&of&grace。You&have&to&choose&which&one&you&will&itself.&修女教育我们,可以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自然之道,一是恩典之道。你必须选择自己所追随的方式。两个关键词是&nature&和&grace。国内有的翻译版本把&grace&直译为优美的,完全和文意南辕北辙。即使字面意思翻译对了,国内观众仍然感觉比较难以理解。这两个词是神学、宗教方面的专有术语,grace&特指&(&上帝的)&恩典,受上帝的恩宠;&nature特指未受天恩的罪人状态。正如&《生命之树》官方网站的名称:&Two&Ways&Through&Life&(&人生的两条路)&,影片中父亲的扮演者布拉德·皮特则在电影&DVD&花絮中明确说明:母亲代表&grace,父亲代表&nature。简言之,母亲信奉上帝,父亲相信适者生存。这恰是遵循神性和理性的两条人生路径。”因此,影片根据神议论描绘了这两种救赎之道,一种是父亲主张的,崇拜征服自然和命运的力量和威严,自以为是,最终却仍不免面对人的脆弱,归于粉碎的罪人之路;第二种以母亲为代表的,对世界充满感恩,凭信心与爱生活在灵恩之路上。肖恩&潘扮演的男主角Jack在两条道路中游移困惑,最终,父亲的失败、弟弟的死以及他长大后的迷失逐步促成了他的觉醒。在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而创造自然的神又是如此伟大。
(二)两条人生之路的神学来源——关于“罪”的定义
那么,如何会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性和理性的生命之路和思维方式呢?这首先要从《圣经》的生命之树和智慧之树说起。智慧树和生命树分别代表的是人类在属灵成长中的的罪性之路和感恩之路。智慧树所代表的罪性之路又可称之为自然本性之路,是一条人类在属灵上脱离上帝、离开伊甸园,在自然世界以生存为基础追求自我实现,以自身智慧身负罪性的异化之路。西方有句诞生在人文主义时期的谚语这样概括人性——“人是三分天使,七分魔鬼”,恰恰生动刻画了“犯罪”之后,属灵亏缺后人性的内在状态。人类“犯罪”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之后,人类在自然的环境中自主开创的文明史也可称之为属灵的异化史。生命树所代表的是人类的感恩之路和灵性之路,是人类同上帝在属灵层次完全相交、“与基督一同坐席”的永生之路。
圣经所讲的罪,跟一般中国文化所讲的罪很不一样。圣经所讲的罪,主要有五个层面,首先是“未射中目标”。“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神的荣耀就好像满月一样,而缺了一点就是罪。正如箭射歪了,没有射到中心点,没有达到神的标准;其次,圣经所启示的罪,是不相信神。亚当、夏娃不相信神的警告、命令,宁愿相信蛇的试探,成为一切罪的来源,所以罪的主要内涵就是不相信神。第三个层面是《圣经》认为不是以人的行为表现来决定人的地位,而是以人的地位来定我们的表现。因为是罪人,所以才会犯罪。因为我们有罪性,所以才会犯罪,而犯罪的结果、工价就是死亡。神学家称此为“原罪”(original&sin)或“罪性”(sinful&nature)。“罪性”最好的定义就是:“不能不犯罪”(cannot&but&sin)。圣经将罪性讲得很生动,它是控制我们不能不去行恶的力量。明知不应该行,可是依然去做,是一股人没有办法胜过的力量或权势。罪一生都缠住我们,我们要想办法摆脱、控制它。圣经所启示罪的第四个含义是内心不洁。按照圣经的标准,贪婪、嫉妒、淫念等都是内心不洁(罗1:29),内心不洁就是罪,这是耶稣所教导的意涵和振聋启瞶的启示。第五层含义就是罪行或恶行这反映出的行为,通常中国人对罪的定义作奸犯科,即杀人、放火的外表行为,才算是罪。圣经也提到这些表现出来的行为,即罪行或者是恶行。
需要注意的是,圣经所说的罪,既不是哲学性、教育性,也不是伦理性或心理学的问题,而是神学性的问题。根据奥古斯丁的的定义,罪使人面转向世界,而却背对着神。马丁·&路德给罪的定义更是贴切:罪使人扭曲,使人渐渐以自我为中心,把神赶下宝座,人自己坐上宝座,以自己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亚当吃分别是非善恶的果子,就神学意义而言,是指:人要以自己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不屑以神作标准,这就是罪的由来。罪不仅是消极的缺乏上帝原先的良善、公义、圣洁,而且是积极的作恶。圣经所启示的罪,不是哲学性的问题。年轻时候的奥古斯丁,曾以哲学的方式来解释罪。他说,神是纯存有(Pure&Being&),罪则相反,罪是不存在的(none&being)。延伸地讲,上帝是自有永有、无限完满的神,而相对于世上人类的属灵来说,人类的始祖——亚当由于“犯罪”而使人类以原罪的方式都带有罪性。“罪”的最初意思是“不完满”,是指人在属灵上的亏缺后所导致的相对于神的属灵的不完满,而“犯罪”是指人类始祖的行为导致人与神在属灵上曾经完全交通的完美状态的断绝,致使这种不完满的产生。在属灵上,如果把上帝比作一个完美的圆的话,那么人类就是具有缺口的圆,这种具有“缺口”的特征深植人性和灵魂之中,是人性的本质特征。这也决定了人类在此岸世间的所有作为都会具有不完美的残缺性和残缺感。由于人类自身罪性的存在导致人类在人世间的一切世俗生存状态都是不完满的状态,这种不完满也就会导致其中一种一般人对“罪”的理解,即所谓的世俗犯罪。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人生世间,十有八九不尽如人意”。
以下还要根据《圣经》经义来做进一步的探讨。后来奥古斯丁放弃了这种哲学性的解释,回到圣经对罪的定义。总之,“罪”直指人类的局限和缺陷。人是有缺陷的生物,每个人都这样,无人能例外。所谓神学性的问题是指:它关乎人跟神之间的关系,它涉及人类救恩的问题。亚当犯罪的最大的结果是,人不再寻找神,不再渴慕救恩,这是救恩论第一个要面对的课题。
(三)两条人生之路的《圣经》引证
代表着两种不同人生之路的生命树和善恶树共同出现在《圣经》所说的伊甸园中,从以下三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与生命树和善恶树之间的关系。首先,“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接着,“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创2:8)并且,“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5)园子当中的两棵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命树”很可能具有免除肉体死亡,能够使人永远活着的功用。这可以从创世纪第三章第二十二节,上帝发现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所说的话里看出来,“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3:22)同时,在启示录第二章第七节里说道,经过救赎的神的子民将在新天新地当中将重新接近生命之树,神将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子民们吃(启2:7;启22:2)。
对于人类始祖来说,神所创造的人是一种具有道德性的存在体,既有选择爱神和顺服神的自由,又有选择悖逆神和违抗神旨意的自由。根据经义解释,“分别善恶的树”原本是来试验亚当对神及其话语的信心和顺服。神最初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以为神的原型首先被造的亚当仍是圣洁、无罪的,他和神之间拥有完美的相交关系。亚当是神创造的巅峰,神赋予他在神的引导下管理所有受造之物的责任。具有选择性自由的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和蛊惑之下,以悖逆的方式破坏了神人之间这种完美和谐的关系。原因在于夏娃受到蛇的引诱和唆使,当时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知道善恶。”(创3:4)在教义中,蛇被称为撒旦的代表,撒旦从人类受造之初就一直企图诱惑人相信他们可以像神、并且可以决定善恶。实际上,人类在寻求“像神”的过程中就会脱离全能的真神,成为虚假的神。人类至今仍然梦想离弃神的话语,企图依靠自己的头脑获得对道德的认识和伦理的辨别能力,然而,在正统教义中惟有神才有权决定善恶。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诫命即是人类始祖的犯罪,结果是人类会在其生命历程中遭遇肉体、道德和属灵的死亡,罪和死的律因着亚当而进入全人类。具体来说,道德死亡是指神的生命在人里面的死亡以及人的本性变得有罪;属灵的死亡则意味着人与神在属灵上完美的相交关系已经破裂。自从亚当和夏娃犯罪以后,每一个人都带着罪性被生到世上来。人的本性败坏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分别和己见,不顾神和他人而偏行其自私的道路,全人类都沿袭了这种倾向。
因此,这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一种道路就是听从神的指示,沐浴在神的恩典中,与神合一交通,另一条道路就是听从蛇和撒旦的诱惑违背神的律法,背离神、与神隔绝,窃夺神的权柄,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亚当和夏娃企图与神同等,自行决定他们自己的善恶标准,因着他们的堕落,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独立于神,开始自己分辨善恶。后一种道路认为,人类同样可以拥有神的能力,即使没有神的国度,人类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慧和能力去创造一个人间国度,人类不需要顺服神的戒律,而要遵从自己的道德律,为世界立法,创造人间的规则、去改变外在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撒旦也因着亚当和夏娃的堕落而夺得掌管世界的权柄,因为新约圣经把撒旦称为“这世界的王”。在撒旦的操控下创造一个近似天堂的人类世界,在撒旦的迷惑下,使人类有一种外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人类利用自身劳动和技术的力量不断满足人类对外在感官和物质欲望的需求,而遮蔽(障蔽)或填补了心灵的空洞、属灵的亏缺和精神的痛苦。而这条道路必然是一条自我异化的道路,撒旦正在创造一个更高技术化的虚拟世界来绑架人类,使人类高度依赖和沉迷其中,异化人类作为上帝的子民的存在意义,让人类彻底忘记他最终来自何方,应去往何处,而被技术和物质奴役最终不能归向主耶稣基督。而这一宗教主题在很多西方的科幻和宗教性电影中都有影射。
在现今这个世界中,人们依靠自己不尽完全、错误扭曲的判断来决定善恶。这从来不是神的旨意。神期望我们依靠他和他的话语来晓得何为善。亚当与神的完美相交的关系失落了,他被赶出了伊甸园,开始了一种在各样试炼当中依靠神的生活。神把罪刻画成一种不断试探人的力量或权势,犹如一只野兽或鬼魔,随时准备攻击和吞噬人。当人拥有了金钱、名誉、毒品和色情,人类就会用谎言代替了上帝的真理,去崇拜和侍奉所造之物,而不是造物主,因为在罪人的世界里,他只信自己,其自身就是神!但是,神同时又赐给人因着顺服他的话语以及靠着他恩惠的帮助而抵挡和胜过罪的能力,人们可以自己选择是愿意屈服于罪还是愿意战胜它。但是,神却为我们预备了一条道路,藉此洗净我们天良的亏欠,救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并且使我们恢复与他相交的关系——这条“道路”就是进入主的门里,归向耶稣基督。追求耶稣基督的信仰之路,就是一条沐浴恩典的感恩之路和顺服之路。
三、现代性批判与附魅的后现代科学观
(一)忘记存在并执着于存在者的现代性社会
马利克的影片总是弥漫着哲学思考,最突出的影响来自海德格尔。马利克在自己的学术生涯里曾经研究、翻译并讲授过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在《生命之树》里的存在就像画外音里确认的“显相”一样明白无误,作为马利克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海德格尔相信,现代哲学的第一要务就是逃离长期主宰西方思想的传统的形而上学。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海德格尔认为自亚里斯多德以来,西方人就渐渐遗忘了存在——上帝,而执着于存在者——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包括人自身。或者说,特别是经历过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洗礼,导致“上帝已死”——上帝信仰在人类心灵和信仰世界的隐退,从神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西方人因为执着于存在者,应用现代性的理性主义的人类力量所创造的技术异化的世界,在技术理性的世界与存在更加疏离了,进入现代性社会的藩篱。人执着于存在者,意味着人为物役,人自身也异化为物。人由此丧失了能动的自由无限性,而堕落为被动的现实有限性。海德格尔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存在的遮蔽。
在现代性精神上,现代性对人性的压抑从启蒙运动开始。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其先导,说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由此,人类的真正基础是建立在理性和理性的产物——科学、技术、逻辑、实用主义——之上。社会科学和政治哲学则强调人的权利高于对社会的服务或责任。个人主义倡导自我利益的最大化道德,自我实现,自恋人格,及时享乐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人格样式。为什么要有个上帝来管制人呢,“上帝死了”,因此也就不存在限制我们权力意志的准则,所以对其他存在物使用权力的能力是个体自我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追逐这一目标的人群中,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识形态随之形成气候,竞争性的个人主义和权力意志要求的是不适者的灭亡。人们真正有恃毋恐的是除了他人的力量,没有理由可以限制人们自己行使权力来努力实现自我利益,为了达到自我的利益遵循“强权即公理”规则是最好的途径!这种单面型的、强势的、阳性高亢式的男性精神、男性科学和大男子主义社会,带来了现代大规模的破坏性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似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此外,在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们的激励下,把自我和它小小的自负认作是真正的自我。精神分析为人类勾画了一个悲观的图画,兽性的本能是他主要的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我们不害怕社会报应以及不受超我(内化父母的禁止与命令)的控制,我们将不加选择地杀戮和盗窃,犯下乱伦的罪恶,以及陷入到放纵的杂交中。对人类彼此协和、相互尊重以及和平共处的概念,就被贬低到机会主义或天真的乌托邦幻想中。主张“物竞天择”的经济行为和理论的这些经济学说都建立在自然稀缺的假设上。萨特在其人学辩证法中指出匮乏给人以威胁,迫使人力图摆脱现实而向未来超越,同时扭曲了人与人的关系,使得“每一个人对所有的其他的人来说是‘非人’”,“每一个人看到他最好的朋友像一个异己的野兽一样向他逼近”&,因此“他人就是地狱”。匮乏使社会成为一个惰性的结构,是阶级产生的根源,也是人类异化的始作俑者之一。并且,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世界观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于,他们强化了一种“自然—社会”的二元论,即将自然放在一边,而将社会放在另一边。不难看到,这些概念和与它们相随的价值体系助长了我们面临的危机,西方人道主义已经变成一种自负和绝望的混合物。我们是最高级的,我们是进化之树的树冠——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二)现代性批判中技术理性的异化过程
正如苹果电脑的商标——一颗被咬了一口的黑苹果所折射的宗教观念那样,它代表着一种人类悖逆上帝,宁愿断绝与上帝的交通,迷信于自我智慧,自信以科技术手段创造的“人间天堂”的信念。它的寓意如前面分析的撒旦和蛇引诱人类所走的悖逆神的道路,苹果精湛的感观技术和唯心所欲的设计理念,从宗教信仰的深层次角度来看,是代表着一种非正义的信仰力量和道路。这是一种科学理性和人的外在欲望作为基础的技术极智主义的发展道路,在西方发达的技术主义背景下,技术自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导向。这种发展路径忽视了人本身追求灵魂内心之安谧与和谐的根本需求,在人间一直尝试着为人类制造一个虚假的“上帝之城”。这种“上帝之城”是指技术创造多维的虚拟实相和致幻体验,造成人被外在感官所奴役。人在征服自然和异化自我的技术面前已经相当被动,现代化已经从近代西方彻底人文主义,走到了现在的科学的非人文性。原因在于,它使亿万人在外在感官层次沉迷于虚拟实相之中不能自拔,使现代人在形式上表现为独立个性的自我,而在心灵层次的人生意义上却越来越空心化,只能依靠外在的符号、工具和装饰来表达和确定自身,销殒了人生的终极存在性意义,成为被异化的工具和符号,也会落入像《黑客帝国》中人类成为蓄电池式的结局。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技术史可以读作直接生产者地位下降的历史,技术法西斯主义不但异化在生产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且盘剥自然更改生态圈,资本主义的所有危机都被生态危机所激化。霍克海默尔在《启蒙的辩证法》种认识到,在技术理性主导的现代社会,以人的自由和对自然的统治权为宗旨的启蒙最终走向反面,走向理性的启蒙的自我毁灭和理性对人的统治的悲剧。卢卡奇认为,物化在全社会普遍化直接后果便是物化内化,而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方式之中,变成一种物化意识。物化意识是指人自觉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形态。它是指这样一种生存状态,物化的结构逐步积淀到人们的思想结构之中,人从意识上缺乏超越这种物化的倾向,反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作外在的规律和人的本质命运而加以遵循与服从,由此人丧失了主体内在的批判和超越维度。更不用说,超脱此岸世界去追寻彼岸世界了。用马尔库塞的语言解释来说,现代人性结构与心理机制的异化是人的最深层的异化,在以技术发展和消费娱乐为背景的文化力量的操控下,人往往主动地与现存秩序认同,在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层面上消解掉内在的超越和否定现存的维度,成为非创造性的人格。异化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出现使存社会缺少内在驱动力和超越的维度,成为消费主义的物化世界。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危险在于人之不思,摆脱技术危险的根本乃是唤起人之思,使人重新找到“存在”之路。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座架本质的反思,目的是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他曾经从生存本体论出发,探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在于主客体的分离和世界的图像化。异化的哲学定义是主体活动所创造的对象,转化为与主体相对立并支配主体的力量。霍克海默这样描述异化:“人们在社会中进行的协作是理性要求的存在方式;他们以协作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力量,从而证实了他们自己的合理性。但是同时,他们的劳动和劳动结果却从他们那里异化出去了,而那包含着对劳动能力和人类生命的滥用的、包含着战争和无意义的痛苦的整体过程,却好像是一种不能改变的自然力量,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命运。”
人类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人类以实现自己的欲望为目的的所有文明的创造,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压抑、异化和销蚀人类自身。人异化的根源在人的本质之中,根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众多哲学家在“异化”原因的探究上终不得其果,究其根本,就在于人类在属灵(灵性)上的缺失——即属灵的不完满和罪性的存在。基督教中的撒旦虽然奢望拥有神的大能,觊觎神的位置,诱导人用科技创造一个虚幻世界来迷惑和奴役人类自己,但是这种人间世界只是模仿和追求上帝的世界,而永远不能达到,因为他在属灵上是亏缺和不完满的。在我看来,异化只是撒旦送给人类的礼物。正如刘述先所揭示的启蒙运动后的西方现代文化,“他们以其生命的热力演唱了一幕精彩绝伦的大剧,然而内中缺乏了某些主要的成分,以至反而由其热闹之中透出了彻骨的凄凉寂寞的情调,而且势将扩大演化成为整个人类的悲剧。”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核心的、困难的任务就在于解释人类迥异其他物种的、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具体来说,人的抽象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性、道德性、爱与意志、甚至包括在精神上不断重复出现的对宗教和意义的追求,这些如何得到解释呢?如果这些能力不是来自上帝的,那么它来自何处呢?弗罗姆曾经这样定义人性&“自由”的双重含义,无论是从整个的人类来说,还是从个体而言,其自我实力增长的过程,也是孤独感增加的过程。当人类从伊甸园走出,去自力更生,人类与自然原本和谐的关系打破了,存在着个人化和孤独感之间的矛盾,人创造了商品,商品却成为人的上帝,人创造了世界,世界却成为人的主宰。冷酷无情,充满斗争的世界,自由的背后是人类的孤单和不自由,永远在以“为己”为初衷而在为一个“不为己”的目标辛苦奋斗着。自由在现代人那里已经成为不堪忍受的负重。在弗洛姆看来,人的创造性活动主要是爱和工作,自发地肯定他人,与他人融为一体,产出分离趋向合一的需要和新的安全感。
(三)从祛魅的现代科学到附魅的后现代科学
马克思&韦伯发现“现代”哲学、神学和艺术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它们把现代性祛魅的世界观当作了科学的必然条件,科学探索的自然是一个祛魅了的自然。这种祛魅字面上的含义是“祛除魔力”,其深刻而主要的特征是否认“远距离作用”,否认自然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使自然的非神性化。事实上,在16、17世纪大部分的时间科学的主流形式则是附魅的,当时的科学是建立在二元论的超自然论的框架里,灵魂和个人神性是不用质疑的思想前提。紧接着,近代机械论、还原论、实证论、唯物主义、人本思想和技术理性的多重作用和方法,现代科学以机械论哲学基础与自然祛魅的历程剥夺了原有社会关于上帝信仰的力量,结束了中古世界观中人的尊严。
现代科学依据还原论的观点,心的所有活动都要还原为最基本层次的物质活动,因此,精神科学、灵学现象、心灵致动等学科全然被边缘化。唯物论无法消解客观存在的自然与人类主观性的冲突,科学的现实主义和帝国主义大行其道。一个去除一切灵魂和心灵、只是凭借某种欲望去实现某种价值的人作为分子偶然排列的结果,可悲的生活在整个无意义的宇宙里,而此身注定要灰飞烟灭。祛魅的现代科学就是这样将我们和我们的身体与自然分裂开的。然而,后现代科学在量子物理学的新发展,却非直接地推动了神秘主义世界观从隐没中的再次显现。这一学科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物质概念,背离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往的科学只是认识到实在的表象和皮毛,二元论和唯物论已是不可理喻的,而支撑着世界祛魅的现代观点的前提也是荒谬的。后现代科学范式的变革,正上演着祛魅的逆转——附魅的科学与神圣的科学的诞生。后现代有机哲学、灵学与后现代科学都在寻找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和超越唯物主义哲学的生命的意义,科学世界的这种革命性的范式转换正在进行着。
《圣经》罗马书第一张第二十节这样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是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教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祂。他们的思念变得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1:20)因此,海德格尔认为要使人类摆脱科学技术的异化、座架化,就要批判形而上学知识论思维,借助现象学还原法将纷纭庞杂的存在者还原为存在,将种种遮蔽物廓清,让存在境域澄明敞开。一旦存在的去蔽,就是存在不为存在者所遮蔽,人就可以超越自身的有限现实性而回归无限可能性,同时,对象世界也摆脱有限功用性而回复无限可能性。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为物欲所惑,物不为人欲所染。最终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实现天地人神的完美统一。正如汤因比所言:“宗教是历史的主角,文明只是带动宗教前进的车轮。”人在世间炼狱所走的是一条救赎之路,是否选择信靠上帝是人的第二次决定性的选择,而在这条信仰的道路上是我执博取,还是顺服生命,因为“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10:10)
四、回到电影:提供一个完整的剧情解读
通过以上神学教义、现代性哲学和后现代科学这几方面理论做了一些简要地背景单介绍之后,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回到电影本身,为电影提供一个完整连贯的剧情解读。以下解读的内容可以从戏剧结构、电影剧情和影片主题和剧情细节中的神学启示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关于影片的戏剧结构分析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影片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影片的戏剧结构是影片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对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本部影片结构看似松散实则严谨,叙事仿若凌乱却是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事实上,影片一开始即提出疑问,整部影片就是对答案的努力求解过程。《生命之树》的开头、中断和结尾分别出现了男主人公Jack和其母亲若干次直接向上帝发出呢喃呓语式的探问和思索,这部影片的戏剧结构以男主人公Jack的呢喃低语,贯穿在以意识流方式折射的现实中的生活和回忆中的生活,让影像不断地在闪回、闪出、穿插、穿越中来回跳动,每个章节显得凌而不乱,极具诗意化。而对诸多创世的“存在”这种表现永远存在于杰克的内心,我们看到的影像,也是一个由杰克的认知创作出来的幻像,那个世界只存在于杰克的意识里。同时,呢喃中他不断地对生命发问,直指哲学的基本命题。这种电影呢喃独白在现实、过去和不同人物之间穿插闪回,增加了观影者对电影的理解难度。实际上,这部电影是一部马利克个人化电影,充满了作者的自传成份,马利克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与父亲冲突不断,对母亲极其亲近。只有具有类似的人生轨迹和人生体验的人,才能够在体察自我的心路历程的基础上来理解马利克本人的心路历程,才可能产生伯牙与钟子期式的共鸣。
其戏剧结构是以主人公Jack现实生活中的思索和探问,是由主人公回忆中儿时的思索和探问,以及主人公回忆中其母亲的思索和探问为主体部分,这种戏剧结构犹如俄罗斯套娃式的三层立体时空结构在现实和意识时空中进行超级链接。读者还可以对照电影《盗梦空间》中,多层意识世界里的嵌套式戏剧结构,正如《盗梦空间》中发生在三层不同维次时空,而且相互链接牵动的剧情。同时也可以参照《穆赫兰道》中对主人公的心理意向的白描手法也增添了电影剧情的实体事件和虚幻事件的相互贯穿渗透。也类似于在黑格尔的《小逻辑》,正反合的逻辑论证结构在不同层次进行逻辑套嵌。又如传统诗歌结构,或数学中的分形学,或物理中的全息现象和全息模式等等。从结构上来说,约伯关于苦难的疑问贯穿整部影片,约伯之问是影片的叙事推动力。从人物设置上来说,影片中的母亲和成年后的杰克不断低语呢喃,寻找着上帝,寻找着生命的支撑,这些都是将影片具体内容和抽象内容连接的纽带和桥梁。他们作为向上帝发问的人,将影片引入哲学思考,从一般现象出发,不断探究上帝的存在与否,以及上帝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呢喃低语分别是成年杰克的“兄弟,母亲。是他们引我进入你的门”;母亲的“主啊,你在哪里?点亮我的生活”和少年杰克的“上帝,我们在你面前是什么?你是何人?我能看见你所看见的吗?为什么你要杀死儿童?”等等。
(二)关于影片的剧情主题分析
对电影剧情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而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叫做Jack的杰出专业人士,他正处在“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年龄,此时他丢掉了自己的灵魂,在当代社会中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摸爬滚打,他在现代都市忧伤的独行,竭力应对一场中年危机,他梦呓般的独白贯穿全片。正是这场中年危机使得对于逝水年华充满感怀,以及制约并指引他的令人生畏的命运的思索和探问,在心灵的迷茫困顿中追忆涌上了他的心头。在现实和追忆中自然演绎出了一条从思想和滞涨和困顿到心灵的顿悟和解放的心路历程,而表现方式即是前面分析的戏剧结构——犹如俄罗斯套娃式的三层立体时空结构在现实和意识联想中进行超级链接。这种心灵的困顿来自于杰克竭力想要调和的在其心灵中的双亲相悖的人生观,其母亲曾经在其少时告诉他“There&are&two&ways&in&life:&the&way&of&nature,&and&the&way&of&Grace.&You&must&choose&which&one&you&will&follow.”奥布莱恩太太:生命之路有两条,一条是本性之路,另一条是感恩之路,你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于是在回忆中,电影叙述了11岁的Jack是美国中西部的少年,他是家里三个孩子当中的老大。开始,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对他而言都是惊奇的。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灵的指示做事。其父母亲的成长的环境和职业出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心境和思维方式,同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性之路。杰西卡&斯坦因饰演的母亲在其儿时生长在风光秀丽的田园农场里,是爱的象征,仁慈的化身,她教会儿子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珍惜周围的一切。他的妈妈告诉他“Unless&you&love,&your&life&will&flash&by.”(直到你学会了如何去爱,否则你的生命将稍纵即逝。)并教会了他用爱与仁慈去面对这个世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军队出身的父亲深爱他的孩子们,他抚育他们也监禁他们,亲吻他们又恐吓他们,他为音乐着迷弹一手好巴赫,却又深陷世俗追求的泥沼。他的爸爸却告诉他,“&I've&just&wanted&you&to&grow&up&strong,&be&your&own&man...”(我只是想让你茁壮成长,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想要在这个世界里混下去,必须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他相信野心和斗争是成功的正途,儿子们必须遵从他的教导才能赢得未来。正如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平时的父亲的军事化管理孩子,并期望以自己的技术发明创造更好的生活,一次幸运的驾驶着飞机翱翔在蓝天中,而形成对比的是,具有自然中乡土气息的质朴母亲,却能以心灵的翅膀自由飞翔在庭院前的大树周围。父亲和母亲都希望杰克顺从自己,处在矛盾之中的杰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调节这两种相悖的生活方向。在目睹了饥饿、病痛以及死亡之后,杰克的心理受到了创伤,而且渐渐开始迷失自己。而这个世界上的曾经令人愉悦和欣喜的事情,也开始渐渐变得令人难以捉摸。于是杰克说:“Mother,&Father.&Always&you&wrestle&inside&&Always&you&will...”(妈妈、爸爸,你们的永远在我心中互博着,永远。)
那么,来自于主人公父母的、投射到主人公心灵世界的两种相悖的人生态度和道路又从何而来呢?这里就重新回到了电影的主题。电影主题是电影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力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和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影片通篇蕴涵众多宗教的意象和语言,开篇便是《圣经·约伯书》上帝回答约伯质疑的词句,这段文字也很好地解释了人们因为命运而不断质疑造物主,约伯作为义人遭受无端的苦难,而面对苦难的有两条道路,要么是在困惑和不平中选择悖逆和抗拒,要么是选择感恩和顺服,正如上帝回答约伯如何立大地根基,如何创世,而没有直接回答为何会有苦难一样,只有自己亲身领悟启示才能到最后接受命运重拾信仰。
《约伯记》探索了一个久远古老的问题:“如果神是公义慈爱的,为什么他会任凭一个像约伯这样全然正直的人受大苦呢?”在神学教义中是这样解释的:1、撒旦作为神的敌人,获准用苦难来试验一个公义正直之人的信心是否诚实无伪;然而神的恩典胜过了苦难,因为即使在忠心信神而仍然徒劳无益的观景下,约伯也因着信坚定不动摇;2、神行事大有智谋,远非人能测透;因为我们不能以全能神那博大深远的目光去认识他,所以我们需要他以恩赐显明他自己;3、真实的信心不是建立在神的祝福、个人的环境或理性的答案之上的,而须神的神的亲自启示之上;4、神有时允许撒旦用苦难试炼义人,以使他们的信心和生命更加纯全,正如金子被火炼而更纯净一样。这样的试炼使子民加倍谦卑,灵性炉火纯青;尽管有时神的试验有时显得又黑暗又冷酷(正如约伯所认为的),但末后必显明他满心怜悯,大有慈悲。《约伯记》对神、人、创造、撒旦、罪、义、受苦、公义、悔改以及信心等重大问题的属灵启示都有着不可估价的贡献,约伯记清清楚楚地证明了一条属灵原则:信徒不是因知识,而是因神的启示得以改变(约42:5&6)。
(三)影片中的基督教元素分析
面对确实运用了基督教元素的电影,评论者的任务是把这些元素切实地读解出来,并结合影片整体给以合情合理的诠释。好的这路评论,应该是与影片如影随形,最好每一个观点都能找到镜头来支持,而不是抛开电影自己发挥,那样才能求得共鸣。电影中的宗教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神秘的光的画面贯穿电影始终,出现了多次,母亲说“生命之光,我在寻找你,我的希望,我的孩子。”然后儿子的独白说,“你通过她与我说话,你通过天空,通过树与我说话。我爱你,信任你,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碰触我的内心的?”&戴维·斯特利特说那是&“象征着上帝的光芒四射的晶体”读过《圣经》的人大都知道,光代表着神学多种隐喻,其中包括代表了圣父圣子圣灵,例如“耶稣有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其次,电影以意识流的表现技法展开主人公心灵深处精神和信仰的世界心理意向,以及从中所获得的领悟和启示。电影中宇宙科幻部分的景观纪录片作为剧情,不但以自然科教片的方式展现了创世纪的演化历程,而且在太阳爆炸吞没地球部分则展现了末日审判上帝收回一切的过程。末日审判使义人在天堂相聚,而罪人被丢到火湖里。而主人公作为义人徘徊在戈壁荒漠,依循母亲的身影和道路,象征性地穿过一扇门——正如主人公在影片中的呢喃呓语“进入主的门里……”它是基督教经典的祷告词,然后犹如百川入海,灵命死后复生在灵界重逢,众多义人聚集在海边恰似天堂相会。这时候,众义人行在水边使人想起创世纪时上帝即行在水上,与生命之树在一起,死人复活,吻手获得新的生命成为新人,众星歌唱。再者,身体死亡对于信徒的意义——对于信徒而言,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关于信徒死后到身体复活之间的这段时期,圣经的教训如下:(1)信徒死后即被带到基督面前。(2)信徒死后仍有完全的意识,并且能够因着神所施的恩赐和仁爱经历极大的喜乐。(3)天堂像一个家,是信徒得着安息、免受一切攻击、彼此团契,和睦相交的地方。(4)信徒在天上的活动有:净白和歌颂神,完成所分配的任务以及快乐吃喝。(5)信徒在等候身体复活时并非变成不可见的游魂,而是暂时拥有一个属天的形状。(6)信徒在天上仍然保持自己的个人特征。(7)那些已经离世的信徒仍然关注神在地上的计划。
还有,以上剧情除了可以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诠释剧情和主题之外,也可以从濒死体验的角度进行科学的解释。濒死体验是指那些已经被判断为临床死亡的人被救活后所报告的他们死亡时的主观体验,其中印证了诸多宗教现象和理念。如果从濒死体验的视角来观察泰伦斯&马利克的创作动机的话,其实作者只是送给观看他作品的人们本身在死后的的一个可实证的礼物,泰伦斯&马利克根本没打算所有的观影者在生前能够理解他的作品,所以他宁愿当一个隐士,也不愿公开露面去解释和争执在此岸世界根本解释和争执不清的问题,当每个人去了彼岸世界,自己亲身体验当然就自然明了。最后要说的是,电影中还有诸多隐喻,超现实的场景,门、水、道路(桥)、生命树这些元素,其实都是耶稣基督的象征。例如影片中阴暗阁楼中所形成幽闭空间暗示着Jack心灵成长的幽闭和阴郁,而Jack的父亲放弃自己喜爱的音乐而去靠技术发明来谋求出人头地,这正是人类罪性的一个典型象征,因为在基督教里音乐是上帝所喜悦的,技术发明是基督教所反对的。总之,影片开头语言回应了结尾,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从迷失到拯救,从救赎交托,从皈依到称义心灵信仰历程。典型的非叙事性电影影片中难以理解的画面,某种意义上正是对杰克思索人生课题(包括他与上帝的关系)的展示,只不过这种思考的深度要到杰克成年,带着对父亲的愧疚、对弟弟死去的刻骨铭心,以及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深深困惑和怀疑的语境之中才能实现。旧的生命已经死去,新的生命开始成长,从新的角度看,社会里充满了奇迹、珍宝和无双的事物。当约伯领会到这一切,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现在的杰克已经准备好了去原谅自己的父亲,并且即将开始自己生命的新的征程。电影的结局表现了主人公最终的得道解脱,以摩天大楼影印蓝天白云为烘托,给人一种李翱在《问道诗》中所表达的“我来问道无与说,云在晴天水在瓶”的意境。
慧律法师在《有佛法就有办法》中说道:“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它是一种惩罚”。那么,在不论祸福的心态下,我们该如何度过人生呢?是我执博取,还是感恩生命呢?佛法说:“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生,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小乘佛法认为它是痛苦的根源,也是轮回的原因。具体来说是指对宇宙真理的不明了,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包括人类执着于自我不完满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等等罪性……博取,则是物竞天择、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识形态去优胜劣汰式的竞争,去挣得名利,自我实现。有人说“别人拍电影培养的是自己影迷,泰伦斯拍电影培养的是自己的信徒”。马力克同样用自然来敲打人类在文艺复兴和法国大革命后愈发膨胀的人本主义,只是为告诉人们:宗教和自然的力量永远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是不该被忽视的。在宗教大旗倒下后,何者能够成为支撑内心的精神力量。对于家庭的忠诚、普遍的一致信仰这样的传统让位于世俗化的理性精神之后,韦伯认为所有的理性化过程都只是在机械的重复而不再具有宗教冲动的合法性。因此,马力克用电影语言不仅是在探讨本体论的哲学问题,也是在描绘着韦伯笔下樊笼式的社会悲剧。正是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恶性膨胀使得人不再关注信仰,不再重视自然。对于马利克的老师海德格尔来说,我们应当从曾经执着于存在者而转向存在。最后再回到电影开头时约伯记的话,杰克领悟人性、宗教、生命意旨的过程正是暗中契合了约伯的经历:人们因为命运而不断质疑造物主,到最后接受命运重拾宗教信仰。
影片中对主人公心路历程中“领悟”的处理类似于佛教禅宗中的经历苦行后的觉醒与证悟。导演放弃了语言,长时间的自然描绘引领观众“入道”,以至直指人心,其中领悟正如电影中所说:“吾以为风可载我而行,然非也;人生消散如浮云,逝去如落叶。然而新的生命又有如新枝抽芽一般生机勃勃这般纷乱,是因为万能的宇宙出错了么?又有什么可以永生不灭么?答案是没有,没有什么事是不朽的。我们不能停滞不前,我们必须找寻那些比财富更重要的人生目标,人生除此别无他求。”“修女告诉我们,有两种生活方式——自然的活着,或感恩的活着。你必须选择自己所追随的方式,感恩的不会取悦自己,它承受轻视、遗忘、厌恶,它容忍侮辱和伤害。自然的只想取悦他自己,并让他人也取悦他。他喜欢控制他人,让事情随他所愿,他能找到不快乐的理由,即便全世界在他周围闪耀;然而真爱环绕着世间万物&,他们教导我们,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最终不会有坏的结果,无论发生任何事真爱都将对你真诚以待……”
参考文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