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新生请产假,加入了校青协服务部,求一篇关于校青协服务部的个人规划范例

2011 校青协迎新策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1 校青协迎新策划
迎​新​策​划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校青协管理制度汇编初稿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校青协管理制度汇编初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那一年,校青协
发表时间: 11:14:48
宣传部总结
不知不觉中已然迈向了收尾的时候,在校青协宣传部一年的时间里,有颇多的收获,也有不少的的遗憾,回首一年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在校青协主席团的指导下,在部长、副部的带领下,宣传部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
首先宣传部展开的是自己部门最基本的工作,对相关活动展开相应的宣传报道的工作。这想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进行:在活动的前期进行海报等其他相关宣传物品的制作活动结束后进行相关的新闻宣传报道,来达到活动的影响。在这项工作中,宣传部展开的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没有出现大的失误,总体说来算是不错。
其次宣传部在这一年中也承办了校青协的一些活动,尤其是在志愿者活动月期间宣传部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世界停电日”时候,宣传部组织了有关节约用水用电的倡议,并且活动了较好的效果。在志愿者活动月期间举行了一场宣传志愿者精神的露天影片,提起这次影片的播放,是宣传部的痛,在影片的播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在活动初始没有想到的。但是在活动过后宣传部进行了相关的活动总结,认真的寻找问题的根源,相信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不会出现相关的问题。在影片展出过后,进行了关于志愿者精神的相关征文活动。另外,有关青协志愿者活动月的影册也在积极地筹备之中。并且在整个志愿者活动月期间,宣传部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另外,宣传部的人员也能够积极地参加青协其他的活动。2009年由主席苏子龙带队参加了徐州市大型义卖活动,黄金海参与其中。2010年,由徐越带队,黄金海,聂秀广来到河南省商丘市刘屯希望小学。另外在CCTV英语希望之星大赛中,也积极参与。积极参加有效倾斜组织的报纸义卖活动。另外活动及工作。还能积极地配合各个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
然后,宣传部在办公室的装扮方面宣传部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历史墙等的装扮,tips的制作等的工作,都凝聚着宣传部的汗水。
在宣传部的内部建设方面,宣传部与办公室举行了联谊活动,加强了青协内部的联系和沟通,有利于工作的展开。部门之中每周二都会举行部门例会,并且在会议结束后通常会举行一些茶话会性质的交谈,来加强部门内部的联系沟通。并且在近期应主席的要求举行了“我与青协”为主题的会议,让每一个部员谈一下进入校青协后的收获和校青协发展的建议,并且部分部员想成了书面的内容,应经上交。
关于校青协的发展方面,我代表宣传部仅提出以下建议:
要加强校青协内部的联系,使得校青协的资源能够最在最大、最快的调集起来,从而出色的完成校青协的各项活动。
2. 加强在专业方面对干事的培养。
3. 加强青协内部奖罚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
就新闻宣传方面,加强宣传渠道(这是本届宣传部做的不好的地方,尤其没有解决矿大视点的投稿问题)。
另外建议在下一次的招新工作后,对新招收的干事增加考核期,在考核期不合格的干事辞退,避免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尽量招收一些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干事。
不知不觉中,一年已经走过,回头望,百感交织,不过还是要感谢宣传部,感谢校青协能够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成长,一生中,我想我一定不会忘记这段岁月,相信其他人会和我一样,永远铭记。最后,真心的祝愿校青协能够越来越好!
附:部分干事的总结
工作总结 —— 王宇
从2009年9月到现在,不知不觉,进入校青协做干事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回首这半年多的工作经历,参加了很多志愿者活动,收获很多,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志愿者的精神: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我曾经参加过多次志愿者活动:校庆花灯展活动,百年校庆志愿者活动,CCTV“希望英语”风采大赛(徐州赛区)志愿者工作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百年校庆时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印象深刻的是校庆当天,天气很热,志愿者们头顶烈日站在道路的两侧,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没有一个志愿者因为烈日而退缩,每个志愿者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还有那些为校庆筹备的幕后志愿者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成就了百年校庆的顺利举行。还有一次给我的感触也很深,就是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海选的时候,由于主办方的工作安排失误,造成在参赛选手在检录时候现场秩序一片混乱,当时许多家长对我们的志愿者工作提出质疑和表示不满,面对家长们的质疑声和抱怨声,志愿者没有发牢骚,而是主动跟家长们解释,并承认自身工作的失误,希望他们能够谅解。这充分体现了志愿者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他人服务,帮助他人是志愿者们的共同心愿。
齐心协力,共同进步。青协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有一次经历让我至今难忘,那就是我们宣传部人员齐心协力布置办公室的经历。为了给大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宣传部决定把办公室布置一下,在布置的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想法和思路,然后分工合作,我们连续工作了五个小时才完成。这次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觉得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我们要面对很多陌生的面孔,我们之间互不了解,在一些问题上难免会出现误会,因此耐心和爱心对志愿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解释和处理,面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帮助他们。
当然,回首这几个月的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工作能力欠缺,一些技能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作为宣传部的一员,不会使用Photoshop是我觉得不应该的。在工作中,特别是海报的制作方面,很多时候不是手绘,而是电脑绘制。能力的欠缺在工作中带来了不便和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其次是考虑问题不周到、不全面,导致工作中出现漏洞。在工作中有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考虑问题不周全,导致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有时又会措手不及,在协调能力方面也做得不够好。
还有一点我觉得就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有时候工作任务来的很突然,计划就会被打乱,这时候就会出现冲突,工作跟学习中的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自己在时间安排和利用方面不合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其实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考验。因为将来自己要处理的不仅是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还有与家庭的关系,所以现在就必须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青协工作的这一段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扩充了自己的人脉,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当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会继续努力,改正这些不足,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工作总结 ——张喜同
刚进入大学,加入社团是必要的。因为参加社团的活动可以让我们很快的的成长起来。这是学姐、学长们的亲身体验所得。矿大社团很多,所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社团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校青协是我开学以来加入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社团。因为我对这个社团很感兴趣。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已加入青协将近一年,回想起在校青协宣传部所做的工作,让我收获很多。现将这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宣传部工作前期(刚开始的两个月),首先让我感到骄傲的是能加入矿大百年校庆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去跟随学姐、学长们一起去体验作为一名校庆志愿者的那份快乐。在忙忙碌碌去又充满意义的工作中我学会了认真,懂得了微笑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为他人真诚服务的快乐。
在中期(09年11月份之前)的工作中我们部的人员发生了小小的变动。我们部门又重新组合了一下,但团体的意义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团体就意味着团结、责任和无私的付出。在工作中的我们比以前多了几分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集体也意味着许多人组成的团体,当然也免不了结识许多不同学院和专业的人。认识他们是我的幸运。
后期(2010年至今)的工作,我似乎有些力不从心。可能是因为假期的来临。也可能是因为贪玩的原因,不过很快我就渐渐的调整过来了。这一阶段的工作相对以前多了一些,这就需要我在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学会了去有效的规划我的时间,让工作和学习双收。
在后期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许多以前从没做过的事。如:报纸义卖,走到街头去为西南旱灾募捐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个活动中我看到了社会中人的善良的一面。在工作中让我体验到被人拒绝的失落和被人接受的愉悦。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工作中需要足够的耐心与认真的态度。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有许多没有做到位的地方,比如前期的我工作总是跟不上步伐。遇事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表现不成熟等。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校青协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一份名誉,它给我的是一份态度与责任,一份快乐与信任。我相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工作总结 ——王安哥
青协宣传部也有快一年了,认识了许多朋友,有不同的思维和想法,认识你们很高兴。
竞选这个部门的时候那位学长问我说青协的工作有的枯燥无味你是否能坚持?没有过多的言词,只是一个能字。当时认为只要做到了就抵过千言万语。
话,在青协干的第一个学期我们部真的没有太大的作为,同是一学期,一个寝室的小萌工作于青协办公室,整天工作的不可开交。而我却只是照了几张照片写了一篇新闻而已。专业能力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在学期末时原部长辞职,调来了一位新部长:老黄。这么叫也不知他怎么想。呵呵。老黄比较有干劲,从他对工作的态度上看得出。第二个学期里,我们部明显有了起色。有事了他就会安排我们去拍照写新闻。老黄发现我们写的新闻不是很专业。于是让老聂来辅导我们,他在这方面可是个行家。虽然没有得到他的真谛,但也学到了许多写新闻的捷径。我们还搞了一个放电影活动,背后的一切都是老黄和老聂去跑去争取的。我们在前一天开始工作,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出了很多错误。是主观的原因。虽然出了许多错误,但还是从中学到很多,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去做。
让我重新到入学时我也会来竞选这里。没有原因。
工作总结 ——孙成超
在青协工作了有一段时间了,也积累了很深厚的感情,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感觉自己还是受益匪浅的,首先,正如诸多学长所说,青协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了我的忍耐力和意志力,为以后能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础而我以为,参加青协不仅锻炼了我这些,对于其他的能力我也有所提高,例如,我的许许多多的活动流程都有了了解,在活动中也认识了许多不错的朋友,虽然很累,但是很有意义。我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青协中,并不缺乏人才,甚至可以说全是学校中的精英。在青协中工作我在这些人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感受带领我们的部长及副部身上具有的领导气质和亲和力的同时,我感觉自己身上也有了这种气质,这是我在青协工作的最大收获了,而且身处宣传部,我还学会了许多宣传的知识、Photoshop的使用技巧等等知识,在青协的生活可以说是我在大学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这是一片提供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感谢在青协给予我帮助以及和我一起努力奋斗的领导和朋友们。
加入青协之感想 ——缪林森
在进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这快一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和老大们做了一些事,之间也发生过一些或有趣或伤感的小插曲。在这里,我也不想一一赘述了。
一开始参加进来,完全是被“志愿者”三个字所吸引。心想志愿者多牛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残奥会志愿者,还有其他一些志愿者,都广泛收到舆论的赞美以及物质上的肯定。结果,协会的现状却使我大跌眼睛,跟我原先想的截然不同。我们几乎完全是一群默默无闻的群体,只是做一些幕后工作还有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就比如例会。
我总感觉我们这个部门好像是被学生会抛弃了,根本不怎么受重视。像样一点的我们自己搞的活动真不多。就拿上次电影展播的活动来说,虽然中途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从而影响观众的观看热情,但至少是我们青协人自己辛辛苦苦一手策划和实现的。尤其是部长,付出了很多我们都不曾看到。我觉得这样的有我们自己搞出来的活动办得应该多一点,一方面能锻炼部员的能力,一方面也能提高青协知名度。
再说说部员关系吧。一开始大家都刚认识,都显得比较拘谨,这有情可原。不过开了很多例会,见了那么多次后,还是放不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例会的目的不仅是处理会内事务,也是为了增进部员之间感情的,可是好像有点事与愿违。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换一种形式效果会好一点呢?比如聚餐,比如采草莓,比如春游,比如唱ktv等。实践证明,确实很见效。所以我们应该多搞几次嘛!但是考虑到我们都是大一新生,刚上大学,一方面要适应,一方面课业压力也比较重。因此像聚餐之类的活动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了,就此搁笔吧!
工作总结 ——史记
加入青协已经快一个学年了,在这一年中,经历过很多,学会了很多东西。
校青协是我上大学之后选择的第一个学生组织,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志愿者”这三个字,感觉做一名志愿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还记得在进入青协面试的时候部长曾经问过我,“志愿者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很光荣的群体,但是志愿者的工作会很忙,很累,你坚持下来吗”。当时并没有太在意,随便说了一句能,现在想想还真不那么简单!
在一年中,做过不少的志愿服务工作,有时感觉挺忙的,别人吃饭的时候在工作,别人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你也在工作,但是当结束了之后,感觉很充实,甚至小有成就感!
虽然说志愿者的工作是一个付出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不少,认识了这么多人,可以一起工作,感觉挺好的。而且在这一年中学会了写新闻,PHOTOSHOP(虽然还没正式用过),看着自己写的新闻发表在学生在线上,感觉还是蛮爽的。
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宣传技巧方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一些人生的小哲理。学姐曾经讲过她看过的一副漫画“人生的十字架”,也在不时的激励着我。还有学长前一段时间用“轻浮”一词来形容过我(这个我认为还是用“浮躁”一词更恰当,“轻浮”总让人感觉~~~,呵呵),之后仔细想想还挺对,呵呵,在某些方面还是没有认真去做,我感觉这句话应该对影响挺大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效果,但一定会很有用(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想引用马亚军的一句话(盗版一下啊~~~呵呵):“我爱校青协”。
在青协的那段日子 ——王斌
从毛头小子到现在的王斌,我的改变,是青协给我的。
和其他人一样,带着好奇来到青协,其实说实话,我刚开始现在学生会投简历的,当时觉得可惜的是没被选上,但是现在感到庆幸的是没有被选上,如果被选上现在的我很大可能没有成长的那么快,就不会遇到,海哥、子龙哥和娜姐等等优秀的,不能说是领导,应该是学长,良师益友吧!
在青协第一次干事就是校庆的时候做志愿者,拍照片,那天的天气很诡异,白天很热,可是晚上却很冷,第二天就进校医院了,当时很无奈,很委屈,毕竟是个新人。
后来知道原来娜姐做了比我做了很多的事情,原来自己真的很渺小!
期间因为部门之间的合并,老的部长、副部都离开了,因为个人的原因吧,但是就算在离开的前一天,他们还是为青协忙碌着,他们告诉我只要还在青协,就要负起责任来!感到之后,就在想我能做到吗?
我们的新部长,黄金海,除了说话有点吐字不清之外没其他就没有什么缺点了,做事很认真,只要有什么任务都能很出色的完成,也不会应为任务的繁重而抱怨,这是我一直都崇拜他的重要原因!说话利索,做事更加利索,注重办事效率,是我们新人最应该学习的榜样!!
在青协,我们部门没有做过什么活动,因为我们部门主要是宣传工作的,但是我们的身份是志愿者,每次只要有活动就要积极的参加,应为只有内部的之间的能够好好的合作,青协才能越来越好,帮助是互相的,要想被别人帮助就要帮助别人,一来一个好的良性循环就诞生了!
在青协的第一次大会上,我有幸能上台发言,对我是个极好的机会,锻炼自己,让大家认识我,也鼓励大家能更好的了解青协,我很感谢能有这次很好的机会!!
我没有什么本事,就是想帮助其他人,积极参加活动,减轻其他人的负担,我的想法很单纯,不为名更不为利,做好最好的自己!
子龙哥教会了我,做好自己,不要做别人的盗版,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才能带好一个团队。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我建议,多搞一些内部的活动,让各个部门的人互相认识,了解,这样以后做活动就会更加方便,更加流畅,增加青协人的感情,一个团队才能更好的发展!
还有要制定选拔下一任新人的制度,不能总是到一半就有人退部,不干了,对青协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
多给一些内向的人一些机会,做活动,锻炼我们的心智!
我希望情系失物能和广播站共建,把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通过广播传到失主的耳朵里,更加提高效率很成功率,也可以借此提高青协的声望!!
在校青协的工作感想 ——马亚军
去年九月份的那一天晚上,我去教一参加青协面试,站在讲桌后面望着坐成一排的评委——学姐学长们,冷静又自信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心里充满了热情和希望,我有预感自己肯定能通过。所以,几天后当我收到录取短信通知时,虽然高兴,但是并不感到意外。
经过一次次例会和青协活动,我认识了机电、建工、信电、艺术,矿业等学院的同事,由每次开例会的紧张拘束渐渐变得自如活泼。同事们都很善良友好。我所在的新闻组,王安哥憨厚诚实,史记开朗真诚,路超忙碌热情,和他们一起工作很愉快。每一次工作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总是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一直比较认真,不敢懈怠。几次校外的志愿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志愿者的辛苦,切实体会到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青协宣传部新闻组的工作并不很累,于我无非就是到一个特定的地点,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组织整理成一片字数不多的新闻稿,或者拍几张照片,再发到部门邮箱里,然后,我的工作就结束了。所以无论我做得好不好,都不值得表扬奖励。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是自己失职,反而应该接受批评。我现在很后悔自己在有些时候存在侥幸心理并推卸责任。比如那一次电影展播的新闻,我因为懒惰没有写,最后是王安哥写的。这样一件小事反映出了我对工作的懈怠,以后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警惕这种懒惰思想,不能这样子了。我并没有遇到工作与学习相冲突的情况,只是遇到过工作与休息相冲突的情况。这就是说,只要投入时间,就能解决问题,牺牲一些也是值得的。
在青协收获最大的就是我善良的同事们。他们都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平易近人的性格,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些都值得我学习。偶尔在校园里相遇时,心里就会泛起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每次开例会,一看到他们我紧张的心情就会慢慢放松下来,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归属感呢?或许是吧。无论如何,我珍视享受这种淡淡的友谊,并庆幸自己拥有它。我不会忘记和他们一起当志愿者,一起拍照写新闻,一起在二食堂广场放电影,坐在石阶上聊天、吃东西……这些回忆是如此美好,我不会忘记的。同事们之间并没有发生过矛盾或者争吵,这种相互之间绝对的友好还是很少见的。因为大家不陌生也不亲密,所以对他人也是既不冷淡也不过分友好。我想这种关系是最适合在一起工作的人的,这也是我们相处融洽的原因之一。
感触最深的就是时间过的实在是太快了,真的是好像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在这八个月中,在校青协的经历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提高了我与他人沟通交往配合的能力,加深了我对青年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对于我意义重大。我会继续支持青年志愿者的事业,祝青协越办越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大一新生的一封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