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车间海参里面的白色东西海参小苗怎么分头数?

怎么养海参苗_百度知道
怎么养海参苗
提问者采纳
海参养殖技术借鉴一)潮间带梯田养殖& AN id=lblNote style=FONT-SIZE: 10pt&& AN id=lblNote style=FONT-SIZE: 10pt& 1.梯田建造 在潮间带从低潮线或者中潮附近开始,或者利用地质地形的特点,用石块加钢筋水泥筑堤,围成梯田,梯田最深处堤高100—150厘米,在堤上插固直径2厘米左右的钢筋,钢筋长度要高于海水表面,钢筋间距3—5米,钢筋上吊挂直至水面网目2厘米左右的网片,风浪大的海区,在堤外应设置散石护堤。根据梯田面积,在堤上设置1至数个闸门,以利水的交换。 池内可投石、海参礁、汽车外轮胎等提供海参栖息场所。投石以堆放为主,散铺为辅,每亩投石80—100米3,或者投海参礁40—60个。池内石头和海参礁上,尽量繁生大型藻类,如裙带、石芘、鼠尾藻、鹿角菜、鸡毛菜等。沙泥质,移大叶藻,以改善环境,为海参提供饵料。 2.苗种放养 放养苗种规格偏大为好,一般可放养体重5—10克的幼参,放养密度20头/米2左右为宜。投放时,可直接将幼参撒于池内石头或海参礁上。 3.日常管理 由于梯田养殖一般都是高密度,因此日常管理尤为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梯田内水质清新,每日纳潮,保持潮流畅通,视梯田内污物累积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清楚,保持水质; (2)人工投饵:在养殖密度高达20—30头/米2的状况下,完全依赖自然饵料,难以满足海参对饵料数量的要求,尤其是在海参活动、摄食盛期,因此应适当添加人工配合饵料,予以补充。一般在3—6月、10—12月期间,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饵料;(3)加强梯田护理:堤坝发现有泄漏,网片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每日退潮后,应巡视梯田,将梯田内的可疑敌害生物,日本鲟、海盘车等清除。另外,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情况,发现有海参向田外逃逸,应及时捕回。 4.养殖效果实例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在牟平养马岛东端、挡浪坝南侧中潮区建一养殖池,长110米,宽30米,面积3300米2,池内最大水深1.8米,大潮能全部退出,池东南角有一自然换水闸,闸口宽3.2米,池东北、西北各设一个进、排水闸,闸门宽0.5米,池内投石155米3,呈堆状、散状、平铺状,投瓦片500张,扇贝养殖筒300只。1987年投平均体重59.4克的参苗21450头。1988年4月,投平均体重12.2克的参苗8044头,年,二次回捕10044头,回捕率34.1%,平均躯体重88.2克,(体重约160克),加工后获得干品69.18千克,平均亩产干参14.1千克。 (二)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 1. 养殖方法的理论研究 黄海水产研究所(),对刺参夏眠习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采用人工降温的低温饲育与自然水温的常温饲育相结合的方法。降温饲育:试验期间各年龄段组群正常摄食,每头平均日摄食量亲参0.184克,1龄0.165克,2龄0.317克,2—3龄0.315克,3龄以上0.412克;消化道形态正常,小肠组织结构完好无缺;性腺退化不明显,肉眼可辨雌雄,处于成熟期或排放期;体重呈正增长,每头平均日增重1龄0.534克,2龄0.410克,2—3龄0.875克,3龄以上0.06克。常温饲育各年龄组群随温度升高,日摄食量逐渐降低,直至停止摄食,消化道退化显著,小肠组织结构仅留有外表皮、肌肉、内表皮;性腺退化迅速难以发现,肉眼难辨雌雄,处于休止期;体重呈负增长,每头日平均增重1龄—0.648克,2龄—0.753,2龄—3龄—1.227克,3龄以上—1.818克:研究结果完全论证了水温使海参夏眠的主要外因。在高水温夏眠期,采用人工降温可以解除夏眠,而转入正常地活动、摄食、成长,从而完全可以避免由于海参夏眠减重,对人工养殖造成的弊端,这就为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努据。 2.养殖方法 (1)控温方法:目前,最经济的控温方法有:①夏季用海带育苗排放的低温水进行降温,冬季用鲍鱼苗种排放的升温水进行升温;②利用坑道冬暖夏凉的低温特点调节水温,在夏季最高水温21摄氏度左右,冬季最低水温7摄氏度—8摄氏度;③海水深水井:该井井水温度,一般冬季12摄氏度—13摄氏度左右,夏季15摄氏度—16摄氏度左右,是海参养殖的适宜温度。但盐度要格外注意,一般养殖用水盐度不应低于26,随着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法技术的不断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采用全控恒温恒养殖法,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2)养殖池建造:为减少养殖室规模,充分利用空间和减少能量损耗,降低养殖成本,一般可在室内建造多层(3—5层)立体养殖池,养殖池可用砖水泥结构或者框架塑料水槽,养殖池规格可为200厘米*80厘米*40厘米,二层间距50—60厘米,养殖中期后,每个养殖池用2—3块有孔塑料波板隔为上、下二层。 (3)苗种放养:苗种放养规格,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要小于体长2厘米,最好3—5厘米。放养密度体长3—5厘米的种苗,单层放养40—50头/米2、双层放养80--90头/米2为宜。苗种应先投放到池内吊挂的网箱里(20目)养殖,当养殖2—3个月后,可撤去网箱参苗直接移到池内,苗种放养前应消毒,一般可用5*10-6—10*10-6(5—10 m)呋喃西林药浴。 (4)日常管理 1)水的管理:试验表明(表1-41),海参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0摄氏度-17摄氏度,最适生长水温10摄氏度—11摄氏度。养殖水水温,可根据具体条件控制在最适宜范围内。养殖期间流水培育,为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水可从最上层自上而下逐层循环利用,每日水交换量为3—8个量程为宜。 2)投饵: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每日上午和傍晚各一次,日投饵量依控温条件而变化,一般在体重的1%--10%范围内。 3)清池和倒池:为保持池内水质,应及时清池和倒池,一般每天清池一次,用虹吸法清除池内粪便和残饵。倒池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方法,一般10—15天进行一次,如若水质发生意外,则应及时倒池处理。 4)病害防治:目前为止,在海参养殖期间,病害发生尚不严重,而且一旦发病可以控制,尽管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般容易发生病害,一是猛水蚤的伤害,可用2*10-6—5*10-6(2--3 m)的敌百虫杀灭;二是皮肤溃烂,主要在高水温时(&10摄氏度),容易出现,可用药3*10-6—5*10-6(3--5 m)呋喃西林或者土霉素10*10-6—15*10-6(10--15 m)药浴。海参池塘养殖技术池塘养殖, 海参, 技术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本公司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大家参考.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当地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盐度不得低于千分之二十八,无河流注入;该池塘缺点造价太高.也可将一个对虾养殖池塘,最好是泥沙底质,改造成刺参养殖池塘.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该池的优点是即便于观察和管理又造价低,但注意夏季底层水温20摄氏度以上超过3个月的池塘不易养殖海参.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所以对于虾池改造的参池必须投放人工海参礁.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混凝土块,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可用瓦片,石块,果框或空心砖造礁,方法如下:1.瓦片造礁:用盖房用的红色瓦片,每三个为一组,三个瓦片的长边依次对接,形成一个三角棱体,用细绳将棱体扎紧.用此棱体在池底堆成若干个礁堆,礁堆的间距为35米,一般每亩用瓦片2500片左右.礁堆有上下两层棱体组成,每层又分南北2排,下层每排59个棱体,上层48个棱体(交错堆放),上层棱体再盖上瓦片.这样,从南到北方向看,整个棱堆由若干个三角空间构成.2.石块造礁:每个礁堆用石块0.8—1.0方,堆放时石块尽可能多留出空隙,礁堆间距4—5米.3.果框造礁:每个礁堆有三个果框组成,下面2个,上面1个,并用细绳捆牢.筐口向北,筐内压上石块,以防果框移动.4.空心砖造礁:方法同瓦片.对于已投放好参礁的池塘,在放苗前最好先清池杀死敌害和致病菌,通常用10 m茶籽饼和20 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天后,将池塘连续冲刷2-3遍后方可使用.消毒完成后,参池纳满水,并用10天—15天时间肥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其上再盖上4层湿纱布,然后再将塑料周转箱一个个垛起,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冷时,外层加发泡塑料保温.若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参苗的投放苗种的投放规格苗种的投放规格可在1cm左右.因为刺参6月前后产卵,育苗,9月份苗种在生长至1cm时就可供使用.亦可选择越冬的大规格参苗(规格多在300-500头/斤),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养殖周期,如果人工投喂管理程度较好的池塘,还可以选择体重12-16克/个的参苗,当年80%可达到商品规格.总之,参苗投放规格要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而定,最好是各种规格混合投放,逐年逐批投放.参苗的投放时间参苗的投放时间可定为9月份中下旬恰好是夏季高温季节刚过,人工海参礁上生长着各种藻类,尤其是底栖硅藻相当丰富,这就为幼参提供了优良的饵料.此时水温下降至21-25摄氏度,恰恰是刺参爬出洞穴,进行摄食的良好时机,幼苗生长迅速.当进入寒冬时,幼苗可生长至4-7cm.试验也表明,刺参具有相当强的耐寒能力,冬季池表结冰,刺参也不会冻死.也可以在来年3-4月份放苗,这时水温适宜苗源丰富(越冬保参苗大多在这时出售),部分当年就可收获,见到效益.苗种的投放方法参苗的投放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投放法,适合于大规格参苗的投放,将运回的参苗均匀的洒放到参礁所在的水域;二是网袋投放法,适合于体长1cm左右的小规格参苗的投放.因为1cm左右的参苗附着能力很弱,将其装进网袋,让参苗慢慢爬上人工海参礁附着,有利于于提高成活率.参袋一般用20网目的聚乙烯扇贝苗袋,每袋装苗40-60头,袋内放进小石块,防止漂浮和移动,参袋微扎半开,均匀的投放在参礁附近.苗种的投放密度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规格在1cm左右的渗苗在温度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可控制在100-150头/平方米;规格30-50头/斤的参苗,可控制在8-15头/平方米.总而言之,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养成期管理饵料投喂 海参的食性很杂,主要以海底表层的沉积物为食,沉积物主要包括贝壳,硅藻,细菌,原生动物,小的螺类,双壳类的幼贝,挠足类,海藻,虾蟹类及大叶藻类的碎屑等.具体投喂方法: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2. 水质交换 海参喜欢清新的水质,因此养参的池塘应具备较好的进排水条件,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的清新外,还可以为海参提供部分天然饵料,另外还可以在雨季避免池塘水盐度的变化,为海参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池塘水日交换量要大于池水总量的百分之3.值得注意的是在换水时要带网以防水中敌害生物进入.3. 日常监测 养殖期间应注意加强水质,盐度,水温,海参生长情况,安全措施的监控.夏季是池水变化最大的季节,如发现水温过高,水色异常应立即换水,以免造成海参死亡;每天应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摄食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投饵量)确保海参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每隔10-15天下水探模,测量海参,观察海参生长情况;池塘堤坝的安全尤其是多雨季节更应注意.4. 清除敌害:海参由于自身防卫能力很差,很容易遭到其他水生动物的攻击和捕食,因此清除海参敌害工作也是养殖中的关键一环.海参的主要敌害有虾蟹类,水蚤,肉食性鱼类,海星等.在放苗前可用20 M漂白粉彻底清塘,清除敌害,进水时用80目网过滤,以防鱼虾蟹卵及其幼体,水蚤等敌害进入;虾蟹类在养成期间可采用地笼网诱捕;肉食性鱼类可以用粘网,钩钓捕杀,进水时最好用80目网过滤;海星要检出池外晒干.六,收获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海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海参苗招虫子怎么办_百度知道
海参苗招虫子怎么办
几个要点:
1、纤毛虫,主要是体质差、长期有肠炎症状的海参易得;提高海参的免疫力抵抗力是重中之重!
2、高温期间减料,减少底臭板发粘的速度,延缓敲板能有效控制!
3、防肠炎,助消化。但不能长期用抗生素,抗生素用的越多苗的体质越弱,凡而易得纤毛虫!
4、盾纤毛虫治疗的关键是在于早期。很多养殖户发现了海参摇头或中间有断点或化皮了,就一味投抗生素,这样只会使养殖成本加大,损失更重。用药前期,前一二天能看到有好转的效果,到第三天开始就越来越严重了,原因很简单,抗生素只能做到杀菌的作用,起不到杀虫的作用,这样的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对育苗厂家的回访和实际考察,结合实际中的治疗经验,总结几条在现实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慎重选药(避免治疗方向上的失误):往往在显微镜下一看到纤毛虫,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杀虫剂和抗生素。熟不知,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作用,不是你想杀掉就能杀死的,杀虫的结果不是药不对症,虫杀不死,海参化的更历害,就是虫死了,参苗也掉的差不多了。
2、用药过程中不要随意添入其他别的药品:买到药了,不管对症不对症,就开始用,自已担心药效达不到,又加上这种那种的药。这种情况,非但没治好,到头来连好的的药也拖累的失去效果。
3、饵料配伍不当:这方面的不合理也会导致纤毛虫子的猖厥。往往为了提高生长速度,擅自过量添加动物蛋白,是长的快了,代谢产物的毒性也相应增加了,这种情况,除非不发病,一旦发病就是历害的,而且很难控制。
4、不能私自停料:当然停料不停料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水质变化或者气温引起的化皮,停料是有效果的,但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你越停料,连好的参苗都饿得没抵抗力了,不全池发病才怪呢。
5、切忌乱添加营养类产品:发病期间,正常思维是给它增加点抵抗力,殊不知,就是这个最常规的想法,却起到相反作用。要知道,海参不是什么高级动物,不是鸡猪类畜禽动物,它就是潜伏在海底以吃海泥中的腐殖类生物为生的。连吃海泥都能活,还用得着那么高级的营养品吗?
6、不要找客观理由:不从自身疏忽的漏洞入手,总拿世界性难题做挡剑牌。治不了的病就是世界性难题,殊不知海参也就是我们这里认可度高,我们不面对,难道等着那些连海参什么模样都没见过的人来给你解决吗?正大兽药厂畜禽药渔药牛药
总之,水产疾病防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里面牵涉到水温,天气,季节,水质理化各个指标的相应协调。不同的情况理性区分,细致分析,正确的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还是养殖的本人,细心决定成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渐入尾声,可算了一下收入,黄岛大场镇殷延福的养殖场五千多斤的鲜海参只卖了20多万元,只是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池子不用租,今年就是赔钱的买卖,近期的他怎么都笑不起来。走过2011年的黄金期,成品参的价格一路看跌,从高价时的每斤360元,跌到了如今的每斤50元左右。6月2日,有养殖户算了一笔账,如果租池子的话,一斤鲜海参的亏损在20元钱左右,而原本高利润的育苗保苗户也“呛了水”。
  春参销售收尾,养殖户称一斤海参能亏20元
  进入6月份以后,气温上升海参夏眠,春参渐渐淡出市场,“死扛”春参的低价潮后,一些养殖户的心里还是拔凉。
  在黄岛区丁家河附近海域,老王打点着八亩大的养殖场,养殖的除了鲍鱼就是海参。当6月2日记者联系到他时,老王正在修补被海浪冲坏的围挡。按照他的说法,成品鲜海参的价格跌落,从去年的每斤66元,跌到如今的四五十元,这个价格让养殖户难以承受。
  7日,记者换乘四辆公交车到琅琊镇,这里的海边有大片的海参养殖,可在附近几个“渔村”打探,一聊到海参养殖,不少人都直摇头,春季鲜海参赶上每斤50元左右的低价,大家伙儿盘算着从海参养殖中退出。不少渔民告诉记者,之前连片的,多数都在转行或谋划着转行,或养鱼或养虾。
  在琅琊镇胡家山附近的海边,记者找到一个海参的养殖大棚,老板并不在这里,只剩下打理池子的雇工李女士。指着空着的四个池子,她说,原本里面都养着海参,可今年就缩小了养殖量,池子直接空了出来。
  除了琅琊镇,大场镇的一些养殖场日子也同样过得艰难,殷延福就是大场镇的养殖户之一。他在大场镇的养殖场有20亩,从事海参的养殖已经七八年,在2004年的时候建起了厂。
  在春季的这段时间,殷延福的池子出了五千多斤成品参,主要销售给了市场贩子,可是回头算了一下收入,成品参只卖了20多万元,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攥着这20万元钱,他算了算只是收回了本钱,幸好养殖池是自己的,否则算上租赁的费用,今年就是赔钱赚吆喝。
  在海产品养殖上打拼多年,对价格的大起大落司空见惯,殷延福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可一想到忙活一年收入甚微,他还是忍不住地发愁。在他的养殖池里,海参的投放量压缩一半,换上了鱼等其他海产品,不敢轻易再试水海参。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销售鲜海参,之前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销售三四百斤,可如今,一天卖出去100斤就不错。”殷延福说,海参主要供往饭店,还有一些礼品订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订单都明显下滑。
  殷延福的养殖场是从其他的育苗场抓苗,在去年春天按每斤90元的价格抓苗,殷延福投放千斤海参苗儿,养殖一年后开始上市,结果遇到了海参的低价。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殖成品参的人工较少,一年的雇工费大约三四万元;成品参养殖不需要太多饲料,一年的投入能有5万元左右;同时为了改善水质用药,一样也需要一万元左右,还有一年约两万元的电费,仅仅这方面的投入就是12万元以上。
  如果按照投入两千斤苗儿,养殖最好的时候能出6千斤鲜参,按照他卖的每斤50元,收入只有30万元左右。在春季购苗,购买的都是足够大的海参苗,一般都是养殖一年就可成为成品参,参苗的价格在一斤90元左右,两千斤参苗就需18万元。前后的投入加起来,养殖海参一年投入30万元以上,“怎么算都不赚钱”。
  而在琅琊镇养殖海参的范瑞用,他的心里同样有一笔经济账,一亩地需投100斤左右的苗,因为海参苗小,需要养殖两三年左右,两年前他购买的海参苗的价格在每斤200元左右,“如果按照两年的成长期来算,池塘的租赁费用是每亩 4000元,两年就需要8000元的投入,仅买苗及租池子这两方面的投入就是28000元”。
  范瑞用说,如果按照一亩高产400斤海参来算,如今每斤的售价在70元才能保本。各个养殖场的成本不同,有的要考虑人工、电费等成本,还需要考虑养殖风险。按照如今的每斤50元的价格,一斤海参亏损在20元钱左右。
  参苗价格从去年的180元跌到如今的50元左右
  记者遇到收购鲜海参的张瑞喜,他从黄岛的各养殖户手里收购鲜海参,带到自己的“工厂”做成干海参,50多岁的他并不养殖,收购鲜海参也已经数年,所谓的“工厂”其实是家庭作坊。当记者来到他的“工厂”发现,屋内的木板上摆着晾干的海参,一台风扇不停地转着。
  他说,正在加工的海参是从大珠山附近收回来的,这次收购了几千斤,每斤的收购价在57元左右。对于这个价格,相比于之前八九十元每斤的价格,已经降低了不少,加工成干海参后,自己的卖价在每斤1800元到1900元之间,而去年的卖价在每斤2400元左右。“赔钱的还是养殖户、保苗户。卖价降低,收购价也不高,所以我们的利润还在。”
  青岛瑞滋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的范瑞用称,在2011年前后,不少人投入海参养殖,黄岛区海参的养殖规模扩大近三倍,盲目的投资使得市场供大于求,这也导致了海参价一路看跌,养殖户纷纷赔钱转行。一般来说,海参养殖包括育种、育苗、保苗 、成品养参、加工等环节,大家看到育种、保苗这两块回报快、利润高,不少从业者只从事这两块的业务。尤其是保苗,海参从米粒大小保苗到每5克1头,这时候的成活率高可以投放野外。
  可面对着海参降价,养殖户缩小规模,也惧怕高温等风险,成品参养殖场不购苗,达到标准的海参苗滞销车间,保苗户就只能降价销售,如今的海参苗价格降到每斤四五十元钱,而去年有的育苗场参苗的价格能卖到每斤180元上下,质量好的参苗前年甚至可以卖出300元的高价。受到价格的影响,倒闭最多的还是育苗户和保苗户,在利润高时纷纷试水后没成想被呛。
  其实,殷延福最大的业务还是育苗、保苗,海参苗的价格降下来,跟他一样的保苗户日子并不好过,有的养殖户甚至卖了池塘。
  不少养殖户转行养虾或者放弃
  在今年春天,海参的价格遇冷,小规模的养殖场淡退,在业内人士的眼里,海参行在震荡中“洗牌”。“不少的养殖户,已经转到了鱼虾的养殖上,也有人甚至直接放弃了。”范瑞用说。
  而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也称,海参价格的跌落,会加速行业整合和洗牌,其中规模小、技术水平差、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以及养殖户,将在这场淘沙中淘汰出局。范瑞用满怀信心,他说,春天的价格并不能代表全年走势,在今年秋天到来后,海参的价格或能回暖。
  记者联系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王雷,他说,全国的海参总产值在400亿左右,北方的海参养殖发展到如今也就三四年光景,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而后规模也逐渐扩大,北参南养的福建甚至占了全国产值的15%左右。
  王雷介绍,海参价格下滑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和勤俭节约等因素,加上盲目投入海参养殖,即墨一个镇上甚至有千余家育苗场,这个规模超乎了想象。海参价从2013年春天价格下降,更苦的就是育苗和保苗的养殖场。
  “各地成品参价格不同,今年,一般每斤在35元~45元之间,再高的就在50元左右,相比去年跌了很多。而育保苗的养殖场,原本几百元一斤的价格,如今也跌到了几十元钱一斤,这些育保苗的养殖场赔得更惨,很多都关了门。”王雷告诉记者。
  不过,王雷说自己还是看好海参的养殖前景。“很多行业都经历过洗牌,从原来的盲目投资到规范,海参行业现在经历的就是蜕变,进而进行技术的改造,更好地控制养殖成本,之后的发展应该会更理性化。”
  由于今年的价格不景气,为了尽量地降低成本,范瑞用也有过裁员的想法。目前,他的养殖场里有200多名工人,负责海参养殖过程中换水、倒池、投料等工作,在价格低落的这段时间,迫于成本上的考虑,打算辞退部分工人,可是没过几天,其中一名工人找到自己,称海参养殖的行业不景气,辞职后没有合适的工作,还是想在这里赚钱养家,供两个孩子上学读书,范瑞用心软,又打消了裁员这个念头。
  北参南养节约成本吗,目前可否用这种方法渡过难关?范瑞用说,由于风险也大,如今从事北参南养的人并不多。他告诉记者,其实,海参生长主要集中在春秋,一年也就四个月左右,夏天和冬天基本在休眠,所以养殖户在冬天做文章,将海参送到暖和的南方过冬。这样,海参就减少了休眠期,能够提前长大并上市,成本也相应会降低,回到北方后冲击本地的市场价格。但是目前由于市场的不景气,北参南养的也相应减少。“从北方送到南方海参活得舒服,可是从南方再回到北方,海参就会出现不适应。”所以,在海参集中上市时,就只能压价销售,防止海参砸在手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的价格不景气,海参养殖场普遍都在赔钱,成本高使得北参南养也挺为难。
  大企业育苗的损失从深加工环节找回来
  养殖场出的海参价格跳水,而散养海参的价格却徘徊在每斤百元左右,价格一直较为稳定。
  “老龙湾”海参的掌舵人叫杨洪勇,他说,从2013年开始,海参市场的不景气初露端倪,前几年,很多国企订购高档干海参馈赠客户,每斤高档海参卖到六七千元,每家单位平均订购 50斤,销售额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0% 左右,可今年就基本没有接到国企的高档海参的订单,一些高档酒店也退出了客户圈。
  当天,记者来到杨洪勇的养殖基地,6排大棚整齐地排开,这里就是育苗的车间,如果不打开车间的灯,压根看不到里面的情景。车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参基本在车间育苗,长大到合适的大小投放。杨洪勇说,海参也会分为圈养和散养(养在海里),虽然鲜海参的价格跌落,可是散养海参价格并不低。
  在杨洪勇看来,圈养参受到影响最大,在自己的养殖基地,有圈养的海参和散养的海参,由于散养的海参生长在大海,而且生长周期需要三年,所以价格也会贵一些,相比于圈养的海参来说,能够贵出来一半的价格。在今年圈养鲜海参卖到50元的低价时,他的散养海参的价格还是坚持在百元以上,价格最高的时候甚至卖到每斤120元左右。不过,他坦言,区分圈养还是散养的海参存在一定的难度,“全凭企业的良心”。
  海参价格一降再降,使得一些小的养殖场关门或转行。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大企业因为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育苗保苗环节上的损失,大多都通过深加工等环节能找回来。
  杨洪勇告诉记者,“今年盈利肯定不多,但是也不见得赔太多,因为在育苗保苗上亏的钱,可以在自己养殖和干海参加工上找回来。”
  记者在6月7日来到杨洪勇开的旗舰店,里面摆着大量加工后的海参。他说,受到价格的影响,育苗和保苗的行情不见好,甚至都赔了钱,可是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接下来还有成品参养殖的环节,“自己培育的海参苗儿卖不出,可以直接投放到自己的池塘,进行成品参的养殖,如果养殖的鲜海参价格不理想,还可以进行深加工。”
  杨洪勇说,一般来看,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干海参分为淡干、盐渍、冻干、即食四种,根据规格的不同价格也有差异,高档的干海参能够卖到五六千元一斤,而冻干海参的加工工艺复杂,大约70斤的鲜海参才能生产一斤冻干海参,一头冻海参就得40元上下,而淡干海参也得需要三四十斤鲜海参才能加工出一斤干海参。
  ◎相关链接 买十斤鲜参能掺三斤水
  邓先生从事海参养殖,由于池塘的租金越来越高,目前他将养殖生意从黄岛区搬到了烟台海阳,他告诉记者,海参的市场不景气,他的养殖规模也在缩水,原本有260亩海参池,如今还剩下80亩。“我的养殖池旁边曾有26个他人的池子,可现在只剩下两个池子还在坚持。不少人都转行养虾,或者直接退出不干了,池子转租给别人。”邓先生说他从业的这五年,海参从黄金期走到了“低谷”。
  养殖户邓先生告诉记者,在最初养殖海参的时候,一年的毛利润能达到100%,可现在就不行了,基本都是赔钱经营的。“总体来说,海参已经不是暴利的了,价格也透明多了,鲜海参一斤也就加价1元到5元之间,而成品的干海参,经销商会加价30%到50%左右,毕竟现在的房租也高,雇佣人的成本也抬上来了。”
  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市场上购买的鲜海参,买10斤鲜海参里可能有3斤水,其实商贩赚取了“秤上的利润。”这位业内人士说,鲜海参捞出来之后,生存的环境缺了氧气,海参会因此而吃水,将“肚子”里灌满水,“基本的比例就是在30%左右,也就是说,你买了10斤的海参,其实有3斤是海参喝的水。”
  文/图&&记者 刘金震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参的家常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