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本校上课,但同属于一所学校的老师有没有资格在原学校代评职称称

轮岗交流教师版终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轮岗交流教师版终稿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千万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迫切要求政府部门立即取消职称工资(75/27873)
最近,从职称制度的“滞后性”、“不公平性”、“腐败性”等可看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一、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极大地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普遍搞重点中小学。这些重点中小学都在城里,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刚开始评定职称时,有的农村中学连一个高级教师名额都没有,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而已,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罢了,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
二、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极大地妨碍了“教育合力”的形成,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
职称分高、中、低,按照职称获得的物质待遇当然也有高、中、低之分了。教师也食人间烟火,当然也要讲求物质利益,人人都希望获得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应该而没有评上相应职称的教师,难免会大失所望、伤心、泄气,从而降低广大教师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之间经过了职称的不正当竞争,难免会离心离德,甚至相互嫉恨和拆台。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不与职称成正比,能力低资历浅业绩差而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评上高级职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能力资历深业绩突出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也不在少数。
三、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既严重扭曲了广大教师的心灵和人格,也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
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是教师不小的支出,当然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可观收入了,职称考试也就成了有关政府部门创收敛财的渠道。由于教师中、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每年到了评定职称的时候,各位有条件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这些手段说来也简单,无非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争取把职称捞到手。这些一心想得到职称的教师的竞争手段成就了一些基层领导不大不小的腐败。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因被迫不正当付出,也内心不得安宁。因此而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
四、现在评职称的人为因素太多,不客观公正,伤了教师的心。弄虚作假成风,败坏教育风气。
负责职称评定的人员大肆受贿,滋生腐败。评上高级职称不授课的很多,上课的那些也不愿意出多少力,评职称起不到激励教师的真正作用!不取消职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教师心中难平,如何全身心工作?现在的中小学职称制度确实利大于弊,根由就是职称与工资挂钩,一朝评上职称,终身受用无忧。评上职称的也确实多是教育系统内外话语权大的人群,如领导、领导亲友、业务管理部门人员等。职称评定不仅渐渐丧失了对教师的激励作用,而且正在成为“腐蚀“教师职业尊严的重要因素。它让原本相对纯净的校园滋生了一些浊气,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五、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
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体制,势在必行。
六、同工不同酬,分配不公,极大的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职称工资制的作祟,低职称的教师与高职称的教师干同样的工作,低职称的教师工作质量与效益并不比高职称教师工作差,甚至还要高,(因为高职称教师已经评上高职称没有了前进的目标,干什么样的工作都有高工资)但报酬却低得多。这就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有些教师评上高职称后根本不到一线上课,即使上课也是应付了事,没有了上进的动力,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七、由于争相评职称而造成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
由于人人都想评职称后拿高工资,造成同事之间关系不和谐,恶性竞争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效率。从发展趋势来看应该尽快推行以教龄工资和课时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比较合理,这一工资制度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我认为实行教龄工资和课时工资制最大的优点是同工同酬、公平公正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付出、报酬基本一致,只是因效益的差异而有所差别,公平、公正、透明;也有利于教师为争取更高的教学效益与质量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避免了付出与收获不对称产生的矛盾和高职称教师怠工的情形。
八、职称工资,使教师的工资差距越拉越大,职称低的无心教学,看不到希望,心里失衡,校园里怨声一片。害了中国的教育啊!建议直接取消教师职称评定,原因很简单,现在没关系、不花钱送礼,根本就评不上更高一级职称!职称评定只是增加了腐败,教育界的权贵们(各级学校领导)首先获得,拿高工资,一线教师猴年马月才能评上,不花上万元也不会评上。
其实,中小学教师算不上真正的专业技术人才,只不过是实用型人才而已。初级、中级、高级教师在教学水平上不相上下,换句话说,高级教师的工作,中级、初级也都能胜任。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更有甚者,许多教师一旦评上高级教师职称以后工资兑现了,就千方百计脱离一线脱离教学。真正在一线教学的是那些没有被评上职称的人。还有现在各地职称评定工作很不正常,会搞关系的、会花钱的都能如愿以偿,苦了那些劳而苦干者,有苦难诉,默默无言的教师,助长了教育腐败。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妨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绊脚石。所以,给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真的是教育的腐败,希望党和国家教育部的领导认真考虑这个事情,立即取消职称评定,让千万中小学教师敬教乐业,大有作为,劳有所得!
一键分享:
大田县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全县80%教师参与),活动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收费,然这引起了县人事局与县教育局对于收费分配不平衡的冲突(分赃不平)。在培训活动期间,县人事局就利用其分管继续教育培训论证的权力,宣布此次继续教育培训无效并中断了此次活动,一时间,在社会上被传为笑谈。这一事件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形象。从此,县教育局与县人事局两部门之间以及领导个人之间均结下了疙瘩,此后,人事局不断利用职权对教育系统进行打击报复,这殃及了一线教师:
& & 一、2007年下半年,几十名工作调动的教师被人事局一律降聘。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教师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才会被降聘,人事局凭什么降聘工作调动的教师?
& & 二、2008年,省人事厅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全员竞聘的有关通知,县人事局违背文件精神更改了有关条文,更进一步对教育系统进行打压,并要求教育局要“遵照执行”,要求全县教育系统进行彻底的另类于周边县市的全省唯一的“全员竞聘”。
由此,轰轰烈烈的大田县的教师岗位竞聘在全县展开。自2008年底开展至今,这种由县人事局划定职数比例、各校自定竞聘方案(自定游戏规则)、让一线教师“自相残杀”的所谓“竞聘活动”,引起了全县教师的强烈不满。竞聘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象和严重的权权交易的腐败行为。现将不公平的现象及腐败行为罗列如下:
& & (1)因为各校自定规则,校领导班子成员利用手中权力,调整各种积分指标的权重,自定对学校领导班子有利的积分规则,全部都聘上理想的岗位。虽然各校开了“教代会”,但“教代会”成员,一线教师很少,大多是班子成员。
& & (2)一些计算积分的指标如先进、奖励、教学成果等只看最近两年的。这样一来,一些前些年取得好成绩的老师得不到承认:如果最近一两年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未评得先进的,无论过去多么辉煌,也得不到体现。于是就有人说:过去干再好,都没有用。
& & (3)职数比例分配至各校,而不是按全县教师总数进行分配,是不科学的。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造成了学校教师之间相互“残杀”,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 & 例如,有些学校特别是小学,近10年都没有再增加新教师,而且学校教师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这样一来,该校相对年轻的教师,即使工作年限已经很长,已经上了中、高级别的职称,也只能“低聘”或“降聘”至初级,这并不因为是他的工作能力不行,成绩不好,随着学生数的逐年递减,这些学校是不可能再进新教师的,按这样下去,这些被“低聘”或“降聘”的“老”教师直至退休永远聘不上中、高级职称;反之,有些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比较低,即使工作年限不长,也可以聘到中、高级职称的岗位。这样的结果是:同一年龄段水平相同的教师仅仅由于所在的学校不同,境遇完全不同,甚至出现了“原本教过的学生(现在是教师)已竞聘上中高级职称,而现在四五十岁的教过他的老师现在被降聘为初级”的现象。这种“学生高级,老师初级”的现象,如果该老师没有水平,怎么可能教得出高级职称的学生呢?这种现象是否非常荒唐?
& & 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的积极性,反而造成了学校教师心理不平衡,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教师之中现在广泛流行这样的观点,努力工作还不如混个小领导,或是调到比较“年轻”的学校。
& & 如果采用全县制定统一的竞聘规则,全县教师不分学校统一竞聘,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可聘上,不是更合理吗?
& & (4)借用外校的教师,在各个学校制定积分规则的时候,就一律被排除在外且降聘:原学校认为,该教师没有在本校工作,不应被聘上;现学校认为他是借用教师,不属于他们的编制,也不应被聘上。这造成了凡教师被借用到外校,就没有被聘上的可能。借用到外校的教师,难道就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吗?是否这些外借的教师都不努力教学,或者水平不行呢?可是,水平不行,为什么可以被借用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如小学借用到中学,乡镇借用到城关)呢?这种现象,扼制了人才的流动,阻碍师资的合理配置。
& & (5)个别单位与县人事局进行幕后交易,进行“权力平衡”,县人事局对这些单位“网开一面”,不按文件的划定的职数比例进行竞聘,如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县教育局,经过“公关”,进行权权交易,搞“权力平衡”后,这些单位全部按原有职称聘上且工资加级。这对基层学校教师无疑是一种歧视和打压。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腐败行为,怎么能够让基层一线教师尤其被“低聘”和“降聘”的教师感到心平气和?
& & 综上所述,大田县全员竞聘存在诸多不符合中央和省文件精神的不合理做法,滋生了权权交易的腐败现象,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争斗和领导个人恩怨,殃及了无辜的一线教师,而后的“权力平衡”又造成新的、更大的不公平,严重地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希望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和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调查,纠正不公平及腐败现象,给广大一线教师以公平的待遇和合理的解释。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制度不公平的制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行各业的职称制度有的采取考试制度,有的采取评聘分开,只有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仍采用分配指标制。所谓分配指标制,就是先规定好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占的名额比例。如果学校里中高级教师超过比例,那些够条件的教师只能等,等到老教师退休,退休一个晋级一个,退休两个就晋级两个,如果一个学校十年八年没有退休的,剩下的教师只能等到白发苍苍了。这种制度既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优分配,是按运气分配。如果运气好在一个老教师多的学校,即使能力水平差点也是有机会的;如果运气差在一个老教师少的学校,即使教育教学水平再高,即使是市优省优也得等5年10年20年……
& && &据我了解,2000年之后,全国中小学校都以年轻教师为主,所以中高级职称的名额很少,一般一个县城只有十几个;仅有限额且大都向中学,重点小学倾斜。农村学校就更少了,很多学校甚至六七年没有名额,够晋级条件的教师越积越多,一般学校都有30多人,一般县城都有七八百人,全国多大千万人。这些教师都在25岁到45岁之间,正是教育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年复一年晋不上职称,涨不上工资,感觉自己前途暗淡,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挫伤,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对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不光伤害我们中小学教师,对下一代的伤害更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 && &我们不禁要问,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为什么这种不公平的制度,无脑的政策,一执行就是20多年,而且一直到今天呢?我想:这种政策对广大教师的伤害,对子孙后代的伤害,上级领导比我们更清楚。那么,其原因是在国家还是在地方呢?党中央国务院为振兴农业,减免全国农民的农业税,并给了相应补贴;为实现和谐社会,对全国下岗职工执行了最低保障制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更不可能为吝啬这点工资而不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了。我认为,责任就在地方政府,他们为的就是省钱,为的就是减少地方财政支出。试想,如果每名教师都能正常晋级,正常涨工资,地方财政要多支出多少钱,地方政府要少多少吃喝费,少多少小金库啊!他们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为了自己的点私房钱,置广大教师的利益于不顾,置子孙后代的命运于不顾,真是可悲啊!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评定是腐败的温床
教师职称评定有很多不公、黑幕、贪污腐败,由于每年中小学中o高级职称的指标极少,竞争激烈,各级主管领导享有确定指标数,分配指标,评审资格等生杀大权。就成了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他们开始明目张胆买卖指标,明码实价。买个中级职称一万,评审通过要五千;买个高级职称两万,评审通过摇一万。而且在评审资格上要求苛刻,要求有证件、有论文、有专著、有公开课、必须是县模市模,必须参加各种考试,想方设法讹诈老师的钱财,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各位教师为了这个渺茫的希望不得不大量投资。论文每篇200~500元、每篇专著800~1000元、县模市模要上千元,还有各项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教师真是难堪重负。
& && &每年九十月间是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上百人竞争一个指标,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时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已不主要。门头大的到省里买指标,其次到市里买指标,没门没势的只能在学校里竞争,教师们都使尽浑身解数,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排挤其他教师,献媚学校领导,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争取把职称捞到手。各种丑恶的、贪婪的、暴力的、悲惨的人间悲喜剧开始上演,教师和教师之间剑拔弩张,教师和领导之间反目成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让人扼腕。即使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内心也不得安宁,他们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复兴论坛网友
我们内地的工资实在太低了
20年工作年限,实发到手的工资1585元,自已一家三口都养不活,还谈什么为社会尽职.应叫我们到社会去赚钱,不要谈为教育工作.
复兴论坛网友
一个农村80后小学教师,每个月实领工资1159元,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为教育工作起早贪黑尽职尽责,在素质教育的大幌子下拼命应试教育。因为上级要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我们排队,考的差的老师要被招聘掉。 郁闷! 不是一般的郁闷!
口袋里的阳光
期待基本公平!
复兴论坛网友
关于教师的绩效工资
由于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中出现大量的腐败现象,一线的教师拿不到该拿的待遇,损害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恳请中央领导取消教师的绩效工资。
期待基本公平!
温总理,救救教师吧,老师太穷啦,老师为何都不长工资,为了何要职称工资,职称工资才几个校长和中层以上教师才拿呀,一线教师看不到阳光呀
复兴论坛网友
复兴论坛网友
请问总理何时能取消腐败的教师职称工资?
复兴论坛网友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评定是腐败的温床
一个农村80后小学教师,每个月实领工资1159元,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为教育工作起早贪黑尽职尽责,在素质教育的大幌子下拼命应试教育。因为上级要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我们排队,考的差的老师要被招聘掉。 郁闷! 不是一般的郁闷!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应该取消
我是吉林的,我认为教师职称评定是''让领导有事干,不闲着''的借口,是没事整事,早该取消。
复兴论坛网友
整个国家,不论哪行哪业应该是一线人员拿得多!现在社会就是干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吹的!要改变呀
复兴论坛网友
复兴论坛网友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称应该取消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称应该取消 这个职称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反而成为腐败的温床 成为腐败者巧取豪夺的工具
复兴论坛网友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评定,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许是和尚把经念瞎了。上面应该制定出一套透明的模式,让草根评定,也许就好了。
小不点拾仨
农村教师的工资让人如何活下去
农村的一线教师生活在中国最底层。80年代的时候中国脑体倒挂,现在呢,我们拼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了光荣的人民教师,可是那些打工的人一个最少也是2、3000,我们在一线的教师是1300多块钱,让我们如何理直气壮的教育我们贫苦的孩子们努力学习考大学。在如今的高物价高房价之下,我们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几乎难以解决,让我们学生努力考大学如何让人信服。
复兴论坛网友
千万教师无根据
千万教师支持你?没有根据,教师说话要有根据,不可妄言!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法还能保护破产企业教师的权益吗?
323厂是军工企业,04年破产,而60多名教师却被强行买断了
xiaoxinxin2011
欲哭无泪啊,教师地位底下,学生家长都看不起,上课难上啊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工资造成了同工不同酬劳,人为的制造老师之间的不和谐.
教师职称工资造成了同工不同酬劳,人为的制造老师之间的不和谐.
复兴论坛网友
“职称”让一些不称职的收入有差别了。一碗水又端不平了!
有饭大家吃。你好我好大家好!
教师职称工资造成了同工不同酬劳,人为的制造老师之间的不和谐.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职称工资造成了同工不同酬劳,人为的制造老师之间的不和谐.
复兴论坛网友
你了解多少就乱回,肯定你是个教育的贪官!
复兴论坛网友
实行职称工资是合理的, 不合理的是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太多的黑暗、腐败和不合理。
复兴论坛网友
教师的职称该取消,教师的职称应该取消
复兴论坛网友---11月13日 00:44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即将全面推行,委员呼吁——教师大轮岗制度需完善
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政协报
  ■赵光育委员表示,当下多数县市区实施的“教师流动”还存在诸多问题,未能真正起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作用,甚至被很多人说成是“好心办坏事”。
  ■老师们反映,相较于区域内的交流轮岗,大家反而愿意去援疆、援藏,因为回来后可以免试评职称。如果教师轮岗能有鼓励性政策,普通老师的积极性应该会高很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随后,教育部表示将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提出中国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促进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事实上,在此之前,全国各地已经有部分省份和地区开始试行校长教师轮岗。而近一段时间来,“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的热度正在逐渐升温,北京、浙江、陕西等省(市、区)教育部门纷纷表示将出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力争在3到5年内实现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
  “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因为涉及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诸多敏感和热点教育问题,一直为社会各界关注和期待,也被认为是解决择校热、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师资缺乏等问题的良药。但是,具体实施是否顺利,实施效果如何呢?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初衷虽好,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来自浙江的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杭州市委主委赵光育在对杭州市部分学校试行教师轮岗的情况调研后,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委员调研:
  教师轮岗好事不好办
  去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文件,为促进浙江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将从2014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在我省公办小学和初中,校长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达到10年、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12年,将被纳入交流对象范围。根据交流制度,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交流后服务时间应不少于3年,交流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选择回原学校任教。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有在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的经历,其中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一般不得低于3年,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
  在文件出台前,杭州市上城区已经开始试点教师交流轮岗。去年年底,民进杭州市委围绕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在杭州市上城区进行了调研。正是在这次调研中,赵光育委员了解到,当下多数县市区实施的“教师流动”还存在诸多问题,未能真正起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作用,甚至被很多人说成是“好心办坏事”。
  赵光育委员介绍,在与教师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座谈会上,发现目前教师对于交流轮岗有很多顾虑。此外,由于教师流动政策多数采用柔性流动,即优秀教师从城中心学校派遣到对口乡镇薄弱学校工作,乡镇薄弱学校相应的派出对等的教师到城中心学校工作,但这些教师的人事档案、工资福利仍旧留在原来的学校,地方教育部门也表示在推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方面仍然有一些人事管理的问题需要统筹解决。
  教师体会:
  轮岗效果初显制度仍须完善
  2012年,杭州市上城区的杭州市第十中学“高改初”,董强被安排到了距离杭州市区65公里的富阳县一所农村中学支教交流(也就是后来的教师交流轮岗),一方面是支援农村学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适应初中教学。由于一直在城市中学任教,董强也有意到农村的学校看看,便接受了学校的安排。
  “去之前有很多担心,到了那边之后发现自己过虑了。”董强告诉记者,到农村学校轮岗首要的困难是语言障碍,当地的老师、学生平常都习惯说方言,沟通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其次是农村的生活比较艰苦,学校的教学硬件也不比城里。但是在当地老师的帮助下,董强顺利地适应了农村中学的环境。
  说起在农村中学轮岗交流的收获,董强觉得这些困难都不值一提。从上城区的学校安排教师到农村中学的一个考虑是把好的资源和经验与农村中学共享,而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和学校都有收获。董强表示,在农村中学既学习了他们独特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把城里的教改成果带到了当地。轮岗交流期间,董强轮岗学校的领导、老师时常会跟他交流市区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随后也在备课、作业检查、课堂教改等一系列教学管理中吸收经验、作出调整。
  “我自己学习了新经验、开阔了思路,也把好的经验和对方学校分享。”董强认为,教师交流轮岗对于均衡教育资源,带动教学、师资相对薄弱地区的教学水平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更大范围推广。但是要让更多的老师有意愿参与轮岗,相关的制度、政策还有待调整、完善。
  董强透露,在到富阳支教交流前,无法照顾家里让他一度非常犹豫是否接受轮岗。“轮岗的人选上应该适当考虑老师的家庭因素,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轮岗并不适合年纪偏大的老师,在年龄上应该有所限制。”
  轮岗心声:
  教师轮岗有顾虑政策缺乏鼓励性
  俞华是位于上城区的杭州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杭十中”)的一名语文老师。2012年6月高考结束后,俞华接到消息,自己将被派到杭州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杭六中”)轮岗交流一年。消息来得很突然,俞华的第一反应是不太情愿。“在十中待了十多年,突然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学生也从高中生变成初中生,心里还是有很多顾虑。”俞华一方面怕不能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也担心轮岗后还能否回杭十中。
  在跟学校的校长沟通确认轮岗为期一年,一年后继续回十中任教后。俞华才下定决心试一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俞华提前做了许多准备。先是跟轮岗学校的领导做好沟通,确定教学计划和目标。然后,开学第一个月,对新接手班级的所有学生做了一次家访,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有了先手准备,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也相对顺利。俞华带的是初三,校长提出的目标是全班39人能有23人考入高中。最后任务超额完成,俞华带的班级中考成绩也是全年级第一。
  虽然在轮岗过程中取得了出色的教学成绩,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再次参加轮岗,俞华却意外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俞华表示,这一年的成功轮岗经验并不足以消除他对轮岗的顾虑,如果学生不对胃口,领导、同事无法融合,那么轮岗很可能是一场噩梦。“在本身工作比较顺利的情况下,大多数老师对于轮岗的心态是‘最好不要轮到我’。”俞华告诉记者,现在教师轮岗主要靠“劝”,今年杭十中有两位老师参加轮岗,一位是为了评职称,另一位则是抱着“无所谓”的心理去的。
  老师们对轮岗有所顾忌,除了对于环境的依赖性以外,俞华认为还与目前的轮岗制度缺乏鼓励性规定有关。俞老师说,相较于区域内的交流轮岗,许多老师反而愿意去援疆、援藏,因为回来后可以免试评职称。“如果教师轮岗能有鼓励性政策,普通老师的积极性应该会高很多。”俞华说。
  委员建言:
  好制度要落实好政策有待细化完善
  “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有均衡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好的制度还需要顶层设计和细化才能体现其善意。”赵光育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国家刚性政策,也是普通老百姓的殷切期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任依托在教师流动上。但教师流动作为一项新政,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明确教师流动的相关程序,明确教师流动的待遇和评价机制。
  “明确流动程序,需要明确‘谁轮岗’、‘谁来决定轮岗’。”赵光育说,只有那些重点学校或名校的优秀教师轮换到一般学校或薄弱学校去,才能体现出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因为薄弱学校缺少的正是优秀教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让所有教师每12年轮一次,那就没什么意义。同时,每年10%左右的比例使得轮岗教师的人选成为一个敏感问题。学校的校长每年都要伤透脑筋决定选哪些教师轮岗。从工作出发,校长们当然希望把那些优秀教师留下来,而把那些工作业绩一般、不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教师轮出去。如果是这样,那轮岗不但不能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反而会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
  “明确待遇和评价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参与轮岗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保障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初衷的实现。”赵光育建议鼓励优质师资去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的积极性,教师流动期间可按照任教质量与工作环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即把工作环境的差异也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评。教师轮换流动应重点考虑在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流动,建议根据乡镇薄弱学校的特点和用人需求调配合适的优秀教师前去引领指导,以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
  为了促进教师流动,赵光育还建议从改革教师人事制度着手,均衡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力量,建立以市、县(区)为单位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全员的“无校籍管理”,这是指教师不再属于某一所固定的学校,而是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师的人事关系不再受任何工作学校的约束,在制度上减弱了学校对教师流动的限制,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教师姓名均使用化名)
作者:韩柳洁     责任编辑:于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讲师评职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