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数科院生科院包含哪些专业

淮师生科院举办陶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7月3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o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陶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生科楼202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智、校资助中心老师章雪、生科院党总支书记任守军、副书记陈进、教授徐建明、辅导员孙萍以及8位陶学子参加了本次仪式。在副书记陈进的主持下,本次仪式有序开展。首先,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徐建明详细介绍了本次实践的3个方面主要内容,即在淮安张集、岔河、泗洪和盱眙4县开展“青春洪泽湖 绿色微行动”水环境现状调查,检测湖水的pH,并向当地农民宣传生态技术。经过介绍,大家更深入了解本次活动。同时,徐老师强调陶学子要不怕吃苦,积极投入到本次调研活动。紧接着,副部长王智对陶学子真诚地提出了2个想法和2个注意问题。2个想法就是陶欣伯基金会慷慨资助了生科院陶学子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陶学子一定要珍惜并把握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及在实践中陶学子要及时总结成果和心得。2个注意问题就是要注意合理使用经费、积极参加实践,同时要注意安全问题。之后,任书记说明怎么写好调查报告,并寄予3点希望,即希望陶学子充分利用去农村调研的机会,增长个人才干;希望陶学子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希望陶学子不忘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在仪式的最后,副部长王智为陶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授旗,宣布陶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开始。陶学子接过旗帜,满怀激情,纷纷表示一定会牢记嘱咐,珍惜良机,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并致力于生态环保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孙萍】&>>&&>>& >> 正文
淮师生科院开展“行走的环保沙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淮师新闻网7月13日(记者 郑玉婷 嵇丽 吴晨)7月12日,淮阴师范学院“绿色方舟”团队跟随指导老师们的步伐,踏上以“大湖行动承载生态文明,环保沙龙践行核心价值”之路。先后来到以时尚、科学的生产方式劳作的楚州市顺河镇三堡村“稻虾共作”水产养殖场,以科技、共赢的合作方式开辟的淮安市码头镇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安全的养殖方式探索的淮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园。稻虾沙龙,利益双收  “我们家开挖的是环沟形的田间工程。环沟形工程即沿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宽2-3米,深0.5-1米的环形虾沟,沟土加筑四周田埂,使其不漏水。在此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也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工作可以多养一茬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该水产养殖场陈总介绍道。  为了更好地验证陈总的话,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拿起仪器开始测ph值和溶氧值,结束后,又同老板娘一起收地笼,老板娘拿着新收获的龙虾欣喜地说道:“十分感谢淮阴师院的丁怀宇老师,他推荐我们使用‘虾稻共作’模式劳作。这样一年养殖两季龙虾,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产业复合,种养结合,亩产龙虾100公斤、无公害水稻400公斤,亩均纯收益3000元以上,亩产增收1500元以上。”  丁怀宇老师笑把“虾稻共作”比作“一路一带”,他说:“我们用生物学的知识教授给农民,如何发挥龙虾和水稻的更大互作做用,他们把这个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证实了我们理论的正确性,更为他们原来不高的亩产值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图为丁怀宇老师给当地农民讲授龙虾养殖。记者 郭敏杰 摄图为同学们与当地养殖户一起查看龙虾养殖情况。记者 郑玉婷 摄图为丁怀宇老师与同学一同测水质。记者&郑玉婷&摄图为徐建明老师与同学一同测土质。记者&郑玉婷&摄科技沙龙,承载未来  “我们要建立成全国一流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促进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导区!”淮安市码头镇农业科技园区的工作人员在展厅的园区规划图前向介绍道。  科技园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格局,充分利用了淮阴区码头镇的地理优势,加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随后,工作人员又带领大家参观了“皇达花卉园区”。在大棚内,满是雪白的蝴蝶兰。一个淮工毕业的师姐为大家讲解了蝴蝶兰的栽培技术,原来蝴蝶兰是通过先进的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技术,达到大规模的育种和生产。据了解,蝴蝶兰主要是出口至日本和韩国,月均的出口量达到5万株以上,是省内第一家产品出口的园艺企业。  紧接着,大家又随着工作人员的步伐来到“台生源农业科技园”,该园区主要从事金针菇的研发和种植。在参观过程中,几大箱的木屑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经工作人员的讲解,木屑是金针菇培养皿的原料。配置好的培养皿要经过4小时的高温灭菌,保证金针菇的无菌化生产,方可用于菌类的培育。整个培育过程需要经过约47天时间,就可收获成品。  离开科技园后,我们直驱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观察学习特种鱼类繁育的技术。该指导站特种鱼类的繁育主要是鲟类的养殖,包括西伯利亚鲟,中华鲟等品种。徐建明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鱼类的生产养殖。图为工业园区负责人在展厅的园区规划图前向大家介绍。记者&郑玉婷&摄图为徐建明老师为同学讲解食用菌养殖。记者&郑玉婷&摄图为台生源农业科技园负责人带领同学参观。记者&郑玉婷&摄图为同学和养殖户一起探讨花卉养殖。记者&郭敏杰&摄图为徐建明老师给同学们讲解花卉养殖知识。记者&郑玉婷&摄农业沙龙,高产高效  一进到淮安农业科技园,小道两旁的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能发出绿光。那晶莹剔透的小番茄“金陵粉玉”,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苏椒16号”翠绿发亮的果实,让大家啧啧赞叹;还有二倍体无籽西瓜,最大的能达到160斤,这让大家十分震惊。农场负责人给大家展示了需要两个人才能搬起的大西瓜。  随着农场负责人的脚步,大家进入到种植大棚,一串串小番茄像葡萄一样映入了大家的眼帘,又仿佛是大樱桃惹人喜爱,同学们都伸出手轻轻触碰了一下这个小精灵。徐建明老师和农场负责人就小番茄讨论起了转基因水果,他们认为:转基因是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樱桃番茄起源于美洲安第斯山一带,经人工不断培育而成为现在的样子,是否为转基因人们也各执所词,有待更多的实验论证。返回的路上同学们看了哈密瓜,欣赏了辣椒盆景和有着几何图案的小南瓜。  一路的欢笑承载了一路的智慧,此次活动不仅开拓了大家的视野,还增强了同学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探索热情。生物是一门创新型的课程,是一门从知识到实验,从实验到实践的课程。此次活动,同学们近距离了解了实践方面的知识,从培育生产的层次学习了现代农业生产的生物专业知识。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对生物实践的认识,更增添了对生物专业就业前景的信心。图为徐建明老师实地讲解。记者&郑玉婷&摄图为同学们搬大西瓜。记者&郑玉婷&摄图为农科院负责人为同学们讲解青椒。记者&郑玉婷&摄
微博达人:
网友跟帖:
演讲人:陈思和讲题:有关《新青年》同人分化的几个问题时间:日,上午9:00-11:30地点:图书馆多功能厅主办:淮阴师范学院社科处 文学院演讲人简介: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演讲人:王安忆讲题:我与写作时间:日,下午4:00-6:00地点:图书馆多功能厅主办:淮阴师范学院社科处 文学院演讲人简介: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
  #教师节#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音乐学院开展“桃李报春晖 片语寄深情”教师节感恩活动。崭新的音乐楼里,活跃着同学们给老师送赠言的身影。
版权所有 (C) 淮师新闻网
保留所有权利欢迎访问生命科学学院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要闻浏览
信息总数:473条信息浏览:373559次栏目分类:48个栏目浏览:188253次留言条数:21条
&&&&浏览要闻
淮师生科院举办实验室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来源:生科院&&作者:李卓&&阅读:<font color="#FF次&&发布时间:
淮师新闻网10月30日电(记者 李卓)为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10月22日-10月29日,淮师生科院邀请专家来校作安全工作专题报告。生科院院长蒋功成、副院长赵祥祥主持报告会。10月22日,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明作题为《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的报告。10月29日,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院长、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喻发全作题为《实验室化学品安全防护》的报告。两位专家重点就国内外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化学品防护等先进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生科院现有省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水产繁育工程实验室、省中小企业生物工程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3个省级高技术研究平台和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生物农业与环境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2个省级教学平台,还有淮安市洪泽湖水环境遥感监测与蓝藻预警研究重点实验室、生物标本馆等科研、教学平台。生科院平台众多,实验室安全不容小觑。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严格要求师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彻底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生科院全体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 【】 【】淮师城环外语文通传媒生科5学院喜报频传
发布于: 18:28:36
编者按 连日来,淮阴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外语学院、文通学院、传媒学院、生科院等学院的教学、学生工作喜获全国、省级表彰,充分彰显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现集中刊发他们的系列新闻报道,以飨读者。城环学院:全国高校造价软件算量大赛一等奖董留群  11月2日,从安徽建筑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造价软件算量大赛传来喜讯,由淮阴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吴迪、孙秋月、唐佳丽等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钢筋算量单项一等奖、土建算量二等奖、安装及BIM
5D算量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指导老师董留群获得精英指导老师称号。  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历时3天,共有全国279所高等院校1000余人参加比赛,分为钢筋算量、土建算量、安装及BIM
3项比赛。大赛推动了工程管理方向及相关专业信息化进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加强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赛不仅为全国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操作技能提供了竞技舞台,同时为全国高校院校师生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外语学院:“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宋华玲 费素琴  10月25日,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江苏省复赛在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周树霞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梅晓雯荣获三等奖,曹逸荣获优胜奖。  本次江苏省复赛由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和南京林业大学共同承办,共有来自我省64所高校的186名选手参加了本次写作大赛复赛。大赛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决赛三个阶段,能够深刻展现各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大力激发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文通学院:第十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二等奖赵德旺  日前,由日本侨报社和日中交流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圆满帷幕。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日语专业赵含嫣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浦野一),外语学院刘国豪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浦野一),孟维维荣获佳作奖(指导教师:赵德旺),谢梦佳荣获佳作奖(指导教师:富松哲博)。  大赛每年在日本举行一次,每年4月份各参赛学校准备参赛作文,5月底提交电子文档,6月份公布学校作文数最多者,颁发园丁奖。在外教浦野一的发起下,我校学生积极参赛,在今年六月份获得参赛校“园丁奖第一名”,并获赠了价值25万日元的图书。本次大赛由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196所高校参加,共提交作文4133篇。淮师提交作文192篇,其中4名同学作文获得佳绩。表彰大会将于日在北京日本大使馆举行。传媒学院: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奖曹静宜  10月25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报送的《实施项目制训练&
培养传媒类人才》荣获2014年度“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奖。  评审组的评价是:“项目目标明确,改革特色突出,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推广性。”&
  “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评奖是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自2010年起联合开展的教改项目评选活动,要求参选项目为2006年以来启动的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新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新的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等,并有三年以上连续实践、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实际收效的项目,每年表彰10个项目,旨在激励在本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实际成效的单位,进一步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生科院: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李卓  11月5日-7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淮师生科院2011级徐洪、袁洁、安敏敏三位同学获得生物组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本次大赛共分为教案评比、阐述设计思路、模拟授课和现场答辩四个环节。在来自全国64所高师院校的245名生物学科参赛学生中,生科院3名参赛选手表现优秀,全部获奖。&#8205;(作者:董留群 宋华玲 费素琴 赵德旺 曹静宜 李卓 审核:柏华)
版权所有:江苏省文明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生物实验中心-中心新闻:淮师生科院举办博士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淮师生科院举办博士论坛
为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打造和加强学科与重点实验室的特色研究方向,并为明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作前期摸底调查。10月13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博士论坛在生物楼202会议室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欣、副主任张胜宇,淮安市科技局副局长单宏业,淮安市农业委员会科教处处长皮胜利,淮安市农科院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传万,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秦志林、学科办主任杨春龙、科技处处长罗玉明、人事处处长张宇和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季勤教授等校内外领导专家担任评审。生科院副院长、省洪泽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祥祥主持论坛。秦志林副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希望生科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进一步加强生物学学科的内涵建设,争做学校“两个发展,一个突破”的排头兵。生科院常国亮、吴楠、张瞳、卜翠萍、姜晓剑、杨威、高清松、汪伟、刘廷武和张迹10位年轻博士在会上就各自研究专长、研究领域作了汇报。评审组成员也分别就每位博士汇报认真做了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单宏业副局长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他希望生命科学学院能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好团队,也希望每一位博士能利用已掌握的技术手段,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拓研究领域,为淮安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生科院的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次论坛的举办,为老师们相互了解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既有助于老师们增强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要求,又有助于学院老师们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而为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提供了有力支持。
版权所有 (C) 淮阴师范学院生物实验中心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 邮编:223300
最佳分辨率 1024 * 76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师大教务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