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合的工作目标和路径怎样写

关于印发《渭城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渭城
  &>>&&>>&&>>&&>>&&>>&新闻正文
关于印发《渭城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梁卓 来源:区政府办 时间: 11:21:00 阅读次数:  
咸渭政办发〔2013〕34号
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渭城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 《渭城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二一三年六月四日
渭城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为了巩固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成果,根据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咸政办〔2013〕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 一、指导思想
&&&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创新人口管理为手段,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实现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加强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 二、工作目标
&&& 围绕让流动人口生产有发展、精神有寄托、权益有保障的目标,大力实施流动人口基础支撑和文化促进工程,力争年内建成1个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阵地,10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村),2个标准化基层计生协会活动中心,3个流动人口文化活动基地,形成具有渭城特色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品牌项目,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础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平台更加完善,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流动人口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初步建立,努力实现流动人口的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
&&& 三、主要任务
&&& (一)拓展领域,推进工业园区计生服务阵地建设。抢抓西咸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流动人口集中的工业园区,加快建设计划生育充实专门工作人员,建立相关工作制度;配备电脑、复印机等硬件,建立流动人口电子信息档案;配备B超仪、乳透仪、检查床等计;发放计生用品,健全流动人口计生药具免费发放网络和社会化发放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人口计生咨询、非手术性计生技术服务
&&& (二)完善配套功能,构建社区(村)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按照“建设标准高、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功能健全”的原则,改造提升和规划新建一批流动人口示范社区(村)。一要创造良好环境。流动人口社区居住条件好,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水电设施配套齐全,环境卫生整洁;完善为流动人口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二要营造社区融入文化宣传氛围,使流动人口加强地区认同,适应新市民的角色,常住居民改变偏见、不歧视和排斥流动人口,营造一个开放平等的社会环境。三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社区非政府组织和流动人口利益表达机制健全,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便利条件。四要完善社区人口信息采集、更新和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确保信息准确率达到95%以上。五要积极开展计生、维权、就业、教育、家政等各种综合公共服务,有针对性组织流动人口开展城市文化、情感交流、技能培训以及流动人口家庭趣味运动会、流动儿童夏令营活动等,提升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能力。通过努力,使社区成为流动人口工作舒心、服务贴心、生活开心的温馨家园。年内各镇办要分别建成1个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社区(村)。
&&& (三)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基层自治组织工作水平。一是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示范组织。围绕实现“六个有”(有一个有威望的会长、有一个办实事的理事、有一个称职的秘书长、有一批热心的会员、有会员小组、有活动阵地),在企业、集贸市场及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示范组织,做到硬件到位、机构健全、制度规范,进一步健全工作网络,发展会员,开展活动。年内全区建成2个标准化基层计生协活动中心,其中底张办西蒋村、周陵办苏家寨村各建1个。二是成立社会融合促进会。由区计生协会牵头,建立社会融合促进会。由计生协会组织当地的群众组织,如红白理事会、邻里促进会、老年艺术团、流动人口同乡会等组成社会融合促进会,以促进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挥社会融合促进会作用,建立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人口联谊制度,定期组织交流会、恳谈会、双赢服务活动,增进友谊和了解;招募“社会融合志愿者”并发挥其作用,针对流动人口生产、生活、健康、发展中的合理需求,开展结对帮扶服务。通过各种形式,定期为流动人口提供心理健康、精神慰藉、家庭保健、婚姻生活、职业规划、法律援助等个性化服务,促进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的和谐发展。
&&& (四)提升素质内涵,构建流动人口精神家园。一是打造人口文化阵地。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流动人口主题文化广场、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活动中心,传播先进人口文化,宣传社会融合政策;发挥人口文化创作基地的作用,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精品力作。年内全区建成3个流动人口文化活动基地,其中,文汇办新北社区、底张办西蒋村、区文化馆各创建1个。二是强化主题宣传教育。依托报纸、网络等媒体和各种纪念日、节庆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制作《新市民爱心服务手册》,明确基本常识、法律知识、文化习俗、服务项目等内容,向流动人口进行发放,引导其融入当地生活;组织流动人口文艺队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营造有利于社会融合的社会氛围。三是开展新市民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充分挖掘并广泛宣传在各行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市民及家庭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服务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新市民参与渭城建设的积极性。
&&& 四、实施步骤
&&& 本次试点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2013年6月底以前)。2013年6月底前,制定全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镇办、各相关部门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正式启动工作。
&&& 第二阶段:推进实施阶段(日-11月30日)。按照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分阶段、有重点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推动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开展工作,适时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日―12月31日底)。各镇办全面完成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时总结交流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加以推广。
&&& 五、保障措施
&&& 一是加强协调、保障决策。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行使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和总结评估职责,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镇办要在原有均等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调整充实工作力量,将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 二是部门配合、综合管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党政领导、部门协作、优势互补、各负其责,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成员单位部门职责和综合管理作用,为流动人口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三是强化考核、严格监督。建立健全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区委、区政府将加大督促检查和奖惩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验收合格的项目给予奖励;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问题比较多的镇办和单位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附:渭城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工程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18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18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任远/邬民乐;原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第30卷);内容摘要:通过文献综述,对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作者简介:任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邬民乐;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第一波“民工潮”到现在;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界定;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在当前的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 任远/邬民乐 原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第30卷) 内容摘要:通过文献综述,对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述评,并总结提出4方面的基本结论:第一,移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移民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的影响,社会资本影响着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发展和融合;第二,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口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流动人口的限制与排斥,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第三,教育、培训,以及工作经历,是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并促进其社会融合;第四,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处境,是他们社会融合状况的表现,也影响其社会融合的能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作者简介:任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邬民乐,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第一波“民工潮”到现在,乡城之间的人口流动进入新的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农民工不再是暂时居住城市,而是倾向于长期居住;居住的时间在不断地延长,并且有举家迁移的倾向:“新生代的农民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林彭,2004).然而,户籍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制,将流动人口排斥在城市体系之外,流动人口不具有市民身份。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观愿望与城市体系对这一群体客观的排斥,事实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鸿沟。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解决的问题。因为无论是从不断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我国健康的人口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还是就其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人口压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而言,我们都应该让愿意在城市居住和发展的外来人口定居下来,并使其能最终融入城市社会。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界定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作为外来人口的移民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实现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一直是城市研究的经典命题。早在19世纪90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就开始研究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环境(例如,芝加哥城).西方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关系问题的理论探讨,按其基本取向,可以梳理出“同化论”和“多元文化论”两大流派(李明欢,2000).“同化论”认为跨境移民在接受国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3个阶段,对移民来说,学习、适应、接受所在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抛弃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习惯,进而才能实现同化和融合。而“多元文化论”认为,移民将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重新塑造其生活的地点,并有助于建构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在当前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称为人口迁移。居住在城市,不论常住还是暂住,如果没有本地户籍,仍被界定为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从开始进入城市,到其中的部分人口逐步在城市沉淀下来,在城市定居、生活和发展,成为事实上的城市移民,是我们所界定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这一概念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突出问题和独特问题,反映了人口从城市的外来者到完成人口迁移进入城市体系的过程。传统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研究关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的过程。对这个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沉淀与融合的研究,并非非常系统和深入。近年来,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城市社会,已经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重视。朱力(2002)认为融合与适应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同化,它比同化具有更加主动积极的意义。田凯(1995)提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过程。必须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他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包括3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朱力(2002)认为这3个不同方面是依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层面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的是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说明流动人口完全地融入于城市社会。2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 近年来,众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研究将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尝试对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和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述评。 2.1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合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资本”概念演变而来。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它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美国社会学家波特斯(1988)首先注意到社会资本概念在移民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移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决定是否移民、向何处迁移,以及在迁居地定居下来如何适应当地生活等)都与移民的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密不可分。波特斯提出,社会资本是移民个人通过其在社会网络和更为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而获得的调动稀缺资源的能力,移民可以利用这种成员身份来获取工作机会、廉价劳动力以及低息贷款等各种资源。此后,桑德斯与倪讨论了美国移民的家庭社会资本对于他们获得“自雇”地位的作用;麦西等根据历史资料与统计数据,对墨西哥移民迁移美国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详尽分析(赵延东等,2002).这些研究都证明了社会资本对于移民的重要作用。 在“关系资源”极为丰富的华人社会,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对移民的意义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为研究华人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实证研究手段。周敏等(2004)的研究说明,纽约唐人街的早期移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比较薄弱,但社会资本带动和促进了移民与当地主流社会的融合。赵定东等(2004)在考察中哈移民后,发现移民最初进入接受国大多缺乏进入主流社会的渠道,而作为补充资源的社会关系能够促进或者加快移民在“异国”的适应进程。王春光(1999)在研究巴黎的“温州城”后指出,作为非精英移民和流动人口,温州人主要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乡土性社会关系资源,在流入地(或国家)最边缘的经济层面,确立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战略,以达到最有效的融入效果。所以,并非如同化理论所认为,乡土社会网络是非精英移民融入的障碍,相反却是一些非精英移民借以融入的优势性条件。项飚(2000)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对北京“浙江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9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资本概念被引入到对我国农民工的研究,从而为研究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彭庆恩(1996)对农民工中“包工头”的个案访谈,详细分析了这些人进城之后是如何有意识地构筑起一张张“关系网络”,并利用这些关系网络来获得并巩固自己“包工头”地位。他认为这些关系网络构成了个人所拥有的“关系资本”,其作用要超过人力资本等其他结构性因素。赵延东(2002)也提出在农民工经济地位获得过程中,社会资本所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其作用可能比人力资本等因素更为显著,甚至连他们拥有的人力资本也可能要依靠其社会资本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认为,城市农民工是依赖社会关系“展开”自己的经济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关系中(渠敬东,2001). 李汉林(2002)分析了农民工群体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具有“强关系”的特点,指出同质群体成员是构成农民工之间强关系纽带的基础;信任,尤其是非制度化信任是构造纽带关系强度的重要前提条件。渠敬东(2001)认为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是围绕着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关系构成,并影响农民工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国的乡土社会历来重视亲缘和地缘关系。这种对亲缘、地缘关系的重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成为一种“习性”,这种“习性”没有因生活地点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动或职业由农民到工人的变动而改变。大量的调查显示,在农民工生活和交往中,乡土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赵树凯1995年的调查显示,在537个有同村人在本地务工的被调查者中,63.3%的说他(她)和同村人经常见面,16.5%的人说“偶尔见面”,20.2%的说“很少见面”。农民进入城市带来职业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边界,城市农民工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基础仍然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关系(曹子玮,2003;李培林,1996).李培林(1996)进而提出,流动民工在社会位置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相对与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选择。 但是,这种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能使刚进城的农民工很快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在另一方面却强化了农民工生存的亚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了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朱力,2002).换句话说,农民工要在城市中进一步发展,除了利用现有的同质关系外,必须扩展新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是与城市社会结成网络,来获得新的信息、机会和资源,以及必要的社会支持。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进行经常性互动而建立一整套新的关系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具有异质成分和制度因素的弱关系。赵延东等(2002)认为,相对与农民工进城前的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在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和城市融入中作用更大。曹子玮(2003)认为,农民工在城市再建构社会网的动力除了原有的、在农村存在的初级关系网络无法提供农民工预期的资源外,动力还来自市场失灵和组织低效,从而社会网成为农民工获取城市资源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访谈,曹子玮(2003)的定量研究表明,有无再建构社会网的农民工,其在城市的收益有明显差异。再建构社会网的农民工的收益大于无再建构社会网的农民工。同时,农民工再建构社会网的规模越大,网络内物质资源越倾向于流向网络中心的农民工。然而,社会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的影响、城市居民的冷漠、加上分割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居住格局,使得流动农民重新建构社会网络非常困难,以初级群体为主的社会网络格局也难以改变。 概括地说,规模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是流动农民工社会网络的主要特点(王毅杰等,2004).郭星华等(2004)的研究表明外来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实际上是在逐渐增大。因此,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改善农民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是促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刘传江等,2004). 2.2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 社会排斥最初应用于对贫困问题的研究,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城市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社会排斥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融合的反义词。 城市外来人口首先受到制度维度上的社会排斥,主要是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户籍制度和建立在户籍之上的城市各种制度构成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或制度排斥),学术界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在城市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流动人口面对的是一系列有别于城市居民的制度,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二元化的城市制度生存环境根源于城市的二元化户籍状况。城市相关制度被人为地贴上了“户口”的标签,使得原本应当与户籍无关的制度却与户籍的性质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户籍制度已经超越其本身单纯的人口登记和统计的功能,成为上述城市制度的“母体”,并成为制度性排斥的基础性制度。 户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屏蔽”(social closure )制度,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李强,2002).户籍制度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城市农民工身份与职业、角色的背离。城市农民工通过职业非农化的过程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但从身份上看,他们依然是农民。也有学者认为把农民工身份定为“准市民”或“准农民”比较准确(朱力,2000;马广海,2003).户籍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户口的差异不仅增加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同时也因其所内含的不平等因素使得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难度加大。第一,户口及与之相应的用工制度、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使农民工某些权利缺失,使其很少能享受到城市的各种公共资源和福利,加大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成本。他们虽与城市人从事相同工种、相同劳动强度的工作,但报酬则少于后者;他们在工厂中一般是临时工,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权益缺乏必要的保护;他们的子女入学需要交纳较高的借读费用;他们没有参与当地选举和被选举等政治活动的权利;等等。有人曾经统计过,隐藏在户口本背后的农民与城里人的待遇差别竟达47项之多。第二,因为户口的差别,城市人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造成对流动人口的不平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信心和努力。第三,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群体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在社会地位的上升流动的职业渠道、经济渠道、政治渠道、教育渠道、婚姻渠道等各种方式中,城市农民工的地位变迁都受到了户籍制度的障碍(李强,2002).王春光(2003)认为,我国是根据社会身份来安排再分配资源以及社会流动机会的;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从一个边缘社会(农村实际上就是我国的边缘社会)进入另一个边缘社会(城市边缘),等于是水平流动。总之,户口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容易导致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中断,把农民工重新推向土地。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居留城市并非长久之计,“回流”是农民工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的一种无奈而理性的行为。任远(2003)在上海的调查提出,大多数农民工对迁入或长期居住的城市持否定的态度,这并非是他们本意的表达,而是一种“自知之明”的理性决策,制度对他们的限制及就业中的不平等与不稳定,会使他们不得不成为城市的过客,并在过客心态上形成的就业、消费和生活方式。由于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中取得正式身份,这样就将农村的家庭视为自己永久的家庭,因此这一“中断的城市化”与欧美国家人口流入城市后定居城市进而融入所在城市完成城市化,形成了不同的过程(李强,2000).制度性排斥长期存在的原因固然与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意改变现有利益的格局有关,同时也与城市农民工群体缺乏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利有关。强调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需要引入外来人口共同参与制定规则,并促使现有的规则趋于合理、公平。农民工对自我组织有着强烈的需求,因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心声(王春光,2004).潘泽泉(2004)指出,目前,城市流动人口没有形成任何可依托的现代意义上的自治社团,没有代表他们的合法民意代表,缺乏充当利益表达的工具,各级人代会或政协都没有代表城市流动人口的代表或委员,城市流动人口若自行成立组织,往往未经成立即遭取缔。由于没有自己的组织,也没有联系政府决策部门的有效的制度化通道,堵塞了流动人口与城市体系融合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路径。 外来流动人口还面临与城市居民文化上的排斥。国内学者大多从偏见和歧视的角度研究这一现象。李强(1995)通过对北京地区70多个农民工的访谈后发现,多数农民工觉得“被人家看不起”和“受歧视”是最难以忍受的,物质上的、生活上的艰苦倒在其次。朱力(2001)把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行为概括为:语言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18等内容。 
 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16:04:21 龚维斌 来源:学习时报 2012 年 08 月 21 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新...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一、 现代化(城市化、再社会化)视角 现代化、城市化、城镇化、再社会化概念虽各有侧重,但在关涉流动人口的 社会融合问题上,它们切入的...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以流动人口为主,以期客观地呈现郑州市金水区流动人口社会 融合的实际状况。本文试图运用 2013 年 4 月郑州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探索城市流动人...  龙源期刊网 .cn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与对 策 作者:马冬梅 李吉和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13 年第 02 期 【摘要】随着...  如何使流动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社会,是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  如何使流动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尽 快融入城市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  一、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 流动人口的融合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因此,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也是当前和未来 20 年我国政府必 须面对的一个...  城市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与管理研究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湖南商学院 暑假社会调查报告...6、社会融合 (1)44.7%的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生活状态做出正面评价, 86.6% 的...  为外来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1.任远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J].北京人口研究,2006(5). 2.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人口融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