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创意写作炎黄春秋精品书系txtt!!!

[MOBI]下载创意写作书系:你的写作教练 MOBI电子书 by 于尔根·沃尔夫 - 无忧电子书
创意写作书系:你的写作教练 MOBI 电子书
你是否一直想写一本书、一个故事或是剧本,却不知道从何处动笔?是否担忧自己想不出某个情节、生动的人物,或者根本找不到时间写作?所有阻止你成为作家的问题,都能在《你的写作教练》中找到答案。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写作计划,本书将指导你找到代理人以及推广你的作品。于尔根•沃尔夫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写作教练。他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在影视、电台、书本、报纸、戏剧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好莱坞到BBC都有他的获奖作品。本书不仅涵盖写作技巧,还将指导你克服拖延症,保持创作热情,避免遭遇作家障碍,将内心的批评声转化为富有创建性的内心指导。通过练习、引文、举例以及来自不同学科的方法,《你的写作教练》告诉你:•如何攫住读者的注意力•如何创作情节和刻画人物•如何让作品获得出版•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你和你的作品通过练习、引用、举例以及方法解释,本书将向你展示:1.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2.如何创作故事情节和描写人物;3.如何决定是否该自费出版;4.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作者及其作品。2015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举行:文字如何反应欲望
来源:搜狐读书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创意写作国际论坛(2015)”在人大国学馆召开,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及媒体记者到会参加研讨。“创意写作”,英文名为Creative Writing,20世纪初期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成为涵盖二十余个子门类科目,拥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流程的成熟学术领域,在西方国家具有极高的接受度和认知度,被视为创意产业的学术根基与人才摇篮。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意写作”在国内的发展,更好地分享和接受国际先进的创意写作理念和经验,人大召开了此次“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班”,主题为“创意写作:创作技巧与课堂实践”,以推进高等院校写作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与会专家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刁克利、美国克雷顿大学创意写作教授玛丽?海伦、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刘海玲、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创意写作教授凯瑟琳?褒曼、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戴凡、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许道军、美国知名写作教练杰夫?格尔克、鲁迅文学院研究员王祥、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李开龙到会,并代表主办方致辞。
  论坛上,玛丽?海伦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像作家一样阅读经典,如何以作家的眼光解读作品,再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自己的创作。王宏图认为,我们要培养的是认知的激情,这种认知的激情不是用公式或概念表达出来的,而是寓于鲜明的形象之中,是对大千世界探索的起点,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很多创造性活动便无法开展。刘海玲分享了广外创意写作工作坊的运行机制,工作坊的工作理念是“以生为本”,把学生的生活感悟、人生成长放在第一位,使学生获得全面的、个性的成长;并通过“场”,即平等、自由、活跃的对话所形成的语境效应激发学生的灵感。工作坊的实践形式包括项目式(话剧排演、策划广告文案等)、作品式(小说、诗歌等)、作业式(故事大纲、场景片断练习、一句话格言等)。实践证明,接受过专业创意写作教育的毕业生是文化产业中非常受重视的一类人才,在职场上很受欢迎。戴凡分享了从创意写作走向创意教育的实践,学生在创意表演课上释放天性、尝试以往不敢去做的事情,同时,还安排了读书俱乐部、国际作家写作营等教学和交流活动。创意写作教学引入了绘画、演讲、戏剧表演等一系列元素,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凯瑟琳?褒曼谈到了创意写作课的六大“关注”,分别是对音乐、想象力、情感、思想、回忆、形式的关注。她认为,课堂不应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地方,更应让每一个学生发现心灵深处未知的、神秘的东西。创意写作课堂不仅仅与写作相关,更是让参与者学会面对自我、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一段富有意义的关系。许道军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提出了创意写作到底是自我表达还是技巧提升、创意写作与文学写作有何不同、技巧与人文素养能否结合、写作课是否应由作家来教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刁克利认为,当下我们周遭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创意写作可以像手机一样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杰夫?格尔克讲述了作为读者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一个故事能将读者吸引进去,要写出一个从头到尾吸引读者的故事,要通过危机、不可预期的事件的设置,使读者产生移情和强烈的代入感。王祥认为,与其说文学反映生活,毋宁说是在反映欲望,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的创作是以快感奖赏机制为基础的。邵燕君认为应该为写作人才的培养提供两种空间,一是理论空间,使学生对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有一个更本质、更前瞻性的理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二是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入场”,即进入到文学创作的场域中,比如在网站上连载小说、互粉互评、推出公共平台、创设刊物、举办文学论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写作,发出自己的声音,为那些可塑性很强但又不知道该往哪里着力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途径,帮助他们适应当下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最早关注创意写作的出版者,人大社在2011年初就推出了创意写作书系,这是国内第一套系统引进介绍创意写作的图书,一经推出便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引发了书评人和读者在豆瓣、当当、亚马逊等相关社区的热烈讨论。目前这套图书已经出版了约30种,后续还有20种即将面世,这些书为国内的写作爱好者提供了一把通向作家之路的钥匙,从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一般指导和专项训练等不同类型,来帮助读者学习写作技巧,克服写作障碍,规划写作生涯。
  随着我们逐渐迈入大众写作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写作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年,人大社先后在万圣书园、北大、人大、传媒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举办了多场新书发布会、讲座、对谈、写作工作坊。先后邀请孙郁、金元浦、刁克利等知名学者,阎连科、徐则臣、梁鸿、张悦然等多位作家,细致而深入地与读者分享了他们对于写作技巧、对于文学与人生的体悟与认知。同时,连续几年邀请国外作者来华举办系列活动,包括《小说写作教程》作者杰里?克利弗、《故事技巧》作者杰克?哈特、《故事工程》作者拉里?布鲁克斯等。2014年7月,美国《作家文摘》出版社主任编辑瑞秋?席勒来华,人大社与《作家文摘》出版社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此后将陆续引进作家社的经典写作指导书,并邀请中外学者就“创意写作”的学科定位、创作技巧与课堂实践进行研讨,持续推动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探讨创作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
(责任编辑:UB002)
&&&&&&</div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解读《美国创意写作书系》:新读写(16)
一、美国大学和教授怎样教“虚构文学”创作
雪莉教授的第一本创意写作教材《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被美国《作家》杂志列入了2006年度最佳写作类书目,她精心搜集、整理并编排了80多个散布于美国各大学从事创意写作教授的教案成为美国大学里有成效的教学法和创意写作教程。她的“虚构文学写作教程”让我重新了解、研究并评估这块“他山之玉”。
雪莉教授在教程的序言中说了一段可能别人不太注意,但却让我产生了很大兴趣的一段话。她这样说:“我曾跟随学习的虚构文学创作作家和老师包括Jill
McCorke,Ran Carlson,Amy Bloom,Elizabeth McCorke, Margot Livesey
Houston,他们都把写作练习当作他们工作室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我参加过这些工作室之后,我一再使用这些练习,创作新的作品。事实上,我发现,可以用本书中的这些练习进行创作,将虚构的线索连接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例如,可以在不同的练习中使用同样的人物和地点,当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能用来写出一个协调完整的故事甚至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P7)
这一段教材语言包括有下列几个信息:第一,她们的课程训练的内容有个系统性。设计的训练不是支离破碎的。第二,她们的创意写作训练的内容有很强的涉已性。基本上都是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练习写作的素材。第三,她们的创意写作训练有一定的难度。绝不是那种写点人物外貌、风景就了事,她们要在不同的练习中使用同样的人物和地点,当整合起来后的写作成果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是一部长篇小说。
从教程现有的8部分练习看:&#9332;开始动笔(如:写我的“宠物”、我的“照片”);&#9333;视角(如餐厅中的角色互换);&#9334;人物发展(如:家庭主题、家庭秘密);&#9335;对话(如:从非道歉开始);&#9336;情节和节奏(如:我在写什么?通过总结明确故事的思路);&#9337;背景和描述(如:最难忘的食物:运动感觉上的细节);&#9338;技巧(将自传变为小说,发现更大的真实);&#9339;修改(如:七天七稿)。从这些训练的内容看,它们基本上是从学习者自身发现、挖掘写作素材,而且这些系统的写作成果,将来能集成一个大的、比较整齐的写作成果。如果这样的写作成果能够把一个自传或回忆录经过一定的文学加工后变成一个有关成长主题的长篇小说,那很可以会让参加写作训练的学生感到好奇,感到兴奋和快乐,特别是当自己的一个学年的写作训练成果变成一部厚厚的长篇回忆录、长篇小说的雏形时,那么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这个创意写作的训练方案激活了我对文学写作训练方案的新思考。多年来,我就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涉已性的作业设计。缺乏关联的写作训练,不涉及学习者生活和情感的训练,都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很难让教师舍得投入精力去训练学生。我的教改突破点就应该从这里开始。
雪莉教授的第一单元第6次的训练方式和内容让我口瞪目呆。我估计,中国的写作教授没有谁会设计这样的训练方案。
这次训练单元的标题叫《诚实的胆量》。任务很简单:写写你对“性最初的了解”。给自己大概半个小时,写一下你在性方面最早的发现,要很快地把内容写来,中间不要停止。大胆一点,能有多诚实就要多诚实……对一些人来说,这项写作任务可能会写出非常幽默的作品;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尴尬,或是伤心。还有可能,这几种情形都会出现(P17)。虽然,教授这次的写作训练似乎没有按常规出牌,但仔细啄磨教授的设计意图——她是要同学们“投入感情,写出真诚,能够让自己从日常生活的束缚和习惯中冲出来,进入新的领地,获得新的发现”(P16)。
应该说,教授的这个大胆的训练,提出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要求是符合写作规律的。如何调动、激活学生们的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身边就有很新鲜的写作素材,体验到写作能把内心隐秘的情感和意识,通过文字表达后的那种自由的、摆脱束缚的快乐,这样的练习有启迪作用。
二、美国的大学和教授怎样教“非虚构文学”创作
这本书《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比较有代表性,教材中展开的写作训练给我很深的印象。
“能让我立刻停下来的三件事:关于发现与思考的练习”:
这次练习的设计非常符合文学写作的规律、符合写作者提高写作素养的目的。他的写作训练内容和要求这样:在一周之内,每隔2—3天写下一件让你立刻停下来的事,比如说:这个月10号你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在车祸中受了重伤;12号,气温突然从华氏70度急降到了30度,因气温突降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14号你发现自己本来期望有一次意义重大的会面、访谈或约会却被取消了,或者悬而未果。写这3则即兴笔记时可长可短,笔调可以严肃、沉重、戏谑、困惑、喜悦、失望,一切都取决于写这3件事的性质和描写时的心情。如果你只能写出其中的2件,那就从自己的回忆中,寻找一段过去的经历或一次相遇的描绘,但这件事最好是在自己的脑海里萦绕了很久的事。
比较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位美国的写作教授要求学生在重读这随意写出的3件事中找出它们的相互联系的线索或模式,发现中间的内涵或意义。教授强调说,不管多么牵强附会,只要能够把这3件事联系起来,无限可能就蕴涵其中。比如,这个共同的联系可能就一个主题、一种感觉;当你找到这种联系以后,就动手写一两段有思想深度的分析性文字。这位教授设计这样的写作训练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发现已经知道但还没有意识到的事情,通过这种寻找和发现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这是一种真正符合写作规律的写作训练——它可以让学生首先体验到写作素材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难忘的记忆里;但写作素材要想成为写作题材,就需要写作者通过思索、分析来理解生活,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不一定写出来,但这种因果联系的发现很可能就是写作中的立意或主题。
《一寸的窗户》的训练内容与方式:
美国的写作教授说:作家需要培养一种“震惊接受能力”,即一种要看穿普通事物,或者要在世俗中看到卓越不凡的耐心和意愿。而培养这种“震惊接受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冥想,但是这又往往会造成作家忽视了静止存在的必要性。怎么培养作家的这种静止或专注的意识状态呢?美国的写作教授提出了一个“视觉的一寸窗户”的训练方法。
这个训练简介如下:首先,在一张卡片的中间撕开一个寸大的缺口,就像开了一扇窗户一样。然后,把它装进口袋或笔记本里;把它当作观察世界的工具对准观察对象。通过这种聚焦并用文字记录在这个窗口所看到的一切、来创造一个一寸窗户——一段眼睫毛、小狗毛茸茸的脸、一个花瓣和一支郁金香的花茎、一段厚木板上深深的红铜色的硬疙瘩。教授鼓励学生真实地描写窗户里看到的东西,包括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味道、触觉感受等等。教授还要求学生通过这“一寸窗户”的事物局部来展开想像,想像观察对象的局部和整体,想像那些藏在日常生活表象背后的真相。教授说,这种训练体现了一种集中注意力,从细微处观察事物的哲学态度。
这个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写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能力,它通过“一寸窗户”的工具来具体实现;但这个训练的内容又没有仅限于细微的观察,而是和写作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挂勾,体现了美国的写作教授和写作课程是从人的观察能力如何有效的、系统地实践训练来提高的课程方法。我们的写作课程也讲观察的重要性、也注意到了观察方法的归纳。但我们的写作都是罗列了观察及观察方法的知识。这就是知识性课程和训练性课程的区别。
《安娜的弹片:识别启示性的细节》的训练内容和方式:
美国教授说:“展现,并非讲述”的创作技巧的关键之处在于启示性的细节,即细小却生动的事实或动作,它能赋予人物更加丰富的生命力,能更深入地刻画情景,并阐明先前叙述中隐含的主题(P21)。
美国教授在讲这一节时,运用了故事叙述法,他讲了2个故事(即一个故事中套着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因反对车臣恐怖主义、并被枪杀在自己公寓的俄罗斯女作家安娜·波特科夫斯卡娅的故事——她用创作和演讲的方式表达了2次车臣战争对当地普通民众的影响,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她每次外出演讲时,总是带着一块弹片,无论过机场安检有多么麻烦,她一定坚持带这块弹片,出示着一块弹片的演讲对她的听众具有强大的震憾力。这块弹片就是一种“启示性细节”,它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启发了观众的理智思考。安娜多年来一直运用这种“启示性细节”的技巧,在自己的报刊专栏、通讯特写、书籍作品中赋予了那些难以描述的故事,难以表达的理念以生命力和感染力。美国教授用他喜欢读的侦探小说家康奈利讲过的一个故事再次证实着“启示性细节”的魅力。康奈利观察到重案组一位沉默寡言的警官常常有蹲在尸体旁,思考案件时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警官摘下眼镜并把其中一只眼镜腿的一端含在口中。后来,当康奈利在警官的办公室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警察官的一条眼镜腿上有一道深深的咬痕。康奈利顿时明白了,这位雷厉风行的警官面对新的凶杀案时,尽管表面上镇定自若,但他内心焦虑和不安却一种近乎难以察觉的动作——紧咬住自己眼镜的塑料腿——充分体现出来了。
这就是典型的“启示性细节”,“警官的咬痕”与“安娜的弹片”一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首的细节却隐含着重要的情感意义,并为作品带来了更有震憾的效果。文学写作,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捕捉这种细节,关注这种细节,并在作品中有力、有效地使用这种细节,就是文学写作者的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在上一节“一寸的窗户”里讲到的是要观察、关注局部,并通过联想联系全体、全部;这里讲的“启示性细节”侧重从人物的动作中发现、提炼这种包含有情感性的细节。蕴含着情感性的动作细节的被发现,被提炼、被表达,就是文学写作能够成功的诀窍。
三种形式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散文写作”训练法:
《非虚构文学创作》一书在讲散文创作时,有3位美国教授提出各自的散文创作课,形式不同,但方法一致目标指向相同。
McCallum教授的“拼贴式散文”。她将《牛津英词典》里关于“拼贴画”的概念移植到散文写作中来。拼贴画即“一种把照片、纸张、剪报、字条等并列地粘贴在图片表面的抽象艺术形式”,这种艺术方法的关键词是“剪切和粘贴”,她要求学生至少写下生活中5个独立的、以某种方式与此相关的事件,然后把它们的顺序打乱,重新安排顺序,使自己的散文存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最终写出让自己都为之惊喜的散文。
DintyW·Moore教授的“罐头中的实验型小散文”。他要求准备4张特大的卡片,第一张“描述一种你曾经闻过的气味”;第二张“描写你所爱的人的某个部位”;第三张“写一句你曾经听过的话,一句你年轻时经常听到的话”;第四张“创建一个由30个词组成的列表,词与词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他说,当学生用拼贴的形式完成这篇实验型的小散文时,会为自己发现其中意想不到的关系和古怪的逻辑感到惊奇。注意——他设计的这个训练是反驳“所有孩提时期的故事都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的教法,他认为“有时在看似毫不相关的并置陈述中,我们会有新的发现和洞见。换句话说,逻辑并不是通真理的唯一途径”。
Nester教授的“创作自己的白色纪念册”。他的训练方法是:每个学生选一个自己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间段,或正在经历一场蜕变的时期,写一系列微型散文,每一篇都控制在300——400字左右。写作的顺序是:&#9332;生命中的那一天。&#9333;年鉴。&#9334;路上的故事。&#9335;大事记。&#9336;岁月金曲。&#9337;众所周知的日子。&#9338;家与新闻报道。&#9339;大日子或大日子之前的准备。&#9340;标志性的故事。&#9341;朋友。然后,再按开头、&#9332;&#9338;&#9337;&#9340;&#9341;&#9333;&#9335;&#9336;&#9334;&#9339;、结尾来排列。再然后,试着用第三人物来讲述、用现在时态进行陈述。他布置这作业是想让学生用一连短小的微型散文,通过最后的定稿顺序,写出属于自己的“白色纪念册”。(P86)
这3位在美国不同大学的教创意写作的教授,提出各自不同的散文教学法,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符合散文写作规律的设计:他们都要求学生写自己真实体验的事情;他们都提出可以重新排列写下的人生片断;他们实际上都暗熟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天性的写作精髓;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重视通过不同的片断组合来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真相。在我的散文教学中,我曾经以刘墉的《我们正年轻》为案例,也分析了这篇散文4个不同时空、不同人物的故事组合出一个新颖的散文立意。在我的小小说教学中,我曾经也以沈祖连的《僧面佛面》为案例,分析2个故事片断组合而获得的深刻的小小说立意。所以,对文学写作的这种“拼贴式”组合材料、提炼材料的教法,要有更坚定的信心,更大的学术底气。我们不敢说“英雄所见略同”,而实在是这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被很多人认同的写作规律和写作方法。
我的更多文章:
( 17:19:26)( 10:38:38)( 09:50:27)( 21:05:51)( 21:57:26)( 18:12:58)( 21:28:46)( 11:36:0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意写作书系 mob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