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眼镜片数据:焦度为-5.00D,前面焦度为+6.00D,中心厚度为2mm ,医用折射仪1.556

非球面透镜 球面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非球面镜片 q5透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三章++球面透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厚透镜与薄透镜的区别别太长,也别太短.从成像,焦点,特点_百度作业帮
厚透镜与薄透镜的区别别太长,也别太短.从成像,焦点,特点
厚透镜与薄透镜的区别别太长,也别太短.从成像,焦点,特点
厚透镜和顶焦度一,薄透镜
早期的眼镜片,视做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被忽视,镜片的两个主点、两个节点被减化为一亇光学中心点.通过这一点的光线不发生屈折.薄透镜片的总镜度等于两个折射面镜度之和.D=D1+D2.如D1=+6.00DS;D2=-8.00DS.则D=-2.00DS.平行光线入射凸薄透镜可以会聚成一点,于凹透镜会分散,其反向延长线也会聚一点(不考虑球面象差).此点至镜片距离为该薄透镜的后焦距f',f'=1/D.薄透镜的两折射面的镜度:D1=n-1/r1 D2=1-n/r2
D=D1+D2=(n-1)/r1+(1-n)/r2 =(n-1)(1/r1-1/r2)此乃著名的透镜制造式.(其中:r1为第一折射面曲率半径,r2是第二折射面曲率半径,n是镜片折射率)例1:欲加工,D1=+6.00;D2=-8.00的薄镜片,镜片n=1.5,选用镜片模具的曲率半径各为多少?D1=n-1/r1
r1=n-1/D1=1.5-1/6=0.mm r2=1-n/D2=1-1.5/-8=0.mm磨具的曲率半径为:r1,83.3r2,62.5mm.例2:r1为10.46cm, r2为5.23cm. n=1.523, 问薄镜片镜度?D=(n-1)(1/r1-1/r2)=(1.523-1)/(1/0..0523) =-0.5D薄透镜镜度为:-0.50D如果用聚散度表示,则:D=(n-1)(R1-R2)(其中:R1为第一折射面曲率,R2是第二折射面曲率.R1=1/r,R2=1/r2).二,厚透镜将厚透镜看成有两个折射面包含有一定厚度的光学透明体.厚透镜的总焦度应等于两折射面镜度(D1+D2)加上这一定厚度的光学透明体的镜度.厚透镜有一对主点(物方主点与像方主点),一对节点(物方节点和像方节点),一对焦点(前焦点及后焦点).由于厚透镜置于空气中,前焦距=后焦距,节点在主点内.所以厚透镜可以简化为一对主点和一对焦点.1,
主点几何光学解释,主点是光轴上共轭的两点,垂直于主点的两个面为主面,这对共轭面横向放大率=+1,光轴上的两个主点,为物方主点和象方主点.又称前主点和后主点.于正透镜,(光线从左射入)物方主点在前,象方主点在后;于负透镜,主点则是交叉,象方主点在前物方主点在后.主点距厚透镜前后顶点位置可以用公式计算: H=t/n×D2/D H'=-t/n×D1/D因此主点位置受镜片形式的影响.H位置受D2的影响;H'的位置受D1的影响.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两主点在镜片中;平凸透镜前主点在凸面上,平凹透镜后主点在凹面上;正新月或负新月型透镜则可能在镜片外.(如图1)图1 各 种 厚 透 镜 的 主 点 位 置HH'11''2,
厚透镜的主点镜度根据库斯特兰德公式,两片有一定间隔的薄透镜,其总镜度为:D=D1+D2-dD1D2,薄透镜的间隔是空气,n=1.如果间隔是镜片的厚度,则,等效空气距离d,应为镜片厚度除以该镜片折射率:d/n. 其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略):
主点焦度D=D1十D2-(d/n)D1D2 例3:一正镜片,D1=+20.00D D2=-5.00D n=1.5 d=9mm
求镜片主点镜度? 解:据公式D=D1+D2-(d/n)D1D2=20+(-5)-0.009/1.5×20×(-5)
主点镜度为:+15.6D3,
厚透镜的顶点镜度前面讲到,主点位置受镜片形式的影响.在具体测试时,无法从主点起始.因此用顶点镜度取代主点镜度.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略):前顶点镜度 Dv=D/1-(d/n)D2 其中D为主点镜度.后顶点镜度 Dx=D/1-(d/n)D1 其中D为主点镜度.例4:(数据同例3)
Dv=D/1-(d/n)D2
=15.6/1-(0.009/1.5)×(-5)
Dx=D/1-(d/n)D1
=15.6/1-(0.009/1.5)×20
=17.72D前顶镜度为:+15.14D后顶镜度为:+17.72D
例5:一厚镜片D1=+20.00 D2=0.00 d=9mm=0.009m n=1.5.求镜片的主点镜度,前顶点镜度及后顶点镜度?
D=D1+D2-(d/n)D1D2=+20+0-(0.009/1.5)×20×0=+20.00DS
Dv=D/1-(d/n)D2=[20/1-(0.009/1.5)×0]=+20.00DS
Dx=D/1-(d/n)D1=[20/1-(0.009/1.5)]×20=+22.73DS
主点镜度:+20.00D
前顶点镜度:+20.00D
后顶点镜度:+22.73D
从上可以看出:1),厚透镜总镜度不等于两折射面镜度之和. 2),前顶镜度与第二折射面的形式有关;反之后顶镜度与第一折射面形式相关. 三, 顶焦(镜)度
国家标准10810中规定,单焦点眼镜片的检测标准是后顶焦度检测;双焦点、三焦点和渐进多焦点镜片是外顶焦度法.隐形眼镜也是后顶焦检测法.实际上将所有眼镜片看做厚透镜,只是中心厚度很薄的镜片将中心厚度忽略为O.
例6:D1=+3.00 D2=-10.00 d=0.8mm n=1.5 求后顶焦度及与薄透镜焦度的区别.
薄透镜焦度:D0=D1+D2=3+(-10)=-7.00DS
主点镜度:D=D1+D2-d/nD1D2=-7-(0.)×3×(-10)=-6.984DS
后顶焦度:Dv=D/(1-d/n)D1=--6.984/(1-0.)×3=-7.01DS
区别:-7.01-(-7)=0.01DS
例7:D1=+9.00 D2=-2.00 d=8mm n=1.6.求后顶镜度及与薄透镜的区别.
解: 薄透镜镜度:D0=D1+D2=9+(-2)=+7.00DS
主点镜度:D=D1+D2-d/nD1D2=7-0.008/1.6×9×(-2)
后透镜镜度:Dv=D/(1-d/n)D1=7.09/(1-0.008/1.6)×9
区别:7.42-7=0.42DS
显然:1,镜片中心厚度影响到后顶镜度.2,镜片加工应控制中心厚度,不影响强度下,尽可能薄.
厚的折光力弱,薄的强物距=焦距时,像在无穷远,也就是不成像 物距在一倍焦距~两倍焦距之间的,像在两倍焦距之外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在一倍~两倍焦距之间光线平行入射时,像在焦距上以上都成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相距小于物距,但是成虚像这些要视具体情况来分析光线在均匀介质内行进时,会沿直线前进。当光线遇到两不同介质的接口时,...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射光本领越多,透镜的这种折射光本领可用焦距f的倒数(焦度D)来表示,即:D=得f.式中f的单位是m,D的单位是m-得.平时我们所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以得00的值._百度作业帮
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射光本领越多,透镜的这种折射光本领可用焦距f的倒数(焦度D)来表示,即:D=得f.式中f的单位是m,D的单位是m-得.平时我们所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以得00的值.
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射光本领越多,透镜的这种折射光本领可用焦距f的倒数(焦度D)来表示,即:D=.式中f的单位是m,D的单位是m-得.平时我们所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以得00的值.凸透镜(远视眼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眼镜片)的度数是负数.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回答如列问题:(得)-200°、-500°、+得00°、+200°的眼镜片中,哪些是远视镜片?哪些是近视镜片?它们的焦度和焦距分别是多少?(2)通过对(得)中的数据分析,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度数深浅与透镜焦距的关系.
(e)-2他他°、-d他他°是近视眼镜片,+e他他°、+2他他°是远视眼镜片.∵-2他他°=e×e他他,∴fe=-他.d八.∵-d他他°=2×e他他,∴f2=-他.2八.∵+e他他°=t×e他他,∴ft=e八.∵+2他他°=4×e他他,∴f4=他.d八(2)由以上数据知,透镜的度数越大,透镜焦距越小.故答案为:(e)-2他他°和-d他他°是近视眼镜,+e他他°和+2他他°是远视镜片,它们的焦度和焦距分别是-他.d八、-他.2八、e八、他.d八.(2)透镜的度数越大,透镜焦距越小.
本题考点: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问题解析:
(1)根据凸透镜(远视眼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眼镜片)的度数是负数进行判断.透镜度数=×100,判断各眼镜焦距大小.(2)根据(1)中关系判断度数和焦距的关系.眼镜片质量检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眼镜片质量检测
眼​镜​片​质​量​检​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持折射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