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减贫摘帽率

第21版:访谈
国际金融报
往期回顾 &
东亚是全球减贫运动表率
——专访世界银行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Axel van Trotsenburg)
本报记者 赵怡雯
国际金融报
  柏可林 摄
  在这场减贫运动中,东亚国家的表现是最好的,减贫速度是最快的。自从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一直作为全球主要的增长引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走强,将有助于该地区在做出调整以适应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的同时,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扩张  中国未来经济调整面临的三个主要风险,分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如果出现无序的去杠杆化,可能会引发投资增长的急剧下滑;房地产等行业如果出现资本成本突变或融资困难,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大幅减少;如果发达国家的复苏势头减弱,出口复苏可能会无法实现    遇见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Axel&van&Trotsenburg)是在上海高校智库与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讲座上,那时的上海正逢六月尾声,尚未走出烦躁的梅雨季节。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室外,雨水打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树枝被携带沉闷空气的风穿梭得摇曳不定。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丝毫影响到《国际金融报》记者面前的这位绅士。  作为世界银行副行长,托森伯格长期从事减贫工作,在他的世行工作中,与贫穷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以及受冲突影响的国家打交道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相比这期间的辛苦和艰难,上海这般恶劣的天气完全不值得一提。  “目前中等收入国家GDP占世界总量的1/3,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托森伯格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挑战很多,不仅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减少贫困、增加就业,还需关注环境、气候、社会公平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实现这些目标,托森伯格稍许地提高了一下嗓音强调道,“世界银行将发挥重要的多边机构作用,并将消除极端贫困作为2030年前的首要任务。”  “中等收入国家”崛起  “中等收入国家”究竟是一股怎样的势力呢?  目前各种说法、各种界定都有,面对众说纷纭,托森伯格打开他电脑中的PPT,给记者做了详细严格的阐述。  在世界银行2012年的定义统计中:中等收入国家即103个国民总收入为美元的国家;其中,48个国家的国民总收入介于美元之间,属于低级中等收入国家;55个国家的国民总收入介于美元之间,属于高级中等收入国家。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群体。  “以东亚为领头羊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崛起已经成为了全球增长的驱动力。”托森伯格微笑言道,“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GDP已经占了世界总量的1/3。”  随着中等收入国家的崛起,人类正在演绎着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减贫运动”。在这期间,托森伯格在世行中的工作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托森伯格同时拥有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国际事务硕士学位,在与这位“学霸级”世行副行长交流中,《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他平时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从事减贫工作,曾担任世行主管优惠融资与全球伙伴关系的副行长,主持国际开发协会(IDA,世行针对最贫困国家的基金)最近一次增资,在日完成的三年一轮增资中为贫困国家筹资493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在拉美加勒比地区任职期间,托森伯格先后担任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的国别局局长。可以说,中等收入国家构建共享繁荣的“功勋簿”上留有托森伯格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场减贫运动中,东亚国家的表现是最好的,减贫速度是最快的。”托森伯格指出,“自从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一直作为全球主要的增长引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走强,将有助于该地区在做出调整以适应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的同时,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扩张。”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计东亚发展中国家今年将增长7.1%,和2013年基本持平。  “尽管2009年至%的平均增速逐渐放慢,但东亚地区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而来到中国,托森伯格自然无法避免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他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从2013年的7.7%略微放缓至7.6%。但除中国外,东亚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增长5.0%,比去年的5.2%略有下降。”  对于中国,托森伯格显然比较乐观,在他看来,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谈及中等收入国家,总令人不由地想到“中等收入陷阱”。事实上,这一词正是世界银行所“发明”的。  2006年,世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概念。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  总结国内外专家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特征的描述,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以贫富分化为例,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之中,拉丁美洲的不平等现象有所减少,但一些东亚国家却有所增加。”托森伯格正色道。  事实上,此前世行报告中便已经指出,东亚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已经出现了不平等问题,这不仅仅是在收入水平上的不平等,还包括入学和获得基本服务方面的不平等。尽管东亚各国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差异巨大,但是,东亚居民生活水平不平等的3/4以上来自国内的不平等。  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愈发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试图跨越这个陷阱。  印度尼西亚便成为了托森伯格描述“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  泰迪·库马尔蒂是印尼首都雅加达速溶咖啡销售员,他每天骑着生锈的自行车忙忙碌碌,一个月收入仅为87美元(约合544元人民币)。而在他的小小咖啡售卖点隔壁是一家自行车商店,里面标价2.5万美元(约合15.6万元人民币)的兰博基尼自行车却卖到了断货。  库马尔蒂这样的普通工人和快速增长的兰博基尼自行车客户之间的巨大收入鸿沟,正是“中等收入陷阱”带给印尼的挑战。  “受2003年至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以及2009年起国际融资利率较低的趋动,印尼在过去10年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但近年来经济增长在5%至6%之间徘徊。这样的经济增长停滞在同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巴西和南非都出现过。”托森伯格分析指出,巴西1980年人均GDP为4200美元,在之后的23年仅增长200美元;南非在上世纪80年代人均GDP为5400美元,在之后的32年仅增长400美元。  “如果印尼的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不前,则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托森伯格强调。&  而为了避免深陷这一陷阱,世界银行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印尼须推动经济增长率在9%或以上,争取到2030年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为此,印尼需确定经济发展策略,包括引进新的生产工艺或技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产品竞争力,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扩大投资和推动内需等。托森伯格还建议,印尼应提高国家预算效率,如降低庞大的燃油津贴等。  “印尼遇到的问题也是需要所有中等收入国家引起重视的。”托森伯格的讲话令人想到中国近几年不断强调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是有机会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对此,托森伯格给出了三条建议:重新定义增长模式;将投资环境、技能发展、激励创新、缩小基础建设差距纳入提高竞争力议程;加强社会凝聚力,包括深入极端贫困人口(边远地区人口以及少数民族),给予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提供服务交付等。  减贫仍在进行中  正如此前托森伯格对中等收入国家的减贫力度表示赞扬那样,发展中国家已经在2010年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内容,即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将极端贫困率减半。  然而,托森伯格仍旧指出,“中等收入国家的贫困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世行将在2030年前消除极端贫困视为首要任务。”  根据世界银行4月17日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报告,发展中国家极度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持续上升,稳步接近世行日均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1981年到2010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加了59%,但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贫困线下的贫困人口比例已从50%显著下降至21%。  然而,这份报告同样指出,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仍有12亿人之多。尽管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极度贫困率迅速下降,但世行估计,到2015年仍将有9.7亿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  如果说2030年有些远,托森伯格也指出,世行也制定了一则中期“减贫目标”——2020年贫困率降至9%,这意味着届时估计还会有6.9亿人处于极贫状况。托森伯格指出,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2020年贫困人口就会比10年前减少5.1亿人,相当于非洲大陆人口的一半或者超过印尼人口的一倍。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谈到中国,托森伯格总是会不经意地提高说话声音,这次他同样肯定了中国在减贫工作中的贡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2009年,中国贫困人口不但大幅减少,还提前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此外,中国政府还支持国际开发合作,帮助缩小南北差距,同时支持维护改善多边贸易体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还免除了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的无息贷款。  同时,托森伯格也向记者指出了世界银行未来在“终结贫困”中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  2030年终结极度贫困;促进所有发展中国家底层40%的人口共享繁荣,这是世界银行未来工作的两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世界银行集团制订了新战略,主要包括3项内容:一是与私营部门联手,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资金来抗击贫困;二是增加对脆弱和受冲突影响国家的承诺,承担更多风险,承诺更多资源;三是要更加积极响应气候变化等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  发挥多边机构作用  “终结贫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仅仅靠世界银行这一个机构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托森伯格郑重地强调,“面对各种挑战,世界银行将发挥重要的多边机构作用。”  在过去世行的援助工作中,官方援助(ODA)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私人资本的援助则相对流动净额较小。  7月1日,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截至6月30日的2014财年,世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贷投资总额比上一财年增长了16%,达610亿美元。其中,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22亿美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的信贷支持总额也达186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4财年,世行向发展中国家总计提供大约963项贷款、援助、资金担保和股权投资等,用于支持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其中,该机构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支持达到240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大约40%。  然而,托森伯格也指出,世行在提供信贷投资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挑战,包括货币、汇率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自然灾害影响愈加严重等。为此,世行在2014财年中重点加大了对成员国风险管控和融资支持的力度。  “要想获得更多的拨款,发展多边援助是一个更好的方式。”托森伯格强调,“目前有200多个机构参与到多边官方发展援助中。超过80%的多边官方发展援助集中在欧盟、世界银行、联合国、全球基金、非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这6个机构。”  为下一场危机做准备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曾说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仍然过于温和,未能创造我们所需要的就业来改善最贫困的40%人口的生活。显而易见,各国需要加快步伐,更多地投入国内结构改革,以提升基础宽泛的经济增长的水平,达到在我们这一代人时间内终结极度贫困的要求。”  而此次托森伯格的上海之行,也同样强调了这点——“终结贫穷”不仅仅只是发展中国家和世界银行的任务,高收入国家也应当肩负重任。他预计,“高收入经济体的加速复苏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推动力。”  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美国和欧洲经济正在加速复苏有利于推进全球经济回暖,2015年与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4%与3.5%。  “预计未来三年,高收入经济体将带动全球需求增加6.3万亿美元,明显高于其在过去三年中贡献的3.9万亿美元。”关于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这位世界银行副行长表示,“尽管美国第一季度受恶劣天气影响,增长动力收缩,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为2.1%,低于此前预测的2.8%,但依然可以看出这些高收入国家的复苏势头正在加快。”  世行预计这些高收入经济体在2014年增长1.9%,2015年加快至2.4%,2016年加快至2.5%。而全球经济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逐渐加速,预测今年可达2.8%,2015年和2016年回升至3.4%和3.5%&。高收入经济体在2015年和2016年可贡献全球增长的一半左右,而在2013年不到40%。  “短期的金融风险已经缓解。”托森伯格指出,“我们可以看到,在2013年和2014年年初受影响最大的部分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已出现下降。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也已经回弹。发展中国家的债券收益下降,而股市已经复苏,尽管在很多情况下仍大大低于一年前,但不少地区的股市表现已经强于年初。”  然而,事实上市场依旧显得小心翼翼,对高收入经济体的宏观政策何时转变,以及转变的幅度,这些揣测随时可能导致下一场波动的发生。此外,托森伯格也指出,一些国家的脆弱性依然存在,比如巴西、南非和土耳其,它们的高通胀与经常账户赤字并存。  而谈到中国经济未来所面临的风险,托森伯格也进行了一番提醒。“中国未来经济调整面临的三个主要风险,分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如果出现无序的去杠杆化,可能会引发投资增长的急剧下滑;房地产等行业如果出现资本成本突变或融资困难,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大幅减少;如果发达国家的复苏势头减弱,出口复苏可能会无法实现。”  在世行的报告中也强调了,中国的经济预期取决于经济结构再平衡能否成功,如果出现硬着陆,将会波及亚洲各国。  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一番艰巨的结构改革,才能保持快速的收入增长。而“如何改”、“如何调”便成为关键因素。  “花好钱而不是多花钱是关键。”世行报告主要作者安德鲁·伯恩斯便指出,“许多大型中等收入国家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瓶颈、劳动力市场和营商环境抑制了GDP和生产率增长。补贴制度改革是提升人力资本与物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质量的一个潜在的生钱之道。”  “总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国经济体都在为复苏做着努力,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国家经济出现的改善,但未来我们还将面临不少挑战。”托森伯格表情严肃地指出。  而托森伯格在世界银行的同事、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此前也谈到,“各经济体的金融健康出现改善。除中国和俄罗斯外,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印度和印尼的股市表现良好。但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财政政策逐步收紧和结构改革对于恢复2008年金融危机耗竭的财政空间是必要的。简而言之,现在是为下一场危机做好准备的时候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新华网 & 广西频道
灵山4年减贫近9万人 减贫率54%
钦州市灵山县是全区人口大县,2011年该县贫困人口为16.49万人,贫困发生率11.59%。近年来,该县根据“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采取整村推进、企业带动、公益捐赠等扶贫模式,使贫困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四年来,该县累计减贫人口8.91万人,减贫率达54.03%;去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65元。
灵山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两轮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为精准扶贫提供基本而准确情况。2012年,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户4人,并已全部录入贫困户信息系统。去年,又识别出贫困村121个,贫困户2人,这些贫困户同样已全部录入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真正把扶贫攻坚抓准抓到位,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12年以来,灵山县将48个国定、区定的贫困村作为重点扶持区域,以贫困户、贫困人口为主要扶持对象,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给予贫困户扶持贴息贷款、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培训、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持,并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实施48个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
在实施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过程中,该县整合各项目资金和资源,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使贫困村面貌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明显的改变。据统计,年,全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31.2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155.48万元;完成建设屯级道路405条381.2公里,建设和维修桥梁14座,人饮工程7处,使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
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灵山县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和意愿,精确运用“干部入户”、“农户入社”、“资产入市”、“土地入股”、“龙头带动”、“基地联动”、“项目推动”、“资金驱动”等8种精准帮扶类型,让贫困村面貌得到改善,群众得到实惠。去年以来,该县总投资3390万元,在贫困村实施重点产业开发项目30个,使48个贫困村都有1至2个特色产业项目,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记者 江洪作)
[责任编辑:&#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四川省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减贫效率研究——以凉山州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四川省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减贫效率研究——以凉山州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8:04:31|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四川省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减贫效率研究——以
官方公共微信重庆彭水:产业扶贫带动数万人就业 多措并举减贫率超2成
彭水自治县靛水乡现代化烤烟育苗场。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彭水自治县鹿鸣乡漆园村高山蔬菜示范点。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绿色大棚育新苗,铺出致富幸福路。 江水红 摄
彭水自治县太原乡返乡农民工创建林下养鸡。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冷水鱼养殖成为太原镇扶贫搬迁农户的又一增收项目。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5月26日6时30分讯(记者 周梦莹)作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彭水如何实施扶贫工作?记者近日从彭水获悉,该县从基础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等多个方面入手,减贫率达20.19%,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提升为7597元。
扶贫程度最深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彭水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市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四县之一。”谈起彭水扶贫现状,该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付卫强如是说。
据悉,彭水全县296个村(居)中有11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9.6万人,贫困发生率19%,列全市第4位,2013年全县农村居民纯收入6723元,比全市、全国分别低 1577元和2173元 。
“‘上学难、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就医难、增收难、保障难’等突出民生问题制约了彭水经济社会发展。”付卫强说。
多措并举 减贫率达20.19%
根据彭水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彭水实现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为7597元,比上年增长13%,减贫20745人,减贫率达20.19%。而这一组数据的背后,则是彭水多措并举的努力。
“在教育扶贫方面,我们保留、巩固建设村小74所,启动100名城镇教师支教农村学校、招聘50名‘特岗教师’,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据付卫强介绍,该县投入教育项目资金3.395亿元,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并落实贫困学生资助金5160万元,资助、惠及贫困学生33400人次。
同时,该县新续建行政村通畅公路66个项目567公里,村级公路通畅率达到90%以上;启动撤并村通达路建设1000公里,涉及项目181个;增设农村客运线路15条,解决15个乡镇群众出行问题。
此外,彭水已实施供水工程275处,覆盖20个乡镇101个村,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05万人;整治山坪塘618口,其中位于贫困村的有390口,有效解决8.3万人的饮水水源问题。
产业扶贫带动数万人就业 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2014年,彭水县扶贫办与产业扶贫专项工作组在郁山镇启动产业扶贫试点工作,针对郁山镇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以红薯种植为扶贫骨干产业。
同年,郁山镇种植优质高淀粉红薯的农户户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纯收入5-7万元有30余户,纯收入3-5万元有10余户,其中清洁村的清洁村葛先普、葛先平种植高淀粉红薯100亩,亩均产量7000余斤,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我们根据本地的特色,大力发展粮油、畜牧、烤烟、红薯、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促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彭水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种植烤烟11.83万亩、带动群众2.2万户,烟农实现收入2.265亿元;完成魔芋种植6683亩、带动群众1063户;种植红薯18.3万亩,收购红薯将超20万吨,带动群众3.6万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种植油茶10万亩,带动群众1万余户。
彭水县有关负责人谈道:“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扶贫应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府引导是基础,因地制宜,选准扶贫产业项目是关键。”
(微博报料方式:网友可登录新浪微博“@华龙网原创新闻”提供新闻线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当前位置:
我市4年减贫17.4万人 贫困发生率降至10.4%
  【襄阳政府网消息】10月15日,全国“扶贫日”前夕,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忠就“十二五”以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通报。
  据介绍,自2011年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以及中央、省扶贫开发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坚持以南河流域片区攻坚为主战场,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以来,我市累计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重点县产业发展基金3.37亿元,市、县两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71万元,整合各类行业资金83.84亿元,社会力量累计投入帮扶物资、资金3.69亿元。
  4年来,全市共减贫17.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15.1%降至10.4%。其中,南河流域减贫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8.7%下降至19.4%。贫困地区民生状况显著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我市自定片区、自主开发,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做法得到省委和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国务院扶贫办督察组对我市定点对口帮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市级区域扶贫攻坚
  10月15日,记者在全国“扶贫日”襄阳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2年,我市不等不靠,在国家和省没有将秦巴山区南河流域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县整体纳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规划的情况下,自定片区,自主开发,率先在全省实施市级区域扶贫攻坚。
  据介绍,我市围绕把南河流域建成全市特色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的目标,规划重大项目2469个,并逐一制定路径规划图,明确项目责任人和完成期限。目前,已完成项目1656个,正在实施437个。在全力做好片区攻坚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积极加强向上汇报力度,努力为我市贫困地区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层面的支持政策。
  经多年不懈努力,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同意我市南漳、谷城比照享受省定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政策。接到批复后,我市紧抓机遇,随即召集南漳、谷城和保康三县研究需要支持的政策,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省委,共为三县争取69个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支持项目。省委副秘书长姚中凯两次召集省直有关部门座谈会,研究落实对我市片区攻坚的具体支持政策和措施。目前,21个省直部门对我市的支持政策已基本确定,为加快推进我市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
  累计搬迁贫困户33465户
  10月15日,记者在襄阳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基础先行、社会进步、扶贫到户”的工作思路和遵循“整合资金资源为主、专项投入为辅”的原则,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搬迁脱贫无望的贫困户33465户。
  据了解,我市专项扶贫工作一是着力改善贫困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贫困村经济发展基础;二是进行结构调整,开发优势产业,夯实贫困农民增收基础。2011年以来共实施了220个重点村1207个项目的建设任务。采取向外迁、就近搬、新村并等方式,对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县生存环境恶劣,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实施扶贫搬迁。
  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农村合作组织等,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8.4万人。先后实施枣阳新市优质桃、襄州黄龙冬桃、老河口袁冲核桃、南漳肖堰茶产业、谷城五山茶产业、宜城刘猴养猪产业和保康寺坪冬暖式蔬菜大棚等7个连片开发项目。目前,枣阳新市优质桃已发展到6万多亩,带动贫困农户1万余户,其他连片开发项目均发展良好。
  市直各行业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解决“六难一滞后”
  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住房难和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严重滞后,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10月15日,记者在襄阳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市直各行业部门从“六难一滞后”问题入手,充分发挥优势与特色,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
  截至2013年底,硬化通村公路3400公里,全市行政村通畅率已达到100%,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达45.71%;解决了113.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安全饮水普及率85.63%;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98.8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新建村卫生室994个,标准化卫生室达到1112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村级文化室已实现全覆盖;户户通电目标已全面完成。
  我市将推行“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扶贫模式
  10月15日,记者在襄阳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市鼓励机关、企业、个人到贫困地区参与扶贫事业。四年来,组织开展了“千企帮千村”、“扶贫接力·我们都来帮一把”、“同心·刘岗农村新社区”、“8·6”洪灾帮扶等活动。
  此外,我市还重点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共组派市级定点帮扶工作队295支、县级定点帮扶工作队565支,采取市县搭配、政企搭配、强弱搭配的办法,对全市295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为期三年的定点对口帮扶。两年多来,全市先后选派干部3486人(次),结对帮扶贫困户13790户,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546期,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物资7589.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233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477个,产业扶贫项目523个,社会事业发展项目223个。通过帮助贫困村争取省市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等,推进被帮扶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积极发展。
  今年,我市还将借鉴广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模式,对原有定点对口帮扶机制进行细化和延伸,自定重点贫困乡镇、重点贫困村,开展“五帮”(单位驻村帮、干部联户帮、领导联乡帮、区域协作帮、社会参与帮)活动,着力将平均式分配改为集中精力攻坚,将“帮扶到村”深化到“扶贫到户”,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精准化。
  市国土局多举措支持扶贫工作
  10月15日,记者在襄阳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将国土资源工作和扶贫开发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保障扶贫开发合理用地需求。抢抓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机遇,科学统筹各类各业用地,为扶贫开发地区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旅游开发、民生工程等预留充足的用地空间。2011年以来,先后在南漳、保康、谷城3县,安排各类用地计划30859.6亩,确保了兴发集团、龙蟒集团、保康县温泉小镇、谷城县再生资源园、保宜高速、麻竹高速、老谷高速等重点项目及时落地。
  二是促进扶贫开发地区矿业经济健康发展。将扶贫开发地区作为地质找矿的主战场,先后部署重点整装勘查项目区5个,推荐谷城县成为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体推进工作试点县,大力推进磷、硅等重点矿种勘查,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其中磷矿新增资源储量10亿吨,为矿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是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2011年以来,累计在扶贫开发地区安排土地整治项目25个,投入资金8.22亿元,整治土地35.18万亩,新增耕地2.17万亩,守住了扶贫开发地区的口粮田,实现了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的目标。
十二五&&扶贫&&贫困
作者:熊丹青 张利 责任编辑:王韵佳QQ:]
延伸阅读:
&&&&我的姓名或昵称:
&(您填写的称谓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承办
Copyright (C) 2012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地址:襄城新街16号市直机关综合办公楼(老公安局院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贫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