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在霜降前后什么风向好钓鱼?

【钓鱼】钓鱼的好处_钓鱼技巧_钓鱼用具- 本地宝生活百科
钓鱼是捕捉鱼类的一种方法。钓鱼的主要工具有钓杆,鱼饵。钓杆一般由竹子或塑料轻而有力的杆状物质制成,钓杆和鱼饵用丝线联接。一般的鱼饵可以是蚯蚓、米饭、菜叶、苍蝇、蛆等,现代有专门制作好的鱼饵出售。鱼饵可以直接挂在丝线上,但有个鱼钩会更好,对不同的鱼有特殊的专制鱼钩。喜欢钓鱼的朋友一定要在实践中积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改进技术和技巧,才是提高钓鱼水平的最好方法!
  生理及心理的好处
  一、提高反应能力
  钓鱼的关键就在于观察鱼漂和及时提竿。初学钓鱼的朋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得心应手,这可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脑细胞的灵活性
  二、保护和恢复视力
  眼科医生经常会说:常看远方,常看绿色,视力就不易减退。一般读书看报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在40厘米左右的近距离用眼,再加上看电视对目力的损害,还有人需要经常对着电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视力很容易下降。而钓鱼主要就是看几米或者几十米之处绿水中的浮漂,经常钓鱼,既看远处,又看绿水,能对视力具有保护和恢复作用。
  三、整理钓具使人心灵手巧
  钓鱼前,买来的鱼竿、鱼线、鱼钩、鱼漂以及手轮等等,必需自己动手组成钓组。由于要钓的鱼类鱼种的不同,天气、场地和季节的差异,这些鱼具组合起来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千变万化。组合钓具是很难请别人代劳的,既要开动脑筋,还需要有一双巧手,长一点、短一点、粗一点、细一点、轻一点、重一点,如果调配不当,就必然影响鱼儿的上钩率。
日本商品论坛 FE ]!q;AY A
  四、使人心态平和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比较大,身心有时很难放松下来,当进入“你与池水一线牵”的境界时,什么荣辱、悲欢、得失、功过等等挂心的事情,都会被面前这池清水过滤得干干净净。
  五、强身健体,远离污染
  垂钓地点,一般远离闹市,听不到各种噪音,闻不到汽车废气。特别是在春秋两季这两个垂钓的黄金季节,绿水青山,日光浴、空气浴任君选择,清新空气大量免费供应。
  环境的好处
  一、钓鱼环境有益养身保健;
  钓鱼于江河湖海,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是养身保健的良好环境。江河湖海边的空气中氧气充足,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可引起人体各种相应的良好的生理反应;日光可使人获得健美的皮肤,红润健康的面容。人体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增强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城市噪音已构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经常到空旷恬静的水域钓鱼,幽静的环境能消除两耳的疲劳,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听觉功能。
  二、钓鱼活动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种不良情绪
  参加钓鱼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活跃各种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卫生,防止抑郁症、精神沮丧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绪的好方法。钓鱼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
  传统钓
  传统钓是相对“悬坠钓”而划分称谓的“老式”钓法。是在流传几千年的传统钓法中,被全国钓友、乃至海外钓友应用得最广、最普遍的钓法。不仅广泛用于淡水钓,还被用于出海钓鱼。
  悬坠钓
  悬坠钓是通过(铅)坠的重量将鱼饵悬于水中(水底)的一种钓鱼方法。台钓就是一种悬坠钓法。
  路亚钓法
  路亚钓法即是仿生饵钓法,也叫做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在整个钓鱼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与传统钓法有着极大的差异。
  春钓浅滩是大自然季节轮回带来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一般来说,浅钓受春钓中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在春钓中有收获,需要掌握春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宜钓睛暖不宜钓阴冷
  春天,水温渐渐回升。通过分析南方大部地区的气温情况,其气温变化大抵如下:2月气温一般在10~18度;3月气温保持为12~25度:晚春4月气温保持为15~30度。适宜的气温、水温,鱼儿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有利于垂钓。北方地区较为南方寒冷,
上述温度的变化几乎要比南方晚一个节令乃至1个月。 鱼对容易升温的浅滩有向往性,因此气温、水温升高,鱼儿会游向水温升高的浅滩。
  一般情况下,早春气温不稳定,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最好选择冷空气到来前两三天或冷空气过后两三天的晴或转暖天气出钓,这样在几十厘米至1米多深的大片浅滩水域,经过一天多的时间,各个水层的温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当天天气晴朗,到了中午至傍晚,浅水区的温度有可能升高好几度,这对趋温性强的鲫鱼、鲤鱼一类鱼来说是最敏感,它们会适时地从低温水层游向温度较高的水层,使鱼情变得好起来,如果一连几天都是晴天,更促使浅水区成为鱼活动的聚集场,这就将春钓浅推向了高潮。因此,很多钓友都喜欢在早春、仲春和晚春4月湖库中上游一带钓鱼,但凡遇到晴朗日子,都能钓到很多鱼,即使钓者的钓技并不是很好,也会有所收获,善钓者钓到百十尾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相反,阴冷天不宜出门垂钓,这也和温度有关。早春的阴冷天气,降温幅度较大,这种降温幅度对浅水区水温影响很大,鱼会游向相对深的水区避寒,水深超过2米以上,其低温的穿透力是较弱和缓慢的,一般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水温才会降到深水区,因此我们往往能在寒冷天的深水区钓到鱼。到了三四月份,除了倒春寒有两三天的寒冷外,多数是晴朗温暖的天气,因此出钓的机会也增加了。古诗斜风细雨不须归恰好表明了这一时期温度适宜,斜风细雨符合鱼的活动习性,使得春钓也变得明快起来。
  二、宜钓风天不宜钓平静
  春天刮风的日子比较多,通常多刮东风或东南风,风力的大小于晴朗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越是天空万里无云,风力越显得强。一般来说,地势平缓的湖库,三四级、四五级的风浪时有发生,有时会从上午吹到傍晚,经常会将大片水色搅浑。即便是春雨连绵的日子,也会伴有一二级风轻拂水面,营造出水面涟漪,溶氧量也会增加,还能适合钓鱼。
  春钓迎风鲫,这是很多钓鱼者都知道的常识。鲫鱼有逆流性,
喜欢在暖和的浅滩中畅游,再加上鲫鱼春季寻暖床繁殖的必然性,使得春钓变得明快起来。因此,有垂钓经验的垂钓者都会选择在迎风岸处作为钓点。
风不仅会使水体溶氧量增加,让鱼变得活跃,而且水体在风的作用下,使接受阳光最直接的水面高温逐步传递至中下层,使整个水体变成暖水区,成为鱼最佳的活动区域。在风的吹动下,使得水大量冲向岸边,将陆岸天然饵料带入水中,这就使得大多数鱼有了食物来源。
  在宽阔的湖库,由于风的推动作用,会把散发在水体表面的饵食一起汇集到下风口,亦成为鱼类追逐至此的原因之一。
春天有风鱼活跃,相反,如果风平浪静,或者风力较小的天气,使水面缺少生机与活力,越是接近正午,水体溶氧量越低。在这种条件下出钓,垂钓的效果很差。当然,也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情况下钓不到鱼,根据经验,可用涉水或岸边长竿短线钓草窝的办法,饵料用细蚯蚓,略向窝点处投少许大米,也会有鱼咬钩的。
  三、宜钓光水不宜钓片草
  光水,是指没有水草杂物的较宽水面;片草是指较大面积的杂草区,如水花生、菱棵、藕荷、金鱼草、茭白等易生成大片覆盖体的植物,这些地方都不是春钓浅的好去处。
  春钓光水要比带片草有更多优势。首先,晴朗的天气下的光水面被风浪推涌,水中溶氧量高,水温升高,易聚食物,形成鱼类喜欢的场所;其次,迎风垂钓时适应甩大鞭,省去投不准或者挂钩一些麻烦;第三,光水冶面极易聚鱼,由于它处于四通八达之区,窝前方与深水区相连,是鱼群来源之所,窝两侧是相似水情,符合鱼群穿梭游动,当投下诱饵后,引来鱼群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在边钓边诱中更会使入窝的鱼增多,出现一窝钓到几十条鲫鱼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第四,便于遛鱼,光水面无任何拦绊,鱼咬钩后,任由四窜或者快速拉离窝区;第五,窝子可做得宽泛,钩饵落点不拘一处,扩大了钓手主动在较阔水区投竿寻鱼的机会,这也是春钓浅滩上鱼多的一个有效战术。
  大面积生长水草的区域不宜钓鱼,这是因为:容易挂钩,钓鱼人最怕渔钩勾住杂草,很难拉上来,春天风大,即使钓点有小洞小缝小凹之类的空隙处,也是很难准确把钩饵下到里面去,这种情况影响上鱼效果;易损坏钓具,水中杂草最难缠的是荷、菱、水花生等植物的秆茎,一旦被挂,很难完璧归赵,主要表现在挂底或挂面以及中鱼裹草后,钓手在采取怀柔政策无效后,往往会用大力猛劲或扯或扬竿具,易导致或线断或钩直乃至竿折等得不偿失的结果;密草区不易聚集较大鱼群,该环境活动空间狭窄,影响鱼觅食的视觉、嗅觉以及发现食物后的进攻速度(准确性)等,加之有悖于鲫鱼等喜游好动的习性,因此钓上来的多是零星散鱼,钓果难丰;心态问题,茂盛的杂草区不仅上层草密,下层也是密织交错,会给钓手一种鱼是否钻得进来、是否找得着食吃的心理暗示,随之再发生不断挂钩,中鱼窜草脱钩等情况,影响心情。
  水位的深浅也不是定式的,在实钓水域,应以包括试钓在内的多种方法判断水域的深浅,做到选择钓点合情合理。
  春天钓鱼如何选择钓点?
  每个水面都有迎风、背风的地方。迎风的地方水有波纹,水中氧气充足,这里是垂钓的好水面;有时,风把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吹到水的背风处,鱼儿为了觅食也纷纷游到漂浮物较多的水域,这里也是好钓点。
  春天的全天气温变化较大,尤其在仲春、暮春,钓鱼要跟着水温走,应牢记垂钓谚语:“春天钓鱼,一日三迁”,“中午钓深,早晚溜边”。
  “春钓跟着温度走”.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鱼总是在适宜它的生活环境中生活。不管气象怎么变化.只要了解了鱼的最适宜生活的水温.就知道该在何处设钓点下钩了。
  春天钓鱼应选什么鱼饵?
  1.春季钓鱼应以荤饵为主,荤饵就是动物类及其物质,如红虫、蚯蚓、蛆、家禽的内脏或猪肝、火腿肠、动物血等。
  2.饵料的气味应浓郁一些,多用香饵、甜饵。如钓鲫鱼多用香饵,钓鲤鱼多用甜饵。
  3.为了增加诱饵的吸引力,用量应大一些。因为经过几个月的冬天,鱼急需食物补充营养物质,对食物的需求量大。投了诱饵后,应不断地续投饵料。
  夏天钓鱼技巧大全
  (l)钓早、钓晚
  夏天钓鱼有个谚语:“早钓太阳红,晚钓鸡进笼。”夏天天亮得早,黑得晚,为了抓住早晚两个钓鱼时机,要起早贪黑,最好在清晨6时前赶到钓场.晚上8时收竿,若有朋友结伴,还可以夜钓,这是因为有些鱼在天黑后才游到浅水区寻找食物口。
  (2)钓深不钓浅
  夏天钓鱼,钓点应是深水区,无阳光直射的蔽阴水域,夏钓潭潭,是钓鱼人的谚语。若遇雨天,气温下降时或有3级以上的风时,也是可以钓浅水区,因为浅水区有水草,水草既可以为鱼提供食物来源,草丛又可发挥遮阳的作用.找有水草的水域施钓为首选。
  (3)钓雨天
  下雨,可以使水温下降,又可增加水中氧气,若是毛毛细雨,或雨后的第二天、第三天,均是钓鱼的好时间。
  (4)钓风
  “风动水动,水动鱼动。”有风,水中鱼显得格外活跃.四处游动,甚至可以游到近岸处,3一4级风,正是钓鱼的好时机。
  夏天钓鱼上午应面向西选钓点,避免阳光直射面部。上午应面向东坐,阳光只能照到脊背。
  注:夏季因气温太高,奉劝钓友们少出外钓仇为好。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老年朋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胃酷暑,人遭晒,影响健康,没有舒适快乐的感觉,况且鱼的成活率也低.钓了一天.钓了一兜臭鱼.不划算。所以谚语中有“忌钓三伏”的说法。
  夏季钓鱼怎样选用饵料
  夏季钓鱼因气温高,导致水温也高,而鱼的食欲却有所减退。使用有气味的饵料时,应掌握适度,不宜太浓烈。尤其是川酸饵、腥臭饵更应注意气味。
  食饵应以素饵为主,如面团类。还可就地取材,川草叶、花瓣、嫩果实(如玉米粒、麦穗)作钓饵。也可以捉些蚂炸、菜虫当钓饵。如将新鲜的嫩小麦粒撒到水中当诱饵,钓草鱼、鲤鱼效果明显。
  草鱼是不怕热的,即使在中午也可以钓到草鱼,饵料自然也是以素饵为主,尤其应使用绿色的叶草作为钓饵,草、虫钓草鱼是经验。
  夏天钓鱼防晒须知
  夏日炎炎,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可尽量选择有建筑物、树木遮挡的阴凉处垂钓。要将防晒霜随身携带,钓鱼时在脸上和手上,特别是耳朵、鼻子、颈部等处抹一些。
  除了要预防阳光直晒,还要注意预防水面的反射阳光,这种反射光同样会带来危害。
  秋季钓鱼野钓技巧攻略正秋天菊黄鱼肥,也是一个垂钓的美好季节,是钓鱼人收获的黄金时节。"秋风起兮云飞扬",一叶知秋,叶儿黄啦,叶儿落啦,雁阵成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成熟了,秋饱经沧桑,稳重刚强。她再不会有霏霏细雨,也不会有狂飙怒号。初秋野钓别有一番风味,下面就看一下秋季钓鱼野钓技巧攻略。
  一、观温度
  处暑过后秋高气爽,适宜的温度不仅让人感觉舒爽,鱼类摄食也格外积极。过了霜降气温骤变,温度的突变会改变鱼的摄食规律,甚至会导致其浮头或蛰伏水底。应对上述情况钓法要灵活多样,要根据秋季不同时节的变化改变垂钓方法。
  二、钓季节
  初秋时节是一年中鱼类食物最丰盛的时期,因为雨水把陆地长期积存的动植物冲入河中,使鱼类能在获取富氧的新水,增强身体机能的同时,饱食这丰盛的美味。因此,初秋宜在水草繁茂处或阴凉水域选位、打窝聚鱼。秋之后虽然高温酷暑已过,但在水温较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的阴坡和树木、竹子、芦苇、蒲草、建筑物等遮阳的地方是适宜鱼儿生活的水温条件,在早晨与傍晚出钓,垂钓效果更佳。处暑是一年之中的又一个黄金钓季。金风送爽,温度适宜,是鱼儿摄食的旺季,当然也是钓鱼人大昂身手的时刻,寒露前后气温继续走低,“一场秋雨一场寒”,萧瑟的秋风带来阵阵寒意,时有寒潮侵袭,水温稍凉,但仍是秋钓的最佳时间。这时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好节气。
  三、选钓场
  秋季钓场钓位的选择应着眼于宽阔的水面,因为宽阔的水面氧气充足,食物多、鱼儿在育肥期需要大量进食,食欲较为旺盛。尤其是大鱼,多在宽阔的水面游弋。秋天施钓的水域要选择在那些脏乱处、不同水质的交汇处、深水与浅滩、流水与静水的交界处,沿河的岔口,水库的沟汉,水底有杂物、乱石、草叶等物处。因为这些地方多有虫、虾,它们是鱼类的美食,这些地方都是秋钓的最佳钓点。
  四、看风向
  深秋垂钓选择背风的钓点是钓鱼人的共识,因为风力过大不但抛投困难也会影响到看漂。风天。肥水水域和瘦水水域的钓点选择正好相反:前者宜选在上风口;后者宜选在下风口。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均宜选在出入水口附近,这是垂钓选点的规律性常识。
  五、开钓饵
  秋天是江河、湖泊、水库垂钓的旺季,用做诱饵的粮食类植物很多。常用的有药米、麝香米、豆粕、啤酒糟、混合饲料、熟红薯、老玉米、糯米酒糟拌饲料等。秋天钓鱼应以荤饵为主,红虫、蚯蚓、小虾、蚌肉、螺蛳肉、面包虫、米蛀虫等鲜活饵料是淡水鱼类的主要荤饵,这些荤饵可钓杂食性鱼类。秋钓也可用素饵,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开饵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像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饵料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鱼饵的松与黏取决于开饵时搓揉的程度,搓的次数越多黏度越大。鱼饵过黏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类似,但我们可以对鱼饵的软硬度进行调整。当饵料稍硬,少搓几下即可;当鱼饵偏软时,多搓几下可恢复正常状态。
  秋天钓鱼诱饵如何选择
  早秋钓鱼,可以以素饵为主。这时的红薯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将红薯蒸熟,捣成红薯泥,添加面粉、麸皮和少量的糖,是作为青鱼、鲤鱼的最佳饵料,尤其是钓青鱼,收获会比较大。
  在秋季采用炸弹钩钓鲫鱼,收获也会很大,所用的饵料是:出钓前一天晚上,准备一个干净的盆,放入500克麦麸,80克面粉,200克饼粉,50克小米,加水拌匀、捏揉,再加入一些蒜末、蒜汁,倒入两盅药酒拌匀,然后装入塑料袋,扎口,第二天使用。使用时,可再准备一小袋湿小米。
  用饵料将炸弹钩包住后,再用饵团沾些小米就可以投钩了。粘在饵团外面沾的小米入水后会脱落一些,成为诱饵。
仲秋,生长在水中的植物纤维化,鱼儿很难咬动。但是秋季昆虫比较多,螳螂、蚂蚱、青虫等,很容易从树上、草丛中捕捉到,将昆虫制成钓饵,可以钓上草鱼,当然,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到了晚秋,天气渐冷,气温降低,这时要以荤饵为主,若是在肥水塘钓鱼,可以以素饵为主。
  秋天钓鱼如何选择钓点
  早秋、仲秋.气温仍和夏季近似,水库中的上游、库汉,有水生植物的地方都是好钓点,到了晚秋,气温下降,鱼便由上游逐渐游到中游甚至靠近堤坝的下游,此时宜钓深水区,老河道、水底的旧房宅、旧农田也是好钓点。比较开阔的水域、光照时间长的水域、背风的水域都是好钓点。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也是钓鱼的淡季,但是,并不是说鱼不吃钩了,在江淮流域,人们穿着羽绒服,戴着棉帽去钓鱼是常有的事。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的气温比过去高多了,仅在三九天较寒冷外,晴朗的时间长,出外钓鱼的人更多。特别是无风、阳光充足的天气,钓鱼常有收获。
  冬季钓鱼,在水库应以海竿、筏竿为主要钓具,钓线长达数十米、上百米、可将钩饵投到深水区。海竿是钓大鱼的钓具,所以应配以较粗的钓线和大号鱼钩。
  鱼饵的质量要高,用量要大,气味要浓。因为鱼不活跃,游动的范围小,气味敢招引鱼的范围才广。钓饵应以荤饵为主。
  冬天不是钓鱼的黄金时问,但是,若天气晴朗,气温回升的话仍可以出外钓鱼。冬天钓鱼的钓点应选在有阳光照射、水溢相对较高、背北风的水域。“冬钓阳”是最好的选择。冬天鱼的活动址不大,多潜伏在深水区,因此钓点也应选在深水区,尤其是在河沟、水库中钓鱼更应这样。因为在冬季,河沟、水库的水位回落,上游基本无水或少水,所以钓点应选在河沟、水库的中段、下段,这些地方水相对较深。施钓的水深可在2一3米。
  冬季在上午10时后至下午4时前,由于水温的回升,这个时段钓鱼效果较好。但投放诱饵后往往在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窝”,不可能像在存天投饵那样,投了饵马上就会有鱼上钩,因此,要耐心等待。一旦有鱼上钩,就可能会连续不断地钓到鱼。
  冬季钓鱼不能急躁,要守钓,不要频频移动钓位。只要感觉此处是好钓点.就要心无旁鹜.集中精力。若浮漂长时间不动,可轻轻向上提竿10一20厘米,再轻轻放下。也可以左右轻轻移动10一20厘米,再恢复原位,此做法是逗引鱼,引起鱼的注意。
  冬天鱼吃口轻,反应在浮漂上是小幅度的下沉或上升,只要认为鱼中钩了,就要敏捷地钝竿、提竿。若连续有鱼上钩,就不要轻易移钓位,不要见异思迁。要不断地往钓窝投诱饵,诱饵是每次不要多,有乒乓球那么大一团即可。
  选用钓具应用长竿、细线、小钩、小漂。这样的钓具反应灵敏。
  除了用手竿、海竿钓外,还可以用拉陀钩。拉陀携带方便,可带多个拉陀。将拉陀投人水中后就不必管了,仍可以用手竿或海竿钓。这叫“一举多得”、“普遍撒网”,其收获一定比单用一件钓具要大。
  冬季钓鱼用饵方法
  冬季钓鱼,应以荤饵为主。首选红虫、蚯蚓、蛆芽等作为钓饵。为了增强诱鱼效果,可加大诱饵的投放量。诱饵投出后,应耐心等待,除非池中鱼的密度很高,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等到鱼咬钩,有时可能要等1个多小时,才可能有鱼来咬钩,若有鱼上钩了,钓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应补充诱饵。
  冬季钓鱼怎么选择钓点
  进入冬季后,降雨量减少,池塘、河川的水位下降,为了避寒鱼类会趋向深水,因此,这些水域的深水区是越冬鱼类聚集区,也是理想的钓点。
  另外,水草、水花生等浮草的底下,水温较高,是鲫鱼、鲤鱼、鲶鱼等越冬栖息之所,下钩定有所获;抽水站的吸水口处,水网地区相通的水道,水深的河浜,是鱼类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好钓点。
  钓鱼用具简介
  常用钓具一般可分为:直接钓具、辅助钓具、钓者生活用具。
  1、直接用具:包括钓竿、浮漂、钓线、鱼钩、铅坠、甩竿的渔线轮等。
  2、辅助用具:包括鱼护(鱼篓)、抄网(捞靠)、漂筒(漂盒)、线板、备用小鱼具(如钩、坠、铅皮、衔接环等)盒、竿架(或插板)、存饵盒、竿套、板凳(坐椅)、夹剪等。
  3、生活用具:草帽(遮阳帽)、遮阳伞、水瓶(水壶)、食物容器、雨衣等等。 以上用具因时因人因需要而异。主要渔具的选择,将选一些资料介绍。
  鱼竿分类:手竿和海竿
  手竿的长度,一般在3.6--7.2之间,也有短竿为2.5米,常用于钓边或在大蓬中垂钓.用竹竿、江苇、玻璃钢、碳素钢等材料制成。为了携带和储藏的方便,很早人们就懂得把钓竿制成多节,由尖梢逐次向下一节比一节粗,相互插接。节数视长短需要和材料选择不等,有的每节80--110公分,共4-5节。有的每节仅长60--80公分。不用时细节穿入粗节,最后只成两节。50年代以前,最好的是日本产的用江苇制成的双根钓竿。后来发明玻璃钢,而后又发明碳素钢,质轻耐用,各节改为按粗细相互套在一起,用时自内向外抽出,非常方便。也有用铝材制成,质量更轻。
相比之下,碳素钢较玻璃钢质量更轻。韧性更好,为当前最高级的材料。但必须注意不能在高压电线下或雷雨天气使用,因其有较强的导电性能。
  购买鱼竿时除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长度外,,要注意鱼竿各节竿口圆度是否匀称、厚度是否均匀适度,插口是否坚固,竿身是否笔直,底把是否合手,整个鱼竿轻重如何。
  鱼竿的软硬韧性,常以“调子”来表示。一般分软调、中调。硬调。调子就是指钓竿的坚挺程度,,是钓竿受力后弯曲的幅度,幅度小者为硬调,大者为软调。用手平举钓竿,前部必有弯曲,弯曲的起点至竿尖末梢的长度(即弯曲部分)与整个鱼竿的比例,作为调子软硬的表示。如弯曲部分与总长度比为2:8即称二八调,为硬调;三七比为中调;四六比为软调。当然也可以根据弯曲比例更加细分。
  一般钓小鱼,要求数量与速度,硬调为好。调大鱼为了避免一下受力过猛,选中调或软调为好。
  海竿(亦称投竿)
  海竿长度一般为1。65--3。6米。2--6节。每节上装有一个线环,供鱼线穿过。底节有装绕线轮的装置。绕线轮种类繁多,档次不一,应根据个人需要与经济条件选择,以实用为主。
大家还在关注&&&&
编辑推荐的百科&&&&&
1 2 3 4 5 6 7查看: 3834|回复: 5
钓鱼人应该知道的
一、季节对垂钓的影响
& && & 郑州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农历3月至10月是适合垂钓的季节,所以鱼谚称:&阳春三月好钓鱼,霜降前后正捉鳖。&进入冬季,气温、水温逐步下降,鱼儿为了避寒保暖逐步游向深水区(鱼儿属于冷血动物,要想获取能量,必须要有适合的生长的水温10度—25度),觅食量降低,活动量减少,有的甚至处于蛰伏状态。它们多靠体内贮存的营养过冬。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钓鱼的旺季,冬季是钓鱼的淡季。* A) W- }5 _3 x
$ `& E% e" n+ o
1、春季(3月—5月)
& && & “三月三,鲤鱼上河滩”,特别是清明以后,天气逐渐变暖,水温逐步回升,鱼儿经过一冬的消耗,开始主动觅食补充营养,恢复体能,有“春钓滩”(浅水区水温比较适合鱼儿的体能恢复和进餐环境,垂钓区域应在深浅交界处)和“春钓草”之说(春天鱼儿要产卵甩子繁衍后代,浅水区水草处正是鱼儿的天然产房,看到有水草的地方水面上清下浑,此处下钩必有收获,上钩的都是公鱼,甩子期间母鱼闭口)。在水草丛生、麦子拔节的时节,到浅滩处(水深50公分以上)垂钓必有鱼获,是垂钓的黄金季节。但在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时(倒春寒)不宜垂钓。/ b& a% B8 |( Q. P
2、夏季(6月—8月)
& && & 夏季垂钓要“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要求钓鱼人要学会人随鱼动而动,不能死守一个窝子硬挺。但在盛夏,日光强烈,水温高,同时水中的饵料充足,水体缺氧,此时难钓大鱼,以早晚垂钓为好,中午可在树萌下或深水处垂钓,有条件的可以夜钓。
3、秋季(9月—11月)" w&&n, Y# _( x3 j6 K! c' f) @
& && & 秋天秋高气爽,气温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大,水温上凉下暖,鱼游水底层,此时宜钓深水中的底层鱼。但到中午水温随气温升高,鱼游到浅滩觅食,此处也有利于钓鱼。秋天气候稳定,是鱼儿觅食的第二个高峰期,鱼儿四处游弋,觅食量大,大鱼容易上钩,所以钓边、钓草、撵泡、钓深常常能钓到大鱼。-
4、冬季(12月—2月)
& && & 冬天随着气温逐步下降,鱼儿活动减少,一般都潜入深水区越冬,特别是下雪或冷空气过境时,水温低于4度时不宜垂钓。冬季垂钓有“冬钓阳”和“冬钓午”的鱼谚,在暖和日丽的中午,水温回升,仍会有少量的鱼游到向阳浅水处觅食或晒太阳,在10点—15点垂钓会有渔获。7 `; E. g6 j, O& A
二、晴天、阴天、雨天对垂钓的影响" r* R1 ]* v, Y: q/ [. u
& && & 1、晴天。一般情况下,只要是连续稳定的晴天,除夏天中午和冬天的早晨、夜晚外,其它时间都较适宜钓鱼。; , t/ B: g: q9 E, s0 `/ u
& && & 2、连续的阴天或小雨的天气,除冬季的早晨和夜晚外,其他时间也都适宜钓鱼。
& && & 3、多云天气好钓鱼。多云天气,光线忽强忽弱,若是阴转多云,气温由低转高,水温凉爽宜鱼,鱼类表现异常活跃贪食,若是晴转多云,鱼类也较平时活跃贪食,这些时候都是容易钓到鱼的好天气。: |& O2 q3 g$ ~% ^! E&&[6 _1 Z8 W; j/ m/ f% i& B$ I3 x2 c+ \
& && & 4、下牛毛细雨时有“斜风细雨不须归”为证。这是因为细雨打在水面上,使水中溶氧量增加,鱼类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跃,摄食欲望强烈,因此很容易上钩。) _5 B" v% c6 I) m/ [3 Q: F
& && & 5、夏季雷阵雨天气有“宁钓雷雨后,不钓雷雨前”之说。雷阵雨前气压低、湿度大、天气闷热、水中缺氧,鱼儿基本上停止觅食。炎热的夏季常伴有雷阵雨,雨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水中溶氧充足,所以鱼类觅食非常活跃,哥们如果碰到这种天气,千万不要错过。但在垂钓中要注意躲避雷电(手杆最好安装防电绝缘把套),大雨、暴雨最好是停钓,要注意人身安全哟。
& && & 6、久雨初晴和久晴初雨的天气。雨水为鱼塘带来了溶氧,随之而来的是朗朗晴天,蓝天白云,鱼的胃口大开,此时出钓必有渔获。
& && & 7、秋雨。秋季一般气温,水温都比较稳定。下雨又增加水体的溶氧量,鱼儿觅食区域增大。但若是秋雨连绵,此时不宜垂钓,原因是气温下降较快,秋凉水寒,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水温随降雨进一步降低,大大影响了鱼儿进食,此时垂钓少有渔获。&&C: W6 M9 d- _/ P9 H5 v
5 O# v$ D6 `&&E# x" n6 |
三、气压对垂钓的影响,$ c5 C6 R8 {6 H1 p
& && & 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百帕。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温度、湿度、空气密度有关。一天之中早晚气压比较高。气压高低与水体溶氧量有直接关系,气压还与风雨、天气好坏有关,气压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活动。气压高时水中含氧量多,鱼儿感到舒适;气压低时水中含氧量少,鱼儿感到难受,食欲降低。
四、风向、风力对垂钓的影响
& && & 除了寒冷的冬天外,在一般情况下,刮4级以下的东北风、东风、东南风,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利于钓鱼。而刮南风或西南风都不利于钓鱼,但在夏天的早晨、晚上和夜钓,冬天的中午还是可以钓鱼的。冬天刮西风、北风的天气,一般不利于钓鱼。另外不论什么风向,风力达到4级以上,都不利于钓鱼。因为大风会造成水体上下环流加快,鱼儿在水中随波逐流,受到惊扰后游到深水区避风(凡事都有辩证的一面,风力超过4级以上,在水库、湖泊的下风头常钓大物)。L
五、温度对垂钓的影响
& && & 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鱼的体温也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一般淡水鱼适宜的水温在10~25℃之间,当水温降到5℃以下或超过30℃时,超出了鱼儿适宜生存的范围,便很难钓到鱼了。
六、水中溶氧对垂钓的影响&: J9 H5 b" m* r8 W; l( p5 y
& && & 杆坑水中溶氧量的变化直接受到气温、水温、气压、光照、风力、风向等的影响。一般来讲杆坑水体污染、水肥、臭泥底,溶氧量不足。在风和日丽光照充足、气压高时溶氧较好,在进水口、下风口、浅而向阳的水草边溶氧充足。狭长而深的水体溶氧少。水质肥的水体中溶氧量变化大,故对鱼类的主动觅食影响较大。虽然饵料丰盛,但遇恶劣天气溶氧量大量消耗而使鱼类缺氧“浮头”。因此,外出垂钓时,一定要学会看天测氧、看水测氧、看鱼测氧,若鱼浮头就不要出杆垂钓。. k6 R: x8 K5 r: }/ z
& s: y&&W+ V$ ]$ m7 |1 J
杆坑垂钓的 水情、钓位
& && &近年来随着杆坑垂钓市场的需求,郑州附近新开的杆坑逐年增加。杆坑塘主为了控制出鱼量,其调塘的手段不断翻新。如向杆坑里撒化肥,撒鸡粪、猪粪、牛粪、大粪、卫生球、过量撒石灰、扔火碱块、灌污水等等,使水体中悬浮物增多,水中硫化氢、氨氮、亚硝基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溶氧量下降,蓝绿藻大量发生,塘水环境迅猛恶化,从而达到鱼闭口、偏口。记得今年9月份有个坑主调塘一不小心把鱼调翻了肚,还厚着脸皮报警说谁给他的塘下药了(我去看了一下,标准的黑大坑、臭泥底、水发黑、发臭),搞得钓鱼圈里的人好一阵猜疑。
& && & 钓鱼看水。水质的优劣决定着鱼儿的生存环境,决定着出鱼的好坏。有些“练家子”自持装备精良,长枪短炮,高级鱼饵,神密小药,到坑边不查水情,支杆便钓,一天下来剃个光头,常常郁闷的铩羽而归。大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的感觉。殊不知杆坑垂钓如果水质不好,水中融氧量低,鱼儿的生存环境恶化,就是镶金边的食儿鱼也不吃呀。: j# c3 Z' t$ _8 b$ _4 U&&v
& && & 钓鱼看水。因为气候(天时)、水质、钓位(地利)、钓饵、钓技(人和)三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打造鱼儿进食的餐桌,缺一不可。下面就水质的查看、钓位的选择分述如下: 1 g, b" u3 E8 b, G
(一)、水质
1、水质的肥瘦与水的颜色的关系:
& && & 一般杆坑正常的水质颜色应为草绿色和茶褐色。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能见度低于30公分);池水清澈见底,呈灰蓝色或泥浆色,表明水质较瘦(能见度大于30公分);池水呈黑色、铁锈色、深绿色、灰白色则表明水质严重污染(出杆要慎重)。: G8 H3 V. G& J4 j& ~2 V. s
2、水的气味:" ?1 r6 ?- f7 @7 S&&b( n
& && & 正常的杆坑的水有鱼腥味,不正常的池水发出异臭味(如臭腥味、臭鸡蛋味等)。% Z+ A+ C% N' J3 }7 ~/ f
3、臭泥底:
& && & 臭底泥形成:它是由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颗粒物沉入 ,水底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而成。 臭底泥对水质的影响有二点,一是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是造成底层缺氧,鱼不下底的主要原因。二是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底层环境的恶劣,也是造成鱼不下底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外出垂钓时对三年以上不清臭泥底的老塘出杆要慎重* s" |1 M5 f& c0 r" Q
4、酸碱度:(pH)
& && & 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鱼儿生长最适宜pH为7.5-8.5。pH值过低(酸性水),致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相应下降,减低载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鱼活动能力减弱,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也可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池水中pH值过高(碱性水)时,会直接影响到鱼类血液的pH值,发生碱中毒,影响血液缓冲系统平衡,且对鳃皮肤及粘液有腐蚀作用,致使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钓出的鱼嘴唇发红,上火)。水质偏酸、偏碱都会造成鱼儿的偏口。(可到化工门市部,2元买一本,可以测几十次)
5、溶解氧 . }% c' ?0 A% G, t2 a$ U
& && & 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鱼儿摄食均有很大影响。据资料表明: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鱼儿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4毫克/升时鱼儿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量下降到2毫克/升时其摄食量下降54%,再下降到1毫克/升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一般杆坑水质较肥,融解氧偏低。所以出钓应选择连续的晴天;4级以下的风;下风头等
6、水位' , P9 b( D' P1 G# w( @
& &杆坑水位1—1.5米为好,低于1米的水位鱼的警觉度较高,诱鱼效果差。有的塘主看到出鱼多时便放水或排水,使鱼受到惊吓(鱼对气压、水压特别敏感)造成鱼儿不咬钩的现象。5 d4 N1 E! y/ u2 ]
2 ~3 ^5 J8 |) p5 ]: o+ \
(二)钓位' s" T# E" l* p8 u6 J
& && & 一般杆坑都有几个出鱼较好的钓位,选好钓位,是垂钓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若选到好的钓位,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相反,假如没有选到好的钓位,即使你的垂钓技艺高超,诱饵、钓饵也好,也可能一无所获。有经验的钓手平时注意观察、询问,把平时掌握的天气、气压、气温、水温、风力、风向、水质、溶解氧等有关知识,运用于垂钓现场,进行综合分析,探求钓什么鱼、选什么钓位的最佳方案。今年春季在东区有个塘出钓时选择了一个钓位,抽了十几杆面食,鱼开始进窝,半天连续上鲫、鲤四十多尾。事后分析其原因是:一是垂钓季节好,春暖花开连续的晴天,气压、气温、水温、溶解氧正常,适合鱼儿的进餐环境。二是钓位卡的好,钓位在鱼塘中间的深浅结合部(避开了臭泥底),正是鱼儿觅食的通道。但事物都存在二个方面,有时选在认为出鱼好的钓位且钓不到鱼,反而溜边、钓角、钓下风头、撵泡却能收获颇丰。有的时候也遇到过没有人能看上眼的钓位,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丰收。两方面的实践说明,选择钓位,必须依据季节、天气、地貌、时间等具体条件而定。2 h! h1 {( A5 Y4 q
1、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钓位
& && & 郑州地处中原,一年四季分明。鱼谚有“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又有“三月三,鲤鱼上河滩”之说。这说明了季节变化对钓位选择的重要性,所以它一直是垂钓者选择钓位遵循的一条原则。# t* [( _8 Y$ L6 X9 c4 }
2、根据时间变化选择钓位
& && & “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这就是说,在一天之内,各种鱼儿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和范围,有一定的觅食和栖息的地点、线路。选择钓位时,必须熟悉各种鱼的生活习性。有效地卡住鱼道,才能有所斩获。,
3、根据地形地貌选择钓位 !
& && & 鱼谚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和“春钓草”之说(春天鱼儿要产卵甩子繁衍后代,浅水区水草处正是鱼儿的天然产房,看到有水草的地方水面上清下浑,时时有鱼泡冒出,此处下钩必有收获,上钩的都是公鱼,甩子期间母鱼闭口)。在水草丛生、麦子拔节的时节,到浅滩处(水深50公分以上)垂钓必有鱼获,是垂钓的黄金季节。但现在的老塘由于水污染,几乎水草绝迹(生长在水下的一种草)。其他的如“长钓腰,方钓角”。但关键的是要学会找净底(因为杆坑大部分是臭泥底),避开臭泥底。若不知道好的钓位在那里就要寻找,向鱼塘主或钓友询问鱼塘的地貌和深浅,垂钓前要看塘中什么地方有鱼星,根据塘的深浅来确定钓位,既深中找深避开臭泥底钓实底(抛杆挂饵看看在钓位的1米左右有无小深坑),或是鱼塘深浅的结合部。钓位不出鱼可考虑钓边、钓角,撵泡、钓下风头。总之要善于应变,不能因循守旧。. `' |! D9 [6 q' J. M$ k8 E
4、根据放鱼的地点选择钓位
& && & 一般根据放鱼后鱼儿游动范围小的特点,把钓位选在放鱼的左右和对岸偏左的地方钓生口鱼,也不失为是明智的选择。! }8 e. v2 C# x
杆坑垂钓的钓饵、钓技2 n$ },
& && && &大凡钓鱼人都知道杆坑垂钓钓饵是否对路往往关系到渔获的多少,常有“只要饵对路,插根筷子也钓鱼”之说,又有“七分钓饵,三分钓技”之言。因此,垂钓者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使其达到和谐的统一,共同打造鱼儿进餐的环境。下面就钓饵和钓技的基础知识简述如下:# m6 P0 c9 f, f2 g6 E&&d2 j% R
2 {& p) O' P( D9 G8 y8 q
(一)钓饵的基础知识
1、钓饵的基础配方公式
& && & 基础饵60%+主攻饵30%+状态饵10%+添加剂0.5%以下。(至于钓饵配方、小药的配制比例各厂家多如牛毛,网站也可查询,这里不再赘述4 V, J3 _+ C; p
& && & (1)基础饵:(又称原塘饲料)可用颗粒饲料,原塘颗粒为佳。颗粒饲料大致分分三种:蒜味颗粒、腥味颗粒、清淡味颗粒等。因为杆坑的鱼都是从养鱼塘买来的,从小吃惯了颗粒饲料。在四处暗藏杀机的杆坑里,特别是老鱼、滑鱼对颗粒饵的条件反射(警觉度)较小,吃口较好,颗粒饲料添加的比例可针对季节的不同和垂钓杆坑的情况具体掌握。(我本人主张用蒜味颗粒,因为大蒜有杀菌消毒促进食欲之功效* _2 `- ]$ ^0 [: i( `
& && & (2)主攻饵:可以商品饵为主(丸九、老鬼、三元、龙王恨等均可)可根据垂钓的对象鱼来确定,并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钓饵的鲜、香、腥、素。
& && & (3)状态饵:主要用来调整饵的状态,常用的有拉丝粉,雪花粉,薯粉、白粉等。通过添加状态饵使钓饵的雾化、剥落达到最佳状态,为鱼打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使鱼放心大胆的咬你的钩。2 B' ]. \! O; S
& && & (4)添加剂:又称小药,主要有蜂蜜、红糖、味精、酒米、虾粉、蚕蛹粉、香虎、猪母奶、藏纯香、老冰棍、草莓香精等等,添加量宁少勿多。本人主张用前六种环保型的添加剂,好处有二,一是不污染水质,二是不害鱼。后几种属化学合成,人闻到和尝到都感觉香甜浓烈,何况是鱼?殊不知鱼的味觉要比人的强百倍,效果如何本人不敢苟同。若在某一个杆坑内大家都使用化学合成的小药,我想不出一个星期,鱼对这种加小药的钓饵就会避尔远之。4 d, r& a6 I5 P
) P4 o# c1 B7 t+ m
2、钓饵的变化
& && & 在出钓之前,首先要了解鱼情、气候、水情,再酌情选饵。一般来说,不管是鲜、腥、香、淡、都能钓到鱼,钓鱼并非越香、越腥、味越大越好,鱼的嗅觉灵敏程度要远远超过人类的嗅觉,所以对于鱼饵的味道人和鱼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日常垂钓中,味道大的鱼饵,招鱼可能快,但无法说明钓的就大、就多。所以用饵要以季节、气候、水质、鱼情为依据适当选配饵料。常规饵料是春腥、夏淡、秋香、冬浓。但在日常的垂钓过程中,以本人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杆坑的水质变化而变化。就针对某一个杆坑也是一样,这个月用这个饵好,下个月再用可能就会白板(一般杆坑都是肥水塘,臭泥底,鱼偏口,用香或清淡饵时比例大一点为好)。其实鱼儿的饮食习惯近似于人类,也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说,郑州地处中原,更以“胡辣”著称。所以在夏、秋二季用当地产的红薯、嫩玉米配饵诱鱼垂钓也不失为一款佳饵。
3、钓饵的状态2 n1 J$ A6 `&&u. S+ s
& && & 渔友对钓鲫鱼饵料开饵可能见的多,认为饵料状态很重要,但也不要忽视钓鲤鱼饵料状态的重要性。诱钓效果较好的鲤饵应该是入水一定时间能够散化,散开的饵料里应有大量小颗粒状的饵料,才能招来大量鲤鱼。开鲤鱼饵的配料最好少用细粉末状态的料入饵,可加少量的酒泡小米,酒泡玉米掺等颗粒增加留鲤鱼效果。开饵时一次不要加水太多,边加水边用手指向一个方向搅拌,什么时候合适了先不要急于用,闷一会,等5-6分钟再用最好,钓鱼其间始终不要揉饵搓饵,等往鱼钩上安饵时再捏一小团散饵捏在钩上即可。如中途饵料发干可用手指撩水往饵料里甩一点水,再搅拌即可,这样可以始终保持饵料的入水散化性。总之你的鲤鱼饵入水在一定时间内(3-5分钟)要能一层层的剥落散化,饵芯越来越小,使钩埋在散化的饵料中处于一种原始状态,只有这样鲤鱼才敢放心大胆的咬你的钩。9 B+ ~, J; |# @) X6 Q& t$ ~% [' |% U8 u5 o
4、钓饵的特色% I$ Z. A9 d" p+ F
& && & 杆坑垂钓钓饵必须要有特色,钓饵大致分为“鲜、香、腥、素”。如鲜饵又分植物的(嫩草芽,青菜叶、嫩玉米粒或新鲜的汁液等)、和动物的(红虫、蚯蚓、蝗虫等。如初冬用红虫配拉饵钓鲫鱼效果最佳)。杆坑鱼儿进餐如同皇帝进膳,几十道的大菜任其挑选、嗅闻、浅尝、轻触和围饵观察,确定适口对味的才敢张嘴咬钩,认为不对味有危险的扭头就走。这就要求渔友学会根据天气、气候、鱼情、水情等变化,为鱼儿配制有特色的钓饵。
! n) \+ x3 I& y# s; _2 n9 B& L
5、打窝的要求
& && & 杆坑垂钓不象水库饵料匮乏,鱼儿为找口吃的而疲于奔命。杆坑的鱼儿整天被鱼饵包围着,饱食终日吃喝不愁。一般打窝不主张打大窝,原因有四:一是惊鱼,二是扰邻,三是多则浪费,四是污染水质。有些渔友一到杆坑就先和一盆食,攥成6-7个拳头大的食团咣、咣、咣的向窝里砸去,殊不知这玩意砸到头上会把鱼砸晕,近邻渔友好不容易把鱼引来正咬钩呢,也让你把鱼吓得心惊肉跳,四处逃窜,岂不扫兴。杆坑打窝要求上下统一,诱钓一体,提倡文明打窝:一是抛竿打窝(双钩挂稍大点饵,抛个20杆即可);二是带铅打窝(又叫小老鼠,将枣样大的饵搦在铅坠上抛10杆即可)。以上二种抛饵打窝的优点在于入水轻,不惊鱼,不扰邻,利己利人,我们合乐而不为呢。
(二)钓技的基础知识
& && & 一般杆坑钓技有台钓和传统钓,两者各有千秋。钓边、钓角、钓浅,钓跑铅,传统为上。钓灵、抓顿口台钓为优。各位可根据垂钓对象鱼来确定个人的钓组,钓具。一般有经验的休闲钓手是杆越钓越软,线是越钓越细,钩是越钓越小。0 {- ^$ W* J2 |" `
5 ~, a) j" Z. Q6 \0 H8 ^# R
1、钓组的配合'
& && & 刚出道的钓友喜欢用大杆(长杆、硬杆)粗线(3号以上)大钩(带倒刺),幻想着钓住大鱼直飞上岸。为了使其少走弯路建议到练杆塘钓钓小鲫鱼,打打基本功。杆坑垂钓钓组的配合要看垂钓对象鱼的情况来选择,如钓鲫鱼(50-500克)手杆3.6-4.5米为佳,杆的调性为3:7或4:6调子为好,主线0.8-0.6号的道系线,子线0.6-0.4号陶瓷线就行,无倒刺关东钩2-3号,浮标为达摩2-3号即可。
/ t3 C: e" [&&y% y
2、抛竿% r2 g" E% W0 e) L) \; M/ E5 [
& && & 抛竿要求:一是准。抛出后鱼饵的径直落点必须在50公分的钓点范围内;二是轻。充分利用杆稍的弹力荡饵轻声入水,使进入钓点的鱼儿免受惊动;三是提倡抛八分满,压半水线(浮漂与大线成一条直线),杆稍入水15公分即可。因为杆坑大部分水深在1米左右(鲤鱼较多),抛满杆当滑鱼吃饵提杆时,容易造成鲤鱼外窜拔河脱钩(本人钓鲤鱼手杆长为4.5-5.4米,3:7调子,1.5-1号大线、0.8-0.6号子线、关东5-7号无倒刺细条钩)6 B- S* d$ M: d8 O9 o+ `$ _* ]
3、提杆遛鱼
& && & 提杆时讲究铁尺寸劲,利用小臂和腕力将杆提起,提杆无鱼时,鱼钩不应露出水面。提杆有鱼时,感到钩住的鱼体很沉重时,一定是碰到了大鱼,这时千万不可生拉硬拽,一定要存住气,关键的动作是将鱼竿向上抬起,随后迅速将杆尖向左或向右边倾倒,使鱼儿尚未反映过来时已将鱼头调转过来,进行”S”状遛鱼。遛大鱼时不可过早将鱼头拉出水面,以免鱼受惊后下潜逃窜。当把鱼遛的无力和翻肚时,将抄网放入水面后拉鱼进网(鱼快进网时要放松钓线,利用其钓线向前拉鱼的惯性抄网入鱼)。( d5 F' D) H4 k) f6 P2 B
& && & 总之,垂钓杆坑要做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掌握以上关键点,把天时、地利、人和灵活运用贯穿于垂钓的全过程,使三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为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5 X% D& ^6 H5 U: g7 m6 Y; O- ]& D' k
鱼道忌满,学无止境。钓鱼的最大乐趣在于过程,在于徜徉于山水之间的神往。最后,将程宁大师的一句名言作为结束语:万变不离其宗,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在教条。$ W, g0 {* C&&R- n4 Z2 V3 j" o
谢谢楼主,学习了。。。
好贴,仔细学习了。回头试试去
胜读十年书
楼主的作品内容不少啊
好文章、、、、学习了、、、楼主辛苦。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季钓鱼什么风向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