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的急救人员遇到过困难气道急救箱吗?

生命通道 何以通畅?
发布时间: 13:57:11
访问次数:195次
作者:局办公室
来源:局办公室
&&&&&&&&&&&&&&&&&&&&&&&&&
&&&&&&&&&&&&&&&&&&&&&&&&&
&&&&&&&&&&&&&&&&&&&&&&&&&
&&&&&&&&&&&&&&&&&&&&&&&&&
&&&&& 有一次采访120急救中心的接线员,说到大家遇到过的比较“奇葩”的事,除了那些不屈不挠打电话进来问“小姐你几岁了,可以聊聊天吗?”的人,还有求助者,一边打电话一边大哭,完全无法说清自己的情况,工作人员问“你在什么地方?”,对方回答“在家里。”
  120和119这两个电话,大约从幼儿园起就根植在我们心里。好比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一样,被问及时,能够脱口而出,属于最基本的社会常识。可是,能报出一个简单的号码,并不表示你真的了解120,知道该如何正确拨打120。
  这期,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120。
  ■&记者&沈雯&周铭&通讯员&徐高强
  平均每天接听425个电话&执行58次急救任务
  120急救,被称为院前急救资源。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在你没进医院之前,给你开展急救的这个系统。在中国,院前急救资源还是比较稀缺的。就我区的急救中心而言,虽然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120急救中心辖塘栖、瓶窑和老余杭三个急救站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但距离《急救中心建设标准》的5公里急救半径尚需努力。
  每一次出急救任务,都由一个急救小组完成。这个急救小组是以急救车为单位,由一名急救医生、一名驾驶员、一名担架工共同组成。中心及各急救站各有两个急救小组执行任务。
  在急救中心,平均每天要接听425个呼救电话,执行58次急救任务,每个急救小组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有5个小时几乎都在路上。高强度的工作面前,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都练就了许多“绝技”。比如提着十多斤急救箱一口气上六楼不喘气的急救医生,能在一张凳子上坐一整天坚守岗位的调度员,争分夺秒送病人的时候,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急救车开成火箭的驾驶员,这些日常的辛苦,都成了大家在这个岗位上完成自我成长的催化剂。
  一年无效电话有95672个&占比高达62%
  2014年,余杭区急救中心共接120呼救电话155097个,较2013年上涨22%,但其中无效电话有95672个,占比高达62%。在急救资源如此紧缺的现状下,仍有不少急救资源是被白白浪费的。
  120急救中心的调度员戚丹丽是去年9月份来中心工作的,每天的主要内容就是接听120呼救电话。在中心,她平均每3分钟就要接一个电话,但让她无奈的是,这些电话只有38%是有效的。“少数的无效电话是由于小孩子贪玩或者不小心摁到误拨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电话就显得比较奇葩。”戚丹丽说,有人打进电话来,自己的车子有点轻微擦伤,让我们帮忙联系交警。还接到过一个电话,问对方什么情况,对方居然说“没什么事,就打电话过来看看有没有人接”。最常见的,就是要求聊会儿天,问年龄,有没有男朋友之类的。这些无效电话的占线,导致那些真正需要急救的电话无法呼入,“我们心里也感到非常无奈。”&
  不要把急救车当出租车
  急救遇到的伤患者,大多是因为突发的意外伤害导致的,比如车祸、高空坠落、溺水等,对于这些求助者来说,每分每秒都无比珍贵,而院前急救,就是把有效的救治第一时间送到患者身边。
  “但社会上仍有不少人,仅仅把急救车当作普通的交通工具来使用,觉得我们就是帮助搬运一下。”开了10年急救车的马松华,有时常常觉得挺难过。有一次出车,他和同事赶到塘栖某小区的6楼,病人家属指着马松华就说:“你们背呀,我就是让你们背才打120的,我是出了钱的!”即便知道搬运病人已经超出了急救驾驶员的本分工作,但马师傅在医生检查确认完后,还是二话不说背起了病人,一直从六楼下来,病人的呕吐物全部落在了他的衣服上。“这份工作,我们苦自己尝,累自己扛,只是希望多点尊重,其他都无所谓了。”马松华说,他最希望的是,社会上的人能对他们这份工作多些了解,对于患者来说,急救人员,可能是保障生命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去年一年&余杭120做了很多实在事
  2014年,余杭120急救中心出车21240次,总行程520986公里,可绕地球13圈。救治病人14237人,参与重大事故救援15起,完成重大活动医疗保障80次,参与110社会应急联动11403次。
  为了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学到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区急救中心开展免费的公益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给大家普及急救课程。每月一次的“市民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走进急救中心,参观调度指挥中心、急救车,学习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本急救技能。
  今年,余杭的急救资源也在一点点地充实起来。其中一件,便是马上就要成立的鸬鸟急救点,今后,鸬鸟、黄湖等地的市民如果需要急救车,急救人员就不需要再从瓶窑急救站赶过来,大大缩短了急救处置的时间。
  【知识链接】
  什么情况下要拨打120&?
  一是心脏病突然发作,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等;二是休克或虚脱,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频弱、血压下降等;三是脑血管意外,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中风、偏瘫等;四是大吐血、大咯血;五是严重的呼吸困难或窒息;六是各种急性中毒;七是各类意外灾害,如雷击、溺水、触电等;八是其它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如分娩、严重烧伤等。&
  如何正确有效拨打120&?
  一是地址:先讲大地址、然后是小地名,讲清街道、小区、路名、门牌号,提供等车地点,最好是附近的学校、商场、大厦、酒店、工厂等标志性建筑物,派人在那里等候接应急救车。二是病情:首先要把病人当前最危重的病情表现简要地说清楚,如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其次最好把病人以前的患病史讲清;最后给病人服用了什么药物也一起说明。如果是外伤病人,要把怎么受伤和主要哪里受伤讲明。三是联系方法:留下能够打得通的电话作为联系电话,以便急救车找不到病人时能及时联系呼救人。路人呼救时,最好等到急救车到现场后再离开。
  杭州市急救中心余杭分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余杭急救120”也开通了。
  关注方法一:打开微信――通讯录――公众号――点击右上角“+”――查找:余杭急救120――关注。
  关注方法二:扫描右面二维码。
&&&&&&&&&&&&&&&&&&&&&&&
主办: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地址:杭州市余杭临平南大街265号市民之家5楼
联系电话:5
总访问量:“120”急救常见医疗纠纷隐患与防范措施-牛bb文章网
“120”急救常见医疗纠纷隐患与防范措施
话题:,,
常见医疗纠纷隐患“120”电话的接听:“120”电话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急救任务。(1)急救电话接听不详: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接电话时,未详细询问患者地址、病情等。如曾遇到一个乡村医生要车,说有一位脑出血患者要求转院,护士接听电话后,没有详细询问是哪个乡的,直接派救护车去了与该村名相同的另一个乡导致南辕北辙,引发医患矛盾。(2)急救电话无人接听:急救电话要求24小时必须有人守候,铃响3声以内要有人接听。我科去年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值班人员接班后,由于思想意识不强,未与其他人员交待,随意去了卫生间,导致急救中心打来求救电话1分钟无人接听,虽未奉造成医疗纠纷,但给我院、我科带来了麻烦,名誉受损,值得大家深思。(3)急救电话突发故障:曾遇到过1例产妇家属呼救“120”,说电话打不通,最后打到院总值班室说明情况,值班护士遂检查电话,发现是电话系统突发故障,及时给予修理,避免了医患纠纷。(4)干扰电话多:由于“120”电话是免费电话,使得一些素质不高的大人及小孩随意拨打“120”,使急救电话受到干扰。还有的是骗“120”出车,导致救护车空跑,影响其他院前急救。未按规范服务:如出车医护人员衣帽不整,分不清医生、护士、未经注册的医生、护士单独出车等。急危重病人转运前未向家属介绍病情,未签字:今年曾接诊1例肺心病并心衰病人,当时病人叹息样呼吸、口唇紫绀、颜面部水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当时没有向家属说明病情,更未让签字,直接将病人抬到了救护车上,结果到达医院半小时后病人死亡,导致家属不满意,引发矛盾。各种记录不详细:如有1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在我院作了手术后,由于经济原因过早出院,导致骨折愈合欠佳、畸形,半年后状告我科,说当时要救护车是因为无车,延误了他的治疗造成的,查“120”出车记录本,根本无此登记,因此引发医疗纠纷。(5)院前观察病情不周,急救意识淡薄:如2006年5月份,本院一位职工的母亲突发头痛,要救护车,医生、护士到达后,发现病人神志清楚,精神好,肢体活动自如,他们只简单询问几句后,没做任何检查,当时病人又不让用担架抬,自己走着下了楼上了救护车,结果5分钟后,病人突发昏迷,虽然尽力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患者生命。由此引发医疗纠纷。还有1例脾破裂患者,当时神志清楚,精神好,护士也没有测血压,在车上医生也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到达医院后,作CT检查时,病人已呈休克状态,立即组织人力抢救,才幸免一死,避免了一场医疗纠纷。救护车的设备、药品引发的医疗纠纷:如药品不全、药名不详、救护车设备不齐、未保持完好状态等。防范措施①保持“120”急救电话畅通:要求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急救电话铃声响3声之内必须有人接听,且态度和蔼。在有车的情况下,无条件拒绝任一求救电话,并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地址等,做好出车登记记录。经常检查“120”电话呼救系统,保持完好状态。还要借助电话、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使群众意识到随意拨打“120”电话是不良行为。②规范服务行为:出车人员要保证3分钟内出车,医护人员要着装整齐,挂牌上岗,规范服务区域,未经注册的医生、护士不能单独出车等。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诊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履行正常接诊手续:如病人求救,当时很忙、无车,应立即告知对方,让对方随即拨打其他医院,但应及时在出车登记本上作好详细记录,写明无车原因。遇到急、危重病人,接诊前应向家属说明病情,告诉对方病人转运途中随时有生命危险,病人来或不来家属都应签字为据。做好院前急救各种登记:出车抢救记录要真实、客观、完整,不能更改。内容包括急救电话接听时间、出车时间、到达时间、返院时间、人员签名、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的测量、院前急救过程及途中交待的注意事项等。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急救意识:接诊病人后,不论病人神志清楚与否,都应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瞳孔、面色等变化。根据情况。给予吸氧、输液、止血、包扎、用药等。危重病人在途中因噪音及车的颠簸,给观察病情带来了一定困难,要求我们护士在车上要多询问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昏迷病人要定时观察瞳孔、脉搏变化。检查、转运途中要不间断吸氧、输液及其他抢救,以免贻误抢救时机。回病房后要与病房护士做好详细交接班方能离开。加强救护车管理、设备齐全:救护车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司机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药品要齐全、完好、不过期、要班班查对,认真登记,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医疗安全。加强急救人员业务技术的学习:由于急救病人病情复杂,且病情危重,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提高“120”急救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培训,才能提高急救意识和抢救水平,减少医疗纠纷。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优质服务:对待患者要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维护病人权益,改进服务观念,提高医院整体形象。 分享: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困难气道急救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