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耳机怎么样,型号北汽幻速h3怎么样样,听流行音乐可以吗

丹麦B&O H3入耳式耳塞听音小记,CHH红!有可能成标配吗?
手上这条B&O H3入耳式耳塞已经听了一个月,感觉基本上开声了,今天来和大家谈谈这条耳塞,不管AKG K3003有多贵、声海的IE800有多神、魔声面条有多流行…….当”B&O”的新品出来时候,我们总要忍不住要凝视它的产品一番,然后开始算计自己的腰包是否足以支付新品的售价。不过好在本次推出的入耳式耳塞H3售价相对于B&O其他产品价格尚算亲民,算是大多数人可以触碰的产品,H3在中国区的售价为2200元人民币。
不单单是价格上离普通人群近了许多,Beoplay H3耳塞的包装也显得低调了很多,在过去B&O的产品的设计总是给我们难以言喻的激动,B&O的产品设计以前卫、优雅、尊贵著称,而且往往与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有鲜明的设计风格差异。
&不过这种外观上的特立感在Beoplay H3上少了很多,至少在见到其外观的时候我们没有被“震惊“,这似乎也预示着这款产品的特殊性,B&O似乎要通过H3让更多人快速认同它的产品,并成为B&O的客户。也或许说H3是B&O给一直在观望的粉丝带来的一份礼物。
关于H3产品定位的一点看法
&红色的H3和索尼的SX1000搭配起来相得益彰,这个亮骚的颜色组合出街的回头率很高。 & & & 在过去,Bang & Olufsen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小众和高贵的品牌,产品似乎优先忠于设计和工艺,B&O的产品都像艺术品,不在乎能卖出多少。B&O大名鼎鼎的耳挂式耳塞A8就会给你这种感觉,别致的设计和特别的气质,也有一点点冷峻感,Bang & Olufsen过去的众多产品给我们的感觉有点“私享”的味道,买个昂贵精致的产品回家去慢慢把玩。但在H3上, H3的给人的感觉要比之前的产品要更有亲和力,张扬的色彩赋予了更多年轻和流行的味道,在耳塞上加线控的考虑、以及产品的定价应该也是希望能更多的售出产品。
对于H3的客群来说,他们是对生活品质和品牌有比较讲究的人,这些人可能平时会比较忙,可能对音频产品品牌及产品线不是很熟悉,也很少单独携带音乐播放器或者专门去买一条耳塞时常带在身上听歌,但Bang & Olufsen H3是他们所认为能够匹配其身份的品牌,在能够带来很不错的听音体验,又能和手机配合通话,而不至于漏掉电话,我觉得B&O对这条产品定位还是非常聪明的。在千元级别上好看、好听、大牌、有线控麦克风,同时拥有这几个特点的耳塞还真的不多。
我在多台设备听过H3,第一台设备是iPhone,首先来说H3确实是多少有点以智能手机为前端基准开发的产品这种味道,阻抗低、灵敏度高比较好推,iPhone4S只需要约85%以的音量就能较好的驱动。
低音表现: & & & & & &
H3和之前的A8有非常明显的声音风格差别,大多数人都认为A8声音比较清冷,内敛,继承了“B&O爱古典”的传统,相比之下H3的声音要奔放和热情的多,首先低音上下潜、量感都多了不少,感觉比较过瘾,整体声音偏中下盘,小暖,感觉比较适合流行,在搭配iPhone时是会让大多数人满意的。 & & &H3的低音在几台播放器上的表现都让人满意,量多打击感足,但是难得的不混乱,层次丰富,响应灵敏,下潜一般,因而营造的声场不是很大,但是是我喜欢的范围,私以为那种声场很大的耳机虽然听起来很有气势场面很大,但是略显夸张和不真实。
中频表现:
在搭配iPhone时会显得略厚,这样的好处是会带来比较杂食的素性,男女声通吃,比较自然耐听作为日常流行乐听音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HIFI听友来说可能会觉得声音的风格化不够明显。在我接驳SX1000后,中频的的密度似乎要收拢一点,凝聚感和强度有所增加,应该来说中频表现是中规中矩的。
高音表现:
H3在SX1000上的表现比较直白,密度足够,但是感觉高频的延展不是很够,刺激度一般,没有很抓耳的感觉,显然不是所谓的女毒塞。但是H3演绎的女声还是比较舒顺耐听的,很自然。
人声位置:感觉中间略微偏后,还算比较合理的位置。
解析力:还算不错,但是相对于2000元级别的动圈耳塞,高频部分的细节可能略少。分离度:分离度比较合适,没有刻意拔出人声。层次/定位:定位和层次准确,在交响乐试听中各乐器层次、定位分明,观众的掌声层次也很丰富。声场/空间感:H3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空间感比较合适,声场大小合适。瞬态响应:H3单元的振膜的瞬间态反应还不错,收放速度都比较合适。
乐声质感: & & &
&过去对B&O的产品古典乐表现让人比较侧目,所以多听了一些古典乐曲目,从乐器质感来说钢琴和小提琴音色变化还原丰富,但是偏软,金属的发声硬感和女高音的感觉是一样的刺激感不足;如果听古筝、管风琴、萨克斯这样音调略低的乐器会感觉比较舒服,鼓声会让人比较满意;
简单的来说是说需要摩擦和撞击金属组件发声的乐器,H3对于金属发声的钢性表现略软;而吹奏乐器是H3表现的强项,气息的变化感和空气在管道里流动的声音都很饱满;鼓声我觉得是比较好的,量多,撞击感很足,而且不混乱。 & & & 在古典乐的表现中,大小编制都没有问题,层次感分明不混乱,各乐器声音还原准确,H3的声音速度感还是比较适中,不快不慢,H3的低音,很特别,量多打击感足,下潜一般的属性会让泛音显的不多,表现在展示大编制的时候不会有混乱的感觉,游刃有余,可能对于挑剔的HiFi听音者来说H3在高音上的偏软的风格可能是在听古典音乐时不满足的地方。
H3的试听给我留下很复杂的感慨:&
H3有非常漂亮的设计做工,还有B&O的金字招牌,应该来说是每个听友都很想占有它的一条耳塞;但是H3声音在高频的表现让HiFi听友们会有一些小遗憾,不过又要高音又要低音,这也是目前单单元动圈耳塞难以两全的问题。另外对于腔体塑料材质、硅胶套的质感我觉得B&O还可以再提高一些,H3的整体设计似乎和我们期望的非常高贵的B&O产品还有一点点气质上的距离,H3有点显得平民化了。 & & &
&从H3的定位上来说这种调音和最终表现似乎又是合理,适宜流行乐,有很强的杂食性、低音动感有力,中高音饱满温和,真正的Hifi听友可能会对H3高音偏软的感觉有些微词,但是对于普通的iphone用户和B&O粉丝来说,这个声音会是他们非常满意和宽容的。
&另外,买B&O的产品,或许不完全是为了声音,单纯为了声音可以Hifi听友可能会选专业的、外形不是很极致甚至是比较丑的产品。但是B&O不会做这样的产品,在设计、美学、质感、做工、品牌、听感很多的因素中,H3应该是一个平衡了众多因素的产品,你从B&O产品上得到的东西如生活的享受感、满足感或者是单纯的设计美感,或许要比单纯的声音给你的快乐要多。
转载:耳机音频分享
想要听:1人
已听过:0人
参考价:¥1888
关闭评分(亲!每项都给我们评分哦)
关闭写短评
给个评价吧?(可选):
150个字以内
关闭你的回应 ······
RE: 丹麦B&O H3入耳式耳塞听音小记,CHH红!有可能成标配吗?
150个字以内Bang & Olufsen (B&O) 品牌耳机的音质如何?
按投票排序
嗯,高票答案其实说的非常清楚了。A8基本上算是顶级非入耳的第二档次的(次于OMX980、LYRA、OK1),调音非常有“贵气”,整体感良好,空间感良好。遗憾的是低频实在是偏少,声音也很薄,应该说是一个不特别容易出好声,但是也不大容易出坏声的塞子。属于听感大于素质的塞子。FORM2和H6更偏向于样子货一些,外观设计有亮点,声音的话相比同价位的其他便携头戴还是稍显不大给力。顺便提一句宝华的便携头戴设计同样出色,并且P7的声音还是非常不错的。H3则是一个声音均衡、用途广泛、不挑前端的入耳塞,乍一听还是非常不错的,细腻度也还可以,声场也不错。这个塞子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了“鲜活感”,整体声音虽然素质不错,但是久听无味,让人难以爱上这个塞子。如果是为了出街隔音+电话,我还是比较推荐H3的。如果是作为主力塞,同价位我并不觉得能比DN2K或者IE80更为出色。
b&o要用箱子。b&o要用箱子。b&o要用箱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个我差不多可以回答,基本来说他们家的耳机我都有买过好几个,在不同的阶段。总体一句话,B&O是耳机品牌里面,声音和外形配合度很高的。他家的设计我不多说,丹麦几何简约大气的典范,有一种说法:B&O的设计是跨年代的,十年之前的设计现在依然不过时,可以想象现在的设计,也是面相未来的。同样,B&O的调音也是面向未来的。先说整体的声音风格。冷峻。这在A8和form2上面都体现的很明显。用A8听古典吉他是很好的体验,甚至比很多动铁高端耳塞和耳机要好。声场。听古典重要的就是声音的空间性,B&O耳机的素质有限,但是调音是对古典音乐有专门适应性优化的,因此听起来就是对味。关于低频:不要苛刻要求,毕竟是动圈,不能像动铁一样去顾及三频的均衡,如果想要更好的低频反应,可以加海绵套,最好是中空型的,以尽量保留声音细节。关于解析度:可以给到50分,不会损失所有细节,但是基本上不要往hifi上考虑。最后,欣赏音乐是音响性和音乐性的统一,也是对于耳机本身质感和听感的统一。如果你认可B&O的设计,不妨开始用他家的耳机开始聆听任何类型你喜欢的音乐。
BO的东西,设计是一流中的一流,音质是二流中的一流。
A8用户,足够耐听,永不疲劳
B&O是个比较老的品牌了,是丹麦的一个影响力和价值都很高的品牌,B&O的耳机的款型其实不多,但是个个都做得给你一种奢华的感觉,用料不是金属就是皮革,完全没有某些品牌的耳机的那种廉价的塑料感,国内用的比较多的应该是B&O的A8耳挂式的耳塞,2002年的时候他就卖680元了,价格算是很高的,那时候玩耳机的人很少,敢卖这个价,已经是比较奢侈了。后来陆续出了如B&O EarSet 3i(升级版A8),B&O Form 2和B&O H6 ,H3等等 。相比那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耳机厂商例如AKG 森海塞尔,B&O出耳机算是很少的了,但是不夸张的说每款都是精品。
以上是基本简介。下面讲正题。
就音质来说,我只能拿自己听过的A8 和 Form 2 来说,其他的因为没听过不敢妄谈。
A8 这款耳机是个三频比较均衡的耳塞,听古典的利器,A8的音场特别开阔,尤其听交响乐的时候很明显,当时我是用《森林狂想曲》这曲子做得试听,效果极其好,A8宽阔的音场,演绎出了大自然的感觉,里面动物的鸣叫层次分明,干净利落而且不乏温柔。
A8的还原准确、解析力强。A8基本没有音染,忠实音源,因为还原准确,所以声音开的稍微大一点也不会感觉轰头,比较适合在声音乱且杂的地方使用,当然一般那种情况很少有人用A8,但是如果有良好的听音环境,她的解析力一定会使你爱上她。点滴不漏,层次分明,主次明确。最后A8的三频我觉得比较均衡,没有哪个频率特别出彩,但是三频饱满,厚度合适,适应度高,用A8 听大部分的古典都会给你别样的感觉。
所以A8 用来听古典和弦乐是不错选择!
Form2 这耳机的阻抗(30欧姆)比较高,所以没有好的前端就不要考虑他了。而且没有印象中B&O A8那种精细的感觉,没有A8那么显山露水,没有那种一听就抓住你耳朵的感觉,而且因为他造型设计的原因,他的漏音也比较明显,所以在安静的地方要注意自己的音量。
再来说说Form2的优点也很明显,他的解析特别高,毕竟跟A8是师出同门,这也是B&O的拿手好戏,对于高频部分的刻画FORM2还是有一手的,不像其它头戴式耳机偏重于流行的调校,FORM2明显更适合于古典。现在随着耳机逐渐成为大家的日常用品,并且大家开始追求更好的品质,那么Form2绝对是不可多得一件听古典的头戴利器。至于流行乐,还是算了吧。
Form2是个低频比较出色的耳机,给人一种厚实感,非常适合诠释人声表现。所以不错的解析配上厚实的人声,各种乐器清晰而不混,仿佛置身音乐厅中。最后,任何抛开耳机佩戴只谈音质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B&O的佩戴是比较舒服的像前面提到的A8 因为是平头塞加上是耳挂式耳机,所以不仅能帮助消除“听诊器效应”而且使耳机佩戴后不容易滑落,(当然还是有部分人觉得不适应,这里取大部分人的意见)。而B&O的Form2佩戴起来也十分舒服,不夹脑袋,更值得提的是B&O Form2的设计也非常吸引人眼球,看起来工艺感十足,简洁明了。这里附两张图,分别是A8 和Form2。一看就明朗,这个样子的耳机怎么会不讨喜呢?
综上B&O的耳机的音质绝对不差,但是因为被冠上了“皇家专用”等等一系列标签它的价格有点不配他的音质,只是贵得东西不都这样么?不过现在买起来好像不贵了,具体价格参考市场价吧。另外B&O还有几款耳机H6 H3 做工据说以很奢华,复古,秉承了B&O一贯的风格,反正买了B&O就代表你拥有了一款不是太烂大街的耳机了,何乐不为?
入手了H6。我简略说一下,B&O的这款在音质上说,对乐器表现很好,特别是弦乐,丝丝入扣。人声的话略显单薄。低频有明显的缺点,量感质感都不足。推力大的话会有改善,但考虑到大家都是配iphone所以我就不说大推力的事情了。和同价位的B&W的P7(我也有)比起来低了一个档次。但是H6有超越其他所有便携耳机的优点,它的佩戴感无比舒适,无比舒适(因为重要所以说两遍)。个人戴眼镜,还有耳钉,每次都被各种耳机夹的生疼。B&W耳朵还好,可是头顶被顶得难受。而且皮子的触感也一般,带久了皮肤偶尔会发红。所有一切在H6上都没有出现,戴在头上无比舒适,无论是贴合还是触感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而且不得不说,B&O的设计在所有耳机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回头率杠杠的。所以,出街时,通勤时,我会选择H6,因为舒适感很重要。可是夜深人静我想享受音乐的时候,我会选B&W,这时候需要的是音质的曼妙。
这里都是水军吗- -A8是还可以的啊,但是现在花1600买真的值吗?海淘jvc fx750貌似也只要1600吧。。点赞那么明显的软文是啥心态?Form2我没听过我就说说H6吧,首先免得大家说我前端不好,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的前端是Plenue P1,如果觉得P1还不够“高贵”到能推H6那我也是不说什么了。首先H6动态全无,尤其是低频,拖泥带水听着实在是不舒服。其次音染严重,本来应该有的一些齿声和泛音都没了,虽然感觉上是圆润,但实际上非常恶心。。更不用说声场和定位都很一般了。朋友有用手机听过的,说音染没有那么不舒服(动态是真的没有),我后来想了一想也是有道理,可能是为了放mp3不出毛刺把该切的都切了(用过电脑上的Beoplayer应该都知道)。。总之也就是一个样子货,也许配配手机听听装个逼不错,但是真的想要好声音还是算了,更何况价格也不便宜。
想得到客观的评价,请到 知乎上的此类答案大多都是「外观主义」+「大牛」的高赞一家之言
form2用户,音质可以,500元水平。样子可以,1500元水平,两项平均,1000大洋不算坑爹。
不论别人怎么批评,当我试听的第一秒,我觉得走了一中午真的是太值得了居然开在君悦里面。。
不要看攻略了,去B&O店里叫店员带你去影音体验室感受下130wRMB的家庭影院组合,你会觉得beoplay的H3 和H6一点都不贵的。
只听过A8 觉得和喜欢 另 他家windows平台的播放器不错
B&O的工业设计能力才是一流的吧···至于真正耳机的价值,我表示不太认同。
胡扯,普通环境下 A8哪来的低频。声场和解析是不错。
前端:Fiio X5+E12耳机:铁三角im03,M50x和B&O 3i这三个耳机里,只论声音,我最喜欢的仍然是3i。
张sir儿我给你截张图好了。一并感谢 一以贯之的耐心帮助虽然问的是前端,但是耳机方面大概堂主的回答也差的不多。虽然问的是前端,但是耳机方面大概堂主的回答也差的不多。不过就我的听感~A8是让人愉悦的塞子,倘若它不是耳挂的话,我会爱它更多些。头戴无甚了解,留给其他人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汽幻速h3质量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