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急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题 为什么在实际预测工作中常采用两种以上的预测方法对一个项目进行预测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doc5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
解释下列名词并说明用途
attack rate
Endemic Outbreak
Attack rate
描述流行病学 生态学研究SMR
Cohort study
PAR AR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Biomarkers
抽样调查 分层分析
Nest case-control study
Overmatching Selection bias
Confounding bias
Odds ratio
confounding
Screening validity Sensitivity 可靠性 Youden’s index
信度 cause of disease p
risk factor
流行病学实验 干预实验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保护率 安慰剂 盲法 双盲 二级预防
Risk factor
、 四个方面进行。
16.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17.评价筛检试验应从
等方面进行。
18.我国进行国境检疫的传染病有    
19.分析疾病年龄分布可采用    
 和   
 两种方法。
20.经水传播包括            和       两种方式。
21.RR 是       
             之比。
22.Mill准则包括:
22.病例对照研究的选择性偏倚主要有
23. 队列研究可分为三类:
24. 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条件包括
25. 我国AIDS的流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公考,家教,作文,写作,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律师,秘书,文秘,作业,辅导
&>&&>&2015年申论提升30分计划——第七节文章论述题(上)
2015年申论提升30分计划——第七节文章论述题(上)_27400字
第七节文章论述题(上)
这一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申论的最后一种题型,也是最令在座各位头疼的题型——文章论述题。在座的各位写了十几年的文章,现今遇到这个“申论文章”,是不是依然不会写,写不好,甚至写不完啊?这个问题很严重。大家要知道,区区一篇1000来字的申论文章,其分值却高达40分、50分,几乎占据了申论考试的半壁江山,因此,可以说“得申论者得公考,得文章者得申论”。
曹丕的《典论》里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代的“以策取士”被继承下来了,承载这个“策”的就是文章。我们练习写作文章,不仅有助于申论考试,更有助于机关工作。所以,申论文章论述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必须下深功夫反复练习。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一)本质要求
讲申论文章,首先必须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申论文章。很多同学都认为,申论文章就是写作文,于是,在考场上完全按照自己在高中、大学时的写作思维和方式下笔答题。结果是什么?文章直接被打入了四类文。原因是什么?主要的一点是大家没有搞清楚申论文章的本质。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简单地看下文章论述题的定义。
文章论述题,就是要求考生在给定字数范围内,针对给定资料中涉及的特定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全面阐述、论证自己观点的题型。
好,同学们,这是文章论述题的定义。由这个定义我们能够看出申论写作为什么难了吧?申论文章与普通文章是有很大区别的。普通文章主要考查的是我们的写作能力,你会写文章就可以了。而申论文章呢?它不仅要考查你的写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考查大家在阅读与分析材料基础上的集概括、分析、解决问题、文字表达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所以,从形式到内容,申论文章和普通文章都是有不同要求的。按照一般的文章评判标准,某篇文章可能算得上是优秀文章,可是,拿到申论考场上未必叫好。我们来看个例子。
示例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字。(2014·国家·省级·第五题)
例文节选开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那是脚步到达壮丽的山河;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那是眼睛到达辽阔的大海;苏轼“千里共婵娟”,那是心灵深处情感到达皎洁的月亮。,,,,我们欣赏壮丽的山河,醉心辽阔的大海,只是因为那是美的触动,而几千年来,我们不忘的、深藏的是心灵到达处收获的美。
,,,,(中间部分略去)
结尾:有人说,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我想说,只有心灵的到达才是最永恒、最深入、最彻底的到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2014年国考省级申论试卷,第五题要求结合对“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大家记住,申论文章不仅仅要提出愿景,还要谈谈这个愿景怎么实现。换句话讲,高考作文我们可以写“心灵的到达”,但申论文章要写“心灵怎么到达”,“如何使心灵到达”。
也就是说,申论文章一定要立足于解决问题,文章的落脚点一定要把材料中所说的问题解决掉,这就是申论文章的本质。因此,在文体上,申论文章本质上属于议论文。申论是选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这一点决定了我们要从政府角度看问题。对于社会问题,政府不能作为一个旁观者,要想方设法地把问题予以解决,这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不光要感情丰富,更重要的是头脑冷静。用一句过时的话来讲,就是“革命的浪漫主义要和现实主义相结合”,要脚踏实地地说真话、做实事。
举个例子,前几年富士康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媒体报道出来后,社会反响很大,许多专家学者将矛头直指富士康集团,口诛笔伐不断。随后政府开始介入,政府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对事件开展调查,然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比如卫生部门派出心理医生进行员工心理辅导、接受员工心理咨询,排解他们的抑郁情绪;工会就改善企业管理和劳资关系等提出建议;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对该集团员工的劳动合同、工资收入、劳动强度等进行了重点调查。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也是申论文章应该写的。大家清楚了吧?
(二)特殊要求
我们了解了申论文章要写成议论文,本质属性是需要解决问题。但是文章论述题往往不是只要求写一篇文章这么简单,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示例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请结合给定材料,以如何实现流动人口科学管理为主题,写一篇策论性文章,题目自拟。(40分)
要求:主旨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语言通畅,字。 (2013·江西·第四题)
这道题的题干部分非常明确地提出,要“以如何实现流动人口科学管理为主题”来进行写作,也就是要围绕着如何解决问题来谈,和对策题非常相似。这就是策论文,简单地说,就是文章不仅仅需要解决问题,而且解决问题必须占据文章主体地位。文章的总论点必须是一条对策,分论点也必须是对策,7 0%的文字都要围绕着解决问题来写。策论文写作是有历史渊源的,源于中国古代“以策取士”的传统,就是要求你写一篇文章,写出你经邦济世的治国之策。其实这个可以看作是申论科目的原形,这也是为什么要求申论文章一定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归宿的原因之一。
示例以“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标题,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本题60分)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严密深刻、逻辑性强、行文流畅。(2007上半年.广东·第三题)
看标题我们就知道这篇文章要求论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像这种要求重点论证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意义的文章一般应写成政论文。这类文章要侧重分析问题,分析之后提出一个总体的解决原则,使文章归于圆满。比如说这道题三个分论点可以拟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农村低俗、迷信风气的紧迫要求;也是建设生态农村的必然要求”。三个分论点论证了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提出对策“加大资金投人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使农村文化建设走上新轨道”。
3.评论文章
示例免检制度被废除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对政府在产品检验等问题中的责任也提出质疑。请你根据给定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字以内的评论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谨,内容充实,表达流畅。(2009·黑龙江·B类·第三题)
评论文章源于新闻时评,《南方周末》、《南风窗》上好的时评写得短小精悍、一针见血,读
来酣畅淋漓,感觉非常给力。当然这样的水平同学们一般很难达到。
评论性文章主要需要做到四个字:有的放矢。有的放矢就是不能放空枪,要冲着靶子打。比如说“论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以比较自由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去谈为什么应该如此,材料中提到其他观点暂时不必理会。
但是评论性文章则不然,必须结合具体的事件和观点发表看法。具体到上述示例,题干中提到免检制度被废除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对政府在产品检验等问题中的责任也提出质疑。材料中认为政府应该对产品质量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任,但是现在政府制定了一个免检制度,一些政府认为不需要检验的产品,现在出了问题,就是政府的责任缺失。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不能对这一观点置之不理,必须发表你的意见。首先要评,对观点作出分析和评价,你觉得合理还是不合理。
然后要表明你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通过评论和辩证分析来论证你的观点,这就是评论文章。
4.驳论与立论相结合
示例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
3.总字数{)字。(40分)(2()08·国家·第六题)
题目要求“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这要求我们在文章里反驳某种错误观点,从而树立正确的观点,这个写法在议论文里叫作驳论,这篇文章要做到立论与驳论相结合?
5.论证A和B之间的关系
示例一针对提高个税起征点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矛盾,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观点,做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不得照抄给定资料的文字拼凑成文。限900~1100字之间。(60分)(2009·湖南·第三题)
这道题目,题干里面提出了要针对一个矛盾提出你的看法的要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阐述明白两个问题:第一,提高个税起征点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二,怎样解决提高个税起征点与稳定和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之间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矛盾?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这篇文章的写作难度很大。
示例二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900~1100字。(2010·国家·省级·第四题)
这道题目没有明确提出有何种矛盾,但是看它的要求,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从材料中我们能读出来海洋保护与开发其实是一对矛盾,这个很好理解。开发一般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保护可能就要对开发活动作出限制,其实这是个隐含的条件,这篇文章必须阐述二者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它是下面你要阐述如何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海洋的保护与开发都很重要,所以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有特殊要求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无论要求有多么特殊,申论文章的落脚点和归宿仍然是解决问题,这个没有例外。大家一定要牢记。
二、议论文三要素
我们在前面讲了,申论文章最终都要立足于解决问题,文体大多是议论文。我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学习过,议论文是包括三大要素的,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可是,对于这三个要素,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李老师接下来要帮助大家透彻了解这个“所以然”。
我们先来看看议论文的第一个要素——论点。
1.总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大家要清楚,论点是文章的核心,文章结构的选择、内容的论述以及题目的拟制都要在确立论点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我们经常看到文章论述题的要求里有“内容充实”这一条,“内容充实”一方面是要求你文章中的论据必须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则要求你的论点要有层次性。就是说,你的文章既要有总论点,又要有分论点,分论点要多角度地论证你的总论点。比如,2014年国考省级申论第五题要求结合对“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总论点是:加强心理健康建设,提升民众幸福感。仅有总论点非常单薄,我们要 把总论点展开,提出几个分论点,如:加强收入分配改革,减轻底层民众的生存压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心理支持,提升民众心理健康水平。有三个分论点作为支撑,内容就比较充实了。
我在批改学员试卷的时候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搞不清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篇文章读下来,我完全不知道他要说什么。首段提出了一个论点,可是接下来的各段却不是围绕着总论点来阐释的。我相信,这类学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一篇申论文章,有且只能有一个总论点。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而分论点是从属于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当然了,各个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只要是经过证明而能立得住的分论点,都将成为总论点的有力支撑。所以,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涵盖和支撑的关系。这就像是党章里的类似表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议论文中也是这样的,段落里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支撑本段的分论点,所有的分论点都要支撑总论点。这一点,李老师自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希望下次再看我们学员作文的时候,能够清楚地找到大家的总论点、分论点。
2.论点角度的选择
和内容充实一样,我们经常在申论文章作答要求里看到“分析深刻”这个词。分析深刻是要求就材料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材料就一句话,你可以把它扩充为一段话,且讲得有条有理,写出了别人写不出来的东西,才可以称得上是分析深刻:那么,如何保证我们的申论文章“分析深刻”呢?努力的方向自然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在论点角度的选择上做好文章。大家要着重注意两点:
(1)角度越小越好
什么叫小角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李老师给大家出示两组关于总论点和分论点的示例,你们自己比较一下哪个好。
示例一总论点:改进征地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分论点:改进征地工作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
改进征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进征地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示例二总论点: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分论点: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土地退化的有力手段。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保证耕地面积的重要保障。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维护土地资源质量的有效策略。
大家比较一下两个示例,我们先看总论点,示例一中的总论点是“改进征地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众所周知的较为宏观的理论,可以说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根本出路。考场上,几乎有多一半的考生都会提这样的论点,显然,这种立论的角度就是大角度。而我们就要写一些我们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相对来说,示例二的总论点“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保护耕地刻不容缓”就更加有针对性了,它的角度比较小,我们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也比较容易驾驭。
再来看看分论点,示例一的分论点是不是比总论点的角度还要大啊?“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问题明显是凌驾于“和谐社会”问题之上的,是更高层次的问题。告诉大家,阅卷人看到这儿,基本上不会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你的文章上了,直接给个四类文了事。因为,从总、分论点上看,文章就给人一种假大空的直观印象,这样的大角度论点是不可取的。而示例二的分论点是从“控制土地退化”、“保证耕地面积”、“维护土地资源质量”三方面来选取的,角度明显要比示例一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务实一些。
这样讲大家估计是明白,但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了,“老师,我知道了什么是大角度、小角度,可是我还是不会用”。大家别犯愁,李老师接下来就给大家实战演示一下,教大家如何从小角度切人。
我们可以把示例一的角度缩小,从分论点中选一个角度进行二次拆分。比如选择第三个分论点:“改进征地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这个分论点角度太大,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总论点,转化为“改进征地工作,建设新农村”。
然后,在这一总论点之下再延伸出几个分论点。大家可以看我下面的示例。
示例三总论点:改进征地工作,建设新农村。
分论点:有利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有利于建设和谐政民关系。
这样一来,角度是不是很小了啊?大家睁大眼睛,李老师还要继续将角度缩小。
我们可以把示例三中的分论点——“有利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转化为总论点“改进征地工作,保护农民权益”,在这个总论点之下细化出更小的分论点。
示例四总论点:改进征地工作,保护农民权益。
分论点:要建立农民权益保护机制。
要建立政民沟通协调机制。
要建立农民利益补偿机制。
大家看清楚了吧?从示例一到示例三,再到示例四,我们的角度都在一级一级的缩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会逐级地越来越务实。当然了,在考试的时候不要求大家像李老师这样一级一级拆分后再写文章。这样拆分的目的是要大家明白,在选角度的时候,最好直接选取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来写。
(2)角度要易
角度要易,就是说,你选择的论点,要容易被驾驭。有的同学角度选得很小,但是他自己却驾驭不好。还是以我们前面列举的征地工作为例,有同学把总论点写成了:“征地问题从何而起?”很明显,他是想探讨一下我国的征地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但是,给定材料中基本没有谈到征地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这个角度很偏,没有几个人能写出来。所以,大家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能够把握的角度,既要小.又要易。大家可以从我们的材料中提取论点,这样做,一是符合了紧扣材料的要求,二是容易得到更多的参考。
那么,如何从材料中提取论点呢?接下来我们就会讲到。
3.确立论点的方法
(1)从材料中提取论点
这几天授课,李老师一直在反复强调,忠于材料、紧扣题意是申论作答的基本立足点,一切作答的工作都不能背离这个基点,对不对?同样地,申论文章论述也要从材料出发,依据材料立论。那么,我们如何从材料中获取论点?
首先,精读国家重要会议文件、领导人、专家学者的相关表述,抓住高档词汇。诸位,什么叫高档词汇?是不是那些听起来比较有水平的词汇啊?通常,重要会议、专家或者领导的讲话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高档词汇,而这些高档词汇往往可以作为文章的总论点或者分论点。 示例2014·上海·B类·给定资料1·节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这段话来自2014年上海申论B类给定资料1首段。一上来就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论述,属于典型的政策型材料。对于这种材料,大家务必精读,因为它很可能暗含了材料的主题。我们来看,这段话的高档词汇是不是很多啊?“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由此,我们在作答文章论述题时,是不是可以“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总论点啊?而“打造产城融合新社区”不就可以作为一个分论点吗?简单吧!
其次,总结段落大意,提取论点。很多时候,而且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一眼就从材料中提取出论点。为此,大家有必要逐段地去读材料,归纳概括出段落大意,如此提炼出来的关键信息,很多是可以作为论点拿来使用的。
我们一起来看几段材料体会一下。
示例2014·国家·市级·给定资料5
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起的治疗或护理。因此,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精神卫生专家w告诉记者,他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29%。不过,他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目前很多人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
“主观认识上存在误区是主要原因。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不敢去就诊,怕被人看不起。”W说,“不去诊治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社会上帮助不够,我国心理医生整体水平不高”。
“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国家应该建立免费的心理急救热线,这种心理急救非常重要,同时应该让心理健康讲座进社区。”W说,“关键是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把心理疾病当成生理疾病来对街,同时严格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
“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型的、由家庭学校医院包括幼儿园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心理调适体制和机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法律上规定由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给予支持,把精神人格有缺陷的人群纳入到依法治疗治理的轨道上来。”法学院教授H说,“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从法律上保障社会心理调适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日,我国新颁布的《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H指出,这一法律对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以及维护精神障
碍患者合法权益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材料大家读完了吧?我们看,资料5第二段讲的什么?是不是卫生保健资金投入不足啊?由此,可以提炼分论点:加大卫生保健资金投人。第三、四段呢?是不是讲的很多人对待心理问题在主观认识上存在误区,心理医生水平不高啊?
由此,可以提炼分论点:改变人们的主观认识;提升心理医生水平。同理,从后面几段可以提炼的分论点是: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完善相关立法。南于分论点较多,同学们可以从中选择三个来写作。
提炼出分论点后,对分论点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分论点间的共性问题,即各分论点针对和解决的都是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题干巾提到“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为此,我们可以得出总论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让民众更幸福。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大家看到没?我们由材料提炼出了分论点,而后又由分论点总结出了总论点。不管是总沦点还是分论点,都是源于材料的,由此,我们写出的申论文章绝对不会跑题,而且具体行文过程中还可以从材料中得到更多的参考。可谓一箭双雕,
(2)提出论点的常用角度
刚刚我们讲,论点和分论点要来自于材料,有的时候我们是直接发现总论点.通过分析得出分论点;有的时候我们是能发现分论点,通过总结得出总论点。但是,很多同学从材料中发现不了论点,那怎么办呢?李老师在这给大家提供几种提出论点的常用角度,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①思想层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层面是指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人手,通过转变观念,达到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从思想角度提出分论点,强调的是要转变观念,最终还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比如说,我们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亟须转变观念”作为文章总论点。
那么,分论点可以定为:
要树立危机意识。
要树立责任意识。
要树立科学意识。
这就是典型的从思想层面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方法。
②制度层面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中国,但凡分析一个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都会和制度、机制、体制问题挂上钩。比如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根源在于公务员人事任免、激励机制不合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有关部门缓解旱情不及时,根源在于防灾抗灾机制不健全。所以说,制度原因是社会问题普遍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层面提出分论点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
举个例子,2009年国考申论,考查的是产业升级与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选取一个小角度,以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若从制度层面提出论点,我们可以将总论点定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由此,分论点也必然要从具体的制度方面给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我们可以将分论点定为:
以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为基础,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
以粮食价格调节机制为抓手,保持粮食产量稳增长。
以粮食贸易管制机制为保障,制止发达国家粮食掠夺。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从制度层面提出分论点是有一定前提的,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住问题所潜藏的制度缺陷是什么,另一方面,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比如,一件事情明明是在思想或政策方面出的问题,你偏偏把它归结到制度上,这就不合适了,阅卷人还可能为此给你倒扣几分。所以,如果大家把握不准以上这两点的话,建议不要从制度层面提论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③利益层面
利益层面,是提出论点的又一角度。社会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军事现象、思想文化现象乃至心理现象、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等,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利益驱使。所以,申论文章的论点也可以从利益层面来选择。
比如说,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作为文章总论点。分论点可以写: 保障农民工政治权益。
保障农民工经济权益。
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
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1.基本要求
真实,就是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我们使用的论据确凿可靠,才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才能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论据的要点有很多,例如事实论据可分为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结果、数量等要点,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要点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露出论据虚假的破绽,让自己苦心构建的议论大厦轰然坍塌。
有同学问,老师,我用寓言作论据可以吗?这也是可行的。寓言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寓意却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能揭示生活中的真理。同样的道理,名著名作中的事例也可选用,但要慎用。大家要注意避免因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偏差而产生论据失实的情况发生。
准确,就是要与论点相扣,能证明论点。再生动的论据,如果与论点无关,也是不能选用的。所以说,我们选论据的目的性要很强,就是要以为论点服务为原则,这点大家一定要记清。同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作为论据的具体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一个论据往往是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的。大家要注意从论点的需要出发,注意对论据进行灵活剪裁,保证我们选取的论据与论点相适应。
典型,是指论据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必然性。在作答申论文章时,一定要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不能是偶然的个别现象,不能芝麻、西瓜一把抓。
典型材料思想容量较大,最能说明问题,最有意义。它不一定是重大题材,也不一定是完整成型的,也可以通过加工和提炼获得,也可以精选出一个典型论据,将其切成几块,使之为论证相应的分论点服务。要做到选材典型,在运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时,建议大家最好“慕名而选”,即选用名人的名言和事例。“某人说”、“有人说”等不明身份人的言论,往往“人微言轻”,缺少分量。
这一条并非强制性要求,一篇议论文,要有说服力,论据就要丰富。单纯的数量上的多并不
一定就是丰富,可能只会给人堆砌之感。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选材,论据才叫丰富,议论文才显得有质感、有厚度。给大家一个简单明了的四字口诀:古今中外。
这一条也是较高层次要求而并非强制性要求,尽量选用新颖的论据,文章才能生动活泼,有吸引力。所谓新颖,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材料,也可以是以前已有但采取了新的观察角度的材料。在选择论据时,如果能注意到推陈出新,旧材新用,自会成为亮点。要做到“新”,就要多关心身边事,积累新近发生的,亦或是从崭新角度翻用旧的材料。
2.从材料中提取论据
很多同学在写申论文章时,总觉得脑中无论据,愁眉不展。事实上,即使我们自身缺乏知识储备,也能、也应该搞定论据这个小问题。如何搞定?材料!大家要善于巧用材料,要学会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能根据表达中心论点的需要,把复杂的材料加工成简单的材料,或把简单的材料展开为复杂的材料,把零散的材料组成完整的材料,把与中心有出入的材料改造为与中心完全一致的材料。但要注意,在写申论文章时,材料的叙述一定要概括简练,力避繁复哕嗦;同时,要注意根据论点的需要灵活选择材料的角度。
示例2014·广东·材料3
今年全国“两会”上,雾霾天气牵出的环保议题备受关注,除引出重拳出击防止污染的思考外,能源消耗方式也引发人们的反思。
作为佛山的绿色屏障,三水一直通过新能源的示范应用为佛山乃至全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自2009年引入首家太阳能企业开始,三水已形成一条从晶硅生产到工程安装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并深耕终端应用领域撬动新能源的规模化推广。
去年,三水入选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预计三年内完成130兆瓦的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六,目前,已建成13.6兆瓦,其中三水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约800万度,节省电费达80万元。
“向污染宣战,新能源是把利器。”光伏发电站建设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1.3亿度,25年内将能减少标准煤使用10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5.3万吨、二氧化硫29万吨、氮化物7140吨、粉尘1594吨。该负责人表示,光伏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支柱,预计到2100年将占全球能源使用量的50%以上。目前,三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走在全国前列,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三水在新能源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政府提出打造广佛肇绿芯,一直非常重视绿色产业的发展。”一家太阳能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三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产业布局,都按照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来做,真正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
作为三水区大塘工业园的环保经营方,某企业的环保版图不断扩张,园区运营、污泥处理之外,近期更是开始瞄准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该企业负责人对环保有着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新能源还是传统能源,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材料以三水为例,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高效利用传统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产业。
在作答文章论述题时,如果确立“做好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论点,就可以将材料概括为:三水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如果确立“大力开发新能源”的论点,就可以将材料概括为:三水积极引人新能源企业,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撬动新能源的规模化推广。选取材料的不同角度加工为论据,不仅可以解决大家在论述上“言之无物”的问题,也能使文章更加立足于材料,加深给定资料与作答之间的联系。
讲完了论点和论据,我们再来看一下论证。诸位,论证是用来做什么的?论点解决的是“需
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对不对?那么论证呢?它解决的是“怎样证明”这一问题,也就是说,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简单来讲,如果想让别人接受你文章的论点,需要有足够的理由。
1.论证要充分
在申论文章论述部分,经常出现“论证充分”这一作答要求。我看过很多学员写的申论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论证不充分,不夸张地说基本没有论证,一篇缺乏论证的文章没有说服力,就不是合格的议论文。这样讲可能大家还是不能清楚地理解什么是论证充分,李老师给大家举两个论证分论点的例子,大家分别体会一下。
示例一完善的法治体系是“潜规则”的克星。抵御和破除“潜规则”,必须完善司法体系,使法律本身无隙可乘。一方面,要严密立法,对教育、医疗、商业等容易发生“潜规则”私下交易现象的领域,要充实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文,并制定专项实施细则,明确私下交易、强买强卖、损害公平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治措施,使此类行为查处起来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行为,雷厉风行地查处,增强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我们看一下这段话,第一句话就提出来分论点,这一点做得不错,很明确。接着往下看,第二句其实是第一句的一个解说,没有什么新鲜内容。为什么要完善司法体系,使法律本身无隙可乘呢?这段话里没有讲。再往下的“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就统统是对策的内容了,完全在自说自话,虽然对策具体细致,但是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论证。
大多数同学因为不知道提出分论点后应该写什么,也不懂得怎么论证,所以马上就一二三开始写具体对策。大家不要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不需要证明,完善的法律体系确实是解决当下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利器,我们不能忽视法治的作用,但是你也要论证一下为什么要如此。如果什么都是理所当然我们就没有必要写文章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论证,使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示例二读书是公务员学会做人、提升自身修养的内在需要。无论是一名刚刚进入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还是已经在公务员岗位上奋战多年的领导干部,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要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先学会做人。读书,不仅能使人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人修身、养性,使人明智、明事理,使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今公务员中庸俗之气、浮躁之气、享乐主义日益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公务员自身修养不够。因此,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多一些书卷之气,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水平和思想高度,做一个优秀的人、高尚的人、有内涵的人。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读书·为人·做官》,这是其中的一个分论点。这段的第一句话就提出了分论点,“读书是公务员学会做人、提升自身修养的内在需要”,说明了读书的作用。第二句话作为一个桥梁,把做人和合格的公务员联系起来了,“无论,,,,还是,,,,”说明了学会做人是学会做官的一个必要条件。
下面一句话说明了读书对于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再往下,开始联系现实,分析原因,明确指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些不良风气是由于个人修养不足造成的。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公务员要读书,要提升自己的修养。这段话逻辑缜密、步步为营,挖掘论证了读书、为人、做官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证比较充分。大家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论证,就可以考虑这种说明原因、重要性的论证方法。
2.论证方法的使用
刚才,我们结合具体示例讲解了一下什么是论证充分。仅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不够,大家还要知道“怎么做”。在这,李老师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而且很有效的论证方法。主要包括理证法,引证法,例证法,归谬法,喻证法等等。我们一一来学习下。
理证法是指运用理论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里的理论是指党和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及执政理念,比如说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服务型政府等等。我们重点推荐理论论证法,因为能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说明考生具备公务员的潜质。平时多看一看《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政策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如此,写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①科学发展观
对于科学发展观,我们只需要把握住最核心的内涵,关键是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和材料相结合,理论和观点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比如2014年北京申论考试主题是水资源紧缺,资料中提到北京湿地缩减、各水系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激增等问题,导致北京陷入“扩张一调水一再扩张一再调水”的怪圈。这里我们就可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去论证自己的观点。你可以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这一理论来论证观点。以前我们说“五个统筹”,分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后来又提出“三个统筹”,即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和长远利益,统筹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 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作如下论证: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告诉我们,要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00立方米左右,已经突破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不得不从外流域调水以解燃眉之急。目前,北京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激增,由此陷入“扩张一调水一再扩张一再调水”的怪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统筹兼顾,平衡好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
②和谐社会
这个应用也比较广,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用这个理论去论证,比如说城市管理的问题。 梳理时见报端的摊贩与城管人员对抗事件,几乎每一件都隐含着摊贩的血与泪,隐含着城管部门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的事实。这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很多问题的存在,都与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社会管理方式不当有关。
暴力只能换来暴力,以驱赶、罚款、没收、取缔等方式管理摊贩,无视摊贩赖以生存的深厚土壤——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需求,只能是舍本逐末;而管理过程中法制与文明的缺失,对弱势者生存权益和尊严的忽视乃至粗暴践踏,只能导致流动摊贩“斩草不除根”的尴尬局面和“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③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也是比较热门而且实用的理论。申论是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一切材料和社会问题其实都和政府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关于政府自身建设的理论用于论证政府行为非常合适。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大家可以学习一下服务型政府应该做到哪些方面,我给大家总结出以下几点特征,大家在运用这个理论的时候可以使用。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强化行政问责制度,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有限政府。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以往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的缺陷。要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政府。要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直接关系政权的巩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于引证法,强烈推荐大家引用名言警句。经典的名言警句如同领导人的讲话,一句胜过我们一万句。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大大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而且还可以增添文采。我们看个示例:
示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要想不辱使命、担当大任就必须不断历练自我。在农村基层,大学生村官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历练:第一,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做好长期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弘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在农村的艰苦环境中砥砺品质;第三,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问计于民,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第四,要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第五,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和血肉联系,为农民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赢得组织满意、群众认可。 大家看,这段话的首句引用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用这句话来论证“要想不辱使命、担当大任就必须不断历练自我”的中心论点。在接下来的分析议论中,再次引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证明论点,使论点与论据充分结合,很好地发挥了论据的作用。
曾有多个同学找到我,说“李老师,我知道使用名言警句能够增加我文章的文采,可是在平时,我自己也不清楚应该准备哪些名言警句,不知道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在这,李老师先发制人地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名言警句的选择标准。
关于名言警句,国内加上国外数不胜数,而且种类繁多,那么,对于申论考试来说,我们应该关注哪类名言警句呢?对于面试来讲,比较重视的是诚意、正心、修身;对于申论来讲,比较重视齐家、治国、平天下。基于这两点,李老师推荐大家看《论语》,《论语》中的很多话可以直接拿来用。但是,不是所有中国古人的名言警句都适合拿来用。曾经我们的一个学员拿他收集的名言警句给我看,厚厚的一本,一看就是在网上下载的名言警句。我看后第一句就说:“同学,你这个名言警句不行呀!”这个学员非常困惑,问为什么不行。他的第一句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诸位,这类名言警句显然是不适合用于申论考试的。
再比如,有的同学自称是文学青年,喜欢很多文学家,于是在申论文章里曾写“伟大的文学家张爱玲曾经说过,,,,”,诸位,张爱玲是个伟大的女性,这我是认同的。同时,她还是个
伟大的文学家,我也很喜欢她,但是她的话能放在公务员考试中吗?显然不合适,对不对?所以我们强调要结合考试准备名言警句。
二是名言警句的选择范围。
①在世的不要用(党和国家领导人除外)
在中国,往往是人不在世后话更值钱。比如说某某书法家在世时,他的字比较值钱,但他仙逝后那字就更值钱了,叫墨宝。所以,引用一些已经仙逝的名人学者的话,会更有说服力些。 ②外国人的不要用
引用名言警句,我不太推荐大家引用外国的。为什么?国情不一样吗?其实不是国情的问题,引用外国人的名言警句有两大弊端。
第一个弊端,缺乏文采。以前山西考过一个题目,是关于书籍的。有同学用到了高尔基的名言警句,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近乎于白话,也许在俄语中高尔基的这句话确实很厉害,但是在中文中这句话确实太直白,缺乏文采。
第二个弊端,意思被篡改。比如说经常流传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说的一旬话“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用来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迪生后面还有一句话被抹掉了。那句话是什么呢?“但是只有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意思是说没有这1%的灵感,你努力也是白努力的。这句话就是一个原义被篡改的实例,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断章取义。 ③中国古人的名言可用
为什么首推中国古人的名言警句呢?因为古人的名言警句极具说服力,而且文采不是一般的强悍。比如说“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这句话多么苍白无力。好,你来一个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或者孔子的另外一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与“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相比,这两句话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听起来也更有文采?既有义理,又有辞章。
再比如说,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要重视基层调研,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其实早在汉代的时候,王充就讲过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我们经常强调很多问题需要从制度的角度去分析。事实上,早在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就讲过一句关于制度的话,叫“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类似于这样的名言警句还有很多很多,大家在平时要学会不断积累。除此之外,我还要向同学们重点推荐国家领导人的名言警句,比如习近平、李克强、邓小平、毛泽东,等等。这些人的话往往高瞻远瞩,其中很多名句更不乏生动性。大家在平日应多加积累这些领导人的讲话、发言等。
三是名言警句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于名言警句,李老师还要再哕嗦几点,也就是使用名言警句时,大家要格外留意的一些问题。以下这三点,是我们老师在授课、答疑中发现的,学员普遍都存在的问题。
第一,名言本身要正确。在文章中运用名言警句,目的是增强文章可读性,吸引阅卷者注意以达到提分效果。然而,很多同学,平时在识记名言警句时,态度不够严谨,不加验证就想当然地去背诵、书写了。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很多同学将“跬步”写成“骥步”,将“无以至”写成“无以致”。初始便将名言记错、写错,效果必将事倍功半。
第二,出处不要错误。如“古之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但是有许多考生都说“孙子兵法日”。这句话的实际出处是清代末期陈澹然}义论光绪帝迁都一事的建议书《寤言二迁都建藩议》。遇到弄不清出处的名言警句,完全可以使用古人日、古人云等虚化处理的手法,万万不可乱写一气,防止出现常识性的低级错误,被阅卷者抓住扣分。
第三,和观点紧密结合。有的考生单独放一句名言警句,但上下文和这句话没有任何关系,使得名言警句成了文章中的一座“孤岛”,醒目是很醒目,没有任何用处,倒显得画蛇添足。如果要使用名言警句,就要将名言警句和文章内容相联系,紧扣问题和文章观点进行阐释申发,使得名言警句与正文相得益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才是符合“申论”——引申论述要求的名言警句的使用方法。
例证法,顾名思义,就是援引例子证明论点。但是,使用例子要注意两点,第一,例子要贴切;第二,例子要简短。例子只是为论点服务的,所以千万不要太过冗长。
中公教育过去有个老师写了一篇非常好的范文,那个范文开头特别经典。
第一,它是举例开头;第二,它是对比开头;第三,它还使用名言警句进行开头。那篇文章的题目叫《以自主创新谋求全面发展》。第一段是这么写的:
众所周知,秦国因极力推行商鞅变法而使国力昌盛,终于实现一统天下之伟业。而清政府闭关锁国摒弃改革创新,最终丧权辱国祸国殃民。故此,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唯有加快创新才能推动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曾高屋建瓴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好,同学们,一开始举了两个例子,而且是以对比的形式出现的吧。第一个商鞅变法有哪个同学没有听过的,都听说过吧?清政府闭关锁国有哪个同学不清楚的,都清楚吧?但是考试的时候能够想起来,能够进行高度概括,而且能以对比的形式紧扣自主创新进行论述,这就是本事。不知道诸位发现没有,这个开头还很具有历史的沧桑感,用两句话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王朝和最后一个王朝,这几千年全部说完了,所以说,这个例子举得非常经典。
严格意义上来讲,归谬法应该属于理论论证的子方法,因为它也比较常用,所以我把它提出来讲讲。归谬法总共分三步:假设、推理、归谬、结论。
第一步,假设,作一个和结论相反的假设,这叫欲擒故纵;
第二步,推理,根据材料和逻辑进行推理,这叫因势利导;
第三步,归谬,找到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第四步,结论,推翻假设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说我们要论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作如下论证:
【假设】假如我们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会使本已存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根据国际教训如果放任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必然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会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经济的发展需
【推理】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如果社会稳定遭到破坏必然导致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众所周知我国
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显而易见,经济衰退不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两极分化也不符
【归谬】合共同富裕的要求。可见,在现有条件下应当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发展效率
【结论】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何谓喻证法?通俗地来理解,喻证法就是打比方。有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叫“喻巧而理至”,喻证法往往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所以使用喻证法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比如说我们论证媒体的作用,就可以使用比喻论证法作如下论证:
现代社会,媒体是政府最真实、最客观、最便利的一面镜子,政府的一言一行,在媒体上得到反映;公众对政府得失的种种评价,在媒体上一一折射出来。就我国政府的实际而言,媒体是信息源、是传声筒、是监督镜,是联结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是政府发布信息、阐释
政策、了解民情、引导舆论,做好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因此,政府要善于以媒体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工作。
这段文字使用了喻证法,大家分析下,喻体和本体分别是什么?作者是不是将媒体比喻成了一面镜子?其中“镜子”是喻体,“媒体”是本体。这个喻证非常巧妙地凸显出了媒体对于政府的重要作用。什么作用?就是照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工作。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从宏观上讲,申论文章在结构方面主要有两大基本要求:一是完整,二是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要求我们在形式上要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在内容上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结构不完整或结构混乱的文章将直接被判为四类文。结构条理清晰是指申论文章的脉络要清楚,布局要有序,层次要鲜明。
脉络清楚,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只要大家的申论文章能够遵循“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这一宏观的结构框架就能实现。接下来,大家还要对这一脉络进行加工、完善,使其在微观结构上的布局更加有序,层次更加鲜明。
李老师为大家介绍申论文章的特殊要求的时候曾提到,除了议论文外,还经常要求我们写策论文、政论文、评论文、论证A与B关系型以及驳论型文章。
那么,不同的文体,它们的展开方式、文章结构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文章的不同展开方式,我们可以将申论文章分为“分析问题型、解决问题型、评论型、驳论型、论证A与B关系型”五类结构。这五类结构不仅能使申论文章脉络清楚,而且能使各个段落间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同时能保证文章段落层次鲜明。大家可以加以学习、借鉴。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
分析问题型结构,就是将“分析问题”作为文章重点论述的一种结构。其结构如下: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具体来讲,分析问题型结构就是首先针对问题提出总论点,其次提出分论点并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再次简要提出措施,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提升,也可把提出措施这一部分内容放在文章的结尾和总结提升一起论述。
圄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50分)
要求:参考给定材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2013·甘肃·第三题)
以藏富于民助推收入倍增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民富时代随之开启。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且逐年下降,不但破坏了我国安定和谐的发展大局,而且扰乱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步伐。
在此情况下,只有藏富于民,把增加人民的物质财富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藏富于民是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灯”。当前,我国的贫富分化现象极为严重,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引发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饱受诟病,国民收入未能与GDP保持同步增长更是令居民生活幸福感减弱,再加上内需严重不足,经济转型升级困难,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利可均布,民可家足”,保障收入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关键。只有真正藏富于民,消除两极分化,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
模,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让社会大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藏富于民是激发民间创业热情的“发动机”。近年来,为缓解高校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扶持应届毕业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但居高不下的物价成本和萎靡不振的市场需求却令很多人丧失了创业致富的激情、动力。日本在二战后依靠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效扩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消费拉动市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拉动内需。2011年,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只有以藏富于民拉动内需,才能迎来民间创业致富的新高潮。
藏富于民是使国民永葆爱国热忱的“保证书”。管子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明朝末年,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而大片地区却饿殍遍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终致社稷倾覆。
这个教训告诫后代执政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正确性。政府只有藏富于民,保证人民生活水平随着GDP的增长而稳步提升,才能保持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藏富于民既可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又可激发民间创业致富,更可使国民永葆爱国热忱。政府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税制,降低中小企业税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同时调整垄断行业高收入,避免社会两极化格局的进一步加剧,才能最终以藏富于民实现收入倍增的远大目标。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
解决问题型结构,就是将“解决问题”作为文章重点论述的一种结构。其结构如下: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解决问题型结构首先要针对问题提出总体对策,然后根据总体对策提出具体对策。对问题的影响、原因或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在提出分论点前集中论述,也可在提出分论点时分别论述每条分论点的影响、原因或必要性。最后,文章结尾处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升。
解决问题型结构与分析问题型结构不同,其总结提升部分必须另起一段单独提出。
示例“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字。(2014·国家·省级·第五题)
“慢下来”才能“快起来”
——加强心理健康建设提升民众幸福感
米兰·昆德拉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他说的“慢”,并不是指速度慢,而是创造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古人云:境由心转。心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思想和行动,甚至是人们的命运。只有“慢下来”,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进而提高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真正
“快起来”。
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无节制的奔波忙碌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旋律。调查显示,8 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现在有句流行语: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不正常的“快生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富士康的连续跳楼事件,即是超负荷、高压力工作的极端后果。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政府应积极加强心理健康建设,努力提升民众幸福感。
加强收入分配改革,减轻底层民众的生存压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收入分配不均,反映的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惠及大部分民众。这种状况会直接导致民众的心态失衡,使其产生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滋生大量的社会矛盾。因此,必须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步伐,扫除利益壁垒,取缔非法收入,调节不合理的高收入,提高低收入,不断扩大中产阶级的规模,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下,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和生存压力,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加上电视节目、新闻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快餐式成功”,人们越来越没耐心,越来越不能容忍清贫,越来越轻视通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并且不切实际地跟风。其后果是使我们的人生陷入物欲的泥潭,日益浮躁化。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整顿电视节目、新闻媒体的“三俗”报道,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创造”的社会风气,提升民众道德素质,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心,使民众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 加强心理支持,提升民众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问题涉及面广,对人们的危害不亚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统计显示,每年有1 6 0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目前,我国精神卫生资金投入不足,心理医生整体水平不高,相当多的精神障碍者无法负担相应的治疗费用。在此情况下,必须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软硬件设施,提升心理医生的整体素质,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为患者提供可负担起的治疗服务。中国梦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民众有健康的身心,需要让生活“慢下来”。慢与快是辨证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只有理性地“慢下来”,才能可持续地“快起来”。相信通过加强收入分配改革、宣传教育和心理支持,一定可以减轻民众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提升民众幸福感。
(三)评论型结构
评论型结构重在分析说理,其结构如下: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第一步,根据给定资料陈述反映主要问题的事实;第二步,以事实为根据找到问题的核心,树立一个靶子;第三步,对树立的靶子展开论述;第四步,提出具体措施;第五步,文章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提升。申论考试的最新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突出“能力考查”这一特征。评论型文章重在分析说理,最能体现一个考生的素质和能力,容易得到阅卷者的青睐。对于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尝试在申论文章写作中采用这种写作模式。
田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
(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字数800~1000字。(2013·国家·市级·第五题)
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果只有让世界分享,才会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我们既置身于文化交流,又面临着文化竞争,只有保护自身文化特色、加强文化输出与交流,才能让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雄踞世界文化之林,与世界共同分享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拥有举世无双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但是,由于缺乏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从外部看,各国纷纷抢占文化制高点,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美式价值观的强势来袭、个别国家对我国文化资源的盗用和掠夺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从内部看,随着外来文化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一些人丧失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和依赖,对民族文化则日渐疏远。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族文化对人民的向心力和维系力减弱,而且有可能使中华民族文化失去自身的特色,陷入存亡绝续的境地。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亿万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民族文化建设。从目前我国文化危机“内外交迫”的形势来看,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必须走好“四步曲”:
第一步,继承。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普及中弘扬,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传统节日等资源的挖掘和开发,维护民族文化特色。
第二步,建设。要立足基层,致力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资源向社区、村镇倾斜,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第三步,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一批“乔布斯式”的文化创新先锋,一批李安、莫言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师,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与产业形态,打造出更多传世精品。第四步,输出。要把文化交流、文化输出与文化保护工作结合起来,打破外来文化威胁,切实将民族文化成果保护好,并推介到世界各地,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我们应去粗取精,让祖先的文化遗产完好保留,于今发扬光大。同时,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的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消除当前文化领域的种种乱象,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古老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与世界共享文化多样性的明媚阳光!
(四)论证A与B关系型结构
使用论证A与B关系型结构的前提是存在两个以上的个体(观点),且个体(观点)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结构如下: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首先要将几个个体(观点)明确点出,然后要对个体(观点)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释,随后要论述正确处理各方关系的具体措施,最后文章结尾部分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提升。论证A与B的关系型结构既可将“分析阐释两者关系”作为文章主体,也可将“论述具体措施”作为文章主体,并无硬性规定。
示例请结合全部材料,以“管理与服务”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本题5《1分) 要求:
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相关,思想性强;
2.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准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2013·广东&三&·第三题)
管理与服务
改革开放后,中国历经3f)多年艰辛努力,终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如此辉煌的业绩令世人称道,但公民收入迅速提高的背后,却是国内矛盾的日渐凸显。城乡差距、贫富分化、人口资源等新问题不断涌现,而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开展社会管理的老方法已经难以适用。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各级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多年来,政府社会管理手段单一。早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就过于重视行政管理,忽视社会服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政府实际工作范围日渐扩展,机构庞大、人员冗沉,随着社会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行政管理手段不仅无法解决社会矛盾,部分干部“官老爷”的作风更是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政府亟须努力平衡管理与服务二者的关系,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管理与服务,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整体。二者看似相互矛盾,实则辩证统一。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温家宝同志曾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一味坚持行政管理,即便偶尔得到好成绩,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很难长期保留;而只关注服务不注重管理,则可能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更加不切实际。故而,政府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应认真思索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而非有所取舍,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日益凸显的矛盾纠纷。
霞山区网格化体系,由服务包含管理;北京市城管“以疏代堵”,用管理展现服务。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政府应努力平衡二者关系,以服务精神提高政府管理能力,以管理职能履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此,有关部门应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首先,建立社会管理服务考核机制,倒逼领导干部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其次,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依靠服务精神不断创新政府工作方法。最后,加强社会监督,政府机关应拓宽信息渠道,确保群众对管理服务情况及时了解,以此不断改进工作。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拉开了帷幕。各级政府机关一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平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五)驳论型结构
驳论型结构也是一种理论性较强、对考生理论素养要求较高的文章结构,在此供学有余力的考生作为参考。其结构如下:
<p class="
href="http://retype.wenku.bd
使用驳论型结构的前提是存在一个错误观点,同时要求这一错误观点是材料中明确出现的,不可凭空树立。文章第一部分要对该错误观点进行陈述;第二部分要对该观点进行批驳,分析其不合理性;第三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结尾部分进行总结提升。
示例日,中央气象台将雾霾双预警降为黄色,这已是发布双预警的第七天。这两天,因北风出现,华北地区雾霾开始逐渐消散。至此,伴随着12月来临出现的这场雾霾,已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省均创下“历史纪录”。对此,某政府部门称:告别雾霾还得“靠天吃饭”。请结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以“城市空气污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总字数字。
同呼吸共责任
——驱散雾霾要告别“靠天吃饭”
“雾锁城市”、“雾都孤儿”、“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从来没有一场大范围的迷雾阴霾像2013年这样引起舆论和民间的强烈批评与戏谑。在一些城市PM 2.5指数频频爆表的背后,是来自汽车的尾气、来自建筑工地的扬尘、来自工厂的排放物、来自煤炭燃烧的烟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太多的肇事者反而使得雾霾事件成了一件“找不到责任人的公共事故”。然而,面对下一波污染事件,某政府部门显得信心不足:告别雾霾还得“靠天吃饭”。不容置疑,中国曾长期“靠天吃饭”,即使到今天,我国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也离不开气候的风调雨顺。雾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本身没有问题,也不是污染,问题是每日向空气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得不到扩散,从而迅速累积,令空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超标,驱散雾霾得“靠天吃饭”的困境仍没有摆脱。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一环,到“美丽中国”写入十八大报告,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执政党的执政追求。可以说,干净的空气,是上下同欲、官民同求。但假如“靠天吃饭”成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环保不作为的“障眼法”,建设美丽中国势必大打折扣。环保不作为,只“靠天吃饭”,那么城市环境改善不会有实际效果,更不会对污染环境的不法行为形成震慑。
从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来讲,如果继续打着“靠天吃饭”的旗号而不作为,一味地发展经济,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将会继续蔓延,我们这一代人以及后人的生存环境将会更加恶劣。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的话,势必会引发社会政治危机。改革开放30多年走过的路,过分强调G D P增长,而忽略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如果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某种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那么这种发展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为此埋单的是我们当代的每个国民乃至我们的后代。
环保不作为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靠天吃饭”治标不治本,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还需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三者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政府作为主导,应当通过政策法规加强引导,提高对雾霾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效率;企业作为推进环保的有力支持,需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公众也应提升个人环保素质,积极主动参与到环保进程中。只有“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惠及公众和企业.惠及社会和国家。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雾霾笼罩下,人人都是受害者,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绝不能“靠天吃饭”。
公务员免费在线试题库/tiku/1
公务员免费资料/share/list/1
设计探究型教案 北师大教材五数 相遇问题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试图通过对教学的科学设计,实现音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充分挖掘音像教材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相遇问题 的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全课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 教学目的: 1、 知
卖苹果策划书 一、活动简介 1、活动背景 圣诞节即将到来,而平安夜送苹果成为大家所热衷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送上一个苹果,意义非比寻常,不是一个可口的苹果那么简单,它代表着平安和祝福。同时为朋友带去一份惊喜。鉴此,我寝室2220将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平台,开展浓情平安夜卖苹果活动。平安
1 第1/6页 2 第2/6页 3 第3/6页 4 第4/6页 参考答案: 复读感知 三、细读探究 1、哪几件事在写藤野先生?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你能看出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吗?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语言描写 (肖像描 写) 刻画人物形象—
中共幸福镇奎光塔社区总支委员会 关于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总结 镇党委、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我社区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主题为“学雷锋、树新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活动,具体活动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
一、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本局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公务员队伍,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思想政治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可靠保证,是调动档案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的根本性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局(馆)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第三条
第七节文章论述题(上) 这一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申论的最后一种题型,也是最令在座各位头疼的题型——文章论述题。在座的各位写了十几年的文章,现今遇到这个“申论文章”,是不是依然不会写,写不好,甚至写不完啊?这个问题很严重。大家要知道,区区一篇1000来字的申论文章,其分值却高达40分、50分,几乎占据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农业部公告第1601号 【颁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农业部 农业部公告 (第1601号)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经现场检查及审核
安图县2011年节能改造项目(一期)D标段 (民政局家属楼) 吊篮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安图县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1/7页 吊篮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木工程外墙抹灰及外墙涂料均采用手动吊篮脚手架,吊篮为通过质量认证并有产品合格证的成品吊篮。它是通过架设在建
一、判断题( 100道) l、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 2、事业单位登记工作不收费。 (√) 3、除登记管理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以收缴、扣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4、事业单位开办资金可以先注入再转移。(×) 5、事业单位法人在清算期间,应当继续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研究 王玉苗 Book 5 Module 3 At the weekend.(Unit 1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 一.教材分析; 1. 语言知识目标: 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 the L
综 合 落实中央 “八 项规定’’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张友中 摘要: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开启了干 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向实践 教育;三是健全监督制度,强化监督;三是 部作风建设新的征程。“八项规定”具有很 严肃纪律,加大问责力度;四是要高度重视 学习,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