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工作计划中段考试题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广西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广西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1广西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
学年七年级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赋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书写:( 2 分)请你在右边方格内抄写下面这首诗。注意:不能抄错、不能损坏书写纸。观书有感王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默写(每空格 1 分,共 6 分)①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②_________________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 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3.下列各项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憔悴(cu&(来源:淘豆网[/p-.html])#236;) 瘫痪(tān) 攲(qī)斜水波粼粼(líng)B.寒颤(zhàn) 撒(sā)谎丫杈(chà) 花团锦簇(cù)C.绰(zhuō)号走廊(láng) 尴尬(gāngà) 洗耳恭(gōng)听D.祷(dǎo)告花瓣(pàn) 匿(nì)笑暴(bào)怒无常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供养。B.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C.在国庆晚会上,两个同学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3 分) ………………………………( )A.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B.能否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关键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C.为了避免不再遭受沙尘暴的侵害,控制环境恶(来源:淘豆网[/p-.html])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D.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他创作的杂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等。C.冰心是现代作家,她的代表作品是《繁星》《春水》。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7.综合性学习(3 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者阅读的视野。为此,某中学七年级拟开展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2【对联集锦】对联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3 分)A.理发店 B.裁缝店 C.油漆店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③虽是毫末技巧,却是顶上功夫。( )二、古文阅读(来源:淘豆网[/p-.html])(19 分)(一)(10 分)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4 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惭,下车引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句子。(4 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来源:淘豆网[/p-.html]);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淘豆网[/p-.ht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请谈谈你的看法。(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9 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来源:淘豆网[/p-.html])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得分评卷人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1.解释下列各句中词语的意思:(3 分)①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日三省吾身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翻译下列句子(来源:淘豆网[/p-.html]):(4 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淘豆网[/p-.ht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3—16 题。(11 分)秋天的怀念(节选) 史铁生⑴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来源:淘豆网[/p-.html])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⑶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来源:淘豆网[/p-.html])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⑷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⑸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得分评卷人4⑹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⑺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4.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里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来震撼人。15. “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通过阅读文段你认为母亲的艰难表现在那些方面?(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的内容具体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3 题。(17 分)父亲⑴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⑵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⑶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⑷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_______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⑸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⑹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 80 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⑺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得分评卷人5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 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⑻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⑼1985 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 150 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⑽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⑾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_________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 10 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⑿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⒀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18.文中画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 2 分) ( ) A.慈祥B.慈善 C.慈爱 D.慈悲E.朦胧 F.矇眬 G.依稀 H.模糊19. 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四、作文(50 分)24.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也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写作要求:1、书写工整,语句通顺。2、围绕中心选材,内容要具体,情感要真实;3、卷面整洁,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化名或符号等来代替)5、不得抄袭。2014 年秋季期七年级语文科 10 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书写:符合书写要求,字体美观,卷面整洁,没有错别字,方格纸完好,即可给满分 2 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分只能给 1 分:①字体大于方格(笔划写出了格子);②卷面不够整洁,如涂改较多,有墨迹污点等(有一两处写错了划去或用橡皮擦、涂改液等磨擦、涂改后重新书写正确的,不在此列);③有个别错别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题不给分:①字体潦草,难以辨认;②书写的方格纸因磨擦、修改等人为原因而穿洞破损;③有两个以上(含两个)错别字。2.默写:①老骥伏枥,烈士暮年②开轩面场圃,③山光悦鸟性,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⑤思而不学则殆。(每个空格 1 分,共 6 分。每写错或多、少一个字,该空格不给分)3.B(A.粼 lín C.绰 chuò D.bàn 瓣)(3 分)4.A(A.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B.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C.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D.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3 分)5. D(A.搭配不当,“养成”不能和“兴趣”搭配,应把“和兴趣”删掉。B.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把“否”删掉。C.否定误用,“避免”和“不再”删掉其中一个即可。)(3 分)6. A(《我与地坛》是散文集。)(3 分)7.① B② C③ A(3 分)二、古诗文阅读(19 分)(一)(10 分)8.(1)期:约定。(2)委:丢下、舍弃。(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4)之:代词他,指元方。(共 4 分)9.(1)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2)那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10.我认为我们做人应该守信用、讲礼貌。(2 分)(二)(9 分)11.①慍:生气、发怒。②省:反省。③乐:以……为乐趣。(每小题 1 分,共 3 分。)12.(1)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知”“好”“乐”每译错一处扣 0.5 分,扣完 2 分为止) (2)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2 分。“三”“行”“必”,每译错一处扣 0.5 分,扣完 2 分为止)(本题 4 分)13. 学习方法。(1 分)如果我们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就会陷入迷茫。如果我们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得分评卷人7上建塔,一无所得。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1 分有理即可。)三、现代文阅读(28 分)(一)(11 分)14. B(本文并非以日常琐事为题材,因为小说选择的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常时期—儿子双腿刚刚瘫痪母亲又身患重病。)15.母亲身体不好,不曾告诉我;我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每点 1.5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16.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2 分)17.从结尾的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理解,符合文意的也应酌情给分)(二)(17 分)18. C F(备选答案是两组近义词。解答这个题首先要分析词义。“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爱;“慈悲”,慈善和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朦胧”,月色不明,不清楚,模糊;“矇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依稀”,模模糊糊;“模糊”,不分明,不清楚,混淆。)(2 分)19. 抱我串门,背我看病,搂着我入睡。(要注意“是母亲”三个字,这三个字是关键的短浯。这三个字提示我们,题目要求我们找的是父亲做的事情、并且本来是母亲应该做的事情。)(3 分。意思对即可)20. “我”没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3 分)21. 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3 分)22. 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写信求药方;为父亲按摩;“我”在奔丧中的表现。(举出两例即可)(两个要点,每点 1.5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23. 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3 分)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应分别作答。第一个答案要概括作答,不必举出具体事例。抓住第 13 段中的关键语句,问题不难解决。第二个问题,要求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做这个题,要根据全文的中心来分析这句话的思想感情。下一道题目中提示了本文的中心:“父恩难忘”。父亲对“我”和“我”的孩子是那样的关爱,而“我”觉得自己“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再看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不难得出答案。)四、作文(50 分)可参考 2013 年贵港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好)50—45 分二(较好)44—38 分三(中)37—30 分四(差)29—30 分五(较差)19—0 分内容(17分)17—16 分 15—14 分 13—11 分 10—8 分 7—0 分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感情真挚。切题,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立意正确,感情较真挚。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有一定感情。基本切题,中心不明确,感情缺乏。严重偏离题意。语言(18分)18—17 分 16—14 分 13—12 分 11—9 分 8—0 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尚好。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文理不通。结构 10 分 9 分 8—7 分 6—4 分 3—0 分8(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结构紧凑,层次清楚,构思新颖。结构完整,层次尚清楚。结构层次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文面书写(5 分)5 分 4 分 3 分 2 分 1—0 分字体工整、美观,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成整洁。字体端正,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干净。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有少量涂改。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有较多涂改。字体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卷面糊涂。补充说明:①文中每错 3 个字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5 分。②字数不足 6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③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 3 分。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广西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
文档介绍:
广西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1广西平南县上渡镇大成初级中学
学年七年级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赋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书写:( 2 分)请你在右边方格内抄写下面这首诗。注意:不能抄错、不能损坏书写纸。观书有感王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教科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政治思品资料
社会思品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