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城市化水平平是否有一个最适宜的标准???

城市化的理性认识与现实选择认识,城市,和,城市化的,和城市化的,理性选择,城镇化,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城市化的理性认识与现实选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是下列答案中的哪一个?_百度知道
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是下列答案中的哪一个?
A人口出生率高低B人口死亡率高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提问者采纳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是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之一。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国家发展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单选题的话就选D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决定了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般能够反映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必修2课本应该是主要说的)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城市化滞后与城市化滞后程度测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1.C 2.D【解析】1.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即可得出C项。黑龙江的人均GDP水平比河南高,但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比河南小,排除A;表中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排除B;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排除D。2.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且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青海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排除A;河南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很大,不适合发展耗水多的产业,排除B;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排除C。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海南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8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8,完成下列小题。1.图8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
D、丁地2.图8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
D、丁地3.河流穿过平行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广东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广东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福建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11分)(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12分)(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点”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油菜开花早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D.土壤2.图中M地地处沙漠边缘,仍可以种植油菜的原因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安徽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浙江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材料二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材料三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安顺(海拔1392m)昆明(海拔1891m)月份12121212平均气温(℃)6.54.35.88.28.19.9降水量(mm)17.623.024.211.815.815.8降水日数(日)11.216.515.43.84.44.6 (1)写出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及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6分)(2)从对生产要素依赖的重要性角度,比较瑞丽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支柱产业的差异,并分别简述两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2分)(3)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2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课标Ⅱ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A.①②
D.①④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关于城市化的思考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城市化中的土地与人口――绕不出的怪圈。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与城市的市场体制好像是完全不相容的两套东西。英国的工业化,圈地运动,羊吃人了,但随之带来的是形成了城市的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也就是“无产阶级”,这个阶层的形成,在经济上升时期,会对工业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也会在经济衰退时对城市社会造成巨大压力,不过到底来说是画虎成虎,有点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让人非常困惑,国家的制度与上层的政策,总体来说给人的感觉是在摇摆,在农本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犹疑不决。你想,要搞工业化,却用土地制度将农民牢牢拴在土地上!工业化的劳工队伍依靠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农民外出搞副业的方式,城市变成淘金之地。这样的工业化,这样的产业队伍,除了给世界先进国家搞些代工之类的所谓工业之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三十年过去了,第一代农民工用他们的血汗为国家完成了最原始的积累,大家都知道不转型升级没出路了,可是主流学者也好,政府也好,想的大多是科技创新,是怎么摆脱产业链低端的问题,却很少愿意直面产业工人群体,也可以是说农民工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太敏感,太棘手。接纳农民工为城市市民,政府的担忧是财政负担,是城市承载能力,社会的担心是农民工素质低。这是一些多么没有诚意没有远见的观点!第一,城市化总是伴随着城市的工业化与城市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发生的,原则上不存在财政负担不了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的问题,如率先发展起来的珠三角,有那个城市的财政不是流金溢银?再说城市承载力,这是由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的,你市民化也好,农民工也好,有多少人还是多少人,与是否市民化并无直接关系,三十年了中国基本上并没有将农民工转为市民,是否城市承载力与实际人口就自然达到了某种平衡?第二,说农民工素质低,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城市化水平,所以要设立高门槛,这在逻辑和道德上站得住吗?一方面,农民工素质是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你不能一边用人家一边说人家素质不行吧!另一方面,产业队伍的素质是城市化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也许是一代,也许是两代,我们总不能坐等农民工的高素质吧!依我的看法,如果过不了农民工市民化这个坎,中国将永远培养不出稳定成熟的产业队伍,更不要指望高水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农民工的问题显性是户籍问题,根子上却是土地制度问题。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若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实质性推进,不仅工业化搞不好,农业也搞不好。现在城市出现用工荒了,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刘易斯拐点”开始出现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假象,而且是政府政策使然。你想,政府囿于传统的维稳思维,农业税取消了,拿财政在农村到处刷浆糊,种植补钱养殖补钱挖沼气池也补钱,这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一种善政啊,中国的农民要求又不高,打工挣了点钱改造了居住条件,其它有土地也就不愁生计了,更何况科技的发展也确实提高了农业效率,在农村日子没那么难过了!因此农民不愿出来了,原因却不是因为农村的效益已经快与城市持平,而是因为城市呆不住,“长安虽好非久住之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中国城市化的症结是被土地绑架。
城市被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绑架了。高楼大厦,欢乐英雄,别墅上亿,弹冠相庆!城市建设在利益驱动下慌不择路,于是留下“城中村”及重复建设等一大堆问题,到头来一看,竟然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钢筋水泥打造出来的大型怪物,既不能容纳必要的人口,也使置身其中的人找不到幸福。
农村也被土地绑架了。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倾巢而出,于是大量土地撂荒了,农村出现了凋敝景象,于是要搞新农村建设,但要建设却没人,要集约却没门,不知道这个新农村要如何整法。这些年第一代农民工大部分打道回府,农村倒是有了些生气,但土地还是这些土地,人还是这些人,产业化也好,现代化也好,在林林总总的土地上怎么搞得起来?于是有人想出“土地入股、农民上楼”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但只要农村原有人口没有被城市化吸纳而真正减少,事实证明这仍然是一桩危险的买卖。
有时我想,中国城市化这种南辕北辙的矛盾连我们都搞得明白难道当政者还不清楚吗?这些天我猛然省悟到一个看似隐性其实昭昭道理:中国现有这种的搞法,其实是中国工业化的性质决定的。你想,三十年来中国尤其珠三角靠得是什么?不就是外贸吗?外贸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订单吗?拿订单的企业是什么?不就是包工头吗?对了,所以给包工头做工的都是打工,打工的都是打工仔。而打工仔与西方的产业工人阶层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阶层,老板接单了招而聚之,单没了或没接着就驱而散之,所以,土地制度万万动不得!正因为中国有这种农本社会固有的直觉,所以2008年金融风暴,农民工不过如潮水退潮般返回农村而已,却没象西方社会一样酿成社会动荡。
幸还是不幸呢?进一步推导的话,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中国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工业搞转型升级,这十分正确,但城市化如果长期滞后的话,转型升级能否靠几个白领技术员和一大班游兵散勇就搞得起来呢?人皆知之的是中国造桥能塌,造屋能倒,高铁能撞,地铁能淹,中国制造在世界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这种现象虽然原因复杂,但我敢说,这与中国没有一个真正成熟稳定的产业工人阶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城市化中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既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维持稳定又能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真的很需要智慧。
第二个问题,城市化率,越高越好吗?
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真的象欧美一样城市化起来,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景象?欧洲当年工业化时期才多少人,尚且依靠炮艇政策在世界上到处殖民才使他们自己的国民能高度城市化并过上优雅的市民生活,美国人口和中国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但他们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衰退的机遇中崛起,扩张世界市场,才使得工业化与城市化得到大幅度提升。中国城市化假设达到60%的话,将有8亿多城市人口,而这8亿多城市人口若进入高度工业化阶段的话,将产生多么不可思议的巨型生产与消费啊,到哪里去开辟如此庞大的销售与能源市场?过去200年工业革命,大概我们已经用了一半的化石能源,但是全世界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剩下的化石能源能不能支撑余下的五分之四的人口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到中国人口零头的美国人的高科技以全世界为市场并消费了世界近一半的能源,中国也要走美国城市化之路的话,美国往哪里摆?这正是美国所非常忧虑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茨曾说:“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两大主题”,可见美国的知识界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提到了如何的高度。一度尘嚣甚上的“中国威胁论”的真正原因,人家不是怕你去打他,是怕你真正发展起来,所以才有了经济上的种种打压和战略上的种种遏制。
那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能头脑发热,我们的城市化规模是不是真的要亦步亦趋跟着西方走啊?有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加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90%,城市化率大约在48%左右,中间差了40多个百分点,他的依据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是最有利于发展的。我并不反对这个已经经过西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看法,我的视角是,虽然全世界的人都在说和平与发展,但掩盖在表象之下的真正本质仍然是丛林法则,以美国为首的几只丛林猛兽已经因能源与市场将世界搅得不得安宁了,如果再凭空长出来中国这只庞大无比而牙齿尚不够锋利的巨兽,可以预测其间必有一斗,不是彼消此长,就是你死我活。中国做好了准备吗?是和日本或者和美国干一仗还是远征非洲?这些说起来近似玩笑,其中却有一些世界本质的东西,或者说是地球生物进化的原始本质的东西。因此我的观点是,为了中国国际环境与自身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中国的城市化还是以适度为宜,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并没有发展到如此发达的地步。或有论者认为,工业化发展不充分,是城市化不够啊,充分城市化了会带动第三产业,消费也拉动起来了。这种论点其实还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了,在我看来,工业化仍然是第一位的,就像农业社会的城市,总是先有了发达的农业才会有交易而形成市镇的可能。没有工业的利润,第三产业给谁去服务啊?产业工人拿什么去消费啊?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纵使工业高度发达起来,能需要这么庞大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规模吗?真正理性的认识,几乎需要从全球的资源与市场去考虑,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可留待专门家研究。所以我的看法是,中国的城市化还是以比较稳妥和总体控制在一定规模为比较安全,50%,60%还是70%,可以根据具体区域论证。
第三个问题:城市化滞后了还是超前了?
从广州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大大滞后了。广州市在日零时(普查标准时点)的常住人口为1270.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有794万人,外来人口476万人,外来人口中来自省外的300万人。但这个统计对外来人口是不完全的,据外来人口管理中心的登记估算,外来人口的总数实际已达726万,将近与户籍人口持平。&&&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实际容纳的人口已接近1500万人。据广东社科院有关专家的测定,至2005年,广州的经济容量就已经可以养活3671万人口。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超负荷,据预测到2015年,也只能容纳758万人,哪么还有近一半乃至更多的人口往哪里摆?“双转移”是个办法,转型升级也是办法,但若因此而让有能力建成世界级特大城市的广州降格为二等人口城市,是不是也是个误区?连广州这样具有实际经济容量的城市尚且不能大规模吸纳城市化的农村人口,中国的城市化还有什么出路?在这方面西方适度人口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索维的观点值得重视,他认为
“适度人口就是最令人满意地保证实现一定目的的人口”,认为中国的论者大多从静态的角度过分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没有从动态的角度去考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的关系。我觉得有道理,尚若是优质产业带来的人口,凭什么资源环境不可以通过挖潜改造或适度的空间拓展来实现?虽然广州开拓空间有限,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仍然是潜力很大的。
吸纳与城市工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称并能达到最优经济效益的人口实现城市化,这是广州迫切要做的。
另一个有趣的对比是重庆现象。日,重庆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并计划在2011年实现300万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1000万,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9%提高到60%。重庆的道理也很简单,我这里招商引资了一批企业,保障房、廉租房也修好了,你农民只要来城里工作,三年内愿意通过流转或交易放弃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的就能成为重庆的市民,所谓
“脱三件衣服”再给穿五件衣服――“养老、医疗、住房、教育、就业”。这真是中国城市化的“大跃进”,魄力不可谓不大,出发点不可谓不好,实行起来也真是很有吸引力。农民能拿点钱,并能举家搬迁他们世代仰慕的城市而一举成为市民,政府能够通过土地的交易使财政具有支付城市建设与社会公共服务资金的能力,城市化率提高了,农村的土地也腾出来了,真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对重庆模式持批评态度的很多,大多认为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实际上仍然是在剥夺农民,为农民鸣不平,但我却认为,有条件的剥夺倒不可怕,要实现城市化,不可能没有利益格局的突破。要命的是,你重庆的工业化水平发展得怎么样啊?你的二三产业是不是真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口啊?虽然重庆的做法也是说进城农民必须是有工作的,但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必定是鱼龙混杂。重庆的工业又大多为沿海搬迁或新建的企业,尚没有经受市场风浪的洗礼,一旦风吹草动,拉丁美洲式的“城市化陷阱”并非危言耸听。
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恐怕是该快的慢,该慢的快,不是遵从经济规律,而是受着利益的驱使,这个很可怕。
第四个问题:城市化的时机把握――危机意识
城市化是有国际国内时机的,把握住了会成功,失去时机会酿成
历史的遗恨。中国在历史上有过深刻的教训,南宋时期与明代中叶,中国均有先于欧洲走向市场经济的机会,但均在农本主义主流思想的统治下被扼杀在萌芽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机会首先是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说起来是令人辛酸的,什么产业转移,说穿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自恃有强大的资本、高科技和操控世界的能力,让第三世界国家充当廉价劳动力给他们打工,技术是我的,设计是我的,用你们的劳力与资源给我生产出来,我分给你十分或百分之一的蝇头小利。所以许多企业就直接叫代工企业,通俗点就是打工企业。在中国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这确实成了中国的机会,而且通过30年几千万劳工的血汗努力,中国还确实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赚到了第一桶金,GDB上升为世界第二,存了三万多个亿的美元的外汇。但我们若真以为自己了不得了,膨胀起来,以为要大国崛起了,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你看看人家美国大老板的态度,在他们的意识里,中国纯粹就不过一打工仔罢了,完全就没把你看眼里,今天开一艘航空母舰到你家门口逛逛,明天去你家的南海说巴说巴,后天又去中亚非鼓捣鼓捣,把你一点苦心经营的老本搞得血本无归。你能说什么啦?怎么,不高兴?那我家的议会给你搞个法案,让你们那点的钞票打水漂!让你的出口没法再赚钱!因此啊,这产业转移这玩意,给了中国的只是初步的脱贫的机会,要真发展还真指望不上,人家说不要还不要了,说减价就减价了,你怎么整?
要真说机会呢,倒是这次至今还在蔓延的欧美的经济危机,这倒确实有可能给中国带来发展的机会!纵观世界级大国的更替兴衰,莫不是风水轮流转。美国也纵横世界半个多世纪了,其人民在持续高度发展的经济下被高消费的生活惯坏了,早已失去西部开发时代的勤劳节俭和蓬勃朝气。巨大的能源需求迫使它四处出击,疲于奔命,终有可能众叛亲离。也就是说,无止境的消费欲望可能最终要了美国的命,这和历史上许多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的消亡是同出一辙的,具有相当的规律性。而在此美欧诸国由盛转衰的时期,中国真是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时机。
关键在把握。要把握机会全靠自强。还有太多的坎要过,能否过得去,21世纪上叶是关键,也就是这二三十年。单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也实在拖延不得了,摇摆不得了。你想,一方面,再等二三十年,也许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变化,你想化也化不了了,就像晚清,想要搞宪政却每每延误,最后就没机会了。另一方面从国内的实际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回去了,也算是没事了,第二代农民工也是大家称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融入城市的要求强烈,再过十年他们就是三十出头,对他们来说就到了人生的重要关口,要成家立业,怎么办?是回去还是待着?如果城市不彻底接纳他们,这确实成了问题!这个问题不出则已,一出就有可能出大问题,增城“611”事件是冰山一角。你看,旭日阳刚一曲“如果我老无所依”打动了都少人!《蜗居》触动了多少人的心事!这些都是民意!三十年了,是时候了,什么顾虑都是没用的。现在城市不给他们机会,到时可能是他们不给城市机会。动以亿计的农民工一旦形成进退失据的态势即状如“流民”,其汹涌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这将是中国的悲剧!即使不酿成动乱,如第二代农民走父辈的老路,也就预示着中国城市化的失败与终结。
&&& 第五个问题:广州怎么做比较好?
&& &象广州这样的城市,应该是中国最具有条件实施城市化的城市之一。广州农民工的市民化,我觉得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从改革人口统计制度入手。总要先摸清楚情况。目前对流动人口在称谓上五花八门,如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暂住人口、农民工等。对农民工的统计与研究几乎是空白。政府各个部门从自身工作的需要出发,制定了各类统计口径,造成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十分混乱,既无法得出权威的统计数据,更无法进行比较。建议确立统计部门的统领地位,会同人口计生部门、公安部门、劳动部门,统一统计口径标准体系。统计指标可借鉴2000年美国第22次人口普查的项目,除类似我国户籍登记的项目外,还包括是否有视听力肢体和精神残疾、祖父母照顾孙子女时间、服兵役、就业、上下班交通工具及路途占用时间、劳动收入、其他收入、年总收入等情况,并附有20项住房指标和个人消费、纳税等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搞清广州到底有多少农民工及其相关的情况,为下一步农民工登记入户做好准备。
(二)结合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改造潜力综合预测广州适度人口。现有的资源环境能承载多少人,这个几乎用不着算了,几年时间也变不到那里去,从地铁贴烧饼也可以感觉得到承载力问题。关键要改变预测思路与方法,要不然你算出一个最适宜人居的幸福广州出来,肯定要将现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搬出去,而真的搬出去了,广州的经济又会是怎样的局面?所以这是个十分矛盾的事情。又要相对舒适,又要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关键是要在资源环境进一步规划布局与改造挖潜的基础上去预测,水也好,电也好,交通也好,污染也好,都是可变的,你在一个最佳的基础上算出来承载人口,而且又差不多能达到广州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就对路了。
(三)将农民工市民化纳入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年)》中涉及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的条款只提出稳妥推进和提高入户人口质量,说明基本没打农民工尤其是外省农民工的米,充其量还是那个积分入户的办法,深圳去年解决1000多人,广州3000多人,形同儿戏,这个不解决问题的。我的感觉,象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其人口容量应该在1500万以上,到2020年,每年入户不低于50万才对。不过这没有论证,只是假设。但在通过承载力论证后,无论是都少,都应该有个农民工市民化的长远规划,说白了就是要计划每年进多少,什么基本条件。不要设高门槛,要从农民工调查的实际出发,切切实实地进人。
(四)入户农民工的土地问题可考虑借鉴重庆经验。按我的看法呢,重庆模式并不是设计本身有太大的问题,而是放在重庆不合适,反而要是广州或城市化已既成事实的城市去推行,并未见的有什么不妥。这里关键的是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广州的优势远非重庆可比。还有一个就是承包地、林地流转与宅基地交易的问题,要慎重研究,有序推进,但原则一定要人地脱离。至于外省农民工,入户要一视同仁,土地问题可以放一放,等待全国性的政策下达。这方面广州可以大度一点,为全国城市化起到表率作用。
&&&(五)在过渡时期可采取社会公共服务双轨制。万庆良市长表示,凡来广州打工的都可以办居住证,称为“新广州人”,可以与广州市民享受基本对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那农民工的问题也就不是大问题了,进一步城市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你想,农民工若是没有小孩读书的问题,又有社保、医保、养老保险及住房、就业方面的相对保障,而农村那份土地又在,那他还有什么后顾之忧?我这里要说的是,要有明确的界限,不提基本相同,就是双轨制,那些同,那些不同,有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在我看来,农民工在城市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小孩教育,这是件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福利,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国20年后能否终于有合格的产业工人群体。这需要很大的财力人力物力,能彻底解决的话其它不妨缓行,反正农民工家里还有一份土地保险。当然,农民工最后脱离土地正式成为城市市民仍然是城市化不可回避的关键。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哪个区最适宜居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