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测量三个管脚如何区分,测量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简述如何识别S50三极管的管脚  (1)、 三颠倒,找基极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型和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 (注意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
  (2)、 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将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3)、 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 &道理也类似于NPN型, &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4)、 测不出,动嘴巴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本网站试开通微、小企业商家广告业务;维修点推荐项目。收费实惠有效果!欢迎在QQ或邮箱联系!
试试再找找您想看的资料
资料搜索:
查看相关资料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copyright & &广电电器(中国梧州) -all right reserved& 若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mail: & &
地址: 电话:(86)774-2826670&有一个三极管接在电路中,测出它的三个管脚的电位分别为—9v,—6v和—6.2v,是判断它的三个电极和管脚的_百度作业帮
有一个三极管接在电路中,测出它的三个管脚的电位分别为—9v,—6v和—6.2v,是判断它的三个电极和管脚的
有一个三极管接在电路中,测出它的三个管脚的电位分别为—9v,—6v和—6.2v,是判断它的三个电极和管脚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由PNP型三极管构成的射跟电路.(见图)-9V为集电极(c),-6V为射极(e),-6.2V为基极(b).电源9V.当前位置: >
> 电力电子小知识:三极管的检测
电力电子小知识:三极管的检测
15:15:39 来源: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 |
  目前三极管的种类很多,仅从引脚排列很难判断引脚极性,所以常用万用表判别引脚极性。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的方法简捷、方便。万用表判别引脚极性的原理是: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对于NPN型三极管,其基极是两个PN结的公共正极;对于PNP型三极管,其基极是两个PN结的公共负极,由此可以判别三极管的基极和管极型。根据当加在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为正、集电结电压为负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此时三极管的穿透电流较大的特点,可以测出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1 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1.1 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普通三极管
  指针式万用表判断普通三极管的三个电极、极性及好坏时,选择R×100挡或R×1k挡位常分两步进行测量判断。
  (1)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
  三极管的内部等效图如图1所示,测量时要时刻想着此图,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图1 三极管的内部等效图
  ①三颠倒,找基极。任取一个电极,把它定为基极(如这个电极为2),任意一支表笔接这个电极,另一支表笔去测量剩下的两只电极(如电极1、3),记下两次数据;然后,对调表笔,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一次,记下两次数据。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不一定必须测三次),测量结果为两次阻值都很小(正向电阻),两次阻值都很大(反向电阻),那么假定的基极正确。
  ②PN结,定管型。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在上述测量过程中,黑表笔接基极,测量结果是阻值都很小,则该管为NPN型;反之,红表笔接基极,测量结果是阻值都很小,则该管为PNP型。找基极、定管型的测量示意图如图2示。
  图2 找基极、定管型的测量示意图
  (2)判断基极、集电极――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出,动嘴巴
  基极找到之后,判断出PNP型或NPN型,再找发射极和集电极。
  ①顺箭头,偏转大。这时可以用测量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
  对于PNP型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
  ②测不出,动嘴巴。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而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指分别捏住两表笔与引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与发射极。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判断基极、集电极的测量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判断基极、集电极的测量示意图
  正常三极管极间正、反向电阻值如表1所示。
  表1 正常三极管极间正、反向电阻值
  1.2 带阻三极管的检测
  带阻的检测与普通三极管基本类似,但由于其内部接有电阻,故检测出来的阻值大小稍有不同。以图4中的NPN型三极管为例,选用指针式万用表,量程置于R×1 k挡,若带阻三极管正常,则有如下规律。
  ①B、E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比较小(具体测量值与内接电阻有关),但B、E极之间的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会略小一点,因为测正向电阻时发射结会导通。
  ②B、C极之间正向(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电阻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
  ③E、C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接近无穷大。
  检测结果与上述不符时,可判断为带阻三极管损坏。
  图4 带阻三极管的检测
  1.3 带阻尼三极管的检测
  带阻尼三极管的检测与普通三极管基本类似,但由于其内部接有阻尼二极管,故检测出来的阻值大小稍有不同。以图4中的NPN型三极管为例,选用指针式万用表,量程置于R×1 k挡,若带阻尼三极管正常,则有如下规律。
  ①B、E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比较小,但其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会略小一点。
  ②B、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
  ③E、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C,红表笔接E)接近无穷大,反向电阻很小(因为阻尼二极管会导通)。
  检测结果与上述不符时,可判断为带阻尼三极管损坏。
  1.4 达林顿(复合管)三极管的检测
  以图5中的NPN型达林顿三极管为例,选用指针式万用表,量程置于R×10k挡,若达林顿三极管正常,则有如下规律。
  ①B、E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小,但其反向电阻无穷大。
  ②B、C极之间正向电阻(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小,反向电阻接近无穷大。
  ③E、C极之间正、反向电阻都接近无穷大。
  检测结果与上述不符时,可判断为达林顿三极管损坏。
  图5 达林顿三极管的检测
  2 数宇式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利用数字式万用表不仅可以判别三极管引脚极性、测量管子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hFE,还可以鉴别硅管与锗管。由于数字式万用表电阻挡的测试电流很小,所以不适用于检测三极管,应使用二极管挡或hFE挡进行测试。
  将数字式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挡位,红表笔固定任接某个引脚,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显示值均小于1 V或都显示溢出符号“0L”或“1”,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B。如果在两次测试中,一次显示值小于1V,另一次显示溢出符号“OL”或“1”(视不同的数字式万用表而定),则表明红表笔接的引脚不是基极B,应更换其他引脚重新测量,直到找出基极B为止。
  基极确定后,用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显示屏上的数值都显示为0.600~0.800V,则所测三极管属于硅NPN型中、小功率管。其中,显示数值较大的一次,黑表笔所接引脚为发射极。如果显示屏上的数值都显示为0.400~0.600V,则所测三极管属于硅NPN型大功率管。其中,显示数值大的一次,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发射极。
  用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引脚,若两次都显示溢出符号“OL”或“1”,调换表笔测量,即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引脚,显示数值都大于0.400V,则表明所测三极管属于硅PNP型,此时数值大的那次,红表笔所接引脚为发射极。
  数字式万用表在测量过程中,若显示屏上的显示数值都小于0.400V,则所测三极管属于锗管。
  3 三极管几个参数的检测
  3.1 大系数的测量
  hFE是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用数字式万用表或指针式万用表都可以方便地测出三极管的hFE。将数字或指针式万用表置于hFE挡位,若被测是NPN型管,则将管子的各引脚插人NPN插孔相应的插孔中(若被测三极管是PNP型管,则将管子的各引脚插人PNP插孔相应的插孔中),此时显示屏就会显示出被测管的hFE。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放大系数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 万用表测量三极管放大系数示意图
  3.2 区别锗晶体管与硅晶体管
  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挡不能直观地读出二极管的端电压,当然也就不能直接读出晶体管极与极之间的端电压,这就给判断晶体管极间压降是0.60~0.70V还是0.15~0.30V带来困难,但可以根据经验法进行判断。
  若测量晶体管(用R×1k挡或R×100挡)B-E、B-C间电阻时,指针落在⒛0~300Ω范围内,就可判断为锗管;若指针落在800~1000Ω范围内,就可判断为硅管。
关注“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陪你一起成长& 添加方式:1、扫描左侧二维码2、添加朋友,搜微信号:pedianlidianzi
投稿联系:郝先生&&010-&&新闻投稿咨询QQ:
最新展会信息
|  |  |  |  |  |  |  | 
广告合作∶010-&&Email∶&&&展会联系∶&&&电力电子技术群:&&&Copyright2011&&http://www.p- /&All&Rights&Reserved&&&&电力电子技术千人大群1群:&(未满)&&电力电子技术千人大群2 群:&&
&&版权所有∶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www.p-)&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41&号&&&
网站服务|广告服务|文章投稿|友情链接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用表测量三极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