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题库第11题

查看: 10036|回复: 3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 && && && && && && && && && && && && && && && & 八所中学& &林志雄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不断研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变“经师”为“人师”,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二、合理安排本学期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17周,约102课时,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第一学段:数学必修5约42课时;第二学段:必修3约46课时,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备课工作,保证质量:
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并与学生原有知识加以联系,做到有的放矢。
四、精选例题和作业: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既要照顾中、下层学生,也要注意培养优生,因此,例题和课外作业的选取一定要有梯度,结合教材,可适度增减例题。课外作业分层要求:A组题要求学生都要完成;B组题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经教师精选的必做,其他选做。
五、信息共享,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为加快对试验课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探索教改进程,建立备课组资料库,要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收集和筛选资料存库,发挥集体智慧,及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
六、认真抓好落实,全面提高:
认真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对他们的学习加以督促,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加以纠正,争取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使提高高二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很好地完成了上学年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中学第二教材》,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习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附:实际教学进度表 周 次时内&&容重 点、难 点第1周 5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第2周 5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第3周 5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第4周 5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第5周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第6周 5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近似计算概率。第7周 5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第8周 5必修5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3)通过对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探究,证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9周 5应用举例(4)第一章小结与复习(1)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第10周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理解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列问题与函数的关系。第11周 5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公式,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第12周 5十一放假第一次月考 第13周 5不等关系与不等式(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用不等式(组)表示与研究实际中的不等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第14周 5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5)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该不等式(组)平面区域及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第15周 5基本不等式(3)第三章小结与复习(2)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能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小)值。第16周 5选修2-3 第17周 5排列组合 第18周 5总体复习 第19周 5期末复习 第20周5复习及期未考试 215期末复习 225复习及期未考试
第一学期高二数学教学计划
& && && && && && && && && && && && && && && && && &数学组& &罗淑贞
本学期,我校对学生进行了文理科分班,而我所带的是理科班。一个好班,班级学生很活泼,并且有不少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而另一个班是差班,班级的数学成绩很差,可以说大部分学生的基础都很薄弱。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使两个班的成绩都能赶上来,针对学生的特点及班级实际情况,本学期我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2、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3、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扎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推力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4.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精心准备,讲评到为,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那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那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那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和是逻辑,是方法、是心理上、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重点、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5.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6.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 & 新的学期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通过上面的计划,我相信自己在本学期一定能够将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带上去,我相信,我能行。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7到11题 高二数学
_百度作业帮
7到11题 高二数学
7到11题 高二数学&&
9、A.10、D.11、D高二数学期中模拟试题-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二数学期中模拟试题
期中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笨拙 zhuō 狩猎 shǒu 屏弃 bǐng  忍俊不禁 jìn
  B. 溯流而上 sù 璞玉浑金 pú
狂放不羁 jì 强词夺理 qiǎng
  C. 响遏行云 è 处之泰然 chǔ 繁冗拖沓 rǒng 大雨滂沱 pāng
  D. 劲旅 jìng 框架 kuàng 呼吁 yù  庇护 pì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岌岌可危  峥嵘岁月  万事跎  夙兴夜寐
  B. 喷薄欲出  摧眉折腰  星斗阑干  仗义执言
  C. 意气奔放  斑驳陆离  断壁颓桓  演绎归纳
  D. 苍茫    嫡亲    后裔    当人不让
3.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____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_______时,就可能_____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 关注  体验  撞击  诱发
  B. 关心  经历  撞击  导致
  C. 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
  D. 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最新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加快,上海应未雨绸缪,加强防范。
  B. 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C. 写诗时敝帚自珍,把好也不过是古诗词的翻版,毫无创新,因而也就不会有多大意义。
  D. 政治思想工作不能空穴来风,而应该落到实处。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 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 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D. 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的揭发少数单位的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但不必为此走向另一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些微。
  B. 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 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 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首。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儒家“五经”之一。
  B.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的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句子长短不一,多用兮字。《楚辞》是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家作品的汇集,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C. 现代诗歌包括新诗和古典诗歌。其中主流是新诗。新诗是五四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白话诗,从有没有比较固定的格律着眼,又可以分为自由诗和格律诗。
  D. 唐朝初年,在前人讲究声律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严格讲究格律的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按每句的字数,又分为七律、五律、七绝、五绝。
8. 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宣父,即孔子。
  A. 这是李白写给李邕的一首诗。前两句自比大鹏,展现了诗人傲世凌俗,不同凡响的抱负。
  B. 三、四句意思是假若不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不与常人相同,仍能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C. 五、六句诗人叙时人对自己的态度。由于李白孤高耿介,恃才傲物,世人皆大言指斥或者讥笑嘲讽。
  E. 最后两句,出语自负,不无使气任性之意,但其中却道出诗人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包含着哲理的意味。
9. 对下面这首宋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南乡子集句[注]
     
  怅望送春杯杜牧。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吟断望乡台李商隐。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注]集句:选取前人成句合为一篇,是诗中一体。
  A. 开篇以初春盛景、酒宴丝管来冲淡浓浓的乡愁,却更衬出“逢老远别”的种种痛苦。
  B. 这首词所集皆唐人诗句,虽是旧句,却无不切合作者的心境,故焕然而为一新篇章。
  C. 上片写伤春感怀,下片写思乡之情,将自己受迫害遭贬谪的政治背景隐含其中。结句写君门不可通,故国不可还,两般相思,一样寒灰,哀感无穷。
  D. 这首词的风格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截然不同,前者内敛缅邈,后者横放杰出。
10. 对郭沫若《炉中煤》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眷念祖国的情绪
   一    三
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我想我的前身,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燃到了这般模样!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二    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我自从重见天光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燃到了这般模样!
      
  A. 诗人把自己比喻成“炉中煤”,愿为祖国献出全部的光和热;“年青的女郎”,诗人以亲昵的口吻呼唤着眷念中的祖国,表达了挚爱之情。
  B. 第二节,是对第一节“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一句的深化,向祖国和人民剖白赤诚的心肠。当时中国风雨如磬,诗人飘零海外,这样写是可以理解的。
  C. 四个诗节,重章叠句,首末两节的结句铿锵“复唱”,强化主旨。化用《国风》的形式,但以直率和激情扫荡了《国风》所讲求的“冲淡”趣味。
  D. 本诗唯第三节思想性较弱,有怀才不遇的情绪流露,但这也表现出诗人诚实的一面;对祖国母亲诉诉委屈,本也无可厚非。
二.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1―16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v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
        
11. 下面各句中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泽兵蹑其后  蹑:跟踪、追随
  B. 诸将乞贷淬   贷:宽恕、宽免
  C. 假宗正少卿  &
假:借助、凭借
  D. 惠卿辟为属   辟:征召
12. 对“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徒苦民而功未易集  ②可不扰而办  ③食禄而避难  ④转战而东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 ①②③相同,④不同
  D. ①②④相同,③不同
13.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未可轻举  轻举:轻易攻取
  B. 考官恶直,置末甲 恶直:厌恶他太正直
  C. 陈淬言敌方炽  方炽:正嚣张
  D. 先驱云前有敌营 先驱:先头部队
  下面两题中,对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4. ①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②今日进退等死
  A. 率领两河的官员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后退同样是死
&B. 率领两河的官员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是等着死,后退也是等着死
  C. 在两河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后退同样是死
  D. 在两河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是等着死,后退也是等着死
15. 下列语句中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  )
  ①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②是行不生还矣  ③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④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  ⑤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⑥泽挥众直前与战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16. 下列各项中,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隆冬时节,朝廷疏浚御河。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而僵于道,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
  B. 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讨论大臣怕他妨害和议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
  C. 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而躲避国家灾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亲自指挥作战,大获全胜。
  D. 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一以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17―21题:
流浪与回归(略有改动)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在爱情的“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①)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②)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
  他们在心底自语: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时光。于是,有从婚姻的城堡纷纷走出去的,有从熟悉的故土纷纷走出去的,有从乏味的工作中纷纷走出去的,甚至有从生命这头走向了死亡……人们态度坚定,义无反顾,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大悲剧,一种深刻的厌倦情绪无从排遣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大迁徙,大流浪。
  一个人,当他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改变生命困顿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而“流浪”正是“冒险”的具体行动。我们知道的许多大冒险家,往往是流浪者。分析他们的行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对社会有意义的因素,但根本点却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厌倦情绪。(③)
  我们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
  那么,流浪者的情形如何呢?
  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
  这个“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家,它的涵盖面很大,是所有流浪者想回来的一个托词,一个沉甸甸的恋旧“回归”情绪。(④)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腿脚跑累了,骨架松驰了,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于是,永存于心底总不敢窥顾的一个铭心刻骨的词冒出来了――“家”。心头一惊。原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恋的归宿,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原来,我们只是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想有个家”,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着的心魂。回去吧,我从哪里来,愿回哪里去。对从前嫌弃厌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土也可亲,城也可亲,人也可爱,梦里总是从前的人和物。“回去”又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头,并构思着一步步具体化行动。最后,终于“回来”了。
  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
  人生就这样反反复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
17. 第一段说“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此”指代什么?
18. 分别写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19. “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20.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充满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无穷。”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一句话,它应复位于哪个括号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1. 下列各项中,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两项是(  )
  A. “心灵流浪者”指常想着“流浪”,但未能实现的人。
  B. 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因为人是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家”的。
  C. 在人们心目中,“流浪”与“回归”是一对矛盾的存在。
  D. 产生“回归”的心情是因为对从前的一切又生出了一种亲切感。
  E. “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含有不安于现状的消极因素,是不值得肯定的。
四. 填空(6分,每空0.5分)
22.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作家、__________、学者。他的诗集《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抗战时期,他写了一批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其中《    
》最为著名。
23. 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闻一多是专心创作格律诗的人,他的诗集是《  &
》和《    》。
24.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______________,此诗中的“康桥”即_________。
25.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曾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被誉为“将爱心献给伟大祖国的深情的力作”。此诗作者是______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之一____________。
26. 《致大海》的作者是___________国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
  《我愿是急流》的作者是___________的诗人裴多菲。
五. (8分)
27. 写文章力求简明,下面这段文字,可删去多余的有四处,请写出其序号(2分)
  不少逻辑书谈到剩余法时,它们都举海王星的发现为例加以说明:天文学家观察出天
    ①   ②
王星的运行轨道在四个地方发生倾斜;本来已知三个地方的倾斜现象是由于受到三个已知
  ③    ④     
的行星的吸引,即行星的引力造成的;于是便确定剩余的一个地方的倾斜现象,是受一个
未知的行星的吸引。所以后来,天文学家果然观察到了一颗行星,即海王星。
   ⑦    &
  可删去的四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8. 下列两句都写到“教育”,诗情与理念溶为一体。请以“理想”开头,仿写两句。(4分)
  教育需要激情,激情让教育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
  教育需要诗意,诗意让教育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
  仿写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作文(40分)
  请以下面这段话为开头,续写成一篇作文。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颗小沙粒。
【试题答案】
一. 20分,每小题2分
1. C  2. B  3. A  4. A  5. A  6. D  7. C  8. C  9. A  10. D
二. 12分,每小题2分
11. C  12. B  13. A  14. C  15. B  &16. A
17. 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2分)(必须完全一样,否则不给分)
18. (1)人们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生出厌倦的情绪。(2分)(面对“……新奇”,“失去……情绪”各1分)
  (2)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2分)(“在”……消失了”“厌倦……而生”各1分)
19. 相同点: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感觉生命失去了光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2分)
  不同点:已走出原有的环境(1分)对外面的环境还只停留在心向往之的阶段(1分)
20. D(2分)
21. B E(2分)
四. 6分,每空0.5分
22. 诗人  女神  屈原
23. 红烛  死水
24. 徐志摩  剑桥
25. 朦胧诗  舒婷
26. 俄  普希金  匈牙利
五. 27. ①④⑥⑦(4分)
28. (1)理想产生激情,激情使理想的主旋律铿锵有力(2分)
  (2)理想产生诗意,诗意使理想的调色板光彩照人(2分)
(仅供参考)
六. 作文(40分)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数学题及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