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主矿体里的伴生元素怎么样php计算数组元素个数

我国境内外铜矿山资源和开发情况_中国选矿技术网
我国境内外铜矿山资源和开发情况
[导读]国内主要生产和在建情况;境外主要硐矿山情况;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中冶租赁经营);我国境外待开发铜矿资源项目。
&&& 我国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世界3大铜成矿带-特提斯成矿带、中亚(古亚洲)成矿带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均通过我国。截止2001年底,我国共有铜矿山974个,保有铜储量1941万吨,基础储量3083万吨,按年产60万吨钢精矿含铜量计算,现有铜矿储量仅能保证开采17年,即使储量基础全部升级为储量,也仅能保证28年开采,我国铜矿资源特别是大、富铜资源不足。
&&&&&& &随着我国铜需求和铜冶炼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铜原料进口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增长,供需矛盾日趋加剧。
&&& &&& 国内主要生产和在建情况
&& &&&& 我国大型铜矿山资源和开发工艺
&&& &&& 截止2006年,国内保有铜金属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铜矿山资源和开发工艺见表1。
表1& 铜矿山资源和开发工艺情况统计对比
矿产地名称
累计探明储量
(万吨铜)
(万吨铜)
平均地质铜品位(%)
共伴生元素
开发利用情况
入选品位/伴生元素/矿石处理工艺
& 0.20克/吨金,
1.11克/吨银
& 露天/3300万吨
/年(边界品位从
0.3%降低到0.25)
德兴富家坞
& 0.054克/吨金,
3.31克/吨银
& 露天/从500
扩大1000万吨/年
江西武山(南北区)铜矿
& 0.377克/吨金、
10克/吨银。共计36.1克/吨金\961克/吨银
& 地下/100
/165万吨/年
江西城门山铜矿/
& 0.27克/吨金,
11.97克/吨金,
16%硫共计:
硫3768万吨,
银2769吨,
碲5572吨,
镓4156吨,镉8543吨
& 露天矿/70万吨/年(2009年底二期扩产到
325万吨/年)
二期铜0.68%
选矿:常规浮选工艺
江西永平铜矿/矽卡岩型
& 0.046克/吨金,
7.81克/吨银、
生产/改扩建
& 露天矿/露天转地下/共350万吨
甘肃金川铜镍矿
& 1.0%~1.5%
镍金属(主金属)
& 680万吨/年(2010年达到1000万吨)
金川龙首矿
& 地下/165万吨/年
& 地下/400万吨/年
& 地下/115万吨
山西铜矿峪
& 0.0072%钴,0.0032%钼,
0.0068克/吨
金0.67克/吨银
& 地下(平硐)400万吨/年(2009年扩大到600万吨/年)
铜陵冬瓜山
&&19.7%硫0.24克/吨金,8.67克/吨银
& 地下/330万吨/年
& 0.43克/吨金、
8.1克/吨银、
& 地下/220万吨/年
常规浮选-难选矿石
(东、西段)铜矿
& 0.18克/吨金、
1.86克/吨银、21.95%铁和硫等元素
& 地下/160万吨/年(一期出矿品位1.1%铜,二期改造0.8%铜品位,二选(铜铁合采)改造1.5万吨/年0.65%铜品位)
常规浮选-难选矿石
阿舍勒铜矿
& 2.36%铜2.92%锌(全部矿石平均1.08%)
& 地下/165万吨/年
紫金山铜矿
& 矿床为上金下铜矿石,其中:
金矿石0.5~3克/吨金
生产/改扩建
& 地下转露天/铜矿石660万吨/年(金矿石3750万吨/年)
& 7950万吨/年(2009年后)
&&& 国内待开发铜矿山资源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年产1万吨精铜的矿山资源和开发工艺见表2。
表2& 待开发矿山统计对比
矿产地名称
累计探明储量
保有储量(万吨)
平均铜品位(%)
拟开采方式/矿石产量
资源特点及伴生金属
露天/111万吨
/年(堆浸处理)
376万吨硫化矿,
274万吨氧化矿
西藏谢通门
露天/1320万吨/年
0.567克/吨金,3.66克/吨银
黑龙江多宝山
露天/1500万吨/年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奴格吐山
露天/900万吨/年
钼25.8万吨,品位0.055%,锌3.4万吨,银16吨,明矾石799.1万吨
3831万吨/年
年形成产能
&&& 境外主要硐矿山情况
&&& &&& 赞比亚谦比希硐矿(中色矿业占股份85%)
&&&& &&& (1)资源及储量(见表3)
表3& 谦化希铜矿资源及储量
矿床类型和特点
900米以上/900米~1700米
砂页岩型铜矿,
埋藏在地下
500~1700米,
铜边界品位1%。
矿石量(万吨)
铜品位(%)
铜金属量(万吨)
出矿量、铜和主要伴生元素品位、
选矿回收率
132万吨/年,1.89%~1.93%铜品位,95%~96%回收率(2007年)。
&&& (2)生产建设及工艺情况
&&& &&& 谦比希铜矿于日恢复建设地下矿山,日建成投产。谦比希铜矿设计的采选生产能力为6500吨/日。地下生产采用竖井和斜坡压道联合开拓,充填法、空场法、崩落法采矿,铲运机出矿、电机车运输、竖井提升的采矿工艺。选矿采用的是三段一闭路破碎、一段闭路大型球磨机磨矿、浮选柱精选、中矿再磨后单独选别的工艺。2007年实际采选矿石132万吨,入选硐品位1.89%Cu。最终产品是铜精矿。
&& &&& (3)西矿体建设工程
&&& &&& 日西矿体建设正式开工。谦比希铜矿西矿体采用主斜坡道+中央副井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为点柱充填法、分层充填法和进路充填法,选矿为三段一闭路碎矿、一段粗磨、浮选、中矿再磨、精选和脱水。建设工程投资1亿美元,工期3年,2010年底投产,矿山建成投产后,年产铜矿石100万吨,精矿铜含量1.8万吨。
&&& &&&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中冶租赁经营)
&&& &&& (1)资源储量统计(见表4)
表4&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资源储量统计
矿床类型和特点
矿石量(万吨)
斑岩铜矿,
矿床出露地表。
边界品位0.25%。
铜品位(%)
160万吨铜/244万盎司金
/273万吨银
出矿量、及铜和主要伴生元素品位
450万吨/年,0.41%~0.42%铜,0.49~0.5克/吨金,89%回收率。
&&& (2)露天开采资源和工艺
&&& &&& 由于南矿体资源建设条件比较好,首先开发南矿体。南矿体设计露天矿可采矿量 7800万吨,铜品位0.434%,金0.476克/吨。平均剥采比1.91/1,生产剥采比3/1。采用中国制造的251毫米牙轮钻机,10立方电铲,68吨卡车开采。矿山生产服务年限20年。采用常规浮选工艺,年处理矿石量450万吨,年产精矿含铜1.6万吨,金1.47吨,银2.76吨。
&&& &&& 我国境外待开发铜矿资源项目
&&& &&& 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主要矿业企业在国外至少取得了6个大型铜矿产资源项目,这些项目的铜矿资源量大于100万吨,资源量合计3519万吨。在国外的这些铜资源项目的资源量已大于我国铜资源基础储量的总和。
&&& &&& 矿山资派和开采工艺(见表5)
&&& &&& 境外待开发铜矿山特点简要分析
表5& 6个大型铜矿山资源和开采工艺
项目国别名称
托罗莫乔铜钼矿(Toramachao)
白河铜钼矿(Rio Blanco)
伽量略铜钼矿(Galeno)
艾娜克铜矿(Aynak)
巴霍拉齐铜锌矿(Bahuerachi)
吉尔吉斯坦
库鲁-节盖列克
铜金矿(KURU-TEGEREK)
(资源价值)
(8.6亿美元)
紫金铜冠89.9%
(9400万英磅)
五矿江铜(4.55)亿加元
中冶江铜(8.08亿美元,分期支付)
(2.14亿加元)
(1000万美元)
斑岩/矽卡岩型
资源量/储量
& 探明+控制:
18.34亿吨,铜品位0.47%,银品位6.8克/吨,钼160ppm
铜857万吨,钼30.04万吨,银12427.8吨。
2.41亿吨,0.41%铜,8.3克/吨银,100ppm钼。金属量:铜98.81万吨,钼2.41万吨,银2000吨。
共约:955万吨铜
& 探明+控制:13.03亿吨,铜品位0.57%,钼品位218ppm钼金属量:
铜742.71,钼28.4万吨
& 探明+控制:
9.63亿吨,铜品位0.47%、金0.11克/吨,银2.54克/吨,钼0.01%。
金属量:铜409万吨,金95吨,银2195吨,钼11.69万吨。
& 探明+控制:
7.05亿吨,平均铜品位1.56%。金属量1100万吨。
(中央区)
储量:1.851亿吨,铜品位2.37%
金属量:498.13万吨。露天境界开采储量:5762万吨,铜品位2.5%,金属量144.05万吨
& 探明+控制:
5.24亿吨,平均铜品位0.4%,锌0.55%,金0.03/克/吨,银4.03克/吨,钼0.008%.
金属量:210万吨,锌288万吨,钼4.2万吨
& 探明+推断:
1.727亿吨,铜品位0.65,金品位0.56克/吨,银品位2.15克/吨。
金属量:铜102万吨,金97.3吨,银372.0吨。
0.27%铜(当量)
0.75铜(工业品位露天铜1.4%,地下1.6%)
2006年完成预可研,下一步可研阶段
2007年1月完成预可研,下一步可研阶段
2004年预可研,下一步可研阶段
2007年概略研究,下一步预可研阶段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
露天矿/9~15万吨/日采选处理量。传统浮选和堆浸法工艺
露天矿初期7万吨,后期15万吨矿石日采选能力
露天矿9万+
矿石日采选能力
(3240万吨/年)
露天矿6万吨/
日采选能力,
传统浮选工艺
露天+地下,
235.4万吨/年
露天+坑内(平硐+溜井),露天70万吨/年,坑内开采330万吨/年
平均剥采比
铜、钼精矿和阳极铜
铜、钼精矿
铜、钼精矿
铜、钼、锌精矿
铜精矿和金精矿
&&& (1)资源基本可靠,矿业投资环境较好
&&& &&& 近几年中国在国外并购或合作的大型铜资源项目,其资源有的是早期发现,有的是近期探明,项目均为高级研究阶段项目,工作程度已达到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资源基本可靠,国家矿业投资环境较好,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揭露,有利于项目后继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 &&& (2)技术风险小
&&& &&& 以上项目均为尽天开采,大多数为浮选处理工艺,少量将为堆浸工艺。产品为铅、钼、锌、金精矿等,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均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项目技术工艺成熟,技术风险较小。
&&& &&& (3)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发和运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 根据近2年世界大型斑岩型待开发铜矿项目进展的情况,由于世界能源石油及各种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美元贬值等引起全球设备价格和建设费用大幅度上升,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矿业开发中的环保政策,其措施标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了矿山水处理和防腐措施费用,加大了矿山开发建设的投资费用和运营成本等。
网友评论:
象这样的好文章能多一些就好了。
黑龙江某白钨矿属以矽卡岩型为主的白钨矿石,矿石中白钨的品[转载]驱龙铜矿勘探成果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驱龙矿区铜多金属矿勘探成果
一、项目简介
在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已发现驱龙、甲马、南木、厅宫、冲江、白容、拉抗俄等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和劣布等矽卡岩型铜矿床,显示了很好的找矿前景。斑岩和铜矿的形成时代为12~21Ma,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的构造背景之下。主要含矿岩石为斑状二长花岗岩,而且矿区主矿体有五个,分别产于三个含矿二长花岗斑岩中。实际上矿区内岩浆岩活动为多期侵位的岩石构成一个复式岩体,这些含矿复式岩体相连为一个大的矿体,为单中心复式杂岩体成矿的斑岩铜矿床。驱龙矿区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热液蚀变规模的宏大,面积约32km2,如智利丘基卡马塔超巨型铜矿蚀变范围达32Km2,构成含铜6000万吨的世界级巨型铜矿。我国玉龙、铜厂、富家坞、多宝山斑岩铜矿蚀变面积>8Km2
,乌山矿床蚀变面积≥7Km2
,多不杂矿区蚀变面积>12Km2,分别构成中心式环状对称蚀变分带或接触式对称蚀变分带。比较而言,驱龙矿区具有形成千万吨级斑岩铜钼矿床的条件,并且根据含矿斑岩为中酸性斑岩的岩性和垂直分带趋势,该矿床深部将出现独立的细脉浸染状钼矿体。因而认为驱龙铜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近几年来在铜矿勘查中发现的规模最大、成矿条件最好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
为了勘查该铜矿,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展了自然资源调查项目——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驱龙矿区铜多金属矿勘探。该项目在西藏地质二队普查的基础上通过两年的详查和勘探,探明了我国资源储量最大的铜矿,是我国近年来矿产资源地质勘查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
二、研究内容
根据矿区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
1.深入研究成矿地质背景与驱龙铜矿成矿条件。在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中已发现驱龙、甲马、厅宫、拉抗俄等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和劣布等矽卡岩型铜矿床,显示了很好的找矿前景。公司与地勘、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开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包括大陆动力学、成矿动力学、区域成矿学、年代学等领域。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调研、样品测试和综合研究,认为冈底斯带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亚洲&印度大陆后碰撞、隆升与剥蚀的构造环境。大量测年数据表明冈底斯带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介于12~21Ma。驱龙铜多金属矿床空间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南缘,成矿时代为中新世(16Ma~18Ma)。构造上,矿化位于叶巴组背斜核部,叶巴组火山岩韧性剪切变形带控制了矿床北部边界,其南侧演变为矽卡岩带。矿化组合主要为斑岩型Cu、Mo组合及后期热液型Cu、Ag、Au组合。通过成矿地质背景与驱龙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总结出冈底斯后碰撞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式,对于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以及建立其它非俯冲背景下(后碰撞环境)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深入研究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驱龙矿区蚀变类型有硅化、粘土化、黄铁绢英岩化、硬石膏化、黑云母化、钾化、绿帘石&碳酸盐岩化、青磐岩化,以硬石膏化极为发育为一显著特色。除此之外,矿区外围叶巴组灰岩中还发育有矽卡岩化,主要为石榴子石化、透闪石化、透辉石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与脉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化相伴。
3.深入研究含矿岩体及其围岩特征。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建立起侵入岩及成矿斑岩的侵入系列。
4.深入研究矿体形态、产状。驱龙铜多金属矿的矿体总体上为隐伏&半隐伏矿床。目前矿体深部仍未得到控制,根据蚀变分带、矿化组合、斑岩组构判断驱龙斑岩铜矿的垂向延伸可能达到m,其勘探强度和矿化深度水平先进。
5.查明物质组份。系统查定了矿床的物质组成,主要有用组分为铜,主要伴生元素为钼、硫,次要伴生元素为银。分布范围与铜基本一致。硫的分布范围大于铜矿体。钼矿化向深部有增强的趋势。银普遍含量较低,亦达到伴生元素利用指标。矿床经选、冶试验,可行性研究和工业指标研究等综合分析,其产品方案为钼含量大于0.020%,可分选出单独合格钼精矿;硫在铜矿石总量中平均含量不足0.40%,尽管精扫选尾矿能够获得合格硫精矿产品,但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硫精矿暂无销路,且产率很小,故暂按堆存在精选尾矿库内考虑;银在各类矿石中平均含量大于2.20g/t,可在铜精矿中富集;全矿伴生金金属量仅在低品位矿石中约有176kg,富集不到计价要求的品位。产品方案为铜精矿(品位≥25%)和钼精矿(品位≥45%),银在铜精矿中富集计价。推荐露天开采—汽车开拓运输—优先浮选铜精矿的生产工艺流程,预计驱龙铜矿的开发建设工程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勘探工作质量。对驱龙铜矿的各项勘查工作进行了详细评述。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开展,达到了勘探工作要求。
& & 7.矿床成因:
根据测区的侵入体类型、矿石组构、热液蚀变特征及其分带、稳定同位素及初步的同位素定年等,已经确立了主要的矿化类型为产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斑岩中的细脉浸染状矿体,属典型的斑岩型矿床。
8.找矿标志。成矿岩体主要为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等,呈小岩株(枝)形态产出。
在地表,斑岩铜矿常表现为大范围的孔雀石化,并在地下水露头上见大量的铜沉淀物,如在驱龙矿区就发育有两条长度分别大于6km和3km的蓝绿色河床,尉为壮观。同时冈底斯斑岩铜矿广泛发育的铁帽和特征的负地形洼地亦是重要的寻找标志。
斑岩体上部和接触带集中形成与典型斑岩型矿床类似的蚀变分带,即在小斑岩及其斑状花岗闪长岩围岩中从内向外形成钾钠长石化带、绢英岩化带、泥化带和脉状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化带;在中性火山岩中形成较大范围面状硅化青盘岩化带和接触带附近的脉状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化带。早期的(细脉)浸染状矿化发生于绢英岩化带,晚期的脉状矿化发生于脉状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化带。
在区域地球物理场方面,含矿斑岩表现出与次级重力梯级带之间的良好对应关系。重力梯级带走向发生变化的区段多是斑岩型矿床集中分布的地段,局部呈异常带有负异常相伴生的梯级变化带是斑岩铜矿的有利产出部位。在矿区物探与矿体定位方面,斑岩铜矿区普遍存在大面积的激电异常,驱龙矿区最高的极化率可达8%~10%,经钻探工程验证,高极化率与铜矿体的对应程度良好,终孔时的铜品位仍高达0.92%;厅宫矿区的激电平面图上,以3%圈定的极化率异常区范围与已知矿体的吻合度较好,经钻探工程验证,深部亦存在稳定的铜矿化体。
在区域地球化学场方面,斑岩铜矿产于Cu、Mo、Au、Ni的高背景区,并与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的Cu、Mo、Ag、Pb、Zn、Cd、Bi、W、Au等元素的化探综合异常相对应,在空间上尤其与Cu异常分布高度吻合。在驱龙、白容等矿区及外围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铜矿体的地表露头和以600ppm圈定的异常与铜矿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
三、主要创新点
1.多期次中心式复式杂岩体形成驱龙世界级的斑岩铜矿。驱龙斑岩铜矿区为多期侵位的各类岩石构成一个复式杂岩体。矿区岩浆岩的总体侵位顺序为英安斑岩→粗粒石英斑岩→变形花岗闪长岩→晚白垩世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中新世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根据年代学资料建立起侵入岩及成矿斑岩的侵入序列:21.7~22.7Ma,下地壳或地幔来源的岩浆侵位到上地壳下部,在岩浆房中发生结晶分异作用;19.1~19.9Ma,结晶分异后的岩浆中深成侵位,形成最主要的成矿围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18.5~19.5Ma,区内发生快速抬升与剥蚀,产出埃达克质岩和软流圈物质的上升,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侵位并得以出露和剥蚀,其剥蚀量可能有3~4km;17.4~18Ma,岩浆继续从深部岩浆房上侵,因大量侵位造成上覆压力的减小,岩浆以斑岩形式产出,大量的岩浆流体及挥发分得以出溶;15.9~16.9Ma,随着挥发分的不断集聚于斑岩体顶部,使之形成大量的裂隙,铜钼矿化开始大规模沉淀。由于多期次斑岩体的侵位,驱龙矿区形成了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蚀变带。矿区以含矿斑岩体为中心,具有中心环状对称蚀变或接触式对称蚀变分带的特征。
2.勘探网度、深度和矿化深度。通过多次资源量估算和勘探网度的研究,既能达到控制矿体规模又能达到勘探程度之目的。根据矿区实际,确定6~10勘探线距为100&100m,探获331资源量,两侧按“五梅花”形布置钻孔,网度为140&140m,探获331、332资源量;在16线以东和0线以西按200&200m间距,探获332、333资源量,以“十”形剖面形式,布置5个孔深850m以上深孔,对深部矿产资源做出评价,能达到勘探规范的要求。如果硬套网度,要增加2000余米钻探工作量,需增加投入勘查资金万元。驱龙铜多金属矿的矿体总体上为隐伏&半隐伏矿床。钻孔设计孔深一般为450~500m,大多数钻孔控制标高m之间。矿体在8勘探线ZK811孔最大见矿深度972.24m(见矿厚度达944.5m)、控制标高m,矿体在北部已控制边界,边界线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矿体南部已达探矿权边界,尚未完全控制矿体,矿体向南有继续延展之势,并向南陡倾。北部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向北陡倾。一般钻孔见矿厚度300~500m,大部分钻孔均未穿透矿体。
&3.提交资源量:采用SD法矿产资源储量计算3.10版软件系统,对矿区内铜及其伴生组分钼、金、银、硫等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求得高品位矿体331~333类别铜金属资源量370万吨,铜平均品位0.475%;伴生钼331~333类别金属资源量19万吨。低品位资源量铜金属量349万吨,铜平均品位0.317%。伴生组分钼金属量16万吨,钼平均品位0.020%;此外,该矿区4600米以下仍有铜远景资源量:铜金属量28万吨。
四、推广应用前景
项目从立项到实施完成,历时两年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我国最大铜矿的勘查,提交了勘探报告,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开创了我国高海拔地区特大型铜矿快速勘查的先例,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矿区位于西藏拉萨市东98公里处,隶属墨竹工卡县甲马乡和达孜县章多乡管辖,交通方便。项目查明矿体大小m,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为一不规则柱状体,矿体由细脉浸染状原生硫化物型矿石组成,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有用元素以铜为主,并伴生钼、银、硫等。矿床为典型斑岩型铜矿。按100-200&100-200m网度采用钻探工程控制矿体,完成进尺60602.9m。以铜边界品位Cu0.2&10-2、最低工业品位Cu0.4&10-2圈定矿体,采用“SD”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求获331~333类别铜金属资源量吨,伴生钼331~333金属资源量吨;伴生银331~333金属资源量千克;伴生硫331~333资源量吨。通过1﹕00水工环地质测绘及水文、工程编录和观测,查明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属于高原山丘干旱区裂隙充水矿床类,工程地质类型属于开采技术条件中等(II)中以边坡稳定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矿床(II-2),地质环境质量为中等(第二类),适于露天采矿,剥采比1﹕1.5。采自钻孔岩芯和平硐的矿石大样经选矿试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概略分析,采用露天开采—汽车开拓运输—优先浮选铜精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勘探总投资1.48亿人民币元,勘探成本20.59人民币元/吨铜。
根据勘探报告提交的资源量,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开发该矿床。目前已经划定采矿边界,正在组织露天采矿场、选矿厂设计,4~5年后,西藏将出现一座年产20万吨金属铜的现代化矿山,必将大大缓解我国铜供应紧张局面,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