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镇螃蟹养殖技术视频面积展现开发水面积养殖资源面积的百分之几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阅读信息,回答问题.闽侯县位于闽江中下游,陆地面积1004平方千米;有丰富的水面养殖资源,水域面积665平方千米,可开发水面养殖资源450平方千米,现已开发利用40%.县内竹岐乡水面养_百度作业帮
阅读信息,回答问题.闽侯县位于闽江中下游,陆地面积1004平方千米;有丰富的水面养殖资源,水域面积665平方千米,可开发水面养殖资源450平方千米,现已开发利用40%.县内竹岐乡水面养
阅读信息,回答问题.闽侯县位于闽江中下游,陆地面积1004平方千米;有丰富的水面养殖资源,水域面积665平方千米,可开发水面养殖资源450平方千米,现已开发利用40%.县内竹岐乡水面养殖资源最为丰富,2003年仅螃蟹养殖面积达108平方千米,年创产值&8846000元.①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______.②竹岐乡螃蟹养殖面积占闽侯县可开发水面养殖资源面积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整数)③闽侯县水面养殖资源开发潜力很大,可开发但尚未开发的水面养殖资源约有多少平方千米?
(1)8846000读作:八百八十四万六千;5万;(2)108÷450=0.24=24%,答:竹岐乡螃蟹养殖面积占闽侯县可开发水面养殖资源面积的24%;(3)665-450=215(平方千米)答:可开发但尚未开发的水面养殖资源约有215平方千米.故答案为:八百八十四万六千,885万.
本题考点: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问题解析:
(1)这是一个七位数,最高位百万位上和十万位上都是8,万位上是4,千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读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2)竹岐乡螃蟹养殖面积达108平方千米,闽侯县可开发水面养殖资源450平方千米,就是求108是450的百分之几,用108除以450所得的商化成百分数即可.(3)要求闽侯县可开发但尚未开发的水面养殖资源约有多少平方千米,用水域面积665平方千米减去已开发利用面积即可.(1)该生态系统中有7食物链,分别是水草→螃蟹,水草→螺师→螃蟹,水草→螺师→鲫鱼,藻类→螃蟹,藻类→螺师→螃蟹,藻类→螺师→鲫鱼,藻类→鲫鱼.螃蟹占有第二和第三两个营养级.(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该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等部分成分,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椎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类,螃蟹和螺蛳为一类,为无脊椎动物.鱼类为脊椎动物,故答案为:(1)7& 2 &(2)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椎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高淳县二模)材料:我县湖塘密布,水域面积235平方公里,约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西部为水网圩区,水源丰富,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水质优良,十分适合水产养殖,是江苏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螃蟹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业在高淳迅速崛起,成为高淳县的三大特色经济产业.高淳螃蟹以固城湖螃蟹最具盛名.固城湖31平方公里,是省内生态保护最好的十大湖泊之一.螃蟹养殖面积有20多万亩,产量达到1千多万公斤,销售额达到10余亿元,螃蟹养殖已成为高淳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针对目前市场需求,我县制定了科学的养殖模式.湖泊内采取人工放流蟹苗增殖资源,生产优质生态蟹;河沟中采取合理放养,移植水草、投放螺蛳,生产无公害商品蟹;逐步探索开发了水草种植多样化、螺狮自繁自育、微孔增氧等模拟生态养殖方法,通过螺的净化、水草吸收,保持螃蟹生长优良的生态环境,真正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固城湖”螃蟹.如图是我县某蟹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含7条食物链,螃蟹在该食物网中占有2个营养级.(2)图中尚未表示出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某同学将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分为两类,螃蟹和螺蛳为一类,鲫鱼为另一类,该同学分类的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椎.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解答题
材料:我县湖塘密布,水域面积235平方公里,约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西部为水网圩区,水源丰富,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水质优良,十分适合水产养殖,是江苏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螃蟹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业在高淳迅速崛起,成为高淳县的三大特色经济产业.高淳螃蟹以固城湖螃蟹最具盛名.固城湖31平方公里,是省内生态保护最好的十大湖泊之一.螃蟹养殖面积有20多万亩,产量达到1千多万公斤,销售额达到10余亿元,螃蟹养殖已成为高淳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针对目前市场需求,我县制定了科学的养殖模式.湖泊内采取人工放流蟹苗增殖资源,生产优质生态蟹;河沟中采取合理放养,移植水草、投放螺蛳,生产无公害商品蟹;逐步探索开发了水草种植多样化、螺狮自繁自育、微孔增氧等模拟生态养殖方法,通过螺的净化、水草吸收,保持螃蟹生长优良的生态环境,真正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固城湖”螃蟹.如图是我县某蟹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含______条食物链,螃蟹在该食物网中占有______个营养级.(2)图中尚未表示出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3)某同学将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分为两类,螃蟹和螺蛳为一类,鲫鱼为另一类,该同学分类的依据是______.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材料:我县湖塘密布,水域面积235平方公里,约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西部为水网圩区,水源丰富,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水质优良,十分适合水产养殖,是江苏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螃蟹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业在高淳迅速崛起,成为高淳县的三大特色经济产业.高淳螃蟹以固城湖螃蟹最具盛名.固城湖31平方公里,是省内生态保护最好的十大湖泊之一.螃蟹养殖面积有20多万亩,产量达到1千多万公斤,销售额达到10余亿元,螃蟹养殖已成为高淳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针对目前市场需求,我县制定了科学的养殖模式.湖泊内采取人工放流蟹苗增殖资源,生产优质生态蟹;河沟中采取合理放养,移植水草、投放螺蛳,生产无公害商品蟹;逐步探索开发了水草种植多样化、螺狮自繁自育、微孔增氧等模拟生态养殖方法,通过螺的净化、水草吸收,保持螃蟹生长优良的生态环境,真正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固城湖”螃蟹.如图是我县某蟹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含&&& 条食物链,螃蟹在该食物网中占有&&& 个营养级.(2)图中尚未表示出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3)某同学将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分为两类,螃蟹和螺蛳为一类,鲫鱼为另一类,该同学分类的依据是&&& .市农业局领导深入帮扶村调研并走访慰问困难户
李青书记带队走访老干部和困难党员
九江市农业局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参加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与产业部门对接会
中茶所专家来九江就庐山云雾茶加工标准征求意见
&&&&当前位置: >
从高淳无为二县养蟹成功经验到湖口螃蟹产业发展的思考
日期: 9:36:47&&作者:
殷彦林 王云初&&稿源:湖口县水产局&&点击数:167&&
&&& 为推动湖口螃蟹养殖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湖口螃蟹”这块金字招牌,湖口县水产局7月3日―5日组织相关人员赴江苏高淳和安徽无为两县就发展螃蟹产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现将学习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江苏高淳县和安徽无为县均地处于长江下游,属于平原地带,宜渔水域广阔,渔业发展条件优越,两县从实际出发,实施生态富民战略,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螃蟹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富民产业,除螃蟹养殖主业增收外,同时带动了渔具加工、鱼药服务、包装产品、饲料销售等多个服务配套产业的繁荣,形成了一条流金淌银的螃蟹经济产业链。两县2014年螃蟹养殖面积分别为21万亩和15.8万亩,单产200―300斤,产值14亿元和12亿元。走近两县的田间地头看不到水稻种植的影子,取而代之的全是将稻田改造成为的精养蟹池,家家户户都在进行螃蟹精养,螃蟹养殖真正成为了两县农业的主打产业。&&&&&&&&&&& 二、经验做法&&& 螃蟹产业是两县的农业的主打产业,现已逐步成为了他们区域经济的大产业、国内外知名的大品牌和辐射全国的大市场。(一)政府重视是螃蟹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高淳县借助“固城湖”螃蟹这一特色农产品,政府出资举办了连续十多年的“江南高淳固城湖螃蟹节”,将特色和品牌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生态文化与螃蟹经济的新内涵,进一步放大螃蟹节的品牌效应,提升生态高淳的知名度。无为县政府在不破坏农田结构,改变田地性质的前提下,充分鼓励农民开沟筑堤围田养殖螃蟹,全额贴息贷款扶持,使得全县50%的水稻田全部进行螃蟹养殖。(二)科学养殖是确保螃蟹品质和产量的根本保证&& 一是苗种选育上突出提纯复壮。高淳县固城湖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培育出的子一代优质长江系蟹种,具有成活率高、规格大、品质好等特点。以培育蟹苗为主的县特种水产苗种场,结合科学先进的苗种选育技术线路,在长江入海口建立繁育基地,将大眼幼体运回县内培育,确保了固城湖螃蟹的正本清源。全县蟹苗培育面积发展到5800亩、1亿只,全县优质苗种供给率达到95%以上。二是养殖方式上突出模拟生态。逐步形成了放养扣蟹、适度稀放、种草养殖、投喂螺蛳,变大养蟹为养大蟹、养优质蟹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湖泊内采取人工放流蟹种增殖资源与适度围网养殖相结合,生产优质蟹;河沟中采取合理放养、移植水草与螺蛳,生产无公害商品蟹;池塘内则采取适度衡放、种草养蟹、科学套养,生产无公害标准蟹。同时,积极推广蟹池立体养殖和套养模式,蟹池种植莲藕、套养鳜鱼、青虾,亩均效益可提高600-1000元,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又一亮点。同时他们引导养殖户加大渔池改造,政府出台“三机一防”政策对养殖户350元/亩进行补贴,即投饵机、增氧器、抽水机和防逃设施全由政府负担,充分调动了养殖者的积极性,提升水产品质量和产出率。(三)体系建设是螃蟹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体系建设来支撑,他们产品销售上突出龙头带动。建市场,办公司,扩大加工,是他们保持螃蟹产业长足发展的成功经验。经过连年投入和重点建设,高淳县水产批发市场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市场功能逐步完善。2014年,市场螃蟹交易额达1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螃蟹专业市场,全国供销系统先进单位、省级龙头企业。无为县界明螃蟹养殖公司投资8000万元兴建占地100多亩,房屋17栋340家门店,建筑面积达到10000多平方米的无为县螃蟹交易市场,成为安徽省整个螃蟹市场交易的聚散地。三、体会感受&&& 通过这次对两县的参观学习和他们的经验介绍,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一个产业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大手笔抓主导产业,无论是从规划、设计、道路、进排水,规格要求非常高,建一个点就是一千亩以上。二是加大培植产业,从“三机一防”每亩补贴350元到干旱政府统一出资抗旱保收,确保养殖效益,再到连续十年举办“螃蟹节”以及各种类型的推介会积极宣传螃蟹,唱响他们的“螃蟹”品牌。三是大发展延长产业,组建实力强大的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公司出资兴建水产品交易大市场,让整个水产特别是螃蟹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链,从培育大眼幼体到农户养殖、饲料加工、渔具鱼药及螃蟹的统一收购销售等。四是大科技促产业增效,从主养螃蟹到蟹、鳜、虾套养,从水面增氧机到纳米微孔管增氧,从人放天养到“种草、投螺、活水、优苗、稀放、混养”,大大提高了养殖者的生产效益。四、湖口县思考&&& 江西省湖口县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的人文传说和典故,境内水域广阔,湖叉广布,水质肥美,全县有水域面积28.5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天然(长江、鄱阳湖)捕捞水面16.5万亩,内陆可养水面9.3万亩,2014年特种水产品总量1.65万吨,其中河蟹产量685吨(同时包括商贩从外地调进的成蟹),占特种水产的4.1%。  湖口县螃蟹养殖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长江口崇明岛引进大眼幼体,在黄茅堤水产场放流成功,尔后在四大湖进行推广,以人放天养为主,养出的成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个头大、蟹肉肥、螯脚粗已成为江西省内外的知名品牌“湖口螃蟹”,一直享有盛名,而且湖口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的集散地,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曾被评为江西省“十大优质河蟹”和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的全国螃蟹大蟹“优质奖”。  湖口县养殖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引进苗种质量不高。苗种始终是困扰湖口县发展河蟹的主要难题。由于河蟹繁殖需要咸水环境的特殊要求,虽然我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开展过人工培育蟹种试验工作,但由于成本远高于沿海地区而被迫停止,所以湖口县苗种完全依赖从沿海引进,导致存在着苗种质量不高,成活率低下。   2、“湖口螃蟹”有名无实。近几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特种水产业的力度加大,但是在发展河蟹、鳜鱼等品种上支持力度不够,河蟹养殖基本上都是大水面套养,由于连续养殖水草资源贫乏,再加上难以实施围栏设施,从而导致回捕力不高,养殖效益不够明显,所以近几年来大水面基本停止套养,“湖口螃蟹”有名无实,基本上是从外地购进,内地销售。像军山湖连续12年举办“螃蟹节”,已把军山湖大闸蟹打造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知名品牌,在这点上湖口县差距很大。 &&& 3、小水面精养步伐不快。虽然最近几年湖口县加大了发展养殖河蟹的宣传力度,但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再加上在养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养殖成本投入也相应较大,渔(农)民一时还难以适应养殖河蟹的投资需求,从而制约着小水面精养螃蟹的发展步伐。   4、养殖模式改观不明显。在养殖模式上还比较传统和单一,且一直沿续过去的不投饵养殖的作法,没有采取科学的投喂方式,实行种草投螺养蟹和合理的在最佳时间投放蟹苗等以及多种鱼蟹混养模式,从而导致综合养殖效益不高。 五、发展对策  1、注重科技提高质量。湖口螃蟹仅靠“四大湖”养殖虽然有社会效益,防逃设施难以解决,单位效益低下,且容易造成水体资源破坏,必须扩大到塘、港、堰、稻田养殖,开发精养池养殖。一是在充分考虑水面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挖掘可养水面的潜力,提高单产,提高河蟹个体规格,确保质量。二是从选择良好的养殖水域和优质蟹种,着手积极推广“种草、移螺、优苗、活水、稀放、混养”养殖模式,采用套养、轮养和确保饵料质量等健康科学养殖新技术。三是争取项目和资金建设1-2个500-1000亩的连片标准化养殖示范点,聘请江苏、安徽等地有经验的河蟹养殖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尽快见效的亮点工程,摸索出多样化适合湖口县特点的河蟹养殖新模式,从而带动全县各水产专业户自觉改变养殖模式,向河蟹精养方向发展,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   2、组建行业合作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行为的调控主要是依靠行业内部的自律,随着全县河蟹产业的发展,行业组织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整个行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河蟹品质的提高,加快河蟹品牌建设,维护蟹农和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必须尽快组建湖口螃蟹养殖专业合作社或螃蟹流动协会等组织,从而拓展螃蟹的养殖规模和销售渠道。   3、规范市场运作体系。一是根据江西省制订的河蟹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大无公害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标准化河蟹养殖体系。二是成立专门营销部门、网络发布营销信息、大中城市设立窗口,积极申请自营出口,开拓螃蟹产品销售新渠道。三是创新产品深加工的新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工艺含量和技术含量,将只能活体销售提升至鲜销、冷冻储存后销售或研制成熟食包装销售,让人们全年都能吃上可口的美味佳肴。   4、打造“湖口螃蟹”品牌。“湖口螃蟹”是湖口水产的一块金字招牌,要借湖口螃蟹之名造湖口水产之势,扬湖口水产之优,显湖口水产之特,围绕江西省主打鄱阳湖品牌,实施产地“湖口螃蟹”,打造螃蟹生态品牌,注重保护养殖水域环境,提高螃蟹品质,积极提倡种草投螺养殖,组织和实施无公害化养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满意的绿色产品,真正把“湖口螃蟹”做大、做响、做强。   5、制订相关扶持政策。一个产业的培植,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一方面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资争项,推动螃蟹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给予扶持。一是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河蟹的养殖、品牌的申报等实行以奖代补。二是要对项目资金实行相对捆绑,集中投向主导产业和主攻品牌。三是要求各金融部门采取用水面养殖使用证抵押和财政惠农信贷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形式支持河蟹养殖,促其尽快做大做强。
版权所有:九江市农业局&&&赣ICP备号电话:& 传真:&&技术支持:江西华邦网站事业部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技术
作者:农业600 来源: 发布时间:
&&摘要:  俗话说:&养蟹贵在养水&。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池塘的水质清新,肥瘦适中,透明度达到20~40厘米,无油膜,无腥臭,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河蟹养殖水体操作规程
   
&&&俗话说:&养蟹贵在养水&。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池塘的水质清新,肥瘦适中,透明度达到20~40厘米,无油膜,无腥臭,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河蟹养殖水体操作规程
调控水温以改善生态环境
1.各水体每天早晨测定水温。2.避免因为温度变化或溶氧不足造成大量死亡。
1.放蟹池水温度要和原池水温度尽量相同,相差不能超过3℃。2.饵料生物培养池水温可在20-30℃之间。
池水温不能波动太大。要随时检测水体温度,加以调节控制。
高密度单养水体增氧
1.单养高产池塘,养殖要求在7、8、9三个月使用增氧机。
1.池塘养殖要求在5mg/L以上。2.越冬期间水体溶氧不能低于3mg/l。
侧重于保持蟹苗池的高溶氧量。
要求偏碱性水体繁殖与养殖
要求用生石灰等适量调节。
水体指标:淡水pH6.5-8.5,海水PH7.9-8.5。
侧重成蟹养殖池。
降低氨氮值
1.成蟹养殖池平时注意换水降低氨氮。2.蟹苗池每天要在早晨排污1次。
河蟹养殖水体底层水氨氮小于0.2mg/L。
侧重控制底层水的氨氮值;育苗池要每天排污。
水体透明度
调节水体肥度从而调节透明度,参照池塘肥水操作项进行
池塘每周检测一次。如透明度变浅水太肥,可泼洒生石灰或换一部分水解决;如透明度太深浮游生物太少,可适当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
1.池塘30-50厘米透明度为宜;2.亲蟹池的水体透明度在40-50厘米左右。
侧重6、7、8月份蟹生长盛期的养殖池水。
池塘在使用前15天要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与肥水,培养轮虫等动物性饵料。
池塘放苗初期,施以鸡粪、猪粪等有机肥肥水。追肥用无机肥,氮肥和磷肥之比为8-10:1。
追肥用氮肥4mg/l,磷肥0.5mg/l。每5天左右一次。网箱水体一般不宜采取肥水措施。
侧重于幼蟹饵料的培养。
水生植物设置
造成足够的水生植物生态环境区,以供河蟹隐蔽和栖息,有利于幼蟹附着和对浮游生物的捕食。也可以作为少量辅助食物。
每周取出多余的陈旧部分。
1.亲蟹暂养池、成蟹养殖池按水面的1/3 放置凤眼莲。2.网箱养殖时放置凤眼莲或水花生之类植物所占面积占网箱水面积的1/4-1/3左右。
侧重于成蟹养殖池和网箱养殖。
1.水源条件
养殖蟹类的池塘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和有毒污染物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要求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适合蟹类的生活要求。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或浮沫,悬浮物人为增加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注排水系统要求单注单排,避免互相污染。在工业污染和市政污染水排放地带建立的养殖场,应修建蓄水池,水源经沉淀净化或必要的消毒后再引入池塘,以防止病原带入养蟹池中。
水源的净化与消毒,一是可在总进水口加设特制密网(40目)过滤,以避免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鱼池;二是根据水源中存在的病原生物和敌害生物进行水源消毒,一般可用25~30毫克/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洒;或用0.5毫克/千克敌百虫(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2.清塘消毒
为杀灭养蟹池塘中的野杂蟹、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菌,必须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每年冬天都应及时清除蟹塘中的过厚淤泥,使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放蟹种前10~15天进行一次药物清塘,水源充足的可放干池水进行干法清塘,不便放水的可采用带水清塘。常用的方法为:干法清塘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4~5千克全池泼洒;带水清塘为生石灰25~30毫克/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1毫克/千克全池泼洒。
换水管理
池水应该经常保持清、爽、活的状态,透明度在40cm以上,否则应换水。
5-7月一般深水处以1-1.2m、浅水处0.4-0.7m为宜。
8-10月池水平均深以1.3m-1.5m为好,深水处可在1.6-1.8m,浅水处可以0.9-1.5为好。
11月份一般深水处以1-1.2m、浅水处0.4-0.7m为宜。
冬天,水深应保持在1.2m左右。
春、秋两季一般为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
夏季一般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1/2
换水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换水时,池内外水温差不宜超过5度,一般说来,早春及初夏,换入的水,水温最好高于池中水温;盛夏,要换入低于池中水温的水;冬天不可换入水温较高的水,以免影响休眠。
第二:1次换水量不能超过1/2。
第三:要控制进水速度,一般以2-3个小时换完水为宜。
3.水质日常管理
(1)水质培肥
为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繁殖状态,应适时适量进行施肥。基肥一般每亩可施经腐熟的人畜粪250~300千克;追肥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色、透明度及养殖品种等情况确定,一般以15~20天施1次为好。
(2)加注新水
池塘养蟹应掌握春季浅水、夏秋季深水的原则。春季浅水养蟹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增加天然饵料;夏秋季随着蟹的生长,加大水体,采用深水养蟹则能相应增大蟹的生活空间,促进蟹的生长。
(3)搅动底泥
选择晴天中午,用铁耙、铁链、石链等定期搅动底泥,一般每月1~2次,以增加水中肥分,且可有效防止有害物质在池塘中积累,造成化学耗氧和生物耗氧增加。
(4)机械增氧
采用增氧机、潜水泵、水质净化机等机械设施及时调节水质,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应尽量增加增氧设备,适时开机,调节水中的氧盈和氧债,以维持蟹塘的优良水体环境。
(5)化学法改良水质
定期采用泼洒生石灰、增氧剂等化学方法改良水质。泼洒生石灰既能调节水体ph值,又能杀灭池水中的有害病菌,还能使淤泥释放出无机盐,增加池水肥度。一般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20~30千克。
(6)生物法改良水质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光合细菌制品。光合细菌是一种以光为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或有机质进行营养繁殖生长,而又不消耗氧气的有益微生物。光合细菌用于养殖,能有效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标准,减少减轻和预防细菌性蟹病,提高蟹的摄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可以使蟹苗增重提高30%~50%
来源自农业600网频道
水产 文章推荐
螃蟹饲养管理 文章导读
水产 热文聚焦
水产 致富能手
水产 农业风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螃蟹养殖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