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校全国大联考2016届高三三期末大联考

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1月期末大联考理综参考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1月期末大联考理综参考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6年1月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文综试题答案解析_最新资讯_北京高考网
2016年1月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文综试题答案解析
1.B 由题干的情境材料可知1地气候暖湿,植被以森林为主
新希望家教一对一名师推荐
可报时段:0
可报时段:1
可报时段:2
可报时段:1
可报时段:1
新希望家教课程
北达新希望家教一对一400-668-7882
初中一对一
高中一对一
小学一对一
论坛今日热贴2015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有问题,有需求,请关注莲山课件微信公众号,关注方法:打开微信 &&点击右侧+ &&添加朋友 &&输入“LSKJ66”或者扫描二维码
2015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3587
┃&2015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2015届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理科综合 生物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相同,细胞增殖方式不同
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或氮链作为基本骨架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蛋白酶能水解所有的肽键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
染的宿主细胞等)的凋亡来实现。原理如图所示,其中FasL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中表达,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中表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Fas和FasL的成分都是糖蛋白,它们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Fas基因和FasL基因存在于各种体细胞,不同细胞表达的差异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原理C. 被fII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会增强,使T细胞成为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D.可通过增强体内效应T细胞FasL基因的表达或抑制癌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治疗肿瘤3.胚胎于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具有无限增殖特性。由于细胞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复制可能出现许多复制错误,导致DNA出现损伤。如图为胚胎干细胞中某 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可进行①③过程,线粒体中可进行①②③过程B.一个细胞周期中③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而①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C.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损伤都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造成的D.于细胞无限增殖产生的子细胞没有差异说明干细胞中存在DNA修复机制4.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l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十表示,缺失用一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十:B - =2:l5.下列图1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2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若曲线表示去掉①后②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
C.去掉①会对②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④不会对③的生长产生影响
D.将图1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2曲线可表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6.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革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橱以便坊雨、防高温等的管理。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29.(18分)下图一表示某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图二表示该植物(曲线A)与另一种植物(曲线B)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中C02浓度变化的相应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____
。通常采用
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后滤纸条最上端与最下端两条色素带的颜色依次为__—
。将该檀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
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分析图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短时间内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磷酸甘油醛的浓度____。在C0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浓度
。(选填“上升”“基本不变”或“下降”) (3)据图二分析:当外界C02浓度为0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为0?
(填是或否), 你的理由是____。在C02浓度为400uLoL-1时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
。当CO2浓度降至200 uLoL-1时,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是(填A或B),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因为该植物对低浓度CO2固定能力强,结合图一分析,该植物具有此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一____。30. (16分)I.如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____
等化学物质通过——
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图中所示①②③活动中,①②的信息传递与③相比一一
(填“缓慢”或“迅速”或“无法比较”)。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体温调节涉及的①②③活动有一——。(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h,B处给予恒定刺激,c处为电流表信号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h条件下c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上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Ach(的浓度)不影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分析原因是
。实验中为什么要除去突触小泡?____
。Ⅱ. 在30℃条件下,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某化合物注射到兔子体内,检测发现,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强,到第三天达到最强,从第4天开始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下降。(1)如果将含有放射性碘的化合物注射到兔子肌肉组织中,则该化合物在兔子体内被送到甲状腺细胞内的过程中,参与的内环境成分有——
;检测发现只有甲状腺才有富集放射性碘的功能,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2)如果从第四天开始,将该兔放在5℃环境中培养,检测其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降的速度,若与30℃条件下培养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一
,为什么?
。31. (20分)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工、Ⅱ、Ⅱ。片段(如右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1)在兔的种群中Ⅱ。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
(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理由是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 后肢长× 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 后肢长× 后肢短一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
。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
,理由______。(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i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①Fi雌×亲代雄、②Fi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工区段还是位于____。分析:假设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 基因型
.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
(填①或②)。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2015年江南十校期末联考化学试题(1月)7.芥子气[(ClCH2CH2)2S是一种毒气,即使嗅觉不能感受的极低浓度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可用
Na0H溶液解毒。芥子气可用以下方法制备 2CH2=CH2+S2Cl2→(ClCH2CH2)2S+S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气是直线型分子
B.S2Cl2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制备反应中S2Cl2,作还原剂
D.NaOH溶液解毒原理是中和反应
8.室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NO3)2 溶液中:SO2、Na+、NH4+、CH3COO-
B.Kw/c(H+)=0.1mol/L-1的溶液中:K+、Ba2+、C1-、HCO—
C.FeCl2溶液中:H2O2、Mg2+、H+、Cl-
D.含苯酚的水溶液中用::Al3+、NH4+、Br-、SO42-
9.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操作、观察或记录、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或操作 观察或记录 结论或解释A 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B 某粉末用酒精润湿后,用铂丝蘸取做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粉末一定不含钾盐C 在A1C13 和MgCl2 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金属性Na&Mg&AlD 将盛水的分液漏斗先静置,再倒置 漏斗口和活塞不渗水 分液漏斗不漏液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步反应难以实现的是
A.Ca(Cl)2(aq)→HClO(aq)→HCl(aq)
B.FeO →FeCl2(aq)→FeCl3(aq)→无水FeCl3
C.Al2O3→NaAlO2(aq)→Al(OH)3
D.H2SiO3→SiO2→SiF411.将H2s通人Feci3 溶液中,过滤后将反应液加人电解槽中电解(如下图所示)电解后的溶液
还可以循环利用。该方法可用于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A.过滤得到的沉淀可能是FeS和SB.若有0.20mol的电子转移,一定能得到2.24L的氢气C.可以用Fe与外接电源的a极相连D.与a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Fe2+-2e-=Fe3+12.纳米钴(Co)加氢反应的催化剂,500K时催化反应:CO(g)+3H2(g) CH4(g)+H2O(g) △H&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催化剂酌催化性能,但平衡常数不变o
B.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浓度减小o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CO催化加氢
D.从平衡体系中分H2O(g)能加快正反应速率o
13.25 ℃在25 ml、C1
mol oL-,的三元弱酸(HA)中,加人们v2
mL、0.1mol/L的一元强碱 (BOH)。下列有关判断十定正确的是(
A.当25Cl=0.1V2时;c(A—)&c(B—)
B.当PH&7时,;c(A—)&c(OH—)。C.当pH=7,且V2=25 时,C1&0.1
D.当PH&7 时,c(B+)&c(A-) 25.(14分)X、Y、及W是短周期中的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X 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Y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 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上,最高化合价为十4W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它的某些化合物常用作消毒刹
(1)Z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未成对的电子数目为
(2)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族,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水的顺序是
(写元素符号)。(3)氢化物中x-H和w-H的化学键极性较强的是
,耐磨材料(XY)和单质y 熔点较高的是
(均用元素符号表示)。(4) 已知400 ℃时,HW 可被氧气催化氧化生成w 的单质,从而实现化更生产上w 的循环利用。若断开1mO1H一W化学键,该反应放热28.9KJ;试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6.(16分》聚乙酸乙烯酪广泛用于制备涂料、粘合剂等,它和高聚物长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J物度与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原有两种。已知○1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如下转化RCH =CHOH→RCH2CHO
○2一ONa连在烃基生不会被氧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的结构简式
。F与&H中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名称
(2)上述变化中G→C+F 的反应类型是
;J在-定条件下能生成高聚物K,K的结构简式是
(3)写出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II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并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1核磁共振氢谱有5 个吸收峰;○2 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Imol NaOH 反应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A 完全燃烧消耗10.5 mol O2
b J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相应的二钠盐o
c D→H 的试剂通常是KMO4 酸性溶液
d 能发生加成、消去、取代、氧化等反应
27o(14分)普通钢中加入少量的钒(V))能极大地改善钢的弹性和强度,使钢材既耐高温又抗奇寒,因此它有&合金维生素&之称。&T业上回收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K2SO4 、SiO2)
中钒的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l的主要成分是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3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HA表示有机萃取剂)
VOSO4 (水层)十2HAc(有机层) VOA2(有机层) 十H2 S04 (水层),则步骤○4中可选择硫酸作萃取剂的原因是
。萃取和反萃取在实验室 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氨气以外,还有
(5)调节溶液pH,可将(VO2)SO4转变成NH4 VO3沉淀;25℃时,当PH 为1. 7~1. 8 时,钒沉淀率为98. 8%;假设其它各步反应都完全进行,已知KC1O3 的还原产物是KCl,若每消耗1 moi KC1O3,理论上可回收金属钒
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14分)氢化钙(CaH2)是二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需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生产企业制取氢化钙。
【实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干燥、纯净的氢气,再与金属钙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即可制得CaH。(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粗锌制取氢气的速率比纯锌快
bo加热时,必须通人氮气作为保护气,以防止空气的干扰
c可以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对H2进行干燥除杂
do开始实验时,应先通人H2 ,后给金属钙加热
已停止实验时,应先停止通人H2 ,后停止加热o
【提出假设】
(2)由于实验中操作不当,金属钙或氢化钙都可能被氧化;该小组甲同学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l:含有Ca 和CaH2。
假设2:含有CaH2和CaO
假设3:含有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3)定性实验用化学方法鉴别Ca与CaH2,请设计实验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取少量固体样品,o…
(4)定量实验
测定Ca 和CaH2 混合物中CaH2 的质量分数。
○1取m1g样品与水完全反应,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时,在
时进行收集(填字母)a刚开始有气泡时b气泡连续均匀时c气体经过验纯后,再收集○2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乙同学认为:由于液体加入,导致气体的体积测定偏大,则计算出氢化钙的质量分数
(天“偏高”、“偏低”“无影响”)【反思与交流】(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既然金属钙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气,为什么还要讲金属钙制备成氢化钙呢?你的观点是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大联考理综 物理试题14.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恒定的水平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0N和20N的两个水平力而其余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B.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m/s2C.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12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15.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m,由古巴运动员索托马约尔于日在萨拉曼萨创造。不计空气阻力,对索托马约尔跳高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过2.45m的高度时他的速度为零B.起跳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做正功C.起跳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D起跳以后上升过程他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6.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力F的功率p保持恒定,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f大小不变,物体速度最终达到稳定值为vm,作用过程物体的速度v的倒数1v 与加速度a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仅在已知功率P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所给信息(
)A可求出m、f和vmB不能求出mC不能求出f D可求出加速运动的时间17.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连接,上极板A接地,一带负电油滴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B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B.P点的电势将升高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增大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量增大18.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P为固定在斜面上且与斜面垂直的光滑挡板,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和4m,开始时用手托住物体,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左边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离地面高度为h时开始下落,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瞬间,物体B恰好对挡板无压力。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物体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在下落至地面前的瞬间速度不一定为零C在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对轻弹簧做的功为D在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可能一直在做加速运动19.在一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a b c d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矩形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B. 从t3到t4这段时间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C. t4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大小为E0D. t4时刻电阻R的发热功率为20.质量分别为m=1kg和M=2kg的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从某时刻开始,对放在下面的质量为m的物块施一水平推力F,已知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F=6t,两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s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时的速度为1m/sB.从施加推力F到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3 sC.从施加推力F到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两物块的位移为0.5mD. 从施加推力F到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F的冲量为621.Ⅰ.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途中与小车左端相连的是测力传感器,小车放置在表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长木板上。按甲图装配好实验器材,先测出小车运动时所受摩擦阻力,逐渐向砂桶中添加细砂粒,当观察到小车刚开始运动时,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为F0,可认为摩擦阻力为F0。(1) 将小车放回初位置并用手按住,继续向沙桶中添加一定量的砂粒,记下传感器的示数F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工作,然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再继续向沙桶中添加砂粒,多次重复实验,打出多条纸带,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六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单位:cm),分别标注在相应的计数点的下方,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算出各次小车的加速度和合力F(F=F1-F0),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F的关系图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可忽略,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3)写出一条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有一个螺线管,为测量它的两个接线柱间绕制的均匀金属丝的长度,现提供下列器材:A. 待测螺线管L:绕制螺线管金属丝的电阻率,其总电阻RL大约100B. 螺旋测微器C. 微安表 :量程Ig=500,内阻Rg=100;D. 电阻箱R:阻值范围;E. 电源E:电动势有3V和9V两种可供选择,内阻较小F. 电键两个(S1和S2),导线若干。(1) 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的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d=________________mm.(2) 已将提供的器材连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金属丝电阻RL的电路,根据该实验电路的测量原理,为了更准确地测RL,应选择E中电动势为____________的电源。(3) 若测得的金属丝直径用d表示,测电阻时先闭合S1,调R是微安表指针满偏,再闭合S2时微安表示数用I表示,则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______________.(4) 本实验测RL有系统误差,其测量值 ___________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22.探月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的P处,通过变速,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快要到达月球时,对卫星再次变速,卫星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环绕月球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视为圆周运动),对月球进行探测,“工作轨道”周期为T,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天体对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运动的影响。(1)要使探月卫星从“转移轨道”进入“工作轨道”,应增大速度还是减小速度?(2)求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的线速度大小。(3)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23.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面平滑对接,一劲度系数k=18N/m的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斜面顶端,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1kg的光滑小球A,跟A紧靠的物块B(质量也是m)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施加在B上的力F=18N,方向沿斜面向上,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斜面对B恰无摩擦力。当撤除力F后,A和B一起沿斜面下滑到某处时分离,分离后A一直在斜面上运动,B继续沿斜面下滑,已知:sin=0.6,cos=0.8,重力加速度g=10m/s2.(1)A和B分离后A能否再回到出发点?请简述理由(2)A和B分离时B的速度。(3)求B最终停留的位置。2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 y平面的y轴左侧区域,存在方向沿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y轴为其右边界),场强E=;在y轴右侧等腰三角形OMN区域内,存在一磁感应强度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右边界MN 与y轴平行,且间距d=5.0m,.一质量m=、电荷量q=的粒子,从电场中的P()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向抛出,刚好经坐标原点O与x轴成角的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粒子从P点抛出时的初速度v0的大小。(2)若粒子从第二象限某位置沿x轴正向抛出后,均能经过坐标原点O 沿与x轴成的方向射入磁场,再从磁场区域以与边界垂直的方向射出,求粒子抛出的所有可能位置。
相关试题:没有相关试题
┃&最新试题
┃&点击排行
┃&推荐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廊坊高三期末联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