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个月的大鸡会不会得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制病

 |  | 
万源市泉鸡坝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联系人:郑中令
地址:四川省万源市白羊乡乡泉鸡坝村
谈谈旧院黑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是一种世界性禽类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旧院黑鸡养殖业也没有避免马立克氏病毒的侵袭,因多方面的原因,该病毒在养殖场较集中的地区广泛传播,养殖户损失惨重,严重阻碍了旧院黑鸡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发展。本人就旧院黑鸡马立克氏病的特殊症状、病理因素、流行原因、危害程度、预防措施等方面谈谈。
马立克氏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引起外周神经、淋巴细胞增生、内脏器官形成肿瘤,俗称&唯一可预防的癌症&。旧院黑鸡的马立克氏病主要表现为内脏型、神经型、眼型,多呈现几种内型混合感染,皮肤型尚未发现(皮肤型在此文中不作阐述)。
一、病原学:
本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的B亚群(细胞结合毒),共分三个血清型,旧院黑鸡的马立克氏病主要表现为血清1型,对鸡致病致瘤,主要毒株可能有超强毒(Md5等)、强毒(JW、GA、京1等),其株型未测定。致病的马立克氏病毒在鸡的羽囊上皮中繁殖,病毒的外面有一层保护膜,可脱离细胞而存活,病毒从羽毛根部不断排出,随同鸡的皮屑、羽毛、灰尘等,经空气传播,造成马立克氏病的传染。完整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其致病力在常温下可保持数月,在4℃以下可保存数年。
二、流行病学
(一)传播源与传播途径: 病鸡和带毒鸡是传染来源,尤其是这类鸡的羽毛囊上皮内存在大量完整的病毒,随皮肤代谢脱落后污染环境,成为在自然条件下最主要的传染来源。 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污染的饲料、饮水和人员也可带毒传播。孵房污染能使刚出壳雏鸡的感染性明显增加。
(二)易感性:鸡易感,哺乳动物不感染。1日龄雏鸡最易感染,其易感性是成鸡的倍,随着日龄的增加,易感性逐渐降低,2~18周龄鸡均可发病。母鸡比公鸡易感性高。旧院黑鸡对马立克氏病毒有高度易感性。
(三)发病特点:鸡感染了本病病毒不一定发生肿瘤,没有发生肿瘤仍是健康鸡。从病毒开始致瘤到肿瘤的形成,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雏鸡感染了马立克氏病毒而致瘤,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鸡从感染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发病了,因为肿瘤较小,不会对鸡的生理功能造成较大的妨碍,所以通过眼观鸡还算正常,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肿瘤逐渐增大,开始影响器官的生理功能,鸡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消瘦等各种症状时,此时病程已到后期,接近死亡,通常讲的发病,实际上是指见到明显症状的发病。旧院黑鸡早的在50日龄左右就陆续发病,发病高峰期在90-120日龄内,往后的渐少,个别可持续到170日龄左右。
(四)其它特点: 马立克氏疫苗仅能阻止肿瘤的形成,并不能阻止病毒侵入鸡体繁殖和排出,因而除了隔离饲养的雏鸡,其余几乎所有的鸡都排毒,特别是50-120日龄内的鸡排毒量最高,病毒以皮屑、羽毛、灰尘等载体,在空中飞扬,从呼吸道传入鸡体。中、大鸡几乎每时每刻都感染病毒,同时又排出更多病毒,这些大龄鸡易感性非常低,不会受害,但是一旦病毒传入育雏场(室),就会对雏鸡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三、临床症状
(一)内脏型:吃食饮水正常或者有食欲,逐渐发病,病程长,死亡前极度消瘦,胸骨较突出,易继发许多病,最终衰竭死亡。与大杆菌病混感后,呈顽固的腹泻;与鸡白痢杆菌混感后,反复拉白痢;与支原体混染后,呈顽固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病死的旧院黑鸡,可见一种或多种脏器发生肿瘤,肿瘤表现如下:
1、肝脏:旧院黑鸡表现的马立克氏病的肝脏肿瘤主要是结节型,即在肝脏表面有一些大小不一、突起的肿瘤,肿瘤黄白色。同时也有少量的病鸡表现出弥漫型的肿瘤,即肿瘤组织浸润在肝实质中,肝脏明显肿大0.5倍以上,肝颜色变浅,肝表面有很多黄白色的肿瘤病灶,切开肝实质,实质象石榴实质一样。
2、脾脏:肿瘤实质浸润在脾实质中(弥漫型),脾脏肿大数倍,表面有许多灰白色的肿瘤病灶。
3、肺脏:一侧或两侧的肺发生肿瘤,形成硬块,失去弹性,放在水中下沉。
4、腺胃:肿瘤浸润在腺胃壁中,使腺胃肿大,腺胃壁增厚数倍,外观异常胀大,质硬,腺胃乳头肿大,有的乳头糜烂与腺胃黏膜融合。
5、有的病鸡的肾脏、胰脏、心脏也发生不同程度的肿瘤,有的病鸡的卵巢(母鸡)和睾丸(公鸡)完全成一个灰白色的肿瘤块。
6、法氏囊:法氏囊不发生肿瘤,只是缩小,而鸡患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法氏囊也要形成肿瘤,这是与马立克氏病的重要区别。
(二)神经型:吃食饮水正常或者有食欲,逐渐发病,病程长,死亡前极度消瘦。主要是鸡的外周神经受到马立克氏病毒的侵害,侵害不同部位的神经,表面出不同的症状。
有的一侧或二侧腿部坐骨神经被侵害时,常一条腿或二条腿麻痹,一条腿麻痹多呈 &劈大叉&姿势走路,病程长的两条腿都麻痹而瘫痪,蹲伏或下肢瘫痪而斜卧于地面;有的一侧臂神经麻痹而翅膀下垂。有的颈神经麻痹引起扭头、仰头现象;有的跛足和脚趾变形弯曲呈各种姿势;有的颈部迷走神经受害时,嗉囊麻痹、松驰,形成大嗉子。严重的病程数日至一个月不等,最后死亡或淘汰。剖解坐骨神经水肿2-3倍,粗细不匀,神经颜色变为灰白、灰黄色。
(三)眼型:单眼或双眼的虹膜变成多层环状,有的虹膜变灰,虹膜上夹杂着深灰色的斑点。瞳孔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瞳孔变小严重的成一个小白点。病程长出现单目或双目失明,虹膜模糊浑浊无光,瞳孔变小,个别单侧眼睑肿胀,双目失明后,鸡很快就死亡。
(四)目前,对患有马立克氏病的旧院黑鸡进行解剖,发现有一部分病鸡呈二种或三种内型,以内脏型为主,明显表现出眼型症状的日龄提前,多呈现强毒型或超强毒型,这对我们的防疫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四、危害程度
(一)造成大量死亡 一旦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基本上无药可治、无疫苗可防,最后衰竭死亡。如果形成马立克氏+新城疫混感型或与其它传染病形成混感型,则会加速死亡。有的旧院黑鸡养殖场发生了马立克氏病后,死亡率达到50%以上,损失惨重,这样的例子在散户中更是不胜枚举,黄钟镇在去年发展旧院黑鸡养殖项目,许多项目户的鸡基本上是&全军覆灭&,最终所剩无几,其根本原因就在旧院镇某个种鸡场引种失败,其鸡苗大量感染了马立克氏病所致。在社全上流传&旧院黑鸡在中鸡时比较难养,死亡率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鸡感染了马立克氏病,在中鸡时呈现出症状而死亡。
(二)预防难度大 要预防马立克氏病,除了对出壳24小时内的雏鸡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外,还要杜绝雏鸡与马立克氏病毒接触。如果鸡场环境广泛存在其病毒,很难防止人为因素传播。目前旧院黑鸡种鸡场的饲养隔离环境普遍较差,饲养技术比较落后,防疫意识不强,责任心淡薄,在育雏期间很难防止雏鸡感染病毒。
(三)疲于治疗 鸡感染了马立克氏病,肿瘤逐渐生成,很多器官受到损害,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低,机体防卫功能基本上损失殆尽,容易反复继发感染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鸡毒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的早期诊断难度非常大,容易造成&假象&,许多养殖户将继发感染的病误认为是主病,花费了许多药品治疗继发感染的传染病,就这样反复感染,疲于治疗,当鸡到一定日龄后,马立克氏病的症状逐渐显现出来,最终衰竭死亡,养殖户才惊呼&枉费成本&, 浪费了大量的饲料、兽药、疫苗、水电、人工等费用。如果根据旧院黑鸡市场行情来说,养殖旧院黑鸡应该是&暴利&,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养殖户处于年年亏损状态,饲养成本居高不下, 其原因与此有很大关系。
(四)对种鸡场具有毁灭性打击 如果种鸡场环境普遍存在马立克氏病毒,很难在短期内用常规的消毒方法将病毒清除。正确的措施就是将所有鸡全部快速肓肥作商品鸡处理,所有残留的羽毛作焚烧处理,鸡舍内地板和墙壁用喷火枪作焚烧处理,再用烧碱喷洒鸡场环境数次,鸡场闲置二年后再引种饲养,因此对种鸡场具有毁灭性打击。许多养殖户仅仅认为只要作了马立克氏疫苗就能预防感染,但往往事与愿违,马立克氏病毒在整个旧院黑鸡养殖业中快速传播,已达到在短时间内无法控制的境地。旧院黑鸡养殖业发展多年,为什么旧院黑鸡养殖规模化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提高?为什么一些种鸡场提不高种鸡存栏量,迫于在散户中收购种蛋来满足其孵化设备的运转?其根本原因可能就是马立克氏病的&肆虐&,造成后备种鸡存活率低,养殖成本高,养殖风险大,马立克氏病毒难以从种鸡场消除,又不想在较长时间内放弃旧院黑鸡养殖,形成恶性循环。
五、预防措施
(一)免疫措施:
1、疫苗的种类:马立克氏疫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其中1型病是有致瘤性的强毒,2型是无致病性的弱毒,3型是火鸡疱疹病毒,无致病性,基于以上情况,疫苗有四种类型:即1型苗、2型苗、3型苗、4型苗、混合苗,3型疫苗对1型有交叉免疫作用。
(1)1型疫苗:1型疫苗主要有荷兰的CVI988,哈尔滨兽药研究所的814等,1型疫苗只能在液氮中-196℃保存,受到母源抗体干扰小,能形成高水平的免疫力,特别对超强毒株免疫效果较好,适用于目前旧院黑鸡马立克氏病免疫。
(2)2型疫苗:主要有美国的SB1、301B/1,国内的Z4,这些疫苗属弱毒疫苗,也要用液氮保存,不适用于旧院黑鸡免疫。
(3)3型疫苗:3型疫苗就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对1型病毒有较好的交叉免疫作用,不需要液氮保存,用普通冷冻保存就可以,缺点就是生成免疫抗体慢,注射后要12天以上才有初步的免疫力,因此在产生免疫力前必须要加强强饲养管理,防止与病毒接触。此苗已经在旧院黑鸡养殖场中广泛采用,但免疫效果不够理想。
(4)混合苗:主要由3型与2型或1型组合制成的疫苗,如CVI988+HVT、814+HVT、301B/1+HVT等,这些疫苗也必须在液氮中保存,混合苗弥补了单苗的不足,免疫效果较好,对于目前旧院黑鸡所表现出来的较复杂的马立克氏病,采用CVI988+HVT或814+HVT是最佳选择。
2、疫苗的使用方法:
(1)冻干苗(HVT)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较简单,使用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对出壳在24小时内的雏鸡作颈部皮下注射,每只鸡作1.5羽份。
(2)液氮苗的使用方法:液氮苗使用要求非常高,对操作流程、解冻温度、解冻时间、稀释方法、稀释时间、注射事宜都有严格的规定,各个生产厂家的规定有所不同,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3、免疫注意事项:
(1)注射时间越早越好 鸡刚出壳时,对马立克氏疫苗的敏感性最高,然后每过一小时,其敏感性下降许多,出壳鸡羽毛变干后,马上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因此尽量做到短时间内整体出壳,不要等到所有鸡出壳才作疫苗。
(2)注射速度越快越好 疫苗稀释后,在常温情况下,疫苗的效价在逐渐降低,最好多准备几把连续注射器,1瓶疫苗由几个防疫员快速注射完,最好在1小时内将1瓶疫苗使用完。
(3)注射器具要严格消毒 注射器具要蒸煮消毒,橡胶零件用清水冲洗,再用开水冲净。
(4)防止逆境免疫 在1-15日龄内,防止雏鸡感染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病,保持雏鸡健康,增加免疫应答力。
(二)加强孵化管理 孵化场与鸡场应在500米以上的距离,孵化人员与养殖人员不能相互往来,防止病毒带入孵化场。孵化过程采取严格消毒措施,用于孵化的鸡蛋采用浸泡和熏蒸二种方式进行严格消毒,孵化机应严格熏蒸消毒,孵化室、孵化用具要严格喷雾和熏蒸消毒,孵化人员严格遵守消毒程序。总之,消除马立克氏病毒接触种蛋的机会。
(三)加强育雏管理,防止早期感染 在免疫力生成前,要加强育雏管理,防止早期感染,雏鸡在20日龄内是感染危险期,10日龄内是高危险期,3日龄内是极度危险期,在这些时段内要加强消毒工作,否则即使用作了疫苗免疫也可能会失败。育雏管理人员和中大鸡、种鸡场管理人员要严格分开,不能串岗。这些工作由种鸡场和商品鸡饲养场户共同重视,共同做好。免疫工作其实很简单,但是防止早期感染的工作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这也正是目前旧院黑鸡难以预防马立克氏病的主要原因。
(四)选择优良的雏鸡 养殖户在购买雏鸡前应作仔细深入的调查,了解其它养殖户的养殖情况,选择在无重大疫病的种鸡场购买雏鸡。优良的雏鸡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种鸡场对雏鸡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后(注射疫苗由商品鸡养殖户监督),如果商品鸡饲养场的育雏设备齐全,雏鸡在1日龄或者2日龄内运回商品鸡饲养场育雏,2日龄内的雏鸡卵黄还没有消化,可以忍受在一段时间的饥饿;母源抗体水平高,可以防止雏鸡运输应激而发病;同时可以一定程度防止在孵化场肓雏期间感染马立克氏病。
六、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养殖户应采取的措施。
1、严格执行马立克病免疫程序,加强孵化和育雏管理(前面已经详细阐述)。
2、建立严格的后备种鸡淘汰制度,采取严格的、长期的疾病监测和疾病净化措施,种鸡场如发现有患有马立克氏病的鸡,则所有同鸡都不能再作种用,全部鸡快速育肥作商品鸡处理,种鸡场经过多次严格消毒,闲置二年后再培育种鸡。
(二)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旧院黑鸡种鸡场准入制度 依照《动物防疫法》和《种畜禽管理条理》严格执法,对不符合要求的种鸡场禁止从事种鸡的生产经营活动。
2、加强监管 对发生以上马立克病的种鸡场禁止从事孵化经营活动,对患病鸡进扑杀、深埋或焚烧等措施,待彻底消除疫病,闲置二年后,种鸡场方可对外生产销售鸡苗。对饲养管理良好、无重大疫病、信誉佳的种鸡场实行挂牌表扬。
3、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 组织多方力量定期对养殖户进行兽医知识和饲养管理培训,使养殖户能诊断、能预防疫病。
4、完善疫苗供给体系建设 加强疫苗供应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禁止来源于非正规渠道的疫苗流入市场,设置市、乡液氮贮存设备,尽量减少疫苗在运输和保存期间免疫效价降低,随时贮备马立克氏液氮疫苗和冻干苗,满足养殖户的需要。
五、总结:本人从2004年发现旧院黑鸡的第一例马立克氏病开始,现在马立克氏病已经在旧院黑鸡养殖区流行,旧院黑鸡养殖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只要做好免疫预防工作,按照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各个养殖环节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做到早诊断、早扑杀、早作无害化处理,危害旧院黑鸡养殖业的马立克氏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扑灭。
六、结束语:本文提到的是大部分鸡场,目前旧院黑鸡养殖中也有个别鸡场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市场营销方面做得较好的。本人才疏学浅、业务水平有限、调查不周(调查时间于2007年8月以前),文中难免存在缺点甚至错误,真诚欢迎广大朋友予以批评和指正。
新闻录入:胡渠() 更新时间: 11:09:27昆明农业信息网
昆明农业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20)&&(02-06)&&(02-06)&&(02-06)&&(02-05)&&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家禽常见的病毒病的免疫防控
【发稿时间: 11:12:40】
【作 者: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稿件来源:西南联合富民禽业育苗中心网】
【审核发布:昆明市畜牧局综合处】
(一)马立克氏病 : 饲养期超过70天的鸡只必须用CVI988液氮苗,50~70日龄上市的快速型三黄鸡也要接种马立克苗,建议快大鸡也接种,并且要尽早、避免早期感染。  (二)鸡新城疫 : 1.目前非典型新城疫仍是造成产蛋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多种基因型,近年来分离株多为基因Ⅶ型,Lasota为基因Ⅱ,因此,建议鸡场可在多日龄多批次大胆使用Ⅰ系苗。  2.据调查可见,很多鸡场在35日龄尽管使用过灭活苗和活苗,但其HI一般并不高,此时就需要注意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3.开产前要用灭活苗接种,尽管HI滴度比较高,但是开产后每隔2~3个月也要用活苗一次,以增强黏膜作用。  4.新城疫的HI在24时可不出现死亡现象,28以上才不减蛋,212以上鸡才不易感染。  5.开产后要每月对每群鸡进行监测,每群抽检16只鸡,如果有3只鸡的HI在27以下(含27),应加强,一般在36~38周龄用优质灭活苗(0.3毫升/只)补免。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 : 母源能够严重干扰早期的效果,建议使用中等偏强的株在10~12日龄,或用中等毒力的株分别在10日龄和18日龄各一次。种鸡可在8周龄用活苗一次,不建议种鸡开产前用灭活苗,否则高母源会引起后代的困难。  (四)传染性支气管炎 : 1.传染性支气管炎有非常多的血清型,分5个不同类群和5个临床型,相互之间很少或没有交叉保护,有人粗分为M型株和类491株,目前国内491株为主要的流行株;  2.M株和类491株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可增大谱,15天前最好进行两次活苗一次死苗的。有关研究表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中国大陆至少存在6个基因型,类OX基因型和类491基因型是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在很多省市都能分离到,且所有分离株与国内所用毒亲缘关系较远,应根据本地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  3.CHVI基因型与其它基因型表现很远的进化关系,与其它分离株的同源性很低,氨基酸同源性仅有57%~62%。新基因型毒株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密切跟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情况,给的选择和研制提供指导。建议种鸡在开产前新-支-减商品外,最好能增加一针本地分离株做成的灭活苗,开产后每隔2~3个月用新-支-苗一次。高可保护雏鸡15天内免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攻击,减少假母鸡的发生。  (五)禽流感 : 目前鹅鸭的流感不易控制,建议生产水禽专用;禽流感的变异毒株不断产生,增加了防控难度。在很多情况下,机体水平很高,但仍然发病或用当地分离毒株检测发现HI很高,而用标准抗原检测滴度却很低,此时应考虑变异株的存在,如水平较低而发病,应检查其程序或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变异株不断产生时,要实时监控;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的HI在25可不出现死亡现象,要在27以上才能不减蛋(变异毒株HI监测无意义);  Re-5加Re-4有较广的谱,但因病毒不断变异,有时效果也不理想;  种鸡到开产前至少要进行4次灭活苗接种;  H9种毒要使用2007年后的流行株;  (六)传染性喉气管炎 : 从未发生过此病的鸡场可暂不,一旦发生则要连续使用,肉鸡一般在35日龄左右,种鸡80天左右加强一次,此一般有反应,首次可用0.5~1头份,后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  (七)呼肠孤病毒感染 : 1.呼肠孤病毒是禽类的重要病原之一,对养禽业具有重要经济学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主要流行于鸡、火鸡,番鸭也有报道,并且在全国各地分离到多个毒株。鸡群对于该病的感染很普遍,最高达98%,包括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日龄和不同用途的鸡,也包括祖代鸡场和父母代鸡场。  2.正常检测,ELISA滴度通常在之间,近两年常可在大量鸡群中看到滴度达到2~50000,显示已有病毒感染。快大种鸡必须接种,未接种过的鸡群,却常表现为异常;临床发现商品肉鸡的僵鸡多羽毛松乱,偶见关节病变时,应考虑此病的存在。  此病是抑制病,继发病比较多,产蛋达不到高峰,而且高峰维持时间也短。经典的程序是在8日龄、8周龄分别用活苗肌注,开产前使用灭活苗接种。  (八)传染性鼻炎 : 此病在鸡场一旦发生,会反复发作,不易根除。经典的程序是分别在5周龄和15周龄接种灭活苗,如效果不佳,可在开产前增加一次,两次最佳间隔为10周左右。  (九)支原体 : 此病以细胞为主,分活苗和灭活苗两种,种鸡的经典程序为15日龄接种半头份灭活苗,开产前接种1头份的灭活苗,也可在28日龄左右使用弱毒活苗(待MG阴性时),但前和后3周不能使用抗支原体的药物。  在灭活苗产生之前,要使用抗支原体药物防止此病感染,不然较难控制其垂直传播。种鸡使用的优点是可增加产苗数、减少用药、降低种鸡死淘率和垂直传播率。
摘自《云南联合富民禽业育苗中心网》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单位:昆明市农业局&&& 承办单位:昆明市农业局市场信息处技术支持: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马立克氏病疫苗胚胎免疫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检测了胚胎免疫鸡(孵化至18日龄时鸡胚接种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及其相应1日龄免疫鸡和未免疫鸡的红细胞CR1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以观察其外周血液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鸡日龄的增长,其外周血液中红细胞CR1活性呈现一定的递减性变化,但胚胎免疫鸡红细胞CR1活性的降低幅度远低于其它两组鸡.胚免鸡出壳后7日龄进行vMDV攻毒,结果也显示胚胎免疫可显著阻止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此外,胚免组鸡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下降(IC形成减少),使得红细胞免疫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Bao Endong
Su Jiandong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京公网安备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鸡得了马立克氏病肉能吃_百度知道
鸡得了马立克氏病肉能吃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吃就吃健康鸡。希望你给你带来帮助,病死鸡应消毒后掩埋或无公害处理不能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马立克氏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立克氏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