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训 全文翻译兄弟情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父福畸坐勃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事发,当诛,会赦除名当:应当,应该B.据此,是交构之渐构:构陷,陷害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物:世间所有事物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睡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3分)A.B.C.D.【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 “腹稿”的典故。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小题4】将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分)(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乐乐课堂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父福畸坐勃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发,当诛,会赦除名当:应当,应该B.据此,是交构之渐构:构陷,陷害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物:世间所有事物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睡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B.C.D.【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 “腹稿”的典故。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小题4】将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分)(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河南郑州四十七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当:判罪;C物:别人;D寤:睡醒。所以选A。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均为目的连词,来。A连词,于是/介词,依靠。B连词,表转折,但,却/连词,表修饰。C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结构助词,的。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所以选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恃、傲物、被动句。跟亲人们谈谈知心话使人快乐,以弹琴读书为乐又能够消愁解忧。悦、乐、琴书,夭阏、宾语前置句、南、而后乃今。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的兆头啊!”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沛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的父亲王福畤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趾县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南海,溺水而亡,时年二十八岁。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的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冷静,职位应该会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父亲王福畤因王勃而被降职为交趾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预先想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来作文),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上厕所离开,只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视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然后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这一行为)为“腹稿”。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为“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父福畸坐勃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事发,当诛,会赦除名当:应当,应该B.据此,是交构之渐构:构陷,陷害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物:世间所有事物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睡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3分)A.B.C.D.【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 “腹稿”的典故。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小题4】将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分)(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父福畸坐勃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事发,当诛,会赦除名当:应当,应该B.据此,是交构之渐构:构陷,陷害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物:世间所有事物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睡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3分)A.B.C.D.【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 “腹稿”的典故。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小题4】将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分)(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相似的习题。成仙阅读答案_文言文成仙翻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文言文《成仙》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文登周生[1],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件臼交[2]。而成贫,故终岁常依周。以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节" />
  文言文《成仙》选自,其原文如下:
  【原文】
  文登周生[1],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件臼交[2]。而成贫,故终岁常依周。以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节序登堂,如一家焉[3]。周妻生子[4], 产后暴卒。继聘王氏,成以少故,未尝请见之也。一日,王氏弟来省姊,宴 于内寝。成适至。家人通白,周坐命邀之。成不入,辞去,周移席外舍,追 之而还。甫坐,即有人白别业之仆[5],为邑宰重答者。先是,黄吏部家牧佣, 牛蹊周田[6],以是相诟。牧佣奔告主,捉仆送官,遂被答责。周诘得其故, 大怒曰:&黄家牧猪奴,何敢尔!其先世为大父服役[7];促得志,乃无人耶!& 气填吭臆[8],忿而起,欲往寻黄。成捺而止之,日:&强梁世界[9],元无 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10]?&周不听。成谏止再三,至泣 下,周乃止。怒终不释,转侧达旦。谓家人曰:&黄家欺我,我仇也,姑置 之。邑令为朝廷官,非势家官,纵有互争,亦须两造[11],何至如狗之随嗾 者[12]?我亦呈治其佣[13],视彼将何处分。&家人悉怂臾之[14],计遂决。 具状赴宰,宰裂而掷之。周怒,语侵宰。宰惭恚,因逮系之。辰后[15],成 往访周,始知入城讼理。急奔劝止,则已在囹圄矣[16]。顿足无所为计。时 获海寇三名,宰与黄赂嘱之,使捏周同党[17]。据词申黜顶衣[18],掠酷惨[19]。成人狱,相顾凄酸。谋叩阙[20]。周曰:&身系重犴[21],如鸟在笼: 虽有弱弟[22],止足供囚饭耳。&成锐身自任,曰:&是予责也。难而不急[23],乌用友 也!&乃行。周弟赆之[24],则去已久矣。至都,无门入控。 相传驾将出猎,成预隐木市中;俄驾过,伏舞哀号,遂得准。驿送而下,着 部院审奏[25]。时阅十月余[26],周已诬服论辟[27]。院接御批,大骇,复 提躬谳[28]。黄亦骇,谋杀周。因赂监者,绝其食饮;弟来馈问,苦禁拒之。 成又为赴院声屈,始蒙提问,业已饥饿不起。院台怒,杖毙监者。黄大怖, 纳数千金,嘱为营脱[29],以是得朦胧题免[30]。宰以在法拟流[31]。周放 归,益肝胆成。
成自经讼系,世情尽灰,招周偕隐。周溺少妇,辄迂笑之。成虽不言, 而意甚决。别后,数日不至。周使探诸其家,家人方疑其在周所;两无所见, 始疑。周心知其异,遣人踪迹之,寺观壑谷,物色殆遍。时以金帛恤其子。 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32],岸然道貌。周喜,把臂曰:&君何往, 使我寻欲遍?&笑曰:&孤云野鹤,栖无定所。别后幸复顽健。&周命置酒, 略道间阔[33],欲为变易道装。成笑不语。周曰:&愚哉!何弃妻孥犹敝展 也?&成笑曰:&不然。人将弃予,其何人之能弃[34]。&问所栖止,答在 劳山之上清宫。既而抵足寝,梦成裸伏胸上,气不得息。讶问何为,殊不答。 忽惊而寤,呼戍不应;坐而索之,杳然不知所往。定移时,始觉在成榻,骇 曰:&昨不醉,何颠倒至此耶!&乃呼家人。家人火之,俨然成也。周故多 髭,以手自持,则无几茎。取镜自照,讶曰:&成生在此,我何往?&已而 大悟,知成以幻术招隐。意欲归内,弟以其貌异,禁不听前。周亦无以自明。 即命仆马往寻成。数日,入苏山。马行疾,仆不能及。休止树下,见羽客往 来甚众[35]。内一道人目周,周因以成问。道士笑曰:&耳其名矣,似在上 清。&言已,径去。周目送之,见一矢之外,又与一人语,亦不数言而去。 与言者渐至,乃同社生[36]。见周,愕曰:&数年不晤,人以君学道名山, 今尚游戏人间耶[37]?&周述其异。生惊曰:&我适遇之,而以为君也。去 无几时,或当不远。&周大异,曰:&怪哉!何自己面目觌面而不之识?& 仆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自念无家可归,遂决意穷追。而怪险不复可骑, 遂以马付仆归,迤逴自往。遥见一僮独坐,趋近问程,且告以故。僮自言为 成弟子,代荷衣粮,导与俱行。星饭露宿,逴行殊远[38],三日始至,又非 世之所谓上清。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类初冬。僮入报客,成即遽出,始 认己形。执手入,置酒讌语,见异彩之禽,驯人不惊[39],声如笙簧,时来 鸣于座上。心甚异之。然尘俗念切,无意留连。地下有蒲团二,曳与井坐。 至二更后,万虑俱寂[40],忽似瞥然一盹,身觉与成易位。疑之,自捋颔下, 则于思者如故矣[41]。既曙,浩然思返。成固留之。越三日,乃曰:&迄少 寐息,早送君行。&甫交睫,闻成呼曰:&行装已具矣。&遂起从之。
所行殊非旧途。觉无几时,里居已在望中。成坐候路侧,俾自归。周强 之不得,因踽踽至家门。叩不能应,思欲越墙,觉身飘似叶,一跃已过。凡 逾数重垣,始抵卧室,灯烛荧然,内人未寝,哝哝与人语。舐窗以窥,则妻 与一厮仆同杯饮,状甚狎亵。于是怒火如焚;计将掩执[42],又恐孤力难胜。 遂潜身脱扃而出,奔告成,且乞为助。成慨然从之,直抵内寝。周举石挝门, 内张皇甚;擂愈急,内闭益坚。成拨以剑,划然顿辟。周奔入,仆冲户而走。 成在门外,以剑击之,断其肩臂。周执妻拷讯,乃知被收时即与仆私。周借 剑决其首,胃肠庭树间。乃从成出,寻途而返。蓦然忽醒,则身在卧榻,惊 而言曰:&怪梦参差,使人骇惧!&成笑曰:&梦者兄以为真,真者乃以为梦。&周愕而问之。成出剑示之,溅血犹存。周惊怛欲绝,窃疑成张为幻[43]。 成知其意,乃促装送之归。荏苒至里门,乃曰:&畴昔之夜,倚剑而相待者, 非此处耶!吾厌见恶浊,请还侍君于此;如过晡不来[44],予自去。&周至 家,门户萧索,似无居人。还人弟家。弟见兄,双泪遽堕,曰:&兄去后, 盗夜杀嫂,刳肠去,酷惨可悼,於今官捕未获。&周如梦醒,因以情告,戒 勿究。弟错愕良久。周问其子,乃命老媪抱至。周曰:&此襁褓物[45],宗 绪所关[46],弟好视之。兄欲辞人世矣。&遂起,径出。弟涕泗追挽[47], 笑行不顾。至野外,见成,与俱行。遥回顾曰:&忍事最乐。&弟欲有言, 成阔袖一举,即不可见。怅立移时,痛哭而返。
周弟朴拙,不善治家人生产,居数年,家益贫。周子渐长,不 能延师,因自教读。一日,早至斋,见案头有函书,缄封甚固,签题&仲 氏启&[48]。审之,为兄迹;开视,则虚无所有,只见爪甲一枚,长二指许。 心怪之。以甲置研上,出问家人所自来,井无知者。回视,则研石灿灿[49],化为黄金。大惊。以试铜铁,皆然。由此大富。以千金赐成氏子,因相传两 家有点金术云[50]。
  【注释】
  [1]文登:县名,即今山东省文登县。
[2]杵臼交:不计贪富贵贱的朋友。《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 家贫无资粮,变服为吴祐春米。吴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杵臼,捣米的木杵和石臼。
[3]&节序登堂&二句:意思是,四时八节,成生必定携眷到周生家拜问 兄嫂,亲密如一家兄弟。是称赞成生恪守古训,对周生夫妻亲而有礼。节序: 犹言四时八节。我国旧称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或四序,称四立两分两至为八 节。《狂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4]周妻生子:此据铸雪斋抄本,底本误&妻&为&子&。
[5]别业:正宅外之园林宅舍。此&别业仆&,即指派守田庄之仆。
[6] 蹊:践越,穿行。《左传&宜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杜注:&蹊, 径也&
[7]大父:祖父。
[8]气填吭臆:怒气充咽填胸。吭,咽喉。臆,胸膛。
[9]强梁世界:强 暴横行的社会。强梁,强暴凶横。《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
[10] 矛弧,矛和弓,指杀人凶器。
[11]两造: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 两造禁民讼。&郑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
[12]嗾(s&u 叟):指挥狗的声音。《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 焉。&《玉篇》:&《方言》云:秦、晋、冀、陇谓使犬曰嗾使犬。&
[13] 呈治:呈请惩冶。
[14]怂臾(yǒng 甬):同&怂恿&。
[15]辰后:辰时过后。辰时,相当于早上七点至九点。
[16]囹圄(l&ng y &伶俞):本秦代监狱名,后为牢狱别称。
[17]捏周同 党:诬陷周生与海盗同伙。捏,捏造,即诬陷。
[18]据词申黜顶衣:依据海盗供词,申报革去周生功名。旧时官府行文, 下级向上级说明情况称&申详&或&申&。黜,革免。顶衣,指生员冠服,代指其资格功名。科举时代,生员犯法,革除功名之后,官府才能施刑审讯。
[19]搒掠:拷打。
[20]叩阙:应从青柯亭刻本作&叩阍&(铸本&阙&旁亦注一&阍&字), 指向朝廷告状。阍,指帝阍,即宫门。吏民向皇帝告状叫叩阍。
[21]重犴(ch&ng &n 虫岸):牢狱深处,拘禁重罪犯人的地方。犴,年狱。
[22]弱弟:幼弟。弱,幼小。
[23]难而不急:人在难中而不相救。急,救助。《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4]赆(j&n 尽):赠送路费。
[25]着部院审奏:责成(山东)巡抚审理奏闻。部院,本指朝廷六部 和 都察院的长官,各省巡抚多带侍郎和副都御史的京衔,因以部院代称巡 抚。
[26]阅:经历。
[27]诬服论辟:含冤屈招,被判死刑。辟,大辟,即死刑。
[28]复提躬谳:提调案犯,亲自重审。谳,审讯犯人。
[29]营脱:设法解脱罪刑。
[30]朦胧题免:含糊其辞地报请朝廷免罪。朦胧,喻措辞含混。题,题 本,上奏公事。
[31]拟流:判处流刑。
[32]黄巾氅(chǎng 敞)服:道冠道袍。黄巾,即黄冠;道士戴的束发 之冠,多用黄绢之类制成。氅,鸟羽织的外套。这里是对道士袍服的美称。
[33] 间阔:久别之情。间,隔。阔,久别。
[34]&不然&三句:你说的不对。是他人要抛弃我,我又能抛弃谁呢? 未句句首省&予&字。
[35]羽客:道士的美称。道教认为修炼戍功能飞升成仙,因美称道士为 羽人、羽士、羽客。
[36]同社生:社学同学。清制,大乡、镇置社学,近乡子弟可入学肄业。
[37]游戏人间:指对现实生活抱洒然超脱的态度。《 补&排调》:&苏长公()在惠州,天下传其已死。后七年北归,见南昌太守叶祖洽。叶问曰:&世传端明(苏曾为端明殿学士)已归道山, 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38]逴(chu&绰)行殊远:高一步低一步地走了很远。《史记&卫将军骠 骑列传》:&取食于敌,逴行殊远。&《说文》:&蹇,蹇也。&段注:&蹇,(跛) 也。《庄子》&踸踔而行&,谓脚长短也。&
[39]驯人不惊:温驯依人,客至不惊。
[40]万虑俱寂:各种尘世杂念都泯灭而归于空寂;是佛道修行的一种境 界。万虑,指一切思维活动。寂,空寂。
[41]于思(sāi 腮):浓密的胡须。《左传&宜公二年》载宋人嘲笑华 元多须而战败归来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思,同&&。
[42]掩执:突入捉拿。乘其不备而动,叫掩。
[43] 诪(zhōu 周)张为幻:施弄幻术骗人。诪张,欺诳。为幻,制造 假象、幻觉。《尚书&无逸》:&民无或胥诪张为幻。&
[44]晡(bǔ补):申时,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45]襁褓物,乳婴。襁褓,包裹婴几的衣被。
[46]宗绪:宗族后裔,传宗接代的人。绪,丝线末端,比喻后裔。
[47]涕泗:涕指眼泪,泗指鼻涕。《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 朱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48]签题&仲氏启&:信封上写着&二弟 启&。签,指封套上书写收信人姓名住址的部位。仲氏,弟。《诗&小雅&何 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朱生&伯仲,兄弟也。&
[49]研:同&砚&。
[50] 点金术,道教所谓点化他物使成金银的法术。
  【翻译】
  文登一个姓周的书生,与一个姓成的书生小时候在一个书桌上读书、写字,成为知己好友。成生家中贫穷,一年到头都依靠周生接济。周生比成生大,所以成生管周生的妻子叫嫂嫂。逢年过节都去拜访,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周生的妻子因生孩子,产后得急病死了,周生接着又娶了个后妻王氏。成生因为新嫂嫂比自己年纪小,所以从没要求周生让自己见见她。
一天,王氏的弟弟来看望姐姐,周生便在卧室里设宴招待。正好成生来了,仆人来通报,周生坐在宴席上命人快请他进来。成生不进,告辞要走。周生便将酒席移到外间,将成生追了回来。刚刚坐下,就有人来禀告,一个庄园里的仆人被县太爷重打了。原因是黄吏部家有个放牛的,放牛时踩了周家的田,两家仆人发生争吵、谩骂。黄家放牛的回去告诉了主人,周家仆人就被捉去送官,所以挨了重打。周生听说,很气愤地骂道:&黄某这个放猪奴,怎敢这样!他前辈是我家祖上的奴才,刚得志就目中无人了!&周生气满胸膛,忿忿地起来要去找黄家。成生按住他制止说:&强梁世界,本来没有青红皂白!况且今日的官府一半是不打旗子的强盗呢!&周生不听,成生再三劝说,以至掉了泪,周生才勉强忍下。
但是,周生的怒气终不能消除,一夜翻来覆去没有睡着,对家人说:&黄家欺侮我们,是我们的仇家,这先不说,县官是朝廷的命官,并不是有势力人家的官,就是互有争端,也应传两家对质,何至于像哈叭狗一样跟着叫?我也去告他家的仆人,看县官怎么处置他们?&家人们也鼓动他,于是他就写了呈子送到县衙。可是县官只看了一眼就把呈子撕了扔在地下。周生气极了,顺口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冒犯了县官。县官恼羞成怒,就把周生拘捕了。
这天早饭后,成生又去找周生,才知道周生去县城告状去了。他急忙追去想劝止,不料周生却已在监狱里了。急得他直跺脚,无计可施。
这时,官府正抓了三个海盗。县官与黄吏部用钱买通了海盗,让他们捏造周生是同党,然后根据假证词,革去了周生的功名,更加残酷地拷打他。成生来看他,两人抱头痛哭。他二人偷着商量还得上告。周生说:&我身在监牢,像鸟在笼子里。家里虽有一个弟弟,也只能给我送点饭来,谁能替我上告呢?&成生表示愿一人承担,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朋友有难而不能急救,还算什么朋友?&说罢就走。周生的弟弟打算送路费给他时,他已经走远了。
成生到了京城,上告无门,正急得不得了的时候,听人传说皇帝要出城打猎。成生就暗藏在木市中。待了不多时,皇帝的大队人马果然从这里经过。成生趴在地上大声喊冤,皇帝问明了原因,准了他的状,叫他等着,并把他的状子批到部院,命部院复审上奏。
此时,距周生入狱已十多个月了,周生已受刑不过,屈打成招,定了罪名。部院官员接到皇上御批,非常惊惧,打算亲自复审。黄家知道后也很害怕,就计划暗中谋害周生。首先买通看监的狱卒不给周生饭吃。周生的弟弟来送饭,也不让他们见面。成生又到部院喊冤,部院才提审。这时周生已饿得站不起来了。部院宫员见了大怒,喝令将狱卒打死。黄吏部更害怕,就拿几千两银子托人为他说情。部院官员才打了个马虎眼,免了黄吏部的罪。县官因为枉法,被判流放。
周生被放归,越发对成生感激不尽。成生经过这场官司,也厌世了。因此,就与周生商量一起隐居。然而周生因为有年轻的妻子,不忍离去,一直以言笑推托。成生见周生态度不明,虽然没再说什么,自己决心已定,准备出走。
两人分别以后,成生一连几天没有来找周生。周生就派人到成生家去打听。而成家还认为在周家呢,这才知道成生不见了。周生心里明白,急忙派人到处找,所有远近寺观、沟谷都找遍了,还是不见成生的踪影。周生只好经常送钱、送粮给成的儿子,帮助成家过日子。
又过了八九年的工夫,成生忽然自己回来了。他头戴黄冠,身穿大氅,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周生见了,亲热得不得了,一把拉住成生的胳膊说:&你到哪里去了,让我们到处找?&成生笑着说:&孤云野鹤,哪有一定的地方?分别后幸亏还康健就好。&周生赶快命家人摆酒席招待,略说几句客套话以后,周生就催着成生换下道服来。成生只笑不说话。周生说:&你真傻!为什么不要老婆孩子,把他们像旧鞋一样扔掉呢?&成生笑着回答说:&不对!是别人抛弃了我,哪里是我抛弃别人呢?&周生又问成生住哪里,成生说在崂山清宫。
两人当夜就抵足睡了。正睡间,周生梦见成生光着身子压在自己胸上,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惊讶地问这是为什么,成生也不回答。忽然就醒了,喊成生不答应,坐起来找成生,却不知哪里去了。定了定神,才发现自己是在成生睡的地方,他惊骇地自言自语:&昨晚没有喝醉,为什么糊涂到这个地步?&于是叫家人拿灯来照,家人只见成生坐在那里,周生不见了。周生本来胡子很多,此时他用手一捋,稀稀拉拉地没有几根了。拿镜子一照,周生大惊失色地说:&成生在这里,我哪里去了呢?&接着一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成生用幻术招他去隐居。他想进卧室去找妻子,他弟弟因他已变为成生了,不让他进去。他自己也无法说明白,只好不进去。
别无它法,周生只好叫仆人备了马,主仆二人前去崂山找成生。走了好几天,才到了崂山。周生骑马走得快,仆人在后面一时没有跟上来,他就坐在树下休息。但见这里道士来去不断,内中一个道士看了他一眼,周生就顺势问他知不知道成生。道士笑着说:&听说过这个人,好像是在上清宫。&说罢就走了。周生目送那道士,见他走出一箭地之外,又与另一人说话,也不过说了几句,那人就走了过来。一看,原来是同学。那人见了周生以为是成生,吃惊地说:&几年不见了,听别人说你已在名山学道,为什么还游戏在人间呢?&周生知道他把自己当成成生了,于是就把自己的事说了一遍。那人惊讶地说:&我刚才还遇见他,以为是你呢!才走了不多时,或者没有走远。&周生觉得很奇怪,说:&怪呀!我为什么见了自已的面目还不认得呢?&
过了一会儿,仆人追上来,他们急忙快走。可是走了半天,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前面的路一望无际,遥远得很,拿不定主意是走还是回去。可是转又一想,已经没有回去的可能了,只有向前走追上成生才行。但路却越发险恶难行,马也不能再骑了。周生就把马交给仆人,叫他转回去,自己沿着崎岖的山道一步步走去。
走了一段路,远远看见一个小道童坐在那里,周生便走向前去问路,并说来找什么人。道童说自已是成生的弟子,并帮周生拿着行李,领他一块走。他们一路风餐露宿,往很远很远的地方走去。
走了三天三夜,才到一个地方,但这里又不是世上传说的上清宫。当时是十月天气,可山路两边却山花烂漫,一点不像是初冬。道童进去禀报,成生很快就出来迎接,周生这才认出自已的面貌。两人手拉手进了大殿,接着就摆上酒席,饮酒谈心。但见珍奇的小鸟,飞来飞去,一点也不怕人,叫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好听,不时还到桌上叫几声,周生心里非常惊奇。然而他仍然思念尘世返乡心切,无意在这里呆下去。饮完了酒,见地上有两个蒲团,成生拉周生并坐在上面。约二更以后,万籁俱寂,周生忽然打了一个盹,觉得自己与成生换了个位置,心里很奇怪。自己随便用手摸了一下下颔,胡子已和从前一样了。
天亮了,周生回家心切,要求走,成生坚持留他多住几天。又住了三天后,成生对周生说:&请你稍闭一下眼,我送你回家。&周生刚一合眼,就听见成生叫着说:&行装都已齐备。&于是周生起来跟着就走。一路走的并不是原道,但走了不多时,就看到家乡了。成生坐在路旁等着,叫周生自己回家。周生强邀成生一块回家,成生执意不肯。周生就一个人回到了家门。他见大门关着,就叫了几声,里面没有答声。刚想跳墙,就觉自己的身子像树叶一样,轻飘飘进了院子。又跳了几道墙才到了卧房。见卧室内灯光昏暗,妻子还没有睡觉,听到屋里咕咕哝哝好像有人说话。他悄悄舔开窗纸往里一看,见妻子正与一个仆人用一个杯子喝酒,样子非常亲密。周生大怒,想立即进屋捉住他们。可又怕自己一人难以对付他们两人,就悄悄出门回去请成生来帮忙。成生慷慨答应,立即跟周生一直到了卧室。周生拿石头砸门,屋内二人吓慌了神,砸得越急门关得越紧。成生用剑拨门,一下两扇门都开了。周生跑进去捉人,那个仆人冲出门向外跑。成生在门外一剑砍去,砍下了仆人一条臂膀。周生进屋捉住妻子拷问,才知道刚娶她进门时她就与仆人私通了。周生拿过成生的剑,割下妻子的头,挑出她的肠子挂在院里的树上,才跟着成生原路返回。周生忽然一觉醒来,原来身子还在床上,惊异地说:&怪梦七长八短,真使人怕死了!&成生一旁笑着说:&是梦,兄却以为是真;而真,兄却以为是梦。&周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就问成生。成生拿出剑来给他看,剑上的血迹仍在。周生吓得要死,暗暗疑惑成生已会幻术了。成生也知道周生的心思,就催他整理行装,送他回家去。
二人辗转走到了家门,成生对周生说:&那天夜里我倚着剑等你,不是在这里吗?我厌恶看见污浊,还在这里等你。如果过了申时不回来,我就自已回去了。&
周生到了家门,门庭冷冷清清,好像没有人住一样。又到了弟弟家里,弟弟见了他,双泪交流,对他说:&哥哥你走后,贼夜里来杀了嫂嫂,还把肠子挂在树上,真是可怕。至今官府还没有破案。&周生才大梦方醒,把一切事情告诉了弟弟,并嘱咐他不要再追究了。他弟弟吓呆了很长时间。周生问起孩子,弟弟叫奶妈抱来。周生看了说:&这孩子是咱家的后代,请你好好照看,兄要告辞人世了。&说罢起身就走。弟弟哭着追出挽留,周生笑着走了,连头也没回。到了郊外,见了成生,二人一起上了路,远远地回过头来说:&能忍就是最大的乐事。&他弟弟追着想再说几句话,成生一举袖子,就无影无踪了。弟弟呆立多时,哭着回了家。
周生的弟弟忠厚老实,但没有能力,不会治理家务。过了几年,家里越发穷了。周生的孩子渐渐长大,没有钱请老师教学,他就亲自教侄子读书。
一天,清早到书房里,见桌子上放着一封信,封口粘得很结实,信封上写着&二弟启&。细看是他哥哥的笔迹。拆开信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爪甲,有二指来长,心里觉得很奇怪。他把爪甲放在砚台上,出来问家人这信是哪里送来的,家人们都不知道。回到屋里一看,砚台闪闪发光,已变成了黄金。他更加惊奇,又放在铜铁上试试,都变成了黄金。从此,他家大富起来。他拿出千金给成生的孩子。后来相传两家都有点石成金的法术。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氏兄弟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