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文化习俗文化

分类学习站点
【习俗文化】俄罗斯习俗礼仪详细介绍
编辑点评:你对俄罗斯的风俗礼仪知识知多少?想知道俄罗斯主人是怎么招待客人的嘛?俄罗斯人忌讳什么样的颜色,为什么女士喜欢接收单数的鲜花,他们为什么对盐那么崇拜?看了下面的文章问题就都知晓答案啦~
1、俄罗斯主要是俄罗斯人,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是主要宗教。
2、俄罗斯人性格开朗(весёлый)、豪放、集体观念强。他们和人见面,大都行握手礼,拥抱(объятие)礼也为他们常施的一种礼节。他们还有施吻礼的习惯,但对不同人员,在不同场合,所施的吻礼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对朋友之间(среди друзей),或长辈对晚辈之间,以吻面颊(щека)者为多,不过长辈对晚辈以吻额为更亲切和慈爱;男子对特别尊敬的已婚女子,一般多行吻手礼,以示谦恭和崇敬。吻唇礼一般只是在夫妇或情侣间流行。
3、主人(хозяин)给客人(гость)吃面包和盐(хлеб и соль),是最殷勤的表示。一般对晚餐要求较简单,对早、午餐较重视。用餐时间都习惯拖得很长。乐于品尝不同风味的菜肴,菜肴喜欢熟透和酥烂。非常喜欢中餐。
4、在待客中,常以&您&(Вы)字表示尊敬和客气;而对亲友往往则用&你&(ты)字相称,认为这样显得随便,同时还表示出对亲友的亲热和友好。外出时,十分注重仪容仪表,衣扣要扣得完整,总习惯衣冠楚楚。
5、男子(мужчина)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把胡子(борода)刮净;赴约要准时;在社交场合,处处表现尊重女性。
6、和俄罗斯人说话(говорить с русскими),要坦诚相见,不能在背后议论其他人,更不能说他们小气(жадность);对妇女要十分尊重,忌讳问年龄(возраст)和服饰价格(цена одежды)等。
7、俄罗斯人不吃海参(трепанг)、海蛰、墨鱼(каракатица)、木耳(съедобный деревянный гриб)。偏爱&7&(семь),认为&7&预兆会办事成功,&7&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满和幸福。他们普通对红色(красный цвет)昵爱。人们都把红色视为美丽和吉祥的象征。应邀去俄罗斯人家里作客时可带上鲜花(цветы)或烈性酒,送艺术品(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е)或图书(книга)作礼品是受欢迎的。女主人对来访客人带给她的单数鲜花是很欢迎的;男主人则喜欢高茎、艳丽的大花。
8、决不能在街上(на улице)丢弃任何东西,连一张过期的电影票也不行。这种行为有损俄罗斯的整洁,而且是违规的。
9、对盐(соль)十分崇拜,并视盐为珍宝和祭祀用的供品。认为盐具有驱邪除灾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慎打翻了盐罐,或是将盐撒在地上,便认为是家庭不和的预兆。为了摆脱凶兆,他们总习惯将打翻在地的盐拾起来撒在自己的头上。
10、认为兔子(заяц)是一种怯弱的动物,如果从自己眼前跑过,那便是一种不祥的兆头。忌讳黑色(чёрный цвет),认为黑色是丧葬的代表色。因此,对黑猫更为厌恶,并视黑猫从自己面前跑走是不幸的象征。
11、他们重视文化教育(культур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喜欢艺术品和艺术欣赏。所以,和他们谈论艺术是个很受欢迎的话题。
点击查看,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对俄罗斯的风俗礼仪知识知多少?想知道俄罗斯主人是怎么招待客人的嘛?俄罗斯人忌讳什么样的颜色,为什么女士喜欢接收单数的鲜花,他们为什么对盐那么崇拜?看了下面的文章问题就都知晓答案啦~
http://i1./topic/Custom-culture6991.png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俄语文章
想看更多与风俗文化相关的文章?那就到主题集里瞧瞧,罗列更多与该主题相关文章,让你了解风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精华文章推荐
为本文提供文章录音,通过审核时可获得 100沪元。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
请在下方输入本文的翻译,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0沪元。【文化观察】春节被吐槽最多的习俗
[摘要]老一辈还恪守着那些人情礼仪,在他们的圈子里这是一种舆论压力,谁家要是“不走亲戚”会被人骂不懂人情世故。腾讯文化 徐娉婷 发自北京盼着盼着,春节来了,可是有的人也开始恐惧了,已经吐槽开了。有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写道:“要被所谓的人情风俗累死:我有五个姨一个舅一个叔一个伯伯还有俩姑姑,这还是只是我这边的亲戚,老公那边也是大家口,算下来二三十家,光送礼就得好几千,钱还都是小事,主要是真累啊,过年才放七天假,东家跑西家蹿,疲于奔命,这是过年呢还是受罪?”这条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网友纷纷表示“不能同意更多!”“走亲戚”这种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会越来越让现代人反感?“走亲戚”是传统社会的重要社交方式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列祖列宗,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我们俗称的“走亲戚”就是初二开始的走亲访友。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都形成了节日期间亲戚来往的习俗。走亲戚的风俗缘于历史上的农耕时代,平时大家一家一户在田里耕作都比较忙,趁春节期间没啥农活比较清闲,亲戚们之间相互走动、聊聊聊家常,增进感情。在传统社会,社会救济系统建立在相对狭小的熟人社会之上,在东亚儒家文化圈,这个救济系统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建立,比如,一个家庭急需用钱,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借。在过去农村盖房子,都是靠亲戚邻里相互协作才能完成这个浩大工程。血缘关系是最可靠的互助体系。而在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种独一神教社会,宗教组织承担了更大的救济功能。“走亲戚”送礼看重的是礼节和情义,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绝大部分家庭都比较贫寒,没有多少礼物可拿,有不少亲戚之间送了礼盒也不舍得打开,又用来送别的亲戚。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社会,亲戚网络是一个强大的互助系统为何成为现代人的负担无效社交随着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地缘关系弱化,传统的熟人社会终结。以前在熟人亲戚身上的情感投资就是为了防止某一天的“不时之需”,现在这种投资渐渐失去意义。日常生活已经疏远的亲戚,再走也亲不了。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更重视身边朋友的关系。仅仅是血缘关系,很难保证彼此之间必须保持某种特定的密切关系。而且对于年轻人来说,似乎变成了“无效社交”。没有与好友玩的愉悦、陪父母的温馨,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交的收获。交流浮于表面,找不到共同话题,聊一些婚姻、子女、财产等个人隐私,招人反感。而且春节一过,各回各城,作鸟兽散。钱包压力改革开放前普遍存在物资短缺,熟人送礼多以实物为主。1978 年后,市场化改革丰富了商品经济,几乎所有物品都能用钱买到,而且发达的商品流通也抹平了地域差别。与其花费心思挑选礼物,不如直接送钱来得实在。而且送礼未必能送到心坎上,送钱是没人拒绝的。一旦变成了送钱,量化起来就容易,谁送的多谁就有面子,形成攀比之风,让年轻人不堪重负。春节送礼,对很多人来讲意味着钱包大瘦身。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八成的网民表示,自己过年回家的花费已经超过了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其中花费在2000元以下的仅有25%,花费在2000元-10000元之间的占主流,得票率有59%,更有16%的网友表示回家一趟将花费在10000元以上。过年成了“过钱”,活生生把一些年轻人变成了“恐归族”。 代际冲突对于年轻一辈而言,明知有以上负担,却还是不得不去“走亲戚”,一个原因是代际冲突。一位网友说“我一说不想去走亲戚,老人还特别顽固,生气,说我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重视亲情。”老一辈还恪守着那些人情礼仪,在他们的圈子里这是一种舆论压力,谁家要是“不走亲戚”会被人骂不懂人情世故。而且,中国人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边界意识模糊,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婚姻大事当做自己的脸面问题,把孩子的生儿育女当做自己的终极任务。在“走亲戚”这点小事上自然也要管管,“我的亲戚就是你的亲戚”,其实父母的手足兄弟,对子女而言只是一年也难说上几句话的旁系亲属。老外要“走亲戚”吗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乡村居民大量向城市流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契约社会,资源的分配、矛盾的解决全靠契约维持。从传统悠久的宗教救助组织到二战后西欧普遍的福利国家制度,国民的基本生活都有足够保障。个人在生活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求助政府和社会组织,无需依赖亲友相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更加简单纯粹。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五六年的美国人大卫对中国“走亲戚”的现象也很好奇。他说,在国外,他们过节比如圣诞节就比较简单,“就是和家人待在一起,享受几天团聚时光,一般不会到处跑,对别人的问候一般通过电话、EMAIL等方式解决。”不过在他眼里,中国人的忙碌也是一种幸福。有的美国家庭圣诞节时会举办一个亲友大Party,把家族的几十口人聚在一起,非常热闹。省去了N站式走亲访友的麻烦。有的“洋女婿”亲自体验过中国的走亲戚。据媒体报道,2015年春节,62岁的比利时男子河内,跟着广州妻子走亲戚,年初一去了五户亲戚家拜年,回来的时候感觉比上五台山还要累,光这些亲戚称呼就让人头疼:八叔婆、七姑姐、六姨妈,年初一还认识了一个比他小52岁的“表舅”。在送礼方面,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礼物交换的象征意义往往远大于实际价值。美国人一般不会直接送钱给对方,只买一些象征性的礼物,通常不超过25美元,比如一瓶酒、一篮水果、一盒糖等等。德国人最喜欢送的礼物是书,廉价酒、巧克力也是常见的伴手礼,如果礼物昂贵,德国人会觉得很尴尬——在大量中国留德学生的回忆中,往往会出现礼物太贵导致对方拒收。在韩国,“农历新年”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也过春节,这个节日在韩国叫“旧正”,也就是农历新年。韩国春节的第一道风景是“归省”——回家探亲。每年除夕之前,和中国一样也会出现一幅数千万人大流动的回家探亲壮观场面。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赶在大年初一之前回到故乡。由于春节假期只有三天,他们除了和父母团聚,一般不会出去走亲戚。即便平时和亲友互赠礼物,一般送的也多是廉价的日用品或食品,如韩国人搬家后经常会收到手纸、洗衣粉等礼物,这在中国人看来是送不出手的。结语:有些春节习俗是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有的习俗已渐渐落伍了。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人们的观念都在转变,习俗也会随之潜移默化地改变,吐槽的人们只是正处于这个转折点。腾讯文化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fredalu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政务微信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_传统文化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ü槔矗朴《饶韧庸糠暾率澹谠萍把龇鹕崂遣畏鸬募樟汲健:好鞯畚撕胙锓鸱ǎ铝钫率逡乖诠泻退略"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中国民俗网
中国民俗网欢迎各界进行商务合作,请致函:
点击次数:
《春节专辑》
特别推出:春节词典
节日文化:春节节物及其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
“老鼠嫁女”于吉祥图案中的鼠符号
中韩春节风俗概述与比照
民俗学最新研究动态
北京 / 西城
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民俗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节的文化习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