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6参加农村扫盲班工作任教员坚持到1986年多资评为省地市出先进工作者从1977年开始县教育

农村扫盲教育工作初探--《新农村》2016年03期
农村扫盲教育工作初探
【摘要】:正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成校在新时期扫盲工作中,针对70岁左右的老年人文盲,根据"因地制宜、就近方便"的原则,采取了"一对一辅导"的方法来扫除老年人文盲。辅导老师边培训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大家齐心协力,用智慧与汗水收获成功。据统计:双林镇2015年度完成"一对一辅导"扫盲860人。作为扫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1.接受与接纳问题农村扫盲工作的对象是一群非常特殊的文盲,他们年龄大多在70岁左右,一部分在家务农,另一部分还在企业打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22【正文快照】: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成校在新时期扫盲工作中,针对70岁左右的老年人文盲,根据“因地制宜、就近方便”的原则,采取了“一对一辅导”的方法来扫除老年人文盲。辅导老师边培训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大家齐心协力,用智慧与汗水收获成功。据统计:双林镇2015年度完成“一对一辅导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农村成人教育;1996年09期
於翔;;[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8年11期
;[J];小雪花;2004年28期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文耀;[N];新余日报;2014年
童小军;[N];新余日报;2013年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日本大阪大学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
陈学文;[N];中国文化报;2013年
谢尚国;[N];湖州日报;2014年
彭少敏;[N];农民日报;2001年
记者  毛传来;[N];浙江日报;2006年
;[N];镇江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第一章&&教&&育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29&&&&更新时间:
第一章& 教& 育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前,县内有府学、县学、书院、社学、义学、私塾诸种。县设学署,由教谕、训导掌管学政。&&&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至宣统三年(1911),废除科举制度,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期间,外国人还办有教会学堂。高等小学堂仍承袭“忠君”、“尊孔”宗旨,教会学校充斥奴化教育内容。县设劝学所,管理教育行政事务。
&&& 民国期间,沅陵教育几度起落。民国伊始,改学堂为学校,全县兴办国民学校120多所;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开始兴办,后由于军阀混战,经济萧条,部分学校被迫停办。抗日战争时期,外地学校迁入,促进教育相应发展,山城风气大开,县内有中等学校22所,小学和幼稚园389所。沅陵解放前夕,因兵匪为患,许多学校关闭,学生辍学,教师星散。民国时期的办学宗旨,以三民主义为本,施教取代“忠君”、“尊孔”,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校管理,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不离资产阶级教育体系,且工农子弟入学者寥寥。
&&& 新中国建立后,1950~1966年,沅陵县教育科首先遵循“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改造旧教育,努力发展人民教育,普及中小学教育,开展工农识字教育。嗣后,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及“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开展教育革命,一批县办半工(农)半读的农、林、卫生、师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 “文化大革命”中,沅陵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9月~1967年底,学校一度停课。后来又不顾师资、设备等条件,多数农村大队、公社办起初、高级中学,学制缩短,课程简化,质量低劣。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纠正教职工中的冤、假、错案,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贯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实行教育改革,发动群众集资办学,调整学校布局:各乡设立中心小学,初小下伸设点;县、区设完全中学和职业中学,乡(镇)办初级中学。恢复中、小学的六年学制,全面开设学前班,促进教育普及,提高教育质量。1978年起,三年集资700多万元,各级学校条件得到改善。1985年,经省地区验收,全县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和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1987年,全县中、小学763所,教师5199人,在校学生11.6782万人,分别为1950年的19.8倍、5.9倍、5.4倍。
第一节& 基础教育
&&& 私塾& 书院& 学宫
&& &私& 塾& 县内私塾分蒙馆和经馆两种。一般是14岁以下的入蒙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城始办新学,私塾并存。民国2年(1913),推行国民教育,改造私塾,开设新课。18年,全县城乡有私塾339所,学生4599人。25年1月,县教育局决定:为普及教育起见,对于不妨碍学校招生之私塾,仍准其存在,并举办私塾教师训练班。26年上期,全县保留私塾53所,学生1182人,占全县学生总数11.5%。此后,县政府布告取缔私塾,并派督学前赴各区查封。但偏远山村,儿童上学不便,私塾仍有增无减。27年,全县有私塾106所,学生2215人。
&&& 新中国建立后,私塾停办。1962年,提倡集体办学,并允许私人办学。农村曾开设私塾1O余所,旋即停办。
&&& 书& 院& 县内书院起于宋,盛于明清。见于旧志所载的官办7所、私办3所。
&&& 长田张氏书院,宋绍兴十八年(1148),邑绅张氏办于城南郊三里处。
&&& 崇正书院,明正德五年(151O),辰州知府戴候敏办于县城东门内。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学署。
&&& 翠山书院,明正德九年(1514),举人董汉策京试不第,归家后,设书院讲学。
&&& 虎溪书院(又名阳明书院),明正德六年(1511),王阳明道经辰州,寓龙兴讲寺弥月,与武陵蒋信和沅陵进士唐愈贤等讲授“致良知”之学。嘉靖二十三年(1544),阳明门人辰州郡丞徐珊建虎溪精舍于城西虎溪山,崇祯初,更名阳明书院。明末,燹于兵。清雍正四年(1726),郡丞黄澍复修,易名虎溪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辰州府中学堂。
大酉妙华书院,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王世隆官授刑部主事,历任贵州副使,告老归里,于大酉山办妙华书院,收童生数十人,亲自讲授。明末毁于兵。
&&& 让溪书院,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分守道游震得建精舍与诸生讲学。震得去世后,门生用其号让溪为书院名。乾隆年间废。
&&& 龙山书院,明万历十四年(1586),知府赵健、分守道蔡国珍办,院址在县城校场坪西。清同治年间废。
&&& 崇文书院,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屈宜伸建。
&&& 酉阳书院,兴建年代无考,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府单奎改建义学,仍名酉阳书院。
&&& 成人书院,旧址鹤鸣山,所建年代无考。光绪十二年(1886),知县董耀馄募捐重修,仍名成人书院。后更名为鹤鸣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何德懋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初年毁于兵。
&&& 学& 宫& 县城设有府学宫、县学宫,均系地方官办。宋元两代,府学宫在府治东南。明洪武初,改建于观澜楼之北,明末燹于兵。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府刘应元以前旧址在城西虎溪山麓,明洪武九年(1376),迁于鹤鸣山麓。宣德间,御史薛碹见规模狭窄增修,明末毁于兵。清康熙八年(1669)重修。以后又多次复修。民国初驻兵,残破不堪,仅存两庑,已改为学校。
&&& 宋代,府、县学由长史掌管,学生由其选补,每岁冬季送生员参加科举考试。明清时期,设教授、教谕及训导掌管,每三年招考一次,由童生参加入学考试,取得秀才资格的为县学生员或称庠生,每次招生有固定学额,府学廪膳生、增广生各40名,文武附生各18名;县学廪膳生、增广生各20名,文武附生各18名。
&&& 清代始设义学,又名乡学,教师由地方官择聘,乾隆四十八年(1783),辰州知府单奎捐资,于试院左侧创立义学;咸丰三年(1853),知府刘位坦于城外东南西北各建义学1所。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 &民国6年,县立高等女子小学创设幼稚园1班,幼儿19人。创建人张言艮。12年,私立贞德附属小学亦开办幼稚园1班。36年,县城区有幼稚园3所、幼儿81人。38年“三?二”事变,幼稚园停办。
&&& 1950年,驻县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军后勤部开办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60人,园址设县城东门外先农坛,幼师3人,保育员1人。1953年,改为县幼儿园。1957年,迁左营坪。1959年,幼儿园增至5所,农村也兴办幼儿园661所,实多系农忙托儿所,保育员、教员均未经专业培训,入园幼儿14320人,1960年全部停办。1962年,城区幼儿园调整为1O所,幼儿132人,幼师4人。
&&& 1967年,县幼儿园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年。1970年8月,园址迁胜利街。同年,城关镇下南门居委会开办街道幼儿园1所。全县共2所4班,幼儿170人,幼师9人。
&&& 1979年,全县新办幼儿园22所,39班,入园幼儿1097人,幼师89人,其中,农村6个班,幼儿166人,幼师6人。1980年,实行“普教、业教、幼教”一齐抓,部分小学开办幼儿班。全县幼儿园增加到95所,123班,幼儿3116人,幼师133人。1982年春,县成立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县城机关、厂矿集资建园32所,幼儿入园率达94%。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34所,40个班,幼儿2815人,幼师49人。
&&& 学前班& 1977年9月,军大坪大队小学始办幼儿班,招收幼儿19人。1980年,黄壤坪、肖家桥、楠木等20个大队小学也开设幼儿班。1982年3月,幼儿班改名学前班。1984年,城乡中心小学普遍办学前班。黄壤坪乡中心小学幼师冯桂仙办幼儿班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省优秀幼师。1987年,全县共办学前班119个,幼儿2666人,幼师105人,其中乡、镇中心小学和联立小学附设70班,幼儿1571人。
&&& 小学教育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国基督教会在县城内府仓巷设立福音小学堂,三年后因发生“辰州教案”而停办。光绪二十九年二月,知县何德懋创建县立高等小学堂。设初、高级5班,教职员1O人,学生200人。七月,冯景奎倡导建私立怡思溪初等小学堂。次年,柳林汊设初等小学堂。美国基督教会接办原福音小学堂,开办中西男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在马路巷设中西女学堂。
&&& 民国1~2年,在县城、麻伊、北溶、马底驿、浦市江东寺(今属泸溪县)设县立高等小学校;县城教会男女学堂,分别改为私立朝阳小学校和贞德女子小学校;农村改良私塾,开设初级小学课程。全县城乡小学共达120多所。
&&& 民国4年,军阀混战,县教育经费被挪作军饷,校舍被往来军队占驻,部分学校停办。6年,创办县立女子小学校。12年,县城国民小学校并入第一高等小学校,各乡镇高等学校增设初级部,国民小学校改为初级小学校。16年5月,沅陵发生“宥日事变”,学校进步师生被逮捕,女子小学校教师姚鉴雪惨遭杀害。反动政府和军阀视学校为“暴民”据点,县城教育机关和学校被洗劫一空,教育经费全部提作军饷,教育界人士纷纷隐迹,改业他行。“乡村国民小学校倒闭者十居八九”、“停顿逾岁”,由私塾和私立小学替代。
&&& 民国17年,恢复公立学校。21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1所、初级小学177所,学生5810人,其中初级小学学生4558人。同时,基督教和天主教会分别恢复私立朝阳小学校和贞德女小,新办辰粹女小及尚智、尚文、尚德、求真小学校。
&&& 民国22年8月,经费拮据,县府裁撤乡村4所完全小学的高级部,并入城区县立完全小学。县府制定《实施义务教育推行方案》,增设短期小学80所。25年秋,恢复县立船溪驿(今属辰溪县)、马底驿、北溶、清浪初级小学的高级部,对私塾“准其存在”,“勒令依法改良,以为推行义务教育之一助”。26年上期,全县有小学195所,教职员508人,在校学生8486人。
&&& 民国28年8月18日,日机轰炸县城,各类学校向乡村疏散。县立第一完全小学迁清水坪,并在益平乡(明溪口)、建平乡(丑溪口)、宣平乡(七甲坪)、乐坪乡(大合坪)设立一、二、三、四分校。县立女子小学迁乌宿,在信平乡(凉水井)、保平乡(乌宿)、忠平乡(黄草尾)、柳平乡(柳林汊)设立一、二、三、四分校。28~33年,先后增办15所私立小学校。其中有省赈济会、沅永师管区、青年会分别在县城圣宫坪、南岸和凉水井官田垭办的3所难童小学,有战区教员王明煊在广平乡高坪办的雪耻小学和美术教师王晴川在太常村办的“七七”小学等。各乡(镇)自筹资金,遍设国民学校,原县立短期小学改为保国民小学,县立完全小学改为乡(镇)中心国民小学,没有完全小学的乡(镇),将所在地的初级小学扩为中心国民学校,并从民国32年起,各乡(镇)增设分校。县城江西会馆用公产开办私立豫章小学。34年,全县国民学校发展到338所,教员818人,学牛32723人。&&
&&& 抗日战争胜利后,沦陷区同胞陆续返回原籍。县内农业受灾,扩军派款,乡村入学学生减少,民国38年3月,土匪骚扰城乡,烧杀淫掠,学校遭受严重破坏。秋季全县仅有小学141所开学,教职员392人,入学学生6343人,其中乡村小学126所,教职员246人,学生3446人。
&&& 1949年1O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城乡小学大部分陆续开学,农村部分小学因土匪骚扰未能开学。
&&& 1950年,城区小学调整合并为县立第一(鹤鸣山)、第二(南岸)、第三(溪子口)、第四(荷花池)小学;农村小学一律改为公办。1952年,小学发展到718所,在校学生51003人。其中农村711所,学生47889人。与1949年比,学校增长4.1倍,学生增长7倍;与民国时期最高水平的1946年比较,学校增1.13倍,学生增O.56倍。工农及其他劳动人民子女占在校小学生总数的95%。
&&& 1953年对小学教育进行整顿,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是年,小学调整为597所。1955年,为争取更多的工农子女入学,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和苗族、土家族聚居的村寨开办民办小学7所,民办高小1班,巡回小学4所。1956年,制订《沅陵县小学教育十年发展规划》,开始普及义务教育。1957年全县小学553所,学生41926人,其中民办小学56所,58个班,学生1800人。
&&& 1958年3月,开展教育革命,贯彻公办与民办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开办民办小学247所,入学儿童7400人。全县小学增至812所。学生52947人,比1957年增加26.3%,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7%。1960年,县内农业严重受灾,人民生活困难,在校学生下降到42369人。1961年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民办小学由244所缩减到160所,动员超龄学生2942人回家参加劳动生产。1962年,在校学生人数下降到27927人,比1958年减少47.3%。
&&& 1964年继续执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发展耕读小学,采取早班、晚班、午班和全日制、半日制、送字上门等多种形式。196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9.8%,在校学生达45894人,其中耕读小学学生11280人,占24.57%。
&&&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7年,部分教师、学生又被卷入派性武斗,学校工作瘫痪,直到1968年才陆续复课。1969年,农村公办小学全部改为生产大队办,城镇小学也曾一度交给工厂管理。同时,县革命委员会派出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管理学校。开展“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有的教师受到错误处理,学校秩序混乱。1972年,民办小学766所,占小学总数的53.1%;民办教师1695人,占教师总数的66.8%;学生总数57606人。1975年,按照普及七年制教育的要求,在农村大队小学附设初中13所。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被抽去当中学教师,小学校舍被占用。到1976年,全县小学1272所(附设初中班14所),学生总数92030人,虽比1965年总数增加一倍多,但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 1980年,县文教局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及格率、普及率进行抽样调查,对全县小学体制进行调整,每个公社办一所重点小学,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改五年制为六年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1058名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对没有受完小学教育的3467名学生,开办文化补习班。1985年11月,经省教育部门组织验收,全县小学“四率”(入学、巩固、及格、普及率)均超过规定标准,入学率达97.4%。1986年,县政府制订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办学制度,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 1987年,全县小学697所,在校学生90788人,教师3767人,其中民办教师2032人。7月1日,从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7~15岁的3054名学龄儿童中,未上学的146人,占4.7%。
&&& 附:鹤鸣山小学简介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何德懋创办县立小学堂,校址鹤鸣书院。民国3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30年,与县立女子小学合并为首善镇中心小学校。34年,改称首善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38年3月,全校13个班,学生279人,教职员19人。
&&& 1950年2月,成人小学并入,改为县立第一小学,学生800人。1958年易名鹤鸣山小学。1959年定为县重点小学。1965年,全校22班,教职员50人,学生1200人。1966年,改名红旗小学。1970年,附设初中班,更名鹤鸣山学校。1979年,有初中1O班、小学17班,学生1600人,教员80人。1980年定为地、县重点小学,停办初中班级。1987年,全校25个班,学生1518人,教职员70人。校园面积26.5亩,建筑面积7366平方米,其中教学区2586平方米,电化教学和教学仪器815件,图书4500册。
&&& 中学教育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一月,成立辰州府中学堂,在校学生18人。后迁考棚街,学生101人,为沅陵第一所中学堂。民国元年迁天宁山,先后改为辰州公立学校、湖南第八联合初级中学、辰郡联立中学。3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天宁山设立朝阳初级中学。12年,又在马路巷设立贞德女子中学,是年,3所中学共有学生400人。16年,沅陵“宥日事变”,第八联合中学学生吴纯熙被杀害,进步教师被迫离校。全县中学生减至200人。27年,省立沅陵中学在太常村设立,招收初、高中各1班。省督学樊国{兼校长。次年8月,日机轰炸县城,省立沅中迁溆浦溪口,改为省立九中。同时,辰郡联立中学迁浦市。是年9月,美国天主教会开办私立辰粹女子初级中学,招收新生1班17人,后增至3班75人。32年7月,沅陵县立中学创立,校址圣宫坪,设初中2班,招收新生128人;高中1班64人。后增至8班,学生384人。次年8月,交通部川黔联运处在太常开办沅陵扶轮中学,先后招收高、初中两届4班,学生120人;同月,江浙难民在黄草尾设立江浙初级中学,学生112人,后增至250人。抗日战争期间,长沙私立雅礼中学,长沙福湘女中,长沙私立艺芳女中,长沙新华初中,长沙私立云麓中学,岳阳私立贞信女中,省立衡山十二中学,国立沅陵中学先后迁入县城和郊区。34~3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2所,学生3570人。
&&&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衡山十二中、雅礼、新华、扶轮、福湘、艺芳、贞信等中学迁回原地,江浙中学停办。35年5月,辰郡联立中学由浦市迁回。国立沅陵中学(原行政院第九战区中学)由浦市迁沅陵,8月,改为湖南省立沅陵中学,校址设太常村,并附设中级师范班,全校15班,学生761人,教职工58人。由于三年内战,连年灾荒,38年又发生“三?二”事变,学校屡遭破坏,县城6所中学仅有学生1104人、教员187人。
&&& 1949年9月,省立沅陵中学奉令停办,学生及校产转入辰郡联立中学。其它各校继续开学。1950年5月,湘西行署将辰郡中学高中部、县立中学高中部合并成立省立沅陵中学;辰郡中学初中部与县立中学初中部合并为沅陵县立初级中学。次年,县人民政府根据湘西行署指示,将私立贞德女中、辰粹女中合并为贞辰联合女子初级中学,两校高中班和私立朝阳中学一起并入省立沅陵中学。1952年下学期,省立沅陵中学改为沅陵第一中学,县立初级中学改为沅陵第二初级中学,贞辰联合女子中学改为沅陵女子初级中学。是年,中学生2371人,比1949年增加1267人。工农子女和其他劳动人民子女占学生总数85%,女生占学生总数26%。
&&& 1953~1957年,全县中学教育通过整顿,每年有25.1~48.4%的高小毕业生升入中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57年,城关镇将晨光补习班改为民办中学,招收初中2班,学生110人。县教育科在清浪小学开设“戴帽”初中班,在农村发展初中。当年,全县中学生增至2426人,比1953年增加47.7%
&&& 1958年3月,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提出“普及全县中学教育”的口号,全县工厂、农村办起民办中学63所,招收学生3349人。北溶、官庄等5所完小附设初中班。1959年初统计,全县有中学生5356人,为1957年的2.2倍。
&&& 1961年,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暂行工作条例》,中学控制发展,适当调整,减少高中1所、初中3所,保留14所,动员年满17岁的初中超龄学生1350人回家生产。1962年,在校中学生减至3158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965年,在校中学生增加到415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中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卷入派性武斗,学校瘫痪。1968年,“复课闹革命”,县革命委员会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中学,搞“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大部分学校负责人和教师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或“阶级异己分子”,学校继续处于混乱状态。同年1O月,原女子中学改为第四中学,男女生兼收。12月,迁麻溪铺。
&&& 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制定“读高中不出区,读初中不出公社”的规划,将设在农村的沅陵二中、沅陵三中、沅陵四中先后改为区中学,新设40所初级中学,全县中学增至57所,在校学生9096人。次年,增设高中5所,部分公社中学办起高中班。1975年,又提出“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大队小学普遍设立“戴帽”初中班,全县中学生增到15617人。中学挤占完全小学校舍,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升格教高中,教育质量下降。
&&& 1977年,调整中学布局,小学“戴帽”的255个初中班并入公社中学,公社中学的高中班并入区中学,公社中学停招高中班。1978年,撤销学校“工宣队”、“贫宣队”,学校领导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恢复正常。
&&& 1979~1982年,县人民政府制定“稳定初中教育,控制高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速培养建设人才”的调整改革方案,逐步普及城镇初中教育。县城增设第二中学、第三中学。1982年,完全中学由24所减至9所,其中农村7所;初级中学52所,其中农村50所;小学附设初中班由64处减到8处。全县在校中学生22453人,其中高中学生由1977年的7024人减至3524人。1983年后,改革教育体制,将麻溪铺区中学改为第一职业中学;乌宿区中学改为第二职业中学。1986年,县城增设南岸初级中学。调整后,中学结构日趋合理,办学条件有所改善,重点中学建设得到加强,中学教育质量普遍提高。1987年,全县普通中学66所(含厂矿中学5所),其中高中9所;教师1432人,在校学生25994人。
&&& 附:沅陵县第一中学简介
&&& 沅陵县第一中学,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九年创立的辰州府中学堂。民国元年,更名辰州公立中学校。3年,改名湖南省第八联合初级中学。21年,更名辰郡联立中学,33年,增设高级部,35年,有学生1O个班400人,教员32人。沅陵解放前夕,在校学生87人、教员27人。
1950年5月15日,以辰郡中学为基础,接受原省立沅陵中学校产和县立中学高中部,正式成立湖南省立沅陵中学,首任校长府廷镇。次年4月,私立贞辰联合女子中学和朝阳中学并入,全校12班,学生345人,教职员37人。学校以“抗大”精神办学,被誉为湘西教育的一面红旗。1952年,改名湖南沅陵第一中学。校园面积57亩,原有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1958年,在校学生25个班,1233人,教职员83人。1956~1959年,扩建礼堂、教室、学生宿舍。1960年6月,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改名沅陵县中学,学校领导、教师受到冲击,教学设备遭破坏,教育质量下降。
&&& 1976年后,学校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1979年后,新建图书馆、科学馆、师生宿舍楼、自来水塔、食堂等,1980年,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4年,为全国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试点学校之一。1985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开辟多种渠道培养新型人才”锦旗;1986年,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省体委授予“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是年,学校建筑总面积17685平方米,在校学生24个班(高中18个班)1220人,教职员128人(专任教师93人)。
&&& 教学设备日臻完备,科学馆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教学仪器室,有电脑、录像机等电教设备、各种仪器和自制的生物标本共2.2万余件。侯广悌自制的生物标本,1984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成新闻纪录片。学校藏书6.5万册,音、体设施价值4万元。1977年,校办印刷厂,固定资产11.45万元,年产值16万元。
&&& 建校84年来,民国时期开办初中69届、高中11届、毕业学生3343人。1950~1978年,开办初中33届、高中42届、毕业学生1.61万人。1957~1959年,高中毕业生476人,升入大专院校453人;1977~1987年,高中毕业生4247人,升入大专院校558人,中专437人。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 &师范教育
&&& 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创立师范传习所,设龙兴讲寺内。民国3年,改为师范讲习所。每年一期40人。19年7月,改建沅陵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24年9月,创办县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士英。28年,两校迁信平乡何家村、蒙福庵。次年下学期,两校合并,有学生217人。民国33年3月,迁回县城伏波宫,继迁官码头新建校舍,有教职员47人,学生430人。1949年1O月后,并入县立中学,设师范部。1950年8月停办,师生转入省立第九师范(设吉首)。简师创办20年,开设21班,毕业学生847人。
&&& 1958年秋,县开办初级师范学校,附设于县第二中学内。教师7人,学生2班120人。实行半工半读。连招三届,1962年停办。1972年秋,设沅陵县师范学校,校长吴芳怀。先后开办中师、农化四班,学生186人,1979年底停办。
&&& 1980年3月,建立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小学教师。1987年,教职员58人,学员1455人(电大班158人、高中教师函授1127人、培训班170人)。
&&& 工业教育&&
&&& 民国22年,创设务实女子职业学校,校址县城总爷巷,首任校长周重珍。开设缝纫、刺绣两班,学员60人,教职员5人。28年,迁利平乡四方溪,借用民房上课。30年,迁回县城。35年秋,改为沅陵中正职业学校。38年3月停办。
&&& 民国25年,省立油漆科职业学校由芷江迁至县城溪子口福音堂内,更名省立沅陵初级油漆科职业学校。同年招新生两班150人,教职员28人,校长姜震中。26年,迁太常侯家淇新建校舍。设油漆制造、颜料制造和应用化学班。28年秋,因经费困难、实验原料缺乏而停办。
&&& 民国30年,省立沅陵第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太常村创办。开设土木、水利两科,招收12班,207人,校长徐爵立。1952年1O月,改为长江水利学校沅陵分校,隶属中南水利部及长江水利委员会,1954年秋迁武昌。
&&& 农业教育
&& &民国37年,私立仙舟高级农业合作职业学校在太常村验匠湾设立,开农业生产合作、金融两科,新生80人。38年停办。&&
&&& 1958年7月,开办县农业学校,校址木马岭农场,夏勤增兼校长,设农作、水利、林业、畜牧4班,学生200人,教职员18人。实行半工半读。1960年停办。
&&& 1959年,全县创办农业中学19所,实行半耕半读,次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办。&&&
&&& 1962年2月,县文教科在官庄公社三渡水蚕桑场开办县农校(未久停)。8月,以马底驿公社为试点,恢复公社农业中学。至1965年1O月,全县共办37所,学生1974人,教员74人。1969年,各公社开办初中,农中停办,学生转入全日制中学。1972年,楠木、深溪口两个公社复办,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毕业生达到初中文化水平。
&&& 1983年9月,麻溪铺中学改为第一职业中学。1985年,乌宿区中学改为第二职业中学,开设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电等班。1987年,两校共办11个职业班。
&&& 林业教育&&&
&&& 1960年创办县林业学校,校址张家坪,半工半读,学员一面学文化,一面垦荒造林。1965年迁凤凰山,校长宋文溥兼。招生两届,学生100人,教师7人。开种植、果树专业。1967年7月停办。
&&& 1985年9月,县财政局设立财政会计学校,培训乡镇企业和各行业财会人员,每期3~6月。
沅陵县抗日战争时期各类职业学校简表
注:①原北平、杭州艺专合并,在沅陵招生一班80人。
&&&&&&& ②1952年改名长江水利学校沅陵分校。
&&& 卫生教育
&&& 民国22年,私立宏恩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员5人,学制三年,结业停办。35年,沅陵天主堂医院附设私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1年,更名晨光高级护士职业学校,8月,与省立沅陵医院附设医士部合并,改为湘西卫生技术学校。共办3班,毕业学员29人。1951年1O月,改为湖南沅陵卫生学校,1955年1月停办。1975年12月,建立县卫生学校,校址县城马路巷,教职员6人。1984年6月,经省卫生厅、教育厅批准,转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迁新城北寺路,有护士、医士专业6班,学生342人,教职员25人。1987年9月,县中医男性病医院设立中等中医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刘明汉,教员11人,学生2班117人。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职工教育
&&& 1950年,县总工会创办沅陵县职工业余学校。1953年,有教师8人,学员300人。1955年,县委组织部创办干部业余学校,专、兼职教员6人,设扫盲、小学、中学3班,学员202人。1957年,两校合并为沅陵县职工干部业余学校,夏勤增兼校长,专职教导主任和教师15人。同时,组织县内28个单位办分校17所,学员3882人。是全省职工教育8个先进单位之一。1959年,更名为职工红专学校,增设高中和大专各1班。总校、分校共有兼职教师663人,学员6023人。1960年停课。1961年复课,改设高小、初中4班,学员98人。1966年,全县职工业余学校恢复到16所47班,学员1576人,专(兼)职教师53人。“文化大革命”1O年中,全部停课,1978年后,恢复职干校,先后开设英语、日语、汉语速记、电工、经营管理、中医班和初、高中文化补习班等20个教学班,学制1~2年,每周学习3次。1982年春,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开办业余学校28所,入学职工2180人,专、兼职教师105人。1982~1985年,各业余职工学校设立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班。经县干部文化考试委员会统一考核,领取文化补课合格证书的3326人,占应补课3691人的90.1%;领取技术补课合格证书的4239人,占应补课4512人的94%。
&&& 1980年起,中央电视大学怀化分校沅陵教学班设立,国营五一、五二、五三厂和县委党校、县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开设电子、机械加工、管理、民用建筑、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汉语言文学、法律、教育行政管理等专业,学制3年。至1987年,共入学362人,毕业157人。&&&
1984年1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一次考试科目有:数学、英语、会计、统计、汉语言文学、党政干部基础科6个专业,全县156人报考,单科及格43人。1985年2月,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每年4月、11月举办考试。至1987年11月第七次考试止,全县报考人数2202人、4735科次,考试合格人数737人、1131科次,取得毕业文凭10人,其中数学专业1人、会计专业2人、汉语言文学3人、党政干部基础科4人。
& &&1987年9月,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沅陵县函授站设立在县财政局内。首届学员83人,教职员5人。学制3年,按中专教学大纲开设15门课程。实行函授、刊授、电视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全县以区建立学习小组9个。
&&& 农民业余教育
&&& 扫除文盲& 民国18年,县通俗讲演所开办民众夜校,吸收城市贫民,进行识字教学。34年,城乡有15所中心国民学校,开办成人及妇女识字班37个,保国民学校开办197班,并设巡回教学组,定期到乡村民众学习班授课。38年上期,界平(马鞍铺)、贞平(驮子口)、亲平(北溶)等乡中心国民学校设有民教部,学员130人。
&&&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0" Month="2" Year="年2月20日,县人民政府通知各区开办2~3所冬学,组织男女农民、城镇居民学习文化。至1951年,开办冬学民校1024所,参加识字班的20052人。1952年冬,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开办速成识字实验班1376处,入学25534人(居民644人),扫除文盲563人。1954年,各区、乡分别建立冬学工作委员会,继续开办冬学,扫除文盲。1956年,举办3期乡干部扫除文盲学习班,每期3月,毕业学员150人。同时,在乌宿区开办乡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试点。是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制订《沅陵县1956~1966年十年扫除文盲规划》,组织扫除文盲工作组,区、乡建立279个教学辅导站。全县55个乡开办民校,当年扫除文盲2206人,其中农民脱盲1700人。1957年1月,郑家村乡和扫盲干部尹祖全、群众教师向开富、吴孝模、范开孝、向代贵、李秀莲(女)、王启昌等分别被评为省扫除文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60年扫盲工作中断。1962年冬,城乡恢复农民夜校69所,次年,增加到411所,学员9798人。1964~1965年,农民夜校自编记工识字课本,组织青壮年边识字边学习农业技术。1966~1971年,城乡业余夜校停办。1972年4月,恢复县扫除文盲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在乌宿、凉水井公社试办农民文化夜校。1975年,农民夜校改为政治夜校,多为开会、评工分占用,学文化徒有虚名。1980年9~11月,县文教局制定扫除青少年文盲的规划,选定楠木、明溪口两社为试点。12月,全县组织400人扫除文盲工作队在各公社、各大队举办扫盲学习班,参加学习的青少年12850人,聘请群师911人。1981年元月,经怀化地区教育局考核验收,有11051人达到脱盲标准。全县非文盲青少年总数达6943 5人,占全县校外青少年扫盲对象总数的96.4%,达到国务院关于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标准。1985年9月,县召开扫除文盲“双学”(学文化、学技术)大会。会后,全县26~40岁的扫盲对象2.8366万人中,有1.98万人参加学习。12月,经地区教育部门抽查核实,有1.4854万人达到脱盲标准。全县壮年脱盲人数占壮年总人数87%,达到国务院关于基本扫除壮年文盲的标准,但不平衡,1986年,15个贫困乡成年人中文盲仍占成年人总数的27%。
&&& 农业技术教育& 1983年,长界乡创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组织农民学习各种农业技术知识。这一经验很快推广到全县。到1987年止,共办农民技术学校47所,设299班,培训学员2.3246万人。张家坪等26所乡农校经地教委验收,达到合格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标准。1987年6月,县建设委员会开办建筑技术培训中心,第一期学员97人。
&&& 中等专业教育& 1981年7月,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沅陵分校设立,副县长龙金华兼校长,教职员12人。先后招收农作、畜牧、淡水养鱼、农业经济、果树专业8班,学员671人。毕业两届学员共69人。1987年在校学员6班470人。1986年7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湖南省会计分校沅陵辅导站建立,配专干3人,采取函授、面授、刊授、电教四位一体的教学形式。招生两届,学员241人。
第四节& 学制和课程
&&& 私塾、书院未分学制年限,学童就读或休学亦不受限制。私塾初读《三字经》、《百家姓》、《女儿经》、《庄农杂字》、《增广贤文》等,以识字、写字为主,辅以珠算;接读《千家诗》、《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书院课程,南宋时分别传授朱(熹)学、陆(九渊、九韶、九龄)学、浙(浙东之金华、永嘉、永康)学;元代书院课程主要传授朱学;明代书院课程,大兴陆、王(守仁)心学的传习;清代书院崇尚汉学,课程按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类。书目有举国同趋的四书与朱熹集注和试帖诗,另有五经及相应传注以及《孝经》、《性理精义》、《太学衍义》、《朱子全书》等经义课,《文章正宗》、《古文渊鉴》、《御制诗》等文艺课,《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等史论课。嘉庆、道光后,加楷法,道光十三年(1833),湖南巡抚吴荣光以经义、治事、辞章三科取士,书院要求学生通读经世之书。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后,风气维新,诸生于古籍外,添设算学、舆地、方言学科。书院改课实学,设经义、史学、时务、舆地、算学、词章、格致等课。
&&& 幼儿园,分大、中、小班,各班1年;学前班1年。课程:民国时期,开设识字、数数、手工、画画、唱游等课。新中国建立后,开设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
&&&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小学开始实行“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堂学制5年,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中西女学堂实行“四四”学制,即高、初等各4年。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8门,手工、绘画、乐歌、农业、商业、英文等随意开设。&&&
&&& 辛亥革命后,初等小学学制4年,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门;高等小学学制三年,课程加授历史、地理、农业(或商业)、英语;女子小学加纺织(或缝纫)课。&&
&&& 民国12年,实行教育部公布的新学制,即“壬戌学制”:初等教育学制6年(初小4年、高小2年),课程有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艺、形象艺术、体育、音乐等12门(初小将卫生、历史、地理并为社会)。中学学制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课程分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地理),文言科(包括国文、外国语),数学科(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自然科(包括动物、植物、物理、化学),艺术科(包括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包括生理卫生、体育)。民国23~29年,开办的短期小学,学制1年或2年,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公民、工作、唱歌等。34年开始,高中增设军训,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增设童子军课程。
&&& 1952年,实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仍采用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的学制。部分小学试行五年贯制,1953年停止试行。1958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中、小学增设政治、生产劳动和农业基础知识等课程。1963年下学期,重点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9年起,小学全部实行五年制。“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学制曾由“三三制”改为“二二制”,1978年试行“三二制”(初中3年、高中2年),1981年起,恢复“三三制”。设政治、语文、数学、工农业基础知识、文艺、军体等课程。&&&
&&& 1981年后,各类学校课程有所变化:幼儿教育,吸收4~6周岁幼儿入园,进行学前教育;普通小学,吸收6~7周岁儿童入学,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图画、生产劳动等课程;普通中学,设政治、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初中为动物、植物)、历史、地理、体育、生产劳动等课程。初中还设有生理卫生、音乐、美术;职业技术学校,学制1~3年,设文化课(政治、语文、数学)和专业课。
第五节& 教& 学
私塾、书院,通用儒家经典及相应的经世之书。
&&& 清末,高、初等小学堂使用学部编印的教科书。民国元年,启用新教科书。民国5~7年,教材不划一。12年,使用教育部统编的教材,抗日战争时期,曾选用有关爱国主义内容的补充教材。34年秋,使用国订课本。
&&& 1950年春,暂用县人民政府审定的旧教材。中学选用政治时事教材,高中三年级使用《中国革命课本》。秋,改用长沙出版社改编的教科书。
&&& 1951年秋,始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编和修订的中小学课本。1954年,全面采用教育部新编十二年制中小学课本。
&&& 1958年秋,教育管理权力下放,“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教材施行增、删、补。中小学自编地理、历史等内容的乡土教材。1960年,县第一中学进行教材改革试验,试编五年一贯制新教材。
&&& 1961年,各中小学选用和编写“三史”(革命史、村史、家史)教材。重点中学,试用教育部十年制实验课本。&&&
&&& 1968年,“复课闹革命”,用毛泽东著作代替课本,有的把大批判稿、儒法斗争史选作教材。1969年,通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省编课本,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用工、农业《基础知识》替代。
&&& 1978年秋季,统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1982年起,陆续改用统编十二年制中小学课本。
&&& 教学方法
& &&私塾& 书院& 义学& 以读、写、习礼为主课,教学进度因人而异。塾师教学方法简单,只读不讲,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背诵,则动辄体罚学生;重习字、作文,但作文脱离生活实际,以寻章摘句为能。书院尊孔读经以习八股文为主课,强调自学为主,因材施教。
&&& 清末,朝廷颁布学堂章程,新式学堂改革教学方式,增添教学内容,以“中学为主,西学为用”。教学有一定计划、要求。
&&& 小学& 民国初年,师资缺乏,教学水平低,教学方法简单。民国4年,教育部要求整理教学,县内曾倡用赫尔巴特的“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五段教学法,后又应用“自学辅导法”、“自动教学法”、“分团教学法”以及欧美的“实验教学法”。7年,又推行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教学法和美国的“设计教学法”。但教师多未受过专业训练,难以推广,大多数教师仍然沿袭中国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25年,县政府下达考查大纲,举办教学观摩会,讲究教学原则和方法,但实行的很少。
&&& 新中国建立后,改革教学方法,克服“注入式”、“填鸭式”,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 1951年,课堂中注重直观教学。1954~1957年,系统地学习苏联教育家普希金、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环节授课,通过在鹤鸣山小学试点,逐步推广“讲读法”、“谈话法”、“问答法”综合适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时,农村小学普遍推行复式教学法。1960年,推行违反教学规律的“高速度、高质量”的“双高课”教学方法。1962年,在校际、年级间,组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开展讲读公开课活动,注意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965年,提倡启发式和“少而精”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
&&& “文化大革命”初,教学秩序陷于极度混乱。1972年,贯彻教育部《关于试行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提倡认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教学秩序有所恢复,基础知识教学得以加强。但在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又大批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使正在恢复的教学秩序又被打乱。
&&& 1977年以后,县教育部门着手整顿教学秩序,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方法,1978年,在农村山区先后推广落鹤坪公社香炉山小学高低年级搭配编班和白田公社大石门小学的复式班教学经验。1980年,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几项规定》,狠抓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质量。县教研室推广鹤鸣山小学特级教师王耀芹的《掌握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经验。1983~1984年,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自学、分析、理解、综合、解决问题诸方面能力,将以往的“怎样教”转变为“怎样学”。1985年以后,以鹤鸣山、凉水井小学为点,全面推广外地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法”、“六因素单元教学”等语文教学方法试验和江苏常州师范副校长邱学华的“数学尝试教学试验”,以及美国兰本达教授的自然教学等经验。
&&& 乡话教学& 县内乌宿、太常、麻溪铺三个区及渭溪、深溪口等乡,自古以来流传一种乡话,小孩学话,从乡话始。1958年,教育行政部门强调学校教师用普通话教学,不准乡话进课堂,一、二年级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1980年后,贯彻实事求是精神,低年级教师把乡话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 中& 学 &民国初年,中学的国文教员多系清末科甲出身的秀才、举人,承袭讲经读史的旧教学法。24年后,一些教育学院、师范大学毕业生来学校任教,课堂教学方法有所改进。&&
&&& 1951年,中学教学注重直观教学,制作植物、动物、生理卫生等标本。1953年,学习苏联教育家普希金、凯洛夫的教学方法,建立备课制度,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 1955年,开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现场教学,在生物、农业知识课教学中,进行选种、栽培、养蚕等实验;理化、数学教学中,则结合技术教育;地理教学,作气象观测实验等。
&&& 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批判教学上的“三脱离”(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实行“三结合”(结合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有力地冲击了旧教育体系,但劳动过多,学校师生参加“大炼钢铁”运动,课堂教学减少。同时,套用“大跃进”做法,有的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礼堂做教室,上“跃进”课,赶进度。1960年,县第一中学被省教育厅定为教学改革重点试验学校,以初中十六辛班为点,进行高速度、高质量试验教学。50天教完原定一年教完的教材。“双高”课脱离实际,欲速不达。&&
&&& 1961年以后,学校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减少劳动课,语文课与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有所改变。&&&
&&& “文化大革命”中,先“停课闹革命”,以后批判“三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实行“开门办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贫下中农上讲台,使教学质量下降。
&&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轻视文化知识的现象得到纠正。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影响下,教学中一度出现死灌硬背的倾向。
1979年11月,总结和推广第一中学的精讲多练和麻溪铺区中学的抓好“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的经验,各中学注重坚持教学为中心,发挥课堂教学45分钟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既培养重点,又防止分化,把“双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把课外活动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第二课堂教学安排考核。1981~1987年,各校采用以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自学、提高理解分析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986年,第四中学英语教师杨钰采用英语讲课方法,取得成功经验。
1983年起,电化教学由原来幻灯、录音、导唱发展成为录像、摄相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县教研室添置录像机,转录中央、省、地区电教馆录制的优质课教学录像带,供学校进行电化教学。
第六节& 教& 师
&&& 教师队伍
&&& 清代,府、县知事,教谕、训导,定期到学宫讲课,书院山长、教习,为专任教学人员。清末,高、初等小学堂的教习,多来自书院的教习或有名望的塾师。
&&& 民国初期,建立新式小学,教习改称教员。11年,全县教师167人,多来自岳麓师范、桃源女子师范及县师范讲习所。18年,教师823人,其中塾师339人。27年,取缔私塾,教师减至487人。抗日战争期间,部分沦陷区学校迁入县境,32年,中小学教师增至842人,但合格教员不多。35年,教育部门对小学教员742人按简章规定分三类登记,其中合格教员占34.1%;代用教员占40.7%;暂代教员占25.2%。38年,县境匪患四起,城乡部分中、小学被迫停办,教师减少到497人。
&&& 1949年1O月以后,县人民政府接办中、小学,留用原有教员。1950~1952年,举办三期失业知识分子训练班,录用一批教员。1952年,全县小学教师增加到1363人,其中女教师178人,占教师总数的13%。1960年,中、小学教师1744人。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精简教师413人。到1965年,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稳定。1969年,农村小学改为民办,民办教师大量增加。1980年,中、小学教师增加到5163人,其中民办教师2866人,占55.5%。
&&& 1981年后,县教育部门重视提高教师素质。1987年,全县教职工5988人(含幼教职工131人),其中专任中小学教师5199人,专任幼儿教师59人。在教师总数中,公办教师3931人,占65.7%,民办教师2051人,占教师总数34.3%,共产党员1133人,占18.9%。中学专任教员1432人中,大中专文化的724人,由1980年的30.9%提高到50.6%。小学教员3767人中,中师或高中文化的2828人,由1980年的57%提高到75.1%。幼儿教师中,幼师或高中肄业以上文化的58人,由1980年的87.2%提高到98.3%。中学专任教师与班级的比例,由1955年的2.2:1提高到2.6:1,全县超编32人。小学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由1955年的1:31减少到1:24,全县超编139人。但在交通不便的农村中学缺编81人,有24个乡共缺小学教师152人。
&&& 社会地位&&&
&&& 清代,重儒尊孔,倡尊师。民国时期,教师职业无保障,随时都有解聘的危险。国民政府虽曾在20年、28年,分别规定每年6月6日(又名“双六节”)和8月27日(即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以“唤起社会尊重教师之观念”,但教师不被尊重的状况仍无改变。
&&& 1949年1O月以后,广大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而受到社会尊重,教师经过思想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参与管理国家大事。从1954年到1987年的十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学校干部、教师共有188人(次)被选为县人民代表,七甲溪乡马头垴小学教师张海燕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原县第一小学校长谢长文,被选为省人民代表。沅陵县政协1~6届委员会中,教育界的委员有71人(次)。有2人分别当选为县政协常委和副主席。1956~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沅陵县第1~5次代表大会代表中,教育界的代表共有72人,潘绍祥当选为县委委员。王耀芹为出席省党代表之一。1955年6月,沅陵县召开第一次先进教育工作者会议,评选5位教师出席省第一届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会。1958年8月,召开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20人。1960年,县委和县人委召开文教群英会,115名先进个人代表和23名先进集体代表参加。同年,沅陵一中、鹤鸣山小学、落鹤坪小学派出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
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曾受到干扰,尤其“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对象,教师首当其冲,不少教师被诬成“牛鬼蛇神”,屈受批判斗争,拘留审讯、劳动改造,有的被殴打致残、致死。197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把教师推到资产阶级一边,使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1979年以后,中共沅陵县委成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全县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和在“文化大革命”以及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的452名教师,得到改正、平反、安置。教师工作逐渐成为社会上受尊敬的高尚职业。
1983年,县委、县政府给25年以上教龄的中、小学教师938人(女性149人)颁发“园丁纪念章”和荣誉证书。1985年,教育部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每年各界人士都隆重庆祝。渭溪乡为教师修建宿舍,党委书记胡绵青书写“尊师楼”三字镶嵌在壁上。1987年2月,县人民政府召开1985~1986年度全县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47个单位,先进个人137人。
&&& 物质待遇&&
&&& 公办教师工资& 清宣统二年(1910),沅陵县小学堂教员薪津按等级发给。标准如下:
薪 津 标 准 表
单位:元(银币)
本科正教员
专科正教员
&&& &民国时期,创办历史长、基金充足的辰郡公立中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及私立学校(含教会学校)的教员薪津较高,国民学校教员薪津标准低且不稳定。民国23~25年,积欠教师月俸分别达法币1028.29万元、1184.11万元、134.98万元。30年春,实行“田赋征实”,沅陵县教育经费由县财政科掌管,教员薪俸改发谷物。大米由县财政科发给米条,到指定地点购买,往往是山区路远,肩挑背负,运费昂贵,得不偿失。有的将米条忍痛廉价出售,田粮处办事员则从中渔利。贫困乡村的保国民学校,谷物无法筹齐,教员每年仅得半数。38年,教职工领取月薪各式各样。首善镇中心国民学校发银元,每月3元;农村小学发谷物,月薪谷1.82~1.96石。学校工人待遇更低,一般仅占校长月薪10%。
&&& 195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职员工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1949年1O月~1952年6月,实行粮薪制。农村小学月发大米标准是:1950年,人平45公斤;1951年,初年级教师90公斤,高年级教师120公斤。中心小学薪粮由政府发给,村小薪粮由农会筹集。县城中学月薪(大米)标准为:教师125~220公斤,校长150~240公斤,教导、总务135公斤。县城小学月薪标准与农村同。1951年起,县城学校先改为货币薪金制,中学月薪标准是:总务、教导主任37元至41元,教员39元,工人20元;小学月薪标准是:教导主任、校长20~21元,教员19元,工人14元。1952年后,城乡统一实行货币工资制,以工资分为单位计算。中等学校23个等级(其中教师17个等级),初等学校18个等级。学校员工工资分是:中学校长285分,教导265分,总务245~255分,中学教员130~265分。小学校长120~165分,教导130分,事务120分,小学教员90~140分。按每个工资分2角2分计算月工资。
&&& 1956年,对中、小学教师工资进行改革。工资标准分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级各九级,根据学历、教龄、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条件进行评定。平均月标准工资是:小学教师人平工资由28.08元提高到35.90元;中学教师由45.19元增加到57.16元;中学行政人员由56.24元增加到56.75元;工人由24.2元增加到29.88元;扫盲专职干部由37.30元增加到42.30元;干部、工人业余学校(包括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教员由35.67元增加到48元,教导主任为55.5元。1959年以后,多次提高教师工资。
&&& 1981年起,实行班主任津贴,小学每月3~5元,中学5~7元。同时,开始实行奖金制,年终发给人平奖金1O0~180元。1982年,教师普调一次工资,309名工资较低的教职工调资升3级。1985年,全县教师工资套改,实行工作人员职务(岗位)工资制,增加工龄和教龄补贴(职工不享教龄补贴)。套改后,全县教育系统工资总额86.65万元,基础职务工资39.40万元,工龄津贴27.14万元,教龄津贴17.67万元,增加其它工资额2.44万元。通过全面调整工资,1985年12月份人平标准工资82.5元,比1984年12月份人平标准工资55.71元增加26.79元,提高48.1%。
&& &民办教师工资& 民办教师的工资,实行集体筹集和国家补助相结合。1981年以前,由大队视其工作情况评定工分,略高于同等劳力水平,参加生产队分配,国家每月给每人5~1O元的补助。吃商品粮的民办教师,由生产大队发给固定工资。1982年后,实行统筹制,国家补助部分每月19~22元。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普及初等教育步伐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重申“民办教师的报酬,除国家补助外,集体负担部分,继续实行以乡统筹。要求民办教师月工资集体负担部分,不低于25元,经济条件较好的乡,应高于此标准”。全县半数以上的乡,实行按月、季发放工资和奖金。1985年后,国家补助部分每月每人增加到29~32元。&
第七节& 经费& 设施
&&& 经费来源
&&& 清末,县学书院经费以学田收租、发典生息为主要来源。兴办学堂后,除省学务处下拨学务费外,以移用原有学产为大宗,各种税捐弥补不足。乡间蒙养学堂、民立学堂,提用寺庙财产和家族祖祠祭产或百姓捐助。&&
& &&民国初年,县公立中小学校经费以学田公产为主要来源,其次,由县政府统征田赋教育附加及房契税、屠宰税等项目提留。私立中小学由校董事会统筹,其县属部分私立小学由劝学所常年补助。第八联合中学常年经费有旧府立虎溪书院基金存商生息、厘金局附抽过江油捐、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古(丈)五县津贴、学费、房租等五项,总金额为7600串(铜元)。民国5年后,军阀割据,经费锐减。15年,田赋附加(占岁入75%)全部提作军用,来源枯竭。次年,驻军陈斗南将全部教育经费强行提作军饷开支,城乡学校停办年余。19年,全县遭受自然灾害,各项税收筹措维艰,教育附加征收无着,县国民政府发动城乡殷商富户捐资兴学,并令停发各区教育委员薪俸,移作开办县立乡村师范学校之用。20年,县政府将田赋附加、契税附加、屠宰税及杂捐杂税等项统一征收拨给教育局,各区只管学田课租、息金、学费和其它收人(并管理支配初等学校经费)。但县区都入不敷出,教育局竟将县学田出抵给县立女子小学收租管业。24~25年,县地方财政无力按预算支付教育经费,各级学校经费积欠,所欠教员工薪作存薪处理。其中25年欠教育经费,占全年实际支出经费总数61%。26年,教育机关及学校均无法维持现状,县银行发放特别贷款以资救济。30~32年,国民政府发行的关金券贬值,教育经费再度发生危机,号召民众集资,无济于事。35~38年,经费逐年减少。
&&&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把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含县地方财政)。同时,提倡和鼓励工矿、企业、机关团体、农村社队集资办学,学校收缴学杂费和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用作教育经费的补充。1987年起,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全年预算内、外资金达1094.42万元,其中国家拨款772.2万元,占70.6%;学校预算外资金322.22万元,占29.4%。
&&& 国家下拨经费
&&& 1950年,教育经费实行县筹,全年50万元,占县财政总收入的24.4%。1953~1957年,五年教育经费平均占县财政总支出的37.3%。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教育经费出现暂时性下降,仅占县财政总支出的13.9%。1963~1965年,教育投资随经济恢复而上升到19.2%。1966~1975年,教育投资比例分别为16.5%、14.9%。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恢复到19.1%。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比例回升到22.8%。
学校预算外资金
&&& 主要有学杂费和勤工俭学两项。学杂费按国家规定标准收缴。勤工俭学,1950~1957年,学校以种蔬菜、捡茶籽为主要内容,活动适量。1958年,追求高指标,小学办工厂531个、农场475个,养猪14017头。中学开荒300亩,养猪303头,年收入7378元。次年起调整。1961年,全县预算外收入20.07万元,其中勤工俭学占66.7%。“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勤工俭学中止。1975年,学校开办小农、林场1289个、工厂35个,勤工俭学收入达24.45万元,占预算外收入68%。1976~1977年,预算外总收入分别为56.08万元、54.68万元,其中勤工俭学分别占67.1%、58.3%。恢复高考后,勤工俭学活动减少。1982年,恢复正常。
&&& 1984年,县成立集资办学领导小组,开展集资办学,1985年全县集资101.42万元。
&&& 经费开支
&&& 清末,教育经费多用于教职员薪俸、学生伙食。光绪三十三年(1907),全县学务支出总数4892银元,其中教员薪俸、仆役工食占47.6%,学生伙食占4l.9%,教学实验、图书标本占1.9%,营造修缮占1.9%,杂费占6.7%。
&&& 民国时期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县镇小学教育,乡村教育依靠自筹。民国13年,普通教育经费支出,县城学校占85%,区乡小学占15%。抗日时期,城乡基本接近。26、28年,城镇教育经费分别占33.6%、32.7%,乡村教育经费分别占24.6%、23.3%。37年,中等教育经费占23.2%,初等教育经费占65.3%。
&&&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教育经费68.22万元。用于中小学教育占97.5%。1955年,教育经费59.63万元,用于小学70.7%,中学16.13%。1959~1962年,中学经费增加,小学经费减少。1965年,支出教育经费95.24万元,小学占65.6%,中学占28.6%。1966~1975年,中小学经费支出占80%。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小学经费略有增加。其中1977、1978年,农村中小学经费支出占85%。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小学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下降,师资培训等开支比例上升。1987年,教育经费支出772.21万元,其中中小学教育占90.4%,幼儿教育占O.6%,教师进修占3.7%,农民教育占1.6%,其它占3.7%。
学校预算外资金支出,主要用于学校办公、发展生产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1980、1985、1987年,总计支出440.29万元,其中公务费占20.3%,生产费用占3.5%,添置设备占6.1%,修建校舍占53.1%,师生福利占2.1%,其它占14.9%。
&&& 校& 舍& 清以前,县城建有府、县学宫及书院、试院,城乡私塾借用民房。清末,中、小学堂以虎溪、鹤鸣书院为校址。同期,美国基督教会在县城东门建砖木结构中西男、女学堂。&&&
&&& 民国元年,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古丈五县联合,在县城天宁山建立辰州公立中学校,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城乡小学校舍,多系改建旧学署、驿舍、祠堂、庙宇而成。19年,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设师范讲习所内,后迁成人书院。因无固定校舍,曾9次迁徙。
&&& 民国35年6月,调查328所国民学校的教室、礼堂、运动场及其它房屋场地,均能适合标准且足敷应用的仅有67所,占20.4%;教室场地利用旧有房屋改建,尚能勉强适用的有178所,占54.3%;房屋简陋狭小,不敷应用且不合卫生的有83所,占25.3%。
&&& 1952年,农民协会将土地改革时没收的地主房屋,部分改作乡村小学校舍,七甲坪、楠木铺、高砌头等地发动群众献工献料,扩建或新建完全小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分别在原辰郡、朝阳中学和原省立油漆职业学校基础上扩建校舍,荷花池、溪子口小学增建砖木结构教室。农村附设初中班的清浪、北溶、官庄、马底驿、麻溪铺、凉水井、乌宿等中心小学均扩建校舍。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县城鹤鸣山小学和农村附中逐步扩建或新修砖木结构校舍。1976年以后,凉水井公社窝溪、白鹤等农村小学开始改修砖木结构校舍。1980~1982年,实行国家和集体分级办学。县直属中小学建设由国家投资,乡村中小学建设,以地方集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黄壤坪人民公社发动群众集资百余万元,公社中学和8所大队小学,均改为砖木结构的新校舍。渭溪、张家坪、竹园、棋坪、高坪5乡集资216万元,修钢筋水泥结构的乡中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师生宿舍18278平方米。到1986年,全县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以及34%的乡村小学校舍,全部更新为砖木及钢筋水泥结构。县直属中、小学校舍全面进行配套建设,增修科学实验楼、馆和教学楼以及师生宿舍、食堂等。1987年,全县765所中小学,共占地3052亩,每所平均4亩。校舍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5.04万平方米,学生人平2.1平方米,教职工宿舍9.95万平方米,人平17.3平方米,危房由1979年的2.02万平方米减至1.66万平方米。
&&& 图书& 设备
&&& 清末及民国时期,县城公立中、小学和私立教会学校,置理化、生物实验仪器、标本和风琴、篮球、排球、足球等文体设施。农村小学设备简陋。民国35年6月,县教育科调查323所国民学校,校具、教具、图书、仪器及簿籍表册等,均能依照设备标准设置齐全的有14所,占4.3%;校具齐全、教具、图书、仪器及簿籍表册略备,尚须充实的有1OO所,占30.5%;各种校具不全或不适用,主要教学设备亦付阙如的有2l4所,占65.2%。
&&& 新中国建立后,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由公费开支,不断得到改善。1955年,县成立教学仪器站,将国家下拨生物、理化等教学仪器,有重点的分发到县直属学校,部分发到完全小学。中学和完全小学,有篮排球和单双杠等主要体育设施,配置风琴、二胡等文娱器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教学仪器、图书及文体设备,遭到严重损坏。1972年,城乡中小学校因地制宜,不同程度地扩大体育场地,普及田径运动,七甲坪等7所农村小学分别平整200~25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楠木铺公社双河坪大队小学修建400米的环校跑道。城乡学校普遍设置水泥乒乓球台。1983年,省教育部门拨给一批电化教学器材。12所中学和8所小学购买录放像机。凉水井区中学,是地区农村初级中学实验中学。地处边远山区的渭溪乡,1986年,为乡、村两级小学扩建运动场地,购置仪器、图书,安装自来水管1600米,添置课桌、床铺1069件。1987年,全县学校共有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仪器、电教器材和文艺、体育设备150万台(件),价值120万元。
第八节& 人才培养
&&& 开科取仕
&&& 民国十九年《沅陵县志》载,明清两代开科取仕673人,其中文科进士28人,武科进士7人,文科举人116人,武科举人63人,文科贡生459人(武贡不详)。
&&& 中学毕业生
&&& 民国时期,全县中学毕业生8094人,其中公立中学生4420人。私立教会学校学生3674人。辰郡中学创办36载,开办69班,毕业3343人。私立朝阳中学建校35年,开办58班,毕业2300人。私立贞德、辰粹两所女子中学毕业学生697人。新中国建立后,1950~1987年,全县招生19.0659万人,毕业12.3099万人。其中,高中招生43990人,毕业33970人。全县中学毕业生,除一部分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外,大部分成为各行各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骨干,一部分担任各级党政军机关的领导工作。
&&&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 民国时期,县内初、中级专业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2064名,其中工业学校毕业生649人,农业学校毕业生568人,师范毕业生847人。1950~1987年,中级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学生4110人,其中农校毕业生1200人,林校毕业生100人,师范和教师进修学校毕业生1809人,卫校毕业生1001人。
&&& 高等院校
&&& 清末,县内派遣17名官费和自费生出国留学,其中日本早稻田大学、帝国大学、士官学校、政法大学12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工业大学3人,德国柏林大学1人,法国巴黎农业大学1人。
&&& 民国时期,全县为大专院校输送大学生153人。1950~1987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438人,其中1977~1987年,输送1046人。沅陵一中在1950~1987年,向国家输送大学生1808人,据198名校友统计,大学毕业后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新疆、青海等16个省市,担任教授、工程师的135人,担任省、地、院校领导的30人,其它33人。参加长江三座大桥高级设计工程师刘成宇、自控学教授刘盛武、史学教授何重仁等,都是沅陵一中校友。
沅陵县1950~1987年中学毕业生统计
文章录入:县史志办&&&&责任编辑:县史志办&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下一篇文章:
沅陵县情网 备案号: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淘新手扫盲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