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心理吉林大学导师联系方式的联系方式怎么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蒋奖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学、职业健康学。物质主义价值观、健康与幸福感;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学生指导个人风采学习经历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系获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5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系/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学系助教咨询人格学健康学学(公共课)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秘书长民众消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和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持。国民物质主义现状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主持。北京市"蚁族"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D类项目。主持。权力的具身化:空间、重量感知与权力感的关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教师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咨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主持。健康学()。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程建设项目。主持。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主持。?基于学校-家庭一体化的纵向健康教育和疏导的应用示范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与。物质主义的结构分析及民众物质主义现状调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我国若干重点人群压力和职业枯竭的评估、预警和干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与。腐败的社会机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建设项目。参与。非常规突发事件对公众的影响规律及重建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培育项目。参与。自闭症者视觉信息加工的认知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参与。日-日,2010年暑期高级社会学研讨班日-日,2009年暑期高级社会学研讨班2007年10月-2008年9月,英国UniversityofNottingham,访问学者发表论文蒋奖,王荣,张雯.(2013).“蚁族”群体的公正世界信念与幸福感研究.发展与教育,29(2),208-213.徐凤,蒋奖(通讯作者),邱辉.(2013).“蚁族”的留京动机、需要满足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学杂志,21(1),110-113.王荣,张雯,蒋奖(通讯作者).(2013).工作场所排斥后的应对.中国临床学杂志,21(2),277-280.武悦,王爱平,蒋奖,古丽扎?伯克力(2013).启动任务中重量与权力的关系.学探新,33,168-174.蒋奖,王荣.(2012).辱虐管理与下属针对领导的偏差行为:同事行为和惩罚可能性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学杂志,20(2),?214-218.蒋奖,董娇,王荣.(2012).工作场所欺负与抑郁、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应对的调节作用.中国卫生杂志,26(8),610-615.蒋奖,宋h,邱辉,时树奎.(2012).大学质主义价值观、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杂志,(8),74-78.邱辉,蒋奖(通讯作者),王荣.(2012).大学毕业生的目标追求、需要满足与幸福感.中国特殊教育杂志,(12),92-96.王芳,许燕,蒋奖(通讯作者).(2012).特殊教育教师前摄应对、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杂志,(1),36-41.许燕,王芳,郭璐,蒋奖.(2012).压力与职业枯竭:概念辨析及预警干预路线的差异理论模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2-46.JiangJiang,YuKou,FangWang,etal.(2011).EmotionalReactionstoScandals:WhenDoesMoralCharacterMakeaDifference?Asi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4(3),207-216.?蒋奖,秦明,克燕南,应小萍.(2011).休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旅游学刊,26(9),74-78.蒋奖,张雯,王卓,鲁峥嵘,许燕.(2011).工作场所排斥与员工健康、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科学,34(3),686-691.蒋奖,董娇,王荣.(2011).负性行为事件问卷的修订.中国临床学杂志,19(4),458-461,465.蒋奖,鲁峥嵘,张雯.(2011).工作场所排斥问卷编制与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学杂志,19(6),720-724.王芳,刘力,许燕,蒋奖,孙晓敏.(2011).社会学:探索人与社会的互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6(6),640-649.蒋奖,李幸路,林丹瑚,王芳.证券从业人员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国临床学杂志,),122-124.蒋奖,鲁峥嵘,蒋菁,许燕.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版的初步修订.发展与教育,),94-99.郑芳芳,蒋奖(通讯作者),李幸路,董娇,克燕南.工作狂问卷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学杂志,):562-564.蒋奖,许燕,蒋菁,于生凯,郑芳芳.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的信效度研究.科学,):193-196蒋奖,丁朝蓬,段现丽.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给教师的建议.课程?教材?教法,):76-81耿静怡,周婵,贾晴,蒋奖(通讯作者).大学生依恋模式与生活压力感、应对方式和负性情绪的关系.中国卫生杂志,):348-352蒋奖,许燕.儿童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与反社会人格的关系.中国临床学杂志,):642-645蒋奖,许燕.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7,(5)(总第83期):80-85粱竹苑,许燕,蒋奖.决策中个体差异研究现状述评.科学进展,):689-694周婵,耿静怡,蒋奖(通讯作者),贾晴.应对策略在大学生依恋与负性情绪中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学杂志,):588-591张姝h,许燕,蒋奖.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在警察中的修订及应用分析.中国卫生杂志,):85-88蒋奖,许燕,粱竹苑等.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06,5(总第71期):88-92许燕,王芳,蒋奖.职业枯竭:研究现状与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7-11张姝h,许燕,蒋奖.警察的工作倦怠及与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和身心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学杂志,):391-392,404?出版图书????????蒋奖,许燕译。JamesCampbellQuick&LoisE.Tetrick著。职业健康学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蒋奖编著。中学生健康教育(教师用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蒋奖参编。专业技术人员健康与调试培训教程。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硕士研究生2006级于生凯郑芳芳2007级董娇段现丽鲁峥嵘2008级克燕南2009级王荣王卓张雯2010级邱辉徐凤2011级陈思思宋h章文倩吕思远2012级梁静杨淇越张?
&&&&&&&&&&
&&&&&&&&&&
&&&&&&&&&&北京师范大学
自1915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数理部、1922年成立数学系、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数学科学学院以来,经过几代人坚韧不拔的努力,今天的数学科学学院已经步入国内最优秀的数学院系的行列。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发展势头强劲。数学学科的定位是: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有良好声誉的社会服务基地。数学科学学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至今已有一支具有相当学术素养的队伍;有一批确定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传统;获得了丰富而系统的达到世界学科前沿的科研成果,其中有一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对国家的数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遭受了诸多的困苦和磨难。在数学学科创建百年之际,回顾学院数学教学和科研的历程。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学院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局面,总结经验,更加努力地激励我们自己和来者,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称北京师范大学。改称以后的办学宗旨是“造就师范与中等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明确规定了师范大学有“研究专门学术”的任务。在以后几十年的各个年代,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中学教师和提高国家的普通教育水平,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都有一大批老师以不同方式坚持了“研究专门学术”的方向。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科学研究处在一种初创时代,对于原来毫无数学专题研究的系,为了建立数学研究的环境,当时的师生们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例如建立学术组织,出版学术性杂志。1916年成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学会,“以研究数学物理,增进学识,联络感情为宗旨”,并且创办《数理杂志》。该会是由当时的数理部首任主任刘资厚发起,数学教授冯祖荀、王仁辅、秦汾等作为数学会名誉干事参与指导。至于数理学会的职员全部由学生担任,如当时的在校学生傅种孙、陈荩民先后担任过正、副会长,杨武之、汤璪真、靳荣禄等任《数理杂志》编辑。1918年已经成立了数理学会的一些高校开始考虑进行一些联合活动。当时曾联合议决各学会之间进行交换杂志和稿件,难解问题可互相质疑,并且进行统一名词等工作,还考虑了发起成立全国数理学会的事宜。可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成立的这些数理学会和所举办的杂志,不仅没有发展,反而纷纷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停顿。究其原因,存在着很多困难,例如军阀混战,政府克扣甚至停发学校经费,拖欠教师工资,既无办刊经费,又因百业凋零,书店不愿经销,杂志没有销路。后来当局禁止集会,数理学会被无辜封闭。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这些困难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我校主办《数理杂志》最早,办刊时间达10年之久,为那个时代全国各校主办最久的杂志。经过一些变动以后,1930年前后,我国前几批培养的出国留学的大学毕业生以及直接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先后学成回国,其中有一些到我校任教。较早的有陈荩民、范会国、赵进义和杨武之,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有刘书琴和张德馨等。他们在攻读学位期间,一般都开展了创新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如赵进义、范会国和刘书琴在复变函数论方面进行了研究,而杨武之和张德馨则在数论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回国后,虽然条件受到很多限制,但仍然尽可能进行学术活动。例如,积极地参加筹组中国数学会的工作和数学会的学术活动,报告学术论文;积极开设新课和著述,向学生和社会介绍现代数学的进展,为青年进入现代数学提供了条件。抗战时期,学校西迁校址和校名都不稳定,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分为西北师范学院等5所院校,后来一般认为西北师范学院便是抗战时期的北平师范大学。当时也有一些知名学者留学回国,如在德国Leipzig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代数几何学家李恩波就是这时回国的。一、学院发展的亮点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系统地开展现代数学的科学研究进程是从傅种孙1947年国外考察回国担任系主任开始的。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毕业而没有留学的本科生之一,他天资聪慧,成绩优秀,从20世纪20年代做本科生起,就热心服务。不论是学会的筹组和杂志的创办,还是学术活动,他都是骨干。除了上述他首创用现代数学语言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首先引进现代几何基础外,英国的罗素(B.Russell)在20世纪2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向国人介绍数理逻辑,翻译《罗素算理哲学》(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由于这些突出的事迹和表现,1928年,30岁的傅种孙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教授,这在当时是突出的。可能正是由于他和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如此之深的渊源,从受聘担任数学系主任起,他就系统地筹划数学系的建设,全力推进提高数学系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工作,聘请北京各校的著名学者,如江泽涵、段学复、闵嗣鹤、胡世华、王湘浩和徐利治等来校兼课;在举办速成中学师资培训班时,几乎遍请北京各高校的著名学者,来京开会的数学家以及后起之秀做学术报告,这些对于学生和青年教师开阔眼界是大有益处的。他大力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先后延请赵慈庚、汤璪真、秦元勋、张禾瑞、范会国、蒋硕民来系任教。汤璪真是研究绝对微分、微分几何和数理逻辑的专家;蒋硕民是著名数学家R. Courant的学生,是中国偏微分方程研究的开拓者;张禾瑞的关于特征p的李代数的论文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论文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研究Kac-Moody代数时还引证它;范会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复变函数论方面开展研究,是我国在这一方向的开拓者;赵慈庚对初等数学有很深理解,对数学分析的教学有独到之处。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数学系有傅(种孙),范(会国),张(禾瑞),蒋(硕民)“四大金刚”之说。1早期育人在1922年之前存在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7年中,招收了5届数理部本科生(大专程度),毕业124名学生;招收了一届数学“研究科”学生,毕业时授予5名“研究科”学生理学士学位,相当于现今的本科生。这129名毕业生中,数学人才最多,有一定知名度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至少有:陈荩民、程廷熙、傅种孙、韩清波、靳荣禄、“五四第一勇士”匡互生、李恩波、刘景芳、刘熏宇、汤璪真、魏庚人、杨明轩、杨武之、张鸿图、张世勋等。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这129名毕业生中的多数分散在现代中等学校数学教育中的第一线,为培养现代数学人才奋斗终生。这7年,无论从培养人才的数量或质量,在当时这一时间段中,都居全国各公、私立高等学校的首位,也是北师大数学学科创建百年历程中,培养人才最丰硕的阶段之一。2留学苏联20世纪50年代国家面临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大批人才。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选派青年教师留学苏联。傅种孙积极响应,1953年他让系里所有符合年龄条件的青年教师都去检查身体,由此可见他盼望青年教师成长的心情之殷。他的这一举措,使得数学系派到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在全国高校数学院系列第1位。从现在看,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做法,是改变数学系的师资结构,提高年轻教师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数学系陆续派出教师刘绍学(56-07, 是我国派到苏联留学生中学数学专业的第1个副博士学位获得者)、孙永生(58-02)、袁兆鼎(58-06, 他是数学系派到苏联攻读计算数学研究生,是国内数学界到苏联学习计算数学的第1人)、丁尔陞(58-12,是国内数学界到苏联学习数学教学法唯一的研究生)、赵桢(60-05)等人到苏联学习。由于其他条件不够而未能派出者,如严士健,他还安排闵嗣鹤指导,后来又请华罗庚关照。这些青年教师回校后,很快成为数学系教学和科研的重要骨干力量。他规定所有年轻教师要进修近世代数、实变数函数论、几何基础,以提高专业水平。这一系列措施和教诲对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乃至一部分师范大学及师范学院的学术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为日后开展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3破格进人王世强原在西北师院读书,1946年来北平师院,1948年本科毕业于数学系,当时傅种孙是系主任,他发现王世强有培养前途,立即提拔王世强为实习讲师,越级用人。30年后,王世强在数理逻辑上的成就,说明傅种孙有知人之明且果毅过人。广西百色小学教师梁绍鸿,初中毕业后自学并研究几何多年,很有成就。1949年,梁绍鸿把自己写的《朋力点》寄给武汉大学刘正经先生,刘正经让梁绍鸿也把《朋力点》寄给傅种孙一份。傅种孙看了,毫不迟疑地电请梁绍鸿北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同时学习高等数学,对他进行培养。1958年11月,梁绍鸿著《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初等几何方面的一部经典名著,曾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平面几何课程的通用教材,培育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的中学数学教师。该书在1977年之后曾多次重印,印数达100多万,是学院教师中出版教材印数最大的书籍。4科研发端首先是王世强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进行数理逻辑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批论文,其中关于命题演算的论文,得到汤璪真的帮助。20世纪50年代中期,严士健在华罗庚的指导下,进行了环上的线性群、辛群的自同构的研究,首次得到了它们的完整形式,还用自己提出的方法得到了n阶模群的定义关系。刘绍学于1956年在莫斯科大学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对结合环、李环、若当环和交错环做了统一的处理,获得完整的结果。回国以后,在国内带动了环论的研究。1958年3月,孙永生在莫斯科大学完成了他的副博士学位论文《关于乘子变换下的函数类利用三角多项式的最佳逼近》,结果深刻,当时受到数学界前辈陈建功的称赞。同年赵桢在奇异积分方程与广义解析函数方面完成了学位论文,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接着丁尔陞由于数学系认为教育改革工作需要而奉调回国。510届研究班全国院系调整以后,我国许多师范院校缺乏代数、几何方面的教师。基于这种情况,从学年,数学系举办了10届研究班。首先,张禾瑞指导主办的代数研究班,共办了4届,每届学制两年。为了办好这几届代数研究班,他真可谓是呕心沥血。从教学计划制订到课程的设置,从教材的编写到课堂实际教学,一切都要由他负责。几年中,他为研究班学员开设了近世代数基础、线性代数(相当于模论)、体论、结合代数、李代数等课程。除近世代数基础已有他编写的书外,其他课程都编写了讲义。举办的研究班还有傅种孙主办的几何基础研究班,蒋硕民指导的数学分析研究班。研究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大学讲师、助教及应届毕业生,中学教师等。目标是培养师范院校高等代数、几何基础和数学分析方面的教师。研究班很注重学员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些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可喜的成就,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多人成为校系领导。时至今日,已培养出几代人。可以说,数学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6系统选课由于1958年,1960年大跃进的影响,数学系在科研和教育改革等工作上,没有从实际出发,对理论联系实际理解简单化,追求解决实际问题和获得高、精、尖成果;对教育改革的困难估计不足,工作粗糙。致使这些回校工作的有一定学术造诣的青年教师一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直到1961年夏季,全系科研工作基本没有进展。在当时全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形势下,系党总支召集业务骨干,总结经验。认为数学系应该提高学术水平,开展科学研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出以业务骨干为核心,举办一批讨论班以培养青年教师;同时开设一些系统选课(类似于综合大学的”专门化”课,当时不允许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专门化”课)提高本科课程的水平,帮助高年级学生打好基础,开始进入科研。这样也可以促使业务骨干保持前进的势头,逐步培养助手,形成以他们为核心的学术集体等一系列措施。这些设想的提出和付诸实行,标志着数学系的科学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根据系党总支的建议,1961年暑假后由王世强、刘绍学、孙永生、严士健、赵桢分别陆续开出了数理逻辑、环论、函数逼近论、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广义解析函数与奇异积分方程几个方向的系统选课,并分头先后组织了以王世强、刘绍学、孙永生、严士健、赵桢为首的讨论班。这些工作进行到有关人员下乡参加“四清”运动或学校开始“四清”运动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原来的骨干在科学研究上取得进展,获得新的成果;在他们的指导或帮助下,一批青年教师也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开始成长起来;在年招收了研究生。这些成果多数是脱离了原来的留学或进修环境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环境下独立地获得的,说明我们完全可以独立地开展数学研究,培养青年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这一切标志着北京师范大学独立地开展数学研究的开始,确立了自己的第1批科学研究方向,开始形成了函数逼近论、代数环论、数理逻辑、偏微分方程中的复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若干个研究集体。这是数学系走进现代数学研究最实质的一步,也是能够设立第1批博士点,批准4个首批博士生导师的基础。其背景是,我国在1949年后受苏联影响,可能一直到现在仍有影响,认为师范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学教师,因此学校主要工作是教学研究,对各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并不重视,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据萧树铁教授讲,苏联对工科院校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是这个态度。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综合大学办”专门化”,促进教师、学生进行本专业的专题学术研究,而师范院校是不允许的,直到60年代还是这样。当时我们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阶段,在系党总支的主要负责人和党员骨干教师的会上,提出了开设系统选课这一措施,以别于综合大学,容易得到同意。由于“文化大革命”,数学系科研在年间中断了12年。7科研春天1978年,当科学的春天降临时,数学系开始招收研究生,迅速恢复各类讨论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研究方向。除“文化大革命”前已开始的研究方向外,代数环论转到代数表示论方向、数理逻辑转到模型论方向、概率论转到无穷粒子系统(亦称交互作用粒子系统)方向;新形成了调和分析、多重线性代数和矩阵分析、几何拓扑、测度值马氏过程、模糊数学、生物数学、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偏微分方程现代方法、数学学科教学论等研究方向;函数论不仅开展调和分析方向的研究,还对逼近论方向进行了拓展;偏微分方程复函数论边值方向也向多变量做了努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考虑到数理统计方向研究比较薄弱,还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成平研究员代为培养博士生,建立了近代数理统计方向。这是我们进入当代数学前沿的又一关键点。同时各个学科还积极派出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如周美珂(罗马尼亚,81-02)、王伯英(美国,81-09)、陆善镇(美国,82-06)、朱汝金(美国,82-08)、陈公宁(美国,82-09)、李占柄(美国,82-01)、张阳春(美国,82-09),刘绍学到美国考察(81-04)等。1980年数学系派遣陆善镇赴美国进修。程民德教授把他推荐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数学系,在著名的调和分析学家G.Weiss教授指导下做研究工作。他于1982年7月回国,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数学系工作了两年。期间,他深入学习了调和分析新近发展的理论,为回国以后开展Hardy空间的实变理论以及Zygmund-Calderon理论的研究打好基础;和G.Weiss教授,M.Taibleson教授合作,证明了Fefferman在1978年提出的关于熵与Fourier级数的几乎处处收敛性的相互联系的猜想的高维情形。回国后,我校于1983年将陆善镇越级晋升为教授,198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陆善镇为博士生导师。这在当时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20世纪80年代初刘绍学感觉到环的结构理论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不够宽泛,于是决心寻找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方向。经过四、五年的反复调查,学习和比较,最后选定了代数表示理论。目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代数表示论研究人员在国内代数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代数表示论界具有很大的影响,是国际上这一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万哲先院士给刘绍学的信中说:“桂林(1992年中日环论)会议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你们代数表示论搞得很有成绩,可以说这一分支已经在我国生根了,这是你的一大贡献。”国际著名代数表示论专家德国的Paderborn大学的Lenzing教授说:“代数表示论最近出了几个新人,几乎都是中国人。”二十几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代数组在代数表示论科研方向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中20多人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目前为国内一些重点院校的学术带头人。由于出色的科研工作,该科研集体已获得多种奖励及科研基金。如1998年惠昌常和邓邦明,彭联刚和肖杰分别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等奖,2007年肖杰、彭联刚、邓邦明和林亚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1等奖。惠昌常和肖杰分别于1993年和1991年获霍英东研究基金;郭晋云、彭联刚、章璞、邓邦明获德国洪堡基金;肖杰、彭联刚和章璞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惠昌常、肖杰和彭联刚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邓邦明获教育部第3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肖杰和彭联刚进入国家973项目。惠昌常于2006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颁发的Bessel奖(Friedrich Wilhelm Bessel-Forschungspreis)。刘玉明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和Marie Curie 奖(Marie Curie International Incoming Fellowship)。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7届全国代数会,2000年成功举办第9届国际代数表示论会议,并由刘绍学和张英伯分别担任大会的执行主席和组委会主席。2005年成功举办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Asia-Link Conference on Algebras and Representations。8首批博导1981年11月,基础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数学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应用数学、学科教学论(数学)和自然科学史(数学) 被批准为硕士点。1981年11月,王世强、孙永生、刘绍学和严士健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理科还有黄祖洽(还未调来)、刘若庄、陈光旭、汪堃仁和周廷儒)。当时全国批准的基础数学的首批博士点共15个,博士生导师共51人;就一个单位的导师数排名我系与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并列第5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首批博士点共7个,博士生导师共9人。一般说来,数学系在学校的多种指标中一般占1/10或更低,此次批准数学系的博士生导师数量,提高了数学系在北京师范大学中的地位,且此举对数学系在全国数学界的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创了近30多年来的良好局面。9国家重点学科日,数学系基础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占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学科比例的2/7,这大大地提高和加强了数学系在学校中的地位,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07年8月,数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这是近年来数学学科建设取得的又一亮点。10概率论创新群体1977年,很多人都在考虑恢复已停顿了13年之久的科学研究问题。严士健等对非平衡统计物理的一些概率模型进行了分析。从钟开莱回国所做的报告中听到Dobrushin关于Gibbs随机场理论和平衡态统计物理中相变问题的概率论研究,严士健觉得有必要重新考虑恢复学术活动后的科研方向,同时也萌发了一种想法:在相变的概率论研究与非平衡相变研究之间能否有某种联系与沟通,由于这两方面在物理中都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数学上的这种处理就可能很有意义的。随后在1978年组织讨论班开始学习关于Gibbs随机场的理论,1979年看到Liggett在法国暑假概率论学校所做的关于无穷粒子马氏过程的综合报告,将相变模型动态化,也包括了极简单的非可逆的模型:接触过程,感觉这些内容也许与上述想法更加接近。经过20余年的努力,严士健所领导的研究集体在粒子系统的可逆性和相变现象等方面获得大量国际领先的深刻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学派”。2001年,以陈木法为学术带头人的概率论研究群体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全国所有学科第1批共19个创新群体),这是国内数学界第1个获此资助的数学研究群体。该群体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系统、马氏过程与谱理论。2004年11月,该群体通过评审(全国17个),再次获得3年资助。2007年11月获得第3期资助(2004年全国获第2期资助的17个创新群体中有16个申请第3期资助,只有4个获得第3期资助)。2006年4月底,概率论创新群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奖)。2002年8月,概率论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陈木法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报告。2003年11月,陈木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第1位本科、硕士和博士均在数学系毕业后当选的院士。2009年10月,陈木法当选为学校第1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14级倒立摆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推理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建立于1989年,是在国家计划委员会“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计划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50万美元)和配套资金(600万元人民币)筹建的。它是数学系模糊数学方向开创性研究工作的成果。突出特点之一是将理论研究用于模糊推理机与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之中,1988年,汪培庄教授的博士生张洪敏等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模糊推理机并成功地进行倒立摆仿真试验,并将其应用于地膜生产线。1988年汪培庄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模糊信息处理,思维决策与机器智能》(135万元人民币),已于1992年通过验收。1995年后又研制成功总线级多功能模糊控制推理卡,电气化铁路输电线路几何参数模糊识别系统,并开发出模糊空调器样机等。日,江泽民总书记来我校视察工作时,到数学楼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推理机国家专业实验室,观看了模糊控制技术的演示。日,世界首例4级倒立摆实物控制系统控制在数学系实验成功,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即定位功能。教育部于8月28日上午,在学校组织成果鉴定会,认为是一项原创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在4级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获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等奖。日,李洪兴领导的科研团体,采用高维变论域自适应控制理论,在世界上第1个成功地实现了平面运动3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该项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日,召开成果鉴定会。12进入ESI前100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ESI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设置了22个学科,大致以10年为1个周期对全球所有大学及科研机构的SCI、SSCI论文及其引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和比较,按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方可进入ESI学科排行,给出排名进入全球前1%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排序,每2个月公布一次。2012年6月底,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在世界上进入前1%的218个数学院所中ESI排名第99名,进入前100名,2013年10月排第88名未目前最靠前的名次。二、学院发展的特色1数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是我国开展数学教育研究最早的院系。早在1918级数学物理部第3届学生中就开设了《初等数学研究》课程。傅先生非常热心于中学数学教育。他倡议并组织翻译和编写了一套初等数学和教学法的教材,解决了全国高师联系中学课程的教材问题。1933年起,每年暑假北平师范大学举办中学数学教员暑期讲习会。抗战期间,陕西省和西北师范学院继续举办,傅种孙一直是主要授课人。他历年讲述,极少重复。到1945年积累的讲题有32个,油印的15篇讲稿,《傅种孙数学教育文选》均已收录,内容是一般教员容易忽略,甚至错了还不自知的问题,又都是他自己的读书心得,不是一般书籍里所能见到的,所以十分珍贵。傅先生对中学数学的研究,堪为楷模。他本人经常研究中学数学的问题。许多初等数学的问题,虽然初等,但是解决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只用初等的方法,往往解决不了。傅先生博览群书,涉猎各个方面。他自己很注意用高等数学之工具,去研究初等数学的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北京市编写了一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请北师大修改,傅先生热情地接受了这一工作,亲自组织教师仔细修改,为当时提高中学教学质量起了良好作用。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北师大数学系成立了初等数学及教学法教研室。傅先生对政府向苏联学习的方针积极拥护,组织人力翻译了许多苏联数学书,如中学数学的习题集,初等代数专门教程,数与多项式,算术,初等几何,数学教学法等教材,在数学系开出了数的概念,初等代数,初等函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课程;并积极选送青年教师去苏联学习。特别是派出了数学教学法的研究生。傅先生经常为北京市的中学数学教师组织讲座,讲授与中学教学有关的数学问题,由他自己和系里其他教师主讲。这些讲座促进了中学教师的业务提高,反映很好。在20世纪50年代,数学教育专业学习苏联在系里开设了教学法课程,最早讲授这门课的是魏庚人和钟善基等,接下去主要由钟善基和曹才翰讲授。这门课除通论外,还有算术教学法、三角教学法、代数教学法、几何教学法共分5个部分,主要讲中学数学各科的教学方法,对教材的研究相对弱些。后来加强了教材研究,在1960年发展成为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当时系里在傅种孙的积极倡导下还开设了初等数学研究课,由傅种孙、赵慈庚、钟善基、梁绍鸿等任教。在初等数学研究方面涌现了大量的译著和专著。1981年,在钟善基的积极组织下成立了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室,并任首届研究室主任,积极开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将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这门学科定位为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在年,13所院校组织编写了《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曹才翰直接参加了策划、设计和编写工作。之后钟善基,丁尔陞和曹才翰1982年出版《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当时学科建设成果的代表著作,是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奠基性著作,它长时间地被高师院校用作本科的教材,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学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客观上提出了进一步建设数学教育学科的要求。在1982年4月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第1届年会上,丁尔陞提出了建设数学教育学的构想。当时构想数学教育学为三角形结构,即由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学习论构成,数学教育学是数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边缘学科。之后曹才翰在1985年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的年会上进一步阐述了数学教育学的内容与结构,并提出了20个研究课题,这被认为是建设数学教育学的一个较完整的蓝图。作为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学科教学论教材建设组组长的丁尔陞组织了数学教育学的编写工作。曹才翰和孙瑞清均参加了编写组,在他们的努力下,《数学教育学导论》于1992年出版。同时代的著作还有:曹才翰与蔡金法1989年出版《数学教育学概论》,该书获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理论著作优秀奖。随后全国出版了多部《数学教育学》,但其开拓性的工作却是我们学校完成的。数学教育学科建设不只是写一部《数学教育学》,而是要建设成以数学教育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除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学习论以外,还包括数学教育评价、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思想史、数学方法论、数学教育哲学等。当时的分工是钟善基侧重于数学教学论,丁尔陞侧重于数学课程论,曹才翰侧重于数学学习论,孙瑞清侧重于数学教育评价。在数学教学论方面,钟善基做了许多工作,发表了许多开拓性的论文,如“数学教学启发式”“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介绍古代数学成就”“数学教学八原则初议”等。在数学课程论方面,丁尔陞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1987年,他发表了“浅谈数学课程的设计”,在1991年,又发表了“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他在数学课程论方面还主编《中学数学课程导论》(1994)和《现代数学课程论》(1997),其中《现代数学课程论》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育委员会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被专家鉴定为:视野广阔,思路清晰,内容翔实,材料丰富,理论结合实际,对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具有开创性、创新性和现实意义等。在数学教育心理学方面,曹才翰在1999年出版他多年的研究成果《数学教育心理学》,该书被认为是开创了国内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先河。在数学教育评价方面,孙瑞清在多年研究生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在1988年出版《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该书是国内当时同类书籍的优秀代表,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方面,钱珮玲编著《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该书把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从事基础数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与教师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在高师院校本科数学教育课教材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曹才翰在多年讲义的基础上在1990年出版《中学数学教学概论》,该书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作为数学系的教材达10年之久,也被许多兄弟院校选为教材;丁尔陞在1990年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编写的教材《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孙瑞清、朱文芳在1990年主编《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原理》,也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曹一鸣出版《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系列实证研究》等著作,曹一鸣、马波主编教材《数学教学论》。朱文芳出版《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学》《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o初中数学》等著作或教材。钱珮玲、马波、郭玉峰等编写《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我校是最早招收数学教育研究生的学校。早在1963年,就招收了3名学生,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论文未能答辩。“文化大革命”后的1981年(这也是最早的),数学系恢复了数学教育硕士生的招收工作。数学系最早设计了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制定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框架,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的赞同与采纳。对于基础教育,数学系一贯是积极投入的,而且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功不可没。早在1949年,钟善基就参加了教育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工农速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编写工作,并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1951年教育部召开的第1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革命的口号,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教育革命的热潮,数学系师生也积极投入,对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大纲、数学课程现代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改革方案,并编写了四年制教材。1959年,在4个适当(适当提高程度、适当缩短年限、适当加快进度、适当增加劳动)的精神下,研制了数学课程现代化的方案并编写了教材。1960年2月,丁尔陞在中国数学会第2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对于中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现代化的建议》,并组织人员编写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教材》,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发展成为十年制数学教材。九年制教材受西方新数运动的影响内容过深,删掉了欧氏几何是不恰当的,但强调函数,增加解析几何,把方程和函数及其图像联系起来却是好的经验和尝试,这些都在后来的通用数学教材(也是我系主编的)中被采纳。1963年,丁尔陞与孙瑞清在北京景山学校开始实验日本、德国、法国和苏联的中学数学教材,在此基础上于1966年初制订了我国的改革方案,但未及实验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后的1978年8月,美籍华人项武义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学实验数学教材的设想》,着眼于未来的需要,根本改革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教育部召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景山学校等单位研究确定,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成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组来承担这个项目,丁尔陞任组长,钟善基、孙瑞清等均参加过这个组,这项改革实验研究历时20多年,《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在全国23个省市近100所学校经多轮实验,做过5次大的修改,提高本和普及本均通过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学数学学科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推荐试用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具体评价可参见《改革、实验、研究:〈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科学实验纪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该套教材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基金会1988年度编写、实验的特等奖。后来,该套初中数学教材由语文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制订我们也积极参与,曾提出一个方案(全国4个方案之一),曹才翰直接参加了4个方案的统一工作,并起草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部分,较以往的教学目的有了较大的创新和明确化,如明确提出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及各能力的内涵。后来严士健建议增加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与形成应用意识的要求,并建议在高考中增加实际应用性的考题,这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克服忽视实际应用的弊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钟善基主编了义务教育五四制初中数学教材,该套教材通过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学数学学科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推荐试用。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改革也备受我们的重视。严士健作为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兼数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对基础教育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几年来,他发表了数篇文章论述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问题,如“中国数学教育要面向21世纪” “数学教育的若干问题”“数学思维与数学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等。在2001年6月由教育部发展中心组织召开的中美数学研讨会上,严士健还发表了题为“让数学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组成部分”的演讲,同时他还组织数学家座谈数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影响,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意见,他作为组长直接参与了新世纪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丁尔陞在1991年的数学教学研究会年会上发表“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前景与趋势”,1993年又发表“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论述新世纪的数学课程。1995年,丁尔陞参与国家教育委员会新的高中数学大纲的研制工作,按大纲编写的数学教材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市实验,与此同时,他为北京市主编的重点高中数学实验教材在十几所重点中学实验已达5年,教材已全部出版。1998年丁尔陞参与制订了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并根据该标准主编《北京市21世纪中小学数学教材》。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面向一线教师,新设置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开始招生,招生之前,钱珮玲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该研究生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研制和修订。年,钱珮玲主持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中学数学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年,严士健主持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由刘绍学主编的《普通高中课本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5》(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严士健和王尚志主编的《普通高中课本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在日开始在中学试用。学院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数学系在数学教育研究会的组织和开展活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78年,在北京景山学校召开了几次数学教育现代化研讨会,并有外地同行参加。1979年酝酿成立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会,丁尔陞任理事长。研究会举办学术交流讨论会,上海、广东、东北、河北的同行参加,会上酝酿主张各地开展活动建立研究会,然后联合成立全国研究会。1979年11月,东北地区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会成立,当即和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会协议,于1980年在沈阳联合召开了学术讨论会,邀请各地代表参加并酝酿筹建全国研究会。1982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当时邀请了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做研究会的名誉会长,魏庚人任理事长,丁尔陞任常务副理事长,钟善基任秘书长。这个研究会主要是以教研员、中小学数学教师和师范院校数学教材教法教师为会员,从事数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现在这个研究会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曹才翰与高师院校同行酝酿成立了高师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他任第1届副理事长、第2届理事长;曹一鸣任第7届理事长。这个研究会的会员主要是高师院校数学系从事教材教法研究的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在国际交流方面,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钟善基组织和日本的交流,从1979年开始直到现在每年轮流在中国和日本召开研讨交流会,后发展成为5国(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与法国)交流会。1991年,数学系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数学教育北京会议,严士健任主席,钟善基任秘书长,参加会议的中外代表有300多人。1998年,成功举办了5国数学教育交流会。2008年7月,张英伯当选为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9位执行委员之一)。~21日,学院主办的以“数学的发现之旅”为主题的第14届亚洲数学技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位国外代表,以及270多位国内代表出席了会议。~24日,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委会(ICMI)2011年例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全部9位执委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就如何开展的国际数学教育的各项工作和即将举行的会议日程进行了深入沟通和讨论。这些国际交流促进了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世界的交流。2创办数学杂志1918年4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主办的《数理杂志》创刊。至1925年12月,共出刊4卷15期。《数理杂志》是中国数理出版物中最早的杂志,也是1949年以前出刊时间最长的数理杂志。该杂志刊登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傅种孙发表在该杂志上的大衍(求一术)是国内用现代数学观点研究中国古算的首例;年的几期上,连载了傅种孙的几何学的基础,这是我国最早详细而且严格地介绍现代几何基础的文章。1930年1月,《数学季刊》创刊,它是我国高校最早的专门数学期刊。从创刊至1934年7月,共出刊2卷5期。1936年8月,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数学杂志》创刊。从创刊至1939年11月,共出刊5期,是《数学通报》的前身。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国数学杂志》题写刊名,这是毛主席为我国数学界杂志题写的唯一刊名。该刊是1936年中国数学会创办的《数学杂志》的继续。从1951年11月至1952年12月,共出刊5期。前两期的总编辑是华罗庚和傅种孙,以后总编辑为傅种孙。1953年起,《中国数学杂志》改为《数学通报》,郭沫若题写刊名。编辑部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从号改为月刊。在年间共出刊158期,后停办。1979年7月复刊至今。3特色教材1952年,张禾瑞教授编著的《近世代数基础》出版,这是我国第1部自编的近世代数教材。由于这部教材选材适当,推理严谨,条理清晰,文字流畅,50多年来不断再版。1978年进行了一次修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该书已印刷40次,总印数已超过90万册。1988年1月,该书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作为数学系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该书把着眼点放在使初学者对理论易于了解,对方法易于掌握上,以便使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阅读近世代数方面较深的书籍及文献的能力。注意到20世纪40年代国内名牌大学的数学教育实际情况,遵循近世代数学科固有的体系和科学性原则,在大量参考各国近世代数书籍的基础上,对题材的选择,编排和处理作了周密的考虑。力图做到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理论浅显化,使得从没有接触过近世代数的读者能较快地理解,从中受益。顺便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我国的数学书籍,不论是自编还是翻译的,多半使用文言文,该书首次完全使用了白话文,甚至口语化,这在当时应该说是开了这方面的先河,更方便读者。1957年,张禾瑞和郝鈵新编写的教材《高等代数》出版。这是我国编写的第1部高等代数教材,是一部结构清楚,论证严密,既有高观点又深入浅出的教材。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国内众多院校指定为数学系的教材。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对《高等代数》重新改写,1979年出版了第2版。1983年,进行了第3次修订。每次修订都赋予该书以新的内容,应用范围更广。1988年1月,《高等代数》第3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1等奖。1999年出版了第4版。2007年出版了第5版,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累计印数不少于75万册。1958年11月,梁绍鸿编《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初等几何方面的一部经典名著。在1978年之后曾多次重印,印数达100多万册。2008年9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再版,增补了一部梁先生生前未曾公开面世的珍贵文稿《朋力点》,还附印了梁先生发表在20世纪50年代《数学通报》上的3篇几何文献。1957年,闵嗣鹤和严士健合编的《初等数论》出版,1982年出版第2版,2003年出版第3版,累计印数约达40万册,至今每年还印1~2万册,为国内高校广泛采用,特别是作为师范院校数学院系的初等数论教科书。4特级教师月,针对当时社会中出现的小学教师“三低”及普遍受歧视的情况,教育部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研究并起草了《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报告》,提出对有特殊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以特级待遇。1956年,首先在北京评选了特级教师,数学系1934届本科毕业生王明夏和张玉寿,1943届本科毕业生霍懋征等被评为我国的首批特级教师。上海在1963年评出了第2批特级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评选活动停止。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1978年10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颁发《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在全国开始评选特级教师工作。到现在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学院至少有150多名校友被评为特级教师。三、学院发展中的重大事件1五四运动日,即在五四运动中,尤其是在开始阶段,我系的学生是先锋和主力,匡互生(~,1919届数学物理部毕业生)被誉为五四运动的第一勇士。杨明轩(~,原名杨荃骏,1919届数学物理部毕业生。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3届代表和常委,第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同盟中央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3届委员会委员、第4届委员会常委,《光明日报》社社长等职)和陈荩民(~,1920届数学物理部毕业生,原名陈宏勋,曾任国立北洋工学院(泰顺北洋工学院)院长,1949年1月至1950年暑假,任北洋大学校务临时委员会主席(即校长))是五四运动“八勇士”之中的二勇士。数理部在五四运动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北京高师成为五四运动策源地之一。2四九血案日凌晨, 在北平师范大学发生了著名的,即称之为“四九血案”的流血事件,是国民党特务深夜闯入北平师范大学,逮捕了几个进步学生。这件事发生后,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会发表了支持学生运动的宣言,在会上有的教师反对支持学生罢课,但教授会主席傅种孙在会上仗义执言,并亲自起草了教授会罢教的4篇著名的宣言(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赏),得到了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会和讲师助教会的拥护,发扬了正气。同时推动了北平大学生的团结,向国民党进行了勇猛的冲击。这件事在北平师范大学的校史中,以及在北平的学生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倡议设立教师节日,王梓坤教授任校长期间,倡议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设立教师节,促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日的第9次会议上做出决定,将每年的9月10号定为教师节。4首次取得数学奥林匹克团体总分第1名1987年,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数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联合招收高中理科(数学)实验班22人。1988年,10人进入当年数学冬令营,9人入选由20人组成的国家队,其中4人成为由6人组成的国家代表队选手,参加在联邦德国举行的第30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3枚金牌和1枚银牌。此次比赛中国队共获得4金和2银,首次取得团体总分第1名。(数学)实验班22人全部考入全国重点大学。主教练之一的数学系孙瑞清老师为我国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团体冠军做出了突出贡献。四、结语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数学学科成立100周年。2013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在全国数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第5名。数学学科是很多问题的试金石,是反映问题最明显的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学科要科学发展,就要稳步前进,小步快走。要以史为鉴,总结和吸取学科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继承中求发展。学院要以数学学科现有的学科带头人为骨干,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学缘协调、勇于创新的学术梯队,以适应学科的发展,特别要重视培养和引进有潜力的学科带头人。争取在未来的100年,取得更多的亮点与特色。编辑:文梦雨欢迎关注北京师范大学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海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