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分能在安陆能上求绵阳哪所高中好考点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各省地区导航
[压缩包]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学年高一各科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ID:4791472]
上传: 9:48:00
审核: 10:32:00
下载量:日(0) 周(0) 月(0) 总(0)
下载所需:
储值:3.00
关键字:数学,名师堂,田许龙,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学年高一各科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999KB
来源学校:
适用地区:全国、全国通用
上传人:tianxulong66
审核站长:bjezxsx
与此相关试卷
与此相关教案
与此相关课件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安陆二中2015届高三年级综合测试(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安陆二中2015届高三年级综合测试(五)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5广州中考569在天河区能上高中吗_百度知道
2015广州中考569在天河区能上高中吗
提问者采纳
11号留意广州招考网补录信息,可考虑民办高中。建议补录时,像去年增城从化都有放开补录,还有些开放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这个分数在天河区竞争力不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广州中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学年联考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学年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质点是一个既无大小,又无质量相当于数学上的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6.25m/sC.6.75m/sD.7.0m/s 3.如图所示,物体沿半经为R的半圆弧线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0;0B.4R由A→C;4πRC.4R由A→C;2πRD.2πR由A→C;4R 4.航空母舰上一般有帮助舰载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舰载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4.5m/s2,若该飞机滑行100m时速度达到50m/s而起飞,则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40m/sB.30m/sC.20m/sD.10m/s 5.如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知(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甲处于静止C.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7.一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位移大小为25m时,经历时间为(g=10m/s2)( )A.1sB.2sC.5sD.3s 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内的加速度小于2~4s内的加速度D.0~4s内物体平均速度0m/s 9.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则( )A.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B.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C.物体下落时速度为D.物体下落时速度为 10.历史上曾有科学家将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定义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对应的“另类加速度”A=,其中v0,v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速度,末速度.A>0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在做减速运动.现在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为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C.若A不变,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D.若A不变,物体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成正比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50Hz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放在复写纸上方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拉直 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2)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纸带上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C= m/s;该物体的加速度a=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的位移8m和16m,求(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在2s末的速度(3)物体的初速度. 14.长为15m的竖直杆下端在一窗沿上方5m处,让这根杆自由下落,(1)求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多少?(g取10m/s2)(2)求这根杆通过窗沿的平均速度. 15.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有一辆大型观光旅游车在武荆高速公路应城服务站补给休息后,匀加速直线运动8s时,驾驶员发现有乘客漏乘,便立即杀车,从启动到停下来共历时12s,旅游车行进了48m;求:(1)画出旅游车运动的Vt图象(2)这个过程中旅游车的最大速度(3)旅游车加速时的加速度(4)刹车过程所通过的位移.
学年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质点是一个既无大小,又无质量相当于数学上的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使很多问题变得简单易懂,A错误;B、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不一定能够简化为质点,如研究电子的内部结构时电子不能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C、质点是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但是没有大小的点,与数学上的点不是同一个概念,故C错误;D、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6.25m/sC.6.75m/sD.7.0m/s【考点】平均速度.【专题】定量思想;比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位移(100m)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题知:位移x=100m,时间t=16s,平均速度v==6.25m/s.故选:B.【点评】解本题注意排除瞬时速度的干扰,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告诉位移、“第16s末到达终点”告诉时间. 3.如图所示,物体沿半经为R的半圆弧线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0;0B.4R由A→C;4πRC.4R由A→C;2πRD.2πR由A→C;4R【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解答】解:物体运动的起点是A,终点是C,则位移大小等于AC,大小x=4R,由A→C.路程S=2πR.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紧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抓住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4.航空母舰上一般有帮助舰载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舰载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4.5m/s2,若该飞机滑行100m时速度达到50m/s而起飞,则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40m/sB.30m/sC.20m/sD.10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飞机具有的最小初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则m/s=40m/s.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5.如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知(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甲处于静止C.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速度图象直接分析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判断物体的状态.平行于横轴的图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B、甲图线平行于横轴,说明物体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D、乙图线是向上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首先图线的状态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抓住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进行选择.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要了解其研究过程为什么要“冲淡”重力的方法.【解答】解: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所以伽利略用来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7.一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位移大小为25m时,经历时间为(g=10m/s2)( )A.1sB.2sC.5sD.3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可得出经历的时间,注意有向下和向上两种可能.【解答】解:设向上为正,则由x=v0t+at2可知h=v0tgt2;即:25=30t5t2解得:t=1s或t=5s;当物体向上经25m时,t=1s;当物体向下返回25m时,t=5s;故选:AC.【点评】竖直上抛运动有两个过程,物体到达最高点后不能静止,而是向下继续运动. 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内的加速度小于2~4s内的加速度D.0~4s内物体平均速度0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根据公式=求.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再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0~1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为:==m/s=1m/s,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则0~2s内的位移大小为:x=×(1+2)×2m=3m,故B正确.C、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1s内图线的斜率大小大于2~4s内图线斜率的大小,则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D、0~4s内的位移大小为:x=×(1+4)×2m=5m,平均速度为===1.25m/s,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值表示运动的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用公式=求. 9.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则( )A.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B.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C.物体下落时速度为D.物体下落时速度为【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时物体下落的高度,从而得出距离地面的高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下落时速度.【解答】解: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h=知,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故A错误,B正确.C、根据v2=2gH,知,物体下落时的速度为v′=.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 10.历史上曾有科学家将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定义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对应的“另类加速度”A=,其中v0,v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速度,末速度.A>0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在做减速运动.现在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为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C.若A不变,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D.若A不变,物体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成正比【考点】加速度.【专题】比较思想;类比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题目所提供信息的物理意义,将A=和a=类比学习,即可正确解答该题.【解答】解:A、若A不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A>0,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则知平均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所用时间越来越少,根据a=知,加速度a逐渐增大,第二种情况:A<0,相等位移内速度减少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多,根据a=知,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C、若A不变,相等位移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为,故C正确.D、若A不变,相等位移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即为定值,则为定值,即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正确读取和应用所给信息是解题关键,如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随位移均匀增加的.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50Hz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放在复写纸上方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拉直【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专题】实验题.【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就能够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便能正确解答.【解答】解: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50Hz,故A正确;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放在复写纸下方,故B错误;C、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使打点稳定,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正确;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拉直,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②④⑦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2)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纸带上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C= 0.16 m/s;该物体的加速度a= 0.42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了解实验的装置和工作原理.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中间时刻速度等于一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求得加速度.【解答】解:(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因此低压直流电源本实验中不需要,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故答案为:②④⑦.(2)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中间时刻速度等于一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得vC==0.16m/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0.42m/s2,故答案为:(1)②④⑦(2)0.16,0.42【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简单题目,对于实验器材的选取一是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二是要进行动手实验,体会每种器材的作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的位移8m和16m,求(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在2s末的速度(3)物体的初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2s末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初速度.【解答】解:(1)根据△x=aT2得,物体的加速度a=.(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3)物体的初速度v0=v2at=62×2m/s=2m/s.答:(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2)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6m/s;(3)物体的初速度为2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4.长为15m的竖直杆下端在一窗沿上方5m处,让这根杆自由下落,(1)求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多少?(g取10m/s2)(2)求这根杆通过窗沿的平均速度.【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杆的下端到达窗沿和杆的上端离开窗沿的时间,从而得出竖直杆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1)根据得,杆的下端到达窗沿的时间为:,根据得,杆的上端离开窗沿的时间为:,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t=t2t1=21=1s(2)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则这根杆通过窗沿的平均速度答:(1)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1s;(2)这根杆通过窗沿的平均速度为15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15.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有一辆大型观光旅游车在武荆高速公路应城服务站补给休息后,匀加速直线运动8s时,驾驶员发现有乘客漏乘,便立即杀车,从启动到停下来共历时12s,旅游车行进了48m;求:(1)画出旅游车运动的Vt图象(2)这个过程中旅游车的最大速度(3)旅游车加速时的加速度(4)刹车过程所通过的位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作出旅游车的速度时间图线,结合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最大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时的加速度,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刹车过程中所通过的位移.【解答】解:(1)旅游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2)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知,,解得最大速度.(3)加速时的加速度.(4)匀减速运动的位移.答:(1)旅游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2)这个过程中旅游车的最大速度为8m/s;(3)旅游车加速时的加速度为1m/s2;(4)刹车过程所通过的位移为16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本题也可以通过平均速度推论求解最大速度.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留学哪所高中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