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庆 遇见 读后感是谁啊?上次上课老师让我们向他学习.

人物介绍/蒙庆
& & 蒙庆,县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日,在常年坚持文学之下,蒙庆的诗文集《遇见》由正式出版,今春刚开学,、、等地广大读者特别是闻讯后纷纷找蒙庆购书签名。&& & 《》了蒙庆的、、、等145篇(首),具有的生活气息,特殊的,纯真的,美好的青春。&& & 书后,蒙庆表示,的渴望,永不止步,只要奋发有为,梦想一定会自己。遇见,随心而动,不拘泥于,更不拘泥于,只要有想法去,只要有思想的,只要遇见那一刹那的,都可以用文字将其定格为。人生,终究不过一场的遇见……&
浮生绘梦/蒙庆
幼时决心& & 蒙庆1994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七岁那年,正处懵懂的年龄。父母因为,一气之下,便了。随后,蒙庆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务工,至今未娶,爷爷奶奶依靠务农,含辛茹苦拉扯蒙庆,当时小蒙庆虽然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离婚,但是,心想从前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自己并未为家庭分担一份责任,而不能挽救这个家庭而深深。奶奶告诉小蒙庆,因为你还小,什么都不懂,没有什么能力和能让爸爸妈妈得以挽留。小蒙庆听后,当即双膝着地,三指并立,指天为誓,以后定要好好学习,勤奋努力,长大一定要,让别人看得起。于是,蒙庆自父母离婚后,不仅意志未有,而且还更加豁达,小小年纪,内心却已形成二三十岁人的思想。学习专一,勤奋认真。童年时的蒙庆初涉文梦& & 蒙庆家庭虽然,但是内心极度乐观,在当地中心小学就读的时候,曾多次在六一儿童节表演过诗歌,小品表演。在读的时候,就开始一心写书,因为受《》的影响,开始写童话故事,曾给同学看后,大受。于是,蒙庆为了这份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感,决心继续写书,当时在小学小有名气。&年少追风,少年追梦& & 蒙庆顺利地进入了初中学习,因为家境不好,于是有些时候捡点塑料瓶换些。在初一时,因为学习书本知识,不能仅仅满足蒙庆的。然后,蒙庆想到了学习,来自己的见识,于是,蒙庆在学习初中各科知识的同时,课余周末,利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和平时捡塑料瓶卖的钱,利用来关注各类。这也注定了他思维的和文学的极强。&& & 当时有一位代课老师在班上念她自己在大学里写的玄幻小说《碧波镜》。读者有意,听者也有心,蒙庆便了写的打算。曾初一时,完成了短篇小说《玄珠圣灵》的手写稿。随后,他根据电视剧《》的情节,写了一篇《宝莲灯碎片》。为了完成这篇小说,蒙庆有时中午不吃饭,晚上啃个充饥,耗时一个学期终于大功告成。同学们争相传阅,惊呼身边出了一个“大”。再加上蒙庆喜欢表演,各种校园活动上演小品、说相声、诵诗歌,在全校中。蒙庆旅游照片名言鼓励& & 然而在之前,蒙庆却因个头矮小备受。有一次,蒙庆当面听到别人叫自己“矮子”,心里非常不舒服,便上前说道:“你不要笑话我矮,。”当时蒙庆和同学都不知道这句名言的真实,便理解为有志不在于个子高。后来经老师讲解,大家都,蒙庆悄悄的把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时刻自己。理科中的文学才子& & 蒙庆经过,顺利地在县高中就读,曾在校园各类文学征文比赛获得等。因为初中写过,所以字迹书法曾获校园书法大赛一等奖等。其作品都在校园网络和上,向校内和校外一一展示过。&蒙庆的书法蒙庆沾水写字& & 高一时,初见面大家,同学们都不知道盐亭县还有个石牛庙乡。蒙庆心中暗暗较劲,要做一些事让同学们他,记住他来自于哪里。于是,他用了2个月的时间,写了23首诗歌,同学们立马。这其中的《我有一个》《那一弯月》《的》等作品均收录进《遇见》第三辑中,曾在校刊《弥波报》上分期发表。& & 蒙庆的文学才能引起了学校团委老师的注意,不仅将他吸收进校园——白采社,还让他负责停印许久的校报《弥波报》。蒙庆编辑这张每月一期的报纸,坚持了三年时间。走在校园路上,蒙庆随时听见别人对自己文学议论,自己内心却,决心追求更多更好的学习。有一次,一起打的学妹还在他面前问:“你知道高二o十班的蒙庆吗?”蒙庆笑着说,那是他同桌,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许多同学慕名找他签名,他便以同学名字写留作,这些诗歌也收进了《遇见》书中。因为蒙庆的思想又偏向于严谨的理学,于是,在高中选择理科的同时,被老师们誉为“中的文学才子”。《遇见》年华& & 蒙庆通过,进入了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学习。曾在大一时,以诗、词、歌为题材,写了发自的军训思想感悟,因为这样,便引起学校很多老师的注意。曾多次赚写文学稿发表在校刊《成都学院报》和文学社刊《青昱文报》上,多次参加校园社团文学征文活动,均有获奖殊荣。& & 大二时,为庆祝自己20岁,整理了以前一些的文学,集结出版为《遇见》,谨以此书献给自己的和青春过的人们。&蒙庆文学之光& & 在大学里,曾经有人这样问蒙庆,极高,自己有如此文学,为什么不选择偏文科的社科专业以求有更好的,却还选择了理学的计算机专业?蒙庆却只是坦然一笑说道:“对于其他能力而言,因为我不太会,所以我选择了计算机。”其实蒙庆从小有梦,受电视影响,认为普及最广最能表达人们心声的就是电视了,于是,希望更有求于更高更有层次的艺术。选择计算机,更是多年来的一个接触的。当时,只是希望文学能通过荧幕显示给全村人看,只为幼年奶奶在家庭破碎时说的一句,出人头地,让别人看得起。蒙庆希望通过自身对文学独特的思维,能够更多更充分地将文学之灵发扬光大。告诉更多的人,去寻求更大化的精神层面的一种更加客观的。&蒙庆穿学士的照片
结缘文学/蒙庆
& & 小学,受《安徒生童话》影响,他开始试着也用一些的语句来描述自己的。创作的快乐与同学老师的赞扬让蒙庆更加确定自己属于。初中时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为了能够多看多学,蒙庆便利用空余时间到处搜集塑料瓶。卖瓶所凑成的钱全都用在了上网各个文学论坛上。到了大学时期,蒙庆开始试着创作各种作品,其中包括小说《宝莲灯碎片》。同时,蒙庆的作品在也省内外一些报刊和网络上,并多次获得国内校园文学征文奖。如今,蒙庆主要从事诗歌和创作,作品共计200多首(篇)。&& & 出版《遇见》是对蒙庆创作文学的。蒙庆表示,在今后的创作之中,会将《遇见》中的故事继续创作。&
家庭影响/蒙庆
& & 蒙庆创作之路能够有今天的,不仅仅因为自身的,还有来自家庭的和。1994年10月,蒙庆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石牛庙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蒙庆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小蒙庆认为是自己的才导致父母分开,愧疚充斥在蒙庆的,让他发誓从此好好学习,不再。&
诗词风格/蒙庆
& & 蒙庆所作,总体风格,,。书中《长霞依旧》、《赞》、《晓兵之美》、《颂》等一些诗文对“”的人物予以了浓墨和;《七夕情》、《相遇》、《邂逅》、《如斯之缘》等反映了当代对人间的和。&
作者语录/蒙庆
& & 1. 人生,终究不过一场的遇见……&& & 2. 遇见,那时的华年。& & 3. 遇见,随心而动,不拘泥于,更不拘泥于,只要有想法去邂逅,只要有思维的火花,只要遇见那一刹那的,都可以用文字将其定格为。&& & 4. 我遇见了天地间最却非常动听的东西,于是,我把它了出来;我遇见了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东西,于是,我把它记录了下来;我遇见了界最富最具栖息的地方,于是,我将停留于此;我遇见了造化中许多我能遇见我想遇见的东西,于是,终成《遇见》。&
作品欣赏/蒙庆
今生嘻兮& & 山林若水倚碧渊,惜草长莺飞梦还。阅晓读之瑟影,听晨林之秦岚。怜哀静而心悦,识叶落而花眠。& & 帝锦之都,古朝天府。玉殿新盛,欢浸西蜀。拍蜂而起蝶舞,映落霞而侣孤鹜。草盛花妍,含羞与牡丹相赛。鸟鸣莺穿,喜鹊与新燕竞逐。登台逸致,云落夜初。天籁引松间之泉,流莹织皎月之布。都江神州之暖霭,唏嘘尽呼。峨眉山晕之星夏,垂虹缀暮。时惟壮景,游人胜往。抒怀弄笔,铅华轻飏。掬笑盈袖,西黛白鹤之酷。古柏烟袅,东阳碧波之庐。同游其心,欲揽尽无。诗意歌阑,谢古之缘。& & 苍菊齐傲,雁过秋苏。木凄葱而风怒劲,燃草黄而丹枫涂。俨残波于浅淮,品香茗于上居。愁云暮彩,红烧归鹄。薄雾迷籁,杏酒约沽。绮阁捉月,雕楼云枯。愁怀忘机,惨怨均诉。田园扶桑,倚南亩而萦立。舞榭残椽,匿秋暝之冻户。& & 冬临至,越秋杼。寒霜时之间阵,朔雪残之飞浮。双梅浅涧,衾白冻冰之凉。山原乍亮,雪拭时尚之装。雅韵欣和,纯光暗发。轩帘与寒烛齐摆,清风对冷月相瞩。舟桡翩跹,荡冬歌而桨蠕。云鬓雾寰,窜澄霞而穹铺。& & 怀亭野郊,纤歌放牧。碧草青而潦水尽,牛鹭嬉而卧云图。飞流三千,瀑渡银河之榻。芰荷自怜,香漫桃花之坞。乐融融,情冶冶。遮画角于桂檐,隐红薇于越姑。簇影紫隍,泻流光之微脉。泉源开怀,潺天地之昳呆。逸柳与青衫堪裁,翠竹与薄履其步。凉笛清而胡笳萧,林霏开而心气舒。动声醉猜,虎鼓瑟而熊对扑。北辰遥盖,悟人生以释忧目。怀闲诗以作咏,绕东隅以游夫。& & 嗟乎!香原仙陆,精心登往。古蜀之提,璀璨沧粟。采人杰于东淮,才韵诗露。纳贤哲于府曲,泉思倾注。水河烂漫之极,阮荡归覆。气泽变迁,腾蛟胸襟之概。怡欣阆苑,跃龙诗尚之都。列迷蒙而抑郁,枕遗气而黎苏。宏局叵耐,人才徘徊。时蹇虚涌,无识达儒。观乎此!华月装宿星云,阴阳拥抱天幕。低落情怀,意流云而冥想。遥思远怅,执穷途而灵路。& & 今生嘻兮!伯乐乐于那千里之马。今生嘻兮!吾乐乐于这自然之幕。&梦笔生花& & 香,花蔷,墙外窗。光辉案堂,章卷舞君王。廊前月拂风凉,茫茫书情书茫茫。& & 茫茫书情书茫茫,凉风拂月前廊。王君舞卷章,堂案辉光。窗外墙,蔷花,香。&
主要事件/蒙庆
& & 2013年5月,蒙庆作诗百首&学习“感动中国人物”&& & 2014年7月,蒙庆为筹出版《遇见》的书费在欧尚超市做收银员。& & 2015年1月,蒙庆创作的诗文集《遇见》由正式出版。&& & 2015年3月,蒙庆在初中演讲“我的”《遇见》蒙庆在欧尚超市做兼职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9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25:0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引 子   中共中央特科,这个字眼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可能还相当陌生。这个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颇具神秘色彩的机构,最早出现于1927年,到1935年,它共存在了九个年头。它的缔造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从事军事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   熟悉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读者应该知道,1927年对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来讲是一个充满灾难的年头。当年轻的周恩来刚刚成功地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作为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买办代表的蒋介石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政治盟友中国共产党发动了突然袭击(即臭名昭著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迫使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往当时的“赤都”武汉。此时,国民党的“左派领袖”汪精卫表面还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陈独秀推行右倾投降主义,对反动势力危害党的迹象丧失警惕。周恩来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在他领导的中央军委内部设立了特务工作处。特务工作处下设四个股,即特务股、情报股、保卫股和土匪股。其中,土匪股负责与各种帮会组织联系,收编土匪和散兵游勇。   日,汪精卫终于撕掉了“左派领袖”的伪装,公开清共,并宣布宁汉合流。由此,中国大革命宣告失败,革命形势由高潮转入低潮。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大肆屠杀,中###员人数由原来的五万七千人锐减到不足一万人。同时,也由于蒋介石在全国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被迫由公开合法转入到地下秘密状态。   为了更安全地坚持革命斗争,这年夏秋之交,中共中央被迫由武汉迁往上海的租界。这时的上海各种反动势力比较集中,尤其在中共中央藏身的租界,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殖民政府”(当时,公共租界的“政府”叫“工部局”,法租界的叫“公董局”),还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即“上海外侨义勇队”),以及警察(即巡捕房的巡捕、便衣侦探)、法院、监狱。但上海毕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的中心。这里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文化教育事业集中。经过“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以及大革命时期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战斗洗礼,占到全国产业工人近四分之一的上海,成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和策源地。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在上海成立以来,基本上以此地为依托,先后召开了党的一大、二大、四大,指挥和领导着全国各地的革命运动。   上海租界这种特殊而复杂的情况,的确给中国共产党人开展革命活动带来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利用租界地区华洋杂居、政出多门及相互间的各种矛盾,利用租界地区街道四通八达、容易转移疏散,利用租界地区人口复杂、鱼龙混杂、不查户口等各种社会空隙和有利条件,寻找掩护的职业和场所,设立党的机关,进行秘密活动。而且,租界“国中之国”的特殊性,使它同国民党当局之间成了“国与国”的关系。国民党的警察、宪兵和特务不能进入租界执行“公务”,更不能在租界开枪和捕人。巡捕房捉到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当局只能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引渡”,不能随便提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活动在这里的共产党人的“安全系数”,也为中共组织营救被捕同志提供了种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但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以及追随他们的帮派势力,是不能任由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的,他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共同对付革命力量。于是,无论租界、华界都军警(巡捕)遍地,岗哨林立,同时,暗探、工贼和叛徒四处钻营,撒开一张张有形和无形的网,伺机瓦解和破坏革命活动。   因此,如何有效地保卫处于秘密状态、处境极其险恶的中央领导机关,使其安全地指挥全国革命,就成为当时政治保卫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周恩来首倡在原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的基础上建立中央特科这个政治保卫机构。在日至10日的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决定周恩来(发动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历尽艰险,辗转由广东、香港到达上海)继续担任军委书记,并负责筹建中央特科。周恩来根据自己领导地下斗争的丰富经验,亲自主持设计,对中共中央政治保卫机构进行调整,在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的基础上建立中央特科。中央特科的出现,标志着中共中央政治保卫机构的正式建立。   当时,周恩来规定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收集掌握情报,镇压叛徒,营救被捕同志,建立秘密电台。   为此,1928年春,中央军委举办了一个特别训练班,抽调一批精干的人员专门学习怎样做秘密工作,怎样坚持地下斗争,怎样保卫自己和怎样打击敌人。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秘密工作技术和秘密工作纪律的训练。周恩来、恽代英等亲自授课,培训干部。其实,早在此前两年,中共中央就已秘密派遣顾顺章、陈赓、陆离三人,前往苏俄学习政治保卫知识和技能。顾顺章、陈赓后来一度成了中央特科的领导骨干。   为适应隐蔽战线工作的需要,中央特科逐渐扩大和健全了自己的组织。它下设四个科:一科为总务科,负责总务、财政、交通等工作;二科为情报科,负责情报、侦察、反间谍等工作;三科为行动科,负责镇压罪行严重的叛徒,下设“红队”;四科为无线电联络科,负责电讯联络工作,并培训党的报务人员。   当时,中央特科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   正是在旧上海十里洋场这种云谲波诡、错综复杂的特殊环境下,中央特科的英雄们以大无畏的革命斗争气概,采取非常的革命手段,对付反革命的种种阴谋,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共产党人与敌人斗争于隐蔽战线上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画卷。   正如陈云同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关于中央特科的座谈会上所作的评述:   “特科是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的党的战斗堡垒。特科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白区党的地下组织。”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张 | 更多
  您说的太对了!但是咱们的村长是否有人性的道德哪?
  抱歉。发错文章回帖了。
  此贴必火果断留名,希望楼主坚持讲完关于特科的故事
  期待楼主带来不一样的历史
  一、周恩来陈赓组建中央特科情报科   1928年的上海,依然笼罩着血腥味浓重的白色恐怖。   时令已到了四月。在这晚春尚寒的季节里,阴霾的天空,似一张钝灰色的幕布遮压得人们透不出气来。   在法租界畸形繁荣的霞飞路上,武装巡捕们用鹰隼般的目光,肆无忌惮地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搜寻着。偶尔发现一两个乞讨的人,他们便挥舞警棍,张牙舞爪、如临大敌般地扑过去,口里还操着法语或半生不熟的华语骂骂咧咧……   不时地,一辆辆警车尖啸着开过,震耳欲聋的警笛声似天际的连珠滚雷般直捶人们业已绷紧的心弦。   一位年轻人似乎并未体味到这种紧张、恐怖的氛围。此刻他仰倚在霞飞路边一条弄堂口的躺椅上,悠闲、耐心地阅读当天出版的《申报》。偶尔,他用眼角的余光警惕地扫视一下四周……   这名年轻人,大约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给人印象强烈的是他那张充满朝气、轮廓分明的脸庞。一副硕大而高挺的鼻梁和一张结实圆润的阔嘴,分明勾勒出了他清朗刚毅的性格。尤其那一对深似潭水般的双眸,更不时扑闪着灵智而调皮的亮光,从而使他的整张脸透出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精气神。   他叫陈赓,湖南湘乡人。1903年,他出生在一个解甲归田的湘军将领家庭。他的祖父陈益怀曾跟随同乡曾国藩东拼西杀。在血与火的战争故事熏陶下,不满十四岁的他就弃笔从戎,做了一名湘军士兵。但连年的军阀混战以及军队内部的腐败,又迫使他离开湘军,进入粤汉铁路湘局当了名办事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叶,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成立了共产党组织。陈赓参加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的学习。政治觉悟提高后,他于1922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受党组织的指派,于1923年底考入程潜任校长的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次年5月,转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2月起先后参加了两次东征###陈炯明的战斗,并在第二次东征攻打华阳之役时,救过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的命。随后,担任黄埔军校步兵科一团七连连长。   1926年9月,陈赓被党中央派往苏联远东地区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和武装暴动经验。翌年2月回国,随后担任北伐军唐生智第八军的特务营长。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陈赓只身随周恩来赶往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和李立三一起担负起义总指挥部保卫工作。后担任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一营营长,随起义军撤往赣南会昌时左腿负伤。随后辗转潮汕、香港到达上海。   陈赓到达上海的时间是1927年的10月间。通过新婚妻子王根英,他很快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王根英,自幼家贫,十一岁就到日商办的恒丰纱厂当童工。她1925年入党,参加过“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并当选为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不久,作为上海党的代表,她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与陈赓在汉口结婚。婚后不久,陈赓随周恩来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她则回到上海,在党中央担任交通员。   党组织得知陈赓的伤势严重,想方设法把他送进了位于公共租界爱多利亚路著名的牛惠霖骨科医院。牛惠霖曾留学英国,和留学美国的弟弟牛惠生都是上海滩出名的骨科医生,而且思想进步,一向同情革命。他俩还是宋庆龄的表兄弟。   其时,由于陈赓的伤腿是在行军途中断断续续地接受治疗的,虽已接上,但却错位了。按照病情,通常的做法是截肢了事,但陈赓抱着终生要为党工作的坚定信念,坚决反对截肢。在他的一再请求下,牛氏医生满足了他的要求,大胆地把他的伤腿打断重接,终于保住了这条多处负伤的左腿。   正当陈赓的伤势日渐好转之际,一位国民党军队的团长因作战负伤住进了这家医院,而且恰巧住在陈赓病房的隔壁。此人曾在黄埔军校读过书,认识陈赓。   陈赓深知这个人是个坚决的###分子,预感到继续留在医院随时都会有被捕的危险。他当机立断,连招呼都不与牛氏兄弟打,就请当时也住在这家医院里面的一位同志,背着他迅速逃离了医院。   此后,陈赓同妻子王根英在法租界霞飞路的一条石库门弄堂里租了一间房住下,一边安心养伤,一边听候党组织的安排。但他走路仍一瘸一拐的,王根英打趣地笑他是“铁?拐李”。?   
  就在这天下午,党组织通知陈赓,说伍豪(即周恩来)同志当〖BFQ〗晚要与他见一次面,地方在外滩十六铺码头附近的一艘租船上。   陈赓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他知道,这次约见,一定是党要安排他工作了。傍晚,他化装成一名码头工人,早早就一瘸一拐地赶到了十六铺码头。按照事先约好的暗号,他顺利地上了租船。   这是一艘游船,不大却装修雅致。中尾部有舱,舱侧开有格窗。透过窗棂,可游赏外滩的景致。   划船的是一名年迈的梢公(即船夫)。陈赓友好地向他连唤了几声“老伯”。他却毫无反应,只是咧开一张憨厚的嘴,朝陈赓友善地笑笑。陈赓顿时明白此人的耳朵已不听使唤了。   此时,夜幕垂落,华灯初上。江畔法租界外滩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物霓虹闪烁,把偌大一条黄浦江渲染得色彩缤纷,煞是迷人。眼前的十六铺码头,商船云集,樯桅?林立。?   陈赓无心留恋此等景致,只盼周恩来同志早点出现。   不经意间,一位面目清癯的绅士向他们的船影影绰绰地走了过来。借助闪烁的霓虹灯光,可见那人头戴礼帽,穿一身高档入时的西装,胸前美髯飘逸。他右手执一柄嵌银的红木手杖,显得高贵气派。只见他径直走到船边停下,用手杖在船帮上轻敲了两下,对一脸诧异的陈赓说:   “怎么,才几个月不见,就不认识我了?”   陈赓蹙着眉头,仔细辨认:“您是……”但旋即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激动得语无伦次,“您!是您,您……”   如果不是因为原先听熟了那夹带淮安方言的口音,陈赓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这名绅士竟是周恩来同志!   〖BF〗自去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陈赓就再未见到周恩来,屈指算来不觉有八个月了。而在这几个月〖BFQ〗里,他一直辗转各地养伤,虽吃够了苦头,却未能为党做一点事,出一点力。他内心的郁闷、苦痛时时折磨着他。此刻,突然见到周恩来,他顿感一种充实、一种兴奋。他的眼睛顿时噙满了激动的泪水。他接着呜咽地轻唤了一声“周主任”,就似乎骨刺哽在喉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这时在党内的职务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组织局主任。此刻,他并不答话,而是身手敏捷地上了租船,坐到陈赓对面。   那名梢公见周恩来坐定,口里唤了一声号子,便将船悠悠地向黄浦江江心划去。   陈赓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往前挪动几步,欲靠向周?恩来。?   周恩来见陈赓泪眼婆娑,忙伸出手臂,轻轻拍了拍这个昔日的学生、今日的战友的肩头,抚慰地说:   “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现在还不到我们流泪的时候。你要坚强起来,既要跟伤病斗,又要跟凶恶的敌人斗!”   “嗯!”陈赓坚定地点点头,马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用希冀的眼光望着周恩来,“周主任,我请求党组织,给我安排工作。要马上安排,否则我的身体要闲得生锈了!”   “我今天所以约你,就是正式通知你,经党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由你在特科中建立情报组织。希望你能挑起这副担子,使党中央在目前险恶的环境中能准确地掌握敌人的动向,更好地保护自己,从而指导全国的革命。”   接着,周恩来给陈赓介绍了中央特科的基本情况:   中央特科成立于1927年11月,是中共中央的政治保卫机关,前身是武汉时期的中共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依靠党的组织,依靠革命群众,深入敌军警宪特机关,探取敌人破坏我党的阴谋,向党的秘密组织报警,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和革命活动的安全。目前,特科组织尚不健全,内部仅有一个总务科和一支专门镇压叛徒内奸的“红队”。中央政治局集体研究决定,要在“红队”的基础上组建行动科,另外还要着手筹建一个专门打探敌人情报的情报科。中央特科的负责人是顾顺章(已决定由他组建行动科),总务科长是洪扬生。   “顾顺章同志,你应该是熟悉的。”周恩来征询地望着?陈赓。?   陈赓点了点头。1926年9月至1927年2月,他曾与顾顺章一起到苏联远东地区学习过苏联的政治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经验。   周恩来接着说:   “今后,你除负责筹建和直接领导情报科外,主要是给顾顺章同志当副手。对这个新工作,你有没有信心?”   陈赓坚定地点点头,说:   “请周主任放心,我陈赓身上这一百多斤的肉,算是全部交了党费了。我生是党的人,死了烧成灰,也要变成党的鬼。”   周恩来被他的诙谐逗笑了:   “你呀,活宝的脾气还是改不了。”   顿了顿,周恩来神情严峻地告诉陈赓:   “虽然党中央全部设在法租界,但是,国民党的特务警探却随时与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巡捕房相勾结,共同缉捕我们的同志。今年2月16日,江苏省委由组织部长陈乔年主持,在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召开上海各区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与此同时,上海总工会也在酱园路召开各区特派员及产业总工会主任联席会议。由于叛徒告密,早有预谋的敌人突然包围了这两个会场。结果,陈乔年、郑复他、许白昊等江苏省委和上海总工会机关的负责同志共十一人被捕。据说他们目前已被引渡到了淞沪警备司令部,但出卖他们的叛徒至今尚未查实。因此,眼下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在敌人内部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反间谍内线,刺探敌情,营救入狱的同志。”   “是!”陈赓神情肃穆地点了点头。   “至于情报科的具体做法,那就是‘打进去’、‘拉出来’。所谓‘打进去’,就是利用各种关系打入敌人的心脏,向国民党的特务、军队、警察、宪兵机关和租界巡捕房派人去自己搞情报。所谓‘拉出来’,就是将国民党特务机关某些人员和租界巡捕房的包探,以及能够利用的人,尽量设法拉出来为我党工作。”周恩来边解释,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叠好的《申报》,对陈赓说,“这里面有一份材料。是党员陈养山同志写给中央的,他推荐一个人做我们的内线。这份材料你拿回去,先用心研究,然后,通过陈养山同志介绍,认识一下此人,摸清他的真实情况,再向我汇报。”   陈赓接过那份《申报》,小心翼翼地掖入内衣的口?袋……   
  一环啊。。。。
  二、杨登瀛,中共第一个反间谍关系   原来,陈养山极力向中央推荐的人名叫杨登瀛。   杨登瀛,本名鲍君浦,又名刘君珊,1901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1919年赴日本留学,明治学院肄业。回国后,一度参加学生军。不久,又赴日本,在大阪市日支经济通译社就任译员。翌年回到上海,就职于日本人办的基督教青?年会。?   1925年年末,中###员陈养山在国民党中央交通局(秘密设立于上海公共租界,该局的局长是中共早期党员恽代英)任职时,经人介绍向杨登瀛学习日文,两人遂相识。当时,陈养山所在的交通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广州出版的大批进步的书刊杂志,由广州运到上海再转发全国各地(也只有这样,进步书刊才不至于被各地尚由北洋军阀控制的邮局没收,因为上海其时也在北洋军阀控制之下)。   由相识而相熟后,陈养山便经常将《中国青年》、《语丝》、《向导》等书刊送给杨阅读,使杨逐步接触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从而向往进步,并结识了在上海活动的不少共产党人如沈雁冰、赵子昂、陈望道等。杨还高兴地说,如把这些书刊译成日文寄往日本报社发表,能得到较高的稿费。   其实,杨登瀛本人家里亦有不少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有时便赠送给陈养山,帮助陈学习日文。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以后,陈养山被迫离开国民党中央交通局,转入地下工〖BF〗作,随后又回到浙江老家避风。1928年春节后,他从家乡潜回上海,因为一时找不到党的关系,就暂时避住在北四川路杨登瀛的家里。两人朝夕相见,无话不谈。不久,他在一家报馆找到一份?NCB47?口的职业,另租了房住,遂离开了杨家。但两人仍保持了往来。〖BFQ〗   这年(1928年)3月中旬的一天,陈养山在报馆突然接到杨登瀛的电话,约他晚上到静安寺路的一家白俄咖啡馆喝咖啡,并暗示说有一件大事须与他商榷。   陈养山便问是什么大事。杨登瀛顿了顿,说:   “电话里说不清,也不便说。”   临挂电话时,杨登瀛生怕陈养山失约,反复强调:   “记住呀,是白俄咖啡馆。你千万要记得来呀!”   当天晚上7点钟,陈养山如约进入咖啡馆时,杨登瀛早已恭候多时了。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陈养山落座后,首先致歉:   “杨兄想必久候多时,养山来迟,实在惭愧。”   “你我又不是一两天的朋友,何必客气!”   “不知杨兄有什么大事相商?”   “是这样的——”杨登瀛忽地降低声调,凑在陈养山耳旁道出了事情原委:   1925年以前,杨登瀛经常到上海伊文思洋行书店买书,结识了在该书店供职的杨剑虹。杨剑虹后来成了上海洋务工会负责人。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日本常有各行业的工会代表到上海来,想会见工运方面的开明人士,并且都是以杨登瀛所供职的上海日本基督教青年会的名义组织和联系的,故杨登瀛由于工作上的需要,与从事洋务工会工作的杨剑虹交往十分频繁。这样一来,加上又同是广东人,两人的关系遂进一步密切。不久,杨剑虹离开上海,到广州投靠了国民党,成了陈立夫的亲信。是年10月间,杨登瀛利用职务的便利,顺道到广州拜访了杨剑虹。1927年,杨剑虹随国民党右派入主上海,亦常去杨登瀛家玩。1928年元月,蒋介石从故乡浙江奉化回到南京复职。这年2月,蒋介石操纵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夺取党政军独裁大权以后,为了对付国民党内其他各派系的反对势力,尤其为了对付共产党和进步势力,特地在自己兼任部长的组织部下面设立了党务调查科,任命中央党部机要秘书陈立夫兼任主任、张道藩为副主任。由于陈立夫的器重,杨剑虹出任该科采访股总干事。不久,陈立夫偕张道藩、杨剑虹自南京到上海,以所谓“办案”为名,同国民党在沪的党、政、军、警机关广泛联络,准备筹建派出机构。杨剑虹便趁机举荐了好友杨登瀛。杨剑虹这样做,一者看在老乡加朋友面子上,二者相中了杨登瀛在沪上的广泛交游,且是个日本通。换言之,杨登瀛是个有用的人才,必将能派上大用场。为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陈立夫不惜放下架子,亲自选定一家日本餐馆,盛宴招待了杨登瀛。盛情之下,酒酣脑热的杨登瀛一时嘴软,竟稀里糊涂、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陈立夫、杨剑虹的邀请。但是,告别陈立夫、杨剑虹之后,待心绪稍稍平静下来,又经过仔细斟酌,杨登瀛不由在内心产生了矛盾。所以,杨登瀛决定在正式就任前,征求一下共产党朋友陈养山的意见。这就是杨登瀛约陈养山喝咖啡的真正用意。   介绍完情况,杨登瀛瞅了一眼陈养山,开诚布公地说:   “不瞒老弟讲,要我这人为国民党做事可以,但如果当侦探、搞###,又不告诉共产党,不仅对不起你这个共产党朋友,而且不取得你们的谅解,恐怕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倒小可,只怕这颈上吃饭的家伙也保不住喽!”   事情来得如此突然,陈养山一时还未回过神来,他不由怔怔地问,“杨兄到底准备做何具体打算呢?”   “我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暗地里也帮你们做事。当然喽,同时,我又能从你们这里弄点真假情报。这样一来,我就既可以做国民党的侦探,又不必有生命之虞!”   “这件事我还做不得主。不过,既然杨兄如此看重老弟,我一定会尽快给你转来我们的答复。”   其实,陈养山当时也举棋不定:如果真如杨登瀛所说,他能在国民党的心脏机关为我们提供情报,那岂不等于从敌人营垒中拉出来了一个反间谍关系?倘若弄巧成拙,则岂不会殃及党的安全?   “怎么办?”辞别杨登瀛后,陈养山在心底反复问自己。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按照组织原则,连夜将这个情况写成材料,通过他所在的中共闸北区委上报党中央?定夺。?   陈赓在仔细研究了陈养山的材料后,又通过组织安排找到陈养山,详细了解了一下杨登瀛的情况。嗣后,在陈养山的安排下,专门约杨登瀛见了一次面,直接了解杨登瀛同国民党的关系。晤面时,杨登瀛明确表示愿意将掌握的一切情况提供给共产党。   了解了详细情况后,陈赓遂向周恩来作了专门汇报。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杨登瀛此人比较可靠,因为他历来同情革命,而且在目前的情形下他仍与我党的一些同志相处融洽。因此,我认为他可以做我们的内线人物。”   周恩来沉吟了一下,说:   “像杨登瀛这样一个人,政治上虽然不是很可靠,但在隐蔽斗争中,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是完全可以为我们所用的。至于是否使用杨登瀛,我将同罗迈(即李维汉)、亦农等同志商量后才通知你!”   周恩来想了想,又对陈赓说:   “考虑到特科工作的特殊性,今后,由你做我的单线联络人。同时,我还考虑了一下,你应该有一个化名,你看叫王庸怎么样?”   “好的!”   
  几天后,周恩来正式通知陈赓,说中央已同意谨慎使用杨登瀛。他还交待说:   “今后先暂时由你跟杨登瀛单线联系。至于他个人有什么要求,你可以先酌情答复他,然后向我报告。还有,陈养山同志以后就归你使用了,免得你当个光杆司令。”   陈赓遂主动约杨登瀛见面。见面时,陈赓高兴地紧紧握住杨登瀛的双手,对他说:   “登瀛兄,经请示中央,同意你做我们的内线,希望你忠实地为我党工作。”   “谢谢贵党对我的信任!”   “以后,我们也算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认为目前你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还不高,希望你利用同杨剑虹的特殊关系,尽量多地接近陈立夫、张道藩,争取尽快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重用。同时,希望你能在近期内迅速展开工作,多接近市党部、淞沪警备司令部、市公安局和英法租界巡捕房。你有什么要求,我们会尽量满足你。”   “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过,张道藩最近要在上海举行婚礼,他有意让我具体操办。现在,我手头确实有点?紧……”?   “这很好呀!这是接近张道藩的最好的机会了。你放心,至于你打给张道藩的包封,我会随时替你准备好!”   原来,刚刚接替陈立夫出任党务调查科主任一职的张道藩,是个十足的伪君子。他是贵州盘县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曾留学法国巴黎,学习西洋油画,和徐悲鸿可谓师兄弟。这时,他一边私下追求画坛宗师徐悲鸿的夫人蒋碧薇,一边又在上海宣布与一名法国女人结婚。为了把婚礼办得轰轰烈烈、风风光光,他特地邀请洋派人物杨登瀛替他具体操办婚事。   杨登瀛接受陈赓的指示后,很卖力气地帮张道藩布置洞房、筹备婚礼,忙得不亦乐乎。待到张成亲那天,高朋满座,热闹非凡。杨登瀛还亲手奉上了一份厚礼:一百块大洋。须知,当时国民党一名正式特务的月薪才只有九十五块大洋!   婚礼结束后,张道藩自然对杨登瀛感激涕零。他极为爽快地说:   “登瀛兄,以后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做事。凭你的才干,前途是无量的。记住,今后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只管来找我就是!”   杨登瀛这次给张道藩操办喜事,留给大家的印象是:他是张道藩的贴心死党!   半年以后,张道藩升任国民党中组部秘书兼侍从室秘书,后来历任国民党###长、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抗战时期还随蒋介石出席了开罗会议。但不管职务升迁与否,他始终对杨登瀛心存感激之情。因而,三年后因顾顺章叛变而被捕的杨登瀛仅坐了半年牢,就被他保释了出来。当然,此是后话。   就在张道藩的婚礼过后不久的一天,杨剑虹突然指示杨登瀛陪同他前去拜会新上任的淞沪警备司令钱大钧,并办理洽请英巡捕房发拘票、派人会同搜捕的手续。   那天,杨剑虹事前什么情况都没有告诉杨登瀛。直到他俩会同英巡捕房包探到马立斯新村去搜捕时,杨登瀛才知道搜捕的地方是共产党人的驻地。幸而住在那里的地下党员已经转移,他们才扑了个空。   杨登瀛马上将此事告诉了陈赓。   陈赓听后,冷静地分析说:   “这件事只能说明国民党正在‘考验’你,他们对你还不是充分的信任。”   “嗯,有道理。那你看我下一步应当怎样做?”   “古话说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取得信任,没有表示怕是不行的。今后,我们会定期送给你一些我党的宣言、传单和公开的刊物,像《红旗》呀,《布尔什维克》呀等等,作为你接近国民党、取得信任的资本。当然,我们还会竭力配合你,譬如到一定的时候,给你一点关于我党活动的情况。总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叫他们拿到手,也摸不到边。”   
  三、罗亦农被杀经过(上)   正当陈赓精心培植他的第一个反间谍关系的时候,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4月15日晚,周恩来在法租界金神父路一幢西式洋房的三楼,紧急召集顾顺章、陈赓、洪扬生开会。   这幢西式洋房由一位白俄老太看管。洋房的三楼由特科总务科科长洪扬生和一名女同志以夫妻的名义租下,作为特科总部的接头地点。   洪扬生,1921年加入青年团,1924年转党,曾在上海地方委员会和团中央机关担任交通工作。1925年底,参加中央军事训练班学习,后作为军事特派员,被派往东北工作。1927年春回上海。“四·一二”政变后随中共中央迁去武汉,在中央组织部负责登记工作。是年秋,又随中共中央一并迁回上海,不久参加特科工作,担任总务?科长。?   会议开始时,周恩来神情冷峻地向他们通报了一个十分不幸的情况:   “中央根据可靠的渠道获悉:罗亦农同志于今天上午10时被英国巡捕房逮捕了。当时,罗亦农同志正在戈登路的一家秘密办事处,接待山东省委书记老吴。这家秘密办事处是由一对从苏联回来的年轻夫妇看守的,男的叫何家兴,女的叫郝稚华。根据可靠情报,罗亦农同志被捕后,老吴去向不明,而何家兴、郝稚华夫妇目前仍安然无事;而且在罗亦农同志被捕以前,何家兴夫妇请的女佣曾急急忙忙出门,跟马路上站岗的巡捕打过招呼。”   顾顺章、陈赓尚未听完周恩来的介绍,几乎异口同声,脱口而出:   “叛徒肯定是何家兴与郝稚华!”   周恩来听罢,未置可否,只是冷静地说:   “当初,我也曾做过这种判断。但是同志们,请你们负责任地想一想,这件事直接关系到何家兴和郝稚华两位同志的政治生命呀?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哩。”   陈赓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虽然现在无法拿出铁的证据出来,但据我分析:第一,他们夫妻兼做罗亦农的秘书工作,有关罗亦农同志的行踪,按理说只有他们夫妇才掌握;第二,老吴同志目前去向不明,敌人为什么不逮捕他,而仅仅是逮捕罗亦农?这的确是矛盾的。但老吴刚刚从山东赶来,什么情况都不熟悉,应该说他出卖罗亦农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他这次与罗亦农同志的见面都是由何家兴夫妇全力安排的,他事先不可能知道地点。因此,我觉得何家兴夫妇的可疑性最大。我怀疑是何家兴夫妇出卖了罗亦农同志,但又故意建议敌人不抓老吴,给我们造成错觉,以便他们得以继续隐藏在我们内部。”   周恩来赞许地点点头:“嗯,分析得还有几分道理。”他望了望顾顺章,征询他的意见,“顺章同志,你的意见呢?”   “我没有别的意见,我认为陈赓同志分析的这两点,已足以断定何家兴夫妇就是叛徒。我凭直感,也觉得他们像叛徒。”   “不对!”周恩来猝然严肃起来,“你们讲的仅仅是推论,是假想的推论,而不是拿到确凿的证据后得出的结论。同志们,目前的斗争是复杂的,我们尤其不能靠直觉,更不能凭想像去臆测。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顾顺章听后,脸上挂不住了,他似抱怨地辩解:   “我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嘛……那么,我们下步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陈赓同志,你马上通知内线,请他务必设法查明事情的真相和敌人的态度,为我们全力营救罗亦农同志做准备。第二,在没有铁的、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绝不可轻率从事。因此,请顺章同志安排行动科的同志,暂时将何家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严密监视他们的举动,但请注意不要惊扰了他们。”周恩来近乎命令地说道。   待顾顺章、陈赓等离去后,周恩来踱步走到窗前,一把掀开窗帘,凭窗远眺。窗外月光皎洁,给夜上海涂抹了一层稀薄的银灰色。此刻,他的心潮尚未平静下来,口里念叨着:   “亦农,亦农呀!此时此刻,你是否也同我一样,正凝望这圣洁无瑕的月光?”   恍惚间,周恩来的心路回到了一年前的上海!是呵!就在一年以前,他和亦农共同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喧嚣的厮杀呐喊声中,他们曾是那样的踌躇满志!那样的壮怀激烈!他的心路又似乎回到了这一年的元旦,亦农与战友李文宜举行俭朴而庄严的婚礼的日子,他的耳边似乎回荡起了亦农与李文宜的结婚誓言:长相依,死相守,白头偕老,终生不悔!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出生于一户家庭殷实的人家。他自幼即富于正义感,曾在自家门口贴上一副自撰的对联:   存得天良,蒙庆受富;放开眼界,创业成家。〖HT〗借此嘲讽为人刻薄的父亲。后到上海求学,得识于陈独秀,于1922年被送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中共旅莫支部负责人,同行者当中有刘少奇、任弼时。1925年回国后,从事工人运动。19 27年任江浙区委书记,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在随后党的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调任湖北省委书记,并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七会议”后,组织领导了鄂南暴动。这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周恩来、李维汉组成中央组织局,他出任主任。是月下旬,作为中央巡视员前往武汉指导两湖省委工作。1928年元旦回上海同李文宜结婚后,主持中央组织局工作。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顾顺章带领数名“红队”队员赶往何家兴、郝稚华夫妇的住所,以安全为借口,把他们夫妇迁到南京路(一家旅馆亚洲旅馆),并实行24小时的严密监视。陈赓则约见杨登瀛,转告了罗亦农被捕一事,要求他尽快查清罗亦农被捕关押在英租界巡捕房的情况及打听淞沪警备司令部对此事的态度,并尽快查实告密的叛徒。杨登瀛听陈赓说完,不禁大吃一惊:   “听说罗亦农是你们中央政治局的五名常委之一,地位与周恩来相当。英租界巡捕房捕人前,我居然未听到一丁点的口风。真没想到,这些巡捕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放心,我这就到警备司令部,亲自向钱司令打听一下情况。”   岂料,淞沪警备司令钱大钧初闻此事,也大吃一惊。旋即,他兴奋地说:   “罗亦农可是###的领袖级大人物哟!这是件大好事!我得马上报告蒋总司令!”
  杨登瀛从警备司令部出来后,本想直接去找英租界巡捕房政治部侦探督察兰普逊,向他当面了解具体情况。因为前不久,他随杨剑虹到租界办案,已与这位英国佬打过一次照面了。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这样去未免太唐突了,且师出无名。他遂立即给南京的陈立夫、张道藩、杨剑虹发去电报,告诉他们罗亦农被捕的事,并请示下一步行动。   陈立夫当即回了电,指示杨登瀛尽快与英租界巡捕房妥善办理引渡手续,并称自己不日将赶往上海,处理?善后。?   这样,奉陈立夫的旨意,杨登瀛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英租界巡捕房政治部。不想正与出门的兰普逊撞个满怀。   兰普逊一见是杨登瀛,不由喜出望外:   “哈罗!我正好出门,准备到贵府去拜访您呢。没想到,借你们中国的一句话,你倒捷足先登了。”   “既然如此,恕我直言,我想督察先生找我,恐怕是为了罗亦农的案子吧?”杨登瀛继而揶揄地说,“抓住罗亦农,算是钓了条‘大鱼’,督察先生怕是会得到你们女王陛下颁发的骑士勋章了吧!”   兰普逊听罢,不由一愣,随即爽快地大笑起来。他自我解嘲似的说:   “啊哈!我差点忘了杨先生的身份了。你可是共产党的死对头呀!但我们昨天才抓人,今天,风声就传到了你们耳朵里。依我看,还是你们中国人的一句俗话讲得?好……”?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是不是?”杨登瀛接上兰普逊的话,随又认真地说,“好了,咱们言归正传。我刚接到上峰的指示,要我尽快向贵方办理引渡一事。希望我们能友好合作!”   “这件事好商量。但你们事先得答应我们两个条件!”兰普逊故意卖关子。   “请说,只要不是将整个上海拱手送给你,什么条件我都可以考虑!”   “好!爽快!我们的条件是:第一,你应当清楚,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你们对付共产党。所以嘛,请你们得考虑一下我们个人的利益;第二,告密的人要求得到五万美金和两本到德国的护照,这点,同样希望你们考虑一下,因为我已答应他们了。你们不是有句古话叫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   “看来,兰普逊先生您已经是个中国通了。您把中国的俗语古话说得如此圆熟,连我这个地道的中国人都要羡慕了。”杨登瀛打个哈哈,顺便扔给对方一个“高帽子”戴,旋即,他话锋一转,“不过,你刚才提到的两个条件我得请示上峰以后,才能明确答复你。”   ……
  留名留名。嘿嘿。提前占位置,希望楼主不要太监了。。。  
  两本到德国的护照------是一男一女“两本到德国的护照”吧?
  奇人必有非凡本事  
  希望这段历史能拍成电视剧  
  明天就是除夕了,提前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明天就是除夕了,提前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明天就是除夕了,提前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今天就是除夕了,提前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三、罗亦农被杀经过(下)   是夜,周恩来再次召集顾顺章、陈赓等人开会,研究如何营救罗亦农。   顾顺章首先汇报了转移和监视何家兴、郝稚华夫妇的情况,他说:   “他们两人好像是惶恐不安。从他们的反常行为观察,他们俩十有###就是叛徒。”   周恩来挥挥手,打断了顾顺章的话:“对于何家兴、郝稚华,我还是那句话,在没有可靠的证据以前,绝不可妄下结论,也绝不可以对他们采取什么行动。”他望了一下陈赓,问,“陈赓,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我的内线接触了英巡捕房,与兰普逊见了面,双方初步约定了引渡时间,是4月20日。关于罗亦农同志被捕的细节问题,兰普逊还守口如瓶,不肯透露。但他向我的内线提了两个要求,他的第二个要求,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告密者的要求,告密者要求提供五万元美金和两本到德国的护照。但出于保密的需要,兰普逊对告密者的人数和姓名仍守口如瓶。不过,根据情况分析,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告密者肯定是两个人,而且到过德国。另外,据查,何家兴、郝稚华二人曾留学德国。”   周恩来听完陈赓的汇报,蹙眉陷入了深思。然后他掐指算了算,说: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今天是16日,距离敌人引渡还有三天的时间。”   接着,周恩来果断地说:   “这样吧,明天,希望陈赓同志继续通过内线,查实一下引渡路线。下面,我们研究营救计划。”   最后,大家一致议定的意见是:一、准备在引渡的中途武装劫持;二、一旦武装劫持失败,再通过其他的途径?营救。?   不料,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翌日晚,当陈赓约见杨登瀛的时候,杨登瀛告诉陈赓,陈立夫已于当天清晨自南京抵达上海,下午在钱大钧的官邸约见了他。陈立夫说蒋介石很重视罗亦农被捕一案,要不是因为正在山东前线督军北伐,蒋还会亲自赶到上海处理罗亦农一案。另外,陈立夫与钱大钧以“夜长梦多,谨防有变”为由,决定尽快引渡罗亦农,并且钱大钧已命令警备司令部督察长王斌具办交涉事宜了。据杨登瀛估计,引渡时间绝不会超过第二天中午。   这样一来,营救罗亦农的第一种方案显然已无法实现了。因为罗亦农被引渡的时间,已亲自掌握在陈立夫和钱大钧的手里,即使杨登瀛弄到了具体时间,等到通知陈赓和顾顺章等,劫持工作也显然已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这样就很难确保中途劫持的成功率,而一旦劫持行动失败,无疑会加快敌人对罗亦农的杀害。   “但如何实施第二种营救计划呢?”陈赓汇报完杨登瀛的情报,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顾顺章当即冒险地提出:待罗亦农被押解到警备司令部之后,乘敌不备,武装劫狱。   陈赓首先反对这一冒险盲动的做法,他说:   “我不同意!首先是我们的力量太弱,淞沪警备司令部是上海国民党军队的老巢,防备极为森严。再则太冒险了,以我们现有的‘红队’力量,无异于以卵击石,成功的把握微乎其微!”   周恩来听罢,先不表态,而是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两张报纸,递到顾顺章和陈赓的手里,沉吟地说:   “这是最近两天的报纸,头条新闻都是关于亦农同志被捕之事。他们声称:首要已擒,共祸可熄。当然,这是敌人借此制造舆论,给群众造成一种共产党已不成气候的假相。但反过来想,这说明敌人十分惧怕亦农同志,必欲除之而后快。事已至此,依我看,营救亦农同志脱离虎口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陈赓闻听此言,内心一阵悲恸。他近乎哀求地问周恩来:   “难道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周恩来坚定地摇摇头。他想了想,又说道:   “当前,我们只有静观事态的变化了。但是,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绝不能放弃。请陈赓同志尽快设法和亦农同志取得联系,听听他的意见。”   “是!”   诚如杨登瀛所言,敌人果然在4月18日中午以前,将罗亦农引渡到了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并关押在司令部内陆军监狱男牢。
  祝读者朋友龙年吉祥,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这个怎么像人民日报的文章。  
  今天就是除夕了,提前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除夕了,预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来份氰化钾  05:48:54  这个怎么像人民日报的文章。  -----------------------------  哈哈,谢谢夸奖!本稿曾经国安部审查
  恭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祝大家新春好
  阅  
  鉴于罗亦农在中共内部的重要地位,陈立夫、钱大钧均不敢擅自裁决。两人合计后,决定由钱大钧再次电告蒋介石,请示处理意见。同时,他们布置军法处长裘某对罗亦农进行审问。裘某连续审问了三次,罗亦农除告诉他已然公开的姓名和身份外,其余一句话也未多讲。   4月19日,杨登瀛奉陈立夫的命令调来审讯记录。陈立夫审阅后,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当着杨登瀛的面,就破口大骂:   “这就是###的领袖!比茅厕里的砖还要臭,还要硬!”   杨登瀛吓了一大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陈立夫如此暴跳如雷、如此歇斯底里。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先生打算如何处置罗亦农呢?”   “杀无赦!”陈立夫恼羞成怒,咬牙迸出这三个字。过了会儿,他的情绪稍缓和了下来,又悠悠地说,“当然,必须得等到蒋主席的来电,由他亲自裁决。”   就在罗亦农被引渡后的第三天(4月20日),蒋介石从北伐前线山东曲阜发来了回电:“就地枪决!”   翌日,罗亦农身着直贡呢马褂和灰色哔叽长袍,脚穿皮便鞋,在一个排的敌人押解下,从容步入刑场,英勇?就义。?   罗亦农牺牲后,敌人残暴地把他的遗体暴弃郊外,并严令不许收殓。周恩来知道后,命洪扬生带了两名同志,于半夜三更,找到乱坟场,将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了?起来。?   当夜,罗亦农的遗物一封写给新婚妻子李文宜的信,由狱中的同志转送了出来。当周恩来看到遗书上的一句话“学我之所学,以慰我”时,泪水霎时就涌出了眼眶。他在心底痛责自己:“我堂堂七尺须眉,眼睁睁地看着亦农你受死,却又无可奈何!”   周恩来旋即吩咐邓颖超,要她代表中央妇委会,连夜赶到罗亦农的秘密住处,看望、安慰烈士的###。   也就在罗亦农就义的当天晚上,杨登瀛受钱大钧之命,在上海外滩著名的一品香饭店设宴款待兰普逊。酒过三巡,杨登瀛取出预先备好的“红包”,交给了兰普逊,希望他从今往后通力与党国合作。   兰普逊也不说谢谢,竟直言不讳地追问:   “还有五万美金和两本去德国的护照呢?”   “噢,钱将军说为了感谢告密者,他要另设私宴盛情款待他们,并当面将美金发给他们。至于出国护照,他答应将亲自给他们办理,并派人护送他们安全离境!”   “是吗?”   “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知你能否告诉我他们的详细情况?明天,我就可以带他们晋谒钱将军!”   “他们是一对夫妇。但这几天不知何故,一直未见踪影。明天我找到他们后,马上打电话通知你!”   随后,在酒酣脑热之际,杨登瀛终于从“铁嘴”兰普逊的口里,套出了告密者的情况。   原来,告密者正是何家兴、郝稚华夫妇。他们从德国留学归来后,被党组织安排以夫妻名义看守戈登路党的秘密机关,同时,何家兴兼任罗亦农同志的秘书。眼见上海滩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那两颗本不安稳的心被激活了。因为他们早忘不掉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了。随着时日的增加,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枯燥乏味的秘密生活。于是,他们频繁出入茶楼酒肆、舞场剧院,并且不遵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玩得很晚才回家。这些引起了罗亦农的警觉。为此,罗亦农多次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但他们非但不改,反而心生怨怼。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他们终于决定豁出去,并很快到英巡捕房秘密自首,供出了罗亦农。他们还与英巡捕房约好,一俟罗亦农赶到机关,即由他们的女佣以上街买菜为由,趁机向街头的站岗巡捕报警;并且故意只抓罗亦农一人,使他们得以隐瞒身份,继续在秘密机关守候,直到安全出境为止。   再说何家兴、郝稚华这几日因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虽然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那天,当他们从“红队”队员口中获悉罗亦农遇害的消息后,就再也沉不住气了。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商议,决定第二天由郝稚华到英租界巡捕房找兰普逊,一俟讨到五万美金,领到出国护照,就马上离开这是非之地。   第二天一大早,郝稚华走出旅馆租了一辆黄包车,匆匆忙忙地赶到英租界巡捕房。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她出来了。当看到那辆黄包车还在门口,就顺便要这辆黄包车把她载回旅馆。   但令郝稚华做梦都想不到的是,这辆黄包车及车夫是顾顺章预先给她准备好了的……   原来,昨天晚上,周恩来得到陈赓转告杨登瀛的情报后,已经知道告密者就是何家兴夫妇了。顾顺章当时就叫嚷说恨不得亲手宰了这对叛徒夫妇。但周恩来未允许顾顺章造次,仍坚持一定要取得充分的证据才可采取动作,并设下了这一个“欲擒故纵”的计谋,故意向他们放风,说罗亦农既已遇害,没必要再对他们保护了。谁知,心虚的何家兴夫妇果真上当。   顾顺章深感事不宜迟,必须赶在何家兴夫妇与钱大钧会面之前除掉这对叛徒,遂立即向周恩来请示。   周恩来当即指示:   “既然已经彻底查实何家兴夫妇就是叛徒,就要尽快动手解决,不要再造成损失。这次行动,具体由你指挥‘红队’办理。注意:一定要处理得干净利落,不留后患。”   “是!”顾顺章会意地点点头,就匆忙赶往同孚路的一条弄堂,与“红队”的同志们商量具体的行动方案。   在此,有必要赘述一下“红队”的情况。   “红队”,又称“###队”,俗称“打狗队”。   “红队”初建于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当时为了对付少数明目张胆地破坏罢工、迫害工人的工贼,党组织从工人纠察队中选拔少数会打抢的工人组成了“打狗队”,专门对付流?氓、工贼。另外,“四·一二”事变以后,江苏省委在原工人纠察队的基础上,选拔一批政治上坚定,枪打得准,并且对上海情况熟悉的工人,组成一支小队伍,担负起镇压叛徒、内奸的任务,“红队”遂正式建立。在中共中央由武汉迁至上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专做“打狗”工作的同志到达上海。1927年年底,周恩来把这两支队伍合并起来,交给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直接指挥。开始一段时间,国民党特务警宪和租界的巡捕包探都传说共产党有四条枪,可以横冲直撞,打遍上海滩。因此,“红队”建立伊始就声名赫赫,它在当时无情地镇压叛徒、保卫党中央的安全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红队”队员有李士英(副队长)、邝惠安、邵达夫、谭忠余、王德明、赵一凡、吴蓝甫、陈永嘉、左光余等三十多人,他们多是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工人,配备有手枪、炸弹、化学催泪弹。其中心基地在同孚路的一条弄堂里,弄堂口挂有“费国禧律师通讯处”和“信谊代办处”的牌子。弄堂里的一幢石库门房子的底楼厢房即是“红队”成员聚居点。   情报科成立后,通过情报工作,“红队”更是如虎添翼,可以及时获悉叛徒奸细的活动情况,能够准确无误地镇压叛徒,或者做到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
  鉴于罗亦农在中共内部的重要地位,陈立夫、钱大钧均不敢擅自裁决。两人合计后,决定由钱大钧再次电告蒋介石,请示处理意见。同时,他们布置军法处长裘某对罗亦农进行审问。裘某连续审问了三次,罗亦农除告诉他已然公开的姓名和身份外,其余一句话也未多讲。   4月19日,杨登瀛奉陈立夫的命令调来审讯记录。陈立夫审阅后,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当着杨登瀛的面,就破口大骂:   “这就是###的领袖!比茅厕里的砖还要臭,还要硬!”   杨登瀛吓了一大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陈立夫如此暴跳如雷、如此歇斯底里。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先生打算如何处置罗亦农呢?”   “杀无赦!”陈立夫恼羞成怒,咬牙迸出这三个字。过了会儿,他的情绪稍缓和了下来,又悠悠地说,“当然,必须得等到蒋主席的来电,由他亲自裁决。”   就在罗亦农被引渡后的第三天(4月20日),蒋介石从北伐前线山东曲阜发来了回电:“就地枪决!”   翌日,罗亦农身着直贡呢马褂和灰色哔叽长袍,脚穿皮便鞋,在一个排的敌人押解下,从容步入刑场,英勇?就义。?   罗亦农牺牲后,敌人残暴地把他的遗体暴弃郊外,并严令不许收殓。周恩来知道后,命洪扬生带了两名同志,于半夜三更,找到乱坟场,将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了?起来。?   当夜,罗亦农的遗物一封写给新婚妻子李文宜的信,由狱中的同志转送了出来。当周恩来看到遗书上的一句话“学我之所学,以慰我”时,泪水霎时就涌出了眼眶。他在心底痛责自己:“我堂堂七尺须眉,眼睁睁地看着亦农你受死,却又无可奈何!”   周恩来旋即吩咐邓颖超,要她代表中央妇委会,连夜赶到罗亦农的秘密住处,看望、安慰烈士的###。   也就在罗亦农就义的当天晚上,杨登瀛受钱大钧之命,在上海外滩著名的一品香饭店设宴款待兰普逊。酒过三巡,杨登瀛取出预先备好的“红包”,交给了兰普逊,希望他从今往后通力与党国合作。   兰普逊也不说谢谢,竟直言不讳地追问:   “还有五万美金和两本去德国的护照呢?”   “噢,钱将军说为了感谢告密者,他要另设私宴盛情款待他们,并当面将美金发给他们。至于出国护照,他答应将亲自给他们办理,并派人护送他们安全离境!”   “是吗?”   “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知你能否告诉我他们的详细情况?明天,我就可以带他们晋谒钱将军!”   “他们是一对夫妇。但这几天不知何故,一直未见踪影。明天我找到他们后,马上打电话通知你!”   随后,在酒酣脑热之际,杨登瀛终于从“铁嘴”兰普逊的口里,套出了告密者的情况。   原来,告密者正是何家兴、郝稚华夫妇。他们从德国留学归来后,被党组织安排以夫妻名义看守戈登路党的秘密机关,同时,何家兴兼任罗亦农同志的秘书。眼见上海滩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那两颗本不安稳的心被激活了。因为他们早忘不掉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了。随着时日的增加,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枯燥乏味的秘密生活。于是,他们频繁出入茶楼酒肆、舞场剧院,并且不遵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玩得很晚才回家。这些引起了罗亦农的警觉。为此,罗亦农多次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但他们非但不改,反而心生怨怼。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他们终于决定豁出去,并很快到英巡捕房秘密自首,供出了罗亦农。他们还与英巡捕房约好,一俟罗亦农赶到机关,即由他们的女佣以上街买菜为由,趁机向街头的站岗巡捕报警;并且故意只抓罗亦农一人,使他们得以隐瞒身份,继续在秘密机关守候,直到安全出境为止。   再说何家兴、郝稚华这几日因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虽然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那天,当他们从“红队”队员口中获悉罗亦农遇害的消息后,就再也沉不住气了。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商议,决定第二天由郝稚华到英租界巡捕房找兰普逊,一俟讨到五万美金,领到出国护照,就马上离开这是非之地。   第二天一大早,郝稚华走出旅馆租了一辆黄包车,匆匆忙忙地赶到英租界巡捕房。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她出来了。当看到那辆黄包车还在门口,就顺便要这辆黄包车把她载回旅馆。   但令郝稚华做梦都想不到的是,这辆黄包车及车夫是顾顺章预先给她准备好了的……
  @gojking  00:35:51  此贴必火果断留名,希望楼主坚持讲完关于特科的故事  -----------------------------  谢谢!我一定会坚持的
  哇,重发了
  不久,“红队”通过情报科的内线,甚至已与国民党军队驻浦东炮兵营的炮兵建立了联系,随时可以调动枪支,包括重武器机关枪。此外,“红队”随时能从洋行里买到枪,并由洋行派人送来。遇到重要行动时,特一科即派人到米店购买成批大米,把米袋装上卡车作为射击的掩体,搞成一个活动的堡垒开到现场射击敌人。当时,“红队”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小型汽车、摩托车,主要靠自行车活动。这些自行车大都是不登记的,没有牌照号码,一遇紧急关头就扔掉不用。   1930年,特科在长德路专为“红队”举办了一个短期训练班。其训练项目是:熟悉上海各街道里弄的名称、路线和居民住宅的具体情况,熟悉敌特警宪机关和流氓帮会等情况;学习化装术,以便切实有效地隐蔽自己和对敌人实施侦察、监视;学习猜破敌人密码、隐显墨水书写密函以及被捕后打开镣铐、在汽油里掺糖以破坏敌人汽车发动等技术;此外,还学习射击技术。每次学习射击时,他们都是在租借的地下室里秘密进行的。   4月25日清晨,一顶迎亲的小轿沿南京路一条小弄堂缓缓走来,锣鼓、唢呐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   当队伍行走到亚洲旅馆门前时,只见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将一条长板凳往街中央一摆,往上压了一摞光洋,然后伸展双手,向众人笑容可掬地扯起嗓子喊道:   “请各位兄弟赏光。今天,我借新郎倌儿大喜的日子,向你们讨个吉利!”   见到白花花的光洋,轿夫们马上停下轿子。鼓乐手们也马上挤弄腮帮,使劲地吹奏起来。迎亲的伙计们也不闲着,有的燃起了串鞭,有的点起了“冲天炮”,“劈啪”地往空中放。顷刻间,鞭炮声和鼓乐声混响一团,回荡在宁静的街道上。   附近的居民纷纷揉着惺忪睡眼,跑到街头来看稀奇。   就在这当口,几个人悄悄地溜进了亚洲旅馆。他们用脚踢开一扇房门。正在酣睡的一对夫妇被蓦地惊醒,正待发作,只见几只乌黑的枪口已对准了他们……   一会儿,这几个人掩上房门,走出旅馆,悄然加入到迎亲的队伍中……   其实,这对被惊醒的夫妇正是何家兴、郝稚华。而这支迎亲队伍的伙计们正是顾顺章和“红队”队员们装扮的,那位拦在街中借喜事讨吉利的老板也是预先安排好了的,那些一直被蒙在鼓里的轿夫和鼓乐手们则是临时花钱雇请来的。
  读者们给点意见吧
  请读者们给点意见
  四、杨登瀛骗取陈立夫信任(上)   1928年5月上旬,为了筹备并出席党的六大,周恩来、邓颖超装扮成一对古董商夫妇,由上海乘坐日本轮船去大连,再经东北转赴莫斯科。   就在周恩来动身前的5月1日,向警予在武汉被敌人枪杀。闻此噩耗,周恩来感到无比的悲恸。   当时,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组织局主任的周恩来,他的一项重大工作就是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他还有一个重大工作。那就是加强党的秘密工作。   就在周恩来行将出发前几个月,由于敌人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政策,各地党的组织遭到了几次重大的破坏,尤其是两湖省、市、县委干部的损失非常大,加之罗亦农被叛徒出卖遇害及向警予武汉的遇难,迫使周恩来不得不认真检讨党组织如何安全地在白区开展秘密工作的问题。痛定思痛之余,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思路,即机关群众化和负责干部职业化。   正当周恩来欲将这一思路付诸实施之际,却接到共产国际的邀请,要他前往莫斯科,筹备召开中共六大。但他临走前,还是将自己的这一思路解释给中央留守处的三名同志听了。当时负责中共留守处工作的三名同志分别是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   于是,5月18日,留守中央发出了《中央通告第四十七号——关于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发展和秘密工作》,该通告提出了八项原则,对党的各级秘密工作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从而把党的秘密工作纳入正轨,有效地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   当时,党中央在上海法租界四马路天蟾舞台后面447号的一栋二层楼的楼房上,建立了最可靠的秘密机关,作为政治局开会办公和中央领导同各地通讯联络的地址。这家秘密机关对外挂起“福兴商号”的牌子,由熊瑾玎、朱端绶以夫妻的名义主持。这年中秋节,两人由冒名夫妻结为正式夫妻。同时,为确保万无一失,党的首脑机关与开会的地方是分开的,且地方也不止一个。由柯麟(化名柯达文)、贺诚(化名贺雨生)以医生的公开身份在威海卫路开设的达生医院,是党的一所掩护机关,周恩来、李立三、邓小平等多次来这里开会。离“福兴商号”不远的浙江中路112号店铺的二楼,则是中央军委的秘密联络地点;戈登路普庆里1141弄的一个地方,是中央领导看文件和起草文件的地方。由于这些会址和联络点极端重要、高度机密,这年11月份党中央成立了特别委员会,专门掌握这些会址和联络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当时,中共中央各机关工作人员共有二百余人。周恩来规定各机关间禁止往来。   其时,中共中央是在敌人统治下的上海开展秘密工作的,周围的环境异常险恶。国民党的特务及租界的包探,以及叛徒、工贼四处钻营,一个个伸出灵敏的嗅觉,以图抓到可以领到大笔赏钱的共产党人。整个上海阴沉地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当中!   周恩来是众所周知的共产党领袖。他在大革命时期,长期担任公开的领导职务,国民党内许多人都熟识他,加上他自1927年11月份到达上海以后,成为党中央日常工作的重要负责人,因此,国民党当局千方百计,不惜以巨额悬赏捉拿他。   为此,周恩来严格遵守白区秘密工作纪律,限制自己外出的时间,没有重大的特殊情况,一般外出时间是在清晨的5时至7时或晚上7时天黑以后。他还不停地变换姓名和住址,并且党内知道他住处的仅只有两三个人。每次外出,他都尽量少走大马路,多穿小弄堂,也不搭乘电车或到公共场所去。外出时,他通常装扮成商人,并蓄了一部大胡须,所以,党内许多人亲切地叫他“胡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陈赓奉命组建情报科后,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下,准确而及时地掌握敌人的活动情况,以保证党的机关安全。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此,陈赓力图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打入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宪特机关,及时了解国民党特务机关对共产党秘密机关准备破坏的各种动向,尽力营救被反动当局逮捕的中央领导。   于是,陈赓亲自指导杨登瀛,更加深入敌探机关,进一步取得敌人的信任。   凑巧的是,考虑到共产党的机关普遍设在租界,凡牵涉共产党人的案子一般都要跟租界交涉,陈立夫也指示杨登瀛务必尽快地与租界巡捕房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以简化引渡手续,避免因时间延宕导致机密泄露。这是因为,尽管租界当局和国民党当局互相勾结,共同缉捕共产党和进步人士,但租界“国中之国”的特殊性,使得国民党的警察、宪兵和特务不能随便出入“公干”:开枪和捕人。巡捕房捉到共产党人后,国民党当局要通过所谓的法律程序进行“引渡”。   显然,陈立夫的指示与陈赓要求杨登瀛的做法“异曲同工”。只不过陈赓所希望杨登瀛做的却是直接搜集租界巡捕房的各种情报,以尽量减少我党要害部门被敌人破获,并争取“合法”营救被捕同志出狱,使我中央领导核心能安全地指导全国的革命工作。   这样一来,杨登瀛肩负着国共两党的“使命”,对租界巡捕房加紧了联络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巡捕房有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之分。公共租界设有中央、老闸、新闸、虹口等十三个巡捕房,有巡捕和便衣侦探四百余人,头目主要是英国人,还有数量不少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缠着包头巾的印度人(上海市民称其为“红头阿三”),当然,主要的还是华人巡捕和便衣侦探。法租界设有中央等六个巡捕房,头目自然是法国人,也有身材矮小、尖嘴猴腮的安南人(即越南人),但最多的依旧是华人。   这时,杨登瀛除继续与英租界巡捕房政治部的侦探督察兰普逊拉私人感情、请客送礼外,还主动接近广东老乡、捕房帮办谭绍良。他每天跑完国民党军警机关以后,总是跑到谭绍良那里一块聊天,还一块儿吃饭。有时,他们晚上还一块儿到一品香饭店,专门开间包房,横卧床榻之上抽吸大烟,无所不谈。
  @我叫陈思帆
11:11:57  请读者们给点意见   -----------------------------  写得不错,不是是否为你的原创?期待更新!特科营救彭湃失败居然是因为清洗驳壳枪黄油而耽误了时间,扼腕啊!
  @bilaote
22:27:12  @我叫陈思帆
11:11:57  请读者们给点意见  -----------------------------  写得不错,不是是否为你的原创?期待更新!特科营救彭湃失败居然是因为清洗驳壳枪黄油而耽误了时间,扼腕啊!  -----------------------------  当然啦。等连载完你就知道啦
  四、杨登瀛骗取陈立夫信任(下)   1928年8月的一天,英租界码头有两个工头突然失踪。谭绍良怀疑是被淞沪警备司令部抓走了,遂请杨登瀛出面找警备司令钱大钧了解情况。   杨登瀛自然十分清楚,钱大钧绝不会为两个小小的工头而与英国人结怨,便十分爽快地答应帮忙。他旋即从钱大钧口中获悉,警备司令部的确抓了这两个工头。   钱大钧便问杨登瀛英国巡捕房是什么意思,他不置可否地摇摇头,只说随便帮人打听一下而已。钱大钧也不再追问,但当即命手下将两个工头给放了。   等杨登瀛回到巡捕房时,谭绍良高兴地说:   “杨兄,你的面子真大,那两个工头已被钱司令手下的人释放了!”   接着,谭绍良奉英国主子之命,特意拿出二百块大洋感谢杨登瀛。   杨登瀛却一本正经地婉言谢绝。他说: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你我是什么关系。倘若真要把钱给我,你算是认错了我这个人!”   谭绍良见杨登瀛如此仗义,也不再勉强,只说:   “这次算我欠了你一笔情。今后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兄弟我一定会尽绵薄之力!”   又一天,杨登瀛告诉陈赓,说兰普逊想弄一份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印鉴式样。陈赓当即指示他:   “这说明英租界已看重你的价值了。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帮他们弄到手。”   其实,兰普逊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想掂量一下杨登瀛的“实力”,另一方面则心里另有“小九九”:他若想在上海滩做成几件大事,必须得与上海形形色色的地头蛇,尤其是与杨登瀛这种交际广、神通大的国民党特务搞好关系,更何况杨登瀛还是个日本通呢!因为当时英日矛盾比较尖锐。日本在北四川路驻军较多,英国人颇感威胁。兰普逊急于借重杨登瀛与日本人打交道。自从上次陈立夫要杨登瀛前来引渡罗亦农,兰普逊就已看出杨登瀛的不凡来头。再加上,杨有时跑完南京归来,便说又带回了什么什么指示等等,更使人相信:他在上海就是代表国民党中央!   很快,杨登瀛通过警备司令部副官处长茅乃功,把司令部所属各处及侦缉队的印鉴式样全部弄到了手。   兰普逊看到这些东西,如获至宝,感激不迭。事后,他逢人就夸:   “杨登瀛虽不是警备司令部的人,但可以指挥司令部?的人。”?   深谙人情世故的杨登瀛颇懂“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他因此主动建议我中央特科给兰普逊送礼。特科虑及兰普逊的特殊身份与地位,同意了杨登瀛的建议。因此,兰普逊间接地接受了我们不少“贿赂”。   不久,“吃了人家嘴软”的兰普逊主动地向上海国民党当局暗示:从今往后,巡捕房不希望同杨登瀛以外的人接触。一次,他还亲口对杨登瀛说:   “如果确有要案急需办理,你不必办理拘捕手续,作为现行犯你尽管随时去逮捕就行了。”   这意思已说得再清楚不过,杨登瀛从此以后在英租界办案、抓人,既不必向巡捕房办理拘捕手续,又不必办理引渡手续了。由此可见杨登瀛在这个英国佬心目中或者说在英租界的地位。   不仅如此,兰普逊还将杨登瀛看做是侦探专家,什么情况都告诉他,还常约他协助捕人;一旦遇上重大疑难案件,找他商量倒小可,还正儿八经地请他做顾问呢!   在陈立夫看来,这些都是杨登瀛工作出色的表现。当然,陈立夫如此肯定杨登瀛,也是杨登瀛对陈立夫“溜须拍马”的回报。自经杨剑虹介绍认识陈立夫以后,每逢陈立夫到上海,杨登瀛即不惜血本,在金神父路上的梵皇宫饭店专门为陈立夫开间包房,陪陈立夫抽鸦片烟,还一起看跳裸?体舞。?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登瀛获知陈立夫是一名十足狂热的电影迷,曾私底下写过电影脚本,遂一张不落地帮其搜集上海滩上著名电影明星的照片,供其欣赏。   为了投桃报李,同时也为了提高杨登瀛在上海国民党当局和租界“殖民政府”的分量,陈立夫不惜亲自出马,向蒋介石说项。1928年10月,蒋介石亲自给杨登瀛签署了委任状,陈立夫专门在《中国新闻报》头版上刊出了蒋介石的委任状手谕:   “特派杨登瀛在沪协助办理重要案件并处理之。此令。蒋中正。”   与此同时,陈立夫正式任命杨登瀛为党务调查科秘密驻沪特派员。杨登瀛旋即将住所从北四川路搬往闸北恒业里44号居住。同时,他改变装束,成天穿着中山装,还煞有介事地在胸前佩戴了一枚青天白日徽章。   大约七八月间,党务调查科的总干事杨剑虹因过去在汉口时曾贪污巨款,被“太子派”领袖孙科告发,服毒自尽。张道藩此时也辞去主任一职,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秘书一职。其继任者吴大钧和叶秀峰等不甘于做陈立夫的“听差”,一心欲往上爬,工作起来也就未必十分的卖力,尤其对杨登瀛在上海的工作,更懒得一顾。   杨登瀛乐得无人管束,再加蒋介石亲赐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头衔,他在上海的工作便如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当时,他虽未单独办过什么案子,倒也经常代表国民党到租界法庭参加“陪审”。   于是,当时的租界几乎无人不晓这个“杨特派员”。   这样,杨登瀛在陈赓的指示下,利用其特殊身份,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在上海国民党军警机关和租界巡捕房纵横捭阖。以后,他不仅成功地化解了几次敌人的搜捕计划,还帮助中央特科成功地处决了一些内奸。   1928年8月,杨剑虹拉杨登瀛去破坏我党平凉路沪东区工会机关,事前还对他严守秘密。那天,他奉命将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一封官函送到英巡捕房政治部。帮办谭绍良当即拆阅,并邀他一块儿去平凉路搜查我党机关,结果有七名共产党人被捕。   事后,杨剑虹仅给杨登瀛透露说:这个机关是中共叛徒某某出卖的。但又不说是何人。   杨登瀛便找谭绍良了解具体是什么人所为。在一品香饭店,他请谭绍良抽饱大烟后,不经意地从谭绍良口中套出此人名叫戴冰石,于8月初秘密自首投敌。此前,为掩饰真相,戴冰石的一个姨妹子随七人一同被捕,他正好找谭帮忙给释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杨登瀛把这个情况及时报告给了陈赓。党中央经详细调查,弄清戴冰石果真是破坏平凉路机关的内奸,就立即派顾顺章设法除掉了这个叛徒。   1928年11月上旬,参加完党的“六大”的周恩来自莫斯科回到了上海。听取陈赓的汇报后,他当即做出了大胆而细致地使用杨登瀛的决定。   陈赓奉周恩来的指示,马上在英租界北四川路大德里对面的过街楼上为杨登瀛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并派安娥同志去做秘书。   安娥,本名张式沅,1905年生于河北获鹿,著名词人。1925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四年。这时刚回国不久,后嫁与田汉,写有《卖报歌》、《渔光曲》等?歌词。?   之后,杨登瀛把收集到的情报,全部拿到办事处,凡属我们有用的,都由安娥及时抄送陈赓同志。   陈赓还为杨登瀛配备了一辆美国出产的道奇牌小轿车,借以提高杨登瀛的社会地位。   与此同时,陈赓除继续送给杨登瀛各种党的公开刊物外,有时也给他一些秘密性不大的党内文件,使他有向敌人夸耀和报功的资本。   不久,陈赓决定改派情报科的连德生同志与杨登瀛联系,并命连德生做杨的保镖。   连德生身材魁梧、剽悍结实,会几手功夫,他原是上海电车公司第222号售票员,曾领导电车工会参加1925年“五卅”大罢工,并在这个时候入党。后被党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回国后,即到情报科工作。
  精彩绝伦
  请读者们给点意见
  五、宋再生打入淞沪警备司令部(…   早在1928年5月,周恩来在奉命去莫斯科筹备并出席党的六大前夕,反复向陈赓交待:   “近段时间我党地下机关遭到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情况也掌握不及时。情报科要想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及时而主动地掌握敌情,只有一个打入敌人心脏的杨登瀛是不够的,你要想方设法,尽快地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安插我们的耳目!”   接着,周恩来又强调道:   “去年12月31日,中央曾发出第二十五号《通告》,指出经过党支部考察,可派出一两位忠实同志,到国民党内部及其他反动机关做侦察和破坏工作。因此,你的情报科要大胆地向敌特机关楔钉子!”   周恩来指示的意图,陈赓何尝不明了。但是,他知道,要想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下打进敌人的心脏,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何况即便打进去了,一时也难以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为此,他绞尽了脑汁,还是不能想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这年9月上旬,杨登瀛向陈赓报告了一个重要情况:蒋介石为了加强对上海的控制、尽快消灭设在租界内的中共地下机关,特地任命嫡系亲信、###专家熊式辉接替钱大钧担任淞沪警备司令,同时兼任淞沪杭剿匪总指挥。   杨登瀛接着介绍了熊式辉的个人情况,他说:   “熊式辉,字天翼,江西安义人氏,是个善于讨好蒋介石的政客。他早年肄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孙中山先生入主广州后,他投靠了军政府,不久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学成回国时,晋见了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被蒋派到广州大沙头第三军军官学校担任教育长。1927年年末,蒋介石被迫下野后,他当即密电蒋,表示愿随侍蒋的左右、陪同出国游历。蒋介石东渡归来复出时,他亲率所部沿沪宁铁路线护送蒋氏从上海到南京。蒋介石为之大悦……”   陈赓此时正为打不进敌警备司令部而黯然发愁,听了杨登瀛的介绍,除鼓励他要尽快与熊式辉攀上关系外,随即便告辞了。   陈赓怏怏不乐地回到家里。王根英马上关切地问:   “出了什么事?”   陈赓也不答话,径自走到床前躺下,拉起被子蒙住了头。   王根英此时已身怀六甲,她腆着肚子,走到床前,再次关切又略带娇嗔地问陈赓:   “到底有什么事嘛?”   陈赓猛然掀开被子,脱口吼出:   “你怎么这么烦哪!我想一个人安静地躺一下,行?不行?”?   但看到王根英的大肚子,陈赓的火气瞬即消了。他急忙坐直身子,扶住王根英,向她赔不是:   “不好意思。我并不是故意冲你发火!这是工作上的事,我也不好对你怎么讲!”   然后,陈赓捉住她的手,直往自己脸上打。   王根英反倒不好意思了,急忙挣脱了自己的手,叹?口气:?   “哎!谁叫我嫁了你!”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似的说:   “哎呀!刚才看你一进门,就阴着个脸,倒把一件正事给忘了。就在你回来之前,老宋同志来家里找你,像有什么急事,我问他,他支支吾吾地不肯告诉我。他走之前,一再叮嘱我,等你回来,就叫你立即到情报科去找他!”   “是吗?他肯定有什么急事要向我汇报!”陈赓边说,边在王根英的耳根上亲了一口,接着一挺身溜下床,趿上鞋子,就往门外跑去。   “喂,晚上回来吃晚饭吗?”王根英随口问了句,也听不见陈赓答腔。她抚摸了一下腹部,浅笑兮兮地轻声说,“但愿你长大后不要像你老爸脾气一样大!”   当时,陈赓领导的情报科机关设在法租界劳合路泰亨源水电行。该水电行的老板张义安是名同情革命的进步人士,与特科总务科长洪扬生是老表关系。1931年武定路的中央机关被破坏后,他因此被捕,几乎倾家荡产。   陈赓刚刚踏进情报科机关的大门,转身正待关门。老宋就溜到他身后,急不可待地说:   “王庸同志,我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向你汇报。”   老宋,时名宋再生,本名宋启荣,浙江诸暨人。他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上海入党,后被党组织派到山东济南从事工运工作。1928年5月日本军队在济南挑起血腥屠杀我无辜军民的“五三惨案”(亦称“济南惨案”)后,他回到了上海,并被陈赓调到情报科工作。   陈赓将老宋拉到凳子前坐下,这才说道:   “别急,有什么话慢慢讲。”   “今天,我在街上碰见陈大同了……”   “陈大同?”陈赓疑惑地望了一眼老宋,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   老宋歉意地“嘿嘿”笑了两声,接着细细地解释起?来……?   原来这天下午,老宋在马路上碰到了同乡陈大同。陈一直以为老宋在忙于找工作“养家?N CB47?口”呢。   陈大同乐呵呵地对老宋说:   “老宋,你的时运来了!”   老宋赔着笑,有些诧异地问:   “什么时运啊?”   “眼下,熊天翼当了警备司令,他是我们老乡蒋伯器老先生的学生。你赶快去拜蒋门为师吧!”   “拜师?拜师有什么用处吗?”   “用处可大着呢!”陈大同不由为自己的先知先觉而自鸣得意,他接着颇为神气地说,“你呀,只要一拜这个老师,他就会向熊天翼保举你。走这个门子,你稳可当个侦缉队长,每年光烟土一项,就能弄个几万元。”   “是吗?这倒是个肥缺。不过……”老宋若有所思,接着问,“这拜师有什么条件没有?”   陈大同胸有成竹地说:   “简单!你只需筹备一千元的押金,二百元的酒席费。以后进账三七分成,给他三成,你得七成。”   “是这样噢!”老宋佯装犹豫,以商榷的口气说道,“不过这一千二百元大洋,可不是个小数目呀!让我先回去仔细想想再说,好吗?”   “好的!我可等着你的答复哪。”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陈赓听完老宋的汇报,惊喜过望,不觉随口吟出了这句俗语。他一拍大腿,当即指示老宋,“好!明天你就答应陈大同,要他引你投帖拜师,再相机打入警备司令部!”   老宋却有些犹豫:   “不过,这一千二百元钱怎么办?”   “钱的事,我负责筹集,你不必担心。”陈赓自信地说。   翌日,老宋按计划随陈大同去投了门帖,正式拜在蒋伯器门下。   蒋伯器,原名蒋尊簋,也是浙江诸暨人。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是国民党###之一。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督军府军事部长、浙江都督。后又担任保定军校主考。时任蒋介石高等顾问、全国赈务委员会委员。   果不其然,蒋伯器收了老宋的拜帖和现款以后,就把老宋介绍到亚尔培路熊式辉的公馆里去了。熊式辉见老宋是自己的恩师蒋伯器推荐的,遂热情地接待了老宋。   等到老宋转回蒋伯器家,蒋伯器就非常高兴地告诉?他说:?   “天翼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老师上课尿裤子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