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英国读书过书

赵毅衡:英国人如何读书 | 凤凰副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比较爱读书的,似乎是日尔曼语国家:德国每六千六百人有一所;芬兰五千人;奥地利四千人;挪威四千人;瑞士三千人。看来瑞士最出色。拉丁民族好玩乐,果然每两万两千名法国人,享用一所公共图书馆,每两万六千意大利人一所。他们都去看戏看歌剧了,文化生活也算丰富。其他地方就惨了。不过发展中国家,先要喂饱肚子,总不至于外援或贷款用来买书。公共图书馆不是文化产业,是要各级政府财政支持的公益事业。有的国家公共图书馆才个位数,堂堂中华不应当跟他们比。此文就不再引用此种悲观数字。图书馆不能收钱,相反,公共图书馆必须付借用费给作者。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公共图书馆,报的数字是两千六百所(1998年),是经济上中等水平英国的一半。但是用十三亿人口来平均,中国五十万人分到一所公共图书馆。五十万人,是一个县的平均人口。一个县过去往往保持一所图书馆,这个数字看来似乎准确得出奇。但是知识人最集中的望京三十万人,没有一所图书馆,文化首都北京,东半边八百万人,分享一所首都图书馆。难道全国各地,图书馆密度比北京多八倍?这公平吗?我只能怀疑两千六百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各县的图书馆依然在否?大部分人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因为想读书的人,多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必然属于一个公家文化单位,那里总有个资料图书馆可供使用。这个简单的假设,已经非常不符合目前社会情况。望京的知识分子,多的是“自由职业者”,靠得是自己的藏书。但是这“自力更生”日子,总有过不下去的时候。我在这里写这篇文字,看来是区区小事。文化正在欣欣向荣地产业化,政府凭什么要花钱满足居民中的书呆子?但是从我上面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民众无处读书,无需读书,无书可读,似乎也不必读书,这样我们如何成为21世纪的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上,我们的东邻日本,不知为什么没有上报公共图书馆数字。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主人公,一个逃离家庭的少年,在一个海边小城的图书馆找到藏身之地,两个图书管理员,一个是唯一能理解他的人;端庄的女图书馆长,爱上他,最后竟然是他从小散失的母亲;而一个文盲白痴通灵者,在图书馆看到通往地狱或天堂的入口。发生在此小城图书馆的这些事,我始终摸不着头脑。但是村上春树很懂得日本读者,或许日本人就是觉得图书馆怪怪的,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小说的有趣故事,从来不发生在图书馆里。近日的电影《恋爱中的宝贝》,被评为幻觉镜头太多。其中有个老头死在书架下,却是他自己的藏书室。可见,我们再幻想,也没法脱离实际。我希望北京有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哪怕不发生奇迹,哪怕只让我们翻翻书报,幻想离家出走,遇到奇迹。四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更是理由十足。而且,他还告诉我,真有人走进书店或图书馆,看到一排排书架,就感到心口不适,呼吸憋气,需要赶快奔出去,以免晕倒。我觉得这个情况很严重,所以特地在此报告医学界,请他们注意:“晕书综合症”听说是全球性的,却在中国蔓延扩展速度特别快。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扩散迅疾,不得不引起警惕。从粗浅的观察来看,男性似乎比女性比例大,但是确切的统计数字尚未收集到,不便贸然下断语。得此病的青少年,或许是被中国特色的成堆教科书和教辅材料气昏了头脑,看到文字就恼火。强迫读这些东西之余,除了QQ和MSN,除了网上的“浅阅读”,报上的明星八卦,其他什么书都不想读。这个病在中国造成的危害很惊人,据调查,中国公民每年平均阅读量为零点七本书,日本为四本,韩国七本,法国十一本。当然,“晕书症”在那些国家也是存在的,只是范围小得多。在这个后现代,据说文化已经混成一片的,没有什么文化层次之分,雅俗之分,全球化把各国文化都变成一个“奇观狂欢节”。有不少文化学家说,这是时代病,图象时代,影视时代,全世界的人,都离书本越来越远。也有人说:知识结构正在改变,不读书不等于没有知识。我这里倒是有个数字:中国人有“读书习惯”的,从几年前的7%,降到2004年5%。而英国有“读书习惯”的,从1977年的54%,升到2002年的65%。理论家妙笔生花的宏论,实际上掩盖了一个可怕的文化等级分野,而且是越来越严重的等级分野。首先,各个国家之间,读书习惯差别很大。联合国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家读书调查,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五十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半本,差一百倍。中国企业家读书之多,竟然是全中国人民的平均数,看来在中国,真是什么人都能当老板。正当联想收购IBM,南汽收购罗孚,百度胜利进军纳指,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时,这个读书统计,让人担忧中国资本的进军,会不会一路顺利到底。在每个社会,读书出现越来越严重的阶层性:2002年英国统计,四分之一人读书五本以下,半数人读书五本以上,有四分之一,读书二十本以上,两极分化严重。美国NEA调查,美国人中,有“读书习惯”的,全国平均为38%,但是南美裔移民中,只有26.5%。这个调查还指出,有读书习惯的阶层,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参加体育运动,比例超出没有读书习惯的二至三倍。读不读书,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有大量统计资料证明。据很多后现代文化学家说,当代社会,是一个普遍“感性商品化”的社会,上层要保持上层品位,就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香水的号牌,香槟的品牌,手提包的价格。我看这些文化学家有点糊涂:读书与知识范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阶层指标,而且这个格调区分“间隔”正在越拉越大。我知道,抽象地谈“开卷有益”,已经说服不了当今的年轻人。但是我有一则有趣的社会统计,可以让中国舒舒服服患“晕书症”的男性青年,吓得坐起来认真听一下:英国《泰晤士报》日报道,企鹅出版公司研究部调查两千位妇女,85%认为,聊天闲谈或正儿八经谈情说爱的男人,如果大谈读过的书,这种男人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让她们“感到爱慕”。或许,这是医治中国青少年“晕书症”流传的唯一妙方。大英帝国没有了,大英书国却还在。在这个全人类越来越不读书的时代,大英书国还是可以傲视世界的。至少,英国女士的读书趣味,会影响两个男人:想成为她丈夫的人,不得不成为她儿子的人。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读书传统承传的可能。(原载《文景》2009年4月号)&&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222527
播放数:883327
播放数:2224447
播放数:5808920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一战前,英国的出租图书馆基本决定了出版社对选题的取舍。图为穆迪图书馆的场景。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英国学者保罗&波普洛斯基主编的《语境英国文学史》(English Literature in Context)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给本科生用的教科书,图文并茂,编排版式新颖,特别强调&语境&二字,封底的推介词是&全面、易懂,是所有英国文学学生的基础资料和参考工具书&。
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盛宁教授,这个&语境文学史&怎么翻译成中文能让中国学生觉得&全面、易懂&些,毕竟这个外来词这些年颇为强势地出现在很多学者的基础词库里,动辄语境这个语境那个,很是曲高和寡,反倒让自己的文章不那么&全面易懂&了。我问可不可简化为&英国文学背景史&,盛教授回答说,不妨叫&英国文学内外史&。看来这又回到了翻译的&上下文&问题上了。虽然莫衷一是,但我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这个context如果出现在书名里最好不要直接叫&语境文学史&,那会排斥很多读者,因为这个词不&易懂&。
但这本教科书确实给英国文学史的写法来了一次革新,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氛围,除了历史的宏大叙事,更多的是细微到日常事件中,如到近代,每一章里都有&文学市场:生产与消费方式&的详细论述。
从维多利亚时期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文学作品的出版多受制于当时的图书采购渠道,这就是穆迪出借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由于图书价格昂贵,普通百姓只能从图书馆付费租书看,出借方往往能成批下单采购书,通过出租盈利。这样,出租图书馆对一本书的态度,基本决定了出版社对选题的取舍。出租图书馆甚至可以明令出版社出什么书,决定出版社的编辑方针。书中有穆迪出借图书馆的插画,几乎就是一个图书超市的感觉。
而到了现代社会,纸张便宜了,印刷术改进了,图书造价就降下来了,教育的普及和收入的增加,都让图书不再是奢侈品,普通百姓开始有能力消费图书,出版社可以自行决定选题,文学创作渐渐就更加自由了。后来这种租借方式都消失了,等于一个强势行业消失了,文学解放了。
看到这里,我就想起这三十多年读英国文学史的历程,颇多感慨。
恢复高考后我读英语专业,自然必读英国文学史。但竟然发现中国出版的英国文学史不是中国人写的,也不是英美人作者写的,而是苏联人写的,由中山大学教授戴镏龄主持翻译的。多少年后我采访戴老,他说是五十年代&一边倒&,他们这些留学英美的学者都被要求专门花时间学习俄文,学习苏联的文学研究方法,学习的结果之一是几个人合作翻译了这本《英国文学史纲》(阿尼克斯特著)。
用这样的英国文学史,总令人觉得隔靴搔痒,也不甘心。于是我们总算读到了纯英文的英国文学史,这次是美国人William J Long 所著的版本,是从我们的外文书店后门进去的&内部书店&里买的影印本。因为版权问题,我们不能正式出版很多外文书,就靠这种办法满足读者。这位以给高中学生编书著名的作者写的教科书,还是相对简单了些,于是我们那位1950年代留美回来的老师就推荐了《人民的英国史》给我们作为辅助教材来读。现在看,这两本书一起学,倒有点&语境英国文学史&的读法了。这次上网查那作者的背景,方知人家是老牌的英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写了很多人民的这人民的那之类的普及读物,开启人民的觉悟,可谓鞠躬尽瘁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河南师范大学的刘炳善写了一本英文的《英国文学简史》,曾风靡各校英文专业。但毕竟是出自实用的教学目的教材类写法,读了感觉不佳,就没再细读。很多年后,方读到刘先生翻译的古典英国散文,文笔老到,字字珠玑,堪称大家。
后来读研究生,就不读文学史类的书了,但看到有新书出来还是会买,就买了一套四本的皇皇巨制《英国文学史》,却还是从俄语翻译过来的,原著是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的,1958年版,不知道中国学者们翻译了多少年才在1983年得以出版。那套书一共十多元,花去我三分之一的月助学金,我还是很舍得。
一直到1996年前后,才读到了王佐良先生独立撰写的单卷本《英国文学史》和王佐良、周珏良主编,大批北京外语学院教师参与编写的五卷本《英国文学史》。这个结果确实来之不易。
说到我自己,在1980年代还差点促成了另一部苏联学者所著的单卷本《英国文学史》的翻译出版。我因为翻译了苏联学者米哈尔斯卡娅的《年代英国小说的发展道路》中的劳伦斯论述部分,作者就送我一本她丈夫米哈尔科夫所著的单卷本《英国文学史》。我看了里面的劳伦斯部分,发现其看待劳伦斯的角度是我们当时所不具备的辩证角度,就把它列入了我组稿的一套丛书中。但那时正赶上1980年代末的混乱时期,这类书征订不上印数来,书稿请一位俄语教授翻译好了,却只能以千字3元的稿酬标准退稿,很是遗憾。
这些就是我读过的一些叫英国文学史的书。直到现在我才真正读一本英国人写的英国文学史,可是它已经叫《语境英国文学史》了。
上一页1下一页
我借调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时候,社长正是韦君宜。她托我代买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我说:...
她在我们家待了七年,课越上越少,脾气越来越坏。不过,比起在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中来来去去的英国...
如果没有印刷的书籍,我们的世界将完全不一样。也许它会同鼎盛时期的埃及社会、玛雅社会一样:一...
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在教人以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在教人以做人的道理。文学的教育功能属于后者。...
完全意义上英国制造的《王牌特工》在美国遇冷,习惯了热血刺激的超级英雄大片的美国中产阶级为何...
伊文斯卡娅不仅是帕斯捷尔纳克温柔的情人,还是他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日瓦戈医生》中拉拉的形象...谁说慢阅读已死? 看看人家英国, 七成人仍钟情纸质书!
时间: 02:48  来源:新快报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阅读纸质书最多
表示自己经常阅读电子书
英国调查机构发起一项关于阅读的调查,以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75%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去年读了一本书作为娱乐消遣,可见在英国,阅读仍流行。
调查还发现,纸质书的受欢迎程度仍然要高于电子书。高达6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阅读纸质书最多,仅20%表示自己经常阅读电子书。
即使是既看纸质书又看电子书的群体当中,52%表示自己阅读纸质书更多,42%表示阅读电子书更多。
(来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网,陈颖雅/整理)
编 辑:谭伟鹏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
最新图片文章
大道·读图
<font color='#CC广州小学招生指南
广州试水冰鲜鸡
  版权所有 (C) 广东新快报媒体广告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读书一年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