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伦理对教师魅力塑造人格魅力的方法有有何意义

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和特定的内涵,并且也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特别地,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日益凸显出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广大教师体验职业的生命感与幸福感,强化职业道德信念,自觉按照新课程的特定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及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特点
古今中外关于教师形象和作用曾经有过种种描述。对教师职业的特点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有研究者认为,把握教师职业的特点,应该了解教师职业是一种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是一种艺术和创造相结合的职业;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的职业。
(一)教师职业是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这段话说明了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成为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段话也说明了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也承担着培育人的重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教师,从塑造未来一代人的健全人格开始,塑造着未来一代人的灵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诉教师:“你(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
在我国目前的新形势下,为什么说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仍然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呢?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教书育人者的教师,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赋予自己的重任,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视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校教育活动的适时性也决定了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是教师职业的应有之特点。人的发展贯穿于其整个生命过程。但是,各个时期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人生最初二十年,是人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知识增长、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阅历较浅、思维、判断等能力远未发育成熟,因而特别需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做心灵和人格的培植工作,需要教师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个性,进行人格教育的整体设计,把学生的人格发展引向正确的轨道,并不断地观察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疏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其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在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以使新一代人成长为人格完满、个性化的新人。
(二)教师职业是一种艺术和创造相结合的职业
教育教学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而不仅是科学。这种艺术首先表现为创造性。有研究者曾经指出,教师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三个方面。首先,这种创造性表现在知识的吸收和转化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对知识进行选择、解读和再组织,然后以个性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创造性。其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上。教育有统一的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但面对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千篇一律的程式的限制,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需求和不同情境,创造性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为各具个性的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实现个性的最大程度发展。因此,可以说,正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学生的个性和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联系。
(三)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的职业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具有许多特殊性。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劳动对象上。农民的劳动对象指向农作物,工人的劳动对象指向各种工业原料,而教师的劳动对象却指向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的自身形象必然会影响学生,教师的责任充满了深刻的道德意义。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发展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社会行为和价值的示范者和捍卫者。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人格和道德风貌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教师职业道德的熏陶。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具有道德性价值和示范性价值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还要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时代精神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和发展学生。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规律,运用最佳的教育方法,使自己本身所固有的精神和道德上的特质在教育中发挥最佳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性价值和教师个体示范性作用的真实写照。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自身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不仅要在教师的学校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还要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活过程之中。进一步说,教师职业的道德性价值和个体示范性作用,还具有社会的意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教师职业道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在教育过程中与其他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教育劳动问题,以做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从上文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因此,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特性。根据肖鹏英在《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一文的论述,教师职业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全面性、先进性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教师是在遵照社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因此,教师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时,必须首先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科学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正确认识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自觉忠诚于、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从教师具体的劳动场所看,教师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教师的劳动其实是一种集体劳动,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才都是教师集体协作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个体教师要发扬合作精神,在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社区的沟通和支持,教师必须积极诚恳地协调与家长、社区其他人员的人际关系。因此,合作、团队精神、关心、关爱、责任感等优良品质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当然内容。最后,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爱国主义等教育时,其内容不但要体现全民性道德建设的要求,更要体现先进分子道德建设的要求,因而教师就必须把道德建设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在意识上统一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既教书又育人的任务。很显然,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教师道德的内容具有更全面,更先进的特性。
(二)从影响空间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不仅指向学校里的学生,而且还通过学校和学生影响到周围的社区,甚至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以至于整个社会。今后,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开放,随着教育信息传输渠道的日益快速和便捷,教师与外界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联系面越来越广,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也将越来越多地直接作用于社会。同时,由于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健康人格的事业,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下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程度,进而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相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更受社会公众的关注。
(三)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通过物化为教育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所以,很多钦佩教师给自己带来终身教诲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多年之后,仍然盛赞自己的老师。比如,毛泽东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信中就说到这样一段感人的话:“你是我二十年前的老师,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鲁迅同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分别多年以后,依然怀念他,依然铭记他的谆谆教诲。反之,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英国哲学家洛克对此曾经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错第二次,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
可见,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非一般职业所能比及。
(四)从道德行为的结果看,
教师职业道德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教育工作总体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活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才能给社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教育工作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利益难以直接挂钩。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直接的金钱和物质利益。但有些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好坏的确与劳动者最终获得的经济回报的多少存在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主体的职业道德素质越高,劳动者获得的物质报酬就越多。比如,一个诚信的个体经营者可以招揽更多的顾客;一个重质量、守信誉的企业可以为自己开拓广阔的市场,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对比和反差并不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就失去了价值。相反,这更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高尚和伟大,教师更能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高层次的享受。只不过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更依靠教师的自我修养,其基本的驱动力不是外在的物质利益,而是无私的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五)从行为条件看,
教师职业道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将自己的道德信念付出实施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教师的心理品质的好坏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最终结果。这也就是说,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实施对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心理品质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意义。对于一般人来说,心理品质中的许多内容并无明显的道德意义,也就是说涉及不到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等价值判断问题。比如对于工人或农民来说,其兴趣是否广泛、性格是否开朗对于他自身的职业劳动,对于社会和他人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别人对他的这种特点也无可厚非。然而,教师职业的情况就不同了,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教师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以及自身的学识、语言、行为、情绪等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人格中每一细小的、美好的品质表露,都会使他们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激动;学生也由此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相反,教师的每一个无意的失误和微不足道的瑕疵,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惊讶和失望,甚至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消除的坏印象。
案例:苏步青的感触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我小的时候是个差等生,学习成绩在全班同学中总是倒数第一。各科比较起来,我的语文成绩较好,有一次我写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他认为我是抄袭的,并当场讽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在他上课的时候,我的眼神总往外瞅,不愿和他对视。后来,换了一个王老师,他衣着简朴,但很有学问,不歧视我,还鼓励我,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想见的便是王老师。”
[点评]:从以上的案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其人格塑造和职业道德素质展示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伤害将会伴随着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时时保持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处处用富有科学精神的自制力来战胜随意性和自我放任。教师必须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精神和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并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情境和氛围中,教育教学的效果显然会事半功倍。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自我要求严格、道德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由于其性格孤僻、情绪无常、面若冰霜、不善沟通情感等影响了教学效果。由此观之,离开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作保证,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无论多好,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上述几个方面表明,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内容上最先进、最全面,而且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着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过程中也受到更多的社会因素的制约,更需要无私奉献精神,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在人类道德实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总是处于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并受到了历代人的赞扬和歌颂。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教育是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而教师是人类实现理想的阶梯,那么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哪些道德呢?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为我们作了有力的回答: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人们立志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尽到自己的职责。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并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无所不包的。我们认为,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可从几个纬度来进行。其一是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其二是教师对待同事应具有的道德素质;其三是教师对待学生应具有的道德素质。其四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自我应具有的道德素质。
一、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
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体现着一个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我国古代教育史上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对待工作,首要的条件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从不停止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即便到了晚年,仍在勤奋学习。“诲人不倦”则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子贡曾言“教不倦,仁也”。
作为教师对待工作的道德问题在今天还有新的内涵。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真、善、美
1、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求真务实,努力创新。人类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是要认识文明、创造文明,从而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在此意义上,教师不仅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阶梯,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必须勇于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
2、求善。一般来说,教师凭借自己的道德,尽可能多教学生为善。在道德认识上,对道德的标准有一个清晰的体认,在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上,学生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学生可从中认识到何谓善?何谓恶?何谓合情合理?为人师者要“以善先人”作学生的“导善之率”,要“以身为正仪”(《荀子?修身》)。
3、求美。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许多教育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去追求与欣赏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按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以对学生审美观、审美意识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此要尽可能提供素材,给学生道德鉴别、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对美的素材的讲解、欣赏、感受来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自然艺术之美。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这是教师道德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作为教师,是否认同与追求职业的社会价值、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否拥有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是衡量或评价师德的重要指标或砝码。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应具有完善的人格,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精神支点,要求教师视自己的职业是一种快乐与幸福,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与使命,视教育教学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与追求,要求教师有淡薄名利、抛弃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名利情结、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真正体味职业的幸福,奉献有教师应有的良心与责任感,从精神境界上提高自己,使教书育人真正成为自己工作的核心所在,有提高业务水平严格要求自己的紧迫感,努力加强自己的学习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案例:陶行知的教育追求
1917年,陶行知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务总监资格证书。毕业之际,正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郭秉文博士,以教育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访问母校。郭与陶见面后,就直接聘请陶行知到南京高师任职。同年秋,陶行知怀着“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的抱负回到了阔别三年的祖国。
陶行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解放、中华振兴而奋斗不息的一生,是不断开拓、怀着“文化为公”、“爱满天下”的胸襟和“甘当骆驼”的精神,白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爱国情操、创造精神、对人民教育的赤胆衷心,为当代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
1924年,他为了推行平民教育,就写过一首《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与少年人,莫将少年误”。后来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他就是为着崇高理想锲而不舍、奔走不息、终身奋斗的仁人志士。他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率领青年在老山一片蔓草遍野、荆棘丛生的荒凉地区,艰苦创业,开辟新教育基地,创建晓庄师范,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抗战胜利后,他到上海,也是他临死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时有遭暗杀的危险,但他却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希望,对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无线电大学、海上大学、空中大学,让整个上海,都变成学校,让上海五百万市民,都能得到受教育和再受教育的机会。”真是矢志不渝。
陶行知是一位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人。为了人民教育事业,他总是舍己为人,毫不考虑自己的人,追求个人升官发财是很有条件的,他却视之为粪土,而以为劳动人民多做好事为乐。他不仅置自己的名誉、地位于不顾,甚至置身家性命于不惜。他常说:“唐僧西天取经,遭遇八十难,不知者以为他是自寻苦吃,其实他是抱着一个宏愿要完成,看破生死就能乐而忘苦。”他从事教育事业都是为了劳苦群众。他克己为群,为了办学总是仗义疏财,如拿出一千元办晓庄师范,又把母亲死后的人寿保险金拿出来办山海工学团。创办育才学校,他更艰苦,除了卖字、卖文外,还把当参政员每月360元的车马费也全部都献出。他自己的生活非常简朴,终年穿一身蓝布料,有时连吃饭也发生困难,正像他自己说:“生活不如老妈子”。
[专家点评]:
根据上面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陶行知自觉选择教育专业,放弃政治专业,与陶行知的共和国实现之途径――教育救国、教育建国、教育治国的社会观念不无关系。他不想跻身政界,选择教育为自己的立命之所,安身之处。陶行知的理想是建立民主共和国,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
陶行知在教育事业方面具有明确的追求目标,那就是做一个第一流的教育家。
所以,他的教育事业就是一所所新的学校和一一件件教育的实事。他不是一个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人。新教育――是他的教育理想,新教育是他的人生追求。个人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实现新教育理想。做一个创造的教育家――这就是陶行知的自我实现目标。
陶行知的人生轨迹就是按照他的人生追求和目标伸展的。
(三)具有服务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教师道德而言还需要体现出或折射出一种服务意识,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重视教育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树立学生第一或至上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主要体现树立是学生就是教育消费者,学生就是教育服务的顾客。这要求教师在学习上、思想上、情感上、人格上等诸方面都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精通业务,恪守职责,追求出色,力争一个“多赢”的结局。
二、对待同事的道德问题
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虽然教师的劳动常常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然而教师劳动的成果却是教师群体劳动的结果,是教师同心协力、精诚合作的结果。实践也证明,当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集体的合作,合作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道德。“教育实质上是整体劳动,是教师、学校领导和职工群体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教育过程是一种‘教育合力’影响的过程,每一学生的成长都凝结着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其间,教育与教师之间能否有效交往、碰撞、沟通与接纳关系到“教育合力”能否最大化,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成效能否最大化。
时代使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与节奏日益加快,以至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就教师而言,其应具备哪些现代意义上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呢?“学习型组织”的世界性革命潮流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选择之答案。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彼得?圣吉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其中的团队就是指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彼此分工协作依存的人群。团结协作在此的含义是: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在今天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教师与同行同样需要真诚的合作,需要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的远大目标。诚然,在此的道德就是要求教师超越自我,胸怀大志,心手相连,脚踏实地,学会相互工作与学习,相互所省求真,克服防备心理,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的最大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形成共同思维。
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集体不可分的,而教师集体是塑造教师“集体主义”意识和提高自我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土壤。它不仅是一个人展现其人格的舞台,也是其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在此意义上,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融入集体,在集体这个大地熔炉中炼就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而在集体中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道德修养水平的不同,矛盾自然就可能随时出现。为此,一个有道德“健康”的教师往往需要包容别人、接纳别人,需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汲取别人的优点,而非凭感觉去评价别人。
三、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处于这种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根据现代教师道德主流思潮,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真爱
中国古代大教育学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正是这种真诚无私的爱,孔子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而且师生感情无间,并升华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很好地诠释了当代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爱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鲁迅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爱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一个教育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爱的内涵在当代的体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在今天的演绎主要包括关心、信任、保护、理解、尊重、期盼、宽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学者也言,师德的本质是热爱学生,爱心就是教师道德的灵魂。实践证明,教育的爱的确能给予做错事的学生改过自新的勇气,能鼓励学生说出满意的答案,能让学生在爱的动感飞扬起来,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的实现,能让学生在一个心理健康的时空诗意地生存;师德也能使师生间的距离缩短,关系融洽,奋力地攀登成功之巅。爱的艺术于师德而言就是“德育无痕”,它是一种教育的大艺术,是对学生生活的见微知著,是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把德育融入生活与生命的艺术震撼。心灵的桥梁需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与关怀去充实。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绿色的情感通道,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以宽容使之学会宽容,给以公正使之学会公正,给以善良使之学会善良,给以真诚使之学会真诚,谱写一曲爱的交响曲,写就一出教育灵之剧。当然当前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爱还得讲究艺术,讲究方法,讲究水平,像医生一样,光有治好病人的朴素的用心与善良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有高超的爱的教育艺术与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可塑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在此师德于学生而言就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生命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伴随着现代人学思潮的震荡及教育视域中学生主体性的回归,“教育是人学”的呼声愈来愈高,教育的人文意蕴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于是,人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已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教育是人学”呼唤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教育作为一个理想性、文化性的事业,予其以必要的人文关怀与心灵依托是其逻辑品性决定的。人文在现实中的表征主要是教师应处处充满爱,师德应彰显人的内涵,应提升人内在的心灵价值,在道德的意义上追问师德,即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还应重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仅应尊重教育规律,而且应还公正、正义与自由于教育时空,以之引领心灵的对话、人格的相遇与精神的升华与提升。孔子早告诫教师为师之德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而不愠,严而不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师风范,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准则。“温而不愠”、“严而不厉”是指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爱”学生就要有一种责任与道德意义上的“严”。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教师的“爱”要以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而非人为性的权威意识泛化与非人道的行为滥施。
案例:缺少爱的教育
  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其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来,并斥责说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作为女生不思检点等。当该生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说学生“要哭出去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该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该生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望,回家后服毒自杀。(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专家点评]:教师的这种做法,无论出自什么目的,都是错误的,其实质是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不仅难以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甚至是生命的枯萎、凋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一个人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胆量与气度。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视野中应有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即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尊严和自由的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生命主动活泼的呈现。为此,教师的目光首先必须是前瞻性、人本化的,以“人本”为内核。在“人本化”的教育视域里,聚焦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实现人的活生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必须以宽容、开放的精神善待每一个学生,并时时刻刻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发现他们每一段落的潜力与价值,了解他们的特长与问题。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因为只有学生在学会生存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求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圣责”,学生才能真正完成“读书明理、做事创业”的重任。教师眼里有学生,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彼此的心灵能得以沟通,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的感受,并时刻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其变化,想他们之所想,用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甚至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与学生倾心交流的意识与行动,问一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善于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诗意境界中师生间充盈着的是歌声、笑声与赞美声,学生们在积极的歌声与赞美声的鼓励下,能够解放他们的精神与自由,放大他们生命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心中装有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凭着一颗心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以成见或习惯性主观认识待学生,而是设身处地为学生多想“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莫里斯?比格)。换言之,需要教师作相应的换位思考,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使师生关系充满平等、民主、真情、友爱、安全而非焦虑、警惕。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下,师生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现的必然要求。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走进心灵》一书指出:我想,教师本人应该首先是一个教育的虔诚的信徒,是一个牢牢立足于生活之上的理想主义的播种人,而不是动辄“适应”浑身散发着世俗气味的“现实主义者”。要爱到学生的心里去,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用温暖、冷静、鞭策性的话语与学生进行沟通。山东威海市一所小学的“说十句话”活动对此给我们作了最好的回答,即: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为迷惘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试想,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以这样的“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可能就没有“沟”可言了,教育的非人道现象也就该划句号了。魏书生说过:“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去发现、扶植积极参与的一面,教书必须育人。”在此意义上,教师必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那么,如何在思维深处实现“走进学生的心灵”的转向呢?学者周卫的声音似乎预示着一场新的思维革命:“面对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学生,教师的角色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成为学生平等合作伙伴,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参与、体验和交流中,更多地成为谦虚的聆听者,聆听学生的心声和烦恼,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赏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表述。”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永远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确解决问题,处处充满人情味,到学生中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二)平等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在今天而言还应体现在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视域里一个道德的教师应富有公正、正义与平等意识。这里的平等是教师公正、正直、无私地处理师生关系的道德准则。在他眼里每一个学生都应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也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部有待创作的天书,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成一项研究课题,把学生的所谓“差异”当作丰富教育艺术的源泉,而不应有“标签”,不应另眼相看,甚至给予心灵上的最高惩罚与折磨。而是要相信并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都需要以耐心与信心平等地对待,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并遵循着这个生长点去培育、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地发展。风行全球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启示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应选择相宜的多样的评价手段,教师应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习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放飞新生命的灵思与情感,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关照激情。由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权利与内心自由,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和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的指标也应多元化。可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而如果仅用单一片面的语言、静态的思维逻辑,数理逻辑智能等为标准去评价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发展的未来创造者,那么教育的悲剧可能就会多一些。在此意义上,教师永远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平等”等道德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使人们确信,如果幼小的孩子得不到机会恢复对善良和公正的信念,他永远也不可能在自身产生人的感觉,永远也不可能体验到个人尊严的感情。
(三)生命意识
学者叶澜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报告集》中对“生命意识”的呼唤与呐喊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一次新的思想革命。学者鲁洁也曾言: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也是一本用生命打开的书。在此意义上,教育需要对人的生命真切的关怀与无穷的挚爱,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在于使人类获得属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最终使人成其为人。在道德意义上,教育也应有生命的内涵,教育应纳入一个生命视域予以必要的关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逻辑地预设了教育应涵涉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生命良知的唤醒,情感意蕴和道德性因子的提升。有学者如是说:“教育理应传递生命的气息”。由此,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在生命的维度来看便需要确立一种生命意识,从而张扬教育生命的活力,给学生一个个性情感、主体释放的平台。在那里,教育应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面对明天。教育视域里的道德应是这样一幅图景:宏观之,教育整个生存时空应是动态的,甚至充溢着的应是校园的墙壁也会说话的诗意境界;微观之,课堂应焕发出生命力,教学应是质量与效率的双重创造,如此等等。生命的生成与必要条件的创设,必须予以生命情感与价值应有的关涉,从而在生命的高度关注灵魂的塑造、人格精神的提升、生命情感的化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而这就需要一种教师教育的艺术。艺术在此是指对于教师来说,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条件,教师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筹划和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本领,要有教育机智,对学生有敏锐的感觉并能保持必要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原则。
四、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
如何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这与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内省境界、继续学习、以身作则等有关。教师道德应有何种内涵、达到何种程度,反映了教师道德修养的发展水平。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伟大的事业,其承载着照料人心魄的伟大使命。江泽民在北师大校庆1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平凡,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很不平凡的,教师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中国现代大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让学生从崇高的人格魅力中吸取营养,真正给学生人格上的发展,而这需要教师有高尚的师德,博大的爱心与默默的奉献精神。我们知,教师道德具有崇高性、示范性和深远性特点,其自身的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的、深刻的、长远的。在此意义上,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中教育回应的客观使然。
理想中的教师应有“经师”、“人师”的艺术,有“智者”、“长者”的风范,有“教育家”气度,这种气质应是一种自然的流露,饱满后的洋溢,而非刻意追求与做作。它折射出的是教师的精神与教师底蕴。而这种精神与底蕴的生成需要教师的慎独。何谓慎独?慎独是一种高级的道德修养方法,它显示的是一个人的真实灵魂和自我主宰精神。《礼记?中庸》中对它的解释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有道德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十分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有德之人,在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之事。
教师工作方式具有独立性、灵活性、自主性等特点。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好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怎样备课,怎样公正地评价学生,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或互动,怎样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如此等等。这些工作的完成往往是没有外界监督的,是教师个人的道德信念的外化与道德水平的凸现,而“慎独”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首先,要在思想深处纯净自己的灵魂,在灵魂深处寻找思想与行为的支点,在良心道德的天平上寻找平衡,在不断反省中铸就教育的良心;其次,教师始终要表里如一,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事大事小。尤其是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条件下各种道德思维与行为的相互冲撞,教师若没有一定的精神境界的支撑,没有一定的内省功夫,没有道德“自制力”的生成,往往会使师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空场”。
古人云:“君子一日而三省吾身。”每日三省,方可去弊存利,提升自我。在此意义上,教师应“身为人师,常当自照”,发现自己的欠缺而更正,对照别人的缺点而反省。惟其如此,教师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解剖自我,完善自我。那么一个问题是,教师对待自身的道德应具有哪些“因子”呢?有学者如是说:对生活和事业的热情、执著,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不染纤尘的爱心,公正正直,固守自己的做人准则,让自己的灵魂在现实面前保持淡然和冷静,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坦然面对学生透明的眼睛,不让自己的精神防线在物质的现实面前出现一丝的裂缝。由此,教师对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因而需要进行不停地思考、探索,需要对事业的热忱,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对“人”这个字的不断思索。柏拉图也曾说过:“世间有些人在心灵方面比在身体方面更富有生殖力,长于孕育心灵所待孕育的东西,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思想智慧及其它心灵的美质。”在此意义上也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因为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一种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复杂性劳动,而这正是教师劳动的艰巨之所在。所以需要教师要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的眼光、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崇高事业。教育教学工作情境的不确定性,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不可预见不可重复性也要求教师道德的不断提升。唯其如此,教育才能由应然走向实然,从而完成教育的使命。同时,自觉地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能有效地帮助自己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与水平,在面对纷繁芜杂的人世诸种关系中,能保持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古代孔子就特别强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对待自身的道德修养尤显得重要。有时身教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要重于言教,它虽然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力量,但它对学生同样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而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他自律能力的强与弱。所以教师要树立与学生一同成长的时代教育意识,珍爱每一天的工作经历和生命历程,不断地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地探索和升华,不断地追求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教育的卓越,通过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留给学生自信与责任感,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还学生应有的人权、生命权与选择权。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断正在成长的具体的人,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观念、态度、行为等等,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的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不断变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不断学习,才能有所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性竞争,不断提高其教育理论水平、思想素质,才能更好地敬业并投入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来。只有在道德规范所具有的伦理层次上不断要求自己,反省自己,促进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教师作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必须具有忠职、助人为乐的境界,而这同样是以师德修养的提升为前提的。
总之,未来社会的教师都应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有卓越的见识与学而不倦的精神存在者,一个精神生活的富有者,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他不仅应有强健的自然生命力,而且应有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惟其如此,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惯与能力。追求思想,超越自我,注重德性与教养的修炼,养成思考的习惯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究竟如何?能否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发展?这是接下来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的有关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现代教育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中小学教师对自身职业低认同之间的冲突
自1997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来,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比以前大有改善。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社会、家长、学生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难以达到这种高要求,因而出现了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低的现象。不少中小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看好,时刻寻找机会脱离教师队伍。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态度、事业心和进取心。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所对上海教师职业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只求过得去的人大约是35.77%;懒散马虎、敷衍塞责的人约占10.34%;在对待学生上,冷落歧视差生者占10.25%,虽然不冷落歧视差生却也不给予特别帮助的教师则高达49.81%;24.26%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1.83%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
(二)教师摆脱传统的权威形象的束缚,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
由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尊师重教”、“教师权威”等观念一直在部分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渴望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而且也被社会和家长奉为师表。因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这体现在:①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经常讽刺、挖苦、歧视学生;②教师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有的教师偏袒学习好的学生,惩罚学习差的学生,对学生实行选择性教育和选择性交往;③依法施教观念淡漠,打骂、恐吓或体罚学生的现象严重。
案例:这是教育?还是恐吓?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开学之初步自我介绍说过这样几句话:“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还说:“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思我早摸透了,别给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
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惊诧之余心头涌上一股寒意。这是一个老师说的话吗?我觉得和强盗、土匪、绑架者的恐吓用语没有什么两样!
[点评]:这是刊登在《北京晚报》上的一封学生来信。作为教师,从穿着、言行到内在修养都应该有一种温文尔雅、宽厚仁慈的风度,其教育方式方法应该充满艺术和审美。但从这个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位语文教师其实就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威胁、恐吓,而不是在进行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权威者角色。
&(三)在教育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育内部分歧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现代教育中,任何教师个人都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但是,在教育现实中,教育者内部的冲突却时有发生。这尤其表现在教师和教师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1)不能尊重和信任其他教师。有的教师为了个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诸如评先进、晋升职称、受到领导重视等等,而诋毁其他教师的人格和声誉,贬低其他教师的劳动成绩。(2)不支持和配合其他教师的工作。教师之间因为不能从教育的大局出发而产生冲突,而且都是心照不宣的较劲。如::新教师不尊重老教师;老教师不接纳新教师;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之间争课时、抢时间;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不合作,互相埋怨;等等。在当前升学压力很大、应试教育尚未彻底转向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师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没有任何实现的背景和条件。除此之外,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表现得非常突出。
(四)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冲突
当前,人们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通过学校教育走向成才之路。这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促使他们对学校和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与教师拉关系、套近乎,以求教师对自己的孩子给予特殊的照顾。而教师因为教学负担重、管理的学生多,往往又无暇与家长及时交流和沟通,因此形成了很多无形的隔阂,并且也出现了相互职责的现象。有的教师违背职业道德,在学生面前或公开场合,随意评价某些家长甚至训斥家长,引起这些家长的强烈不满。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如果不被重视,必将影响新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评价等多方面的变化来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以下我们仅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观念的变化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变化为例,来说明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重新理解“教师权威”
&1、传统“教师权威”的变化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很高的威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将有所变化。新课程中的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命令――服从”式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的“我――你”关系,教师和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平等交往,合作探求真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用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多尔的话来形容就是“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地位的这种定位,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已经不是发号施令者了,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教师权威内涵的这种转变更加突出教师“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谈到教师权威时曾经指出“教学中维持纪律的能力……来源于教师充沛的精力和意志的坚定性,一句话在于教师的人格力量。”诚然,教师权威的确立不是依靠社会赋予其高不可攀的教育权利和地位,而主要靠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新课程呼唤教师的“理性权威”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地位和作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容忽视的。当前不少人喊出了教师“权威消亡”的口号,这是错误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教师的权威,而是呼唤新的教师权威观。这种新的教师权威观,概括地说,就是一种理性的权威。“弗洛姆曾经说过,‘理性的权威产生于健全的能力之中。’教师在行使职权时,是以促进学生成长的角色出现,以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专家的身份教会学生学习,以博大的胸怀感染学生情操,学生为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责任心所折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靠强迫、压制学生来达到教育目的。一句话,理性权威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两者仅仅是在某个具体领域里有知识和程度上的不同罢了。”
以专业化的职业情感关注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关注是与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日常生活的兴奋点,是教师职业情感的自然流露。尽管这些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发生的,但是,他们的目光集中的焦点不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
案例:山鹰,起飞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造人格魅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