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一样写话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能让写作文像说家常话一样容易吗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课间、课外活动、放学路上,我的学生中总有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围在我身边,争相即兴说作文。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看着他们高兴的神情,想想现在孩子们45分钟内轻松完成一篇习作,我禁不住喜上眉梢:我看到了我的学生作文方面的进步! 中国论文网 /9/view-959032.htm  关键词:作文;家常话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1   两年前,我刚教这个年级时,听到不少学生说怕写作文。我想,首先要想法帮学生克服对作文的惧怕心理,让其爱上作文。于是,我反复思索、仔细研究,针对本班实际,尝试了如下方法:   一、激趣、鼓励、信任   针对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第一节作文课我给学生讲了名师魏书生的故事。有一个中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问:“会不会写一句话?”学生说:“这个行。”魏老师让这个学生的作文就写一句话。于是,该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仅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第二次写作文时,魏老师用商量又充满鼓励期待的口吻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位学生很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从一句话作文开始,两句、三句……这名学生终于学会了作文。接着,我告诉我的学生:“想提高作文水平,要敢开口、勤动笔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感到的等表白出来,它像我们说话闲谈一样轻松自如。肯努力,一定能写好作文。”   二、观察、感受、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活水离不开生活、大自然。我常有目的地带学生看春花的开放、听夏雨的声音、观秋叶的飘落、赏冬雪的洁白,教他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这样,他们仔细观察,玩中有收获,然后写下观察日记,有趣有益。   三、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威廉?W?韦斯特的《提高作文技能》介绍了一个实验,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想提高作文能力,效果不明显,多读勤写则能使写作能力快步提速。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在读中学写,在练中提高。我的尝试如下:   (一)以读悟写、以读促写   1、让学生读好语文课文,把语文课文当作习作的典范。我潜心研究,向省内外名师取经,学习他们利用语文教材引导作文的方法并在教学中运用。学习《我家的小园》一文,我让学生读书口到、眼到、心到,然后自悟自得,悟出了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法、按季节写的顺序,记住了优美的比喻句等,文中的知识转化成了技能。学生们拿起笔,顺利完成了习作《我们的校园》。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引导学生读文明白文章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涵着生活的哲理:困难、危险并不可怕,只要坚定信心,牢记从眼前、从脚下做起,任何艰难险阻都将被踩在脚下。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事情,继而文思涌来。   2、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视野。古人说:“读书如销铜,聚铜于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这段话说出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强调了读书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我在班里设立了图书角,开展了“献一本,读百本”、“我要读书”的比赛活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展视野。通过读书,我的学生知道了:杜甫“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张蒲“口舌生疮,握笔生茧”,有《狱中杂记》问世;鲁迅“肚中有墨水”,“文章自然会”……学生们明白了,勤奋读书是促使这些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关键的要义。我引导学生读书一本又一本,学生们与书中的人物共鸣:陶醉着他们的成功,分享着他们的欢乐,体味着他们的忧伤,产生了“我要写”的冲动。同时,学生阅读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洞悉世事,拓展视野。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对文学的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写作功底,写起文章来轻松多了,有些学生甚至能一气哈成,他们对写作文由“怕”到“爱”。   (二)多说、多练、多改   在作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课堂作文,要学生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练说练写,再有创造性地进行习作。   如七年级的一次作文课,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第一节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说、交流评议,然后派代表在班内发言,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指导学生品评,第二节趁热打铁让生写,学生写好后,我先让生自读两遍并自己修改,再分组生生互评互改,写下评语。用红笔修改时,尤其对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学生,注意抓住其闪光点,那怕是一个优美词语、一个生动的句子,也适当给以肯定鼓励,最后,让学生再与原文作比较,课后老师书面或面对面评改,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感受成功的欢乐。我也注意让学生课下有目标、有计划练说练写。我在班里开展了评“口头作文大王”“赛一赛,看谁作文水平提高快”、“我想比作家写得好”等活动,我随时发现生作品闪光点,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现在,我的学生自发成立了口语小组、写作小组。有一天,一女生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自言自语说《我家的小狗“哈喽”》的作文,一位在电厂工作的法国人听见后以为小女孩在用英语向他打招呼,忙说:“Hello!I glad to meet you!”当他得知小女孩边走边说作文时,连连夸赞:“Very very good!”总之,让学生先习惯轻松愉快说作文,以练好口语为基础,到写时,“怎么说就怎么写”的作文教学思想轻易而举融于实践。   总之,我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爱上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勤读是写作的基础,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并自备个小本子随时“拾贝”,把优美词句摘抄下来,为作文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口勤、手勤,勤写、多练、多改,注重对自己习作的修改润色。不要忘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如果通过作文教学,我们的学生对作文由怕到爱、由爱到迷,何愁写不出好习作呢?同时,我希望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大胆尝试、学习探索作文教学的好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好的习作习惯、创新意识,让学生早日告别对作文的惧怕及作文无话可说的困惑,并能够在作文的过程中张显个性、旖旎文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句子的画面感——像电视屏幕那样写句子
句子的画面感——像电视屏幕那样写句子
&&妙趣情智作文教研部
【魔力大课堂】
嘻羊羊:老师,我的句子总写不生动?有什么妙招?
大鼻子:妙招当然有,一是要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二是要让你的句子有画面感。
飞太狼:老师,到底什么是画面啊?
妙妙魔法师:画面感:就是当别人读你的句子,读者的脑海中就自然浮现出某种画面。就像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看电影一样,在脑海中看电视一样。如:
◎我妈妈真美丽。(读起来,就没画面感)
◎我妈妈像百合花一样美丽。(读的时后,你脑海中就闪现百合花和你妈妈的画面,就有画面感)让你作文的句子有画面感,不但让你的作文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还可以开发你的右脑,让你越来越有艺术思维、艺术想象细胞。作文高手都爱用右脑图象来写句子。如:
◎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和妈妈关系亲密。(大白话,没画面感)
◎我爱妈妈,就像老鼠爱大米;妈妈爱我,就像河流爱花朵;我和妈妈的关系,就像牛奶和水一样;就像泉水和岸边的花草一样;就像湖水和鱼儿一样。(有诗意,有画面感。)
嘻羊羊:哇!有画面感,用右脑图象写句子,好绝妙啊!请问画面有什么特点?由哪些元素构成呢?
大鼻子:你们爱看动画片吧!你们说说电视画面有什么呢?
嘻羊羊:有颜色;有光影;有声音,还有许多的景物,人物、植物、动物。
飞太狼:还有动作、姿态、造形状,还有好吃的等等。
妙妙魔法师:非常棒,色彩、光影、造型、动态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因素。不动的叫静态画面,运动的叫动态画面,真实的叫写真画面,想象的叫虚拟画面。
写作文既要有(动+静)画面,也要有(虚+实)画面。
嘻羊羊:请问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句子有画面感?
妙妙魔法师:很简单,用右脑图象写作法。请看:
【写作魔方】
魔方一:摆放物体,组合成画面。
如:(1)/++++。++,+
(把摆放在一起,组成画面)
(2)鲜花绽放我的牵挂,清泉流淌我的思念;阳光播撒您的慈祥,轻风吹来您的善良;母亲节我给您请个:妈妈吉祥!(物+情)
(3)没有水份,种子就不能发芽;没有太阳,花儿就不能开放;没有母亲,我就不能成长;愿妈妈健康长寿,生活开心幸福!(巧用比拟+类比)
(4)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5)母亲,你是大地,我就是小草;你是绿叶,我就是红花;你是湖泊,我是湖中的小蝌蚪。妈妈爱我,我爱我妈妈。&&
魔方二:巧借身体局部(特点)形成画面句组。
如:(1)您的皱纹写着我的童年,您的手茧是爱的宣言,您的白发是我的心酸;我用孝心和牵挂送出祝愿,愿我的妈妈永远健康平安。
(2)妈妈的手温暖又轻柔,妈妈的眼明亮又温柔,妈妈的笑慈祥又灿烂,妈妈的话体贴又关怀,妈妈的爱伟大又宽广。妈妈,儿女永远爱您!
魔方三:巧借色彩形成画面句组。
如:(1)妈妈的爱是彩色的。妈妈的爱,像草地那样碧绿;像太阳那样潮红;像天空那样瓦蓝;像月光那样皎洁;像秋天那样金黄;像春花那样烂漫。
&(2)母亲的爱是多彩的。母亲的爱,比牛奶更纯洁;母亲的爱,比菜花更金黄;妈妈的爱,比大海更湛蓝;妈妈的爱,比麦苗更青绿;妈妈的爱,比桃花更鲜艳;妈妈的爱,比油画更多彩!
魔方四:巧借形状形成画面句组。
如:有人说,母亲的爱是有形状的:母亲的爱,像珍珠那样圆润;母亲的爱,像金字塔那样牢固;母亲的爱,像方形那样正派;母亲的爱,像平原那样坦荡与博大。
魔方五:巧借六觉描写成画面句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觉)
如:看,妈妈像兰花一样美丽;听,妈妈比百灵还动听;闻,妈妈比苹果更芬芳;摸,妈妈的手比棉花糖更温柔;品,妈妈的微笑比老酒更甜;想,妈妈比阳光更温暖。《我的漂亮妈妈》
魔方六:巧借动作姿态形成画面句组。
如:(1)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2)有的手持玉箫,吹奏乐曲;有的手捧鲜花,撒向人间;有的手拿果篮,采摘仙桃;有的手拿莲花,婆娑起舞......
(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魔方七:巧借连续动作分解形成画面句组。
(1)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2)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3)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4)小伙子跑得不错,已经从起跑冲刺进入途中匀速跑。他像一匹马驹昂头急奔: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动有力,腰肢放松——整个动作显得优美而富有弹性。
他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他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魔方八:巧借比喻、拟人、夸张联想形成画面句组。
如:(一)比喻联想联想形成画面
选自《秋天的雨》和《花钟》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二)拟人联想联想形成画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像画图画书一样写小说,像写民间童话一样写小说——我这样写长篇系列幻想小说《我是夏壳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好像写一句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