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面钢筋绑扎验收规范完之后可以切割吗

Error while processing content unencoding: invalid stored block lengths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标准(408-1996)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标准(408-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大模板等结构形式的墙体钢筋绑扎工程。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成型钢筋或网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工成型钢筋或点焊网片。    2.1.2  拉筋和支撑筋: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见图4-8(a)、(b)。拉结筋如图4-8(a)所示,l为两网片之间的距离,绑扎时纵横间距不大于700mm。但这种形式的拉结筋只起到拉而不能起撑的作用。为了保证墙体双层网片正确位置,最好采用梯形支撑筋,如图4-8(b)。梯形支撑筋是用两根竖筋(用墙体竖筋同直径同高度)与水平筋焊成梯形,绑在墙体两排钢筋之间起到撑的作用,间距1200mm左右。图中H为墙体竖筋高度,h为墙体横筋间距,c等于混凝土墙体厚减去保护层。    2.1.3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4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5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图4-8(a)拉结筋;(b)梯形支撑筋    2.2  作业条件    2.2.1  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网片应有加工厂出厂合格证,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2.2  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需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吊装。    2.2.3  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2.2.4  检查网片的几何尺寸、规格、数量及点焊质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2.2.5  外砖内模工程必须砌完外墙。    2.2.6  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2.2.7  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 操作工艺     3.l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3.1.1  工艺流程:修改预留搭接筋 → 绑立筋 → 绑横筋 → 绑拉筋或支撑筋      3.1.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3.1.3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为保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mm 。    3.2  剪力墙采用预制网片的绑扎    3.2.1  工艺流程修理预留搭接筋 → 临时固定网片 → 绑扎根部钢筋 → 绑门窗洞加筋 → 绑拉筋或支撑筋      3.2.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按图纸要求将网片就位,网片立起后用木方临时固定支牢。然后逐根绑扎根部搭接钢筋,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绑3个扣。同时将门窗洞口处加固筋也绑扎,要求位置准确。如门窗洞口处预留筋有位移时,应作成灯插弯(1∶6)理顺,使门窗洞口处的加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3  剪力墙钢筋搭接墙内水平分布筋的搭接详图见图4-9。墙内竖向分布钢筋,当为一级抗震的剪力墙,所有部位和二级抗震剪力墙的加强部位,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表4-8的规定。墙内竖向钢筋绑扎方法详见图4-10。       图4-9            图4-10                             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表4-8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C20 C25 C30 1 Ⅰ级钢筋 35d (30d) 35d (30d) 35d (30d) 2 Ⅱ级钢筋 (月牙型) 45d 40d 35d 3 Ⅲ级钢筋 (月牙型) 55d 50d 45d     注:l. 当Ⅰ、Ⅱ级钢筋d&25mm时,其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增加5d采用。        2. 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时,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3. 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片的搭接长度。     3.4  剪刀墙钢筋的锚固    3.4.1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做成暗柱或加  型钢筋,详见图4-11(a)、(b)。              图4-11bw椊孛婵矶龋籰a椕?坛ざ?    3.4.2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详见图 4-12、图 4-13。      图4-12                                   图4-13    3.4.3  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要求,详见图4-14(a)、(b)。    3.4.4  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150mrn的构造箍筋,详见图4-15。    3.4.5  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剪力墙钢筋与预制外墙板连接:外墙板安装就位后,将本层剪力墙边柱竖筋插入预制外墙板侧面钢筋套环内,竖筋插入外墙板套环内不得少于 3个,并绑扎牢固。详见图 4-16。    3.6  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φ6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详见图4-17(a)、(b)。    3.7  全现浇内外墙钢筋连接绑扎构造,详见图4-18。          图4-18    3.8  修整:大模板合模之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墙体浇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进行整理。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焊条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钢筋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4.l.3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  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钢筋网片和骨架绑扎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2.2  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2%,且不应集中。    4.2.3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每个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4.2.4  箍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5  钢筋点焊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气孔及烧伤等缺陷。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规程的规定。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 0.1d,且不大于2mm。    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宽度不小于0.1d,长度不小于0.5d。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9                            钢筋及预埋件的允许偏差                   表4-9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10 尺量检查 焊接 ±10 绑扎 ±20 间距 ±10 排距 ±5 焊接 ±10 绑扎 ±20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高差 +3  -0 6 受力筋保护层 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  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5.2  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5.3  大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5.4  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绑扎钢筋时应搭技高登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6.2  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或焊接。如下层伸出的钢筋位移大时,应征得设计同意进行处理。    6.3  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    6.4  剪力墙水平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认真学习图纸。在拐角、十字结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下列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7.5  焊条、焊剂合格证。    7.6  成型网片出厂合格证。    7.7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7.8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a href='/question/giml/list?__QT=9'&施工技术&/a& && &a href='/question/giml/list?__ClassCode=16'&钢筋工程&/a&
教训提炼经验团
浏览数:233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
&&&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大模板等结构形式的墙体钢筋绑扎工程。
2& 施工准备
&&&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 2.1.1& 成型钢筋或网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工成型钢筋或点焊网片。
&&& 2.1.2 &拉筋和支撑筋: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见图4-8(a)、(b)。拉结筋如图4-8(a)所示,l为两网片之间的距离,绑扎时纵横间距不大于700mm。但这种形式的拉结筋只起到拉而不能起撑的作用。为了保证墙体双层网片正确位置,最好采用梯形支撑筋,如图4-8(b)。梯形支撑筋是用两根竖筋(用墙体竖筋同直径同高度)与水平筋焊成梯形,绑在墙体两排钢筋之间起到撑的作用,间距1200mm左右。图中H为墙体竖筋高度,h为墙体横筋间距,c等于混凝土墙体厚减去保护层。
&&& 2.1.3&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 2.1.4&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 2.1.5&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a)拉结筋;(b)梯形支撑筋
&&& 2.2& 作业条件
&&& 2.2.1 &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网片应有加工厂出厂合格证,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 2.2.2& 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需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吊装。
&&& 2.2.3& 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 2.2.4& 检查网片的几何尺寸、规格、数量及点焊质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 2.2.5& 外砖内模工程必须砌完外墙。
&&& 2.2.6& 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 2.2.7& 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
3& 操作工艺
&&& 3.l&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 3.1.1 &工艺流程:
修改预留搭接筋
绑拉筋或支撑筋
&&& 3.1.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 3.1.3&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为保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1000~1200mm 。
&&& 3.2& 剪力墙采用预制网片的绑扎
&&& 3.2.1 &工艺流程
修理预留搭接筋
临时固定网片
绑扎根部钢筋
绑门窗洞加筋
绑拉筋或支撑筋
&&& 3.2.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按图纸要求将网片就位,网片立起后用木方临时固定支牢。然后逐根绑扎根部搭接钢筋,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绑3个扣。同时将门窗洞口处加固筋也绑扎,要求位置准确。如门窗洞口处预留筋有位移时,应作成灯插弯(1∶6)理顺,使门窗洞口处的加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 3.3& 剪力墙钢筋搭接墙内水平分布筋的搭接详图见图4-9。墙内竖向分布钢筋,当为一级抗震的剪力墙,所有部位和二级抗震剪力墙的加强部位,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表4-8的规定。墙内竖向钢筋绑扎方法详见图4-10。
&&&&&&&&&&&&&&&&&&&&&&&&&&&& 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表4-8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Ⅱ级钢筋&(月牙型)
Ⅲ级钢筋&(月牙型)
&&& 注:l. 当Ⅰ、Ⅱ级钢筋d&25mm时,其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增加5d采用。
&&&&&&& 2. 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时,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 3. 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片的搭接长度。
&&& 3.4& 剪刀墙钢筋的锚固
&&& 3.4.1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做成暗柱或加& 型钢筋,详见图4-11(a)、(b)。
bw—截面宽度;la—锚固长度
&&& 3.4.2&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详见图&4-12、图&4-13。
图4-12&&&&&&&&&&&&&&&&&&&&&&&&&&&&&&&&&& 图4-13
&&& 3.4.3& 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要求,详见图4-14(a)、(b)。
&&& 3.4.4& 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150mrn的构造箍筋,详见图4-15。
&& &3.4.5& 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3.5& 剪力墙钢筋与预制外墙板连接:外墙板安装就位后,将本层剪力墙边柱竖筋插入预制外墙板侧面钢筋套环内,竖筋插入外墙板套环内不得少于&3个,并绑扎牢固。详见图&4-16。
&&& 3.6& 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φ6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详见图4-17(a)、(b)。
&&& 3.7& 全现浇内外墙钢筋连接绑扎构造,详见图4-18。
&&& 3.8& 修整:大模板合模之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墙体浇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进行整理。
4& 质量标准
&&& 4.1& 保证项目:
&&& 4.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焊条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 4.1.2& 钢筋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 4.l.3&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 4.1.4& 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 4.2& 基本项目:
&&& 4.2.1 &钢筋网片和骨架绑扎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 4.2.2& 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2%,且不应集中。
&&& 4.2.3&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每个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 4.2.4& 箍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 4.2.5 &钢筋点焊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气孔及烧伤等缺陷。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规程的规定。
&&&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 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宽度不小于0.1d,长度不小于0.5d。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9
&&&&&&&&&&&&&&&&&&&&&&&&&&& 钢筋及预埋件的允许偏差&&&&&& &&&&&&&&&&&&表4-9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网的长度、宽度
箍筋、构造筋间距
中心线位移
受力筋保护层
5& 成品保护
&&& 5.1& 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 5.2& 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 5.3& 大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 5.4& 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 6.1& 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绑扎钢筋时应搭技高登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 6.2& 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或焊接。如下层伸出的钢筋位移大时,应征得设计同意进行处理。
&&& 6.3& 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
&&& 6.4& 剪力墙水平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认真学习图纸。在拐角、十字结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7& 质量记录
&&&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下列质量记录:
&&&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 7.2&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 7.4& 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 7.5& 焊条、焊剂合格证。
&&& 7.6& 成型网片出厂合格证。
&&& 7.7&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 7.8&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如果您认为这个答案有误,或者有更好的答案,请立即告诉我们!
如果您的“揪”错被采纳,可获得10分积分奖励!
  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举报原因:
问题与专业无关
没有实用价值
问题描述不清晰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完全复制他人答案
部分复制他人答案
无实际价值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请填写消息,提交后将发送给用户&& 文章内容
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
[日期:] & 来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 作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 & 阅读:840次[字体:
内容提要: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
&&& 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大模板等结构形式的墙体钢筋绑扎工程。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成型钢筋或网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工成型钢筋或点焊网片。
2.1.2拉筋和支撑筋: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见图4-8(a)、(b)。拉结筋如图4-8(a)所示,l为两网片之间的距离,绑扎时纵横间距不大于700mm。但这种形式的拉结筋只起到拉而不能起撑的作用。为了保证墙体双层网片正确位置,最好采用梯形支撑筋,如图4-8(b)。梯形支撑筋是用两根竖筋(用墙体竖筋同直径同高度)与水平筋焊成梯形,绑在墙体两排钢筋之间起到撑的作用,间距1200mm左右。图中H为墙体竖筋高度,h为墙体横筋间距,c等于混凝土墙体厚减去保护层。
2.1.3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4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5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网片应有加工厂出厂合格证,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2.2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需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吊装。
2.2.3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2.2.4检查网片的几何尺寸、规格、数量及点焊质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2.2.5外砖内模工程必须砌完外墙。
2.2.6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2.2.7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
3.l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3.1.1工艺流程:
修改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3.1.2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3.1.3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为保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mm。
3.2剪力墙采用预制网片的绑扎
3.2.1工艺流程
修理预留搭接筋→临时固定网片→绑扎根部钢筋→绑门窗洞加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3.2.2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按图纸要求将网片就位,网片立起后用木方临时固定支牢。然后逐根绑扎根部搭接钢筋,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绑3个扣。同时将门窗洞口处加固筋也绑扎,要求位置准确。如门窗洞口处预留筋有位移时,应作成灯插弯(1∶6)理顺,使门窗洞口处的加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3剪力墙钢筋搭接墙内水平分布筋的搭接详图见图4-9。墙内竖向分布钢筋,当为一级抗震的剪力墙,所有部位和二级抗震剪力墙的加强部位,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表4-8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1 Ⅰ级钢筋&&&&&&&&& 35d(30d)& 35d(30d)&
2 Ⅱ级钢筋(月牙型)& 45d&&&&&&
40d&&&&&& 35d
3 Ⅲ级钢筋(月牙型)& 55d&&&&&&
50d&&&&&& 45d
注:l.当Ⅰ、Ⅱ级钢筋d&25mm时,其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增加5d采用。
2.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时,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3.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片的搭接长度。
3.4剪刀墙钢筋的锚固
3.4.1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做成暗柱或加型钢筋。
3.4.2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
3.4.3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要求。
3.4.4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150mrn的构造箍筋。
3.4.5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5剪力墙钢筋与预制外墙板连接:外墙板安装就位后,将本层剪力墙边柱竖筋插入预制外墙板侧面钢筋套环内,竖筋插入外墙板套环内不得少于3个,并绑扎牢固。
3.6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φ6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
3.7全现浇内外墙钢筋连接绑扎构造。
3.8修整:大模板合模之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墙体浇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进行整理。
4.1保证项目:
4.1.1钢筋的品种和性能,焊条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钢筋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4.l.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钢筋网片和骨架绑扎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2.2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2%,且不应集中。
4.2.3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每个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4.2.4箍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5钢筋点焊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气孔及烧伤等缺陷。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规程的规定。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宽度不小于0.1d,长度不小于0.5d。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9
钢筋及预埋件的允许偏差表4-9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10&&&&&&&&&
焊接&&&&&&&&&&& ±10
绑扎&&&&&&&&&&& ±20
间距 &&&&&&&&&&&±10
排距&&&&&&&&&&& ±5
焊接&&&&&&&&&&& ±10
绑扎&&&&&&&&&&& ±20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高差&&&&&&&&&&& +3-0
6&&&& 受力筋保护层尺量检查
5.1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5.2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5.3大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5.4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绑扎钢筋时应搭技高登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6.2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或焊接。如下层伸出的钢筋位移大时,应征得设计同意进行处理。
6.3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
6.4剪力墙水平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认真学习图纸。在拐角、十字结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下列质量记录:
7.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7.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7.5焊条、焊剂合格证。
7.6成型网片出厂合格证。
7.7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7.8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筋绑扎验收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