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二中87级简史专栏频道

本文由Markdown编辑器编辑而成。
QT基本介绍
Qt 是一个跨平台的C++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它提供给开发者建立图形用户界面所需的功能,广泛用于开发GUI程序,也可用于开发非GUI程序。Qt是完全面向对象的,很容易扩展,并且允许真正地组件编程。Qt使用标准的C++和特殊的代码生成扩展(称为元对象编译器Meta Object Compiler, moc)以及一些宏。
基本上,Qt 同 X11上的GTK、Motif、Openwin和Windows上的MFC,OWL,VCL,ATL 是同类型的东西,但是 Qt 支持更多的平台(包括Microsoft Windows、GNU/Linux、Mac OS X、Android、iOS、WinCE、UNIX家族等),面向对象且模块化程度更高(Qt 提供了一种称为 signals/slots 的安全类型来替代 callback,这使得各个元件之间的协同工作变得十分简单),丰富的API(Qt 包括多达 250个以上的 C++ 类,还提供基于模板的 collections, serialization, file, I/O device, directory management, date/time 类。甚至还包括正则表达式的处理功能),支持 2D/3D 图形渲染,支持 OpenGL、大量的开发文档、XML支持等。
参考来源:
QT的发展历史
Haavard Nord和Eirik Chambe-Eng于1991年开始开发“Qt”,日创立公司,最早名为Quasar Technologies,然后更名为TrollTech,然后再改为Trolltech,中文名是“奇趣科技”。
日被NOKIA收购,以增强其在跨平台软件研发方面的实力,更名为Qt Software。
日,诺基亚Qt Software宣布Qt源代码管理系统面向公众开放。为了便于这些内容的管理,Qt Software启用了基于Git和Gitorious开源项目的Web源代码管理系统。
日,Digia宣布已完成对诺基亚Qt业务及软件技术的全面收购,并计划将Qt应用到Android、IOS及Window8平台上。
使用Qt开发的软件,相同的代码可以在任何支持的平台上编译运行,而不需要修改源代码。它会自动根据平台的不同,表现平台特有的图形界面风格。
经过多年发展,Qt不但拥有了完备的C++图形库,而且近年来的版本逐渐集成了数据库、OpenGL库、多媒体库、网路、脚本库、XML库、WebKit库等等,其核心库也加入了进程间通信、多线程等模块,极大地丰富了Qt开发大规模复杂跨平台应用程序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其研发宗旨“Code L Create M Deploy Anywhere.”
Qt的最新版本是2015年7月发布的Qt5.5版。
Qt的一些特点:
图形用户界面
Qt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基础是QWidget。Qt中所有类型的GUI组件如按钮、标签、工具栏等都派生自QWidget,而QWidget本身则为QObject的子类。Widget负责接收鼠标,键盘和来自窗口系统的其他事件,并描绘了自身显示在屏幕上。每一个GUI组件都是一个widget,widget还可以作为容器,在其内包含其他Widget。
QWidget不是一个抽象类,并且可以被放置在一个已存在的用户界面中;若是Widget没有指定父Widget,当它显示时就是一个独立的视窗或是一个顶层widget。QWidget显示能力包含了透明化及Double-Buffering。Qt提供一种托管机制,当Widget于创建时指定父对象,就可把自己的生命周期交给上层对象管理,当上层对象被释放时,自己也被释放。确保对象不再使用时都会被删除。
信号与槽机制(Signals and Slots)
Qt利用信号与槽(signals/slots)机制取代传统的callback来进行对象之间的沟通。当操作事件发生的时候,对象会发射一个信号(signal);而槽(slot)则是一个函数接受特定信号并且运行槽本身设置的动作。信号与槽之间,则通过QObject的静态方法connect来链接。
信号在任何运行点上皆可发射,甚至可以在槽里再发射另一个信号,信号与槽的链接不限定为一对一的链接,一个信号可以链接到多个槽或多个信号链接到同一个槽,甚至信号也可连接到信号。
以往的callback缺乏类型安全,在调用处理函数时,无法确定是传递正确类型的参数。但信号和其接受的槽之间传递的数据类型必须要相符合,否则编译器会提出警告。信号和槽可接受任何数量、任何类型的参数,所以信号与槽机制是完全类型安全。
信号与槽机制也确保了低耦合性,发送信号的类并不知道是哪个槽会接受,也就是说一个信号可以调用所有可用的槽。此机制会确保当在”连接”信号和槽时,槽会接受信号的参数并且正确运行。
布局管理类用于描述一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中的Widget是如何放置。当视窗缩放时,布局管理器会自动调整widget的大小、位置或是字号,确保他们相对的排列和用户界面整体仍然保有可用性。
Qt内置的布局管理类型有:QHBoxLayout、QVBoxLayout、QGridLayout和QFormLayout。这些类继承自QLayout,但QLayout非继承自QWidget而是直接源于QObject。他们负责widget的几何管理。想要创建更复杂的版面配置,可以继承QLayout来自定义版面配置管理员。
Main Window
Qt提供了下列主视窗管理和相关的用户界面组件的类:
QMainWindow:提供一个标准的应用程序主视窗。当中可以包括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停驻组件等组件。
QDockWidget:提供了一个可用于创建弹簧工具调色板或辅助窗口的widget。Dock widgets可以移、关闭、浮动为外部视窗。
QToolBar: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工具栏widget,可以放入一些不同的action有关的工具,如按钮、下拉菜单、comboboxes和spin boxes。
基于Qt开发的产品
(1)3D Slicer: a free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visualization and med(是一个基于VTK的开源的可视化和医学影像计算的软件)
(2)ParaView: 也是一个基于VTK的数据可视化的工具软件,在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生物医学、统计学等有数据可视化需求的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Google Earth: Google开发的一款三维虚拟地图软件;
(4)Opera: 著名的网页浏览器,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很高;
(5)Qt Creator: the free software cross-platform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rom Nokia;(是由诺基亚开发的一个可以跨平台的集成IDE)
(6)Skype: 一个基于P2P的VOIP聊天软件;
(7)VirtualBox: Oracle开发的虚拟机软件;
(8)YY语音:是一个可以进行在线多人语音聊天和语音会议的免费软件,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
(9)咪咕音乐:是中国移动倾力打造的正版音乐播放器。
(10)WPS Office: 金山公司(Kingsoft)出品的办公软件,与微软Office兼容性良好。
参考来源:
QT学习资源:
《Qt学习之路2》:这是网上非常全面的一个Qt的学习教程: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74664次
积分:1200
积分:1200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49篇
转载:12篇
评论:47条
(4)(4)(7)(1)(3)(1)(1)(1)(3)(1)(1)(1)(1)(3)(2)(2)(1)(2)(5)(3)(1)(2)(1)(2)(1)(6)大跃进时期的邢台师院简史
“邢台师院” 简史
“邢台师院”全名为“河北省邯郸专区邢台师范学院”。这是它存在中期(—)将近一年的正式名称。其初期和晚期,正式文件称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简称“邢台师专”。但人们已习惯称它鼎盛时期的名字,且能和今天的“邢台师范专科学校”
区分开。本文从俗,姑以“邢台师院”称之,并贯穿其始终。
这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创建的全邯郸大专区31个县、两个市(邯郸、邢台)中唯一的一所重点高等学校。也是冀南本地第一所真正的大专学校。它虽于1962年被撤销(俗称“下马”),但在它短短四年中,已为国家培养出2000佘名大学专科学生。是被当地教育界经常怀念的一所学校。
&& 一、师院创建的背景和成立经过
1958年上半年,在国民经济全面“跃进”的情势下,河北省根据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测算,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省缺少高等师资8080人、高中师资27200人、初中师资49700人、小学师资96000人。因此,号召全省采取多种形式办师范教育。日,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承先在河北省教育行政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15年普及高等教育;
5年普及高中教育,每县要办一所中等师范和一所幼儿师范。
在此“革命热情高涨”的背景下,邢台地委作出决定:全区创建5所大专学校,其一为“师范专科学校”。计划“暂设语文、数学、历史、物理4科,暂招8个班,学生400人”。并抽调“沙河中学”校长张廷灿、“邢台农业合作干部学校”(简称农干校)校长胡芸阁等负责筹办。当时,河北省已作出决定并报国务院批准,邢台专区撤销,并入邯郸专区。7月20日,两区正式合署办公。原邢台专区的党、政、军机关迁往邯郸市,空出大片房舍,邢台师院(还有邢台大学)就接收原军分区,地委党校及邢台农干校的旧址于日正式成立。8月中旬组织招生。9月初,由全专区10所中等师范保送来的500多名新生陆续入学。一所新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诞生了。
二、位置和前期情况
邢台师院位于邢台市新西街东头两侧,分北院、南院两处。北院为原军分区、地委党校旧址,师院占东半部(今军分区及教委办公楼以东。以西为邢台大学占),面积约15亩左右,有两座二层小楼(教会留下的,今仍保存完好〕、一个大会议室(小礼堂)和几排平房。为行政办公机构及政教、体育等专业所在地。南院为农干校旧址(再前为邢台市二中校址),即今市委大院一直向东到新华南路包括日报社在内的那一大片,占地近百亩。西半部是教学区,原有5排平房,每排四个教室,(1984年已拆除,今市委三座大楼处)。它们往南是师院1959年盖的二层文科教学楼(今书记办公楼)。东半部主要是生活区:师生宿舍(四排,64大间)、大伙房,除一座教会留下的二层小楼外,其余是平房。
1958年,师院创办时,已在全国统一招生之后,因此未纳入省里计划。邯郸地委文教部和专署教育局决定,从全区在职教师和所属10所中等师范及速师中选拔优秀毕业生保送上邢台师院。“为适应本专区明年大跃进的需要”,速成学习一年,以培养“合格的高中教师”,同时也教育学生“准备教初中、小学,甚至做普通的工人、农民”。当时建立4个专业:语文(4个班)、数学(2个班)、历史(2个班),以上发专科文凭,学前教育(为公社幼儿园培养师资)(2个班)招初中毕业生,发中专文凭。共10个班,507名学生。
自1959年起,参加全国统一招生,以第三类学校资格到省会天津市去录取学生。
1959年,除上述四个专业继续招生外,又开设了物理、化学、俄语、政教、体育等专业。政教系是从当年语文、数学、历史三系毕业生中选留政治条件优秀的50名,又从全专区在职的青年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中选拔50名组建而成的,目的为中学培养合格的政治教师。体育系是由全区体工训练队转来的。
这样,全院便有了中外文系(汉语言文学、俄语)、数学系(数学)、理化系(物理、化学)、政史系(政教、历史)、体育系(体育)、学前教育系〔幼儿师范)等6个系共9个专业。
学生来源为参加全国统一招生,以招收邯郸大专区的高中、后师毕业生为主,也兼及石家庄、保定、天津各专区部分学生。甚至招一些山东、河南邻近冀南县分的学生。如1959年入学的538名学生中,邯郸地区300人,邢台地区192人,山东临清、冠县、夏津、阳谷,河南鹤壁、南乐、安阳等县市25人。京、津及省内其它专区21人。1960年起招收本科生,后又依省里安排,替省会天津市分担任务,当年接收70多名(内有华侨子女数名),石家庄专区分来的也不少。
学生毕业后多分回原籍工作。如1961年二年专科毕业生首期分配376名,分到邯郸专区224名,邢台专区134名,外专区18名。有些学生因种种原因未分配工作或去向不明,本届86名。(依1961年“邢台师范学院”毕业生花名册统计)。
四、教师、职工
师院的教师开始由外单位调入或是兄弟院校支援来的,如北京外贸系统1957年曾下放部分“复杂”人员到邢台“锻炼”,此时不少改行当了教师。河北天津师院1958年派历史系讲师赵捷民、教员李盛华(1959年升讲师)、中文系助教韩夫支援邢台,成为当地稀有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开始曾受到隆重的欢迎。
大量的陆续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正规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或后师毕业生(1958年17名,1959年27名)这些人多数是“业务尖子”,或因家庭出身较高,或因家庭成员或主要社会关系有某些政治、历史问题,不能留在大城市工作,于是被分到了邢台。由于以上原因,这部分人十分听话,工作特别认真卖力气,保证了师院的教学质量。只有极个别的不安心窝在农村,曾多次受到“帮助”和批判。
职员开始由各县及专区工业局等单位调来,1959年从本校毕业生中留下一批当职员、辅导员,少数上课。工友则多为农村进城的。
师院开办时,领导及教职工才20多人,1958年底,61人,到1959年秋,迅速增加到129人(其中行政人员44人,教师64人,工友21人),1960年初,连附中、附小附属幼儿园教职工在内,共254名。
五、领导管理机构和各部门主要成员
师院实行党委一元化领导,也实行过一段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正院长由邯郸地委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长周基兼任。
党委书记李子元主持全盘工作。副院长胡芸阁、韩轶南。
党委秘书刘树岐,党委办公室主任赵铁民,人事保卫科长王风林,院长办公宽主任张文照。
院级以下设教务处、总务处、教学系科、共青团、工会等。
教务长张廷灿、副教务长马习捷。教务处秘书吴善臣等。
总务长先后为张兰洲、魏同文、苏克明等。
共青团委书记:先后有张文照、谢文录、张颖泉。
中外文系:党支部书记:谢文录,李先锋(61年后)。系主任田晴。
数学系:党支部书记兼系主任:祝士坤。
理化系:党支部书记:张跃存。系主任:阎政中。
政史系:党支部书记兼系主任.张颖泉。
学前教育系:党支部书记.赵东升、李昌明。系主任:刘永慧(女)。
体育系:党支部书记:李先锋等。
函授部.主任:刘琳。
附中校长:孙受田。
附小校长:徐振家。
附属幼儿园园长:刘信。秘书:温志华。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
课程设置依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又依本地本校需要而有所“修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跃进”色彩。
据日制定的教学计划(草案〕。
各系开设公共必修课(以政治课为核心),占34-37%;专业课,占41-45 %,生产劳动课占21-22%.
公共必修课和劳动课包括: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主要讲:东风压倒西风;党的总路线,人民公社;党的领导等);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生产知识;生产劳动;体育(学前教育系除外)。
各系专业课:
语文系:中国文学,现代汉语,习作评改,毛主席文艺思想;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
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及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及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及中世纪史。
数学系:代数与初等函数,三角,几何,解析几何。
学前教育系: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儿童文学,幼儿体育,幼儿教育和各科教学法。
学生每天学习9节:上课与自习(或讨论)各占二分之一。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有明显时代特色。如“中国文学”课贯彻“厚今薄古”原则,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1::2,现代文学先讲建国后,特别是大跃进来《红旗》杂志上郭沫若、周杨的作品,再讲“五四”到建国前,两段各占二分之一。“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为1:2,现代史要以党史为中心进行,主要讲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史。古代史部分打破王朝史体系而代之以群众斗争史。
日,师院函授部招生,当年招700多名学员(语文、数学各300名,历史100名)。不需考试,由各县、市保送,师院批准。11月10日入学,学习二年半后发专科文凭。各专业开设课程如下:
语文科:(1)现代汉语(自学时间32周),
(2)文艺理沦(16周),
(3)现代文学(32周 )。:.
&数学科:(1)算术与代数复习研究(32周)。
(2 ) 几何复习研究(32周),
(3)平面解析几何。(16周)。
历史科.(1)中国古代史与中世纪史( 24周),
(2)中国近代史(24周),
(3)乡土历史研究法(16周),
(4)世界古代史及中世纪史(16周)。
都能看出急于求成和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鲜明的时代特色。
七、政治思想工作和政治运动
师院建立时是在全国“反右斗争”之后,正是大讲“政治挂帅,党委领导一切”的年代。师院党委重视对师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各系科都配备了专职党、团支部书记,各班都有辅导员,以专门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每年新生入学,先进行巩固专业思想教育两周以上。平时则大讲阶级斗争、阶级路线等观点,灌输拥护“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思想,抓住“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苗头和表现,则大力批判,批“保守”、批“右倾”、批“白专道路”,批“享乐思想”(生活困难时讲吃),……上级布置的各种“运动”,在这里都有充分的体现。
当时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政治运动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取得相当的成绩,通过鸣放、辩论,统一了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认识,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振奋了精神,鼓起了干劲,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能同心同德跟党走,战胜饥荒,度过难关,完成了各门课业的学习任务,而且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
二是当时的思想工作和政治运动带有明显的“左”的色彩和“扩大化”倾向。个别政工人员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对出身不好的教师和从旧社会过来的某些人员,一律视为“敌对”势力,动辄即加以训斥,使不少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人终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受批判。1959年秋,“庐山会议”彭德怀挨整之后,师院常务副院长胡芸阁因说过几句实事求是的话而被整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2年春“甄别”)。1960年春节前后内部肃反时,176名学生被建立“复杂人员档案”,其中不少人被内定为“反社会基础”(出身“高”,社会关系复杂,“思想落后”)而受到特别“关注”,师生中17名人员被列为“重点”,6人被整了系统材料而上报处理(含学生二人,“附中”教师1人)这其中便难免有被误伤的好人(如两名“右派分子”教师均已在1979年改正。)有的学生毕业鉴定时被填了“右派子女,回家务农”、“白专道路、回家劳动”而未给分配工作,仅1961年毕业生中就有50余名(1980年,凡找来的,均已解决。以上资料来源见现存于邢台师专的有关“师院”的6卷档案)。历次政治运动也为个别动机不纯的人搭了上爬的阶梯,损伤了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八、生产劳动和勒工俭学
生产劳动是当时的一门主课。首届学生一进校门,先到邢台县龙泉寺山上炼铁炼焦近一个月,在校也建了一些小土炉。同时一部分参加农业劳动。据师院日劳动总结报告中说:
“全院师生员工500余人……经过不到20天的劳动:采矿5390吨,运矿5390吨,导矿挖土6131米3,砸矿石1200斤,砸石英1500斤。帮群众建炉10座,自建高炉3个并进行炼铁试验,出铁200斤;修公路1100公尺,宽10公尺,高0.5公尺,共合5500立方公尺(其中有石头450立方公尺)。深翻土地116.76亩,浇地176.3亩(在市郊);摘棉花156亩5300斤,收割玉米103亩,刨玉米茬52亩,刨红薯8000斤。还帮房东家担水927担,做衣服鞋袜95件”。
日师院下乡收麦总结说:
"6月2日一9日,师院450名师生,到邢台县南石门公社的贾村、东董村、西董村和东汪公社的东静庵村、东小汪村、哀店村等6个大队参加麦收。共割麦5805亩,拾麦2445亩,打场17次。同时还给群众演出节目8329次,宣讲政策报纸44087页,换黑板报广播269次,写诗歌论文2213篇,编排文艺节目566个,帮房东担水6957担,扫院子1015次,给群众理发118人,还做其它杂活267件。
&& 在8天内做出如此巨大的成绩,的确是“惊人”的。
&& 这两次“总结”
是在前后两次“跃进”高潮中,其统计数字中“浮夸”的成分占多大比重则难估计了。
通过生产劳动,密切了和群众的关系,培养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热爱劳动的习惯,这些成绩是不可否认的。然而过多的劳动也的确影响了文化课的系统学习,造成了知识的缺陷。因此,1958年冬一个文件曾要求每个学生每年劳动80-100天(假期除外),(
1958, 11 ,
14师院关于勤工俭学的安排)并未认真执行。相反,生活困难以后,劳动减为每年一个月,(每周一个下午),轮流到近郊捡拾菜叶、萝卜、红薯干,或到劳动基地种田,以度过灾荒。则劳动又具备了新的“生产自救”的意义。
勤工俭学活动也曾开展得轰轰烈烈。据日“安排意见”中说,从开学截止到11月8日,己建成12个工厂,其中10个已投产。修公路经济收入800元。计划买锅驼机,缝纫机,拖拉机,压力机,汽车,马车,电锯、铣床等。由胡芸阁为主任的13人组成的“勤工俭学委员会”以后执行得如何,这“十二个工厂”创造了哪些经济效益,如今缺少文字材料。只是到日《教学改革方案》中又有了“抓紧办数学教具厂、电化教具厂、玻璃厂、造纸厂、儿童玩具厂、印刷厂”的记载。人们只记得师院自造的黄草纸曾在物资短缺情况下应过急需。那个阶段人们“敢想敢干”的精神以及勤工俭学的方向是应该称道的。如果能量力而行,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其真实成绩定然十分可观。
九、设备和设施
师院初建时是仓猝上马,只好因陋就简,以土代洋,设备条件相当差。学校派人四出求助,得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院、天津师院等兄弟院校的无私支援,无偿提供部分教材、图书、仪器、器材等。后来被定为邯郸专区唯一的一所重点高等学校后,得到领导重视,经费有保障,逐年购置,遂日臻完备。
学校有图书馆一座,藏书7.8万册。当时,河北天津师院中文、历史等系往北京搬迁,一次就无偿支援图书20件,由火车托运来20大包。其中包括完整的《新华月报》、《人民日报》(合订本)各一套,线装木函《二十四史》一部,还有《四部备要》、《畿辅通志》等大型珍贵典籍等,不下数千册。
有物理、化学试验室一处。仅电动分析天平就有10台,1962年购置进口的可放大两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两台,紫外线光谱仪一架,共值75万元。尚未运到,学校,“下马”时尚未拆箱。
学前教育系上音乐课,有风琴,钢琴,学校乐队有铜鼓、铜号、锣、钹等。
体育系开始连标枪都没有,后来置办得相当齐全,跑、跳、掷用的应有尽有。田径、体操、球类活动均能开展。仅体操垫子就有几十块,到1966年初春地震以后,邢师学生还在抗震棚中当褥子铺。如今,邢台师范高专大操场边上竖立的“联合体操架”还是当年邢台师院的遗物。只是校内没有活动场地,借用人民体育场和“邢师”操场进行
十、师院的发展和规划
日,师院曾向专区请示,要求扩大班系和增设附属学校。计划到1959年增加到16个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休育、美术、教育、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外语、工业生产知识、农业生产知识),46个班,2300名在校生。增设附中一所,24个班,1200名学生;附小一所,12个班,600名学生;附属幼儿园一所,25个班,初幼500名。(每班20名)
当时专区并未批准这个“宏伟”规划,只是把原邢台专属幼儿园(今“地直一幼”)和邢台市西大街小学(三完小)划归师院领导为附属单位。并于1959年批准招收附中班:高初中学生各两个班,共200名。
但是,到1960年初,在“反右倾”之后,中央提出“再鼓干劲、再掀高潮,全面持续大跃进”。在此口号鼓舞下《河北省年高等教育分校发展规划》(日公布)中要求:
邢台师院开办本科班。八年毕业2946人。
日,校名正式定为“邢台师范学院”
。在此之前,省里只承认它是“师专”,而邯郸专区和校方一直自称是“师院”。只有在正式文件上才用“邯郸专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的称呼。
暑假前,全院师生员工851名(其中学生725名,教职工126名)。当年毕业生132人(政教96人,体育一班36人)。暑假招本科生280人,连专科生490人在内,学生共770人,在册函授生1638人。
附中8个班,学生400人,附小1-6年级,学生近700人。附属幼儿园全托幼儿近200人。已初步形成从幼儿到大学本科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一条龙”结构。
校园面积亦在扩大。那时南边是大片农田,师院已征地到北“塔坟”(今南园路南一带,申庄村东,有占地40余亩的和尚坟八九十座,已全部毁于“文革”“破四旧”时),南北一长条,约100余亩。还计划发展到今新兴路,规划中每个系一座教学楼;还要建大操场,附幼、附小,均迁入校内;附中现占教会遗留的小楼上课,将来要独立成院;要把塔坟一带开辟成风景区,将整个师院建成“花园式”的大学校。当时,投资60万元的“工”字形理科教学大楼已在文科楼(1959年建,投资14万,省拨款)南面破土兴建。专署还将南和县城关西南附近130亩耕地划归师院为生产基地,用以解决师生吃粮问题。校园内更是见缝插针,开了不少小片荒,大种萝卜、白菜。人们在以茄子瓜汤干莱叶和用棉花壳、红薯蔓制成的代食品(简称“瓜菜代”)
填饱肚子的同时,坚信困难即将过去,幸福就在前头,日夜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十一、晚期情况和最后结束
但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却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1961年5月,邯郸、邢台两专区又要分开,邢台专区的党、政、军机关又要搬回邢台市。邢台师院与邢台大学(已改名为“邢台农机学院”
)又要为回迁机关誊出房舍。6月16日,改换校名不到一年的“邢台师范学院”又据地委决定改称“邢台师范专科学校”,本科班一律改为专科班。按地委意见,师院一切机构和全部人员搬入邢台师范学校内(文庙街,今市府大院,战前的省立“三女师”旧址),占礼堂(大成殿)后边大部房舍及东边的部分房舍。暑假大搬迁,9月9日搬清。原师院已盖出地面近1米的“工”字形理科大楼停工,不久拆毁。
迁入“邢师”后,武宗圣全面负责。一个大院,两个学校,共同使用房舍。两套编制,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由于住房紧张(一个单间住4名教师),专署将顺德路原邢台县委党校两座未完工的小楼拔给“师专”。他们又千方百计跑材料(当时水泥、钢筋甚至“小五金”都十分缺乏),费尽辛苦搞建筑,到年底接成了二层楼,供几百名师生住宿用。(“下马”后,此楼南边一座给了“教师进修学校”,北边一座给了“卫生学校”。后为地区“公检法”临街那两座南北楼)吃饭,上课,仍到“邢师”去。)
日,邢台专区文教精简领导小组根据7月10日《河北省大专院校调整精简方案》列出的名单(全省45所大专院校,撤销、合并28所,保留17所)拿出具体意见:“撤销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其二年级专科毕业生暂时回家支援农业等待以后分配。一年级6个班183人,并入邢台师范称“师专班”。领导和教职工151人,精简131人,留下20人,将“师专班”送到毕业,以后再另行安排。此时,武宗圣任邢台师范的书记兼校长,主管全面工作。
往邢师搬迁时,师院附中班并入了邢台一中,孙受田也调过去当校长。附小归了邢台市文教局;日,附属幼儿园归了专署文教局。至此,连“校本部”也撤销了。
“等待分配”的学生随着“师院”的“下马”以后再无人过问。只好自谋职业。他们大多数以后当了民办教师。有部分人成了干部,少数人落在家里当了农民。1984年,根据有关规定,凡是找来要求“落实政策”的,都补发了专科文凭。
并入邢台师范学校的6个班,含语文、俄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6个专业,班主任分别是张贵敏、韩金生、张德荣、王春雷、周光涛、苗欣。教学仍按专科计划进行,到1963年暑假毕业并分配了工作。任课教师教完本门课程即可调离。他们多数回了原籍,部分调入了专区教师进修学校或市内各中学,少数留在了“邢师”。
日,河北省教育厅批复:为迅速结束邢台师专工作,同意将所剩6名职员合并在邢台师范学校。大量的图书、仪器、体育器材、铺板、桌凳以及其它物品,统统归了邢师,一些乐器被地区梆子剧团“借”走。从此,“邢台师范学院”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十二、邢台师院的成绩和影响
它的最大成绩,是在短短的四年内,为邢台、邯郸两区培养了2000余名合格的大学专科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各个岗位上,如今50多岁,大多是业务骨干或某个方面的负责人。仅在邯、邢两区担任科局级和县级职务的,粗略统计即接近百人。有的成了国家级成才人物,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或美术作品。这是广大师生时时得到安慰和感到自豪的地方。
师院虽然结束了,但人们至今仍经常议论它,怀念它。议论最多值得怀念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一是办学的人目光远大。在冀南广袤的大地上,生息着大几百万人口,有上百万青少年儿童需要教育和培养,因此,办一所重点高等师范院校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当时的规划,有“浮夸”、“冒进”、“超前”的倾向,但师院办学从幼儿园开始,附小、附中、至大专、本科,形成完整的“一条龙”体系。这既有利于它本校学生教育实习和进行考察、实验,也有利于进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显示了办学决策人的远大目光和宏伟气魄。即使在今天,办成“一条龙”
式的学校也并不多见。后来虽未办下去,不是本身失败了,而是“大气候”使然。
二是良好的校风。师生团结,上下一致,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尤其是教务长张廷灿精通业务的能力和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高尚品德,至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其它主要领导也多能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在生活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能与广大师生同甘共苦,无多吃多占行为,更无贪污受贿现象。在“左”的风气猖獗的时候,不少人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抵制,减少了革命力量不应有的损失。
三是上级领导重视,经费有保障。师院经费主要由专区财政拔款,省里也曾拔专款(如基建)支援。邯郸地委文教部和专署教育局是大力支持的,要多少给多少,老嫌钱不会花。买仪器的同志本着节约原则购了价钱低规格一般的,受到批评,嫌目光短浅不买高档次高质量的。当时是经费充裕,物资紧缺有钱买不来东西。
人们说:如果我们今天办教育,有充足的经费作后盾,有廉洁奉公的内行人去支配,放开眼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克服短期行为,为子孙后代着想,为国家四个现代化育才,办几所像样子的学校,其功德自然当在邢台师院以上,足可流芳百世了。
【说明:本文材料,系查阅历史档案及走访知情人得来。因年代久远,记录匆忙,内容亦或有误,恳请了解情况的同志纠正、补充。承蒙李子元、张廷灿、吴善臣、李盛华等教育界前辈提供口头或文字资科;王洪信、耿彦儒二同志参与查阅档案,谨在此一并致谢。】
(原载于《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年第二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