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儿科疾病首都儿科研究所怎么样应具备哪些条件?

&&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
首儿所新增两大专病门诊 患者可享绿色通道
时间: 9:03:48 点击: 【
】来源:凤凰网
文章来源:凤凰网源文章地址:/a/56050_0.shtml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晏珊)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针对儿童常见病陆续开设了慢性腹泻门诊和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两大专病门诊。据了解,专病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和随访制度,患者可享受更加便捷的检查、诊疗及住院服务等绿色通道。
患者可享绿色通道(供图/华盖) 该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宫幼幢硎荆剐菏嵌畛<募膊。愿剐翰∫蚋丛樱一箍赡茉斐捎涣肌⑸し⒂倩旱妊现夭⒎⒅绻荒艿玫阶既返恼锒虾妥ㄒ档闹瘟苹嵩斐裳现氐暮蠊6衣愿剐旱幕级诮邮芫哂姓攵孕缘闹瘟坪螅∏榛指匆餐枰铣さ氖奔洌枰ㄆ诮邮茏ㄒ狄缴乃娣茫莼级咛迩榭龅髡瘟品桨浮 &如果患儿腹泻时间超过2周或者时间更长,且伴随有血便、粘液便,可判断为慢性腹泻,这样的患儿可到慢性腹泻门诊接受更为系统、更具针对性的检查。&宫幼此担&近年来慢性腹泻患儿不断增多,但因病因复杂,很多患儿在普通门诊得不到确切的治疗,延误了病情。而慢性腹泻门诊会给予患儿更为个体化的诊疗,并可按时预约随访,病情严重者还可直接安排绿色通道快速收院治疗。& 这种以&病&就诊的模式也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一位患儿家长表示,以往来看病经常带着孩子往返于各种科室之间,不知道到底应该挂哪个号。而有了这些专病门诊,不仅可以让患儿及时得到更为专业的检查治疗,还缩短了挂号等候时间,减少了患儿的院内交叉感染。 孩子经常感冒发烧,怎么办?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春梅表示,由于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之中,与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密切相关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一年中得几次急性呼吸道感染完全是正常现象。但有些孩子患病的次数过于频繁,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病态了。 据了解,年龄在0至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至5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至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可判断为该儿童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 &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小儿是早产儿或低中体重儿,出生时体质较差;婴儿期喂养不当;儿童居住条件不良、不常开窗通风,、空气质量较差;有作息制度紊乱、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或变化环境导致心理因素变化等,均会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朱春梅说,&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可以让这些患儿得到更为精准的检查及诊疗服务,并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实行长期跟踪随访。& 慢性腹泻门诊:每周四下午 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每周二下午
上一篇:下一篇:
声明:本站报纸仅供学习研究使用,长期阅读请订阅原报,低碳生活&&&新闻热线:021-
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慢性腹泻专病门诊
原标题: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慢性腹泻专病门诊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马晓慧)记者日前从首都儿科研究所获悉,该所每周四下午的慢性腹泻门诊开诊两年以来,为很多患儿提供了良好的诊断和治疗,将持续开展下去,让健康、快乐回到每个孩子的身上。
据该所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宫幼唇樯埽剐菏嵌畛<募膊。毙愿剐河锌赡茉斐赏阉⒌缃庵饰陕椅:ι硖褰】担愿剐翰∫蚋丛樱酥饣褂锌赡茉斐捎涣肌⑸し⒂倩旱妊现夭⒎⒅绻荒艿玫阶既返恼锒虾妥ㄒ档闹瘟苹嵩斐裳现氐暮蠊
慢性腹泻的患儿,在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后,病情恢复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定期接受专业医生的随访,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让更多的慢性腹泻患儿得到积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该所消化内科开展了慢性腹泻专病门诊,由消化内科高年资医生出诊,主要面向腹泻时间超过2周或者时间更长的患儿,还包括伴随有血便、粘液便的患儿,通过系统、专业的诊断明确病因,给予个体化的治疗,病情严重者积极收入院治疗。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慢性腹泻专病门诊
日 17:22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原创稿
原标题: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慢性腹泻专病门诊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马晓慧)记者日前从首都儿科研究所获悉,该所每周四下午的慢性腹泻门诊开诊两年以来,为很多患儿提供了良好的诊断和治疗,将持续开展下去,让健康、快乐回到每个孩子的身上。
据该所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宫幼唇樯埽剐菏嵌畛<募膊。毙愿剐河锌赡茉斐赏阉⒌缃庵饰陕椅:ι硖褰】担愿剐翰∫蚋丛樱酥饣褂锌赡茉斐捎涣肌⑸し⒂倩旱妊现夭⒎⒅绻荒艿玫阶既返恼锒虾妥ㄒ档闹瘟苹嵩斐裳现氐暮蠊
慢性腹泻的患儿,在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后,病情恢复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定期接受专业医生的随访,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让更多的慢性腹泻患儿得到积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该所消化内科开展了慢性腹泻专病门诊,由消化内科高年资医生出诊,主要面向腹泻时间超过2周或者时间更长的患儿,还包括伴随有血便、粘液便的患儿,通过系统、专业的诊断明确病因,给予个体化的治疗,病情严重者积极收入院治疗。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开设2种专病门诊_医院动态_北京医生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开设2种专病门诊
北京医生网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近期开设了慢性腹泻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专病门诊,均由相对科室的高年资医生出诊。
为了让患儿能有更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缓解就诊程序和数量,首都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于近期开设了慢性腹泻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专病门诊,均由相对科室的高年资医生出诊。
1、慢性腹泻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医生:消化内科 龚幼喆主治医师
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急性腹泻有可能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危害身体健康,而慢性腹泻病因复杂,包括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临床数据显示发病率占腹泻总数的3%1。除此之外,久治不愈的腹泻还有可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专业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您发现孩子出现拉稀次数增多、持续时间两周以上或者时间更长,建议到儿研所慢性腹泻门诊接受更为系统更具针对性地检查,并且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出具个性化方案,且可随时随访,如病情严重者可由专病门诊直接收入院治疗。
2、反复呼吸道感染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医生:呼吸内科 朱春梅主任医师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有严格诊断标准的,疾病主要为发作频繁、病势反复、病程迁延三大特点,并不是孩子感冒多就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年龄在0-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时,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7天以上,方能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此外,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未达到诊断标准,可加下呼吸感染的次数,符合上述标准的儿童才能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果确诊不正确或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疾病会造成诸如消瘦、矮小等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者可形成肺部支气管扩张等不良后果。
由于每年春节过后由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多,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就占了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总数的20-30%,一个月患儿80-100人次左右。故儿研所开设反复呼吸道人感染专病门诊,希望通过专病专治,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并改善患儿呼吸道疾患。家长可在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114)点击选择该院呼吸内科门诊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预约即可。(何佳 特约通讯员池杨)
我要评论(人参与)
来说两句吧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产后痹、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痛...
副主任医师
擅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的各...
提示:本站内容仅为传递信息,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5 Beijing Doctor
All Rights 京ICP备号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坚持和实现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研究所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开展临床检测、检查项目,服务于临床。研究项目涉及感染病原学、风湿免疫、过敏原检测、内分泌、呼吸功能、纤维支气管镜诊断、骨髓移植配型、遗传代谢病的基因检测,共8大类,合计具体小项近百种。这些项目不仅为本院病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
学术带头人
1、江载芳教授:原中华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儿科杂志主编,国际儿科学会执行委员和亚洲儿科学会执行委员,任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3届国际儿科会议主席。曾任北京儿科研究所所长。小儿呼吸及结核专家。北京市突贡专家。。&  2、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北京市突贡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兼儿科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杂志主编,小儿外科学会心胸学组组长,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  90年从美国威斯康辛儿童医院学成归来,他把研究方向定位在“小年龄、低体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这一世界难题上。通过多项围术期的实验研究成功地提出了“双片法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及“传导危险区浅缝法”,打破了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的手术禁区,制定了合理的围术期治疗方案,提高了手术疗效。并因此荣获北京市200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1999年获北京市科技局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人先后主持《北京市科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学研究项目(2003DGQ1D001)》、《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学科项目(首都ZD199813)》、参加卫生部《八五攻关项目》研究项目。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30余篇医学论著。主编及参编了《小儿心脏外科学》、《实用小儿外科手术图解》,《小儿》、《》等医学专著。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和硕士12名。&  3、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北京市突贡专家。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兼儿科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华儿科学会委员和呼吸学组组长,小儿呼吸及细菌感染性疾病专家。&  4、教授:现任中华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小儿风湿病专家。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
导师队伍&1、江载芳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主要从事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及小儿结核感染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2、李仲智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心脏外科、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及分子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3、杨永弘研究员: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主要从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耐药性研究。&  4、研究员: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科呼吸疾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5、申阿东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对B组链球菌的研究贡献突出,曾获得北京市科学进步三等奖及中华医学奖二等;近年致力于对小儿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基因诊断及耐药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研究。&  6、齐可民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营养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点在儿童肥胖、、Ω-3脂肪酸与脑发育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儿童铅中毒。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
研究室工作内容
研究&1、免疫研究室:学科带头人杨永弘在国内外同行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以临床微生物免疫为基础的研究室。主要从事儿科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耐药性监测、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科研项目,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  2、病毒研究室:是以儿科常见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和发病机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内容主要为儿童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乳儿肝炎相关性研究。1988年以来开展了许多病毒快速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病毒诊断和研究。目前承担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项目,与中国及北京CDC合作,目前正进行《北京地区儿童SARS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研究》。目前病毒室开展的常规病毒诊断项目有20多项,可诊断病毒20种/型,个别技术方法为国内仅有。每年为医院创收成逐年上升趋势。& 3、免疫学研究室:工作重点是小儿结缔组织疾病、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实验诊断及发病机理研究;本研究室为国内4个早期免疫缺陷病研究中心及小儿结缔组织疾病专业实验室。对各种儿童结缔组织病进行了基因遗传易感性、细胞及亚细胞平衡、蛋白质特性及各种自身抗体的研究与测定。十几年来研究室的教授定期在专家和专业门诊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结缔组织病、小儿免疫缺陷病患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免疫学研究室开展的常规诊断项目有20多项,每年为医院创收成逐年上升趋势。&  4、临床营养中心:重点研究方向是中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分子发病机制、除了克隆肥胖基因并对其蛋白产物进行高效纯化与表达外,还开展了脂肪组织凋亡的研究。这两项研究对肥胖发病机制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其产品对控制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有积极意义。另外还进行儿童血铅水平与流行病学研究及开展了非药物驱铅干预观察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研究等科研项目。&  5、呼吸功能研究室及儿童哮喘防治研究中心:以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新动向、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病机理为方向,具备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培训本市乃至全国进修医师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全球哮喘防治和管理策略&--&GINA”为技术路线,对每一个哮喘患儿制订个体化的防治方案,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和科学管理,达到提高北京市儿童哮喘防治水平和降低发病率的目标。目前承担北京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6、儿科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中心:从事支气管内镜术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建立儿科纤支镜术的麻醉、肺局部介入治疗术等一整套安全、实用的方法,大大拓展了纤支镜在儿科的应用,已经成功地为近700例年龄从5天&--&14岁的小儿进行了1000余次纤支镜检查和治疗。解决了很多本市及全国各地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问题,降低儿童的残疾率和病死率,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  7、放免中心:放免中心原是儿研所的同位素研究室,1988年与中国同位素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市放免检测中心”,接受本院及外院送检的各类标本,目前检测项目已达200余项,其中ADH、CamP等项目填补了本市空白,PTH、PRA&AⅡ等十余项填补了本院空白,放免中心收入单独核算,是我所一所两制的部门。放免中心与协和医院、北大医院、301医院等本市及郊区县的50余所医院有着较好的合作,有来自河北、辽宁、内蒙、吉林、黑龙江、浙江等省市的病人,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为80余万人次做了检测,使病人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年来中心共创利润600多万元。&  8、中心实验室:工作中心是搭起临床与应用基础医学研究的桥梁,开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绿色通道,面向全院开放,&提供当前该院科研工作所必备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及高质量科研服务,也为我院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作目标是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现代化、能够完成疾病相关基因研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目前承担我院研究生培养任务及我院所科研项目任务。另外,原儿研所白细胞室于2004年归属于中心实验室。白细胞研究室于1980年成立,一直从事骨髓移植配型及人类免疫学的研究;1981年经北京市卫生局和红十字总会批准为北京市红十字会骨髓移植配型中心。1982年与北京人民医院血血液研究所合作,成功地为全国第一例白血病病人骨髓移植提供了可靠的HLA配型数据,因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今已完成数千例器官移植组织配型。病人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以及港澳、东南亚地区。该室还对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汉族及藏、维、回、畲等少数民族的HLA进行了调查,完成了15种与HLA相关疾病的研究,发表论文40多篇并多次获奖。该室存有近600人的标准细胞库。1993年成立中华骨髓库,成为全国HLA五个重点实验室之一。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应用研究&》荣获&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发展粘膜免疫的B族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疫苗》荣获&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B族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B族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及粘膜免疫的荚膜多糖结合物疫苗制备研究》荣获中华医学奖二等。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
研究院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东路132号(北京西站北广场往西走400米)
1、乘坐300路、368路、特8路、730路、830路六里桥北站下车往北300米,莲花桥东南角;
2、乘坐52路、324路、833路、944路什坊院下车,莲花桥东南角;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儿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儿科杂志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43:1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都儿科研究所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