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
【摘要】:苏东坍塌与中国崛起,成败关键在于能否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现阶段中国最大实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方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科学依据与逻辑起点。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生了沧桑变化,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结束,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在这场伟大的实践变革中,形成了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康庄大道,完成了其它社会制度无法完成的发展奇迹,彰显了这一理论无与伦比的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再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凸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特殊地位,这一论断再次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复杂新形势下,阐明什么是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一伟大理论的作用及其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坚定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更高阶段的客观要求。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一般理论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证法和多学科综合的比较分析法,结合当前的研究基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进行深刻剖析和全面阐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理论提出、形成依据、基本内容、科学地位与价值意蕴。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导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进行该研究的意义,总结、评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创新目标。
第一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继承与发展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初步形成、正式确立、丰富与完善四个阶段,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其次,从列宁、毛泽东等社会形态观出发,论述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等思想,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理论。这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从国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与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着手,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布哈林等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出发论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建设苏联的实践出发论述了“苏联模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等两个方面入手,在反思中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意义,认清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实践基础。
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从历史的演进脉络中,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发展与深化的三个阶段与过程。首先,阐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历史定位;其次,阐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增加了对阶段特征的论述,在内涵与外延上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再次,阐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没有变”,从“总依据”高度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进一步深化了认识。
第四章,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生产力根据与思想文化根据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从客观、全面的观点,历史、发展的观点,比较、辩证的观点等不同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正确把握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基础;其次,从生产力的内部特殊结构状况与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出发,阐述了生产力根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关键;再次,从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出发,阐述了思想文化根据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内在要求。
第五章,详细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次,从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出发,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不动摇的历史跨度,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具体的时期划分;再次,从比较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三形态”说、“五形态”说等与这一论断的关系。
第六章,重点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运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的方法,从纵向、横向与逻辑的角度,从三个层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科学依据、逻辑起点。首先,从纵向角度出发,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产生的源泉;其次,从横向角度出发,阐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深入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地位;再次,从逻辑角度出发,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第七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实践、时代三个层面论述这一论断的当代价值。首先,阐明其理论价值,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其次,阐明其实践价值,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再次,阐明其时代价值,将其作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结语部分,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进行梳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内涵、地位与意义进行概述,对迈向更高阶段的演进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文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D61【目录】:
摘要6-8Abstract8-12目录12-15导论15-30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5-18
(一) 问题的提出15-16
(二) 研究的意义16-18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18-26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19-23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23-24
(三) 总体述评24-26 三、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26-30
(一) 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26-27
(二) 研究方法27-30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30-56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30-50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30-34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初步形成34-37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正式确立37-43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丰富与完善43-50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50-56
一、列宁的社会形态观50-53
二、毛泽东的社会形态观53-56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56-76 第一节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56-71
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58-66
二、“苏联模式”变奏曲66-71 第二节 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71-76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71-74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74-76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76-8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76-8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过程76-78
二、邓小平的理论贡献78-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80-8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过程80-82
二、江泽民的理论贡献82-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84-8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过程84-86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理论贡献86-88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88-1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88-94
一、客观、全面的视角因素88-91
二、历史、发展性的视角因素91-92
三、比较、辩证的视角因素92-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生产力根据94-97
一、生产力的特殊结构状况因素94-95
二、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因素95-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思想文化根据97-101
一、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因素97-99
二、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因素99-101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101-1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涵101-10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社会主义性质101-10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初级阶段性质104-1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107-11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107-11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分期110-1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113-116
一、“三形态”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13-114
二、“五形态”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14-115
三、社会形态的规定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15-116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116-13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116-123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石116-11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石118-119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石119-121
四、实现“中国梦”的基石121-123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123-13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依据123-12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依据125-12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依据127-12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依据129-130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130-132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132-13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132-13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认知过程133-13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认知结果134-136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136-1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价值136-143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136-138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38-140
三、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140-141
四、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141-1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价值143-147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的思想利器143-144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利器144-146
三、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146-1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时代价值147-151
一、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重要使命148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148-149
三、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武器149-151结语151-155参考文献155-164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164-165致谢16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树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苏荣;;[J];理论参考;2007年12期
周贤山;;[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高建生;;[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吴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李俊;[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巩茹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张振华;;[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马启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雷江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勇;银平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王浩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王海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邵艳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袁家群;[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汤文曙;陈明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汤文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周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周德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袁宏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玉锁;;[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陆心宇;;[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郑陈荣;;[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陶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熙恩;;[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诗贵;肖凤仪;;[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杨佳倩;;[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梁爱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陶伯华;;[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胡文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任雪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杨玲;[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孙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白雪峰;[D];辽宁大学;2010年
田庆军;[D];辽宁大学;2010年
吴建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宋桂霞;[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艳艳;[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黄利军;[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张占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周珊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胡警月;[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海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超;[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周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姜佳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丁小飞;[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屈咏梅;[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陈志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王海兵,叶碧秋;[J];财会月刊;2004年19期
孔祥文;;[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2期
卫兴华;[J];当代财经;2000年09期
刘从德;何火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韩振峰;;[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11期
江德兴;[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亚当·沙夫,郭增麟;[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宝祥;[N];北京日报;2007年
徐崇温;[N];北京日报;2007年
殷少平;[N];中国证券报;2001年
殷少平;[N];中国证券报;2001年
中央编译局局长
韦建桦;[N];光明日报;2007年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刘海涛;[N];人民日报;2007年
云德;[N];人民日报;2008年
龚育之;[N];学习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问题详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网友回答(共0条)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C“十三大”指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制定正确方针、政策有重要意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不同文明的发展、交融,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演进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原文明不断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相互交往、吸收和融合,从而凝聚成中华文明。(1)列举唐朝时期,西藏地区接受中原文明成果的史实,并分析唐、吐蕃文明交融成功的原因。西方工业文明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扩张和商业贸易走向世界的。(2)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对亚洲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方文明强势而来,国人逐渐意识到自己落后,并开始了对西方文明由被动到主动吸收的过程。在政治制度方面,更是经历曲折。材料一 19世纪就九十年代,郑观应认为“故欲藉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自有议院,则昏爆之君务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之民无所积其怨”“苟欲安内攘外,……其必自设议院矣。”材料二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主要规定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3)指出上述材料对议院与君主关系的认识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相同认识形成的原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4)在20世纪50年代和1978年后,我国曾两次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结合所学,完成下表。学习对象学习内容主要实践自我完善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西方&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经营,实现经济特续增长&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 (&&&)①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邓小平一人的独创③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④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怎样发展生产力C.怎样实现共同富裕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该成果( &)A.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聪明的结晶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C.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D.是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旗帜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做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栝。请回答:&&&&&&&&&&&&&&&&&&&&&&&&&&&(1)结合二战之前的典型史实,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4分)(2)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是如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4分)(3)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6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98 年长江发大水,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奋力堵截长江大堤决口,这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内容( )A.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中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中共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最重大的决定是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C.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根本意义是A.确定实施求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巨大意义--《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1997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巨大意义
【摘要】:正诚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不是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但十五大从党的纲领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初级阶段历经百年的长期性,作出了更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国情,认清了在前后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不采
【作者单位】:
【分类号】:D61【正文快照】:
诚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不是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但十五大从党的纲领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初级阶段历经百年的长期性,作出了更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国情,认清了在前后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雷龙乾;[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饶定轲;[J];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3期
孙显元;;[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刘海涛;[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张晓忠;;[J];商业经济;2007年11期
何凤云;;[J];求实;2008年06期
王新建;;[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王盛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王伯军,诸大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06期
严邦汉;;[J];武钢政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喜发;;[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杨继瑞;;[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李抒望;[N];大连日报;2012年
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李抒望;[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宋利彩;[N];中国妇女报;2012年
贵阳市政协主席 陈石;[N];贵阳日报;2013年
杨石明;[N];益阳日报;2009年
重庆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执笔人:陈跃;[N];重庆日报;2007年
石阡县政协办公室;[N];铜仁日报;2014年
薛海滨?记者
李旸;[N];锦州日报;2007年
张鸣;[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永龙;[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