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戊灵在果园喷施对迷途羊的果树园攻略有害吗?

果树缺素症表现及防治方法_果树_中国百科网
果树缺素症表现及防治方法
    果树缺素症又叫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是由生长环境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营养物质不能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引起的,可通过施用相应的大量或微量元素肥料进行矫正。为尽早发现果树缺素症,并及时对症下药,现介绍几种果树常见的缺素症及防治方法。
  一、缺氮(N)。新梢短而细,叶小直立,新梢下部的叶片逐渐失绿转黄,并不断向顶端发展,花芽形成少,果小早熟易落,须根多,大根少,新根发黄。严重缺氮时,嫩梢木质化后呈淡红褐色,叶柄、叶脉变红,甚至造成严重的生理落果。
  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缺肥和杂草多的果园,易表现缺氮症。通常生产上施用铵盐和硝酸盐氮肥加以补充。如在雨季和秋梢迅速生长期,树体需要大量氮素,而此时土壤中氮素很容易流失,可用0.5-0.8%尿素溶液喷施树冠。
  二、缺磷(P)。新梢和根系生长减弱,枝条细弱而分枝少,叶片小而薄,老叶呈古铜色,叶脉间出现淡绿色斑,幼叶呈暗绿色,叶柄、叶背呈紫色或紫红色。严重缺磷时,老叶会出现黄绿和深绿相间的花叶,甚至出现紫色、红色的斑块,叶缘出现半月形坏死,枝条茎部叶片早落,而顶端则长期保留一簇簇叶片。枝条下部芽不充实,春天不萌发,展叶开花迟缓,花芽少,果实着色面小,色泽差。树体抗逆性差,常引起早期落叶,产量下降。苹果树上早春或夏季生长较快的枝叶,几乎都呈紫红色,新梢末端的枝叶特别明显,这种现象是缺磷的重要特征。
  果园缺磷包括土壤中含磷量少和土壤中缺乏有效磷两种情况。在土壤含钙量多或酸度较高时,土中磷素被固定,不能被果树吸收,从而造成缺磷。另外,在疏松的沙土有机质多的土壤上,常有缺磷现象发生。对缺磷果树,应多施颗粒磷肥或与堆肥、厩肥混施,也可于展叶后叶面喷肥3-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
  三、缺钾(K)。果树缺钾时,根和新梢加粗,生长减弱,新梢细弱,叶尖和叶缘常发生褐红色枯斑,易受真菌危害,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缺钾时,叶片从边缘向内焦枯,向下卷曲枯死而不易脱落,花芽小而多,果实色泽差,着色面小。
  在细沙土、酸性土以及有机质少的土壤中,易表现缺钾症。为避免缺钾,应增施有机肥,如厩肥和农家肥。缺钾果树于6-7月追施钾肥(如草木灰、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等)后,叶片和果实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期发现果树缺钾,及时用3-10%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也有良好效果。
  四、缺钙(Ca)。主要表现在幼叶上,叶片较小,幼叶首先出现褪绿与坏死斑点。严重时枝梢先端的嫩叶叶尖、叶缘和叶脉开始枯死,顶叶和茎枯死,或花朵萎缩。新根停止生长早,粗短、扭曲、尖端不久褐变枯死,枯死后附近又长出很多新根,形成粗短且多分枝的根群。缺钙还能导致核果类果树的流胶病和根癌病,引发苹果苦痘病和红玉斑点病。
  当土壤酸度较高时,钙很快流失,导致果树缺钙。另外,前期干旱而后期大量灌水,或偏施、多施速效氮肥,特别是生长后期偏施氮肥,均会降低果实内钙的含量,从而加重苦痘病的发生。为防治果树缺钙,应增施有机肥和绿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在酸性土果园中适当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中置换性钙含量,减轻缺钙症。对缺钙果树,可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倍硝酸钙或氯化钙溶液,一般喷2-4次,最后1次应在采收前3周为宜。
  五、缺锌(Zn)。果树缺锌时早春发芽晚,新梢节间极短,从基部向顶端逐渐落叶,叶片狭小、质脆、小叶簇生,俗称‘小叶病’,数月后可出现枯梢或病枝枯死现象。病枝以下可再发新梢,新梢叶片初期正常,以后又变得窄长,产生花斑,花芽形成减少,且病枝上的花显著变小,不易坐果,果实小而畸形。幼树缺锌,根系发育不良,老树则有根系腐烂现象。
  在沙地、瘠薄山地或土壤冲刷较重的果园中,土壤含锌盐少且易流失,而在碱性土壤中锌盐常转化为难溶状态,不易被植物吸收,另外,土壤过湿,通气不好,降低根吸收锌的能力,这些情况都可以引起果树发生缺锌症。对缺锌果树,可在发芽前3-5周,结合施基肥施入一定量的锌肥。在树下挖放射状沟,每株成年结果树施50%硫酸锌1-1.5千克或0.5-1千克锌铁混合肥。第2年即可见效,持效期较长,但在碱性土壤上无效。在萌芽前喷2-3%、展叶期喷0.1-0.2%、秋季落叶前喷0.3-0.5%的硫酸锌溶液,重病树连续喷2-3年。
  六、缺硼(B)。可使花器官发育不良,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加重发生,坐果率明显降低。叶片变黄并卷缩,叶柄和叶脉质脆易折断。严重缺硼时,根和新梢生长点枯死,根系生长变弱,还能导致苹果、梨、桃等果实畸形(即缩果病)。病果味淡而苦,果面凹凸不平,果皮下的部分果肉木栓化,致使果实扭曲、变形,严重时,木栓化的一边果皮开裂,所以又称‘猴头果’。
  山地果园、河滩砂地或砂砾地果园,土壤中的硼和盐类易流失,易发生缺硼症。另外,土壤过干、盐碱或过酸,化学氮肥过多时也能造成缺硼。对于缺硼果树,可于秋季或春季开花前结合施基肥,施入硼砂或硼酸。施肥量因树体大小而异,每株大树施硼砂150-200克,小树施硼砂50-100克,用量不可过多,施肥后及时灌水,防止产生肥害。根施效果可维持2-3年,也可喷施,在开花前,开花期和落花后各喷1次0.3-0.5%的硼砂溶液。溶液浓度发芽前为1-2%,萌芽至花期为0.3-0.5%。碱性强的土壤硼砂易被钙固定,采用此法效果好。
  七、缺铁(Fe)。果树缺铁首先产生于新梢嫩叶,叶片变黄,发生黄叶病。其表现是叶肉发黄,叶脉为绿色,称典型的网状失绿,严重时,除叶片主脉靠近叶柄部分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均呈黄色或白色,甚至干枯死亡。随着病叶叶龄的增长和病情的发展,叶片失去光泽,叶片皱缩,叶缘变褐、破裂。
  果树缺铁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土壤中并不缺铁,只是由于土壤碱性过大,有机质过少土壤不通透或土壤盐渍化等原因,使表土含盐量增加,土中可以吸收的铁元素变成了不能吸收的铁元素。另外,缺铁与砧木的耐碱性有关,用东北山定子作砧木,易表现缺铁症,而用海棠作砧木的苹果树则很少发现此病。
  防治黄叶病,首先应注意改良土壤,排涝,通气和降低盐碱。春季干旱时,注意灌水压碱,低洼地要及时排除盐水;增施有机肥料,树下间作豆科绿肥,以增加土中腐殖质,改良土壤。发病严重的树发芽前可喷0.3-0.5%硫酸亚铁(黑矾)溶液,或在果树中、短枝顶部1-3片叶失绿时,喷0.5%尿素+0.3%硫酸亚铁,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显著。对缺铁果树,也可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肥,适量加入硫酸亚铁,但切忌在生长期施用,以免产生肥害。
  八、缺镁(Mg)。幼树缺镁,新梢下部叶片先开始褪绿,并逐渐脱落,仅先端残留几片软而薄的淡绿色叶片。成龄树缺镁,枝条老叶叶缘或叶脉间先失绿或坏死,后渐变黄褐色,新梢、嫩枝细长,抗寒力明显降低,并导致开花受抑,果小味差。
  在酸性土壤或砂质土壤中镁容易流失,常会引起缺镁症。轻度缺镁果园,可在6、7月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2-3次。缺镁较重果园可把硫酸镁混入有机肥中根施,每亩施镁肥1-1.5千克。在酸性土壤中,为了中和土壤中酸度可施镁石灰或碳酸镁。
  九、缺锰(Mn)。果树缺锰,常出现缺锰性失绿。从老叶叶缘开始,逐渐扩大到主脉间失绿,在中肋和主脉处出现宽度不等的绿边,严重时全叶黄化,而顶端叶仍为绿色。
  缺锰果园可在土壤中施入氧化锰、氯化锰和硫酸锰等,最好结合施有机肥分期施入,一般每亩施氧化锰0.5-1.5千克、氯化锰或硫酸锰2-5千克。也可叶面喷施0.2-0.3%硫酸锰,喷施时可加入半量或等量石灰,以免发生肥害,也可结合喷布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等一起进行。
  果树缺素症虽时有发生,但只要防治得法,亦可避免危害。生产上主要采取根施和叶面喷肥的方法进行防治。秋冬季节结合基肥施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对果树缺素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续时间长。根据缺素症状在秋冬施基肥时,把所缺微肥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施入树下,施肥后及时浇水,以便根系尽早恢复、吸收功能,提高树体的储存量。对于生长季节表现缺素症状的果树可以叶面喷施微肥,及早消除或减轻缺素对果树的影响。
  以上就是果树缺素症表现及防治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尽在中国农药第一网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果园旁边的玉米地喷洒了苗后除草剂,我想问一下玉面苗后除草剂对果树第二年发芽有影响吗?_百度知道
果园旁边的玉米地喷洒了苗后除草剂,我想问一下玉面苗后除草剂对果树第二年发芽有影响吗?
没影响喷施除草剂若飘逸园附近树叶片造药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除草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浏览文章
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日 来源:科学种养 作者:王中林 &
内容摘要: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大。厄尔尼诺现象是大自然气象循环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2~7年循环发生1次,对全球天气产生的影响可能长达一年半时间。我国于年、2009年、2014年相继出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根据国际最新统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世界四大农作物减产2%左右。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对农作物,对果树生产也会产生影响,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大。厄尔尼诺现象是大自然气象循环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2~7年循环发生1次,对全球天气产生的影响可能长达一年半时间。我国于年、2009年、2014年相继出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根据国际最新统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世界四大农作物减产2%左右。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对农作物,对果树生产也会产生影响,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这正是广大果农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所在。
  一、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常造成我国夏季风减弱,雨带位置南移,导致南涝北旱;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的日期偏晚;东部地区秋季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类型,造成南方秋季低温多雨,北方秋旱,东北地区初霜冻日期提前;冬季往往会出现南冷北暖的暖冬。具体对果树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 果树花芽质量变差 北方落叶果树经历厄尔尼诺现象后,从花芽分化进入形态分化到发育完全,多数果树品种未能达到花芽分化所要求的低温(0~7.2℃)需求量,花芽产生变异,形成畸形花,质量变差。
  2. 果树抗寒能力减弱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一方面,秋冬干旱不利于果树越冬锻炼,降低了树体耐寒能力;另一方面,暖冬使落叶果树迟迟未能进入深度休眠期,抗寒锻炼持续时间短,大大降低了果树的抗寒抗冻能力,尤其对幼龄落叶果树影响大。一旦北方早春倒春寒天气来临,常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
  3. 病虫越冬基数增大 厄尔尼诺造成的暖冬现象,致使气温、地温偏高,对果树病虫的越冬形成了保护,这样被冬季寒冷冻死的病虫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给翌年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4. 果树生长规律受扰 不同果树生长习性不同,但多数果树在冬季都会进入休眠期抑制生长,春季恢复生长。遇厄尔尼诺现象时,冬季气温偏高,果树会遇温而长,提前进入生长期,甚至提前开花,固有的生长规律被破坏,生长与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5. 影响授粉加重落果 厄尔尼诺气候造成南方常绿果树花期多雨影响正常授粉,导致坐果率下降;梅雨季节降雨过晚,常造成常绿果树后期徒长,加重生理落果,同时会导致真菌病害的蔓延。
  二、厄尔尼诺现象的应对措施
  1. 科学选址建园 规模发展果树,宜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的地块建园,尽量避开地势低洼区域建园,以减轻受害。
  2. 注重养根壮树 针对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应适度改变果园管理措施,加强果园管理,以确保树体营养物质储备充足,增强抵御厄尔尼诺现象的能力,实现丰产稳产。
  ①保护树体。果树休眠期,全园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红蜘蛛、介壳虫等越冬病虫(卵、蛹);生长期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树体健壮生长。
  ②延后修剪。冬剪时,()只进行简单的骨干枝修剪,其余部分延迟到萌芽后修剪(葡萄等有伤流的果树除外),以保留树体内较多的养分,促进开花结果。
  ③搞好土肥水管理。早春施追肥补充因休眠不足消耗的养分。萌芽前,根据树体大小,每株地下追施饼肥1~2千克、沼液30~50千克、三元复合肥30~50克;地上喷好枝干肥,每周用3%的尿素液喷1次,以利树体养分积累,增强树体的新陈代谢,恢复树势,调节生长,增强植物细胞的抗逆性和果树抗冻能力,确保花芽充分分化,提升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生长期,喷好叶面肥,当花蕾露白时,及时用绿旺1号1000倍液对整个树冠喷施,补充硼、锌、镁等微肥;于开花前、落花后、幼果膨大期分别追施三元复合肥1次,施肥量为每株30~50克,进一步保证树体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④搞好花果管理。开花后做好及时疏除畸形花、弱小花等疏花工作;根据树体合理负荷,进行人工疏果,减少树体养分消耗;实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如受害后花未开完,可喷施0.3%硼砂液或天达2116提高坐果率。
  ⑤改变后期管理。秋季控制灌水,增施磷钾肥,促进枝条木质化和根部营养物质的积累储存,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初冬灌好封冻水,增强果树抗寒防冻能力与抵御倒春寒的能力。
  3. 授粉期避雨保护 在厄尔尼诺现象年,南方果树易受低温多雨影响,授粉不良,花期可采取设置避雨棚等措施,提高授粉率。
  4. 多种措施并举防冻害 在厄尔尼诺现象年,果树抗寒能力下降,可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果树免受冻害损失。
  ①及时采收果实。秋季挂在树上的待收果实,尤其是在东北果品产区,可能会随着初霜冻的提前到来而出现冻伤、裂果、落果现象,降质减产,对已成熟的果实应及时采收上市,对未成熟的喷施防冻剂或套袋防寒保果。
  ②采用 &三避&。将稻草、麦秆等作物秸秆或落叶、杂草、木屑等覆盖在树盘上,或在树冠外缘投影内铺设地膜,也可在树盘周围培覆20~25厘米厚土层,以防倒春寒,保护果树免受冻害。
  ③树干涂白或绑扎。冬季用涂白剂涂刷主干及枝条,可使树体温度升降缓慢,避免或减轻日灼和冻害。也可用草绳缠绕主干,外覆塑料薄膜,提高树体抗旱能力,利于防寒越冬;翌春解下草绳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虫。
  ④熏烟或灌(喷)水。当冬季、早春天气晴朗、微风及温度较低的夜间,易出现霜冻、冰冻的灾害性天气时,密切注意霜冻灾害天气预警。根据预警,提前准备好烟雾大、潮湿的柴草等燃料,在低温来临前或有霜冻的夜晚23时左右于果园上风处点燃熏烟,直至日出后气温回升结束,以增温防冻、减轻霜冻寒害。霜冻前及时给树下灌水或向树上喷水,可增加热量,提高果园温度,减缓温度下降速度,也可防止或减轻霜冻危害。另外,于果树萌芽前灌水,还可延迟萌芽、开花物候期,避开倒春寒危害。&&&&&&
&&&&& ⑤喷保护剂预防。在果树萌芽期,对树冠喷布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600倍液(1包25克对水15千克),也可用50倍左右的生石灰乳液喷施,每周1次,有效预防冻害。
  5. 采取措施补救 果树一旦遭受冻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
  ①处理受伤部位。对受害较轻的果树,要适当晚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间;对受害严重的果树,应剪除枯死的枝梢或枝梢枯死的部分,以利果树迅速恢复树势。修剪遵循&轻伤轻剪、早剪,重伤重剪、迟剪&的原则,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受冻果树枝干裸露、枝叶损伤树势衰弱,应做好伤口处理,可用843康复剂原液涂抹2~3次,促进伤口愈合。对一时看不准受冻部分的枝条,采用树上喷0.3%~0.5%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地下株施磷酸二铵1~1.5千克、硫酸钾0.5千克的方法,待萌芽后再处理受冻部分。对干部受冻的果树,选留冻斑附近的萌发枝条进行桥接,以尽早恢复树势和产量。
  ②搞好土肥水管理。果树受冻后,早春要及时中耕松土、补给水肥,缓解水肥短缺现象。追肥可根据树体受冻程度、树势恢复及生长状况,掌握&增施有机肥,控氮控水增磷钾肥,薄肥勤施和根外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树上喷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100倍液,地下增施适量速效肥料、复合肥,同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叶片健壮生长,促进受冻果树快速恢复生长。
  ③人工疏花疏果。受冻害果树生长受到影响,所以要严格控制负荷量,做好抹芽、疏花、疏果、摘心工作,以集中养分恢复树势。
  ④补植受害弱树。对易受冻害的弱树、幼树,应注意加强管理,及时拔除死株、弱株,补植更新,确保园貌整齐。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主7楼702室林业局 邮编:261200)
  编后记:今年6月份,有位读者打电话说厄尔尼诺现象对他们当地的果树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他们不知如何应对。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近几年的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有不少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影响的报道,不过涉及果树的内容很少,事实上这一气候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却不小。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约请一些专家撰写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影响&的稿件。没过多久,这位读者再次打电话过来谈这个问题,我这才了解到,他是湖南常宁的一位果农,主要从事柑橘栽培,从2007年开始一直坚持订阅《科学种养》杂志,是我们的忠实读者,很需要我们的帮助。根据查阅的资料,联想到这位读者的话,我感觉到厄尔尼诺现象对果业生产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视,但很多果农对此不甚了解,往往束手无策。在和几位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探讨后,这篇文章便产生了。此文登出后希望能给这位读者以及更多信任我们的读者提供一点帮助。同时也欢迎其他作者发表见解,积极踊跃地讨论果业生产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原文: > :厄尔尼诺现象对果树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网址:/guoshuzhongzhi/.html
扩展阅读:
[]:壁蜂具有耐低温(10℃左右就能工作)、访花早、授粉均匀等特点,利用壁蜂进行果树授粉,不仅有效提高苹果坐果率,而且投资小,方法简便,省工省力,一次投入长年受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
[]:苹果树中庸微旺树势的培养措施。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很多果农都在困惑,到底培养什么样的树势好?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推广工作实践试验和调查研究,认为苹果成龄树还是以中庸微旺树势为好。...
[]:一般春季嫁接适宜用枝接,如果嫁接时期早,砧木还不能离皮,可用切接或劈接;砧木芽开始萌动后嫁接,砧木形成层已活动,可以离皮,则可采用插皮接、皮下腹接等方法。夏季、秋季砧木和接穗容...
[]:一些苹果园只重视冬剪,忽视或简化夏剪。由于主、侧枝拉平后易萌生许多长梢,越往后越长,剪、锯口处也会丛生新梢,如果放任不管。不仅会浪费大量树体营养,还会影响光照。因此,应大力提倡...
[]:果树高接换种春、秋、夏三季都可以进行,以春、秋两季高接为主,夏季进行补接。大的砧树,秋季嫁接1~3年生的小枝,翌年春季嫁接大(粗)枝;低龄树可在秋季一次完成高接换种。一般6~7年生的...
[]:栽植苹果树的目的,是早果丰产、稳产优质,以取得高效益,同时又要适应目前品种快速更新的形势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加大苹果园前期的栽植密度是必须的,实践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但苹果园...
[]:摘要2011年春,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市3个苹果园237株苹果树1691个苹果树腐烂病病斑调查发现,病斑大小与数量呈负相关;以单个调查单元计算,不同部位病斑总数从高至低为:中心干&主干&主枝...
[]:初果期(4-6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由幼树期以营养生長为主,开始转向营养生長与生殖生長并重,由幼树期的只長条,到具有孕花能力,开始坐果。而此期由于花量少,营养生長仍占有优势,树势偏旺盛...
图片文章:叶面施肥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11:28:01  
来源:&&【&&】【】【】 
果树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但其枝、叶、果实也具有一定的养分吸收能力。因此,生产中果树施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土壤施肥和叶面施肥。只有根据果树地上部和地下部动态平衡关系,选择科学合理施肥技术,才能实现果树的高产、稳产和优质,并可提高果树对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果树的施肥主要分基肥和追肥,追肥又可分为土壤追施和叶面追施。由于叶面施肥具有简单易行、用肥量少、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效果明显等特点,还可避免土壤施肥的固定、流失,同时也可补充树体对水分的需要,并可与防治病虫害结合同某些混用,一举多得,省工省时。因此,叶面施肥是果树生产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施肥措施。但是,叶面施肥只是土壤施肥的一种辅助措施,以达到及时、快速地补给植株体营养的目的;而且一般叶面喷肥有效期仅12~15天,需连续喷洒2~3次以上,长期喷施会影响根系生长,削弱根系的生理功能。所以应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的进行叶面施肥。
一、果树叶面施肥的作用与效益
在果树生长季节进行叶面施肥,是补充土壤施肥不足的有效措施,特别是产量高、干旱缺水的季节,由于果实对光合物竞争力强,致使根系生长欠佳,土壤施肥不易发挥作用,采取叶面施肥可有效改善树体营养状况,为果树生长发育和结果创造条件。因此,在缺乏灌溉条件和根系受损以及间作果园,进行合理的叶面施肥,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肥大,增进品质,增强抗性等。如,苹果、梨、山楂等果树,于花期进行叶面施肥可提高坐果率;于叶片、果实生长期进行叶面施肥,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品品质。
通过对结果树叶面施肥能及时满足、供应树体对氮、磷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需要,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果实产量。氮、磷、钾肥的喷施时间和用量恰当,可有效地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果品产量,促进花芽分化。如,盛花期喷施氮肥可提高坐果率,幼果期喷施氮肥能促进幼果膨大,5~6月份喷施氮肥,加配磷肥和钾肥能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实践证明,在果树生长季后期喷磷肥和钾肥能提高果实含糖量,加快果品着色,提高果品质量,增强抗病力。当微量元素缺乏或潜在缺乏时,适时适当的喷施微量元素可及时、有效地防治微量元素缺素症,提高产量、改善水果品质。
叶面施肥还可以有效防治果树发生裂果。裂果是果树的一种生理病害。柑橘、桃、梨、枣、枇杷等某些品种都有裂果现象。裂果后可引起病菌及灰尘污染、落果、腐烂,降低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商品价值。果树裂果一般于果实膨大的中后期开始,除品种本身特性外,还由于气候的变化,引起水分、养料、内源激素的失调所致。一般高温干旱后骤雨,裂果将会发生严重。因此,防止裂果的根本措施是要解决果树水分、养料及激素的协调关系,除了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以及相应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外,叶面施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叶面喷施0.2%~0.5%的尿素加150mg/kg的赤霉素溶液,或2%~3%草木灰浸出液加2%石灰水混合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可有效减少和防止柑橘裂果。
二、影响果树叶面施肥效果的因素
1. 喷施液在果树叶面上存留的时间与数量。只有使足够量的营养液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叶面、枝干或果实上,才能被其充分吸收,达到理想的喷施效果。这主要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1)叶片表面的结构特点:果树的叶片特征影响喷施液在叶面上的存留时间与数量,如,叶片的直立性状、平滑度以及气孔的凸起或凹陷、毛状体的多少、角质层的厚薄等,均会影响肥液在叶面上的存留时间与养分的吸收量。如果叶片为毛状体多的表面,常因喷施液液珠被毛状体支撑而不能直接与叶表面接触,使其中的养分难于被叶片吸收。一般叶背面较叶表面气孔多、角质层薄,并具有疏松的海绵组织和大的细胞间隙,利于养分渗透而被吸收;因幼叶生理机能旺盛,叶面气孔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其吸收强度较老叶大,有利于养分的叶面吸收。(2)喷施液在叶面的存留量:由于叶面蜡质层和表皮毛的存在使其具有疏水性,而不利于喷施液于叶面的湿润和附着,但在喷施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类物质(如洗衣粉或皂液)可增加喷施液对叶面的湿润、延长存留时间。一般情况下,喷施液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树体上的存留量与喷洒量成正比,但超过一定限度后,喷施液则会大量滑落而致使养分流失。通常喷液量以液体将要从叶片上要流下而又未流下(欲滴而未滴状态) 时为最佳。
2.& 肥料的特性与使用。(1)肥料的种类与浓度:不同养分进入叶内的速度有明显差异。营养物质进入叶片的速度,是决定其能否作为叶面施肥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养分溶液的浓度与养分被吸收的速度有关。经研究,多数肥料,一般是浓度愈高,吸收愈快,但氯化镁的吸收与浓度无关。(2)喷施液的酸碱度:碱性溶液,利于阳离子养分(如K+、Mg2+、Ca2+ 等)的吸收,酸性介质则有助于阴离子养分的吸收。
3.& 气候条件。温度是对叶面施肥影响较大的气候条件之一,通常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温度较高时叶面喷施效果较好,但超过一定限度后,高温将抑制养分的叶面吸收。这是因为高温一方面能促进喷施液浓缩变干,另一方面,易引起叶片气孔关闭而不利于养分吸收。因此,在气温较高时,叶面喷施时雾滴不可过小,以免水分迅速蒸发而发生肥害。一般情况下,叶面施肥的适温范围为18~25℃,因此,叶面喷施要避开日光强的中午,在半阴无风天进行效果最好,晴天最好选择无风的上午10时前(露水干后)或下午4时后进行为宜。
三、果树叶面施肥技术要点
1.& 确定适宜的喷施液浓度。喷施液浓度的大小要根据树种、气候、物候期、肥料的种类而定。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可以尽量使用高浓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对养分的需求。但在喷施前必须先做小型试验,确定能否引起肥害,然后再大面积喷施。一般是气温低、湿度大、叶片老熟时,肥料对叶片损害力弱,喷施浓度可适当加大一些,反之则应适当将喷施浓度减小一些。
2.& 适时适量地喷施。理论上,自果树展叶开始至叶片停止生长前,都可以进行叶面施肥。但尤以在果树急需某种营养元素且表现出某些缺素症状时,喷施该营养元素效果最佳。如,一般果树在花期需硼量较大,此时喷施硼砂或硼酸,均能提高坐果率。当叶面积长到一定大小时喷施最佳,如,幼叶对肥液反应敏感,但叶面太小,接触几率也越小,所以喷施效果就会差些。适时喷施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叶面喷施效果,盛花期喷磷肥可提高坐果率;钾肥多在果树生长中、后期使用,幼果期喷施钾肥能促进幼果膨大,后期喷施钾肥(适当配施磷肥)可提高果实含糖量和促进着色;而微量元素一般可在花前、花后喷施。秋季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功能,利用果树叶片吸收营养元素,蓄积养分,为翌年果树的花芽分化及生长发育提供养分,确保翌年果树丰产丰收,同时还可以避免肥料过度集中于树体营养中心而造成果树徒长现象。
3.& 确定最佳喷施部位。叶面喷施时一般侧重喷洒叶背面,因叶的背面角质少、气孔多,养分易于吸收。但由于不同营养元素在果树树体中的移动性和再利用率各不相同,因此喷施部位也有所区别。微量元素在树体内移动性差,最好直接喷于最需要的器官上,如幼叶、嫩梢或花上。如硼应喷洒到花朵上才能更好地提高坐果率,钙喷洒在果实表面上可有效防治果实生理缺钙或提高果实耐贮性。
4.& 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不同树种对同一种肥料反应不同,如,苹果喷施尿素效果明显,而柑橘和葡萄就表现差些。因此,应根据肥料特性和树种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配制适宜的肥料浓度以及选用适宜的喷施次数,以免产生肥害。另外,喷施肥料种类的具体选择还要根据树体的营养状况和果实的多少而定,如,对结果多、消耗营养多的果树,可喷施氮肥补充营养,能显著地增强下一年的花量,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对旺树、幼树、当年产量低或没产量的果树,应喷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的形成,进而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等。
四、果树叶面施肥肥料种类与适宜浓度
1.& 氮肥。一般氮肥应在果树生长前期、后期使用,喷施浓度和用量适当可有效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果品产量,有利于花芽分化。常用于叶面喷施的氮肥品种有:尿素[CO(NH2)2]、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等,其中以尿素较好。尿素虽然含氮量高(46%),但喷后对果树一般无毒害作用。因为尿素是中性有机态的含氮化合物,分子小,扩散性强,极易透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且吸湿性强,喷后叶片保持湿润状态,吸收速度快。因此,无论是老叶或幼叶,软叶或硬叶均能吸收良好。而硫酸铵和硫酸钠等,因果树选择性吸收,SO42-和Na+易在树体内积累,喷施过量将对果树生长有害。
&&&&&& 不过,在果树生长季前期、后期氮肥的喷施浓度不同,若氮肥使用尿素,前期喷施浓度为0.2%~0.3%,后期为0.3%~0.5%;若用腐熟人粪尿,前期施用浓度为5%,中、后期则为10%。喷施氮肥可适当配合磷、钾肥。
2.& 磷肥。一般认为磷肥喷施后可由叶部吸收后,运输到新梢、干和根部。试验证明,叶面喷施磷肥能促进新梢和根系生长及花芽分化的效果。磷肥用量应掌握&前期少、中后期多&的原则。常用于叶面喷施的磷素肥料有: 磷酸铵[(NH4)2HPO4、NH4H2PO4]、过磷酸钙[Ca(H2PO4)2&H2O+CaSO4]、磷酸一氢钾[K2HPO4]、磷酸二氢钾[KH2PO4]等,其中,以磷酸铵效果最好。所用磷肥种类不同,其喷施浓度也不同,一般磷酸铵喷施浓度为0.5%~1.0%;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为0.1%~0.5%;过磷酸钙浸出液使用浓度为1%~3%。
3.& 钾肥。钾素可促进果树新梢和根系生长;可有效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质量;可增强抗病力,减轻柑橘的皱皮病和浮皮果等生理病害的发生。钾素也能自叶部吸收而转动至树体的各个部分。生产中钾肥多在中、后期进行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KCl2)、硫酸钾(K2SO4)、硝酸钾(KNO3)、磷酸一氢钾[K2HP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等。其中以磷酸二氢钾效果最好。一般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为0.1%~0.5%;硫酸钾和硝酸钾使用浓度为0.3%~0.5%;草木灰可用0.5kg 加水5~15kg,浸泡24小时,滤其渣后即可进行叶面喷施。
4.& 微量元素。喷施微量元素主要用于养分缺素症的防治与纠正。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微量元素肥料有:硫酸亚铁(FeSO4)、硫酸锌(ZnSO4)、硫酸铜(CuSO4)、硫酸锰(MnSO4)以及硼酸(H3BO3)或硼砂(Na2B4O7&10H2O)等。它们的一般施用浓度为0.1%~0.5%,但不同时期喷施采用的浓度不同,如,前一年发现果树有小叶病,可在翌年果树萌芽前1个月喷施3%~5%硫酸锌溶液;而在生长期,应喷施0.1%~0.2%硫酸锌溶液。若在生长期发现果树叶片失绿,呈黄白色时,可每隔半月喷1 次0.3%~0.5%硫酸亚铁溶液;当发现果实缩变畸形、外表有干斑时,可在翌年开花前、后喷0.3%~0.5%的硼砂溶液。
5.& 氮、磷、钾三要素与其他营养元素配合喷施。据试验,氮、磷、钾三要素混合喷施效果更好。例如,同时对18年生葡萄喷施过磷酸钙3.0%、钾盐0.50%、智利硝石(NaNO3)20.1%、硼酸0.05%、硫酸锰0.02%,于开花前、浆果结实后和浆果生长期共喷3次(单喷和混合喷),结果证明,氮、磷、钾三要素与微量元素配合喷施,对葡萄增产效果更显著;而三要素混合喷施区与对照区产量相近,仅浆果含糖量有所提高。因此,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果园,或微量元素缺乏的果园,三要素必须适量配合微量元素的施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施用效果.(绿云)
(作者:绿云 &&&&责任编辑:白云)
· ( 16:59:28)· ( 15:53:51)· ( 16:32:22)· ( 16:40:28)· ( 7:36:50)· ( 16:47:05)· ( 16:19:09)· ( 15:35:25)· ( 16:35:37)· ( 15:31:54)
中国化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化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化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化肥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8
版权所有 &copy
中国化肥网 保留所有权利
客服信箱:(#换成@)
客服电话:8
在线咨询:   服务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本站国际英文域名: 国内英文域名: 国际中文域名:www.化肥网.com 国内中文域名:www.化肥网.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树叶面肥的喷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