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硬膜外麻醉用药的用药部位

麻醉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麻醉师的术前准备与麻醉药物的选择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图分类号】R1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1中国论文网 /6/view-3894638.htm  麻醉师(anesthetist)是手术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神”。现代的麻醉学范畴已不局限于手术室内,还包括特殊临床麻醉、急慢性疼痛诊疗及门诊、ICU、心肺脑复苏和癌痛治疗及血管痉挛性疾病的治疗等。现代麻醉的技术和完善的监护系统可以确保正常患者麻醉手术期间的安全。但由于患者的特殊病情和每个人对麻醉药耐受和反应不同,就要求麻醉师随时采取应急的措施,同时就增加了要承担的风险。  1.麻醉准备和补液  手术室应当为创伤急救作好一切准备,随时投入使用。麻醉设备要先检查好。麻醉医师优先考虑的顺序是:通气与氧合,血压,心电图),通过血液加温器输液,抽血查血型并开始输血,放置动脉插管,检查血气、血球压积、血生化学及凝血参数,测体温及尿量等。对胸部创伤、烧伤或老年患者需放置中心静脉压(CVP)或PA导管监测充盈压和心功能。  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在麻醉前麻醉医师和护士应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健康及全身状况。尤其注意目前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多数创伤患者常出现低容量状态,尤其是老年人,在血液未到来之前应当用足量温暖的晶体液恢复灌注,如失血量很大,在未得到同型血之前可给予无反应的O型血。要提防大量输血并发症,尤其是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出现长时间低温和进行性酸中毒,则可能已发生致命的凝血病。  低血容量的创伤患者应尽快开始液体复苏,高渗盐水对休克患者可能有效,但迄今未常规应用。如输入大量液体或血液而不能同时控制出血,可能进一步加重出血。当患者到达医院时常见低钾血症,而大量快速输血往往合并高钾血症,如输库血大于100ml/min,还可能发生因枸橼酸中毒引起低钙血症。  2.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  每类麻醉术都会对部分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神经通路抑制或麻木。全身麻醉会影响大脑细胞,致使人体失去知觉;区域麻醉对人体特定区域的大批神经产生影响,导致该区域失去知觉,但不影响大脑的清醒状态;局部麻醉会使人体的某一具体部位失去知觉。而麻醉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麻醉手段。手术前,麻醉师可能会要求患者术前8小时不要吃东西。患者一定要遵从医生术前不要吃或喝东西的嘱咐。对严重创伤合并休克,低温或意识消失患者无需任何麻醉,仅需给氧,通气或肌松剂,但血压、体温、酸中毒或血中酒精含量均不能作为患者意识的可靠预测指标,麻醉医师应时刻想到患者知晓的可能性,一有迹象就给予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或预防性给予东莨菪硷或氯羟去甲安定等健忘药。  以手术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麻醉师的习惯、经验和医院的条件。如:局部浅表小手术采用局麻,颅内手术全麻,颈部手术多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上肢较大范围的手术可用臂丛麻醉,脐以下手术可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上腹部手术可用硬膜外麻醉,开胸手术使用气管内全麻,血压不稳定、高血压等患者不宜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等。  2.1局部麻醉局麻的优点是经济,可提供术后镇痛,肢体再植时可使外周充血,胸部创伤后可缩短在ICU的时间以及减少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复位时失血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缺点是低血容量患者交感神经阻滞后易发生低血压,饱胃患者不能给镇静药,长时间手术患者有不适感以及可掩盖肢体术后并发症如间隔综合征等。局麻起效时间也比全麻明显减慢。  2.2全身麻醉患者可通过吸入气体或注射液体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可采用几种药物和气体单独或混合的形式进行全身麻醉。麻醉剂的效力以最小肺泡浓度(MAC)来衡量,该术语用于描述麻醉气体的效力(肺泡为肺中气体通过毛细血管系统进出血流的部位)。从技术角度来看,MAC为气体在肺泡部分的压强,这种状态下50%的人不会感觉到疼痛(如切割皮肤)。注射性液体麻醉剂的MAC等同于有同样效力的液体麻醉剂的血药浓度,麻醉剂的注射量以MAC为指导,但具体要视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麻醉剂到达血液时,影响大脑的药物流经其他血管和器官,这些血管和器官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密切关注患者。麻醉师不断观察患者的心脏搏动率、心律、血压、呼吸率和氧饱和度。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格外关注,这要视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手术类型而定。对于大多数成年人,首先用液体静脉麻醉剂麻醉,等他们沉睡后,再用气体麻醉剂实施麻醉。而儿童清醒的时候可能不愿意打针或看到身上插一只静脉注射导管。因此,他们常常呼吸面具中的麻醉气体,来达到麻醉的效果。  全麻虽好,完全用氯胺酮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保持正常容量患者血压,但可引起危重患者低血压。它对低血容量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与硫喷妥钠没有差别,而且可加重酸中毒,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因此交感兴奋药氯胺酮与依托咪酯多用于麻醉诱导。对低血容量患者一般不愿用吸入药,也应避免使用NO,因为它会降低吸入氧浓度,而这类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可能很大。以阿片类药为主的麻醉虽对心脏患者有效,但尚无资料证明对低血容量休克有效。阿片类药常用于镇痛。总之,应小心地加用吸入麻药,对低血压患者应警惕是否觉醒。  3.术中注意事项  麻醉医师应警惕在容量补足后仍持续低血压,并寻找隐蔽出血、血气胸、心包填塞、颅内占位性病变增大、酸中毒、低钙血症、脂肪栓塞及低温等。应不断监测血气和细胞压积,随时化验血清电解质和凝血,因创伤后凝血病死亡可高达77%。  创伤患者由于暴露、休克和输冷的液体常出现低温,低温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受损、凝血病和寒战并增加氧耗,因此将液体加温,使用强空气加温器和手术室保温很重要。  大约50%创伤患者有酒精中毒,酒精的复杂作用包括意识不清、麻药需要量少、误吸、低温、利尿、心动过速、血管扩张及加重头部损伤导致神经障碍等。  严重头部损伤破坏性大,为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应采取下列措施:保证足够通气,维持脑灌注压,防止低温,重复神经检查,早期做CT并监测颅内压(ICP)。为了保持正常ICP,可实施过度通气和利尿。处理头部损伤的最新进展是监测颅内静脉球的血氧饱和度(SjO2),它能间接判定脑灌注是否充分。至于选择晶体液,还是胶体液复苏并不影响转归,但应避免输葡萄糖液,因为脑损伤后高血糖往往使转归恶化。对头部创伤患者何时行非颅内手术尚有争论,但证据表明长骨骨折早期复位能改善转归。但是,头部损伤(ICP高或不高)可能因数小时麻醉、额外的液体输注及血压波动等继发“侵袭”而恶化,因此麻醉后最好连续监测ICP,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或稍高,防止脑灌注压下降。  4.麻醉术后注意事项  4.1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6h、12h后改半卧位。  4.2如患者有恶心、呕吐,头应偏向一侧,用弯盘盛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4.3观察神志,T、P、R、BP的变化。血压要每小时测一次。4次平稳后改每4h一次。  4.4麻醉作用消失后查双下肢温觉、触觉是否正常,运动功能是否正常,如双下肢不能活动,应考虑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5如有头痛、头晕,应观察原因。  4.6注意观察硬膜外腔有无感染,如有感染情况应马上报告医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 &&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局部应用于或干周围的药物,它们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的产生和,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暂时消失。对各类组织都无损伤性影响。
【药理作用】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局麻药对任何神经,无论是外周或中枢、传入或传出、或、末梢或,都有阻断作用,使升高、降低、传导速度减慢、不应期延长、直至完全丧失和传导性。此时膜仍保持正常的静息跨,但对任何刺激不再引起除。局麻药在较高浓度时也能抑制和的活动。
局麻药对神经、的的顺序是:痛、&触、纤维&中枢抑制性&中枢兴奋性神经元&&&(包括传导纤维)&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平滑肌&骨骼肌。
神经细胞膜的除极有赖于+内流,当外高Na+时可减弱局麻药作用,低Na+时则增强局麻药作用(以局麻药的增减为标准),这提示局麻作用与阻滞Na+通道有关。局麻药阻滞Na+内流的作用,具有使用依赖性(use dependence)即频率依赖性。在静息状态下局麻药作用较弱。增加电刺激频率则局麻药作用加强。表明当神经兴奋Na+通道开放时局麻药能与细胞膜特异部位相结合。实验证明,将枪乌鲗轴索用1mmol/L进行细胞膜内外侧同时灌流,以法测得的Na+通道最大峰值为指标,发现停止细胞膜外侧灌流并不影响普鲁卡因对Na+通道的阻滞作用,而停止细胞膜内侧灌流则阻滞作用消失。另将普鲁卡因成为不易穿透细胞膜的季铵盐后。在细胞膜外侧给药就失去局麻作用,如注入细胞膜内侧仍能发挥局麻作用。因此认为局麻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Na+通道内侧,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进一步研究发现,局麻药与Na+通道内侧结合后,引起Na+通道变化,促使Na+通道的状态闸门关闭,阻滞Na+内流,从而产生局麻作用。
2.吸收作用 局麻药吸收入血并达到足够浓度,即可影响全身神经肌肉的功能,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
(1)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初期表现为、、肌肉震颤。进一步发展为神志错乱及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最后转入,。中枢神经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首先被局麻药所抑制,因此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兴奋灶扩散所致。苯二氮类能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对抗局麻药性惊厥的效果。也说明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抑制的减弱而不是兴奋的加强。此时禁用中枢抑制性药物。而中毒昏迷时应着重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
(2) 局麻药对之有直接抑制作用。表现为心肌收缩性减弱、不应期延长、传导减慢及血管平滑肌松弛等。开始时的及心率加快是中枢兴奋的结果,以后表现为心率减慢、下降、直至。心肌对局麻药较高,中毒后常见呼吸先停止,故宜采用抢救。
【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局部麻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surface anaesthesia)是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适用于眼、鼻、、、等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将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使局部的神经末梢被麻醉。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附近,阻滞其传导。外腔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通过此腔穿出的麻醉。用药量比腰麻时大5~10倍,起效较慢(15~20分钟),对硬脊膜无损伤,不引起麻醉后头痛反应。硬脊膜外腔不与相通,注药水平可高达,不会麻痹。如果插入停留,重复注药可以延长麻醉时间。也能使麻醉,导致外周及心肌抑制,引起血压下降,可注射预防或治疗。麻醉(subarachnoid anaesthesia)简称腰麻(spinal anaesthesia)将局麻药经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适用于或手术。腰麻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也常伴有血压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此外由于硬脊膜被,使渗漏,易致麻醉后头痛,还应注意药液注入所达水平面过高可致呼吸肌及呼吸中枢麻痹。药液的和病人体位将影响药液的水平面,如用放出的脑脊液溶解药物,则比重高于脑脊液。用溶解,则比重小于脑脊液,高比重液用于坐位病人,药液下沉至周围,将安全有效,用低比重液易使水平面提高而危及呼吸。
【常用局麻药】
常用局麻药的结构中含有一个亲水性胺基和一个芳香基团,两者通过酯键或相互联接。常用局麻药比较见表12-1。
1.普鲁卡因(procaine) 最常用,它亲脂性低,不易穿透粘膜,故只作注射用药。广泛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还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其产物(PABA)能对抗的。故应避免普鲁卡因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偶见,用药前宜做。者可用代替。
2.利多卡因(lidocaine) 作用比普鲁卡因快、强而持久,较大,能穿透粘膜,可用于各种局麻方法。临床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本药属酰胺类,在肝中受肝水解,t1/2约90分钟,利多卡因还可用于抗心律失常(详见第二十二章)。]
3.(tetracaine)又称(dicaine),作用及均比普鲁卡因强10倍,亲脂性高,穿透力强,易进入神经,也易被吸收入血。最常用作表面麻醉、腰麻及硬脊膜外腔麻醉,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此药与神经亲和力较大,在血中被水解速度较普鲁卡因慢,故作用较持久,约2~3小时。
4.(bupivacaine) 又称(marcaine)是目前常用局麻药中作用维持时间最长的药物,约5~10小时。其局麻作用较利多卡因强4~5倍,安全范围较利多卡因宽,无血管扩张作用。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局麻药的作用易受下列因素影响。
表12-1 常用局麻药比较表
1.神经干或的粗细 粗大的神经干有鞘膜包围,局麻药对它的作用不如对神经末梢,所以传导麻醉所需浓度较高,约为浸润麻醉的2~3倍。粗神经纤维(如运动神经)对局麻药的敏感性不如细神经纤维(如痛觉神经及交感神经)
2.体液pH 局麻药在体内呈非离子型(R┆N)与离子型(R┇NH+)。非离子型亲脂性高,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神经细胞发挥局麻作用。两种形式所占百分比决定于药物的Ka与体液的pH。按公式
可知体液pH偏高时,非离子型较多,局麻作用增强;反之,细胞外液pH降低时,非离子型少,局麻作用减弱。区域内pH降低,因此局麻药的作用减弱。在切开手术前,如将局麻药注入脓腔就不能取得局麻效果,必须在脓肿周围作环形浸润才能奏效。
3. 局麻药按消除,其t1/2与原始无关。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按数学比例延长局麻维持时间,反会加快吸收引起中毒。因此不能用增加浓度的方法来延长局麻作用时间,不如将等浓度药物分次注入更为有效。
4.药 局麻药液中加入微量(1/100 000~1/200 000)可收缩用药局部的血管,减慢,既能延长局麻作用维持时间,又可减少吸收中毒的发生。但在、及等末梢部位用药时,应禁加肾上腺素,否则可引起局部组织。
制剂及用法
(procaine hydrochloride) 注射剂:25mg/10ml;50mg/10ml;40mg/2ml;150mg/支(粉针)。浸润麻醉用0.5%~1%等渗液。传导麻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均可用2%溶液。一次极量1000mg。腰麻不宜超过200mg。
(tetracaine hydrochloride)注射剂:50mg/5ml。表面麻醉用0.25%~1%溶液,传导麻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可用0.2%溶液。腰麻不宜超过16mg。
(lidocaine hydrochloride)注射剂:200mg/10ml;400mg/20ml。浸润麻醉用0.25%~0.5%溶液,表面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均可用1%~2%溶液。一次极量500mg。腰麻不宜超过100mg。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注射剂:12.5mg/5ml;25mg/5ml;37.5mg/5ml。 浸润麻醉用0.25%溶液,传导麻醉用0.25%~0.5%溶液,硬膜外麻醉用0.5%~0.75%溶液。一次极量200mg,一日极量400mg。
出自A+医学百科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麻醉药分类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麻醉分类: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它们在不同部位阻断痛觉的传导。
1.局部麻醉
一个小范围的手术,使手术部位的神经阻断,痛觉不能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
2. 椎管内麻醉
将麻醉药注入椎管的不同腔隙,使脊髓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间隙阻滞(含骶管阻滞)。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局部麻醉的优势:病人清醒、简单易行,比较安全、并发症少、重要器官功能干扰轻微、费用低廉。
局部麻醉的缺点及不良反应:中毒反应、过敏反应、低血压、呼吸抑制、无法满足手术要求。
3.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分为吸入全麻和静脉全麻两类。全麻由三个过程,分诱导、维持、恢复阶段。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路,相应监测仪的连接。作出麻醉前生命体征的评价。
常用的静脉全麻药物:硫喷妥钠、氯胺酮、异丙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
静脉全麻药物优点:诱导迅速、苏醒快、操作简单易行、无呼吸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麻醉部分-中国兽医教育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第一节 麻醉的分类
  目前外科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一、局部麻醉(local anethesia)
  利用某些药物有选择性的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其分布或支配的相应局部组织暂时丧失痛觉的一种麻醉方法。
二、全身麻醉(general anethesia)
  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性的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暂时地使机体的意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的一种麻醉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应掌握的几个麻醉方面的专业名词:
  单纯麻醉 复合麻醉 混合麻醉 配合麻醉 合并麻醉 基础麻醉 维持麻醉
&font color=#000000&  根据麻醉的强度,将全身麻醉分为浅麻醉、深麻醉;根据麻醉剂引入体内的方法不同,又分为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非吸入麻醉又分为静脉内麻醉法、肌肉内麻醉法、内服麻醉法、直肠内麻醉法、腹腔内麻醉法等。
  近年来又提出了安定无痛和分离麻醉。
& & 第二节 局部麻醉
一、选择局部麻醉药应注意的问题
  (一)局部麻醉药的组织渗透性不同
  (二)局部麻醉药的毒性有差异
  (三)不同的神经纤维对局部麻醉药有不同的敏感性
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一)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
  注入组织后1~3min出现麻醉,一次量可维持0.5~1h左右。本品穿透粘膜力量弱,不宜做表面麻醉。临床上应用0.5%~1%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5%的做传导麻醉;2%~3%作脊髓麻醉;4%~5%进行关节内麻醉。
  (二)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本品局部麻醉强度和毒性在1%浓度以下时,与普鲁卡因相似,在2%浓度以上时,其麻醉强度增强至二倍,并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扩散性,作用出现的时间快。能持久,一次给药量可维持1h以上。所用浓度:局部浸润麻醉0.25%~0.5%;神经传导麻醉2%;表面麻醉2%~5%,硬膜外麻醉为2%。
  (三)盐酸丁卡因(Tetracaine hydrochloride)
  本品麻醉作用强、作用迅速,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最常用于表面麻醉。毒性比普鲁卡因大12~15倍,麻醉强度大10倍,表面麻醉强度比利多卡因大10倍,点眼时不散大瞳孔,不防碍角膜愈合,因此该药常用于表面麻醉,可用1%~2%溶液。
& & 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图4-2-01图4-2-02三、局部麻醉方法
  (一)表面麻醉(topical anesthesia)
  利用麻醉药的渗透作用,使其透过黏膜而阻滞浅在的神经末梢,称为表面麻醉。
  眼结膜和角膜用0.5%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鼻、口腔、直肠黏膜用1~2%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
  每隔5min用药一次,共2~3次。一般将局部麻醉药滴入,涂抹、填塞或喷雾等方法大使药液作用于局部组织黏膜而达到麻醉效果。
  (二)局部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沿手术切口线皮下注射或深部分层注射,阻滞神经末梢,称局部浸润麻醉。
  常用浓度为0.5%~1%盐酸普鲁卡因。麻醉方法是将针头插至皮下,边注药边推进针头至所需的深度及长度。分为直线浸润、菱形浸润、扇形浸润、基部浸润、分层浸润(图4-2-01、图4-2-02、http://www.vetcn.net/视频018)。
  (三)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esthesia)(神经阻滞)
  在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所支配的区域失去痛觉,称为传导麻醉。
  优点是使用少量麻醉药产生较大区域的麻醉。使用浓度为2%盐酸利多卡因或2%~3%盐酸普鲁卡因,所用浓度及用量与所麻醉的神经大小成正比。传导麻醉种类很多,要求掌握被麻醉神经干的位置、外部投影等局部解剖知识并熟悉操作的技术,才能正确作好传导麻醉。现以牛腰旁神经与椎旁神经传导麻醉为例介绍(图4-2-03、图4-2-04)。
& & 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图4-2-03图4-2-04  腰旁神经传导麻醉:是同时传导麻醉最后肋间神经、髂下腹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因而确定3个刺入点。  最后肋间神经刺入点:马、牛刺入点相同。用手触摸第一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垂直皮肤进针,深达腰椎横突前角骨面,将针尖沿前角骨缘,再向前下方刺入0.5~0.7,注射3%盐酸普鲁卡因液10ml,以麻醉最后肋间神经的腹支。注射时应左右摆动针头,使药液扩散面扩大。然后提针至皮下,再注入10ml药液,以麻醉最后肋间神经的浅支。营养良好的动物也可在最后肋骨后缘2.5cm、距脊中线12cm处进针。
  髂下腹神经的刺入点:马、牛刺入点相同,用手触摸第二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垂直皮肤刺入进针,深达横突骨面,将针沿横突后角骨缘,再向下刺入0.5~1cm;注射药液10ml,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注射10ml,以麻醉第一腰神经浅支。
  髂腹股沟神经刺入点:马与牛的刺入部位不同。马在第三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进针,牛在第四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进针,其操作方法和药液注入量同上(http://www.vetcn.net/视频019)。   
  (四)脊髓麻醉(spinal anesthesia)
  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区域无痛,称为脊髓麻醉。根据注入部位的不同,分为硬膜外腔麻醉和珠网膜下腔麻醉。
& & 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图4-2-05图4-2-06  1.局部解剖 脊柱由很多椎骨连接而成,各个椎骨的椎孔贯连构成椎管。脊髓位于椎管之中。在两个椎骨连接处的两侧各有一孔,称椎间孔,为脊神经通过的地方。
  脊髓外被三层膜包裹:外层为脊硬膜,厚而坚韧;中层为脊蛛网膜,薄而透明;内层为脊软膜,有丰富的血管。在脊硬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有一较宽的间隙称为硬膜外腔,内含疏松结缔组织、静脉和大量脂肪,两侧脊神经即在此经过,向腔内注入麻醉药液,可阻滞若干对脊神经;脊硬膜与脊蛛网膜之间有一狭窄的腔,称为硬膜下腔。此腔往往紧贴一处,不能做脊髓麻醉之用;脊蛛网膜与脊软膜之间形成一较大腔隙,称为蛛阿膜下腔,内含脑脊髓液,向前与脑蛛网膜下腔相通,麻醉药注入此腔可向前、后阻滞若干对在此经过的脊神经根(图4-2-05)。
  脊髓在腰荐部较粗大处形成腰膨大,腰膨大之后则逐渐缩小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锥周围发出较细长的荐、尾神经,共同形成所谓的马尾(图4-2-06)。
  2.脊髓麻醉的技术操作
  (1)硬膜外腔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xtradural anesthesia)
  注射部位:硬膜外腔麻醉的注射部位有三处,即第一、二尾椎间隙;荐骨与第一尾椎间隙;腰、荐椎间隙,其中以第一、二尾椎间隙最为常用。腰荐间隙处椎管位置较深,操作不便,但在此间隙麻醉后,可用于腹部手术。
& & 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图4-2-07图4-2-08图4-2-09
  确定第一、二尾椎间隙位置最简便的方法是用一手举尾,上下晃动,用另一手的指端抵于尾根背部中线上,可探知尾根的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之间的横沟(即在第一、二尾椎间隙),在横沟与中线的相交点为刺入点(图4-2-07、图4-2-08)。针头垂直刺入皮肤后,再以45~60°向前下方推进针头,当感到阻力突然减退时,即可停止进针,确定在硬膜外腔后即可注入药液。注射剂量为:马、牛2%盐酸普鲁卡因10~15ml或1%~2%的盐酸利多卡因溶液5~10ml。
  腰荐间隙硬膜外腔刺入点:马有两条线确定其位置,一条是沿椎骨棘突所引的中线,另一条是连接两髂骨内角的横线。两线的交点即为注射点;在牛,也应做两条线,第一条是沿棘突的正中线,另外一条线是两髂骨外结节的连线稍后方。
  注射方法:用腰椎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后,徐徐推进针头,在穿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时可感到第一阻力突然消退,穿刺针即进入了硬膜外腔,即可注入药液(图4-2-09&font color=#000000&)。其注入药液的速度和压力与麻醉过程中的全身反应有一定关系,而与药液温度关系不大。一般按照15~20ml/min注入可防止全身情况的发生。
  判定针头在硬膜外腔的方法:
  ①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感,阻力突然消失测定方法:当穿刺针芯抵达黄韧带时,使穿刺针连接生理盐水注射器或装空气的注射器,术者一面用力推动注射器针栓,一面将穿刺针缓慢向前推进,待穿刺针及注射器内的阻力突然小时时即表示针尖已进入硬膜外腔。
  ②负压试验:在穿刺针的针尾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若针头在硬膜外腔时,由于负压作用,水滴就被吸进去。
  ③向硬膜外腔注入药液时,不觉得有阻力,推进时也无脑脊液抽出。
  ④气泡外溢试验:用注射器向穿刺针注入3~5ml气体,从针尾有气泡外溢。
  注入量:马2%盐酸普鲁卡因70~100ml;牛2%的盐酸普鲁卡因80~120ml。
  (2)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anesthesia)
  注射部位:在腰荐间隙,与牛的硬膜外腔麻醉穿刺点相同。
  穿刺方法:按硬膜外腔麻醉方法进针,在穿刺过程中出现第一个阻力突然消失后,继续缓慢向深部推进针头,感到二次阻力消失时,可拔下针芯,透明清亮的脑脊髓液即可流出。连接玻璃注射器注入药液。注入药液需加温至35~38℃,若注入药液过凉,可引起动物全身发应,而注入药液的速度快慢对动物的影响不大。
  脊髓麻醉的注意事项:
  注入大量药液时要保持动物前高后低的体位,防止药液向前扩散,阻滞胸段的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或阻滞胸部神经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此外,还应该注意到侧卧保定的家畜,其下侧的麻醉效果往往较上侧为好。
  脊髓麻醉,尤其是蛛网膜下腔麻醉,要求严密消毒,否则有可能引起脑脊髓的感染。
  进针操作要谨慎,防止损伤脊髓,导致尾麻痹或截瘫等后遗症。
& & 第三节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有两类:一类是吸入麻醉,另一类是非吸入麻醉。吸入麻醉需要一定设备,目前兽医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而非吸入性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一、非吸入性全身麻醉(non-inholation anesthesia)
  麻醉药不经吸入方式而进入体内并产生麻醉效应的方法称非吸入性麻醉。非吸入性麻醉的输入途径有多种,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内注射、口腔及直肠灌注等。
  常用的非吸入性麻醉药,包括非巴比妥类和巴比妥类:
  (一)非巴比妥类非吸入性麻醉药
  (1)隆朋(Rompun. Xylazine) 在我国生产的商品名叫麻保静。其化学名称为2,6二甲苯胺噻嗪。盐酸盐作为注射药供临床应用。1962年由拜耳公司首先合成,为α2受体激动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我国于1986年也合成该药。它具有中枢性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此药对反刍动物,特别是牛很敏感,用量小,作用迅速。该药现已广泛用于马、牛、羊、犬、猫、兔等多种动物。同时也有效地用于各种野生动物,做临床检查及各种手术,也用于许多动物的保定、运输等。
  临床上常以其盐酸盐配成2%~10%水溶液供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静脉内注射用。
  本品根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可出现镇静、镇痛、肌肉松弛或麻醉作用。但增加剂量时对镇静作用的加深往往不如镇静时间的延长显著。本品用作麻醉药物,在一般使用剂量下,实际上并不能使动物达到完全的全身麻醉程度,而仅能使动物精神沉郁、嗜睡或呈熟睡状态。动物对外界刺激虽然反应迟钝,但仍能保持防卫能力和清醒的意识。大剂量时也能使动物进入深麻醉状态,此时往往会出现不良反应。本品用药后通常出现心跳和呼吸次数减少,静脉注射后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尤其在马),静脉注射时常出现暂短的血压升高,随即下降至较正常稍低的水平。为预防房室传导阻滞的出现,可于用药前注射1mg/100kg的阿托品。
  作用出现的时间,一般在肌肉注射后7~15min,静脉内注射后3~5min即出现作用,通常镇静可维持1~2h,而镇痛作用的延续则为15~30min。由于用药后动物一般仍处于清醒状态,而且其镇静作用较肌肉松弛作用出现得早,消失得迟,因此,在动物卧倒与恢复站立期间不致有挣扎、摔伤的危险。当给幼驹高镇静量能产生窒息,是由于软腭或咽肌松弛,必须做气管内插管建立畅通的呼吸道。反刍动物妊娠后期禁止使用,可引起流产。
  本品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有较明显的种属差异性,一般反刍兽(包括鹿)较敏感,对马、犬的镇静、镇痛剂量的1/10即能引起牛较深的镇静、镇痛作用。此外,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本品的安全范围较大,毒性低,无蓄积作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在麻醉过程中动物出现排尿时,则很快苏醒。
  以本品作为麻醉前给药,再施以吸入麻醉,对牛、马等均可用。本品是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它作用于α2受体。而α2受体拮抗剂有拮抗其药理作用的效能,如1%苯唔唑溶液(回苏3号),以及育亨宾等均有逆转隆朋药效的作用,这给使用上带来了一些方便,并给予安全保证。
  (2)静松灵(2,4二甲苯胺噻唑) 它是近年来我国自行合成的产品。通过药理实验和临床实践,表明本品有与隆朋相同的作用和特点。本品对反刍动物可引起明显的流涎,对犬科动物在麻醉诱导期可引起呕吐,为此,在给药前的10~15min,注射阿托品。
  本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与隆朋基本相同。
  (3)保定宁 是以静松灵为基础的复合剂,静松灵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者的等量配合,用于手术麻醉,临床止痛效果优于单独应用静松灵。
  使用方法同静松灵。本药给马应用效果也可以,优于静松灵在马的应用。
  (4)速眠新(846) 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研制的一种新的动物麻醉剂。每毫升含保定宁60mg,双氢埃托啡4μg,氟哌啶醇2.5mg。目前该麻醉剂已广泛应用与兽医临床,在犬麻醉诱导期常出现呕吐,为此在麻醉前10~15min,应用阿托品。
  (5)氯[兽医信息网]胺酮(Ketamine) 本品是一种较新的、快速作用的非巴比妥类麻醉药剂,注射后对大脑中枢的丘脑新皮质系统产生抑制,故镇痛作用较强,但对中枢的某些部位则产生兴奋。注射后虽然显示镇静作用,但受惊扰仍能醒觉并表现有意识的反应,这种特殊的麻醉状态叫作“分离麻醉”。本品根据使用剂量大小不同,可产生镇静、催眠到麻醉作用,在兽医临床上已用做马、猪、羊、犬、猫及多种野生动物的化学保定、基础麻醉和全身麻醉药。
  由于氯[兽医信息网]胺酮对循环系统具有兴奋作用,心率增快38%,心排量增加74%,血压升高26%,中心静脉压升高66%,外周阻力降低26%(据H.Kreuscher),因此静脉注射时速度要缓慢。本品对呼吸只有轻微影响(抑制),对肝、肾功能未见不良影响;对唾液分泌有增强现象,事先注入少量阿托品可加以抑制。
  在猪应用本品易出现苏醒期兴奋,如与硫贲妥钠合并使用可以消除,灵长类如猴和猩猩对本品比较敏感,用药后性情即变温驯。
  根据国内资料,以本品肌肉注射时与芬太尼(0.02~0.04mg/kg)配伍应用,可收到良好的保定和麻醉效果。为了防止分泌液阻塞呼吸道,宜于麻醉前应用小量的阿托品。本品对鹿科动物效果较好,对牛、马则安全性都较低,常和隆朋配合使用。
  (6)噻胺酮注射液(复方氯[兽医信息网]胺酮注射液) 是我国自行复合的一种新的动物用麻醉药,近几年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对猪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对犬、猫等均可应用。本药是一个复合型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氯[兽医信息网]胺酮、隆朋,还有苯乙哌酯(类阿托品样药)。肌肉注射给药较为方便,给药后动物进入麻醉状态时比较稳定,由站立而自行倒卧,无明显的兴奋期,在麻醉期间体温下降,肌松良好,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用剂量较大时对循环系统也有影响。本药的恢复期较长,且有复睡现象。特别是在猪,在恢复期间常表现向前冲撞,站立不稳,口鼻干燥。复方噻胺酮给药方便,安全剂量的范围较宽,起效迅速,诱导和恢复都平稳。连续给药不蓄积,无耐受。可以广泛用于家畜、家禽、实验动物。并可用于野生动物的制动保定和手术麻醉,尤其对猪和野生凶猛食肉兽的麻醉效果更有明显的优点。
  (7)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CCl3CH(OH) 它是马属动物的首选麻醉药。
  水合氯醛是无色透明、白色结晶,味微苦,有特殊臭味,易潮解,在空气中徐徐挥发,易溶于水、醇、氯仿和乙醚。本品不耐高热,故宜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因为它容易取得,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比较安全(浅麻时),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口服及直肠给药也都容易吸收,临床多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水合氯醛是一种良好的催眠剂,但作为麻醉剂其镇痛效力较差。应用催眠剂量,能产生数小时的睡眠。本品虽不明显影响延髓中枢,但对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大剂量则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因而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其麻醉剂量(马5~6g/50kg)与中毒致死剂量(10~15g/50kg)相差不很大,故进行深麻醉时,其安全范围也并不大。水合氯醛首先抑制大脑皮质的运动区,使动物运动失调,但对感觉区(尤其痛觉)影响较迟,因而镇痛效果较差。本品对心脏的影响表现为出现心动徐缓。
  高浓度的水合氯醛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很强,如果在临床上静脉注射时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剧烈炎症,并导致化脓或坏死。静脉注射常配成5%~10%。用本品内服或灌肠时,应配成加有粘糊剂(淀粉或粥汤等)的1%~3%溶液,以免刺激胃肠粘膜。水合氯醛的迷走效应之一是引起大量流涎(在牛、羊特别显著),采用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可以减轻流涎现象。用本品进行全麻时的一个重要缺点是苏醒期常延至数小时,因此临床上应采用浅麻醉辅以局部麻醉进行手术。采用安定药作为麻前用药可减少水合氯醛用量,使诱导期平静,并能减少苏醒期的挣扎,麻醉前先注入氯丙嗪,效果很好。如果手术时间长,患畜有苏醒表现时,可追加水合氯醛用量,但剂量一般不宜超过原来注射量的1/3。患畜苏醒时出现挣扎的较为多见。如果采用水合氯醛一硫酸镁一戊巴比妥钠合剂(其比例依次为3%、1.5%及0.64%),不但可使苏醒情况平稳,并能免除兴奋期,以及扩大安全范围。水合氯醛因能降低新陈代谢,抑制体温中枢,故在深麻醉时,尤其与氯丙嗪合并应用时,可显著降低体温,因此麻醉时及麻醉后都要注意保温。
  目前市售水合氯醛制剂有水合氯醛酒精注射液(含水合氯醛5%,酒精12.5%)和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含水合氯醛8%,硫酸镁5%)。
  水合氯醛制剂亦可临时配制。将用清洁操作方法称量好的水合氯醛结晶混入灭菌的生理盐水注射液,摇匀,使充分溶解即可应用。应用时的注意问题:
  ①临用前现配制,不可久存,防止分解。后剩余的药液不宜再用。
  ②静脉注射时一定要注意,绝不可将药液漏出血管之外的周围组织。同时也应注意药液的浓度,用生理盐水配制时不超过10%,醇溶液不超过5%。浓度过高时,会发生溶血作用,有血尿现象。
  ③静注的药品纯度要高,应符合药典中所规定的药用标准。
  (二)巴比妥类非吸入麻醉药
  严格来讲,这类药物属于催眠药物。这类药物很多,都是巴比妥酸(丙酰脲)的衍生物。巴比妥类药物口服、直肠给药都容易吸收,其钠盐的溶解度好,可作为注射剂使用。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是阻碍兴奋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抑制作用。药物进入脑组织的速度与该药物本身脂溶性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脂溶性比较低的如苯巴比妥钠进入脑组织的速度甚慢。而脂溶性高者如硫贲妥钠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发生作用较快,静注后30s就产生作用,但很快又从脑中和血液中移向骨骼肌,最后又多进入脂肪组织中,而脑中的浓度很快下降。所以一次给药作用持续的时间很短,仅仅十几分钟。巴比妥是一大类常用的麻醉药。在麻醉剂量时则明显抑制呼吸中枢,过量时常可招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必须充分给予注意。
  临床所用巴比妥类药物根据其作用时限不同,可以分成四大类别,即长、中、短和超短时作用型四种。作为临床麻醉剂使用的则多属于短或超短时作用型的。在兽医临床上与神经安定药或其他麻醉药协同用做复合麻醉的有硫贲妥钠、硫戊巴比妥钠和戊巴比妥钠等。短和超短时作用型的巴比妥类药物可以少量多次给药,作为维持麻醉之用。但因其有较强的抑制呼吸中枢和抑制心肌的作用,故在临床应用时应慎重计算用量,严防过量使动物致死。超短时巴比妥类药物对马、牛、猪可有效地供基础麻醉之用。作为吸入麻醉时的麻前用药或进行麻醉诱导则更为可取,这比单用巴比妥类药物做麻醉更为合理。反刍兽对于巴比妥类药物的代谢明显地不如在马属动物那样快。为了缩短此类药物特征性的较长的苏醒期,对反刍兽应该限制最小的剂量。为减少反刍兽和猪唾液腺及支气管腺的分泌,在麻醉前必须常规给予阿托品。
  (1)硫贲妥钠(Thiopentalum N Pentothal Sodium) 本品系淡黄色粉末,味苦,有洋葱样气味,易潮解。用时现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硫贲妥钠静脉注射的麻醉诱导和麻醉持续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较短,一次用药后的持续时间可以从2~3min到25~30min不等。这与剂量和注射速度密切相关,麻醉的深度也与注射速度有关系,注射愈快也麻醉愈深,维持时间也愈短,所以在用药时要特别注意注射的速度,还应严格准确计算所用药量。在静脉注射时,应将全量的1/2~1/3在30s内迅速注入,然后停注30~60s,并进行观察。如果麻醉体征显示麻醉的深度不够,再将剩余量在1min左右的时间里注入,同时边注边观察动物的麻醉体征,尤应注意呼吸的变化,一经达到所需麻醉程度即停止给药。以硫贲妥钠作为维持麻醉,可在动物有觉醒表现时,如呼吸加快,体动,再追加给药,在追加时也应密切注意观察动物麻醉体征的变化,即达到所需麻醉的深度时,应及时停止由静脉注入。硫贲妥钠除用做全麻外,还可以用做吸入麻醉的诱导,以静注方式给药,使动物达到浅麻醉,随之尽快作气管内插管,并连接吸入麻醉机进行吸入麻醉。用此方法可以消除吸入麻醉药在诱导期的不良反应,使麻醉进行得平稳安全。此外,如果采用静脉滴注,则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麻醉也很安全可靠。
  (2)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um N Nembutal Sodium) 戊巴比妥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药物。肝功能不全的家畜应慎用,幼畜和饥饿的动物应使用较小的剂量。本品易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甚至会造成胎儿死亡。故在孕畜或是行剖腹产手术时不能用本品做麻醉。作为麻醉剂量会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现象。同时也影响循环系统,减少心排量。故此在静注戊巴比妥钠时速度宜慢。当动物进入浅麻醉之后应稍暂停注射,并仔细观察呼吸和循环的变化,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给药。临床给犬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时,在苏醒阶段不可静注葡萄糖溶液(因有些病例需要术后输液),因为有的犬在给静注糖后又会重新进入麻醉状态,即所谓“葡萄糖反应”,有的甚至造成休克死亡。本药属于中短时作用型的巴比妥,临床上适用于做中、小动物的全麻,或作为基础麻醉给药。一般不用于马、牛,更多的是用于猪、羊和犬等。戊巴比妥钠与水合氯醛再加硫贲妥钠作为成年马的复合麻醉。本药的麻醉持续时间平均在30min左右,但种属间有较大的差别,狗为1~2h,山羊20~30min,绵羊可稍长,猫的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72h之久,故应慎重。为了减少用量和减轻其副作用(苏醒期兴奋),可以在给本药之前注射氯丙嗪以强化麻醉。使用戊巴比妥钠也可采用下列处方:
  Nembutal麻醉液:戊巴比妥钠 5.0
          1,3丙二醇 40.0
          酒精96% 10.5
          蒸馏水 加至100ml 做静脉注射
  用于犬、猫、兔、大鼠的麻醉,其剂量是0.5ml/kg,在使用时也应注意对呼吸的抑制。用于羊和猪,麻醉的持续时间在100min以上。
  (3)异戊巴比妥钠(Amobarbitalum N 阿米妥钠 Amytal Sodium) 其药理作用和作用时间等均与戊巴比妥钠相似。
&font color=#000000&  (4)硫戊巴比妥钠(Thiamytalum N Surital Sodium) 本品属于超短时作用型的巴比妥类,用做短时间的静脉麻醉。其作用很相似于硫贲妥钠,使用剂量稍低于硫贲妥钠。快速静脉注射显著抑制呼吸,但对心脏的影响则较轻,蓄积作用也较小。常用剂量下对肝、肾的影响不大,但肝功能不正常时则可增强其毒性。静注给药30s可产生麻醉效应。根据用量的不同,可维持10~30min,常用4%溶液给小动物做静脉麻醉之用。如犬静注17.5mg/kg时,可维持外科麻醉15min,3h后完全苏醒。复合应用安定药和肌松药,可明显延长麻醉时间。在大动物如马、牛等,可作为吸入麻醉的诱导用药。是属于比较安全的静脉麻醉药。
二、麻醉前给药
  麻醉前用药,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减少麻醉的副作用,消除麻醉和手术中的一些不良反应,使麻醉过程平稳。给动物以神经安定药、镇静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则使麻醉的实施变得容易。效果好。这些药物又会增强麻醉药的作用,使诱导平稳,并可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抗胆碱药会明显减少呼吸道和唾液腺的分泌,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有利于麻醉时呼吸的管理。这是麻醉过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不可忽视。
  常用的麻醉前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神经安定剂
  1.氯丙嗪 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马的剂量为0.8~1mg/kg,静注;1.5~2mg/kg,肌注。通常在麻醉前30min时肌肉注射给药。氯丙嗪可使动物安静,加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牛的用量与马相似,猪为2~4mg/kg,但猪的用量个体差异明显。羊2~6mg/kg,犬l~2mg/kg,猫2~4mg/kg,熊2.5mg/kg,恒河猴2mg/kg,均为肌肉注射。
  2.乙酰丙嗪 临床应用也不少,给药后可以产生轻度至中等程度的镇静,但其作用有时会不稳定。临床应用剂量;马5~10mg/100kg,牛50~100mg/100kg,猪、羊0.5~1mg/kg,犬1~3mg/kg,猫1~2mg/kg。
  3.安定 肌肉注射给药45min后,静脉注射5min后,产生安静、催眠和肌松作用。其效力比利眠宁强得多。牛、羊、猪肌肉注射0.5~1mg/kg,犬、猫0.66~1.1mg/kg,马0.1~0.6mg/kg。
  4.静松灵 2,4-二甲苯胺噻唑,具有中枢性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较小的剂量就可产生镇静(垂头)和镇痛作用,大剂量时中枢性抑制作用明显,尤其在牛。马肌肉注射为2.2mg/kg,静脉注射为1.1mg/kg。牛肌肉注射为0.3mg/kg,一般不超过0.6mg/kg。羊肌注量为2mg/kg。犬肌注1~3mg/kg。猫3mg/kg。
  (二)镇痛剂 单独给动物应用镇痛药,在我国还不普遍,因为许多镇痛药都有成瘾性,属于严格控制药品。
  1.吗啡(Morphine) 是镇痛药的代表性药物。吗啡小剂量时抑制,大剂量时可能兴奋。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吗啡受体,镇痛作用很强,对手术中的切割痛、钝痛以及内脏的牵拉痛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在剖腹产和助产时不用,因其可以抑制新生仔畜的呼吸,要慎重。对马、犬、兔较好,对反刍动物、猪、猫要小心,参考剂量,马10~20mg/kg静注,或0.2~0.4g皮下注射。狗2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兔和啮齿类用3~5mg。
  2.哌替定(度冷丁,盐酸唛啶)(Pethidinum;Dolantin;Meperidine) 系人工合成的吗啡样药物,注射给药吸收可靠。镇痛作用不如吗啡强,作用类似吗啡,具有镇静、镇痛和解痉作用。做为麻醉前用药,犬5~l0mg/kg肌肉注射。马1mg/kg,猫3mg/kg。
  (三)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 它可以影响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可松弛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能够减少呼吸道粘液和唾液腺的分泌,有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此外,这类药物还有抑制迷走神经反射的作用,可使心率增快。
  阿托品是常用的代表性抗胆碱药。临床上常规是在麻醉前15~20min,将阿托品或与神经安定药等一并注射。阿托品用量:马、牛为50mg,羊、猪为10mg,狗0.5~5mg,猫为1mg。
  (四)肌肉松弛剂 肌松剂是直接影响神经肌肉接头递质受体效应的药物,它可以使骨骼肌失去原有的张力,有利于手术操作,或用作倒马的药物。肌松也有利于气管内插管的操作。此外,它还可作为化学保定药,用于保定、捕捉、运输野生动物。按其作用方式,分为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两类。前者主要是氯化琥珀胆碱,后者为三碘季胺酚,氯化筒箭毒等。
  1.氯化琥珀胆碱(司可林)(Succinylcholinum chloride;Scoline) 属于去极化型肌松药,在外科临床上配合全身麻醉做为辅助用药,可以便利于气管插管,满足手术中对肌松的要求,终止自主呼吸便于人工呼吸机的启动。此外,在兽医临床上还可以做为野生动物的肌松性保定药。本药的肌松剂量和致死量比较接近,所以要精确计算用量。在用药过程中应有专人对动物观测,注意肌松状况、呼吸、循环和瞳孔等的变化,若有过量中毒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本品用于马较安全,牛则比较差。在使用本品前最好先给予适量的阿托品,以防因呼吸道腺体分泌和唾液腺分泌过多而影响呼吸。
  本品的肌松作用快,消失也快,给药后首先是头、眼部肌肉抽搐,进而影响喉部和胸腹部肌肉,再次是四肢肌肉,最后影响膈肌。由于本品在体内很快被水解,所以多次反复应用并无蓄积中毒和耐药现象。
  用药过量的最大危险性,是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停止而窒息死亡,一旦发生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将舌拉出,进行人工呼吸或适当给氧。同时静脉或肌肉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吗苯酪酮。心脏衰弱时可静脉注射安纳咖,或是采用肾上腺素心内直接注射。但关键的措施还是人工支持呼吸,如果能启用人工呼吸机效果更佳。禁用毒扁豆碱和新斯的明。
  使用剂量:静脉注射,马0.1~0.15mg/kg,牛、羊0.016~0.02mg/kg,猪2mg/kg,犬0.06~0.15mg/kg,猴1~2mg/kg,在马、牛、羊、猪等动物其肌注量同静注量。马鹿、梅花鹿为0.08~0.15rug/kg。
  2.筒箭毒碱(d-Tubocurarinum)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代表(长效型)。静脉注射给药,可很快产生肌松作用(2min内)。
本药的安全范围较小,剂量稍大即可发生呼吸麻痹,还可以阻断神经节和有释放组织胺的作用,能使动物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或是支气管痉挛。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在重复应用时容易蓄积中毒。中毒后可用新斯的明解救,在兽医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剂量为:猪0.2~0.3mg/kg,犊牛、羊0.05~0.06mg/kg,犬0.4~0.5mg/kg,猫0.3mg/kg,兔0.2mg/kg,做静脉注射用。
  3.三碘季铵酚(弛肌碘)(Gallamini Triethiodidum) 是中效型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本药作用于接头后膜受体,产生非去极化型阻断。给犬静脉注射后,会产生心动过速,在犬和兔应用本药不会释放组织胺,但猫则会产生释放组织胺的作用,并会导致血压下降。它的副作用比筒箭毒要小。新斯的明与毒扁豆碱是其拮抗药。兽医临床上常以它做为化学保定药,用以捕捉野生动物,或用以制动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和治疗等。
三、各种动物的全身麻醉
  (一)牛的全身麻醉
  牛能在站立保定和施行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多种手术(包括瘤胃切开等大手术),即使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一般也应在中、浅麻醉情况下,配合局部麻醉进行。
  牛在全身麻醉时,因其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在全身麻醉下停止嗳气,因而瘤胃易发生臌气。在卧倒时腹压增大,不仅造成呼吸困难,而且不利于手术操作。此外,多数的全身麻醉药都能引起牛的大量流涎。加上深麻醉时,贲门括约肌松弛导致瘤胃液状内容物从口鼻涌出的可能性,都有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危险。牛全身麻醉应该禁食24h;为了减少唾液腺和支气管腺体的分泌,常采用小剂量(0.4mg/kg)的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为了预防瘤胃臌胀,可在麻醉前30min灌服食醋0.5~1kg,或灌适量的鱼石脂酒精,同时也应备有胃管和瘤胃放气套管针。总之对牛施实全麻绝不可麻醉过深,最好采用配合麻醉,麻前停食停水给予阿托品。
  1.隆朋、静松灵、速眠新麻醉
  隆朋或静松灵肌肉注射0.2~0.6mg/kg体重,速眠新1mg/100kg体重剂量时,一般可于7~15min内进入麻醉状态。精神沉郁,嗜眠,头颈下垂,眼半闭,唇下垂,大量流涎,绝大多数牛只站立不稳,俯卧,头部多扭向躯体一侧(呈产后瘫痪姿势),全身肌肉明显松弛,少数牛可见舌肌松弛并伸出口腔外。此时针刺躯干及四肢上部时无痛感,可在侧卧保定下进行各种手术,但前肢末端、鼻镜等处有时仍有镇痛不全表现。此种情况一般可维持1h以上(http://www.vetcn.net/视频020)。小剂量麻醉的牛意识一直没有完全消失,手术时仍应加以适当保定。
  如果肌肉注射隆朋或静松灵剂量超过0.6mg/kg或速眠新2mg/100kg体重时,可观察到呼吸困难,心音减弱,腹部臌胀等不良反应,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约在2h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据报道,水牛对该类药的反应不如黄牛敏感,故施行大手术时剂量可增加。如手术完毕而使牛尽快苏醒,可用同等剂量的苏醒灵静脉注射,在1~2分钟苏醒(http://www.vetcn.net/视频021)。
  2.水合氯醛麻醉
  由于水合氯醛的安全性较小,并因前述的原因牛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在牛一般不用水合氯醛进行深麻醉。在临床上常配成5%山10%的水合氯醛溶液使用,麻醉前10~15min应用阿托品。
  麻醉剂量因畜体反应不同而有颇大差异,千般常用的静脉内注射量如下:
     kg
   (镇静、浅麻醉)    (中麻醉)       (深麻醉)
  牛水合氯醛麻醉,一般采用静脉内注射法较多,虽然必要时也可用灌服或灌肠投药,但灌服法因瘤胃内容物量大,影响药物吸收,故效果不甚确实。
  3.硫贲妥钠麻醉
  成年牛的静脉注射一次量:10~15mg/kg,麻醉时间5~10min,苏醒时间1~2h。犊牛静注一次量:15~20mg/kg,麻醉时间10~15min,苏醒时间30min。
  临床应用时,按体重计算剂量,配制成5%溶液,先以其总量的1/2~2/3于20~30s内由静脉迅速推注,然后观察2~3min。如果不够理想,再将其余量给予,并随时观察反应。注意前一半量的注射速度不宜太慢,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给药的过程中,有的牛会发生短暂的呼吸暂停,一般经15~20s后可自行恢复,或有时稍稍辅以人工呼吸。本麻醉方法单独使用较少,多用复合方法给药。在吸入麻醉时用本剂进行诱导麻醉后以利于进行气管内插管。
  (二)羊的全身麻醉
  与牛相似,但呃逆反流现象没有牛那样严重。麻醉时的注意点及所需采用的措施基本相同。各种麻醉药物的使用和剂量如下:
  隆朋或静松灵,肌肉注射一次量1~2mg/kg。速眠新0.1~0.15ml/10kg体重。隆朋与氯[兽医信息网]胺酮复合应用有较好的效果。
  戊巴比妥钠静脉内注射一次量20~25mg/kg。可麻醉持续30~40min左右。苏醒时间约2~3h,易引起瘤胃臌胀等并发症,宜慎重。
  硫贲妥钠静脉注射一次量15~20mg/kg。麻醉持续时间10~20min。应充分注意可能造成的呼吸抑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一般在40s左右可自行恢复自主呼吸,否则应及时给予人工支持呼吸。
  (三)猪的全身麻醉
  猪的全身麻醉药物剂量如下:
  1.戊巴比妥钠 静脉内注射一次量10~25mg/kg,麻醉约30~60min,苏醒时间约4~6h,此剂量也可采用腹腔注射。一般大猪(50kg以上)采用小剂量(10mg/kg),小猪(20kg以下)采用大剂量(25mg/kg)。
  2.硫贲妥钠 静脉内注射一次量10~25mg/kg(小猪用高剂量即25mg/kg)。麻醉时间10~25min,苏醒时间0.5~2h。腹腔注射一次量20mg/kg,麻醉时间15min,苏醒时间约3h。限于短小手术,或作为吸入麻醉的诱导。
  3.水合氯醛 静脉内注射5~10g/50kg。水合氯醛可以使猪进入深睡状态,但不够稳定,若事先给予氯丙嗪,则将使麻醉效果更好更安全。
  4.噻胺酮(复方氯[兽医信息网]胺酮) 对猪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苯乙哌酯,故可以减少腺体的分泌,并减轻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噻胺酮的给药方法与猪只体重的大小有关系,一般在小型猪或是体重50kg以下的猪,在颈部耳根后方处做肌肉注射给药很方便。应注意的是在脂肪比较丰满的猪,如果在颈侧注射将有可能把药液注入脂肪组织中,即使给予有效剂量,也会表现效果不满意。一般肌肉注射的剂量是10~15mg/kg。给药后动物没有兴奋现象,大约5min后会失去平衡,然后自己侧卧,呼吸平稳而均匀,肌松好,平稳进入麻醉状态,持续60~90min不等。但苏醒后的恢复期较长,可达7~8h之久,有时甚至更长。体重50kg以上的猪应采用静脉给药,剂量为5~7mg/kg,缓慢静注。在静注前肌肉注射0.2mg/kg的咪唑安定效果更好。
(四)犬的全身麻醉
  1.隆朋、静松灵、速眠新麻醉 在全身麻醉前10~15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5mg/kg体重。
  隆朋或静松灵1.5~1.8mg/kg体重,速眠新纯种犬0.05~0.1ml/kg体重,杂种犬0.1~0.15ml/kg体重,肌肉注射,可在5分钟左右进入麻醉(http://www.vetcn.net/视频022)。
  如手术完毕而犬尚未苏醒,可用同等剂量的苏醒灵静脉注射,可使犬在1~2min内苏醒(http://www.vetcn.net/视频023)。
  2.氯[兽医信息网]胺酮 用药前常规给予注射阿托品,防止流涎。注射阿托品后15min,肌肉注射氯[兽医信息网]胺酮10~15mg/kg,5min后产生药效。一般可有半小时的麻醉持续时间。适当地增加用量也可相应延长麻醉持续时间。但是如果由于给药偏多,可能出现全身性强直痉挛,而不能自动消失时,可静注1~2mg/kg的安定。临床上又常常将氯[兽医信息网]胺酮与其他神经安定药混合应用以改善麻醉状况。例如:
  氯丙嗪+氯[兽医信息网]胺酮:麻前给予阿托品,以氯丙嗪3~4mg/kg肌注给药,15min后再给予氯[兽医信息网]胺酮5~9mg/kg肌注,麻醉平稳,持续30min。
  隆朋+氯[兽医信息网]胺酮:给阿托品,先肌注隆朋(麻保静)1~2mg/kg,15min后肌注氯[兽医信息网]胺酮5~15mg/kg。持续20~30min。
  安定+氯[兽医信息网]胺酮:安定1~2mg/kg肌注,之后约经15min再肌注氯[兽医信息网]胺酮也能产生平稳的全身麻醉。
  3.戊巴比妥钠 由静脉给药,临用时配制成5%葡萄糖盐水溶液,剂量为25~30mg/kg。仍然注意以全量的1/2~2/3快速由静脉给药。动物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兴奋而进入麻醉状态。随后则应减慢给药,在注射给药的同时,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直到达到预定麻醉的深度为止。当动物进入较深的麻醉时表现出肌肉松弛,腹肌亦松弛,开口时无抵抗力,眼睑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变弱,脉搏强而稍快,、呼吸变慢而均匀。麻醉持续时间与给药的剂量有关,一般能持续40~60min。恢复期长达数小时,术后应给予保护。注意有复睡现象。
  (五)猫的全身麻醉
  1.隆朋、静松灵、速眠新 隆朋或静松灵1.8~2.1mg/kg体重,纯种剂量稍减。麻醉前肌注阿托品。
速眠新纯种猫0.1ml/kg体重,杂种猫0.1~0.15ml/kg体重,个别猫剂量增加到0.2~0.3ml/kg体重。
可用同等剂量的苏醒灵(3号)作为拮抗剂催醒。
  2.氯[兽医信息网]胺酮 给猫肌肉注射10~30mg/kg,可使猫产生麻醉,持续半小时左右。我国在数年前多用此药作猫的全身麻醉。现已多复合应用,以减少兴奋现象。给药后,猫表现瞳孔扩大,肌松不全,流涎,运动失调而后倒卧,意识丧失,无痛。有的猫可能出现痉挛症状。为减少流涎,可在麻醉前皮下注射阿托品,剂量为0.03~0.05mg/kg。猫处于麻醉状态时,要防止舌根下沉而阻塞呼吸道。氯[兽医信息网]胺酮可以复合其他药物应用。例如:
  隆朋+氯[兽医信息网]胺酮 麻前给予阿托品,15min后首先肌注隆朋1~2mg/kg,再经15min,肌注氯[兽医信息网]胺酮5~15mg/kg。给予不同的剂量可使麻醉期长短不一。有报道以隆朋2.2mg/kg和氯[兽医信息网]胺酮4.4mg/kg的比例给猫做麻醉。
  氯丙嗪+氯[兽医信息网]胺酮 首先以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给药,剂量为1mg/kg,15min后再肌肉注射氯[兽医信息网]胺酮15~20mg/kg。
(六)马的全身麻醉
  虽然已有多种有效的全身麻醉方法,但到目前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可以作为单独麻醉的全身麻醉药。采用麻前给药,往往可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安静度过诱导期并缩短恢复时间。麻前用药的种类很多,常用的如氯丙嗪0.5~1mg/kg(或与吗啡10~20mg/kg混合使用),静脉或肌肉注射;隆朋0.5~0.66mg/kg静脉注射等,都有助于提高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全身麻醉的马在可能时应禁食24h。
  全身麻醉方法有:
  1.水合氯醛麻醉 水合氯醛因其使用方便、经济,是马属动物仍为最常用的麻醉药。一般不做深麻醉,仅在浅麻醉或中麻醉下配合其他麻醉方法(如麻醉前用药、局部麻醉等)进行手术。根据动物体质和对水合氯醛的敏感性以及体重,对麻醉剂量做出准确的估计。
  水合氯醛麻醉以静脉内注射最为常用。一般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进行静脉内注射,注入时要严防药液漏出血管外。注入1/2~1/3量后,动物开始对外界反应迟钝(一般没有兴奋期),接着四肢站立不稳,左右摇晃,此时应注意扶持,牵至手术场地,待其自然卧倒,然后根据麻醉情况(呼吸、眼睑反射、瞳孔大小、舌及肌肉的松弛程度等),再注入一些药液,使达到要求的麻醉深度(http://www.vetcn.net/视频024)。
表4-1 麻醉第三期(外科麻醉期)的体征表现
& & & & 深 度
第一级(浅麻醉)
规则的胸腹式
眼球震荡,眼睑、结膜、角膜的反射缓慢抑制
呕吐和咽下的反射消失,出现咳嗽
第二级(中麻醉)
规则的胸腹式,振幅减小
眼球固定(犬移向下方)牛、猪有的向下偏角膜反射变弱
有咳嗽现象(在本级中期为止)
几乎所有肌肉 (腹肌除外)
第三级(深麻醉)
规则的腹式,振幅最小
眼球固定(在中央位置)在本级的中期为止
  当到达外科麻醉期时,动物呼吸深而均匀,脉搏整齐有力,口腔干燥,舌垂口外,眼睑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肉松弛。一般麻醉时间因个体不同为1~3h(http://www.vetcn.net/视频025)。静脉内注射也可采用混合麻醉法,如8%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5%水合氯醛酒精注射液等。
表4-2 马常用的水合氯醛剂量
& & & & 药名
口服法或直肠灌注法
8~1Og/1OOkg
镇静、浅麻醉
静脉内注入法
6~8g/1OOkg
8~1Og/1OOkg
1O~12g/1OOkg
5%水合氯醛酒精
静脉内注入法
80~1OOml/1OOkg
100~160ml/1OOkg
8%水合氯醛硫酸镁
静脉内注入法
80~1OOml/1OOkg
120~150ml/1OOkg
  水合氯醛麻醉亦可用口服、胃管投入或直肠灌注法。虽然消化道对水合氯醛的吸收良好,但易受胃肠内容物影响,麻醉发生较迟和不均匀,故临床上不如静脉内注射法应用的广泛。
  2.硫贲妥钠麻醉 硫贲妥钠是属于超短型的巴比妥类药。本品适应于静脉内注射作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常与麻醉前镇静剂及镇痛药(如氯丙嗪、吗啡等)配合应用。也可与肌肉松弛药配合应用。在马的麻醉,一般以7.5~15mg/kg剂量的硫贲妥钠(普通马约需1~3g)用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在30s内静脉注射完毕,可获得十余分钟的手术时间。如果手术时间较长,可采用较大剂量,先注入一半,其余一半在动物倒卧后再缓缓注入。
  3.隆朋、静松灵、速眠新麻醉 对于马有很强的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因此也可作为马的麻醉诱导剂或全身麻醉剂应用。
  马肌肉注射0.5~0.8mg/kg的剂量主要表现安静,头颈下垂,耳不能竖立而耷耳,眼半闭,上下唇松弛,后肢交替负重,一般还不会失去站立能力。此时痛觉表现稍迟钝但未完全消失,不能进行手术,只可应用于保定和各种临床检查操作。肌肉注射剂量提高到1~2mg/kg时,或速眠新2.0~2.5mg/kg,动物一般仍能维持站立状态,可以作为站立保定下进行手术的麻醉,超过此剂量马则不能站立而卧倒。
  马静脉内注射1mg/kg以上,速眠新0.8~1.0mg/kg,动物通常倒卧呈熟睡状态,全身痛觉消失,可以进行侧卧保定下的各种大手术。麻醉虽然可以维持1h以上,但镇痛作用一般约为30min左右,如有延长手术时间的必要,可在前次给药后20~30min再连续给药。
  本品肌肉注射剂量超过5mg/kg,静脉注射剂量超过2mg/kg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大量出汗或呼吸不正常等现象。故作为大手术时的全身麻醉剂如能与局部麻醉药(如盐酸普鲁卡因)进行配合麻醉,或与其他麻醉剂(如水合氯醛、巴比妥类药等)进行合并麻醉则效果更好。合并麻醉时应将其他麻醉剂的剂量减少1/3~1/2。驴的肌肉注射一次量为3~5mg/kg,每kg体重为3mg时可用于一般手术的镇静麻醉,每kg体重为4mg时,其麻醉时间可达20~110min。
四、吸人麻醉
  指采用气态或挥发性液态的麻醉药物。使药物经过呼吸由肺泡毛细血管进入循环,并达到中枢,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
  (一)常用吸人麻醉药
  1.麻醉乙醚(Anestheticether) 1847年已用于马和犬的麻醉。乙醚麻醉安全、方便,价格便宜。做为吸入麻醉药,应该使用符合药典标准的麻醉乙醚。乙醚易被空气和光分解,遇热也会分解破坏,故应密闭保存于阴凉处(装棕色瓶中)。乙醚对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可使分泌增多,若随唾液进入胃内可引起呕吐,故在麻醉前应给予阿托品。乙醚的诱导和苏醒都比较慢,如果使用基础麻醉,则诱导将会平稳。一般来说,用乙醚做吸入麻醉是很安全的,在麻醉中如果不是严重缺氧,对肝、肾的功能影响并不大。在麻醉的初期,由于呼吸道受刺激,可反射性引起呼吸增快。随着麻醉的加深,呼吸数逐渐减少而呼吸深度增加,若达到中毒浓度时,则呼吸变浅和无节律并发生缺氧现象。乙醚可用于开放式、半关闭或关闭方式的吸入麻醉。
  2.氟烷(三氟乙烷,三氟溴氯乙烷,Fluothane,Halothane,CF3CHClBr) 氟烷是兽医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吸入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的麻醉,它的特点就是麻醉性能很强。其MAC(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仅为0.76。氟烷的麻醉强度要比乙醚强得多。用氟烷吸入其诱导时间和苏醒恢复都较快。但产生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和呼吸抑制等。在麻醉较深时,潮气量将减少,CO2蓄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肌松虽然不够理想,但足以满足一般临床要求。因其价格较贵,多用关闭式吸入麻醉。诱导用4%~5%,维持用1.5%左右。需要特殊专用的蒸发器来控制浓度。
  3.甲氧氟烷(M Penthrane) 麻醉效力强,是氟烷的2~4倍,但诱导和恢复要慢。它的镇痛和肌松作用都强,且在术后镇痛效果亦好。临床上常与N2O并用,或是以硫贲妥纳作诱导后进行麻醉维持。在外科麻醉期间可使潮气量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可减少50%,所以应注意辅以人工通气,以免由于CO2的大量蓄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甲氧氟烷最好不用其做较深的麻醉。本药较少用于马,美国有人用于犬和猪等。
  4.安氟醚(易使宁)(Enflurane;Ethrane) 本药1981年用于马的全麻,在兽医临床尚未普遍应用,临床特征更象氟烷。本药不刺激呼吸道,气管腺和唾液腺的分泌无明显增加。
  5.异氟醚(1soflurane,Forane) 新型的卤族麻醉药。80年代开始应用到临床,国外在兽医临床应用报道不少。对机体的生理干扰较轻。对肝、肾的影响也较小,肌松好,诱导平稳而快,苏醒也比较快,术后复原好,很少有不良副作用。
  6.氧化亚氮(笑气)(Nitrousoxide) 它是气态全麻药的代表,是无机气体,无爆炸性,但可以助燃。若与乙醚和氧混合,可引起爆炸,应慎重使用。
本品的毒性小,镇痛效果较好,麻醉后的恢复也快,但其麻醉作用较弱,单独使用麻醉程度不会超出浅麻醉的范围。麻醉效能不理想,多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物混用,如与乙醚、氟烷、甲氧氟烷以及安氟醚和异氟醚等混合应用。
& & 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图4-3-01图4-3-02图4-3-03  (二)吸人麻醉机及其附件
  目前国内尚没有生产专门用于动物的麻醉机。由于动物的种类繁多,体重的差异甚大,潮气量大小不一,麻醉机呼吸管道的粗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很难有一种麻醉机适用于多种动物。人用的吸入麻醉机可以给一部分体重相当的动物使用。
  麻醉机的用途有二,一是实施全身性吸入麻醉,二是供给氧气吸入。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压缩气钢筒、压力表、减压装置、流量计、药物蒸发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导向活瓣、逸气活阀、呼吸囊、呼吸管道(螺纹管)和麻醉口罩(气管插管)等部件(图4-3-01、图4-3-02、图4-3-03)。
  二氧化碳吸收剂 在实行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时,动物的呼吸完全与外界的大气环境相隔开,呼吸完全在一个紧密封闭的环路中进行。必须在环路中有二氧化碳吸入装置,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掉。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是一个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容器,内装二氧化碳吸收剂钠石灰。
& & http://www.vetcn.net/图4-3-04  (三)插管与拔管技术
  气管内插管的方法是吸入麻醉中重要的操作技术。它关系到能否实施麻醉。依据动物的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图4-3-04)。
  1.直视插管法 多用于小动物。如小型猪、犬、猫、羊等,借助于麻醉用咽喉镜。
  2.盲目插管法 用于马属动物。也用于牛,应缓慢探试。
  3.喉触摸插管法 用于大型反刍动物。动物必须进行药物诱导,使反射消失,否则很危险。用开口器打开口腔,手持插管进入口腔 。于舌背部向喉部探察,找到会厌软骨和声门裂,经声门裂将插管插入气管内。
  气管插管要在麻前给药后,咽喉反射基本消失下进行。要求操作熟练,只有多实践才能掌握要领。做到迅速、准确无误地实施插管术。必要时采用气管切开法进行插管。气管内插管的使用,对全身麻醉的实施有很重要的意义。
  气管内插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选用合适的插管 选择合适,可以充分发挥气管内插管的效用,通气良好。气管内插管的大小粗细与动物的体重成正相关。但动物的品种繁多,体格大小、鼻口外形以及口裂的长短又各异。所以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选择,更为详细的选择标准,可参考表4-3和表4-4。
表4-3 犬、猫气管内插管选择标准
插管内径 /mm
表4-4 家畜用气管内插管选择标准
插管全长/cm
套囊距插管前端距离/cm
动物种类及年龄
成年马、种公牛、大型牛
成年牛、大中型矮马
中型以下矮马、驹
大型公羊、公猪、1岁牛
成年羊和猪、3月龄牛
l岁羊和猪,3月以下牛
1岁以下羊,猪、新生犊
  表4-4系参考国外动物种类,而对国内动物似乎偏大,应适当减小号码。选择不当,型号偏小影响通气,型号偏大则在插管时易造成喉和气管损伤。
  ②动物应事先给予镇静剂和神经安定剂 最好令动物进入嗜睡状态,以免在插管时动物惊恐抗挣,骚动不安,造成插管困难,或是喉咽部损伤。如果动物在完全清醒状态下强行插管,也容易造成喉痉挛而使插管不能。在不安定或应激反应强烈的动物,最好使用诱导药物,在动物的吞咽反射微弱的瞬间迅速插管,并尽快连接麻醉机并吸入麻醉药,通过吸入麻醉的药物诱导,动物很快进入第三期(表4-5)。
表4-5 麻醉第三期(外科麻醉期)的体征表现
第一级(浅麻醉)
规则的胸腹式
眼球震荡,眼睑、结膜、角膜的反射缓慢抑制
呕吐和咽下的反射消失,出现咳嗽
第二级(中麻醉)
规则的胸腹式,振幅减小
眼球固定(犬移向下方)牛、猪有的向下偏角膜反射变弱
有咳嗽现象(在本级中期为止)
几乎所有肌肉 (腹肌除外)
第三级(深麻醉)
规则的腹式,振幅最小
眼球固定(在中央位置)在本级的中期为止
  乙醚麻醉分期在兽医临床一直作为动物麻醉分期的标准,由于近年来新麻醉药不断推出,乙醚吸入麻醉已不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和全身麻醉在多种动物进行,乙醚麻醉分期不能满足客观的要求;故从正文中删除。鉴于多年的教学和生产上的习惯,将乙醚分期列为附件,目的是应用时参考。
五、其他麻醉方法
  (一)电针麻醉
  针刺麻醉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麻醉方法,电针麻醉(electroacupuncture anesthesia)又是从针刺麻醉发展而来,是属于针刺麻醉的一种特殊形式。针刺麻醉是用针刺并进行手法捻针,但在兽医临床实践上,因手法捻针较费力与不便,刺激量也较弱,所以目前一般多改用各种不同波型、频率和电压进行刺激,以代替手法捻针,称为电针麻醉。家畜电针麻醉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生理干扰少,恢复常态快,动物在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状态(猪的安神组穴例外)。如果任意加大刺激量,粗暴地进针,鲁莽地利用电针进行倒畜等,有时也可以引起不良后果,应当注意。
  ②在电针麻醉过程中可以自由采用强心、输液等措施,不致干扰麻醉过程。
  ③术后麻醉解除快,一般将针拔除后,病畜即可站立行走,对术后采食、饮水均无影响,从而减轻麻醉后监护的负担。
  ④本麻醉方法简便易行、经济,也有利于推广。
  针刺麻醉的基本原理目前仍然处于持续探索的阶段,尚未能完全阐明。
  电针麻醉在我国各地已广泛应用于马、驴、骡、奶牛、黄牛、水牛、山羊、绵羊和猪等多种家畜,近年来已在兽医治疗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麻醉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如还存在着麻醉效果上的种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实践证明,麻醉效果相对而言,牛、羊较马属动物好;蒙古马、母马、骟马较杂种马、公马和骡好;绵羊较山羊好。
& & 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http://www.vetcn.net/图4-3-05&font 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WEIGHT: COLOR: #006633&&图4-3-06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醉常规用药 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