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一附院血液科如何看血常规报告单单

蚌医一附院挂错水的反转始末是一记耳光
作者:cellobin
ccvideo最近关于蚌医一附院护士吊错水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经过安徽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的报道,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咒骂涌向蚌医一附院的医务人员。 对院方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错误,一个低级的、不该发生的错误。 蚌医一附院急诊内科 ICU(重症监护室)于 5 月 18 日转入一名 55 岁化脓性脑膜炎的女性患者,收 603 床。患者入科时,体温超过 40℃,谵妄状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时患者病情凶险。急诊内科 ICU 的医生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密切观察。经过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转折发生在 5 月 23 日。这一天 603 床和 602 床的床头柜互换了位置,此时 603 床的吊水刚好需要更换,此时当班护士在没有核对清楚的情况下,错将 602 床的吊水换给了 603 床。 事件发生后,急诊内科的护士长和主任立即出面处理。经核对,603 床和 602 床的那瓶吊水,用药是相同的,区别在于 603 床用的是生理盐水,602 床用的是葡萄糖水。 幸而患者无糖尿病史,当时测得血糖 5.8 mmol/L。 在确保没有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后,科主任和科护士长立即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表示道歉,并承诺会按相关规定处理这件事情。 而患者家属拒绝与院方按章程解决。带来近二十个不明身份的人员,在医院及急诊内科病房内拉起横幅,手持扩音器,讨要说法。还找来了安徽省某知名媒体。5 月 24 日早晨 8 点多,正是医院查房时间。家属用偏激的语言辱骂医务人员,扰乱科室诊疗秩序,致使医生及护士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病房中其他病人的治疗。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有人飞起一脚踹在医生身上,随后这些不明身份的人员一拥而上。据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被打的是急诊内科伍主任,目前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可媒体却简单描述为「家属在和院方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一幕」;患者家属一再辱骂伍主任。伍主任表示科室要进行正常工作让他们把无关人员带走,却被字幕简化成「把病人带走」。 而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拳脚相加的场景和辱骂的话语,全部成了默片。视频中大部分的镜头给了患者的本人和家属,他们强调医院的失误给他们造成了多少伤害,他们多么想要「讨个说法」。患者说,之前的水也是吊错的,导致她头部剧痛,在床上翻滚。患者还说,来了两个护士给她捆起来,手都捆紫了 。可视频中,她的手部皮肤颜色并无异常。挂错一瓶水,带来一场闹剧。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各界强烈关注。网友指责蚌医一附院不负责任,但医界人士纷纷站出来指责媒体报道导向倾斜,有失公正、违背职业道德,并谴责暴力行为:「明明是医闹,却被包装成受害者」「拉横幅是怎么回事?」对于患方及大众关心的几个问题,专业人士一一回答。1. 这次挂错水,有没有对患者造成影响?答:经核对,603 床和 602 床的那瓶吊水,用药是相同的,区别在于 603 床用的是生理盐水,602 床用的是葡萄糖水。患者无糖尿病病史,当时测血糖
5.8 mmol/L(正常范围内),所以影响是非常轻微的。2. 患者说 之前的水也是吊错的,导致她头部剧痛,在床上翻滚,这是怎么回事?答:头部疼痛正是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之一,可贯穿整个病程。如果之前用药错误,患者何以脱离生命危险?3. 患者又是怎么被护士捆起来的?答:这则是因为她在发病时呈谵妄状态,医生考虑用镇静剂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异常,嘱护士行「保护性约束」,即将患者手臂保护性约束起来,避免患者抓脱管路(如氧气管、输液管),同时避免患者坠床。约束带的材质是特殊海绵,与患者皮肤间有一定的缓冲力,使用得当不会造成损伤。同时,医务工作者也有几个问题想问。事件发生后,院方立即采取措施并道歉,患者也未受伤害,为什么还要拉横幅、围攻科室、殴打医生?他们一直说「讨个说法」,到底想要什么说法?家属想要赔偿,在视频最后提到要“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难道把医生打成重伤就合法合理?媒体为什么把患方的暴力伤医、扰乱医院秩序的场景如此轻描淡写?医界人士团结一致,在微博上发起话题,要求媒体向伍主任道歉,引起大量转发。至此,剧情才得以反转。这一事件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先是打在医务人员脸上,又打在媒体脸上。医护人员一直强调自己是医疗纠纷中的弱势方,在各种「农夫与蛇」的案例中屡次寒心,但这次是真的错了,错得无力申辩。医疗工作强调严谨,这次的低级错误毫无疑问令当事科室低头脸红,幸运的是患者并无大碍。可转念一想,对患者并没造成损伤的疏漏就招来一场理直气壮的医闹,导致媒体的大力渲染,如果真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场面是否更加不堪设想?法治社会的今天,医护人员何以提心吊胆,人人自危?《第一时间》采访蚌医吊错水事件的记者发声解释:「接到这个采访去的时候,患者家人在门外拉横幅,放扩音设备指责医院,我们说如果采访,必须把这些撤了,然后才后采访的。正常采访完了后,医院保卫科说有视频,医生被打了。我们的视频也是由医院提供的。」「我们之所以用这个视频,是为了呈现患者家人在处理这个事件时的不理智行为,也是为了向社会反映事件真像。否则我们不会用医生被脚踹的画面了。第二天,我们又与宣传科蒋主任联系,说想要采访被打医生的伤情,可是医院不知道怎么考虑的,没有同意我们再去采访。事情就是这样。」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问:我妈今年60岁,近期腹部疼痛难忍在蚌埠市蚌医一附院检查患了胆囊结石,医生建议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
问:我妈今年60岁,近期腹部疼痛难忍在蚌埠市蚌医一附院检查患了胆囊结石,医生建议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
病情描述:
我妈今年60岁,近期腹部疼痛难忍在蚌埠市蚌医一附院检查患了胆囊结石,医生建议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术
后三天非让我们办理出院手续,于是回家了,不到两小时,我妈腹部又开始疼痛并更加剧烈了,再次办理了住院手续,医生又让我妈查了彩超,血常规,查好后医生一看单子非说我妈是心理有病,于是掉了几天水,又让我们回家,回家过了一夜,晚上12点我妈腹部又开始疼了,于是第三次办理住院手续,不办医生不给看病,医生又让查血常规和彩超,并说我妈心里有病,我看我妈是真疼的受不了,就和医生说每次都查血常规和彩超,又查不出什么结果,不能做CT或是核磁共振吗,结果医生说你钱多你自己查去,我就没让我妈查血常规和彩超,让医生开的消炎药和止痛药先缓解疼痛,第二天一早做的CT和核磁共振,结果胆管里有结石并造成急性胰腺炎,我觉得这是医生害得,因为第一次手术时医生问我要2000块钱,我说我身上没有,我卡里还有一千,他说也行,我说马上去取,我取钱回来也没找到那个医生,所以我怀疑胆管的石头是他放进去的,我想问医生第一次手术应不应该查胆管有没有结石的,这是不是医疗事故,现在已经花很多钱了,而且我妈这是几天苦头没少吃,我该怎么办,请给予指点。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47487条
医生建议:建议换一个医院检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的,胆管如果要放石头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以后看病要去大型的医院。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刘吉奎&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肝胆腹腔镜外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肝胆疾病热门问答
肝胆疾病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疾病问题推荐
【日本 TENGA 柔趣杯(加大型)】
【胆管癌】
清利肝胆湿热。用于湿...
健客价:¥29.00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
健客价:¥53.00
纳呆、胁痛、疲倦乏力...
健客价:¥22.50
清热、祛湿、利胆。用...
健客价:¥11.50
清热利胆,理气止痛。...
健客价:¥35.00
清热,祛湿,利胆。用...
健客价:¥5.50
清热,祛湿,利胆。用...
健客价:¥5.80
清热,祛湿,利胆。用...
健客价:¥38.00
清热、祛湿、利胆。用...
健客价:¥10.00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健客价:¥33.00Hi,这是的腾讯微博,立即登录并收听,新鲜动态尽收眼底!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一家属发烧到蚌医一附院就诊,门诊医生(刘传苗)一次安排做了尿液检查,抽血化验和脑电图检查三项检查后,安排感染科住院,后又抽血化验(说是复检),肝胆胰脾检查,血液培养(出院时结果没出来) ,粪便检查,另外要求做腰穿取脑积液检查,风险太大,也需卧床6小时,大小便不能上厕所,因是年轻女孩,男性不便护理,没有同意腰穿检查,除去抽血化验检查有异常和粪便检查感染外,其他检查结果均正常,到出院一直没检查出病因,直到出院时还发热待查,可能败血病(幸好没按医生要求做腰穿)。期间用了抗生素药,出院时病情好转。其间碰到几件事,特想说一下.  第一件事,关于感染科医生刘传苗。  出院前,感染科刘传苗医生(病人也是由他门诊接诊的)带着几个年轻实习医生在病房查房,看他们看完旁边一个床位后,我顺便问了下,出院后应该怎么继续治疗(前面有实习医生说过出院后继续吊水几天,但没有说如何治疗,也没说会在出院记录的出院医嘱里说明),这个刘传苗医生突然呵斥一句,别废话……,让我感觉莫名其妙!刘医生,我并没有缠着您问东问西,并没有不识趣的打断您和别人的谈话,我的亲戚也在您手下治疗,在您面前我也只有诚惶诚恐的份,从别的医生护士口中也知道您是所谓的主任,是年轻实习医生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年长的医生,您怎么突然冒出这个一句粗鲁无礼的话呢?是要为实习医生以后工作在对待病人态度上做出示范?还是您要在这些实习医生面前靠呵斥病人家属来重拾您在这些年轻实习医生面前的威信?毕竟一个发烧让您门诊时住院时做了那么多项检查没找出病因,已经吊了四天的抗生素,最后要出院时才根据门诊时一个抽血检查结果一拍脑袋给出可能败血病的诊断,勉强给自己带的实习医生一个交待。我想也可能是因为您经常以这种态度对待病人和病人家属习以为常了吧!  第二件事,关于那些年轻的实习医生。  看的出,蚌医附院里年轻实习医生较多,他们多很认真,看着你的眼睛,听你对病情的描述,甚至你不算专业的提议他也主动让你说完,并解释,对病人的病情及时处理,有时没有立即处理,也看得出你们确实在忙。谢谢你们,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们的姓名。想一想走进医院的病人及家属的一脸愁容,想一想他们在承受着身体心理上的苦痛,承受着高昂治疗费用的压力,想一想病人家属蜷缩在病床旁边,甚至走廊的地上睡觉,想一想他们很多外地过来的,请你们以后走上医生岗位,继续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病人,保持一份耐心!这些话我也通过合适的方式向我熟悉的医生朋友表达过!我知道你们很忙,熬夜值班很累,但你们走上岗位后的收入也很高哟,其实忙不过来医院也可以不要接纳那么多病人或者多招聘些医生!  第三件事,关于某些护士。  在出院打印出费用清单时,因住院记录上显示住院四天,而有些项目按四天算,有些按五天算有疑问,询问护士,旁边像是职位高些的一护士就立即不耐烦的说,是照顾病号才按四天算,那现在改回都按五天算,然后另一护士就遵照她的意思拿笔重新添加一些收费项目。我只是随便问一下,如果照顾蚌医学生少算一天,我了解后一定会表示感谢的。而那个职位高的护士的态度明显就是费用多少就多少,不知道有的检查项目病人不明白也不能询问,问了就是在找茬,态度极其恶劣蛮横,霸道蛮横。后来我说我只是不明白想了解一下呀,不明白的不可以问吗,旁边另一个护士还好,应该意识到了他们的态度恶劣,等那个职位高些的走了,她给解释了下。清单上有几样检测住院期间我并不知道,医生护士先前也并未告知。就像你到酒店消费,结帐时随便问了下,不很正常吗?何况医院里的收费项目那么专业那么琳琅满目,也不像酒店餐桌上的饭菜那么摆出来,都是自己点的那么明了!询问护士费用清单之前,在病房里,我知道某些医生护士对待病人及家属的态度,就担心问了会让护士不高兴,让亲戚本人去问,她也推脱让我去,结果当真受了一通气。  第四件事,关于病房环境。  经历了前面三件事,想到分不清的收费清单上 “II级护理”、“一般专项护理/次”、“一般传染病护理”,而护士走过场去一下拉一下床单,破烂脏兮兮的被子枕头,也没有看换过被单被套,再加上“床位费”、“垃圾处置费”,我就留心了一下病房环境。传染科的病房,不多说,请看下面几个照片(可惜破烂已经发灰布满脏斑的被子忘记拍照)。                      第五件事,关于费用。  住院原因是发烧头疼,费用共1846元,门诊时费用190元,其中药费339元,主要是抗生素类药阿卡米星和头孢呋辛,仅占1/6,而门诊和住院各种检查相关费用不少于1250元,尿检,粪检,脑电图检查,肝胆胰脾超生检查,两次抽血化验(门诊住院各一次),一次血液培养(出院时,结果还没出来),其中只有门诊时抽血化验和住院时拉肚子粪便检查显示肠道感染(仅占8元)这两项有异常外,其他都正常。我有一点疑问,这样多结果正常的检查都必要吗?如果医生经验丰富的话,不可以避免一些吗?  最后一天在刘传苗医生作出可能是败血症的诊断后,病房里护士说今天还有四瓶水要吊,药已经配好了,费用已经扣除了,不吊也浪费了,我说,现在诊断变了,还要和前三天吊同样的药吗?她说她也不知道,你得问刘医生。刚刚刘传苗医生还喝斥我别废话,我哪敢再问他,何况诊断变了,药物是不是要变需要病人家属来提醒吗?如果就应该用这些药物,不需要变化,从第一天开始用这些药后,后面再做的那些检查还有必要吗?  现在正式媒体上,对医患纠纷多从医院医生的角度来报道,而在论坛上,医患纠纷新闻的网友评论里,更能看出大众民意!病人,医生,到底哪个处于弱势?经历过这次亲戚住院这个事后,即使明天蚌医一附院发生了医患纠纷、杀医事件,我也不会觉得诧异,难道病人去医院看病就是为了闹事的吗?为啥去酒店吃饭没那么多酒店客人纠纷?为啥顾客去超市购物没有那么多超市顾客纠纷?或许只有伤医杀医的事件才能起到警醒作用,促使医院改进工作方式,促使社会去改进医疗方面制度法规等方面的缺陷,保障处于弱势的看病病人权益!期望有一天,在去医院看病这种服务消费时,遇到问题也能方便的向12315反映,解决这种特殊消费者和医院医生之间的矛盾,这样医患纠纷有了解决的渠道,患者或家属伤医杀医泄愤的情况才会少起来。  能看的出,现在蚌医一附院保安很多,毕竟某些医生和护士确实需要他们多多保护!  看后有同感请转发,如果你是医生或护士,和你无冤无仇,请不要人身攻击,我只是一名普通患者家属,就自己去医院亲身经历发一些唠叨。
楼主发言:4次 发图:
  医务人员与病人缺乏沟通,关于您的很多疑问其实都是误解。  
  @在梦醒之前 1楼
07:49:26  医务人员与病人缺乏沟通,关于您的很多疑问其实都是误解。  -----------------------------  确实沟通较少,排队三小时,治疗三分钟!不都是误解能解释了的。比如我小心问一下,就说我别废话,也是误解吗?  请再看这篇文章:医生被打被杀,其实并不“无辜”,/m/post-free-.shtml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还是三级甲等医院,前面图片看看他们的环境。旁边有个床位出院了空着,房间里阵阵恶骚味,像到病房的护士说,她脸都不扭,一句我哪有时间,摔门而去。
  @在梦醒之前
07:49:26  医务人员与病人缺乏沟通,关于您的很多疑问其实都是误解。  -----------------------------  @梦醒拂尘 2楼
10:12:22  确实沟通较少,排队三小时,治疗三分钟!不都是误解能解释了的。比如我小心问一下,就说我别废话,也是误解吗?  请再看这篇文章:医生被打被杀,其实并不“无辜”,/m/post-free-.shtml  -----------------------------  沟通不够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是制度问题,请看下面这个文章:争取医保、医疗、药价改革成功的“功夫在题外”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血常规报告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