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论读后感第三十章读后感

当前位置: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
导读: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一《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一《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
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只有三部十二个章节,我却看了四个多月。每晚不忍多翻,只徜徉在那三四页间的细枝末节,合上书本时总要给我无尽的空间,萌发许多的遐想。阅读之始,一个女人的序幕就开始拉开,待到读完,一个生命已经在樯橹间灰飞烟灭,秋风萧瑟中再也没有她残存的世界。
王琦瑶,本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但纵观其一生,却从来没有完整过。这世界本是残酷,而王琦瑶年轻时就已经将恶果种下,美丽的容颜,再配上一颗虚荣浮华的心,已经为她日后的生活埋下了伏笔。须不知一切要命运来搭载,人生八字载不住,纵然是心比天高,终究是命比纸薄,想要的得不到,生活的琐碎花絮更是剪不断理还乱。在《长恨歌》里,王琦瑶是有两幅写真的,一幅在开头,一幅在结尾,一个是她生命的预兆,另一个是她沉寂消逝的丧钟,全是真实的她自己,别人想替也替不了的。
正如上海的弄堂,“从制高点看,也是一番颇为壮观的景象,点和线恰如中国画的皴法,然而一点一划又似乎细工笔一样。老式的天窗精致乖巧,木棂窗格也是细雕细做,屋披上的瓦也是细工细排的,连窗台上的月季花也是细心细养的。”王琦瑶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弄堂,日照水洗,是岁月研磨成的小家碧玉,不管怎样摇身变化,底气仍然是上海弄堂里一般人家的女儿。且看弄堂里的景致也如王琦瑶的:花盆里栽的凤仙花、宝石花和青葱青蒜,屋顶上空着的鸽笼,碎了和乱了的瓦片,那沟壑般的弄底,有的是水泥铺的,有的是石卵拼的。那里的路面是饰着裂纹的,阴沟是溢水的,水上浮着鱼鳞片和老菜叶的,还有灶间的油烟气的。——就是这样的气息,这样的底蕴造就了王琦瑶,当通过程先生、蒋丽莉母女的努力使她的艺术照片登上了《上海生活》杂志的封面,并被评上“沪上淑嫒”,继而参加上海小姐竞选,众望所归地被评上“三小姐”时,她的心已经在浮华中膨胀,虚荣塞满了心中的每一个孔眼。尽管还只是铅华洗尽的三小姐,没有大小姐二小姐的雍容华贵,没有她们那样的应酬场面,也没有她们被人们拿来当偶像的魅力,而她王琦瑶却是最大众化的,也是最直接的,就这样的她,她的心也不属于自己了。自从认识了李主任,她的心再也返朴归真不起来,再也由不得她了,隔三差五的吃请,老凤祥的戒指,雕刻西班牙风格花纹的木盒,爱丽丝的公寓,她的心已在开始往外面滑。当她住进爱丽丝公寓的一刹那,她的身份已经更新——她从一个花季少女沦落成了二奶,这是她心甘情愿的,虽然有物质引诱的因素,却彻头彻尾没有一个人逼她。
也正如讲的上海弄堂里的闺阁:通常是做在偏厢房或是亭子间里,总是背阴的窗,拉着花窗帘。纸上的百合花,被面上的金丝草,全都像用细笔描画过的,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上海弄堂里的闺阁,也是白手起家和拿来主义的,贞女传和好莱坞情话并存,阴丹士林蓝旗袍下是高跟鞋,又古又摩登。“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也念,“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唱。它也讲男女大防,也讲女性解放。——王琦瑶正是上海旧弄堂人家的女儿,从小拥有的就是这样的闺阁,在这样的闺阁里梳头洗面,在这样的闺阁里略施粉黛,吃的不是鲍鱼燕窝,而只是居家过日子的青菜豆腐千张鱼肉家常菜。这样的闺阁本应是平常心的闺阁,这种环境里出来的王琦瑶也应该是淡雅无痕的王琦瑶。这闺阁养就的心,只要放入这个世界,不受红尘干扰也是无妨的,一旦干扰浸染,就再也洗不干净了。书中说“屋顶上放飞的鸽子,其实放的都是闺阁的心,飞得高高的,看那花窗帘的窗,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样子,还是高处不胜寒的样子”,这就是王琦瑶的真实感觉。李主任把她安顿在爱丽丝公寓,成了金丝鸟,也成了笼中鸟,她不知道李主任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回来,当李主任在家的时候,她又担心哪天他会抽身而去,这是一个心里没有底的女人,一切由不得她。她把爱丽丝公寓当成了她的全部,而李主任却只当作人生的一点,是可有可无的一点,有需要就回来,没有需要就让她的心凉着,风干了晾干了全不管,公寓和金条就俘虏了王琦瑶的整座心。当李主任飞机失事后,一个新的局势来临了,一个新的黎明来临了,但王琦瑶的梦还没有彻底醒转,还有残留的痕迹和不灭的梦魇。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二《五篇读后感二》
《废都》读后感
前几天读了贾平凹的《废都》,我说什么呢。我无法叱之,却只有悲哀。庄之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可以归咎为一个内向的性压抑者。他用自己的婚外恋来解脱自己,并且也解脱我们自己。这是一种内心的苦闷,一种压抑的积蓄。那是什么压抑?富贵在天还是爱所不能爱,那究竟是什么?在压抑之下虚伪的文字渲泻,那样肆无忌惮,那样亵渎与玩弄。我无法再说,因为我有了深深的体会。一个懂得感情而无法表达感情是怎样用非感情的文字去表达感情。如若不如此他们便创造不出文学。然而这难道不是悲哀,为什么我们要用我们真诚的滴血的感情来铺成我们白发苍苍时的称颂与赞美。
曹雪芹是幸福的,在最年轻的时候,他生活在最美的时候。据说,他家很昌盛时,他有一个很可爱的表妹,长在他家住。但我们知道曹先生的伴侣是谁,一个一样温柔的女子,曹先生喜欢不喜欢她我不知道。但我从红楼梦的兴衰中懂得他深深的感受到那真情是怎样的至死不虞。曹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青春是美丽的。虽然晚年十分穷迫,但他不是写出了一部举世名著?在写这部书的年月中,我相信曹先生是在美好的回忆中走向他的终点的。梦终究是美丽。
《废都》中有一位善解《易经》的先生。乡下有许多算命的先生,而且他们算术有时好象是非常的高。比如你有多少子女,哪年有过什么灾,大多猜得八九不离十。而《废都》的先生好象比一般的算命先生更高,因为他超脱中废了一只眼睛。付出的大,必然得到大。于是知道了一些天机。我不知道贾先生为什么写这位仁兄。只是从那位仁兄的真诚中看到了贾先生迷茫的眼睛,对命运苦涩的无何奈何和黯然泪下。命运,那是怎样一条绳索,束缚得我们心神焦悴,束缚得我们泪流如下。
贾先生,你可能读过《金瓶梅》,你可能更读过《红楼梦》。庄先生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私欲纵流的时代,不应该,也不能去为写而亵渎,为了感情而玩弄,他是梦幻,更是在金钱与情感下的废物。废都,那不是一片荒芜,那是人性最后一次挣扎,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在狂风暴雨中赤赤裸的呐喊。 记得有人读贾平凹《废都》有感题七绝一首:生生死死生生死,是是非非是是非。一树梅花香自在,惘然白雪满天飞。 说不上有同感,但实在感到万分真切!感于主人公的生死沉浮,感于文章那种不媚俗又带有丝丝颓废色彩的笔法,感于主人公失去自我之
后,无以自我安慰的深深悲凉,感于有着霓红有着龌龊的都市和朴实的农村的生活的对比。还是感于城市中人性从纯白到乌黑的无奈。最终感于无拘无束的率直又有声有色的描写。
《废都》笼罩着一层颓废的色彩,我到不认为是作者的颓废,只是对显示生活的一种抗争。作者一直在徘徊,废还是不废。的确显示是难以抛却的,但惊叹的是作者笔下的庄之蝶最终还是沉沦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说这部小说在正统文学史上没什么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艺界居于主流地位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开始受到严峻挑战。《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路遥生于此,长于此。是这块贫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遥的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挥不去的生活经历使得路遥那么地热爱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岁之前要完成一部巨著:为了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为了纪念那个辉煌的年代,更为了纪念那里朴实无华生生奋斗的人民。
路遥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有做出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
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目所在。'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异乎寻常地惨重,他输掉地是生命。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触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妻妾成群》读后感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渗透传统因素的先锋派作品。小说主人公颂莲在陈家生活过程中充满了曲折与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自我的潜在意识。命运、追求、死亡萦绕在她的意识中,由此建构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一条道路。而作者在这条路布下了多种让主人公产生意念的意象、曲折与迷惘、自我意识、意象一同陪伴主人公的成长。《妻妾成群》借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说的框架,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但作者关心的不是一个男人如何在四个女人中周旋,如何控制她们,而是关心四个女人怎会把她们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并且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用作者苏童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作品大都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他崇尚虚构,也就是说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作者虚构的。别的评论者说这部作品是新历史小说中最精致的作品之一,说它具有,宽和精神,濡湿的气息,绮丽的梦幻,温婉的性格。'
《妻妾成群》读起来感觉总有些像张爱玲,只是在叙述风格方面,但却并不如张爱玲深刻。优点在于他从女性的视角切入,把女人细微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他的目的又与张爱玲不同,张是在表现一种生活,叙述一个时代,而这部作品则是在说明一种道理,作者说,痛苦常常酿成悲剧',或许他想说明的不只是这些。他想读者把作品理解为,痛苦和恐惧'的故事。他的这一系列作品篇幅都不长,写的也大都是女人,倒是很符合新历史小说的写法。只是在一个完全虚构的空间里,除了作者较富哲理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外,看不出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或许是张爱玲太优秀了,后人写旧上海,写相似题材的小说很难摆脱她的光环,就连王安忆的《长恨歌》不是也有很多人说像张爱玲吗,而读起来也是有些同感的。也许作者本身并不是想去描述现实,去对社会人生做什么深刻的思考,而仅仅是在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自己编织出来的梦一般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给人带来的伤感和叹息也正是它的预期效果吧。
《受戒》读后感
曾经,不止一次地臵身于《受戒》中的桃花源,在这里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乌托邦。一个宁静美妙的世外桃源,并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它。
那是一片理想的乐土,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原始的乌托邦。在庵赵庄人们的心中,和尚和种地,织席,箍桶,画画等行当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与世道的艰辛,人生的苦涩都无关。如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从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赵庄芸芸众生的一斑。至于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就更令人向往了,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清规的羁绊。这里的和尚只要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黄忏之类,从此就可以吃现成饭,可以赚钱,可以还俗,可以娶亲,还可以买田臵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庵里的老师傅终日枯坐念佛,不问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里沉醉。大师父仁山是,当家的',管着经账,租账,债账三本帐簿,平日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黄色的圆肚皮,光脚踢踏着拖鞋;其他两位师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最让人诧异的是他们吃肉从不瞒人,甚至过年的时候就在大殿上杀猪,这里的和尚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祥乐时光,这哪里是一个,佛门净土',分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
就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境中,我们的小主人公小明子和小英子相遇了。小明子他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聪颖好学。在随舅舅出家做了和尚渡船时,遇上了小英子,渐渐的,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明子经常上小英子家,就这样,他们间朦胧的初恋就悄然萌生了。他们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他们一起栽秧,放牛,割稻子,看打场,特别是他们挖荸荠后回家的一段白描。,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三《读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读后感》
读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文章,感觉文中的男子汉太可爱了!这篇文章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讲了“我”在带姐姐家的孩子——我们家的男子汉买东西时,他经常要求自己买,不让大人帮助。如果大人帮助了,他就会十分沮丧。后来他会自己买了,出去时就不让别人跟着。最后他的独立要求锻炼了他。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他很坚强。上幼儿院时,他从来不哭就算打针、挨打都不哭,所以,他很坚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他回安徽时上车的情景,写出了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这个男子汉在作者的笔下写得栩栩如生。在写他自己买东西时,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如:“我说:‘你递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哦’……”等。多么好的一篇文章!台湾第二小学四年级:可爱小灰灰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四《长恨歌读后感》
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有感
王安忆是很了解上海的,包括上海的弄堂、上海的流言和上海的闺阁,甚至是上海的鸽子。这个被称为“东方巴黎”城市,每天都暗涛汹涌,即使它表面上如此绚烂繁华。流言在里肆意传播,比病毒的速度更快;女孩子们在这里展览美丽,生命随之沉沉浮浮;鸽子是这个城市的精灵,把这座城市的是是非非尽收眼底。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带着小女儿态的,美丽且聪明。女人家对于自个儿的美,不够清楚倒还好,最怕是周围的人千千万万遍的提醒着你,让你彻底的明白个究竟。一旦知道了吧,人也就不再甘于只憧憬平凡的幸福,周围的环境也注定你不能只是平常地过小日子了。王琦瑶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决定去片场,隐隐约约地期待着什么的时候开始,她的人生就开始走向了另一个轨道了。纵然试镜并没有让她收获什么,只是让她失望郁闷了,但所有的故事却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导演让摄影师朋友程先生帮她拍照片,她也是去了的,还是隐隐地抱着什么希望的吧。而后,因照片的出名,有了“沪上淑媛”称谓,又在程先生的提议下,去参加了上海小姐的比赛。这是她人生中最风光的日子了,也成了她悲剧命运的开始。这悲剧不是偶然,倒像是命中注定的。参加比赛之前,导演是来劝过她的,告诉她这所谓的上海小姐不过是达官贵人的游戏,所谓的“上海小姐”的桂冠也不过是浮云,看上去夺目,但其实是过眼烟云,迷住人的眼,当睁开眼睛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这是导演在片场几十年的经历所看到的,对王琦瑶推心置腹的讲了。但王琦瑶当时被虚荣迷住眼了,哪听得进去这些话,只专心致志、小心翼翼地准备上海小姐的角逐。
不让人失望的,王琦瑶获得了第三名,这是程先生、蒋丽莉和王琦瑶尽心尽力的结果,当然,王琦瑶的美是她本身的资本。而后,王琦瑶过了一阵子风光后的冷寂时光,然后便遇到了李主任。像很多的年轻的漂亮女人的选择(或主动或被动的)一样,成了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情妇。从此,王琦瑶住进了奢华的爱丽丝公寓,开始了年年月月地等待,等待李主任偶尔的到来,同时,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青春韶华一点一滴从墙上划过。我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一个正值生命中最美好年华的女子,怎么会甘心日日月月囚禁在一所浮华的铁屋子里。我从来没有尝试过,一天又一天的看着墙上的光影变幻来计算时间,从来不会,只是一个人呆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能做的无休止的等待。有时候发呆,一不小心就过了一个多小时,回过神来的时候,都会觉得辜负了大好的时光。她,年轻美丽,有多少事可以做啊,可是却选择在繁华里守着自己老去。我突然觉出了做美丽女人的悲哀。这让我想到了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美丽的女主人公,因为长得太美,让这美丽带给了她悲惨的一生,让她想和一般女人一样平静生活,平凡的幸福都不能。但王琦瑶和她不同,王琦瑶是自愿的,而她是被逼的。唉!其实,谁又说的清呢?王琦瑶选择另一条路,又能够顺利的走下去吗?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这一说,可我觉得这红颜害的不只是别人,更是红颜自己。女人,这个自古以来社会地位就比男人低的群体,天生就总被自大的男人当作附属品,当作男人地位和能力的陪衬。在这样一个男女还并不真正平等的社会里,那些太过惹眼的女人并没有太多自我的选择。你或许会说,不是一样有很多美丽
的女人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嫁给了自己爱的人吗?可是,她们很多难道不是因为有所作为了,所以才美丽的吗?还有,像居里夫人那样的,在年轻的时候,刻意的忽略、隐藏自己的美丽,让它不成为其实现理想的阻碍,从而专心的从事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女人悲哀到必须掩盖自己的美丽才能不受其牵连,从而有所作为吗?是啊,你看看那些凭借美貌来受人关注的女人们,取得的是什么样的荣耀啊?可那绝不是真正的成功。
王琦瑶除了美丽,还聪明。对于很多事情,她比别人多了考虑和清醒。她太清楚自己的美丽,似乎不愿意太过平淡地过日子,以至于一直把真心爱她的程先生当作垫底的。她似乎又很不清醒,那么大的年纪了,也不着急找个正经人好好地生活,而是整日和一起无所事事的人在一起打牌、吃零嘴、谈天说地来大把大把的消磨时光。年纪大了,她也不肯把当年的风华抛之脑后,依然执着于上海的时尚和风情,跟女儿争相斗艳,和女儿的朋友交流时尚的心得,从中收获自信和满足。在王琦瑶暮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老萨克,容易被旧的东西所吸引,执念于上海过去的事物,于是她被王琦瑶打动了,甚至认为王琦瑶是没有年龄的。因此,王琦瑶在人生已经迈入黄昏的时候,又有了一段短暂的忘年恋。是的,很短暂的。老萨克还是明白现实的,没多久他就想逃了。这时候的王琦瑶,是孤独的,是渴望老萨克能够一直陪伴着她的。她甚至拿出了雕花盒子,想要把剩下的金条全部给老萨克,只是为了让他陪她度过剩下的几年。如果说当年王琦瑶为了毛毛娘舅,把她怀孕的事推给萨沙是因为她爱毛毛娘舅的话,这个时候,把自己唯一的依靠——金条,都拿了出来,以此来留住老萨克,是因为孤独吧!
是啊,王琦瑶的一生是多么的孤独凄清啊!她从来没有结过婚,和李主任虽说也有真情实意,却得不到完整光明的爱,终究不过是大人物释放压力和增添浪漫生活的点缀。她真心爱过毛毛娘舅,可毛毛娘舅也不会为了她放弃什么,大家也只能够把握暂时的欢娱。老萨克最后也决定不再来找王琦瑶了。然后,王琦瑶在某个不寐的深夜,被来偷金条的长脚活活勒死。无人知道。如何不长恨呢?王琦瑶的一生,她到底拥有过什么啊?一旦走偏了路,得到的就只能是变了样的快乐。平凡生活中的所有简单细小的快乐,就通通看不见,感受不到了。不然,她不是可以选择程先生,过上简单幸福的日子吗?如果给王琦瑶多一次的选择,她会有更好一点的结局吗?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五《读书笔记》
一、读书笔记的种类
㈠文献摘录式
2.摘抄内容
出处标注方法
(1)专著:著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
例: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
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姓名.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
例: 王东.论文的答辩艺术.见:司有和.科技写作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9
⑶译著:著者.书名.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
例: 卡勒德o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
⑷期刊中的文献:作者.题名.刊名, 年.卷( 期 ): 起止页码
例: 杨昌国,宴杰雄.复返原始的神话——《边城》水原型的整体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1):36—38
⑸报纸中的文献:作者.题名.报纸名, 年.月.日( 版 )
例: 储卉娟.仰望灿烂太阳.中国读书报,(10)
⑹网络文献: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 王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进展
㈡原文评注式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新华社洛矶山日电】(记者高殿民)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记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北京时间30日凌晨2时10分)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陈先生在许海峰获得金牌后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这对中国运动员是极大的鼓舞。这是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得到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他表示感谢运动员和教练做出的艰苦努力。
许海峰今年27岁,是安微省供销社的职员。……
开头采用了直接陈述事实的概括式导语。概述出新闻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最为关键的信息,使人一目了然。揭示了此消息的重大意义。 加入背景材料。
㈢提纲概述式
试论王安忆小说的叙事智慧
二、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观
㈠小说即故事
㈡故事怎么讲
三、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策略
㈠相对固定而又自由转换的叙事视角
㈡线性流动且有逻辑联系的叙事结构
㈢由具体化走向抽象化的叙事语言
㈣日常琐碎而又富涵诗意的叙事意象
㈣内容提要式
教育使爱在升华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爱的教育》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本身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又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
㈤心得随笔式
自然的言说及其意义
——迟子建小说“自然景观”探秘
本文从“自然”角度切入迟子建的文本,试图从“自然”在三个层面上的意义变化来探
询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的创作足迹。
在第一个层面上,“自然”指文本中对实实在在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按其不同的类型
将迟子建的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逐步实现了“自然的人格化”,从而完成对“自然的生命”的诗意叙写;
第二个层面指的是价值范畴中的“自然”,在迟子建的笔下,“自然”和“生命”是融合为
一的境界,“自然”是精神自由的同构体,是故乡,是心灵的伊甸园;
最后一个层面,“自然”是作家的哲学认识基础,她的创作遵循的是一系列的“自然”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 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 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 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揭开“冰山”下的蕴涵
——张爱玲散文《爱》之解读
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张爱玲的小说,多数读者的感受是其情感陷入了一种很深很沉的痛与窒息的压抑状态。那种浮世烟云与烁烁青春年华的千疮百孔的面目,让未涉世事的人对人
事有些怯怯的寒意,对已经入世的人来说未必不是一种欣慰。这与同时代的钱钟书的《围城》有相似的哲学意蕴,显示了存在主义的色彩,表现出了人的一种进退两难的现代生存困境。张爱玲的小说表现出了人生的虚无和存在的荒诞,以及由此而来的那种焦虑、孤独和绝望,这也是张爱玲人生观和她着重表现的生存体验。其作品背后的苍凉与无奈的人生况味又力透纸背,像深秋的初晨或将夕时的阵阵凉意冰沁了人满怀。
“冰山”风格来源于美国的海明威,海明威把自己的创作比作“冰山”,并用“冰山原理”来形象地概括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技巧。他曾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作。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张爱玲的散文有字数上万的,却也有简练到只有三百五十字都不到的。但篇幅即使那么短小,也依旧能营造出她散文的独有的意境来。
在表达方式或情感的表现力度上既有别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又有别于其它散文风格的是《爱》。《爱》是张爱玲作品的一个个例,从文体上看是散文,但却有着小说的故事情节。《爱》截取的仅是单个个体的爱情情感片段,其特别之处在于她化片段为永恒。正如西谚所云:“一粒沙砾一个世界,刹那在永恒里收藏。”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第一自然段仅四个字:“这是真的。”真是惜墨如金。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像追踪新闻故事一样探询地点发生在哪里,而“她”和“他”各姓啥名什。正如我们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找不到那个阿Q,却时时见到阿Q一样性格的人物。她和鲁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睿智深邃的思想。张爱玲清清淡淡地叙述着,不动声色。故事就那样开始了,春天的晚上,在一棵也许桃花还未散尽的桃树下,一个穿着月白的衫子的十五六岁的少女,怀春做梦一般地站在那树下。而此时有个自己心仪的邻家哥哥走了过来,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但他们没有再说什么,而各自走开。说不清谁是偶然,哪个又是必然。偶然的是相见,必然的是无缘吗?她仅用了这一点笔墨就把那一晚的那一刻化成了生命中的永恒,成为日后悲凉人生的一个闪亮的温馨点。显得那么凄凄凉凉,又含情脉脉。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六《阅读书目》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潮流来看,通识教育已成本科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早已经打破了工业主义时代分门别类、门派分明的大学工业模式,社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专业的高精尖,而是来自于学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和人文底蕴,大学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在本科阶段,应特别重视塑造知识之广博,思想之活跃,人格之独立、气质之儒雅、精神之勃发和挑战之勇气,进而培育适应未来一百年社会之要求人才的健全品格。
在所有造就世界一流人才的众多大学教育中,读书是最便捷的通道。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无疑,作为一名21世纪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成就其才华和智慧最可信赖的道路。
然而,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图书早已汇集成为海洋,即便最聪慧之天才,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读遍天下之书。面对书籍的丛林,我们只能读经典,读大家,读当代,中学与西学并重,自然与社会齐观。为了能够帮助同学们拓展知识面,经系里老师集体讨论,提出一份推荐阅读书单,供大家学习参考(标注☆的图书是重点阅读书目)。
☆【英】斯蒂芬o霍金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里夫金与霍华德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冯友兰著
《中国哲学简史》 新世界出版社2004版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76年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德】尤尔根o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法】米歇尔o福柯:《规训与惩戒》,三联书店1999年
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著《共产党宣言》 人民出版社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四、政治学
☆【美】肯尼斯·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美】罗斯金等 著《政治科学》
林震等 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美】查尔斯o梯利:《社会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五、国际关系
☆【美】汉斯o摩根索:《国际间政治:争强权、求和平》,
【美】罗伯特o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美】萨缪尔o亨廷顿 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全球通史 》吴象婴、梁赤民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美】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
六、经济学
☆【美】约瑟夫oEo斯蒂格利茨
沙希德o尤素福 著《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合书店1997年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七、社会学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何清涟著:《现代化的陷阱 —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
☆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社会》,中华书局1996年;
九、历史学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版
☆黄仁宇 著:《中国大历史》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蒋孔阳著 《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十一、建筑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北京三联书店2006
大卫o沃特金:《西方建筑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十二、教育
【美】爱德华o萨义德 《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杜威 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 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
【捷】夸美纽斯 著《大教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美】彼得o圣吉 著《第五项修炼》 郭进隆 译 上海三联书店
十三、中国文化
☆孔丘著:《论语》上海辞书出版社
李耳著:《道德经》人民出版社
苏勇点校,《易经》,北京大学出版社
☆荀况著:《荀子》,刘向整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墨翟著:《墨子》,中国经济出版社
孙武著:《孙子兵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 三联书店
☆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
十四、心理学
☆【德】弗罗伊德 著《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
☆【美】马斯洛 著
《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 译
华夏出版社
蔼理士著 《性心理学》
潘光旦 译 三联书店出版
十五、文学
☆屈原著:《楚辞》
华夏出版社
☆鲁迅著:《鲁迅选集》人民文学 出版社
沈从文著:《边城》江苏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著:《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小波著:《沈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余秋雨著:《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
吕叔湘著:《语文常谈》 三联书店
十六、文明艺术
勒纳著:《西方文明史》,王觉非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法保罗·朗多尔米著:《西方音乐史》,朱少坤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迟轲著《西方美术史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
安德烈o巴赞 著《电影是什么》
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目前本人只代理发表人文和社科类的学术文章,理工科文章暂时无法在本人处发表。
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
6.钱钟书《围城》(婚姻的镜子)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8.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
9.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10.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儿·海蒂《性学报告》
13.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15.灵魂的哲学与博爱:司汤达《红与黑》
16.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7.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20.山在那里,你的心碎了:岩井俊二《情书》
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3.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4.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26.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27.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9.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31.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付出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4.唤醒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37.生得寂寞,死得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38.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41.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4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4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44.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46.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48.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
49.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51.成长是目的,爱情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52.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娴:老舍《离婚》
53.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54.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55.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
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亲辛劳:苏雪林《棘心》
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
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七《王安忆、莫言等名家谈读书:读好书不如多读书》
王安忆、莫言等名家谈读书:读好书不如多读书 图书市场是丰富的,而当市场给予读者如此海量的选择后,读什么书、什么书是好书反而成了个问题。
现在图书腰封上常常出现获奖字样或是名家推荐,这样的书是否就一定是好书?
用“奖项”反映图书价值
未必具有权威性
书展上,各家出版社为了让自家的图书醒目,往往在各自展位前立着不少宣传海报。图书的海报不同于撩人的电影海报,最突出、魅惑的往往是加大字号的“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英国布克奖”等等字样,但这些奖项字样也叫读者颇为买账。“什么书是好书”,如果单从表面理解,这一问题带着一种等级评定的色彩,就像是上学时候,老师拿着红笔等着为这些书评定个分数。实际上,国内、外图书评优的奖项也真不少,每每评奖也确实会带出一批畅销书和畅销作者。
世纪文景的图书编辑王玲介绍,现在确实有很多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被各家出版社推出来,而且销售的情况也挺好,“像我们做的奥尔罕·帕穆克系列,一共出了11本了,发行量有76万册,虽然跟一些青春读物比不了,但已经是很好的发行量了。 ”
王玲说,不知从哪年开始,国内非常重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得主的报道,现在每到十月,诺贝尔奖开始的时候,各家出版社也会非常重视,像是押宝一样地开始出一些可能获奖作家的作品。
不过王玲认为,虽然奖项能够起到品牌号召力的作用,但一本书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从小说上看,故事吸不吸引人,能不
能跟读者产生共鸣才是至关重要的。有些书,作者也不是很有知名度,作品也没有得过奖,但是视角很独特,或者是关于特定的主题,反响也很好,像是《追风筝的人》,一开始只是在国外的一个排行榜上被我们看到了就拿来做,谁都没有想过现在会是140万的发行量。 ”
而作家张大春也对于文学奖项不太感冒,“我获过奖、也评过奖,获奖只能说明作品符合一种评奖的机制,它反映的是一种评价的体系,不代表获奖的作品一定是最好的,而且好书也不一定都是文学作品,一些生活类、实用的书也可能是好书。 ”
名家不推荐好书
多数建议大量阅读
阅读,是件私事,一对一。与其说好,不如说适合。在结论何为好书之前,不妨思索人为什么要读书。
王安忆说阅读是一种习惯,“一个孩子在20岁以前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的话,20岁以后就没有指望了,我们没有一本特别要推荐的书,我觉得要大量地阅读。 ”
莫言觉得是为了获得愉悦,“阅读既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读小书、闲书比较愉快的,读有用的书往往比较痛苦。我想现在跟孩子们讲读书愉快不愉快,大多数孩子会说烦死了。因为他们读的书是他们不太愿意读的书,读数理化,除非数理化的天才愿意读,一般的孩子不愿意读,读的也没有用。 ”
苏童则把阅读看成治疗,“这个时代,很多人无论白天的生活有多么光鲜、多么忙碌、多么热闹,很多时候晚上都要面对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世界,孤单伴随着忙碌的人生,
这是很多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同意读书这件事是好的,读书可以处理孤单,在书中能够与很多人相处,与很多新的世界相依,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很喜欢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一个观点,他认为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如何利用和品尝他的孤独。我把它理解为当今阅读对现代社会人生活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阅读是有疗效的。 ”
无论具有综上的哪种功用,读书都是一种需求,与其是说“好(hǎo)书”,不如说“好(hào)书”。张大春说:“对于我来说,我主动去找来看的书,便是好书,现在会去找一些我二十多岁想看又没能看的书,上大学的时候只读了些皮毛,像是陶渊明的诗,我现在会每篇都读,每篇读完要写感受。我也喜欢看食谱,照着食谱做出一道地道的菜,是很开心的。 ”
如果从广泛意义来说,书是一种工具,它记录事件、记录情感、记录哲思、记录原理、甚至记录交易账务,但凡是人所关注都可以通过书写记录下来,用于回忆,用于交流。
好书因人而异
没有绝对标准
什么是好书?就和这世上的好些问题一样,答案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迁的。
阅读的喜好、趣味、倾向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成长、改变:对于多数的孩子,读安徒生、格林童话、郑渊洁是愉悦欢喜;看世事懵懂、撞得头破血流的青少年,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读《麦田的守望者》是份安慰;进入中年后又再捡起来少年时看不进的《庄子》、唐诗宋词是闲适平静。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八《初一语文暑假作文》
“闲对风光独自游”初一语文假期作业
一、笔头作业:
1、《暑期升级训练》
* 要求:28份练习,每天认真完成,全部做完后家长签字“认真独立完成”,签在扉页上。其中,议论文不写。
140分以上免做,135以上选做,130以上做一半。
2、作文:1、你是我的朋友
2、闲对风光独自游
3、善待_____________
3、随笔:自由随笔、读书笔记、摘抄(不少于20篇)
*要求:用一本新的16K本子,认真书写、构思。
作文以考场作文的要求。
随笔要有日期。
摘抄对自己有用的,不要应付。
4、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7月8日前发到我邮箱。【届时短信通知入围者名单】
*要求:不少于40页(字不好的同学,家长最好督促)
二、口头作业:
必读:《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读:《培根论人生》《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围城》
《诗经》《志摩的诗》余光中的诗歌、席慕容的诗歌、北岛的诗歌、顾城的诗歌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黎戈《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国文脉》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野火集》
《傅雷家书》
(洪应明)、《诗经》
★《家》巴金、★《边城》(沈从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子夜》(茅盾)
★ 《平凡的世界》(路遥)、★《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青春之歌》(杨沫)
、《黑骏马》(张承志)、《尘埃落定》(阿来)、《长恨歌》(王安忆)、《历史的天空》(徐贵祥)《暗算》(麦加)、《秦腔》(贾平凹)★《推拿》
(毕飞宇)
《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论语心得》(于丹)★《文化苦旅》(余秋雨)
2、 背诵二星古诗词(开学测试)
一星没过的要和初一新生一起考。
3、 背诵八上古文和古诗词(每篇家长签字)
【默写在随笔本反面】
三、读书、行走、观察。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九《初一语文暑假作文》
“闲对风光独自游”初一语文假期作业
一、笔头作业:
1、《暑期升级训练》
* 要求:28份练习,每天认真完成,全部做完后家长签字“认真独立完成”,签在扉页上。其中,议论文不写。
140分以上免做,135以上选做,130以上做一半。
2、作文:1、你是我的朋友
2、闲对风光独自游
3、善待_____________
3、随笔:自由随笔、读书笔记、摘抄(不少于20篇)
*要求:用一本新的16K本子,认真书写、构思。
作文以考场作文的要求。
随笔要有日期。
摘抄对自己有用的,不要应付。
4、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7月8日前发到我邮箱。【届时短信通知入围者名单】
*要求:不少于40页(字不好的同学,家长最好督促)
二、口头作业:
必读:《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读:《培根论人生》《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围城》
《诗经》《志摩的诗》余光中的诗歌、席慕容的诗歌、北岛的诗歌、顾城的诗歌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黎戈《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国文脉》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野火集》
《傅雷家书》
(洪应明)、《诗经》
★《家》巴金、★《边城》(沈从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子夜》(茅盾)
★ 《平凡的世界》(路遥)、★《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青春之歌》(杨沫)
、《黑骏马》(张承志)、《尘埃落定》(阿来)、《长恨歌》(王安忆)、《历史的天空》(徐贵祥)《暗算》(麦加)、《秦腔》(贾平凹)★《推拿》
(毕飞宇)
《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论语心得》(于丹)★《文化苦旅》(余秋雨)
2、 背诵二星古诗词(开学测试)
一星没过的要和初一新生一起考。
3、 背诵八上古文和古诗词(每篇家长签字)
【默写在随笔本反面】
三、读书、行走、观察。
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篇十《关于开展嘉兴市第?届“暑假快乐阅读”活动暨征文比赛的 …》
第四届“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幼儿绘本)
第四届“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小学1-2年级)
南湖区第四届“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小学3-4年级)
嘉兴市第四届“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小学5-6年级)
南湖区第四届“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相关热词搜索:
1、“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自然最美王安忆读后感" 地址:/duhougan/1631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