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一院妇科出诊表李殿青大夫怎么预约挂号星期几座诊

医院院训: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医院宗旨:为百姓保健康、为职工谋福利。服务理念: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服务目标:最短的疗程、最少的痛苦、最小的损伤、最好的疗效。
暂时无子栏目
?您当前的位置是: -
我院首届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评比大会胜利闭幕
来源:医务处
作者:王彦
图片作者:
访问量:1199
日,我院首届临床医学大会暨临床重点专科评比大会经过5个下午紧张的工作圆满结束。本次大会共有32个临床科室和7个医技科室参加了汇报,覆盖了我院临床和医技的全部专业。大会紧扣主题,完成了既定的任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闭幕式前,主任评委、山西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教授为大会做了精彩点评。他说,这次大会是一院各科室展示风采的大会,是科室间促进相互了解的大会,是科室向曾有助其发展的领导和兄弟科室真诚致谢的大会,也是科室进一步寻求领导支持和兄弟科室配合的大会,更是各科室筹划未来发展的大会。针对科室的汇报,王宏伟教授首先感受到的是第一医院的力量,无论是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度、学科团队建设,学科开展的创新性的工作,已经拥有的国家级的荣誉及课题和成果,还是大会上呈现出的各科室解决疑难、急危重症的临床功底和能力都使人振奋。其次,王教授感到我院老牌科室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无论是医疗服务能力、辐射范围、学科团队、研究方向,还是科研成果都非常权威,而年轻科室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活力。在点评结束前,王教授真诚地建议科室负责人,要以此为契机,切实的给学科做个定位,花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充分思考学科发展的未来,为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做好规划。
我院前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李殿青教授用十六个字评价大会&藏龙卧虎、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分感欣慰&。此刻大会进入高潮,无论是王宏伟教授的精彩点评,还是李殿青教授与大家的&贴心&交流,都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振奋了大家的精神。
在闭幕式上,院长肖传实、党委书记王斌全、山西省卫生厅科教处处长袁曙平都做了重要讲话。
肖传实院长首先发言,他感谢各科室负责人为大会做的充分准备,感谢全体评委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感谢与会者的热情支持,这一切都是大会顺利召开的重要保证。
肖院长说,虽然本次评比大会结束了,但这仅仅是医院实现充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下一个阶段将由院领导集体&给力&医院建设。院领导集体将遵循&重点学科重点建设、普通学科特色建设、弱势学科整合建设&的原则,根据科室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要求,在充分与科主任交流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使医院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他希望各学科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强同行间的协作,把同行中的佼佼者吸引过来,向院方申请平台,实现&统一战线&,提升学科的竞争实力。
接下来,王斌全书记对本次评比大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本次大会使他强烈的感受到了全院中层干部的&给力&,强烈的感受到了我院优秀文化的底蕴,强烈的感受到了山医大一院&精神是独立的、学术是自由的、言论是开放的&良好氛围,他相信只有这样环境,才能实现医院长治久安的发展,才能使医院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对于学科未来的建设,王斌全书记表示,一个学科的发展首先倚重的是学科带头人的思想,如果医院把钱、设备投给那些缺乏战略眼光的学科则是浪费,所以只有为未来发展已经做好科学合理规划的科室才有可能获得医院的大力支持。他在讲话中还强调科室要重点加强疑难、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能力,以及医疗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创新能力为例,科室每年能开展多少创新工作,其中的原始创新有多少,科研成果转换能力怎样都要充分思考。
最后,山西省卫生厅科教处袁曙平处长作了重要讲话中。他首先肯定了本次大会召开的重要性,如同医生诊治病人,学科如何发展需要对症下药。之后,他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明确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思路,其最终将落脚于促进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学的进步,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第三,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四,医院要重点发挥重点专科的扶持带头作用。
我院首届临床医学大会暨临床重点专科评比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胜利闭幕。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传真: 邮箱: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 &&技术支持:医院院训: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医院宗旨:为百姓保健康、为职工谋福利。服务理念: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服务目标:最短的疗程、最少的痛苦、最小的损伤、最好的疗效。
?您当前的位置是: -
图片作者:
访问量:5115
鲍民生,男,1945年生,山西壶关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普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肝胆胰疾病(含肿瘤)的诊治。现任山医大一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山西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 白培深,男,1943年生,山西太谷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7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临床精神病及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现任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兼山医大三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委员、山西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山西省性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王陆建,男,1941年生,山西平遥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诊治。现任山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省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曾获山西省卫生厅授予的赵雪芳式的白衣战士称号。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吴晋普,男,1938年生,山西文水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骨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小儿矫形外科。曾任山医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骨科副主任,先后兼任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急诊医学会委员、山西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急诊专业组组长),是《中华急诊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山西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孙之洞,男,1939年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纤维神经外科方面疾病的诊治,曾任山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先后兼任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抗癌协会理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生工作者称号、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获山西省卫生厅授予的赵雪芳式的白衣战士称号。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魏利华,女,1940年生,山西清徐人。山医大一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脑血管病、脊髓病及癫痫的治疗与研究。现任山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主任、《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委。系山西省七届、八届政协委员。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山西省卫生厅授予的赵雪芳式的白衣战士称号。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刘起旺,男,1940年生,山西交城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放射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综合影像诊断,特别是神经影像和腹部影像诊断。丙行山医大一院放射科主任、放射教研室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计算机成像杂志》、《山西医药杂志》、《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2000年5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郝秋芳,女,1939年生,山西原平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损伤性疾病的诊治。现任山医大一院妇产科副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妇产科专业主任委员及《中国产科临床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山西介入杂志》编委,是全国规划教材(本科)《妇产科学》四、五版编材(专升本)《大外科学》副主编。曾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计生委授予的&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李大奇,男,1938年生,天津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心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心胸外科疾病,心脏大王瓣膜置换,先心病的诊治。曾任山医大一院党委书记,心胸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胸心血管外科深地副主任委员。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李殿青,男,1940年生,山西交城人。山医大一院血液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各类贫血、出血性疾病及晋性血液病、风湿性疾病和普通内科疾病的诊治。现任山医大一院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血淮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内科理事,山西省血液管理委员会委员。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李国顺,男,1935年生,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呼吸病的诊治。曾任山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山医大一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学科分会委员、中华医深地山西分会常委及山西医学会呼吸专业会主任委员。2000年6月被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李亮成,男,1941年,山西忻县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消化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6年北京医科大学毕业,1981年山西医学院研究生毕业,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及胃肠镜检查,现任山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兼中结医学会消化学同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学会常务理事、消化内镜副主任委员以及《山西介入医学杂志》和《山西工矿医学杂志》编委。2000年6月被评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李翘竹,女,1938年生,河南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生殖医学和产科。曾任山医大一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考研室主任,现任中华妇产科学会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华妇幼保健学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山西计生学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山西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山西医药杂志》、《山西幼卫生杂志》、《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等。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陈连元,男,1936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山医大一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擅长儿内疑难杂症、儿童营养缺乏疾病的诊治。曾任山医大一院儿科医学系主任,儿科主任,现兼任趴结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山西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卫生厅药审委员及《湖南当代儿科杂志》、《山西医药》、《山西妇幼》编委。曾获卫生部先进妇幼工作者,山西省教委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6月被评选为山医大一院名医。
李茹香教授,1969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老年病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老年医学会全国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西老年医学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诊治、科研和教学工作。1986年率先在省内开展了经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收到良好效果。近年来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健康保健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7年创建了山西医科大学老年病学教研室,成为我省唯一老年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并为我院老年病科培养出一支专业医师队伍。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家一级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2004年被&名医&。
座右铭: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爱&&好:读书
郭述真教授,1969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女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现代妇产科评为进展》、《中国骨质疏松》、《中华综合医学》等杂志编委,国家《健康报》医学顾问。从事妇产科专业30余年,致力于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编著书籍10余部,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培养研究生近20名。关爱女性、关心女性健康,潜心研究有关妇科疾病,热心医学科学的普及工作。系山西科普作家协会、山西作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同年被评为&十行百优&先进个人,2002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被评为全国抗击SARS先进个人,同年被评为全国巾帼模范女医师。2004年被评为&名医&。
座右铭:责任因生命宝贵而重大&,爱心因患者病痛而升华。
爱&&好:读书、写作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传真: 邮箱: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 &&技术支持:医院院训: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医院宗旨:为百姓保健康、为职工谋福利。服务理念: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服务目标:最短的疗程、最少的痛苦、最小的损伤、最好的疗效。
暂时无子栏目
?您当前的位置是: -
患者的贴心人――李殿青
来源:血液科
作者:刘晨
图片作者:
访问量:2919
李殿青,男,196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同年分配至山医大一院内科工作,现在医科大和山西医学会兼任山医大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省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省抗癌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理事、省血液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血液病中大概只有&营养性贫血&能痊愈,其他的要么迁延不愈,要么反复发作,更甚者就是死亡了。而人们谈到血液科李殿青主任时绝不会带半点不敬的意思,这不仅是对李殿青主任在医学领域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一种认可,而且是对李殿青主任高尚医德的一种由衷钦佩。
1964年,李殿青主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同年分配至山医大一院内科工作。他时刻铭记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宗旨。从医将近40年来,他不顾自己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糖尿病,积极主动地参加近10次支农扶贫医疗队。每次下乡均担任医疗队队长,足迹遍及我省的岚县、寿阳、盂县、石楼、灵石、祁县、夏县、交城等地。他顶严寒冒酷暑,爬山涉水深入山乡窝铺,为山区人民防病治病,排忧解难,用精湛的医术和一颗爱心,治好了许多常见病,疑难病,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深受山区人民的爱戴和欢迎。他所带的医疗队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表扬,荣获模范医疗队的称号。
1982年,大内科分成消化、血液、呼吸、内分泌四个专科之后,他不仅担当血液科主任,而且还担任大内科主任。从此,他的担子更重了。在病房里,他关心体贴病人,视病人为亲人,对贫困地区的患者更有一份同情心。他坚持定期查房,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及时修改下级医师病历。他精通血液病专业的理论知识,通晓国内外血液专业的学术进展,科研动态,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中。
一次,遇到一位反复发热,腰骶部疼痛的患者冯某,他在近一年的时间内辗转几家大医院,一直不能确诊,倍受疾病折磨。李殿青主任经反复询问病史,仔细观察发热与腰骶部疼痛的规律性,果断提出&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经骨穿及相关检查后很快确诊,并拟定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病情得到完全缓解,至今已存活十余年。患者家属感激地逢人就说:&是山医大一院的李主任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另一位患者郭某,主因间断发热,在当地诊断不明,治疗无效转来我院。入院后经几次科间会诊不能确诊,最后请到了李主任。李殿青主任详细阅读病历,询问病史最后提出了&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而该诊断与北京301医院的诊断完全相同。
李殿青主任重视教学工作,把培育年轻医师当作义不容辞的义务,作为分管教学的主任,每年安排上百名医学生的见习、实习和轮回教学。他不仅安排有经验的医师带教,而且身体力行,亲自为学生讲内基,把对病人的爱心和对学生的关心紧密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每年的教学评估中都能获得学生的好评和医科大领导的肯定。退休后仍任第一临床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关心和指导教学。
在血液病的科研工作中,他注重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展新工作。以他为代表的血液研究组,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胎肝悬液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T细胞测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1995年以来开展D&二聚体测定等,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ITP、SLE、AA等疾病,均获得良好疗效。1998年以来又开展&白血病融合基因测定(M2、M3、CML)&,&血液系统恶性病粘附分子测定&等新工作,在六项工作中已有三项获得鉴定,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目前,李主任主持省级科技项目五项。如&雄激素及其受体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RD基因与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MDS患者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经皮脾静脉栓塞治疗ITP&等。10多年来,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在中华级杂志发表7篇;在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病分册发表综述三篇;主编出版70万字专著(新编内科诊断治疗技术)。
李殿青主任奉行&作为一名医生意味着奉献而不是索取&的信条。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关心体贴病人,视病人为亲人,对贫困山区的病人更有一分同情心。过春节他给交口县农民王某送去饺子;过中秋他给垣曲农民于某送去月饼;他还带头几次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他多次拒绝病人的请吃和红包,模范遵守和执行卫生厅和院方公布的各项廉洁行医的规定,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正如忻州地委许某送给他的牌匾上写的&医德高尚&四个大字。这是对李殿青主任从医30多年来无私奉献的高度评价。
李殿青主任在医科大和山西医学会兼任&山医大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省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省抗癌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理事&,&省血液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多次获得省卫生厅、山西医科大学、山医大一院的奖励和表彰,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由于他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名望,也受到本院职工的信任,2000年6月,被山医大一院授予&名医&称号。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传真: 邮箱: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 &&技术支持: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大一院妇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