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软交换中联重科swot分析选群的号码分析

中兴软交换系统主要协议_中华文本库
第2页/共4页
完成对Termination(终端)和Context(关联)之间的操作,从而完成了呼叫的建立和释放。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是由IEFT提出来的,是简单网关控制协议(SGCP)和IP设备控制协议(IPDC)相结合的产物。MEGACO协议是对MGCP协议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MGCP协议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协议,协议的内容与MEGACO协议比较相似。软交换系统设备大都支持该协议,其不足也慢慢表现出来,将来可能要被H.248/MEGACO协议所取代。
在软交换系统中,MGCP协议与H.248/MEGACO协议一样,应用在媒体网关和MGCP终端与软交换设备之间,通过此协议来控制媒体网关和MGCP终端上的媒体/控制流的连接、建立和释放。 初始协议
会话初始协议(SIP)是IETF提出的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以Internet协议(HTTP)为基础,遵循Internet的设计原则,基于对等工作模式。利用SIP可实现会话的连接、建立和释放,并支持单播、组播和可移动性。此外,SIP如果与SDP配合使用,可以动态地调整和修改会话属性,如通话带宽、所传输的媒体类型及编解码格式。其具体内容可参见IETFRFC 2543bis。
在软交换系统中,SIP协议主要应用于软交换与SIP终端之间,也有的厂家将SIP协议应用于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提供基于
第2页/共4页
寻找更多 ""中兴通讯软交换产品持续增长 稳固领导者地位-情报中心--弘博报告网
热门关键字:
中兴通讯软交换产品持续增长 稳固领导者地位
7月14日消息近日,全球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2010年软交换架构魔术象限(MagicQuadrant)报告,显示中兴通讯软交换产品持续的增长,目前已位居领导者象限。
&&& 正如报告中所描述的:“领导者是指具有高生存能力的供应商,它拥有广泛的产品系列,重要的市场份额,广泛的地域覆盖,可为业务提供商的未来演进提供清晰的愿景,以及已被证明的商用交付记录。这类厂商之所以被至于领先的位置,是基于它们现有的产品系列和可能持续交付领先产品的能力。”
&&& 稳健的财务状况,以及在未来软交换技术研发上持续的投入有效保证了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的领先。在新兴市场上取得的卓越表现,也使中兴通讯取得了在软交换市场上收入增长35%的骄人业绩。
&&& “很荣幸中兴通讯进入Gartner发布的软交换架构领导者象限,这是对中兴通讯持续稳定发展的肯定,表明中兴通讯软交换和IMS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地位已获得业界的认可。”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线总经理徐子阳表示。
&&& 中兴通讯All-IP核心网解决方案覆盖固网软交换、移动软交换、IMS等各个领域,持续创新的软交换和IMS方案推动着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面向未来的智能化统一平台ETCA和高端路由器T8000,提供业界领先的移动宽带智能管理ZOOMs、用户数据智能管理UDC、IMS全业务融合及网络运维智能管理等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建设全新概念的高效率、高智能、低成本核心网络。在全球范围,中兴通讯正成为大规模推动核心网领域技术进步与市场应用的领军者。今天看啥 热点:
2002年,中国电信开始了大规模的软交换设备测试,并在多个重点城市进行了商用实验;中国网通的软交换网络已覆盖全国多个地市;中国移动采用软交换技术进行骨干网的业务分流;联通、铁通等运营商在进行了相关测试后,也开始实现软交换的商用。这些都充分显示软交换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兴通讯软交换产品脱颖而出,已在中国内地全部运营商市场和中国香港、罗马尼亚、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成功商用,究其原因,是和中兴软交换技术本身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力息息相关的。
软交换技术得以迅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技术的日益成熟,并对软交换本身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
协议的标准化问题
软交换体系架构包括众多的协议,如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就有MGCP、H.248以及智能终端协议SIP协议、信令协议等,由于协议本身还要不断完善,各厂家对于协议的理解不尽相同,另外对于不同事件的处理机制也不同。中兴通讯目前所有的协议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的,没有增加私有的协议,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互联互通测试中性能比较好,并积极参与了国际、国内软交换协议架构等多项标准的制订工作。
最近在日内瓦落幕的国际电联(ITU)下一代网络联合研究组会议上,中兴通讯获得了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NGNQoS)领域的两个标准草案Y.e2eqos.1和Y.ipaqos的编辑者(Editor)席位。作为下一代网络(NGN)发展的关键问题,网络服务质量已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制造商关注的焦点,越来越为业界所重视。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有关标准的确定无疑将大大推动下一代网络的商用化、实用化进程。本次获ITU两项国际标准起草权,是中兴通讯在国际标准制订方面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充分表现了中兴通讯在下一代网络研发方面的实力。
设备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所有的设备都架设在互联网上,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所有的核心网元设备最好放置在统一的防火墙后面,防止网络上不法分子的攻击。另外还包括设备的安全认证问题,随着软交换规模的增大,大量的网元设备投入使用,必须防止非法注册用户的使用。特别是终端的接入认证问题,中兴通讯对所有的软交换网元设备提供认证接入码,启用服务后,只有通过认证的设备才可以接入网络。另外在SIP、H.248等协议中都增加了安全认证机制,采用MD5等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加密传送,从而尽可能降低终端接入的安全风险。除此之外,H.248和MGCP还定义了采用IPSec协议进行传送的机制,不仅保证终端接入的安全,还可以保证信令传送的安全。
业务平台的开放性问题
软交换最大的特色就是业务的提供能力。如何使得日后的业务提供更加快捷和方便,最主要的就是厂家要提供真正的标准业务接口,使得业务开发商能够致力于业务的开发,不必关心网络底层的实现。中兴通讯提供的标准PARLARYAPI接口符合国际标准的ParlaryAPI规范,使业务开发商能进行业务的自主开发。
远程供电问题
在现在的PSTN网络中,话音终端的供电都是由局端供电的。用户家中即使停电了,电话依然可以使用。但是一些智能终端和IAD设备,都是由本地供电的,如果停电,电话终端就不能使用了。对于该问题,由于牵涉的层面较多,包括数据网的供电问题,中兴软交换目前采用了局域网供电的方式,通过五类线的4/5、7/8线对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供电,而利用其他线路对传送数据。
中兴通讯软交换的商用成功,也归功于市场的环境。新兴运营商由于要快速在竞争对手的优势地盘内进行业务的发展,在缺乏品牌优势以及客户资源、接入网资源的条件下,软交换技术的确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软交换技术可以在原有数据网或者共用一根数据线的基础上,提供多种业务,能够在减轻新兴运营商投资压力的同时,以提供新型的业务来发展客户。另外对于老牌的运营商,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改造以及网络优化问题,采用软交换技术可以进行汇接局、端局的替代,另外可以进行原有长途骨干网业务到数据网的分流等,同时提供新业务。这就给传统运营商提供了快速稳定优势客源的好手段。所以市场给中兴软交换技术创造了机会,使得成功商用成为必然。
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技术研究进展
NGN核心软交换技术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阅读:
相关频道:
&&&&&&&&&&&&&&&&&&&&&&&&&&
接入教程最近更新中兴软交换系统的组网及原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兴软交换系统的组网及原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软交换实验报告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软交换实验报告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交​换​技​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