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冰心原名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志者事竟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心天真烂漫,孩子们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 B.本文的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课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
B.《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剧本塑造了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
C.《格列佛游记》利用虚构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作品的情节故事与英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采用象征影射,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腐败的英国政府和丑恶的社会现实。
D.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那十一个厢禁军两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那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上述内容出自 &(书名),“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众军汉口中怨怅是: &。(2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四川省成都市阶段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四)
分析与解答
习题“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
...”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
B.《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剧本塑造了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
C.《格列佛游记》利用虚构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作品的情节故事与英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采用象征影射,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腐败的英国政府和丑恶的社会现实。
D.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那十一个厢禁军两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那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上述内容出自____(书名),“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众军汉口中怨怅是:____。(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名著阅读 (4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
B.《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剧本塑造了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
C.《格列佛游记》利用虚构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作品的情节故事与英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采用象征影射,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腐败的英国政府和丑恶的社会现实。
D.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那十一个厢禁军两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那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上述内容出自____(书名),“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众军汉口中怨怅是:____。(2分)”相似的习题。您现在的位置: &
下列哪部作品是冰心的(,),a、《天上的街市》,b、《爸爸的花儿谢了》,c、《寄小读
来源: 时间:
篇一:寄小读者阅读试题 《寄小读者》课外阅读 内容介绍: 《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寄小读者》记叙了她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间浸润着浓厚的母爱、手足之情、友情、乡愁,亲切描述了陪伴她度过三年异地生活时光的慰冰湖、闭壁楼、娜安避迦楼、圣卜生疗养院、沙穰疗养院,还有病友、朋友和孩子。冰心用真挚诚恳、缱绻悱恻的文字纵情地描述着异国之旅的见闻和感想,述说着对往事的追忆和遥想。 作者简介: 冰心(年),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 冰心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来自: 书 业网:下列哪部作品是冰心的(,),a、《天上的街市》,b、《爸爸的花儿谢了》,c、《寄小读)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寄小读者》收集的书信数目是29篇。 阅读试题: 一、 填空题。 1.冰心原名 ,笔名冰心是取“ ”之意。 2. 《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___时写的。 3.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5.《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 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
才能经历。 6.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7.《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 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8.《 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 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 和 。 9.《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 年之久。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 因”送给
。 11.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节。 12.《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 长者,过起了 。 13.《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 赴美留学前夕 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 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7.《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
)到日本。 A.约克逊号邮船 B.海轮 C.飞机 D.火车 8.《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 A.美国 B.日本
D.英国 9.《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
)为例子。 A.玫瑰
B.菊花 C.桂花
D.蒲公英 10.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这是为何( ) 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 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冰心有四个弟弟,最小的13岁。(
) 2.《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 3.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 4. 《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 5.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 6. 《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这是因为“我”素来不喜欢热闹 。() 7. 作者在威尔斯利的圣卜生疗养院有一段时间“心酸肠断”,是因为她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 8.《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 9. 《寄小读者》中,作者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是因为她当时在慰冰湖畔,临水起了诗兴. (
)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每日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 附: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冰心谢婉莹 2. 沙穰 3. 伟大的母爱 4. 母亲 5. 白岭和华京 6. 37. 冰季
10. 一只小鼠 二、选择题。 1. A
10. A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篇二:寄小读者 阅读练习题 寄小读者 课外练习题 1、《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世称“世纪老人”。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1923年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 3、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是一本书信体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美国____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冰心体____”的美誉。 二、单项选择题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a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b a.日记体
b.书信体 c.寓言体
d.游记体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b )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 d.30年代初 三.多项选择题 1.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acd a.主要写海上生活,尤其侧重写了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
b.主要写离别祖国时的情景,尤其侧重写亲人的送别
c.善于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情思,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清新、秀丽、飘逸 e.语言遒劲、雄健、豪 2.构成冰心“爱的哲学abd a.自然 b.童真
c.民族 d.母爱e.友情 《寄小读者》测试题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B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2、《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C )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 3、《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么事?( D )A.虎儿死了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D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5、《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C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6、《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谁写的? ( C ) A.泰戈尔 B.普希金 C.华兹华斯 D.歌德 7、《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8、《寄小读者》中,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C )
A.苏州 B.神户 C.美国乡村 D.北京 9、《寄小读者》中一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哪里所写?( B )
A.日本 B.美国 C.苏州 D.北京 10、《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D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11、《寄小读者》中,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
C )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12、《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谁? ( D ) A.小朋友们 B.冰仲 C.父亲 D.冰季 13、令作者想起纳兰性德写的“盈盈从此隔银湾,并无风雪也摧残”的地方时哪里?( A ) A.银湾 B.波士顿 C.沙穰 D.梦野 1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多久?( C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15、《寄小读者》中,作者回国时,轮船是在哪里上岸的?( C )
A.天津 B.海南 C.上海 D.香港 16、《她得到刑罚了》这一篇指的是璧不愿午睡得到了护士的刑罚,这个刑罚是什么?( B )
A.强迫睡觉 B.吃药 C.看书篇三:《寄小读者》试题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 班级 姓名 一、选择。(2.5*22) 1.《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2.《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 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 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3.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4.“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这是因为“我”(
) A.素来不喜欢热闹 B.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5.通讯一中“我”的弟弟知道我要出远门,想我时他想了什么办法见我? (
) A.看我的照片 B.拿长竹竿子,从自己的院子里直穿到“我”的院子里,在空穴里看我。 C.打视频电话 D.写信 6 通讯二中作者描写小鼠“这鼠小得很,它无猜的,坦然的??”中“无猜”是什么意思?(
) A.猜疑戒备
C.对人没有猜疑戒备之心
D.疑惑 7.通讯二中的小鼠(
) A.被小狗虎儿吞食了
B.被“我”的书压死了 C.逃回了洞里
D.被弟弟抢走了8.通讯六中作者说祖国是(
) A.荷叶形的
B.梅花形的
C.海棠叶形的
D.枫叶形的 9.日本的小山多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
) A.“馒头山” B.“苹果山” C.“南瓜山”
D.“西瓜山” 10.通讯十中“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
)” A.给我买玩具B.唱歌 C.讲童话D.讲述我幼年的事 11.通讯十二告诉我们母亲的爱是(
) A.普通的B.暂时的C.没用的D.永远的 12.戚叩落亚山因什么得名?(
B.红人酋长戚叩落亚 C.白人名字 D.战役名称 13.以下哪个食品和不一致?(
) A.五月五粽子 B.七月七蚕豆 C.八月十五月饼 D.九月九汤圆 14.山中杂记中,璧因为休息时间学医生而得了什么刑罚?(
) A.护士让她喝一杯药 B.不许睡觉 C.扫地 D.送饭 15.Eskimo是指(
) A.中国的苗族
B.北美森林中的蛮族
C.非洲黑人
D.白人 16.《再寄小读者》告诉我们友谊是(
) A.用来利用的。 B.天空中闪亮的星星。 C.没什么用。
D.宁神药,兴奋剂,大海中的灯塔,沙漠中的绿洲。 17.下列书中,哪本不是冰心写的?(
) A.《寄小读者》 B.《稻草人》 C.《再寄小读者》 D.《三寄小读者》 18.《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A.体
B.游记体C.寓言体
D.书信体 19.《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 A. 日本 B. 意大利C. 英国 D. 美国20.《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 A. rǎng
D. xiàng 21.《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 A.美国 B.日本
D.英国 22.《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
)为例子。 A.玫瑰
B.菊花 C.桂花
D.蒲公英 二、判断。(3*10) 1.《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 2.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 3.《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 4.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哈尔冰则是冰城。(
) 5.《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这是因为“我”素来不喜欢热闹 。(
) 6.作者在威尔斯利的圣卜生疗养院有一段时间“心酸肠断”,是因为她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7.《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8.《寄小读者》中,作者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是因为她当时在慰冰湖畔,临水起了诗兴. () 9.《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每日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 10.丝绸之路连接了亚非国家,在这条路上人们互通有无,友好往来,可以说丝绸之路见证了一千年来亚非国家的交往和友谊。() 三、填空。(1.5*9) 1.《寄小读者》的作者冰心,原名。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 5.《 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白岭和
。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 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节。 8. 《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勃兰兑斯--丹麦B.--张抗抗--中国C.--冰心--中国D.--王鼎钧--香港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丹麦B.《人生》——张抗抗——中国C.《谈生命》——冰心——中国D.《那树》——王鼎钧——香港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学学习一本通 语文 九年级下册
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丹麦
B.《人生》——张抗抗——中国
C.《谈生命》——冰心——中国
D.《那树》——王鼎钧——香港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学学习一本通 语文 九年级下册
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艾青——中国
B.《乡愁》——戴望舒——中国
C.《我用残损的手掌》——余光中——中国
D.《黑人谈河流》——兰斯顿·休斯——英国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单选题
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爱这土地》——艾青——中国B.《乡愁》——戴望舒——中国C.《我用残损的手掌》——余光中——中国D.《黑人谈河流》——兰斯顿·休斯——英国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作品、作家和作家朝代(或时代、国籍)对应有误的是
A.《陋室铭》——刘禹锡——东晋&&&&&&&&&&& &B.《记承天寺夜游》——苏武——宋朝 C.《小橘灯》——冰心——现代&&&&&&&&&&&&&&& 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